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大学.中庸(崇賢館蔵書)(1函1册)」の検索結果
1件

大学.中庸(崇賢館蔵書)(1函1册)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5,400
[春秋] 曾子 [春秋] 子思 崇賢書院、北京聯合出版、2017年8月
崇賢館藏書大學中庸(一函一冊)大学·中庸(崇贤馆藏书)
崇贤书院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函裝手工宣紙綾面絹簽穿線精裝【經典復刻版】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經程顥、程頤極力尊崇,朱熹作《中庸集註》,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篇「四書」。

崇贤馆经部 绸面 内宣纸 线装繁体竖排 原文译文注释注解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15,400
[春秋] 曾子 [春秋] 子思 崇賢書院 、北京聯合出版 、2017年8月
崇賢館藏書大學中庸(一函一冊)大学·中庸(崇贤馆藏书) 崇贤书院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函裝手工宣紙綾面絹簽穿線精裝【經典復刻版】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經程顥、程頤極力尊崇,朱熹作《中庸集註》,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篇「四書」。 崇贤馆经部 绸面 内宣纸 线装繁体竖排 原文译文注释注解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プレイステーション海外発売30年- 3D、高性能、ゲーム機の進化

読書の秋 - 秋の古本まつり全国で開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