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の検索結果
6件

近代中國海防 ─ 軍事與經濟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李金強, 劉義章, 麥勁生合編、香港歴史博物館、1999年8月、472頁、平装
《近代中国海防:军事与经济》本書共收中、英論文二十四篇,關於明清年代至中國近代海防與經濟的文章。分別編入海防思想與文獻、海軍發展及海洋經濟三項分目。標題紙裏のタイトル: Coastal defence and maritime economy of modern China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李金強, 劉義章, 麥勁生合編 、香港歴史博物館 、1999年8月 、472頁 、平装
《近代中国海防:军事与经济》本書共收中、英論文二十四篇,關於明清年代至中國近代海防與經濟的文章。分別編入海防思想與文獻、海軍發展及海洋經濟三項分目。標題紙裏のタイトル: Coastal defence and maritime economy of modern China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香港抗戰 -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論文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580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香港歴史博物館、2004年04月、416頁、平装
《香港抗战: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论文集》在1941年1945年間的日佔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在香港、九龍及新界多處展開游擊活動,並組成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對營救中國文化界人士及國際友人、打擊日本在香港的統治及對中國抗日戰爭貢獻良多。香港歷史博物館特邀約了香港及內地對這方面有研究的學者及原港九大隊的老戰士揮筆撰文,並編製成論文集,藉以說明港九大隊在香港抗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580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 、香港歴史博物館 、2004年04月 、416頁 、平装
《香港抗战: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论文集》在1941年1945年間的日佔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在香港、九龍及新界多處展開游擊活動,並組成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對營救中國文化界人士及國際友人、打擊日本在香港的統治及對中國抗日戰爭貢獻良多。香港歷史博物館特邀約了香港及內地對這方面有研究的學者及原港九大隊的老戰士揮筆撰文,並編製成論文集,藉以說明港九大隊在香港抗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南海海上交通貿易二千年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580
丁新豹,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香港歴史博物館、1996年4月、189頁、平装
南海海上交通贸易二千年The maritime silk route : 2000 years of trad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自古以來,來往中國與歐洲之間的商路有二。其一為始自長安的絲綢之路;其二稱為海上絲綢之路,由廣州出海,經南中國海及印度洋到達地中海地區。海上絲綢之路對二千年來東西方的商貿及文化交流影響至巨。本書為一同名專題展覽的導覽書,主要探討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以及廣州、香港及澳門三地所扮演的角色。

前言&阎宪奇
Preface&Yan Xianqi
前言&张嘉极
Preface&Zhang Jiaji
前言&丁新豹
Preface&Joseph S.P.Ting
源远流长的南海交通贸易&邓炳权
The History of Transport and Commerce on the South China Sea(Abstract)&Deng Bingquan
略论南海早期交通贸易二题&杨式挺
Two Topics in the Early Maritime Trad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Abstract)&Yang Shiting
略论广州在「陶瓷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陈坚红
The Role of Guangzhou on the Porcelain Route(Abstract)&Chen Jianhong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南海海交史研究的综述&李穗梅
Survey of Recent Research by Chinese Scholars on the History of Maritime Trade on the South China Sea(Abstract)&Li Suimei
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海上交通贸易的兴起
西汉中期至南朝——海上交通日益频繁
隋至元代——海上贸易空前繁盛
明至清代——全球经济海上循环
明清海上贸易——广州
明清海上贸易——澳门
明清海上贸易——香港
海上贸易带来之中西文化交流
展品来源
鸣谢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580
丁新豹,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 、香港歴史博物館 、1996年4月 、189頁 、平装
南海海上交通贸易二千年The maritime silk route : 2000 years of trad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自古以來,來往中國與歐洲之間的商路有二。其一為始自長安的絲綢之路;其二稱為海上絲綢之路,由廣州出海,經南中國海及印度洋到達地中海地區。海上絲綢之路對二千年來東西方的商貿及文化交流影響至巨。本書為一同名專題展覽的導覽書,主要探討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以及廣州、香港及澳門三地所扮演的角色。 前言&阎宪奇 Preface&Yan Xianqi 前言&张嘉极 Preface&Zhang Jiaji 前言&丁新豹 Preface&Joseph S.P.Ting 源远流长的南海交通贸易&邓炳权 The History of Transport and Commerce on the South China Sea(Abstract)&Deng Bingquan 略论南海早期交通贸易二题&杨式挺 Two Topics in the Early Maritime Trad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Abstract)&Yang Shiting 略论广州在「陶瓷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陈坚红 The Role of Guangzhou on the Porcelain Route(Abstract)&Chen Jianhong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南海海交史研究的综述&李穗梅 Survey of Recent Research by Chinese Scholars on the History of Maritime Trade on the South China Sea(Abstract)&Li Suimei 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海上交通贸易的兴起 西汉中期至南朝——海上交通日益频繁 隋至元代——海上贸易空前繁盛 明至清代——全球经济海上循环 明清海上贸易——广州 明清海上贸易——澳门 明清海上贸易——香港 海上贸易带来之中西文化交流 展品来源 鸣谢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天馬神駿-中國馬的藝術和文化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860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香港歴史博物館、2008年7月、176頁、精装
《天马神骏:中国马的艺术和文化》這本圖冊輯錄選自全國14個省市28個文博單位的60件套珍貴文物,以及圓明園青銅馬首的資料,全面展示青銅器、玉器、陶器和古代書畫中馬的形象;更收錄楊泓、孫機及林梅村教授關於馬的藝術造型、馬具演變和宋代絹馬貿易的專題文章,使讀者對中國馬的藝術和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

2008年7月16日至2008年10月13日

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

國家文物局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
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籌劃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贊助

馬與人類關係密切,人馴化馬匹,為駕御騎乘製作出各種設備和裝扮,而家馬的出現則塑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中國馬文化有著本身的特色,值得深入探究。是次展覽共展出六十多(件) 套文物珍品,來自14個省市自治區28個文博單位,包括從未來港展出的秦騎士鞍馬俑、鎏金銅馬、元代驛站牌。同場亦會展出清代圓明園銅馬首。這個展覽為配合2008年北京奧運馬術比賽而舉辦,集合多所博物館珍藏,極為難得一見。

是次展覽的展覽圖錄《天馬神駿-中國馬的藝術和文化》不但錄選本展覽中超過60(件)套展品資料,更收錄楊泓、孫機及林梅村教授關於馬的藝術造型、馬具演變和宋代絹馬貿易的專題文章,極具收藏價值。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860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 、香港歴史博物館 、2008年7月 、176頁 、精装
《天马神骏:中国马的艺术和文化》這本圖冊輯錄選自全國14個省市28個文博單位的60件套珍貴文物,以及圓明園青銅馬首的資料,全面展示青銅器、玉器、陶器和古代書畫中馬的形象;更收錄楊泓、孫機及林梅村教授關於馬的藝術造型、馬具演變和宋代絹馬貿易的專題文章,使讀者對中國馬的藝術和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 2008年7月16日至2008年10月13日 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 國家文物局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 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籌劃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贊助 馬與人類關係密切,人馴化馬匹,為駕御騎乘製作出各種設備和裝扮,而家馬的出現則塑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中國馬文化有著本身的特色,值得深入探究。是次展覽共展出六十多(件) 套文物珍品,來自14個省市自治區28個文博單位,包括從未來港展出的秦騎士鞍馬俑、鎏金銅馬、元代驛站牌。同場亦會展出清代圓明園銅馬首。這個展覽為配合2008年北京奧運馬術比賽而舉辦,集合多所博物館珍藏,極為難得一見。 是次展覽的展覽圖錄《天馬神駿-中國馬的藝術和文化》不但錄選本展覽中超過60(件)套展品資料,更收錄楊泓、孫機及林梅村教授關於馬的藝術造型、馬具演變和宋代絹馬貿易的專題文章,極具收藏價值。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李鄭屋漢墓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840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香港歴史博物館、2005年10月、80頁、平装
《李郑屋汉墓》內容包括墓中發現的58件文物的詳細資料,並附上林仰山教授當年撰寫的《深水鶞F京街尾李鄭屋徙置區東面古墓的考古發掘》,極具參考價值;此外,更承蒙饒宗頤教授為本書題署,並惠賜鴻文《由磚紋談東漢三國的「番禺」》。為研習華南漢代文化及香港早期歷史的必備參考書。

1955年,政府在李鄭屋村夷平山地興建徙置大廈時發現一座東漢古墓。古墓用磚砌成,由前、後、左、右四個墓室及一條羨道組成,形成平面如十字形對稱的佈局。前室頂部為穹窿頂,其餘三個墓室則為單券頂。墓磚平均長40、闊20、厚5厘米,多為素面,亦有部分墓磚的側面刻有或印有文字和花紋。文字有「大吉番禺」、「番禺大治曆」、「薛師」,花紋以菱形及輪形構成的幾何圖案為主,也有簡化的動物形象圖案。墓中發現五十八件陪葬品,其中五十件陶器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貯藏器和模型;另外八件青銅器則有盆、鏡、鈴和碗等。墓內並沒有人骨。

從古墓結構、出土器物以及墓磚銘文等方面,考古學家推斷古墓為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建。十字形穹窿頂磚室墓為當時廣東地區流行的墓室形制,出土的三足陶鼎、溫酒尊、陶魁、陶卮等都是民間常用的陶器,也常出現於漢墓的畫像磚中。一套四件的陶製模型 –– 屋、倉、井和灶,更是東漢時期陪葬物的常見組合。墓磚銘文的「番禺」二字為漢代香港地區所屬縣名,而「薛師」二字採用的字體則常見於東漢金石銘文。

漢墓在廣東省有不少的發現,但李鄭屋漢墓則是香港迄今唯一一座東漢磚室墓,側面反映東漢時期先民的生活面貌。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840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制 、香港歴史博物館 、2005年10月 、80頁 、平装
《李郑屋汉墓》內容包括墓中發現的58件文物的詳細資料,並附上林仰山教授當年撰寫的《深水鶞F京街尾李鄭屋徙置區東面古墓的考古發掘》,極具參考價值;此外,更承蒙饒宗頤教授為本書題署,並惠賜鴻文《由磚紋談東漢三國的「番禺」》。為研習華南漢代文化及香港早期歷史的必備參考書。 1955年,政府在李鄭屋村夷平山地興建徙置大廈時發現一座東漢古墓。古墓用磚砌成,由前、後、左、右四個墓室及一條羨道組成,形成平面如十字形對稱的佈局。前室頂部為穹窿頂,其餘三個墓室則為單券頂。墓磚平均長40、闊20、厚5厘米,多為素面,亦有部分墓磚的側面刻有或印有文字和花紋。文字有「大吉番禺」、「番禺大治曆」、「薛師」,花紋以菱形及輪形構成的幾何圖案為主,也有簡化的動物形象圖案。墓中發現五十八件陪葬品,其中五十件陶器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貯藏器和模型;另外八件青銅器則有盆、鏡、鈴和碗等。墓內並沒有人骨。 從古墓結構、出土器物以及墓磚銘文等方面,考古學家推斷古墓為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建。十字形穹窿頂磚室墓為當時廣東地區流行的墓室形制,出土的三足陶鼎、溫酒尊、陶魁、陶卮等都是民間常用的陶器,也常出現於漢墓的畫像磚中。一套四件的陶製模型 –– 屋、倉、井和灶,更是東漢時期陪葬物的常見組合。墓磚銘文的「番禺」二字為漢代香港地區所屬縣名,而「薛師」二字採用的字體則常見於東漢金石銘文。 漢墓在廣東省有不少的發現,但李鄭屋漢墓則是香港迄今唯一一座東漢磚室墓,側面反映東漢時期先民的生活面貌。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香港碑銘彙編(全3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910
科大衛、陸鴻基、吳倫霓霞、香港歴史博物館、1986年3月、892頁、平装
碑銘文字有助於歷史研究,最著名的例子要數1799年拿破崙遠征軍在埃及發現的「羅塞達石碑」,專家把其中的古文字互相對照釋讀,終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內容,為埃及學奠定基礎。我國碑銘文字多不勝數,司馬遷(公元前145 - 公元前90年)寫《史記》時就已經注意收集秦代(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06年)石刻資料,以述說秦始皇(公元前259 - 公元前210年)的史事。北宋(960 - 1127年)年間,研究和收集青銅器物和碑銘文字的「金石學」興起,更出現相關的著述。發展至清代(1644 - 1911年),金石學大盛,熱潮至1930年代仍未衰減。然而金石學的研究對象主要為古代遺物,而地方上廟宇、學校、道橋坊表的碑文,則只有部分被收入地方史志之中,隨著碑刻風化剝落,這些歷史資料亦會就此流失。

為保存香港境內的碑銘文字資料,香港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舊稱)早在1986年出版了一套三冊的《香港碑铭汇篇》,該書共收錄585項華文碑銘文字,由科大卫、陆鸿基、吴伦睨霞和他們的研究助理在1978至1984年間所收集,原則上以1945年為下限,當中又以祠堂、廟宇和慈善團體所藏的碑刻佔大多數,是香港首本碑刻資料彙編。收錄範圍:1980年代前廟宇石碑、1945年前戶外石碑,及部分戰後石碑。

「香港故事」民俗展覽現正展出一塊由麻石打製的石碑,是1988年在港島銅鑼灣一帶修路時被發現,後移交香港歷史博物館,所以未收錄於《香港碑銘彙編》內。這塊石碑頂部用剔地起突手法製成浮雕匾額,上面陰刻「聯福碑」三字,石碑經鑿打後,主體部份低陷,兩邊形成突起的框線,中間列出32個善信的名字,其中兩人被列作「福首」。他們在光緒十二年(1887年),為建造廟門前的石壆欄河,共集資235元,並立碑以誌其事。碑文全部用陰刻方法鑿成,線條中未發現有顏料痕跡,可能一直沒有被填上顏色。(內容見下表)

翻查《香港碑銘彙編》的資料,發現這批善信的名字,曾出現在多個港島廟宇的碑記中,例如曾瓊記、吳順記、魏生利、鄧元昌、袁秀記、曾發記及刁伍記,就列名於光緒十年(1885年)〈倡建魯班先師廟簽題工金芳名碑誌〉,曾瓊記更列為建廟緣首之一,再加上碑內有廖和利塘及高萬順塘等採石塘的名字,可見這塊石碑與香港早期的建築行業有密切關係。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910
科大衛、陸鴻基、吳倫霓霞 、香港歴史博物館 、1986年3月 、892頁 、平装
碑銘文字有助於歷史研究,最著名的例子要數1799年拿破崙遠征軍在埃及發現的「羅塞達石碑」,專家把其中的古文字互相對照釋讀,終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內容,為埃及學奠定基礎。我國碑銘文字多不勝數,司馬遷(公元前145 - 公元前90年)寫《史記》時就已經注意收集秦代(公元前221年 - 公元前206年)石刻資料,以述說秦始皇(公元前259 - 公元前210年)的史事。北宋(960 - 1127年)年間,研究和收集青銅器物和碑銘文字的「金石學」興起,更出現相關的著述。發展至清代(1644 - 1911年),金石學大盛,熱潮至1930年代仍未衰減。然而金石學的研究對象主要為古代遺物,而地方上廟宇、學校、道橋坊表的碑文,則只有部分被收入地方史志之中,隨著碑刻風化剝落,這些歷史資料亦會就此流失。 為保存香港境內的碑銘文字資料,香港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舊稱)早在1986年出版了一套三冊的《香港碑铭汇篇》,該書共收錄585項華文碑銘文字,由科大卫、陆鸿基、吴伦睨霞和他們的研究助理在1978至1984年間所收集,原則上以1945年為下限,當中又以祠堂、廟宇和慈善團體所藏的碑刻佔大多數,是香港首本碑刻資料彙編。收錄範圍:1980年代前廟宇石碑、1945年前戶外石碑,及部分戰後石碑。 「香港故事」民俗展覽現正展出一塊由麻石打製的石碑,是1988年在港島銅鑼灣一帶修路時被發現,後移交香港歷史博物館,所以未收錄於《香港碑銘彙編》內。這塊石碑頂部用剔地起突手法製成浮雕匾額,上面陰刻「聯福碑」三字,石碑經鑿打後,主體部份低陷,兩邊形成突起的框線,中間列出32個善信的名字,其中兩人被列作「福首」。他們在光緒十二年(1887年),為建造廟門前的石壆欄河,共集資235元,並立碑以誌其事。碑文全部用陰刻方法鑿成,線條中未發現有顏料痕跡,可能一直沒有被填上顏色。(內容見下表) 翻查《香港碑銘彙編》的資料,發現這批善信的名字,曾出現在多個港島廟宇的碑記中,例如曾瓊記、吳順記、魏生利、鄧元昌、袁秀記、曾發記及刁伍記,就列名於光緒十年(1885年)〈倡建魯班先師廟簽題工金芳名碑誌〉,曾瓊記更列為建廟緣首之一,再加上碑內有廖和利塘及高萬順塘等採石塘的名字,可見這塊石碑與香港早期的建築行業有密切關係。 ※香港在庫(取り寄せに約1ヶ月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

秋山真之
秋山真之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