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余治平」の検索結果
5件

中西哲学論衡-第3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
余治平 周明俊、中西書局、2014年12月
中西哲學論衡 中西哲学论衡(第三辑)
余治平 周明俊 主编 中西书局

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中西比較哲學學術論文集。
《中西哲学论衡》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特色学科主办的学术年刊,本辑为2014年出版的总第三辑。

本书由“融会贯通”“西学探要”“中学揽胜”“多棱透视”等四大板块组成,文章篇目涉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等研究领域,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一定的可读性。
本辑中,有陈嘉映《言意新辨》,陈常乐《论经验知识的三角构架》,邓红《从朱子学到阳明学》,刘宇光《唯识学“所知障”概念:译词评议、研究检讨、部派溯源及东亚展望》等重点篇目。

目 錄
言意新辨 陳嘉映
Sprache, Welt und Handlung.
Ein trans-analytischer und trans-hermeneutischer Ansatz Günter ABEL
作為哲學原則的自我設定
——论費希特《全部知識學的基礎》的原理 錢立卿
Methodische Überlegungen zur Untersuchung der Modaltheorie Ockhams 江 璐
論經驗知識的三角構架 陳常燊
上古之“夷”:基於文字、地理及習俗的初考 余治平
從朱子學到陽明學
——論島田虔次陽明學研究心路和解釋方法 鄧 紅
善惡的存在與呈現
——劉蕺山“意之好惡一機而互見”說釋義 湯銘鈞
Naturalized Truth and Plantinga’s Evolutionary Argument against Naturalism 葉 峰
唯識學“所知障”概念:譯詞評議、研究檢討、部派溯源及東亞展望 劉宇光
光亮與陰影中的啟蒙藝術 鮑永玲
美國生命倫理學原則之爭對中國倫理政策制定的啟示 李 元
哲學青年埋頭讀書潛心問學——“康德讀書班”紀事 鐘 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
余治平 周明俊 、中西書局 、2014年12月
中西哲學論衡 中西哲学论衡(第三辑) 余治平 周明俊 主编 中西书局 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中西比較哲學學術論文集。 《中西哲学论衡》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特色学科主办的学术年刊,本辑为2014年出版的总第三辑。 本书由“融会贯通”“西学探要”“中学揽胜”“多棱透视”等四大板块组成,文章篇目涉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等研究领域,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一定的可读性。 本辑中,有陈嘉映《言意新辨》,陈常乐《论经验知识的三角构架》,邓红《从朱子学到阳明学》,刘宇光《唯识学“所知障”概念:译词评议、研究检讨、部派溯源及东亚展望》等重点篇目。 目 錄 言意新辨 陳嘉映 Sprache, Welt und Handlung. Ein trans-analytischer und trans-hermeneutischer Ansatz Günter ABEL 作為哲學原則的自我設定 ——论費希特《全部知識學的基礎》的原理 錢立卿 Methodische Überlegungen zur Untersuchung der Modaltheorie Ockhams 江 璐 論經驗知識的三角構架 陳常燊 上古之“夷”:基於文字、地理及習俗的初考 余治平 從朱子學到陽明學 ——論島田虔次陽明學研究心路和解釋方法 鄧 紅 善惡的存在與呈現 ——劉蕺山“意之好惡一機而互見”說釋義 湯銘鈞 Naturalized Truth and Plantinga’s Evolutionary Argument against Naturalism 葉 峰 唯識學“所知障”概念:譯詞評議、研究檢討、部派溯源及東亞展望 劉宇光 光亮與陰影中的啟蒙藝術 鮑永玲 美國生命倫理學原則之爭對中國倫理政策制定的啟示 李 元 哲學青年埋頭讀書潛心問學——“康德讀書班”紀事 鐘 浙

中西哲学論衡-第1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
余治平 主編、上海書店(上海世紀)、2012年12月
中西哲學論衡 中西哲学论衡(第一辑)
余治平 主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美好生活的嚮導。哲學就是用簡單的語言來體現出隱含深層意義的道理,讓人們去思考和體會。不同的文化領域產生出的哲學也不盡相同,近年來,中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成為哲學家們的一大重要研究課題,人們期冀哲學家們在這一領域做出新的突破。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 收录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书中既有对弗洛伊德摩西论的深入思考, 也有对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哲学的解释。表达了学者们对“中西哲学“的理解, 更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的反省和认识。这些成果无论是在理论思考还是在个案研究上都体现了和传统学科不一样的方法和视野。"

图书目录
发刊词
西学探要
“本质”观念及其生存状态的分析
弗洛伊德的摩西论
诠释方法论意识的觉醒
中学览胜
一个徘徊在中国内地的学院佛学研究上空的幽灵
抚柔养正之君子学
融会贯通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哲学解释
论中国哲学中知性思维的欠缺与重建
西方哲学的中国研究:思想风险及其应对方法
多棱透视
共时性哲学空间中的中国与世界
清代朴学与西方实证主义的嫁接
存异与求同:以章学诚和柯林伍德的比较研究为例
天与命,作为存在论的世界境域
中西科技发展价值目标构建的差异
重解“濠梁之辩”
哲海采撷
人性及其柔韧性
西方佛教逻辑研究百年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
余治平 主編 、上海書店(上海世紀) 、2012年12月
中西哲學論衡 中西哲学论衡(第一辑) 余治平 主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美好生活的嚮導。哲學就是用簡單的語言來體現出隱含深層意義的道理,讓人們去思考和體會。不同的文化領域產生出的哲學也不盡相同,近年來,中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成為哲學家們的一大重要研究課題,人們期冀哲學家們在這一領域做出新的突破。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 收录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书中既有对弗洛伊德摩西论的深入思考, 也有对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哲学的解释。表达了学者们对“中西哲学“的理解, 更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的反省和认识。这些成果无论是在理论思考还是在个案研究上都体现了和传统学科不一样的方法和视野。" 图书目录 发刊词 西学探要 “本质”观念及其生存状态的分析 弗洛伊德的摩西论 诠释方法论意识的觉醒 中学览胜 一个徘徊在中国内地的学院佛学研究上空的幽灵 抚柔养正之君子学 融会贯通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哲学解释 论中国哲学中知性思维的欠缺与重建 西方哲学的中国研究:思想风险及其应对方法 多棱透视 共时性哲学空间中的中国与世界 清代朴学与西方实证主义的嫁接 存异与求同:以章学诚和柯林伍德的比较研究为例 天与命,作为存在论的世界境域 中西科技发展价值目标构建的差异 重解“濠梁之辩” 哲海采撷 人性及其柔韧性 西方佛教逻辑研究百年

董仲舒春秋大一統申義 儒家親親尊尊的原則要求与譜系詮釈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820
余治平、商務印書館、2024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申义(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 余治平 商务印书馆
本书秉承董仲舒今文经学之风范,立足公羊家经典却不拘泥于章句训释,基于“亲亲、尊尊”原则,挖掘从“门内之治”的“恩揜义”推扩于“门外之治”的“义断恩”,进而实现“君天子”“臣诸侯”的“大一统”治理脉络,勾勒出王权天下封建制、皇权时代郡县制的精神基础,凸显出秦至汉初统一帝国实施郡县制、分封制的政治纠结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梳理出从李斯变革“燔书坑儒”、《削藩策》,到“推恩令”、劝以利禄的历史选择过程。在公羊家“元年春,王正月”“三世异辞”的叙事结构中,强化以历史认知的维度,阐发“存二王之后”以“通三统”的古代政治文明优秀传统,使“大一统”的内涵充实饱满。

目录
引言 “天下一致”
卷一 亲亲“分封”:消解“天下共主”
卷二 “郡县”尊尊: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
卷三 从李斯变革,到《削藩策》、“推恩令”——大一统政体已经在路上
卷四 “劝以官禄”与“燔书坑儒”的历史较量——不同的意识形态控制方式、路径与效果
卷五 “元年春,王正月”:公羊学思想源头——“属万物于一”与君权限制的哲学努力
卷六 “存王者之后”以“通三统”
卷七 道通一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以《三代改制质文》篇为中心
参考文献
重要索引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820
余治平 、商務印書館 、2024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申义(上海交大·全球人文学术前沿丛书) 余治平 商务印书馆 本书秉承董仲舒今文经学之风范,立足公羊家经典却不拘泥于章句训释,基于“亲亲、尊尊”原则,挖掘从“门内之治”的“恩揜义”推扩于“门外之治”的“义断恩”,进而实现“君天子”“臣诸侯”的“大一统”治理脉络,勾勒出王权天下封建制、皇权时代郡县制的精神基础,凸显出秦至汉初统一帝国实施郡县制、分封制的政治纠结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梳理出从李斯变革“燔书坑儒”、《削藩策》,到“推恩令”、劝以利禄的历史选择过程。在公羊家“元年春,王正月”“三世异辞”的叙事结构中,强化以历史认知的维度,阐发“存二王之后”以“通三统”的古代政治文明优秀传统,使“大一统”的内涵充实饱满。 目录 引言 “天下一致” 卷一 亲亲“分封”:消解“天下共主” 卷二 “郡县”尊尊: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 卷三 从李斯变革,到《削藩策》、“推恩令”——大一统政体已经在路上 卷四 “劝以官禄”与“燔书坑儒”的历史较量——不同的意识形态控制方式、路径与效果 卷五 “元年春,王正月”:公羊学思想源头——“属万物于一”与君权限制的哲学努力 卷六 “存王者之后”以“通三统” 卷七 道通一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以《三代改制质文》篇为中心 参考文献 重要索引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西哲学論衡-第2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
余治平 周明俊、中西書局、2014年2月
中西哲學論衡 中西哲学论衡(第二辑)
余治平 周明俊 主编 中西书局

主要內容包括:讀文德爾班的《歷史與自然科學》、“消解”與“顯影”:后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觀解析、關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問題的一個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學系統為核心的展開、雍正帝的夷夏之辨與中外一家、為中國哲學辯護、“量”與“所量”關系新解、——借鑒現象學探討熊十力的“量論”規劃、名學與概念研究、——探索一種哲學方法、中西哲學生存狀態視角之差異研究等。

目录 · · · · · ·
西学探要
认同与本质——现象学、舒兹与沃格林通信
德性伦理的情感主义话语——休谟伦理学析论
对于作为科学的历史学的探索
读文德尔班的《历史与自然科学》
“消解”与“显影”: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解析
中学揽胜
关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与“内在性”问题的一个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学系统为核心的展开
雍正帝的夷夏之辨与中外一家
多棱透视
为中国哲学辩护
“量”与“所量”关系新解西学探要
认同与本质——现象学、舒兹与沃格林通信
德性伦理的情感主义话语——休谟伦理学析论
对于作为科学的历史学的探索
读文德尔班的《历史与自然科学》
“消解”与“显影”: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解析
中学揽胜
关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与“内在性”问题的一个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学系统为核心的展开
雍正帝的夷夏之辨与中外一家
多棱透视
为中国哲学辩护
“量”与“所量”关系新解——借鉴现象学探讨熊十力的“量论”规划
名学与概念研究——探索一种哲学方法
中西哲学生存状态视角之差异研究
哲海采撷
行为逻辑论纲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去国还乡——知识人自愿去农村:世界范围内的考察
自由意志:约束条件下的自由选择
佛学荟萃
中古汉译佛典里的“世界”概念
《成唯识论》“三性说”的哲学内涵——以“染净依他”为中心的探讨
从哲学诠释学到本体诠释学:美学问题
《中西哲学论衡》(年刊)稿约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
余治平 周明俊 、中西書局 、2014年2月
中西哲學論衡 中西哲学论衡(第二辑) 余治平 周明俊 主编 中西书局 主要內容包括:讀文德爾班的《歷史與自然科學》、“消解”與“顯影”:后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觀解析、關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問題的一個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學系統為核心的展開、雍正帝的夷夏之辨與中外一家、為中國哲學辯護、“量”與“所量”關系新解、——借鑒現象學探討熊十力的“量論”規劃、名學與概念研究、——探索一種哲學方法、中西哲學生存狀態視角之差異研究等。 目录 · · · · · · 西学探要 认同与本质——现象学、舒兹与沃格林通信 德性伦理的情感主义话语——休谟伦理学析论 对于作为科学的历史学的探索 读文德尔班的《历史与自然科学》 “消解”与“显影”: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解析 中学揽胜 关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与“内在性”问题的一个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学系统为核心的展开 雍正帝的夷夏之辨与中外一家 多棱透视 为中国哲学辩护 “量”与“所量”关系新解西学探要 认同与本质——现象学、舒兹与沃格林通信 德性伦理的情感主义话语——休谟伦理学析论 对于作为科学的历史学的探索 读文德尔班的《历史与自然科学》 “消解”与“显影”: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解析 中学揽胜 关于“天理、良知”的“超越性”与“内在性”问题的一个反省——以牟宗三先生的新儒学系统为核心的展开 雍正帝的夷夏之辨与中外一家 多棱透视 为中国哲学辩护 “量”与“所量”关系新解——借鉴现象学探讨熊十力的“量论”规划 名学与概念研究——探索一种哲学方法 中西哲学生存状态视角之差异研究 哲海采撷 行为逻辑论纲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 去国还乡——知识人自愿去农村:世界范围内的考察 自由意志:约束条件下的自由选择 佛学荟萃 中古汉译佛典里的“世界”概念 《成唯识论》“三性说”的哲学内涵——以“染净依他”为中心的探讨 从哲学诠释学到本体诠释学:美学问题 《中西哲学论衡》(年刊)稿约

董仲舒研究文庫・董仲舒与儒学研究 第1輯~第6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900
魏彦红主編、巴蜀書社、2013~2018
第1辑收录多篇研究董仲舒思想的文章,按照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分成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研究、董仲舒阴阳五行学研究、董仲舒哲学与宗教学思想研究、董仲舒政治思想研究、董仲舒社会与法律思想研究等五个部分,其中不乏董仲舒研究大家的力作,是全面了解董仲舒思想不可多得的书籍。
ISBN9787553103372
第2辑收錄多篇研究董仲舒思想的文章,按照研究內容的側重點分成董仲舒文學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董仲舒與漢代學術研究、董仲舒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董仲舒生平活動、故里遺蹟研究、國際董學研究動態等,其中不乏董仲舒研究大家的力作。
ISBN9787553103365
第3辑主要收录“董仲舒与儒学研究”的成果。一部分是衡水学院学报发表过的文章,一部分是从其他期刊中收录过来的文章(经得了作者授权,并标注出处),一部分是尚未发表的新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国内外进行董子研究的知名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并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这些作者主要包括张岱年、周桂钿、黄开国、黄朴民、吴光、余治平、邓红(日本)、刘国民等知名学者。内容涉及董仲舒春秋公羊学、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政治思想等多方面。
ISBN9787553105116
第4辑主要收录“董仲舒与儒学研究”的成果。一部分是衡水学院学报发表过的文章,一部分是从其他期刊中收录过来的文章,一部分是尚未发表的新文章。内容涉及董仲舒春秋公羊学、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政治思想等多方面。
ISBN9787553105932
第5辑收选靠前外研究董仲舒的知名学者的成果,包括“特约主持人按语”“董仲舒的地位与影响”“董子经学”“董子天观道”“董学研究史”“董学史问题研究”“董学创新研究”等部分,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近期新进展,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价值。
ISBN9787553109800
第6辑従正名論推出人性論:董仲舒人性学説新探(王冬)/在学統与政統之間―兼論董仲舒対儒学的意識形態転換(朱康有)など、33篇を収録。
收选靠前外研究董仲舒的知名学者的成果,包括“董子人性说与道德学”“董子政治思想与政治哲学”“董子法律学”“董学与孔孟”“儒学基本问题研究”“儒学史问题研究“董学创新研究”等部分,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近期新进展,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价值。
ISBN9787553109794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900
魏彦红主編 、巴蜀書社 、2013~2018
第1辑收录多篇研究董仲舒思想的文章,按照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分成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研究、董仲舒阴阳五行学研究、董仲舒哲学与宗教学思想研究、董仲舒政治思想研究、董仲舒社会与法律思想研究等五个部分,其中不乏董仲舒研究大家的力作,是全面了解董仲舒思想不可多得的书籍。 ISBN9787553103372 第2辑收錄多篇研究董仲舒思想的文章,按照研究內容的側重點分成董仲舒文學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董仲舒與漢代學術研究、董仲舒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董仲舒生平活動、故里遺蹟研究、國際董學研究動態等,其中不乏董仲舒研究大家的力作。 ISBN9787553103365 第3辑主要收录“董仲舒与儒学研究”的成果。一部分是衡水学院学报发表过的文章,一部分是从其他期刊中收录过来的文章(经得了作者授权,并标注出处),一部分是尚未发表的新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国内外进行董子研究的知名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并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这些作者主要包括张岱年、周桂钿、黄开国、黄朴民、吴光、余治平、邓红(日本)、刘国民等知名学者。内容涉及董仲舒春秋公羊学、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政治思想等多方面。 ISBN9787553105116 第4辑主要收录“董仲舒与儒学研究”的成果。一部分是衡水学院学报发表过的文章,一部分是从其他期刊中收录过来的文章,一部分是尚未发表的新文章。内容涉及董仲舒春秋公羊学、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政治思想等多方面。 ISBN9787553105932 第5辑收选靠前外研究董仲舒的知名学者的成果,包括“特约主持人按语”“董仲舒的地位与影响”“董子经学”“董子天观道”“董学研究史”“董学史问题研究”“董学创新研究”等部分,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近期新进展,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价值。 ISBN9787553109800 第6辑従正名論推出人性論:董仲舒人性学説新探(王冬)/在学統与政統之間―兼論董仲舒対儒学的意識形態転換(朱康有)など、33篇を収録。 收选靠前外研究董仲舒的知名学者的成果,包括“董子人性说与道德学”“董子政治思想与政治哲学”“董子法律学”“董学与孔孟”“儒学基本问题研究”“儒学史问题研究“董学创新研究”等部分,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近期新进展,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出版价值。 ISBN9787553109794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大空港25時
大空港25時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