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朱一文」の検索結果
2件

西学東漸研究 第13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050
中山大学西学東漸文献館主編、商務印書館、2023年08月、372p
西学东渐研究(第十三辑) : 岭南与中外文化交流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主编 商务印书馆

本书稿以“岭南与中外文化交流”为主题,收录了广州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团队及学术委员会的相关论文16篇。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大体包含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等地。明清以降,岭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接受和传播西方文化的集中地。书稿试图分别从哲学、宗教、历史、逻辑和文学五个层面组织文稿,以期展现中外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互动交流。本辑所收录的论文,不乏富有深度的讨论(如梅谦立、张任之、曾昭式、柯修文等),角度新颖的考察(如吴义雄、马永康、姚达兑、潘大为等),罕见文献资料的分析(如梅欧金、周伟驰等),详实具体的个案研究(如李兰芬、张清江、梅谦立、朱一文等),等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岭南地区的中外文化交流面貌:关于礼仪之争的不同立场,西方思想传统进入汉语世界对中国传统的影响以及本土化的演变进程,对中国传统礼仪的介绍和文学作品翻译对欧洲法语和英语世界的影响,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西学渊源等。

目录
对“人格”概念的现象学再考察 张任之
罗明坚和利玛窦论人性善 江璐
利安当反对耶稣会适应策略的思想演变 柯修文撰;孙赫译
圣人与圣徒:艾儒略的传奇和精神遗产 潘大为撰;徐宇翔译
帝国边境的闯入者:在广州和澳门的教廷传信部代办(罗马当家),1700-1823 梅欧金撰;代国庆译
对《大明会典》的两种冲突诠释——1668年闵明我与潘国光在广州就祭孔礼仪的争论 梅谦立撰;汪聂才译
西方笔算如何传入中国——对《同文算指》(1613)的分析 朱一文
康有为创办的北京《万国公报》各期内容及其来源 周伟驰
清末纪年之争中的世界惯例与民族立场 马永康
“中国逻辑”话语体系建设与逻辑史比较研究 曾昭式
晚清时期西方人体生理学在华传播与本土化 吴义雄
民国广州基督徒知识分子与基督教中国化的努力——以钟荣光、张亦镜为例 李兰芬张清江
数字人文与世界文学:重释“歌德与世界文学”一案 姚达兑
附录
波兰耶稣会士杜宁·斯波特《中国历史汇编》中的《神父流放于广州期间的事迹》 梅谦立前言及注;李媛译
法国耶稣会士郭中传书信四则 梅谦立前言及注;张思远译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050
中山大学西学東漸文献館主編 、商務印書館 、2023年08月 、372p
西学东渐研究(第十三辑) : 岭南与中外文化交流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主编 商务印书馆 本书稿以“岭南与中外文化交流”为主题,收录了广州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团队及学术委员会的相关论文16篇。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大体包含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等地。明清以降,岭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接受和传播西方文化的集中地。书稿试图分别从哲学、宗教、历史、逻辑和文学五个层面组织文稿,以期展现中外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互动交流。本辑所收录的论文,不乏富有深度的讨论(如梅谦立、张任之、曾昭式、柯修文等),角度新颖的考察(如吴义雄、马永康、姚达兑、潘大为等),罕见文献资料的分析(如梅欧金、周伟驰等),详实具体的个案研究(如李兰芬、张清江、梅谦立、朱一文等),等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岭南地区的中外文化交流面貌:关于礼仪之争的不同立场,西方思想传统进入汉语世界对中国传统的影响以及本土化的演变进程,对中国传统礼仪的介绍和文学作品翻译对欧洲法语和英语世界的影响,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西学渊源等。 目录 对“人格”概念的现象学再考察 张任之 罗明坚和利玛窦论人性善 江璐 利安当反对耶稣会适应策略的思想演变 柯修文撰;孙赫译 圣人与圣徒:艾儒略的传奇和精神遗产 潘大为撰;徐宇翔译 帝国边境的闯入者:在广州和澳门的教廷传信部代办(罗马当家),1700-1823 梅欧金撰;代国庆译 对《大明会典》的两种冲突诠释——1668年闵明我与潘国光在广州就祭孔礼仪的争论 梅谦立撰;汪聂才译 西方笔算如何传入中国——对《同文算指》(1613)的分析 朱一文 康有为创办的北京《万国公报》各期内容及其来源 周伟驰 清末纪年之争中的世界惯例与民族立场 马永康 “中国逻辑”话语体系建设与逻辑史比较研究 曾昭式 晚清时期西方人体生理学在华传播与本土化 吴义雄 民国广州基督徒知识分子与基督教中国化的努力——以钟荣光、张亦镜为例 李兰芬张清江 数字人文与世界文学:重释“歌德与世界文学”一案 姚达兑 附录 波兰耶稣会士杜宁·斯波特《中国历史汇编》中的《神父流放于广州期间的事迹》 梅谦立前言及注;李媛译 法国耶稣会士郭中传书信四则 梅谦立前言及注;张思远译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算学与経学:中国数学新史(中大哲学文庫)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
朱一文、商務印書館、2023年09月
算學與經學:中國數學新史 商务印书馆
算学与经学:中国数学新史(中大哲学文库)

数学(古时称“算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学科。清末以来,随着现代数学的传入,中国古代的诸多数学传统均失去了现实的实用价值。近代学人李俨(1892—1963)、钱宝琮(1892—1974)以现代数学方法整理中国古代数学遗产,开创中国数学史学科。自此以后,国内外学人纷纷以此为业、撰著数史名篇,是为旧史。

本书另辟蹊径,以前人研究不多的儒家经典中的数学文献为基础,通过详尽分析揭示出中国儒家自南北朝起逐渐形成的独立算法传统,与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算家传统并立于学官。作者进而以算学与经学之关系为视角,梳理儒家算法传统兴起、发展与衰落之全过程,进一步揭示礼学、易学、西学、考据学等与算学之互动,为“算为六艺之一”给出一个新的注脚,是为新史。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史料、问题与方法
第二章 郑玄与《九章算术》
第三章 南北朝数学的分途与合流
第四章 初唐的学术与政治
第五章 初唐的算学与儒学
第六章 朱熹的数学世界
第七章 宋代的算学与易学
第八章 明清之际的数学、儒学与西学
第九章 清中叶以降的算学与考据学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
朱一文 、商務印書館 、2023年09月
算學與經學:中國數學新史 商务印书馆 算学与经学:中国数学新史(中大哲学文库) 数学(古时称“算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学科。清末以来,随着现代数学的传入,中国古代的诸多数学传统均失去了现实的实用价值。近代学人李俨(1892—1963)、钱宝琮(1892—1974)以现代数学方法整理中国古代数学遗产,开创中国数学史学科。自此以后,国内外学人纷纷以此为业、撰著数史名篇,是为旧史。 本书另辟蹊径,以前人研究不多的儒家经典中的数学文献为基础,通过详尽分析揭示出中国儒家自南北朝起逐渐形成的独立算法传统,与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算家传统并立于学官。作者进而以算学与经学之关系为视角,梳理儒家算法传统兴起、发展与衰落之全过程,进一步揭示礼学、易学、西学、考据学等与算学之互动,为“算为六艺之一”给出一个新的注脚,是为新史。 目录 序 第一章 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史料、问题与方法 第二章 郑玄与《九章算术》 第三章 南北朝数学的分途与合流 第四章 初唐的学术与政治 第五章 初唐的算学与儒学 第六章 朱熹的数学世界 第七章 宋代的算学与易学 第八章 明清之际的数学、儒学与西学 第九章 清中叶以降的算学与考据学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海軍辞典
海軍辞典
¥3,000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