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謝文郁」の検索結果
1件

盲点与出路 中西比較視域下的儒家思想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060
謝文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332p
盲点与出路: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儒家思想研究 谢文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书稿有4个部分,共16章。导言探讨了比较研究的实质及其目的。4个部分的主题是,1、方法论问题的讨论,讨论何为中西比较视角,以及如何应用在儒家思想研究上;2、分析儒家的终极情怀,在比较视野中展示儒家关于天命等终极性用词的理解。3、探讨儒家的人性论,在展示天命与本性之间的关系中呈现人的本性之神圣性;同时也指出儒家在实践神圣本性时所陷入的困境。4、分析儒家仁政的基本思路,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运作,追踪它对当前社会的深刻影响,并通过对比西方宪政,在比较中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儒家仁政框架,建设一种健康的政治。
目录
序言
导言 核心价值的询问:文明对话往何处去
第一部分 中西思维比较的方法论
第一章 柏拉图和孟子论善:中西思维的方向性问题
第二章 《天主实义》与中西思维的问题意识
第三章 《天主实义》中的中西思维方式之争
第四章 儒学思想研究的一些方法论问题
第二部分 儒家的终极关怀
第五章 “敬仰”与“信仰”:中西天命观比较分析
第六章 寻找善的定义:义利之辨和因信称义
第七章 “诚”与儒家的宗教性
第三部分 儒家的人性论
第八章 《中庸》的君子和康德的善人
第九章 追问人性:君子困境与罪人意识
第十章 文化盲点:原罪论与性善论
第十一章 建构和解构:耶儒在张力中互动
第四部分 儒家的政治观
第十二章 中西两种政治的概念分析
第十三章 儒家仁政的情感结构分析
第十四章 现代西方政治与儒家仁政的政治领袖产生机制比较分析
第十五章 政治秩序中的宗教与教化问题
结束语 勿忘祖宗言
附录 哥尼斯堡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060
謝文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5 、332p
盲点与出路: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儒家思想研究 谢文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书稿有4个部分,共16章。导言探讨了比较研究的实质及其目的。4个部分的主题是,1、方法论问题的讨论,讨论何为中西比较视角,以及如何应用在儒家思想研究上;2、分析儒家的终极情怀,在比较视野中展示儒家关于天命等终极性用词的理解。3、探讨儒家的人性论,在展示天命与本性之间的关系中呈现人的本性之神圣性;同时也指出儒家在实践神圣本性时所陷入的困境。4、分析儒家仁政的基本思路,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运作,追踪它对当前社会的深刻影响,并通过对比西方宪政,在比较中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儒家仁政框架,建设一种健康的政治。 目录 序言 导言 核心价值的询问:文明对话往何处去 第一部分 中西思维比较的方法论 第一章 柏拉图和孟子论善:中西思维的方向性问题 第二章 《天主实义》与中西思维的问题意识 第三章 《天主实义》中的中西思维方式之争 第四章 儒学思想研究的一些方法论问题 第二部分 儒家的终极关怀 第五章 “敬仰”与“信仰”:中西天命观比较分析 第六章 寻找善的定义:义利之辨和因信称义 第七章 “诚”与儒家的宗教性 第三部分 儒家的人性论 第八章 《中庸》的君子和康德的善人 第九章 追问人性:君子困境与罪人意识 第十章 文化盲点:原罪论与性善论 第十一章 建构和解构:耶儒在张力中互动 第四部分 儒家的政治观 第十二章 中西两种政治的概念分析 第十三章 儒家仁政的情感结构分析 第十四章 现代西方政治与儒家仁政的政治领袖产生机制比较分析 第十五章 政治秩序中的宗教与教化问题 结束语 勿忘祖宗言 附录 哥尼斯堡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