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呉国聖」の検索結果
2件

蒙古帝国王族世系譜研究(文史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700
呉国聖、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4年03月
蒙古帝國王族世系譜研究 蒙古帝国王族世系谱研究
文史丛刊 吳國聖 吴国圣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本書藉由歷代史家用漢、藏、波斯、蒙、滿、回鶻等語文所編纂之「蒙古帝國王族世系譜」,研究成吉思汗裔諸王在世系譜中的記載,切入蒙古帝國史核心問題。除了分析不同記載之差異,也析論系譜形式、史料來源、史學傳統、語文載體等「造成差異的原因」;並以歷史語言文獻學(philology)方法重新校勘史料,推理「脫卜赤顏」或非傳統公認的「秘史」。再從波斯文與藏文寫本討論成吉思汗先世與忽必烈的子嗣問題;最後透過明清兩代滿蒙文文獻檔案,分析後期蒙古王族世系的編纂與發展。本書運用現存胡語文獻,展開史學方法論的辨析,修正長期以來主要依據漢文史料建立的既有認識;並以文獻內外部邏輯為基礎,提出兼具合理性與啟發性的論述。

目录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定義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第三節 研究回顧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其重要性
第五節 小結
第一章 文獻考證與歷史研究方法
第一節 史料文獻探討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書中使用之轉寫法及史料的處理凡例
第壹部 早期世系譜資料
第二章 重探「脫卜赤顏」:蒙古世系譜之根源
第一節 對脫卜赤顏的共識
第二節 重讀「脫卜赤顏」相關史料
第三節 觀察蒙古王族早期世系的共通關係
第四節 蒙古早期世系來源:文本與口傳之異文
第貳部 中期世系譜資料
第三章 忽必烈子嗣世系
第一節 忽必烈世系問題
第二節 世系的整合問題:勘同與聯集最大值
第三節 從〈彰所知論〉出發再考察忽必烈世系
第四節 忽必烈諸子有後乎?無後乎?
第五節 蒙古王族世系研究中兩大問題的考察
第叁部 後期世系譜資料
第一節 黃金氏族與黃金世系
第二節 大清國主導的蒙古世系譜
第三節 奇渥温問題:乾隆帝欽定蒙古世系
第四節 以《蒙古源流》「訂正」蒙古世系
第五節 奇渥温氏墓誌出土
結論
第一節 從世系譜看蒙古帝國史的撰寫
第二節 黃金氏族世系史料:最複雜的文獻傳承系統
第三節 史料底本與文獻學校勘考證的重要性
第四節 討論「錯誤」與「真實」
第五節 本研究的展望
附錄 對照表及圖版
參考書目
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700
呉国聖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4年03月
蒙古帝國王族世系譜研究 蒙古帝国王族世系谱研究 文史丛刊 吳國聖 吴国圣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本書藉由歷代史家用漢、藏、波斯、蒙、滿、回鶻等語文所編纂之「蒙古帝國王族世系譜」,研究成吉思汗裔諸王在世系譜中的記載,切入蒙古帝國史核心問題。除了分析不同記載之差異,也析論系譜形式、史料來源、史學傳統、語文載體等「造成差異的原因」;並以歷史語言文獻學(philology)方法重新校勘史料,推理「脫卜赤顏」或非傳統公認的「秘史」。再從波斯文與藏文寫本討論成吉思汗先世與忽必烈的子嗣問題;最後透過明清兩代滿蒙文文獻檔案,分析後期蒙古王族世系的編纂與發展。本書運用現存胡語文獻,展開史學方法論的辨析,修正長期以來主要依據漢文史料建立的既有認識;並以文獻內外部邏輯為基礎,提出兼具合理性與啟發性的論述。 目录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定義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第三節 研究回顧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其重要性 第五節 小結 第一章 文獻考證與歷史研究方法 第一節 史料文獻探討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本書中使用之轉寫法及史料的處理凡例 第壹部 早期世系譜資料 第二章 重探「脫卜赤顏」:蒙古世系譜之根源 第一節 對脫卜赤顏的共識 第二節 重讀「脫卜赤顏」相關史料 第三節 觀察蒙古王族早期世系的共通關係 第四節 蒙古早期世系來源:文本與口傳之異文 第貳部 中期世系譜資料 第三章 忽必烈子嗣世系 第一節 忽必烈世系問題 第二節 世系的整合問題:勘同與聯集最大值 第三節 從〈彰所知論〉出發再考察忽必烈世系 第四節 忽必烈諸子有後乎?無後乎? 第五節 蒙古王族世系研究中兩大問題的考察 第叁部 後期世系譜資料 第一節 黃金氏族與黃金世系 第二節 大清國主導的蒙古世系譜 第三節 奇渥温問題:乾隆帝欽定蒙古世系 第四節 以《蒙古源流》「訂正」蒙古世系 第五節 奇渥温氏墓誌出土 結論 第一節 從世系譜看蒙古帝國史的撰寫 第二節 黃金氏族世系史料:最複雜的文獻傳承系統 第三節 史料底本與文獻學校勘考證的重要性 第四節 討論「錯誤」與「真實」 第五節 本研究的展望 附錄 對照表及圖版 參考書目 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唐研究 第19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栄新江主編、北京大学、2013年12月、642p、B5平装本
【“從地域史看唐帝國——邊緣與核心”研究專欄】
陸揚:導言
孫英剛:從“眾”到“寺”——隋唐長安佛教中心的成立
雷聞:牓文與唐代政令的傳佈
仇鹿鳴:權力與觀眾——德政碑所見唐代的中央與地方
王承文:唐後期“南選”與嶺南黔中福建關係論考
魯西奇:新縣的置立及其意義——以唐五代至宋初新置的縣為中心
張達志:磁州增置與“山東三州”之關聯——以唐代宗朝為中心
譚凱:晚唐河北人對宋初文化的影響:以喪葬文化、語音以及新興精英風貌為例
陸揚:論馮道的生涯——兼談唐末五代政治文化中的邊緣與核心
陳昊:石之低語——墓誌所見晚唐洛陽豫西的疾疫、飢荒與傷痛敘述
吳麗娛:從敦煌《新集雜別紙》看後唐明宗時代河北州鎮的地緣關係與領地拓展——《新集雜別紙》研究之一
【《葛啜墓誌》研究專欄】
羅新:編者按
芮跋辭、吳國聖:西安新發現唐代葛啜王子古突厥魯尼文墓誌之解讀研究
成吉思:葛啜墓誌突厥文銘文的釋讀
羅新:葛啜的家世
王小甫:則可汗與車毗尸特勤
吳玉貴:回鶻“天親可汗以上子孫”入唐考
朱玉麒:葛啜墓誌作者崔述考略
胡鴻:回鶻葛啜王子葬地張杜原考
【其他】
王卡:南北朝隋唐道教類書的新發現
劉燕萍:論裴鉶《崔煒》中的試煉之旅
李志生:唐代婦女的饋食之責——基於階層差異和社會性別視角的考察
湯燕:新出土唐阿史那之後史善應、史崇禮父子墓誌及突厥早期世系
趙振華:唐代湘鄉縣令鄭鈷及其八代祖盤陁——再論唐代少府監鄭巖及其粟特人祖先
趙力光:新出唐丁元裕墓誌研究
【書評】
郭桂坤:胡可先《出土文獻與唐代詩學研究》
胡可先:胡戟、榮新江主編《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栄新江主編 、北京大学 、2013年12月 、642p 、B5平装本
【“從地域史看唐帝國——邊緣與核心”研究專欄】 陸揚:導言 孫英剛:從“眾”到“寺”——隋唐長安佛教中心的成立 雷聞:牓文與唐代政令的傳佈 仇鹿鳴:權力與觀眾——德政碑所見唐代的中央與地方 王承文:唐後期“南選”與嶺南黔中福建關係論考 魯西奇:新縣的置立及其意義——以唐五代至宋初新置的縣為中心 張達志:磁州增置與“山東三州”之關聯——以唐代宗朝為中心 譚凱:晚唐河北人對宋初文化的影響:以喪葬文化、語音以及新興精英風貌為例 陸揚:論馮道的生涯——兼談唐末五代政治文化中的邊緣與核心 陳昊:石之低語——墓誌所見晚唐洛陽豫西的疾疫、飢荒與傷痛敘述 吳麗娛:從敦煌《新集雜別紙》看後唐明宗時代河北州鎮的地緣關係與領地拓展——《新集雜別紙》研究之一 【《葛啜墓誌》研究專欄】 羅新:編者按 芮跋辭、吳國聖:西安新發現唐代葛啜王子古突厥魯尼文墓誌之解讀研究 成吉思:葛啜墓誌突厥文銘文的釋讀 羅新:葛啜的家世 王小甫:則可汗與車毗尸特勤 吳玉貴:回鶻“天親可汗以上子孫”入唐考 朱玉麒:葛啜墓誌作者崔述考略 胡鴻:回鶻葛啜王子葬地張杜原考 【其他】 王卡:南北朝隋唐道教類書的新發現 劉燕萍:論裴鉶《崔煒》中的試煉之旅 李志生:唐代婦女的饋食之責——基於階層差異和社會性別視角的考察 湯燕:新出土唐阿史那之後史善應、史崇禮父子墓誌及突厥早期世系 趙振華:唐代湘鄉縣令鄭鈷及其八代祖盤陁——再論唐代少府監鄭巖及其粟特人祖先 趙力光:新出唐丁元裕墓誌研究 【書評】 郭桂坤:胡可先《出土文獻與唐代詩學研究》 胡可先:胡戟、榮新江主編《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海軍辞典
海軍辞典
¥3,000
海軍砲術史
海軍砲術史
¥16,500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大空港25時
大空港25時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