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国立清華大学出版社」の検索結果
3件

通貨緊縮与膨張的双重肆虐 魏晋南北朝貨幣史論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025
陳彦良 著、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 : 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論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025
陳彦良 著 、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
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 : 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論

道家与古之道術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
楊儒賓、国立清華大学出版社、2019、504p
道家與古之道術 楊儒賓 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道家」是秦漢後追溯出來的,先秦無此學派,「道家」一詞是神話,但後世所謂的道家諸子的源頭確實可溯源至神話。本書上溯老子、莊子、黃帝、屈原的思想直到今日所說的神話主題──莊子稱之為「古之道術」。道家諸子所繼承的古之道術各不相同,老子與大母神神話、莊子與升天神話、黃帝與天子原型、屈原與崑崙神話,關聯極密切,原始的神話主題形塑了後世的道家諸子的性格。本書可視為「從神話到哲學」的道家版。
目次
序言
壹、 導論:道家的起源與神話的類型
貳、道與玄牝
參、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
肆、 黃帝四面:天子的原型
伍、 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
陸、雙面黃老
柒、 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
捌、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
玖、 巫風籠罩下的性命之學:屈原作品的思想史意義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
楊儒賓 、国立清華大学出版社 、2019 、504p
道家與古之道術 楊儒賓 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道家」是秦漢後追溯出來的,先秦無此學派,「道家」一詞是神話,但後世所謂的道家諸子的源頭確實可溯源至神話。本書上溯老子、莊子、黃帝、屈原的思想直到今日所說的神話主題──莊子稱之為「古之道術」。道家諸子所繼承的古之道術各不相同,老子與大母神神話、莊子與升天神話、黃帝與天子原型、屈原與崑崙神話,關聯極密切,原始的神話主題形塑了後世的道家諸子的性格。本書可視為「從神話到哲學」的道家版。 目次 序言 壹、 導論:道家的起源與神話的類型 貳、道與玄牝 參、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 肆、 黃帝四面:天子的原型 伍、 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 陸、雙面黃老 柒、 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 捌、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 玖、 巫風籠罩下的性命之學:屈原作品的思想史意義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原儒 従帝尭到孔子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
楊儒賓、国立清華大学出版社、2021、504p
原儒:從帝堯到孔子 楊儒賓 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書探討孔子之前的儒家義理。在民國的中國哲學史的論述中,孔子之前的經學時期屬於中國哲學的萌芽期,不足以成家。但依儒家傳統,經的概念一成立,經學內容即是與時更新的常道。孔子之前的《五經》的地位和《四書》的地位一樣重要,堯、舜和孔子同屬人格典範的「聖人」。經書記載的從帝堯到孔子之間的重大事件都是原型事件,都是道的展現,都是後世儒者遵行的永恆不替的典範。本書從現代經學的角度,取「經史一物」的詮釋方向,重新定位道統說的意義。本書可視為「從神話到哲學」的儒家版之解讀,詮釋的依據築基於「聖」(numinous)之意識的開展,「仁」的道德以及超族群的天下意識皆從此基礎興起。
目次
壹、導論:當代學術視野下的經學
貳、經學的「經」與「學」
參、帝堯與絕地天通
肆、大禹與九州原理
伍、飛翔年代:巫教工夫論
陸、恍惚的倫理:先秦儒家工夫論之源
柒、殷周之際的紂王與文王:新天命觀的解讀
捌、對越精神的興起:周公的「制禮作樂」
玖、陬人之子孔子:仁與族群政治
末章、未濟終焉心飄渺
參考書目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
楊儒賓 、国立清華大学出版社 、2021 、504p
原儒:從帝堯到孔子 楊儒賓 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書探討孔子之前的儒家義理。在民國的中國哲學史的論述中,孔子之前的經學時期屬於中國哲學的萌芽期,不足以成家。但依儒家傳統,經的概念一成立,經學內容即是與時更新的常道。孔子之前的《五經》的地位和《四書》的地位一樣重要,堯、舜和孔子同屬人格典範的「聖人」。經書記載的從帝堯到孔子之間的重大事件都是原型事件,都是道的展現,都是後世儒者遵行的永恆不替的典範。本書從現代經學的角度,取「經史一物」的詮釋方向,重新定位道統說的意義。本書可視為「從神話到哲學」的儒家版之解讀,詮釋的依據築基於「聖」(numinous)之意識的開展,「仁」的道德以及超族群的天下意識皆從此基礎興起。 目次 壹、導論:當代學術視野下的經學 貳、經學的「經」與「學」 參、帝堯與絕地天通 肆、大禹與九州原理 伍、飛翔年代:巫教工夫論 陸、恍惚的倫理:先秦儒家工夫論之源 柒、殷周之際的紂王與文王:新天命觀的解讀 捌、對越精神的興起:周公的「制禮作樂」 玖、陬人之子孔子:仁與族群政治 末章、未濟終焉心飄渺 參考書目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