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陳淳 撰 北京大學《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の検索結果
2件

北渓先生大全文集(上・下)《儒蔵》精華編選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920
陳淳 撰 北京大學《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677p
北溪先生大全文集(全2冊) 《儒藏》精華編選刊 (南宋)陳淳; 張加才;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溪先生大全文集》為南宋理學家陳淳的文集彙編,是其學術專著之外體現其儒學思想、可資研究的重要作品。
作為朱熹的得意門生之一,陳淳一方面力圖準確理解和把握朱子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義理推演和融會貫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學思想體系,並在多方面豐富和發展了朱子的基本理論。除單獨成書的《北溪字義》等著作之外,這些思想都體現在陳淳各類著述之中。陳淳還以傳道受業為己任,常與同道或後學在書信中就理學問題往還議論辯難。除此之外,陳淳雖不見用於世,但常懷憂國憂民之思,在代人撰寫的奏疏或給地方官員的進言中,對時政及地方民政利病等皆陳述了自己的見解,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著述即由其子陳榘編次為《北溪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
《北溪先生大全文集》此前未見校點整理本。此書現存最早的刻本為明弘治本,校點者北京語言大學張加才教授經過比對,認為今北京市委圖書館所藏明弘治本為四庫本所據底本,更具意義,因此此次整理便以之為底本。並補入上海圖書館藏弘治本《序》。校本有四種:其一為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刻本《先儒北溪陳先生全集》,其二為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鈔本《北溪先生大全文集》,其三為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影鈔本,其四為廈門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陳北溪先生文集》(此本為選集)。
校點整理本的出版,將為相關領域學術研究提供更可靠、便利的資料。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920
陳淳 撰 北京大學《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5 、677p
北溪先生大全文集(全2冊) 《儒藏》精華編選刊 (南宋)陳淳; 張加才;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溪先生大全文集》為南宋理學家陳淳的文集彙編,是其學術專著之外體現其儒學思想、可資研究的重要作品。 作為朱熹的得意門生之一,陳淳一方面力圖準確理解和把握朱子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義理推演和融會貫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學思想體系,並在多方面豐富和發展了朱子的基本理論。除單獨成書的《北溪字義》等著作之外,這些思想都體現在陳淳各類著述之中。陳淳還以傳道受業為己任,常與同道或後學在書信中就理學問題往還議論辯難。除此之外,陳淳雖不見用於世,但常懷憂國憂民之思,在代人撰寫的奏疏或給地方官員的進言中,對時政及地方民政利病等皆陳述了自己的見解,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著述即由其子陳榘編次為《北溪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 《北溪先生大全文集》此前未見校點整理本。此書現存最早的刻本為明弘治本,校點者北京語言大學張加才教授經過比對,認為今北京市委圖書館所藏明弘治本為四庫本所據底本,更具意義,因此此次整理便以之為底本。並補入上海圖書館藏弘治本《序》。校本有四種:其一為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刻本《先儒北溪陳先生全集》,其二為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鈔本《北溪先生大全文集》,其三為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影鈔本,其四為廈門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陳北溪先生文集》(此本為選集)。 校點整理本的出版,將為相關領域學術研究提供更可靠、便利的資料。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四書纂疏 全3冊 《儒蔵》精華編選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8,700
[南宋]趙順孫 撰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09月
《儒藏》精華編選刊 (南宋) 赵顺孙撰 陳靜 校點
四书纂疏(全三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四書纂踈』は南宋趙順孫撰。朱子の説だけでなく、黄榦、輔広、陳淳、陳孔碩、蔡淵、蔡沈、葉味道ら学者13家の説も引用する。今回、『通志堂経解』康熙十九年初刻本を底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を校本として整理点校。(繁体字縦組)

《四書纂疏》二十六卷,南宋赵顺孙撰。顺孙学宗朱子,得家学之传,为朱子三传弟子。终身用力于四书,溯求考亭之原委,自谓:“朱子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严,浑然犹经也。因编取朱子诸书及门人讲解有可发明注意者,悉汇注下,以便观省,名曰《纂疏》。”《四书纂疏》乃渐次单独成书,何时合刊无从考定。本书充分引用朱子之说,旁引黄榦、辅广、陈淳、陈孔硕、蔡渊、蔡沈、叶味道等十三家学者之说,皆为朱子之学者,而不旁涉他家。朱子学逐渐形成规模,《四书纂疏》功不可没。《四书纂疏》现存最早版本为《通志堂经解》本,初刻于康熙十九年,后有乾隆五十年补刊本、同治十二年粤东书局重刊本。此次校点整理,以《通志堂经解》康熙十九年初刻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四书纂疏》是重要的四书学著作,影响深远。此书为首次校点整理本,校点精审。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8,700
[南宋]趙順孫 撰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09月
《儒藏》精華編選刊 (南宋) 赵顺孙撰 陳靜 校點 四书纂疏(全三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四書纂踈』は南宋趙順孫撰。朱子の説だけでなく、黄榦、輔広、陳淳、陳孔碩、蔡淵、蔡沈、葉味道ら学者13家の説も引用する。今回、『通志堂経解』康熙十九年初刻本を底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を校本として整理点校。(繁体字縦組) 《四書纂疏》二十六卷,南宋赵顺孙撰。顺孙学宗朱子,得家学之传,为朱子三传弟子。终身用力于四书,溯求考亭之原委,自谓:“朱子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严,浑然犹经也。因编取朱子诸书及门人讲解有可发明注意者,悉汇注下,以便观省,名曰《纂疏》。”《四书纂疏》乃渐次单独成书,何时合刊无从考定。本书充分引用朱子之说,旁引黄榦、辅广、陈淳、陈孔硕、蔡渊、蔡沈、叶味道等十三家学者之说,皆为朱子之学者,而不旁涉他家。朱子学逐渐形成规模,《四书纂疏》功不可没。《四书纂疏》现存最早版本为《通志堂经解》本,初刻于康熙十九年,后有乾隆五十年补刊本、同治十二年粤东书局重刊本。此次校点整理,以《通志堂经解》康熙十九年初刻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四书纂疏》是重要的四书学著作,影响深远。此书为首次校点整理本,校点精审。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日本国際博覧会開催 - 昭和開催から55年、博覧会の記憶

EXPO 2005 AICHI
EXPO 2005 AICHI
¥66,000

米マイクロソフト社50年 - IT-情報技術の源流

反省記
反省記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