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の検索結果
3件

南越木簡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4,200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2022年12月
南越木简(16开精装 全一册)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南越王博物院编著

2004年,考古人員在南越國曲流石渠遺跡西北處的一口滲水井內,清理出百余枚南越國木簡。從1995年南越國宮署遺址發掘開始,至此將近十年,都未見任何竹、木簡牘,因此這批南越木簡顯得尤其珍貴。
經過清理,木簡共計百餘枚,字數逾千,內容涉及職官、管理、刑法、賦稅、養殖、飲食及從軍等各個方面。據考證,木簡屬於南越國早期、趙佗在位前期,時間上早於《淮南子》《史記》,是目前南越國最早的出土文獻,對於研究南越國及嶺南早期開發的歷史有著相當大的價值,被譽為“嶺南第一簡”。
《南越木簡》一書是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聯合考古隊在南越國宮苑遺址滲水井(編號J264)考古發掘及出土南越國時期木簡的田野考古報告。該報告是聯合考古隊同志對J264滲水井考古發現及多學科、跨學科進行了全面、深入科學研究的成果,其中尤以J264出土木簡學術意義最為重要,因此這項考古發掘、研究的考古報告,命名為《南越木簡》。
本报告是南越国宫署遗址系列考古发掘报告的第二本。
木简及碎片共计136枚,墨书文字共约1200字。作者认为木简时代属于南越国早期,其年代早于《史记》80年,此处刘瑞统计《史记·南越列传》共计2480字,而南越国王宫遗址出土南越木简的现存文字约1200字,其中大多又为历史文献记载中所少见或不见,对于南越国及西汉诸侯王国历史研究意义重大。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4,200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文物 、2022年12月
南越木简(16开精装 全一册)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南越王博物院编著 2004年,考古人員在南越國曲流石渠遺跡西北處的一口滲水井內,清理出百余枚南越國木簡。從1995年南越國宮署遺址發掘開始,至此將近十年,都未見任何竹、木簡牘,因此這批南越木簡顯得尤其珍貴。 經過清理,木簡共計百餘枚,字數逾千,內容涉及職官、管理、刑法、賦稅、養殖、飲食及從軍等各個方面。據考證,木簡屬於南越國早期、趙佗在位前期,時間上早於《淮南子》《史記》,是目前南越國最早的出土文獻,對於研究南越國及嶺南早期開發的歷史有著相當大的價值,被譽為“嶺南第一簡”。 《南越木簡》一書是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聯合考古隊在南越國宮苑遺址滲水井(編號J264)考古發掘及出土南越國時期木簡的田野考古報告。該報告是聯合考古隊同志對J264滲水井考古發現及多學科、跨學科進行了全面、深入科學研究的成果,其中尤以J264出土木簡學術意義最為重要,因此這項考古發掘、研究的考古報告,命名為《南越木簡》。 本报告是南越国宫署遗址系列考古发掘报告的第二本。 木简及碎片共计136枚,墨书文字共约1200字。作者认为木简时代属于南越国早期,其年代早于《史记》80年,此处刘瑞统计《史记·南越列传》共计2480字,而南越国王宫遗址出土南越木简的现存文字约1200字,其中大多又为历史文献记载中所少见或不见,对于南越国及西汉诸侯王国历史研究意义重大。

雲山珠水間 考古発現的広州 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9,700
広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漢二陵博物館 編著、文物出版社、2024年05月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上下全二册)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编著

本書は、南漢二陵博物館の基本陳列「雲山珠水間――考古発見の広州」展覧の図録であり、南漢二陵博物館叢書の2冊目です。 上下二冊に分かれており、時間を手がかりに、「曙光肇啓(先秦時代)」、「番禺都会(秦漢時代)」、「広州名城(三国-明清時代)」、「近代滄桑(近現代)」の四つのユニットに各種の文字資料と写真を収め、陶器、石器、銅器、磁器など各種の出土文物約1000点を精選し、広州1000年の歴史文化を全面的に展示しています。

本书为南汉二陵博物馆基本陈列“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展览的配套图录,是南汉二陵博物馆丛书的第二本。

全书分上、下两册,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曙光肇启(先秦时期)”“番禺都会(秦汉时期)”“广州名城(三国—明清时期)”“近代沧桑(近现代)”四个单元,收录各种文字资料和图片,精选陶器、石器、铜器、 瓷器等各类出土文物近千件(套),全方位展示广州千年历史文化。

目录
001前 言
003第一部分 曙光肇启(先泰时期)
008 第一单元,先民足迹(新石器时代-商)
044 第二单元,越人聚居(西周-战国)
085第二部分 番禺都会(秦汉时期)
086第一单元,番禺初建(泰-西汉南越国)
145 第二单元,岭南首府(西汉中晚期-东汉)
255第三部分 广州名城(三国-明清时期)
256第一单元 康宁乐土(三回晋南朝)
310第二单元 商业大港(隋唐)
360第三单元 东方港市(宋元)
408 第四单元,天子南库(明清)
467第四部分 近代沧桑(近现代)
475结语
476编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9,700
広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漢二陵博物館 編著 、文物出版社 、2024年05月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上下全二册)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编著 本書は、南漢二陵博物館の基本陳列「雲山珠水間――考古発見の広州」展覧の図録であり、南漢二陵博物館叢書の2冊目です。 上下二冊に分かれており、時間を手がかりに、「曙光肇啓(先秦時代)」、「番禺都会(秦漢時代)」、「広州名城(三国-明清時代)」、「近代滄桑(近現代)」の四つのユニットに各種の文字資料と写真を収め、陶器、石器、銅器、磁器など各種の出土文物約1000点を精選し、広州1000年の歴史文化を全面的に展示しています。 本书为南汉二陵博物馆基本陈列“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展览的配套图录,是南汉二陵博物馆丛书的第二本。 全书分上、下两册,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曙光肇启(先秦时期)”“番禺都会(秦汉时期)”“广州名城(三国—明清时期)”“近代沧桑(近现代)”四个单元,收录各种文字资料和图片,精选陶器、石器、铜器、 瓷器等各类出土文物近千件(套),全方位展示广州千年历史文化。 目录 001前 言 003第一部分 曙光肇启(先泰时期) 008 第一单元,先民足迹(新石器时代-商) 044 第二单元,越人聚居(西周-战国) 085第二部分 番禺都会(秦汉时期) 086第一单元,番禺初建(泰-西汉南越国) 145 第二单元,岭南首府(西汉中晚期-东汉) 255第三部分 广州名城(三国-明清时期) 256第一单元 康宁乐土(三回晋南朝) 310第二单元 商业大港(隋唐) 360第三单元 东方港市(宋元) 408 第四单元,天子南库(明清) 467第四部分 近代沧桑(近现代) 475结语 476编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従化橫嶺:新石器時代遺址発掘報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0,900
広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文物出版社、2024年10月、229p、精装
從化橫嶺: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
从化横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从化区博物馆编著

橫嶺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新園村北江支流的流溪河東岸。
橫嶺遺址分佈範圍原來約有7萬平方米,2013年為配合基礎建設,對橫嶺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共計4790平方米,揭露出來的是新石器時代文化性質較為單純的遺存,雖然同類遺存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已有不少發現,但此次發掘面積大、出土遺物也比較豐富。
本報告分三個發掘區,詳盡地介紹了不同區域的地層堆積、遺跡分佈和出土遺物。
橫嶺遺址2013年度共發掘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灰坑25個,形狀多不規整,分佈也比較散亂。也發現一些可能與幹欄式建築有關的柱洞,但看不出分佈規律。最重要的發現是東部山頂上的墓地,墓地四至基本明確,49座墓葬大致呈東西向分佈,均開挖在風化的岩石中,坑壁明顯,排列有序,隨葬陶圜底罐、圈足罐、釜、鼎、豆及石錛、斧、鑿、環等。
由於酸性紅壤的埋藏環境下無任何有機物保存下來,橫嶺遺址出土遺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有極少量玉器。陶器多殘損,以陶片占絕對多數,可復原器很少,多為墓葬隨葬品。陶器主要有各類罐、釜、鼎、豆,此外有少量器蓋、支座、紡輪等。石器中工具類以石錛數量最多,其次是石鏃、斧、刀、鑿、杵、錘、球和礪石等,裝飾品只有石環一類。有很少量的玉器,器類有玉環、鐲、錛等。
橫嶺遺址沒有理想的測年資料,主要是依據墓葬出土可復原典型陶器的類型學研究將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分為前、後兩期,年代距今約4600~4300年,起始年代大致與目前認為的石峽文化早期相當,結束年代略早于以石峽遺址M45等為代表的石峽文化晚期遺存,中間沒有缺環。經過與周鄰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比較,可以認為橫嶺遺存是珠江三角洲北部地方新石器時代晚期晚段特徵相對鮮明的一個文化類型,既有珠江三角洲本地的文化因素,又明顯融合了粵北石峽文化和粵東虎頭埔文化的因素,還間接吸收了源自良渚文化、曇石山文化甚至屈家嶺文化的因素,顯示出珠江三角洲平原遠古文化包容並蓄、融合發展的屬性特徵。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0,900
広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 、文物出版社 、2024年10月 、229p 、精装
從化橫嶺: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 从化横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从化区博物馆编著 橫嶺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新園村北江支流的流溪河東岸。 橫嶺遺址分佈範圍原來約有7萬平方米,2013年為配合基礎建設,對橫嶺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共計4790平方米,揭露出來的是新石器時代文化性質較為單純的遺存,雖然同類遺存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已有不少發現,但此次發掘面積大、出土遺物也比較豐富。 本報告分三個發掘區,詳盡地介紹了不同區域的地層堆積、遺跡分佈和出土遺物。 橫嶺遺址2013年度共發掘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灰坑25個,形狀多不規整,分佈也比較散亂。也發現一些可能與幹欄式建築有關的柱洞,但看不出分佈規律。最重要的發現是東部山頂上的墓地,墓地四至基本明確,49座墓葬大致呈東西向分佈,均開挖在風化的岩石中,坑壁明顯,排列有序,隨葬陶圜底罐、圈足罐、釜、鼎、豆及石錛、斧、鑿、環等。 由於酸性紅壤的埋藏環境下無任何有機物保存下來,橫嶺遺址出土遺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有極少量玉器。陶器多殘損,以陶片占絕對多數,可復原器很少,多為墓葬隨葬品。陶器主要有各類罐、釜、鼎、豆,此外有少量器蓋、支座、紡輪等。石器中工具類以石錛數量最多,其次是石鏃、斧、刀、鑿、杵、錘、球和礪石等,裝飾品只有石環一類。有很少量的玉器,器類有玉環、鐲、錛等。 橫嶺遺址沒有理想的測年資料,主要是依據墓葬出土可復原典型陶器的類型學研究將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分為前、後兩期,年代距今約4600~4300年,起始年代大致與目前認為的石峽文化早期相當,結束年代略早于以石峽遺址M45等為代表的石峽文化晚期遺存,中間沒有缺環。經過與周鄰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文化比較,可以認為橫嶺遺存是珠江三角洲北部地方新石器時代晚期晚段特徵相對鮮明的一個文化類型,既有珠江三角洲本地的文化因素,又明顯融合了粵北石峽文化和粵東虎頭埔文化的因素,還間接吸收了源自良渚文化、曇石山文化甚至屈家嶺文化的因素,顯示出珠江三角洲平原遠古文化包容並蓄、融合發展的屬性特徵。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プレイステーション海外発売30年- 3D、高性能、ゲーム機の進化

読書の秋 - 秋の古本まつり全国で開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