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成富磊」の検索結果
1件

禮之退隱:近代中國刑律變動及其思想爭論(中華文化思想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080
成富磊、昌明文化(TW)、2024年12月
礼之退隐 近代中国刑律变动及其思想争论
中华文化思想丛书

在中國的經典傳統中,有關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思想議題為禮法關係。「禮」上通天理下達民情,具有無可置疑的高於「法」的位置。在這一視域中,二十世紀初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顯著脈絡是禮教原則從社會各個層面退去,隨之傳統意義上的天理無處安放,民情轉隱。「禮」之退隱的過程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法」的凸顯這麼簡單,其中糾合新的變量是西方異域因素的強勢進入,如果用一個字表述其中蘊含的治理要素,那就是「憲」。清末修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思想文本,其中匯集著古今中外諸多核心治理要素的調適與衝突。本書並非單純對作為「事件」的清末修律進行歷史學的「還原」,而是試圖緊扣中華律典如何一步步走向「看不見中國」這一問題重構清末修律的思想圖景,並進而思考其中展現的「禮」、「法」、「憲」之糾葛。

目次
目次
導論 i
第一章 清末修律的思想背景
一 「明刑弼教」:傳統中國的禮法理想 1
二 「申韓墜緒」:西方法學知識在清末的認知與傳播 10
第二章 立憲的始基:邁向制度同一性
一 「仿行憲政」與禮法調適:清末修律宗旨演變考 23
二 過渡之用:《大清現行刑律》的編訂 43
第三章 禮律分離:邊界與輕重
一 邊界:刪除比附的禮義問題 55
二 輕與重:簽注視野中的《大清刑律草案》 73
第四章 禮憲之爭:尊親條文的依次退去
一 「舊律之義新律之體」:勞乃宣的意見 97
二 法的辛亥之變 122
結語:禮、法、憲 143
後記 147
參考文獻1 49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080
成富磊 、昌明文化(TW) 、2024年12月
礼之退隐 近代中国刑律变动及其思想争论 中华文化思想丛书 在中國的經典傳統中,有關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思想議題為禮法關係。「禮」上通天理下達民情,具有無可置疑的高於「法」的位置。在這一視域中,二十世紀初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顯著脈絡是禮教原則從社會各個層面退去,隨之傳統意義上的天理無處安放,民情轉隱。「禮」之退隱的過程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法」的凸顯這麼簡單,其中糾合新的變量是西方異域因素的強勢進入,如果用一個字表述其中蘊含的治理要素,那就是「憲」。清末修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思想文本,其中匯集著古今中外諸多核心治理要素的調適與衝突。本書並非單純對作為「事件」的清末修律進行歷史學的「還原」,而是試圖緊扣中華律典如何一步步走向「看不見中國」這一問題重構清末修律的思想圖景,並進而思考其中展現的「禮」、「法」、「憲」之糾葛。 目次 目次 導論 i 第一章 清末修律的思想背景 一 「明刑弼教」:傳統中國的禮法理想 1 二 「申韓墜緒」:西方法學知識在清末的認知與傳播 10 第二章 立憲的始基:邁向制度同一性 一 「仿行憲政」與禮法調適:清末修律宗旨演變考 23 二 過渡之用:《大清現行刑律》的編訂 43 第三章 禮律分離:邊界與輕重 一 邊界:刪除比附的禮義問題 55 二 輕與重:簽注視野中的《大清刑律草案》 73 第四章 禮憲之爭:尊親條文的依次退去 一 「舊律之義新律之體」:勞乃宣的意見 97 二 法的辛亥之變 122 結語:禮、法、憲 143 後記 147 參考文獻1 49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