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中山大学 等編」の検索結果
5件

詹安泰文集

燎原書店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
2,910
呉承学 等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403p、23cm
新古書:簡体字横組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詹安泰文集

2,910
呉承学 等編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03p 、23cm
新古書:簡体字横組

商承祚教授百年誕辰記念文集

燎原書店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
6,600
中山大学 等編、文物出版、2003年、413p、27cm
新古書精装本:簡体字横組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商承祚教授百年誕辰記念文集

6,600
中山大学 等編 、文物出版 、2003年 、413p 、27cm
新古書精装本:簡体字横組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調

通志堂書店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
4,400
中山大学歴史系等編、中華書局、2001、212頁、A4精装、1冊
107点カラー図版 中英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調

4,400
中山大学歴史系等編 、中華書局 、2001 、212頁 、A4精装 、1冊
107点カラー図版 中英文

広東?族古籍資料?編 -図騰文化及其他

通志堂書店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
1,650
朱洪等編、中山大学、2001、198頁、A5平装、1冊
広東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弁公室、広東省民族研究所. 巻頭にカラー図版46頁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広東?族古籍資料?編 -図騰文化及其他

1,650
朱洪等編 、中山大学 、2001 、198頁 、A5平装 、1冊
広東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弁公室、広東省民族研究所. 巻頭にカラー図版46頁

烏蘭木倫 鄂爾多斯旧石器時代中期遺址発掘報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8,60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働物与古人類研究所 等編著、文物、2023年07月
乌兰木伦:鄂尔多斯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发掘报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编著

乌兰木伦是一处露天遗址,地理坐标为39°35.152′N,109°45.659′E,海拔1281米,于2010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左岸。乌兰木伦遗址是一个地点群,目前命名的已有3个地点。2010年至2013年共进行五次发掘,已发掘层位共8层,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等,以石制品为主,类型丰富,有石核、石片以及工具等,而且还发现有多组拼合石制品。根据测年推测其文化层年代为距今6.5万~5万年。
石制品出土于第②~⑧层。石制品类型和技术从下到上呈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演化的特征。石制品原料从2千米远的乌兰木伦河两岸基岩砾石层搬运到遗址进行加工,属于“后勤移动式”的原料利用模式。石核剥片主要采用锤击法,此外有砸击法,或可能使用压制法。工具形态较小(20~50毫米),石片毛坯比例达99%,类型有锯齿刃器、凹缺器、刮削器、端刮器、石锥、尖状器、石镞、薄刃斧、琢背石刀、雕刻器、鸟喙状器、两面器粗坯、石球等13种。其中锯齿刃器、凹缺器和刮削器比例均超过20%,锯齿刃器比例最高,近40%。工具的修理以单面锤击正向加工为主,偶用压制法。修理台面、孔贝瓦、向心石核以及更新石核台面桌板等技术已较为成熟;常见修柄、修铤、有意截断和修理持握部位等工作。微痕研究证明石器使用较为频繁,多见以剔(片)和切(锯)等方式加工动物性对象,还有装柄。
该遗址是自20世纪20年代在鄂尔多斯高原发现、发掘萨拉乌苏和水洞沟遗址以来时隔近90年的重要考古新发现,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乌兰木伦遗址丰富的考古学、古生物和古环境学等数据为晚更新世华北古人群生活方式与生存背景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地处东亚北部人类迁徙的重要腹地,其发现和研究在华北腹地以北、连接东亚大陆与东北亚的走廊地带为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对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地质时期的多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并对东亚史前史和第四纪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8,60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働物与古人類研究所 等編著 、文物 、2023年07月
乌兰木伦:鄂尔多斯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发掘报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编著 乌兰木伦是一处露天遗址,地理坐标为39°35.152′N,109°45.659′E,海拔1281米,于2010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左岸。乌兰木伦遗址是一个地点群,目前命名的已有3个地点。2010年至2013年共进行五次发掘,已发掘层位共8层,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等,以石制品为主,类型丰富,有石核、石片以及工具等,而且还发现有多组拼合石制品。根据测年推测其文化层年代为距今6.5万~5万年。 石制品出土于第②~⑧层。石制品类型和技术从下到上呈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演化的特征。石制品原料从2千米远的乌兰木伦河两岸基岩砾石层搬运到遗址进行加工,属于“后勤移动式”的原料利用模式。石核剥片主要采用锤击法,此外有砸击法,或可能使用压制法。工具形态较小(20~50毫米),石片毛坯比例达99%,类型有锯齿刃器、凹缺器、刮削器、端刮器、石锥、尖状器、石镞、薄刃斧、琢背石刀、雕刻器、鸟喙状器、两面器粗坯、石球等13种。其中锯齿刃器、凹缺器和刮削器比例均超过20%,锯齿刃器比例最高,近40%。工具的修理以单面锤击正向加工为主,偶用压制法。修理台面、孔贝瓦、向心石核以及更新石核台面桌板等技术已较为成熟;常见修柄、修铤、有意截断和修理持握部位等工作。微痕研究证明石器使用较为频繁,多见以剔(片)和切(锯)等方式加工动物性对象,还有装柄。 该遗址是自20世纪20年代在鄂尔多斯高原发现、发掘萨拉乌苏和水洞沟遗址以来时隔近90年的重要考古新发现,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乌兰木伦遗址丰富的考古学、古生物和古环境学等数据为晚更新世华北古人群生活方式与生存背景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地处东亚北部人类迁徙的重要腹地,其发现和研究在华北腹地以北、连接东亚大陆与东北亚的走廊地带为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对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地质时期的多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并对东亚史前史和第四纪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新学期、新年度 - 新入生、一年生、新社会人、新たなる門出

遠い崖
遠い崖
¥7,150

NTT・JT発足40年 - 電信電話、煙草、民営化

塩業大観 
塩業大観 
¥13,200
専売事業
専売事業
¥8,000
煙草記
煙草記
¥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