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林頴政」の検索結果
4件

明代春秋著述考(上下)

朋友書店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吉田神楽岡町
3,300
林頴政、致知学術、民国103年、2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明代春秋著述考(上下)

3,300
林頴政 、致知学術 、民国103年 、2冊

明代春秋著述考(上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280
林穎政、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2024、392p
明代春秋著述考(上冊)  林穎政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明代春秋學歷來為文人所輕,學者往往以此時期為歷代經學最衰微,最觀無可觀的時代,致使得明代三百年來所積累的龐大文獻資料只能無聲無息地躺在各大藏書機構中,供人憑弔懷古之用。本書經歷數年的爬梳整理,於兩岸三地各大圖書館與藏書機構間探訪,鉤沉索隱,共輯得明代《春秋》著作1157部,存世者375部,故於本書排版完成後,公諸學術同好,亦不枉撰寫初衷。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280
林穎政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24 、392p
明代春秋著述考(上冊)  林穎政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明代春秋學歷來為文人所輕,學者往往以此時期為歷代經學最衰微,最觀無可觀的時代,致使得明代三百年來所積累的龐大文獻資料只能無聲無息地躺在各大藏書機構中,供人憑弔懷古之用。本書經歷數年的爬梳整理,於兩岸三地各大圖書館與藏書機構間探訪,鉤沉索隱,共輯得明代《春秋》著作1157部,存世者375部,故於本書排版完成後,公諸學術同好,亦不枉撰寫初衷。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明代春秋著述考(下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610
林穎政、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2025、428p
明代春秋著述考(下冊)  林穎政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明代春秋學歷來為文人所輕,學者往往以此時期為歷代經學最衰微,最觀無可觀的時代,致使得明代三百年來所積累的龐大文獻資料只能無聲無息地躺在各大藏書機構中,供人憑弔懷古之用。本書經歷數年的爬梳整理,於兩岸三地各大圖書館與藏書機構間探訪,鉤沉索隱,共輯得明代《春秋》著作1157部,存世者375部,故於本書排版完成後,公諸學術同好,亦不枉撰寫初衷。
本書經歷數年爬梳整理,於兩岸三地各大圖書館與藏書機構間探訪,羅列明代《春秋》著作1157部存佚實際情況統計及說明,提供學術研究同好者詳實之資料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610
林穎政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25 、428p
明代春秋著述考(下冊)  林穎政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明代春秋學歷來為文人所輕,學者往往以此時期為歷代經學最衰微,最觀無可觀的時代,致使得明代三百年來所積累的龐大文獻資料只能無聲無息地躺在各大藏書機構中,供人憑弔懷古之用。本書經歷數年的爬梳整理,於兩岸三地各大圖書館與藏書機構間探訪,鉤沉索隱,共輯得明代《春秋》著作1157部,存世者375部,故於本書排版完成後,公諸學術同好,亦不枉撰寫初衷。 本書經歷數年爬梳整理,於兩岸三地各大圖書館與藏書機構間探訪,羅列明代《春秋》著作1157部存佚實際情況統計及說明,提供學術研究同好者詳實之資料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明代春秋学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
林穎政、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07月
明代春秋學研究 經典文苑 A Stud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Ming Dynasty

明代經學自清初以來幾乎已經被學者們定義成「空疏」與「積衰」的一代,進而全面抹煞其學術貢獻的可能性,本書即在於回顧經學歷史中的主流批評與檢討歷代學者的評價論斷,從中釐析出一些值得斟酌或反思的議題與問題,並且探討有明一代春秋學流衍變化的興衰過程,展現明代經學在多元發展下的學術內涵樣貌,彌補已往對於明代經學似是而非的詮釋解讀,達到對此一時代學術的實質性理解。

目錄
致謝辭
摘 要
章節提要
第一章 緒論:現代學術視野下的明代春秋學研究析論
第一節 學術理念與論文架構
第二節 歷代評價的反思與回顧
第三節 視角切入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文本依據與文獻探討

第二章 評價與定位:清初官方的評價分析及定位問題
第一節 《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春秋學的評價
第二節 《總目》經學史視野下的明代春秋學觀

第三章 科舉與經學:胡《傳》的獨尊與《左傳》的復興
第一節 胡《傳》門戶與《春秋大全》
第二節 宋元明清質疑胡《傳》的聲音
第三節 科舉制度對經學的制約與普及
第四節 麟經淵藪的區域分布與實際情況
第五節 《左傳》勢力的重新崛起與轉變

第四章 考證與漢學:明代《春秋》考據學的範圍內涵及意義
第一節 明代經典考據學的興起成因檢討
第二節 明代《春秋》考據學的考證範圍
第三節 明代《春秋》考據學的考證內涵
第四節 明代學者對「漢宋」治經的歧異
第五節 刊刻《十三經註疏》對「漢學」的影響
第六節 明代《春秋》考據學風的時代意義

第五章 經書與史書:《左傳》經學至史學的經史位移現象
第一節 「微言」與「歷史」的二重性
第二節 明代《春秋》史學四體
第三節 明代《春秋》史書化的學術意義

第六章 經典與兵典:明代《左傳》兵書化的經世致用思潮
第七章 評文與至文:經書評點、古文、小說化的典範再造
第八章 結論:明代春秋學的時代意義與歷史定位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
林穎政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07月
明代春秋學研究 經典文苑 A Stud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Ming Dynasty 明代經學自清初以來幾乎已經被學者們定義成「空疏」與「積衰」的一代,進而全面抹煞其學術貢獻的可能性,本書即在於回顧經學歷史中的主流批評與檢討歷代學者的評價論斷,從中釐析出一些值得斟酌或反思的議題與問題,並且探討有明一代春秋學流衍變化的興衰過程,展現明代經學在多元發展下的學術內涵樣貌,彌補已往對於明代經學似是而非的詮釋解讀,達到對此一時代學術的實質性理解。 目錄 致謝辭 摘 要 章節提要 第一章 緒論:現代學術視野下的明代春秋學研究析論 第一節 學術理念與論文架構 第二節 歷代評價的反思與回顧 第三節 視角切入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文本依據與文獻探討 第二章 評價與定位:清初官方的評價分析及定位問題 第一節 《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春秋學的評價 第二節 《總目》經學史視野下的明代春秋學觀 第三章 科舉與經學:胡《傳》的獨尊與《左傳》的復興 第一節 胡《傳》門戶與《春秋大全》 第二節 宋元明清質疑胡《傳》的聲音 第三節 科舉制度對經學的制約與普及 第四節 麟經淵藪的區域分布與實際情況 第五節 《左傳》勢力的重新崛起與轉變 第四章 考證與漢學:明代《春秋》考據學的範圍內涵及意義 第一節 明代經典考據學的興起成因檢討 第二節 明代《春秋》考據學的考證範圍 第三節 明代《春秋》考據學的考證內涵 第四節 明代學者對「漢宋」治經的歧異 第五節 刊刻《十三經註疏》對「漢學」的影響 第六節 明代《春秋》考據學風的時代意義 第五章 經書與史書:《左傳》經學至史學的經史位移現象 第一節 「微言」與「歷史」的二重性 第二節 明代《春秋》史學四體 第三節 明代《春秋》史書化的學術意義 第六章 經典與兵典:明代《左傳》兵書化的經世致用思潮 第七章 評文與至文:經書評點、古文、小說化的典範再造 第八章 結論:明代春秋學的時代意義與歷史定位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航空時代
航空時代
¥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