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道不遠人 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の検索結果
1件

道不遠人 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060
王鋭、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
道不远人: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 王锐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近年来作者关于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相关的一些论文。既涉及近代儒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概念与学说,又涉及探讨目睹时代变局,一些儒者如何思考儒学的命运、儒学与近代西学之间的关系。本书包含康有为、刘师培、章太炎、孙德谦、梁启超、戴季陶、柳诒徵、陈寅恪、蒙文通、钱穆等近代文史大家对儒学与儒生的相关论述及争辩共十四文,涉及近代以来的多种学术思潮,且动态地展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学术变迁史。收入本书中的部分文章,曾发表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现代哲学》《广东社会科学》《福建论坛》《近代史学刊》《诸子学刊》《历史教学问题》《章太炎研究》等刊物上。本次结集成书,笔者对此都做了些许修改。作者为专研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青年才俊,相关主题的论文已发表多篇,也出版过不少专著,作品较受学界关注。本书稿文字精炼,格式规范,不失为一部佳作。
目录
自序
近代学者对“儒”的新诠及其意义
——以康有为、刘师培、章太炎为中心的探讨
近代学人对古代“史官”之阐释
论章太炎的政治生涯
——侧重从他与士绅阶层的关系展开分析
论章太炎的“革命儒学”
读子以致用
——孙德谦对于诸子学的阐释
“对世界而知有国家”
——清末梁启超“国民”论述再思
以传统释革命
——论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与戴季陶的传统新诠
历史何以彰显道德?
——柳诒徵的学术理念与史学实践再认识
从经史之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
——吴承仕的学术旨趣及其古代社会论
道德的重要性
——论李大钊思想中的一个潜流
陈寅恪论清末变法运动
激活儒家思想的批判性
——蒙文通的“儒史相资”论表微
史学、时势与思潮
——钱穆史学遗产再思考
挖掘儒学的“实践性”与“平民性”
——论嵇文甫的儒学研究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060
王鋭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5
道不远人: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 王锐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近年来作者关于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相关的一些论文。既涉及近代儒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概念与学说,又涉及探讨目睹时代变局,一些儒者如何思考儒学的命运、儒学与近代西学之间的关系。本书包含康有为、刘师培、章太炎、孙德谦、梁启超、戴季陶、柳诒徵、陈寅恪、蒙文通、钱穆等近代文史大家对儒学与儒生的相关论述及争辩共十四文,涉及近代以来的多种学术思潮,且动态地展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学术变迁史。收入本书中的部分文章,曾发表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现代哲学》《广东社会科学》《福建论坛》《近代史学刊》《诸子学刊》《历史教学问题》《章太炎研究》等刊物上。本次结集成书,笔者对此都做了些许修改。作者为专研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青年才俊,相关主题的论文已发表多篇,也出版过不少专著,作品较受学界关注。本书稿文字精炼,格式规范,不失为一部佳作。 目录 自序 近代学者对“儒”的新诠及其意义 ——以康有为、刘师培、章太炎为中心的探讨 近代学人对古代“史官”之阐释 论章太炎的政治生涯 ——侧重从他与士绅阶层的关系展开分析 论章太炎的“革命儒学” 读子以致用 ——孙德谦对于诸子学的阐释 “对世界而知有国家” ——清末梁启超“国民”论述再思 以传统释革命 ——论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与戴季陶的传统新诠 历史何以彰显道德? ——柳诒徵的学术理念与史学实践再认识 从经史之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 ——吴承仕的学术旨趣及其古代社会论 道德的重要性 ——论李大钊思想中的一个潜流 陈寅恪论清末变法运动 激活儒家思想的批判性 ——蒙文通的“儒史相资”论表微 史学、时势与思潮 ——钱穆史学遗产再思考 挖掘儒学的“实践性”与“平民性” ——论嵇文甫的儒学研究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墜落
墜落
¥500
航空時代
航空時代
¥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