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社会心理学視域下的陽明心学研究(陽明文庫)」の検索結果
1件

社会心理学視域下的陽明心学研究(陽明文庫)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790
姚新中 王覓泉、孔学堂書局、2024年07月、精装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阳明心学研究 阳明文库
姚新中 王觅泉 著 孔学堂书局

本书采取了的跨越中西文化的视角,让阳明心学与社会心理行奇妙碰撞,新颖的构思与雄浑、厚重、广博、深邃的论证,实现了阳明心学的当代转化,让中华传统文化绽放璀璨的光芒。

目  录
导言

章 阳明心学与社会心理学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问题

哲学问题与知识问题

研究的视角与路径

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理学

章 社会心理学的路线之争与阳明心学的个体主义 社会心理学的两种取向

个体意识与社会

先秦儒学中的仁礼之辩

理学心学之争与阳明心学的个体主义

第三章 符号互动论与心物关系再定位 “心外无物”

“心外有物”

“心生于物”

阳明心物关系论的另一重向度

第四章 演化心理学与道德在世界中的位置 演化化

道德心理的演化

“无善无恶心之体”

第五章 文化社会心理学与道德意动 “未发”与“正念”

善恶与中和

第六章 社会直觉主义与道德良知的认知机制 良知:恻隐之心与是非之心

好恶感的误导与良知的偏差

“律师模式”的理与良知的自以为是

“心即理”再反思

第七章 心理场论与知行关系问题 知行合一

勒温心理场论视野下的知行不一

“路西法效应”与“致良知”

第八章 自我意识与阳明学的“等事”

“学圣贤”:广义的良知与自我认同

埃里克森的自我与阳明追寻自我认同的历程

第九章 “群际区别”意识与“万物一体”情怀

“万物一体”

“万物异体”

“万物益体”

第十章 结语

对于反驳的反驳

哲学与非哲学

哲学解释与解释哲学

阳明心学再评价参考文献

附录一 社会直觉主义及其对理主义道德心理学的批判

附录二 当代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知行合一

附录三 两种情感主义的“心学”理论

——斯洛特与阳明比较研究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790
姚新中 王覓泉 、孔学堂書局 、2024年07月 、精装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阳明心学研究 阳明文库 姚新中 王觅泉 著 孔学堂书局 本书采取了的跨越中西文化的视角,让阳明心学与社会心理行奇妙碰撞,新颖的构思与雄浑、厚重、广博、深邃的论证,实现了阳明心学的当代转化,让中华传统文化绽放璀璨的光芒。 目  录 导言 章 阳明心学与社会心理学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问题 哲学问题与知识问题 研究的视角与路径 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心理学 章 社会心理学的路线之争与阳明心学的个体主义 社会心理学的两种取向 个体意识与社会 先秦儒学中的仁礼之辩 理学心学之争与阳明心学的个体主义 第三章 符号互动论与心物关系再定位 “心外无物” “心外有物” “心生于物” 阳明心物关系论的另一重向度 第四章 演化心理学与道德在世界中的位置 演化化 道德心理的演化 “无善无恶心之体” 第五章 文化社会心理学与道德意动 “未发”与“正念” 善恶与中和 第六章 社会直觉主义与道德良知的认知机制 良知:恻隐之心与是非之心 好恶感的误导与良知的偏差 “律师模式”的理与良知的自以为是 “心即理”再反思 第七章 心理场论与知行关系问题 知行合一 勒温心理场论视野下的知行不一 “路西法效应”与“致良知” 第八章 自我意识与阳明学的“等事” “学圣贤”:广义的良知与自我认同 埃里克森的自我与阳明追寻自我认同的历程 第九章 “群际区别”意识与“万物一体”情怀 “万物一体” “万物异体” “万物益体” 第十章 结语 对于反驳的反驳 哲学与非哲学 哲学解释与解释哲学 阳明心学再评价参考文献 附录一 社会直觉主义及其对理主义道德心理学的批判 附录二 当代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知行合一 附录三 两种情感主义的“心学”理论 ——斯洛特与阳明比较研究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安全学
安全学
¥1,980
航空旅行
航空旅行
¥22,000
大空港25時
大空港25時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