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元華文創(TW)」の検索結果
2件

臺灣政經發展史論述稿(臺灣政經史系列)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500
陳添壽、元華文創(TW)、2025年09月
《台湾政经发展史论述稿》本書主要是首先從政權、金錢與人權關係發展的角度,來論述臺灣歷經前近代、近代、現代與當代的四個時期政經發展。前近代探討的是原住民、荷蘭西班牙、南明東寧與大清等階段的政經發展。近代是探討日治殖民時期分內地化與南進化等兩階段的政經發展。
現代是探討戒嚴前期黨國化與後期本土化政經發展。當代是探討解嚴前期威權轉型與後期鞏固民主的政經發展。

臺灣政經發展的未來,有如泰戈爾闡述:生命因世界的需要而發現它的財富,因愛的需要而發現它的價值。這彰顯政權、金錢與人權關係發展的重要目標。

目錄
自序 我的臺灣政經發展史論述與苦行
導論 政權、金權與人權關係發展
第一時期 前近代臺灣時期政經發展史(-1895)
一、早期臺灣原住民階段政經發展(-1624)
附錄一:導讀與錄注陳第《東番記》
二、荷西福爾摩沙階段政經發展(1624-1662)
三、南明東寧王國階段政經發展(1662-1683)
附錄二:導讀江日昇《臺灣外記》
附錄三:導讀與節錄注郁永河《裨海紀遊》
四、大清帝國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683-1895)
附錄四:導讀與摘錄注藍鼎元《平臺紀略》
附錄五:導讀與摘錄注周凱〈封禁山考記臺灣張丙之亂〉
第二時期 近代臺灣日本時期政經發展史(1895-1945)
一、日治前期內地化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895-1930)
二、日治後期南進化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930-1945)
三、小結
第三時期 現代臺灣中華民國政經發展史
一、戒嚴前期黨國化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945-1972)
二、戒嚴後期本土化臺灣政經發展(1972-1987)
三、小結
第四時期 當代臺灣中華民國時期政經發展史(1987-迄今)
一、解嚴前期威權轉型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987-2000)
二、解嚴後期鞏固民主階段臺灣政經發展(2000-迄今)
三、小結
結論 生命、財富與價值時代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500
陳添壽 、元華文創(TW) 、2025年09月
《台湾政经发展史论述稿》本書主要是首先從政權、金錢與人權關係發展的角度,來論述臺灣歷經前近代、近代、現代與當代的四個時期政經發展。前近代探討的是原住民、荷蘭西班牙、南明東寧與大清等階段的政經發展。近代是探討日治殖民時期分內地化與南進化等兩階段的政經發展。 現代是探討戒嚴前期黨國化與後期本土化政經發展。當代是探討解嚴前期威權轉型與後期鞏固民主的政經發展。 臺灣政經發展的未來,有如泰戈爾闡述:生命因世界的需要而發現它的財富,因愛的需要而發現它的價值。這彰顯政權、金錢與人權關係發展的重要目標。 目錄 自序 我的臺灣政經發展史論述與苦行 導論 政權、金權與人權關係發展 第一時期 前近代臺灣時期政經發展史(-1895) 一、早期臺灣原住民階段政經發展(-1624) 附錄一:導讀與錄注陳第《東番記》 二、荷西福爾摩沙階段政經發展(1624-1662) 三、南明東寧王國階段政經發展(1662-1683) 附錄二:導讀江日昇《臺灣外記》 附錄三:導讀與節錄注郁永河《裨海紀遊》 四、大清帝國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683-1895) 附錄四:導讀與摘錄注藍鼎元《平臺紀略》 附錄五:導讀與摘錄注周凱〈封禁山考記臺灣張丙之亂〉 第二時期 近代臺灣日本時期政經發展史(1895-1945) 一、日治前期內地化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895-1930) 二、日治後期南進化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930-1945) 三、小結 第三時期 現代臺灣中華民國政經發展史 一、戒嚴前期黨國化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945-1972) 二、戒嚴後期本土化臺灣政經發展(1972-1987) 三、小結 第四時期 當代臺灣中華民國時期政經發展史(1987-迄今) 一、解嚴前期威權轉型階段臺灣政經發展(1987-2000) 二、解嚴後期鞏固民主階段臺灣政經發展(2000-迄今) 三、小結 結論 生命、財富與價值時代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唐日文化交流探索 人物、礼俗、法制作為視角(卓越文庫)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620
厳茹蕙 著、元華文創(TW)、2019年11月
唐日文化交流探索 : 人物、禮俗、法制作為視角
堂日文化交流探索 人物,礼俗,反制作为视角
严如惠著 台湾元华文创股份有限公司

8-9世紀における唐と日本の人物交流や礼俗・法制の施行状況・変化過程を分析検討。上篇は人物交流がもたらした文化現象や影響を検討。下篇は日本の皇室から民間にもたらした唐の法制礼俗文化の影響を追跡し、唐朝先進文化の影響力や日本古代国家の自主性の特色を説明。

運用比較史學的技巧,
對唐與日本的人物交流,以及禮俗、法制施行狀況、變化過程,有深入的分析探討。
唐日間曾有頻繁的人物與文化交流。本書選定於八、九世紀間為歷史背景,運用比較史學的技巧,對唐與日本的人物交流,以及禮俗、法制施行狀況、變化過程進行分析探討。
上篇透過珍貴史料,探討人物交流後所帶動的文化現象及影響,下篇深入追索唐的法制禮俗文化對日本從皇室到民間造成的影響,說明唐朝先進文化的影響力,以及日本古代國家自主性的特色,藉此了解彼此的文化在歷經時光的洗禮後,如何融合為一,成為後世日本的文化傳統。

目次
宋德熹教授序
古瀨奈津子教授序
緒論
一、問題意識的提出
二、研究史介紹與述評
三、研究課題、章節架構與研究方法
上篇 唐日人物交流
第一章 試論「化外人」與文化攝取── 以八、九世紀的代表性渡唐日人為例
第二章 《圓仁三藏供奉入唐請益徃反傳記》中所見唐人樂郃 ──兼論九世紀後半渡日唐人於唐日交流中所扮演角色
下篇 唐代禮令對日本的影響
第三章 唐日喪禮的異同──以挽歌、遊部為例
第四章 清和天皇為祖母服喪禮儀── 唐《喪葬令》對日本的影響
第五章 禮俗法制的交融── 日本《服忌令》探源兼論與唐令關係
結 論
引用書目
後 記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620
厳茹蕙 著 、元華文創(TW) 、2019年11月
唐日文化交流探索 : 人物、禮俗、法制作為視角 堂日文化交流探索 人物,礼俗,反制作为视角 严如惠著 台湾元华文创股份有限公司 8-9世紀における唐と日本の人物交流や礼俗・法制の施行状況・変化過程を分析検討。上篇は人物交流がもたらした文化現象や影響を検討。下篇は日本の皇室から民間にもたらした唐の法制礼俗文化の影響を追跡し、唐朝先進文化の影響力や日本古代国家の自主性の特色を説明。 運用比較史學的技巧, 對唐與日本的人物交流,以及禮俗、法制施行狀況、變化過程,有深入的分析探討。 唐日間曾有頻繁的人物與文化交流。本書選定於八、九世紀間為歷史背景,運用比較史學的技巧,對唐與日本的人物交流,以及禮俗、法制施行狀況、變化過程進行分析探討。 上篇透過珍貴史料,探討人物交流後所帶動的文化現象及影響,下篇深入追索唐的法制禮俗文化對日本從皇室到民間造成的影響,說明唐朝先進文化的影響力,以及日本古代國家自主性的特色,藉此了解彼此的文化在歷經時光的洗禮後,如何融合為一,成為後世日本的文化傳統。 目次 宋德熹教授序 古瀨奈津子教授序 緒論 一、問題意識的提出 二、研究史介紹與述評 三、研究課題、章節架構與研究方法 上篇 唐日人物交流 第一章 試論「化外人」與文化攝取── 以八、九世紀的代表性渡唐日人為例 第二章 《圓仁三藏供奉入唐請益徃反傳記》中所見唐人樂郃 ──兼論九世紀後半渡日唐人於唐日交流中所扮演角色 下篇 唐代禮令對日本的影響 第三章 唐日喪禮的異同──以挽歌、遊部為例 第四章 清和天皇為祖母服喪禮儀── 唐《喪葬令》對日本的影響 第五章 禮俗法制的交融── 日本《服忌令》探源兼論與唐令關係 結 論 引用書目 後 記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海軍砲術史
海軍砲術史
¥16,500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安全学
安全学
¥1,980
航空旅行
航空旅行
¥22,000
墜落
墜落
¥500
大空港25時
大空港25時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