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楊洪俊」の検索結果
1件

他者之鏡:日本人筆下的清末上海・南京・武漢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楊洪俊、江蘇人民、2022年03月
他者之镜:日本人笔下的清末上海·南京·武汉
杨洪俊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化自覺的當下,在跨文化及比較文學形象學視野下的中國形象研究成為學界持續關注的熱點,尤其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日本的中國形象研究也在逐步展開。在此基礎上以較長時段的日本人遊記為材料開展形象學研究成為可能。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間,進入清末的中國和進入幕末明治時代的日本關聯日益密切。這種關聯來自西力東漸近代潮流的強大推動,《中日修好條規》的簽訂與甲午中日戰爭的發生成為標誌性事件,兩國人員往來日漸頻繁。來到清末中國的日本人出於不同目的,留下了大量遊記。

本书所说“游记”不单指文学意义上的纪行散文,而是扩展到所有行走甚至居留清末中国,以实地考察所获亲身体验为基础撰写的作品。本书确定在清末中国政治、经济、地理空间上占据特殊位置的长江中下游三重镇——上海、南京、武汉的城市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念,从形象的三个构成成分,即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出发,以游记为基本史料,白描呈现幕末明治日本人眼中的清末长江中下游三重镇的城市形象,并分析在日本实用主义华夷观逐步确立的呼应下日本的清末中国形象的建构逻辑。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契机与基本思考
  二、选题的确定与先行研究考察
  三、研究方法
上篇 史料解题
  第一章 幕末日本人上海游记
第二章 明治日本人长江中下游游记
中篇 描述与认识
  第三章 幕末明治游记所见清末上海
第四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南京
第五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武汉
下篇 观念与评价
  第六章 “华夷观”的日本视角
第七章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观
第八章 明治日本人的中国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楊洪俊 、江蘇人民 、2022年03月
他者之镜:日本人笔下的清末上海·南京·武汉 杨洪俊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化自覺的當下,在跨文化及比較文學形象學視野下的中國形象研究成為學界持續關注的熱點,尤其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日本的中國形象研究也在逐步展開。在此基礎上以較長時段的日本人遊記為材料開展形象學研究成為可能。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間,進入清末的中國和進入幕末明治時代的日本關聯日益密切。這種關聯來自西力東漸近代潮流的強大推動,《中日修好條規》的簽訂與甲午中日戰爭的發生成為標誌性事件,兩國人員往來日漸頻繁。來到清末中國的日本人出於不同目的,留下了大量遊記。 本书所说“游记”不单指文学意义上的纪行散文,而是扩展到所有行走甚至居留清末中国,以实地考察所获亲身体验为基础撰写的作品。本书确定在清末中国政治、经济、地理空间上占据特殊位置的长江中下游三重镇——上海、南京、武汉的城市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念,从形象的三个构成成分,即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出发,以游记为基本史料,白描呈现幕末明治日本人眼中的清末长江中下游三重镇的城市形象,并分析在日本实用主义华夷观逐步确立的呼应下日本的清末中国形象的建构逻辑。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契机与基本思考   二、选题的确定与先行研究考察   三、研究方法 上篇 史料解题   第一章 幕末日本人上海游记 第二章 明治日本人长江中下游游记 中篇 描述与认识   第三章 幕末明治游记所见清末上海 第四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南京 第五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武汉 下篇 观念与评价   第六章 “华夷观”的日本视角 第七章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观 第八章 明治日本人的中国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墜落
墜落
¥500
航空時代
航空時代
¥22,000
大空港25時
大空港25時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