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蘇精」の検索結果
8件

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

東雲書店
 愛媛県松山市西一万町
6,000
蘇精、中華民国74年(1985年)、1冊
中国語。平装。表紙(汚れ焼け・少傷み)。本文中には書込み等や目立つ汚れはありません。小口天地少焼け汚れ。本に少し変形。見返しに汚れ。290p(カバー等は付いていません)
在庫再確認のうえの在庫の有無、送料のご負担等を含むメールは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が11月中旬までのご注文の場合には、ご注文から3日から1週間程度後となる場合がございますので、恐縮ではございますがご了承願い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

6,000
、蘇精 、中華民国74年(1985年) 、1冊
中国語。平装。表紙(汚れ焼け・少傷み)。本文中には書込み等や目立つ汚れはありません。小口天地少焼け汚れ。本に少し変形。見返しに汚れ。290p(カバー等は付いていません)

甦 精装帯函 仏教芸術

光和書房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小川町3-22-9 タイメイビル2F
22,000
甦 編集委員会 宇治谷祐顕、文化交流、1987-07、1
精装
登録書籍に「書影」文字がある場合は、「書影」文字をクリックすると大きい画像で書籍を確認できます。 スマホ閲覧の場合は、PC版サイトに変更の上、「書影」文字をクリックして画像詳細をご確認ください。 厚み3cm以下の商品は送料400円~です、それ以上の商品は佐川急便、全国(離島を除く)900円~です。 海外発送も対応致します。 現品確認をご希望される場合、ご連絡を頂いた上、対応致します。 ********** ご探究の中文書などがございましたら、気軽にご連絡ください、お探し致し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22,000
甦 編集委員会 宇治谷祐顕 、文化交流 、1987-07 、1
精装

西士與近代中國:羅伯聃研究論集  ロバート・トーム研究(研究と影印)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研究叢刊62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840
沈 国威 編著、関西大学出版部、2020年03月、314p、A5判
1834年来華したイギリス人ロバート・トーム(羅伯聃)が、イソップ寓話を中国語に翻訳したり、中国語と英語の学習書を執筆したりする文化活動だけではなく、アヘン戦争中、外交官としても活躍した。本書は、翻訳史、中国語・英語学習史、外交史の角度から当時の貴重資料を用いてロバート・トームの人間像と貢献に迫る。

目次

序……沈國威
研究
羅伯聃對漢語語言學的貢獻……内田慶市
關於羅伯聃的「新」史料……蘇精
羅伯聃與〈虎門條約〉的翻譯……王宏志
《王嬌鸞百年長恨》的徳、英譯本及其譯者……李雪濤
《七奇圖説》與清人視野中的“天下七奇”……鄒振環
代後記:羅伯聃事蹟述略……沈國威
正音撮要(Chinese Speaker,1846)
執筆者一覽

納期まで、3週間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840
沈 国威 編著 、関西大学出版部 、2020年03月 、314p 、A5判
1834年来華したイギリス人ロバート・トーム(羅伯聃)が、イソップ寓話を中国語に翻訳したり、中国語と英語の学習書を執筆したりする文化活動だけではなく、アヘン戦争中、外交官としても活躍した。本書は、翻訳史、中国語・英語学習史、外交史の角度から当時の貴重資料を用いてロバート・トームの人間像と貢献に迫る。 目次 序……沈國威 研究 羅伯聃對漢語語言學的貢獻……内田慶市 關於羅伯聃的「新」史料……蘇精 羅伯聃與〈虎門條約〉的翻譯……王宏志 《王嬌鸞百年長恨》的徳、英譯本及其譯者……李雪濤 《七奇圖説》與清人視野中的“天下七奇”……鄒振環 代後記:羅伯聃事蹟述略……沈國威 正音撮要(Chinese Speaker,1846) 執筆者一覽 納期まで、3週間かかります。

呉訥撰・若山拯訓読『祥刑要覧』の訳注 旧中国の裁判の教訓と逸話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410
佐立 治人 訳注、関西大学出版部、2024年01月、316p、A5判上製
法律や裁判に対する古い時代の中国人の考えを会得できる訳注書
明の都察院(官吏の不正を糾弾する官司)の左副都御史(次官)を勤めた呉訥(1372~1457)。『祥刑要覧』は呉訥が経書や歴史書の中から裁判の教訓となる文章を抜き出して、編集したものである。江戸時代の日本でも何度か刊行されていた。本書はその訳注書である。
 呉訥が広い読書によって選び出した中国の裁判や法律、刑罰についての先人の文章は、正しい裁判を行うための指針として適切なものばかりである。それらの文章を通読すれば、短時間で「中国の裁判」の本質を知ることができる。

目次

序……沈國威
研究
羅伯聃對漢語語言學的貢獻……内田慶市
關於羅伯聃的「新」史料……蘇精
羅伯聃與〈虎門條約〉的翻譯……王宏志
《王嬌鸞百年長恨》的徳、英譯本及其譯者……李雪濤
《七奇圖説》與清人視野中的“天下七奇”……鄒振環
代後記:羅伯聃事蹟述略……沈國威
正音撮要(Chinese Speaker,1846)
執筆者一覽

納期まで、3週間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410
佐立 治人 訳注 、関西大学出版部 、2024年01月 、316p 、A5判上製
法律や裁判に対する古い時代の中国人の考えを会得できる訳注書 明の都察院(官吏の不正を糾弾する官司)の左副都御史(次官)を勤めた呉訥(1372~1457)。『祥刑要覧』は呉訥が経書や歴史書の中から裁判の教訓となる文章を抜き出して、編集したものである。江戸時代の日本でも何度か刊行されていた。本書はその訳注書である。  呉訥が広い読書によって選び出した中国の裁判や法律、刑罰についての先人の文章は、正しい裁判を行うための指針として適切なものばかりである。それらの文章を通読すれば、短時間で「中国の裁判」の本質を知ることができる。 目次 序……沈國威 研究 羅伯聃對漢語語言學的貢獻……内田慶市 關於羅伯聃的「新」史料……蘇精 羅伯聃與〈虎門條約〉的翻譯……王宏志 《王嬌鸞百年長恨》的徳、英譯本及其譯者……李雪濤 《七奇圖説》與清人視野中的“天下七奇”……鄒振環 代後記:羅伯聃事蹟述略……沈國威 正音撮要(Chinese Speaker,1846) 執筆者一覽 納期まで、3週間かかります。

基督教與新加坡華人1819~1846-歷史系列 2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960
蘇精、國立清華大學(TW)、2010年10月
《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历史系列》1819年新加坡開埠成為英國殖民地,基督教傳教士於同年抵埠向華人傳教,作為無法進入中國傳教的替代性工場之一,到鴉片戰爭後中國開放五口通商,傳教士也轉往中國,至1846年全數撤離為止,其間的二十七年是新加坡基督教史的第一章,也是被人忽略與誤解的一段歷史。本書作者通過整理與分析當時在新加坡設立佈道站的四個英美傳教會檔案,重新建構並解釋了基督教傳入新加坡的背景與經過,討論傳教士對華人的講道、教育、出版與醫藥等事工內容,各傳教會之間有關華人傳教事業的競爭,當地華人與傳教士的相互印象與互動的言行,並從檔案中發現這段期間共有十三名華人受洗成為基督徒的事蹟,因而更正了以往認為當時沒有華人接受基督教信仰的誤解。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卷桴道南洋—— 新加坡開教經過
第一章新加坡傳教的起源
第二章倫敦會初至新加坡1819-1834
第三章倫敦會重返新加坡1835-1846
第四章公共工場vs獨家工場:新加坡究竟誰家工場
第二卷只問耕耘—— 主要的傳教事工
第五章新加坡堅夏書院
第六章醫藥與傳教:伯駕與新加坡華人
第七章美部會新加坡寄宿學校
第八章十九世紀前期新加坡的女學
第三卷沒有收獲? —— 華人的回應
第九章梁發在南洋
第十章傳教士與華人的對話:施敦力約翰的日誌
第十一章新加坡初期的華人基督徒
結語
【插圖目次】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960
蘇精 、國立清華大學(TW) 、2010年10月
《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历史系列》1819年新加坡開埠成為英國殖民地,基督教傳教士於同年抵埠向華人傳教,作為無法進入中國傳教的替代性工場之一,到鴉片戰爭後中國開放五口通商,傳教士也轉往中國,至1846年全數撤離為止,其間的二十七年是新加坡基督教史的第一章,也是被人忽略與誤解的一段歷史。本書作者通過整理與分析當時在新加坡設立佈道站的四個英美傳教會檔案,重新建構並解釋了基督教傳入新加坡的背景與經過,討論傳教士對華人的講道、教育、出版與醫藥等事工內容,各傳教會之間有關華人傳教事業的競爭,當地華人與傳教士的相互印象與互動的言行,並從檔案中發現這段期間共有十三名華人受洗成為基督徒的事蹟,因而更正了以往認為當時沒有華人接受基督教信仰的誤解。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卷桴道南洋—— 新加坡開教經過 第一章新加坡傳教的起源 第二章倫敦會初至新加坡1819-1834 第三章倫敦會重返新加坡1835-1846 第四章公共工場vs獨家工場:新加坡究竟誰家工場 第二卷只問耕耘—— 主要的傳教事工 第五章新加坡堅夏書院 第六章醫藥與傳教:伯駕與新加坡華人 第七章美部會新加坡寄宿學校 第八章十九世紀前期新加坡的女學 第三卷沒有收獲? —— 華人的回應 第九章梁發在南洋 第十章傳教士與華人的對話:施敦力約翰的日誌 第十一章新加坡初期的華人基督徒 結語 【插圖目次】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 /史學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蘇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07月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直至十九世紀為止,中國人主要以木刻印書已久。這項千年以來中國圖書文化的重要特徵與技術基礎,卻在十九世紀遭遇傳教士引進西式活字印刷的挑戰,並在同一個世紀末被普遍地取而代之,進一步引發了中國圖書文化的連串變動。本書內容主要探討基督教傳教士自1807年來華至1873年為止,六十餘年間引介西式活字取代木刻印刷中文的過程,以及他們創立與經營西式中文印刷所的活動。這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國基督教出版的精細之作,也在印刷出版史、中外關係史、文化交流史與漢學史等研究領域深具意義與貢獻。本書作者根據第一手資料――傳教士的手稿檔案,從縮微膠捲奮力抄錄了幾十萬字左右的書信內容,透過對大量英、美傳教檔案之爬梳,發掘許多為人所不知曉的印刷所的歷史、印工故事,探討傳教士的印刷與鑄字工作。對相關近人研究,多所採納更正。在大量傳教檔案資料中重構史事,發為文字,殊為不易,然全書卻見敘述嚴謹、井然有序。透由本書可以瞭解中國圖書生產技術轉變的過程和全景,勾勒出西方印刷術來華完整與清晰的一幅圖像。印刷方式的改變不僅使中國圖書捨棄了本來「中式的外衣」,改穿起「西裝」,還進一步在出版傳播、閱讀利用和保存維護各個環節都連帶轉變,深刻地影響了百餘年來的圖書文化。

目录
自 序
導 言
第一章 從木刻到活字――馬禮遜的轉變
第二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印刷所
第三章 麥都思及其巴達維亞印刷所
第四章 中文聖經第一次修訂與爭議
第五章 初期的墨海書館 1843-1847
第六章 偉烈亞力與墨海書館
第七章 香港英華書院 1843-1873
第八章 美國長老會中文印刷出版的開端
第九章 澳門華英校書房 1844-1845
第十章 寧波華花聖經書房 1845-1860
第十一章 華花聖經書房遷移上海的經過
第十二章 姜別利與上海美華書館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蘇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年07月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直至十九世紀為止,中國人主要以木刻印書已久。這項千年以來中國圖書文化的重要特徵與技術基礎,卻在十九世紀遭遇傳教士引進西式活字印刷的挑戰,並在同一個世紀末被普遍地取而代之,進一步引發了中國圖書文化的連串變動。本書內容主要探討基督教傳教士自1807年來華至1873年為止,六十餘年間引介西式活字取代木刻印刷中文的過程,以及他們創立與經營西式中文印刷所的活動。這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國基督教出版的精細之作,也在印刷出版史、中外關係史、文化交流史與漢學史等研究領域深具意義與貢獻。本書作者根據第一手資料――傳教士的手稿檔案,從縮微膠捲奮力抄錄了幾十萬字左右的書信內容,透過對大量英、美傳教檔案之爬梳,發掘許多為人所不知曉的印刷所的歷史、印工故事,探討傳教士的印刷與鑄字工作。對相關近人研究,多所採納更正。在大量傳教檔案資料中重構史事,發為文字,殊為不易,然全書卻見敘述嚴謹、井然有序。透由本書可以瞭解中國圖書生產技術轉變的過程和全景,勾勒出西方印刷術來華完整與清晰的一幅圖像。印刷方式的改變不僅使中國圖書捨棄了本來「中式的外衣」,改穿起「西裝」,還進一步在出版傳播、閱讀利用和保存維護各個環節都連帶轉變,深刻地影響了百餘年來的圖書文化。 目录 自 序 導 言 第一章 從木刻到活字――馬禮遜的轉變 第二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印刷所 第三章 麥都思及其巴達維亞印刷所 第四章 中文聖經第一次修訂與爭議 第五章 初期的墨海書館 1843-1847 第六章 偉烈亞力與墨海書館 第七章 香港英華書院 1843-1873 第八章 美國長老會中文印刷出版的開端 第九章 澳門華英校書房 1844-1845 第十章 寧波華花聖經書房 1845-1860 第十一章 華花聖經書房遷移上海的經過 第十二章 姜別利與上海美華書館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美華書館:檔案如是說(新聞出版博物館文庫)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蘇精、中華書局、2024年04月
美华书馆:档案如是说(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中华书局

本书是苏精教授历十余年,从欧洲及美国图书馆所藏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工作档案、汇报、往来书信等珍稀历史史料中还原的美华书馆历史,是学界第一部关于美华书馆的专著。 本书以人物为研究线索,串起美华书院八十年的历史和近代中西文化——尤其是印刷出版文化——的转型历史,既有学术深度,又有历史人物的丰富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质量学术著作。

目录
代序历史的“美华”与“美华”的历史邹振环
自序
1 美华书馆第一位主任柯理
一、柯理与中文活字印刷
二、来华前的柯理
三、柯理在澳门
四、返美后的中国关系
结语
2 姜别利这个人
绪言
一、积极创新的精神
二、精明谋利的才能
三、鲁直待人处世的态度
四、传教士的评价
结语
3 从档案谈姜别利活字的四个问题
绪言
一、姜别利何时、何地及如何开始电镀活字?
二、姜别利制造几种中文活字?
三、六种中文活字是否都出自姜别利?
四、姜别利有无制作电镀铜版?
结语
4 小刻工、大成就:王凤甲的故事
绪言
一、中文印刷的时代变局
二、宁波的新活字计划
三、上海开工与完成
四、结局与结语
5 美华书馆二号(柏林)活字的起源与发展
绪言
一、背景与起源
二、关注与订购
三、制造与延宕
四、使用与改造
结语
6 卫三畏与日文活字
绪言
一、卫三畏与日本关系的起源
二、卫三畏与日文活字
三、系出同“模”的美华书馆活字
结语
7 从学生、工匠到牧师:鲍哲才的一生
绪言
一、学生时期
二、印工时期
三、牧师时期
结语
8 狄考文兄弟与美华书馆
绪言
一、入主美华
二、迁馆北京路
三、技术的创新
四、人员的管理
五、美华生产的特征
结语
9 范约翰主演的美华书馆乱局
绪言
一、争吵与霸凌
二、自大与偏执
结语
10 盛极而衰:美华书馆的后半生1888-1931
绪言
一、迈向鼎盛
二、由盛而衰
三、最后的十八年
结语
11 美华书馆的研究文献
附录:我与档案
一、档案因缘
二、档案如是说
尾语
图片目录
档案缩写表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蘇精 、中華書局 、2024年04月
美华书馆:档案如是说(新闻出版博物馆文库)中华书局 本书是苏精教授历十余年,从欧洲及美国图书馆所藏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工作档案、汇报、往来书信等珍稀历史史料中还原的美华书馆历史,是学界第一部关于美华书馆的专著。 本书以人物为研究线索,串起美华书院八十年的历史和近代中西文化——尤其是印刷出版文化——的转型历史,既有学术深度,又有历史人物的丰富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质量学术著作。 目录 代序历史的“美华”与“美华”的历史邹振环 自序 1 美华书馆第一位主任柯理 一、柯理与中文活字印刷 二、来华前的柯理 三、柯理在澳门 四、返美后的中国关系 结语 2 姜别利这个人 绪言 一、积极创新的精神 二、精明谋利的才能 三、鲁直待人处世的态度 四、传教士的评价 结语 3 从档案谈姜别利活字的四个问题 绪言 一、姜别利何时、何地及如何开始电镀活字? 二、姜别利制造几种中文活字? 三、六种中文活字是否都出自姜别利? 四、姜别利有无制作电镀铜版? 结语 4 小刻工、大成就:王凤甲的故事 绪言 一、中文印刷的时代变局 二、宁波的新活字计划 三、上海开工与完成 四、结局与结语 5 美华书馆二号(柏林)活字的起源与发展 绪言 一、背景与起源 二、关注与订购 三、制造与延宕 四、使用与改造 结语 6 卫三畏与日文活字 绪言 一、卫三畏与日本关系的起源 二、卫三畏与日文活字 三、系出同“模”的美华书馆活字 结语 7 从学生、工匠到牧师:鲍哲才的一生 绪言 一、学生时期 二、印工时期 三、牧师时期 结语 8 狄考文兄弟与美华书馆 绪言 一、入主美华 二、迁馆北京路 三、技术的创新 四、人员的管理 五、美华生产的特征 结语 9 范约翰主演的美华书馆乱局 绪言 一、争吵与霸凌 二、自大与偏执 结语 10 盛极而衰:美华书馆的后半生1888-1931 绪言 一、迈向鼎盛 二、由盛而衰 三、最后的十八年 结语 11 美华书馆的研究文献 附录:我与档案 一、档案因缘 二、档案如是说 尾语 图片目录 档案缩写表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出版博物馆·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720
蘇精、中華書局、2018年05月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精)》是著名学者苏精教授在学界引起轰动的一部新著。本书共十二章,讨论了从1807年至1873年的六十余年间传教士尝试引介西式活字印刷取代中国传统木刻印刷中文出版物的过程,以及他们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机构的相关活动,从出版领域印刷方式的改变这样一个小角度来书写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中的细节,以小见大,独具一格。 苏精教授此书利用其十余年间在欧美各地图书馆抄录的二百六十余万字伦敦会传教士书信手稿和四十余万字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书信手稿,细致勾勒出从马六甲到澳门、宁波、上海,传教士创办的一系列印刷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其所有出版物、作者的具体情况,可谓字字有出处,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代序:中国图书出版的“典范转移”(邹振环)
自序
导言
第一章 从木刻到活字——马礼逊的转变
绪论
第一节 马礼逊与木刻印刷
第二节 从木刻到西式活字
第三节 逆境中的新尝试
结语
第二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所
绪论
第一节 设立与沿革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技术与工匠
第四节 产品与作者
第五节 传播与重要性
结语
第三章 麦都思及其巴达维亚印刷所
绪论
第一节 麦都思东来背景与初期工作
第二节 在巴达维亚的处境
第三节 印刷技术与产品
第四节 分发流通与反应
结语
第四章 中文圣经第一次修订与争议
绪论
第一节 修订缘起与开始
第二节 麦都思:马礼逊挑选的继承人?
第三节 聚会广州、澳门进行修订
第四节 修订后的争议
第五节 余波荡漾
结语
第五章 初期的墨海书馆(1843—1847)
第六章 伟烈亚力与墨海书馆
第七章 香港英华书院(1843—1873)
第八章 美国长老会中文印刷出版的开端
第九章 澳门华英校书房(1844—1845)
第十章 宁波华花圣经书房(1845—1860)
第十一章 华花圣经书房迁移上海的经过
第十二章 姜别利与上海美华书馆
绪论
第一节 馆址与馆舍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传播
结语
表格目录
图片目录
引用档案缩写表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书刊名及主题索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720
蘇精 、中華書局 、2018年05月
《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精)》是著名学者苏精教授在学界引起轰动的一部新著。本书共十二章,讨论了从1807年至1873年的六十余年间传教士尝试引介西式活字印刷取代中国传统木刻印刷中文出版物的过程,以及他们创立与经营西式中文印刷机构的相关活动,从出版领域印刷方式的改变这样一个小角度来书写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中的细节,以小见大,独具一格。 苏精教授此书利用其十余年间在欧美各地图书馆抄录的二百六十余万字伦敦会传教士书信手稿和四十余万字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书信手稿,细致勾勒出从马六甲到澳门、宁波、上海,传教士创办的一系列印刷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其所有出版物、作者的具体情况,可谓字字有出处,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代序:中国图书出版的“典范转移”(邹振环) 自序 导言 第一章 从木刻到活字——马礼逊的转变 绪论 第一节 马礼逊与木刻印刷 第二节 从木刻到西式活字 第三节 逆境中的新尝试 结语 第二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所 绪论 第一节 设立与沿革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技术与工匠 第四节 产品与作者 第五节 传播与重要性 结语 第三章 麦都思及其巴达维亚印刷所 绪论 第一节 麦都思东来背景与初期工作 第二节 在巴达维亚的处境 第三节 印刷技术与产品 第四节 分发流通与反应 结语 第四章 中文圣经第一次修订与争议 绪论 第一节 修订缘起与开始 第二节 麦都思:马礼逊挑选的继承人? 第三节 聚会广州、澳门进行修订 第四节 修订后的争议 第五节 余波荡漾 结语 第五章 初期的墨海书馆(1843—1847) 第六章 伟烈亚力与墨海书馆 第七章 香港英华书院(1843—1873) 第八章 美国长老会中文印刷出版的开端 第九章 澳门华英校书房(1844—1845) 第十章 宁波华花圣经书房(1845—1860) 第十一章 华花圣经书房迁移上海的经过 第十二章 姜别利与上海美华书馆 绪论 第一节 馆址与馆舍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传播 结语 表格目录 图片目录 引用档案缩写表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书刊名及主题索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海軍辞典
海軍辞典
¥3,000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航空時代
航空時代
¥22,000
墜落
墜落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