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鮑曉鷗」の検索結果
1件

西班牙人的台湾体験:項文芸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1626-1624)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2,100
鮑曉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1626-1624)

本書內容為1626-1642年西班牙人在臺灣的歷史,但所涉及的時空及思想範圍均較此更為深廣。書中將西班牙人前往臺灣的理由上溯直至十六世紀末,其殖民經驗影響的衡量,則一直持續到1648年西荷簽訂「西發利亞和平條約」為止。

  著者認為西班牙人前往臺灣,主要是基於世俗和宗教兩大理由:首先,荷蘭人自1625年以來便壟斷福建與馬尼拉之間的貿易關係,迫使西班牙起而與之抗衡;其次,西班牙人急於建立據點,以進入迫教甚烈的日本,此外也要在葡萄牙人所掌控的媽港之外,另尋他途以便進入中國。鮑曉鷗教授闡述這些觀念,建構了一個新的史觀,亦及一個新的時空場景,西班牙人作為其中的主角,不僅與荷蘭和日本相對立,也與中國及台灣有所關聯。

  福爾摩莎島的住民於這段期間經歷許多變化,與異國水手接觸日益頻繁,除了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以外,漢人移民也愈來愈多。不過,由於聖救主城只有少數士兵、傳教士及一些菲律賓傭兵,西班牙人與本島土著的「邂逅」,可謂與美洲、甚至菲律賓的經驗大不相同。西班牙人並未試圖征服福島,或許是實力不足使然,也可能是西班牙帝國活動晚期開始自我設限之故。

  福島的一個小地方因而成為重要的歷史劇場,見證了一種心態的轉變:文藝復興時期的信心憧憬激勵西班牙人前往臺灣,但此番志業卻以一種較為務實但又情緒化、悲觀且矛盾的巴洛克態度告終。本書在每章末尾均清楚陳述這一點。著者在書中論及,這種巴洛克轉變不止影響西班牙人、甚至荷蘭人,也間接影響到土著住民,使他們似乎也開始以一種新的視野看待自己的存在。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2,100
鮑曉鷗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1626-1624) 本書內容為1626-1642年西班牙人在臺灣的歷史,但所涉及的時空及思想範圍均較此更為深廣。書中將西班牙人前往臺灣的理由上溯直至十六世紀末,其殖民經驗影響的衡量,則一直持續到1648年西荷簽訂「西發利亞和平條約」為止。   著者認為西班牙人前往臺灣,主要是基於世俗和宗教兩大理由:首先,荷蘭人自1625年以來便壟斷福建與馬尼拉之間的貿易關係,迫使西班牙起而與之抗衡;其次,西班牙人急於建立據點,以進入迫教甚烈的日本,此外也要在葡萄牙人所掌控的媽港之外,另尋他途以便進入中國。鮑曉鷗教授闡述這些觀念,建構了一個新的史觀,亦及一個新的時空場景,西班牙人作為其中的主角,不僅與荷蘭和日本相對立,也與中國及台灣有所關聯。   福爾摩莎島的住民於這段期間經歷許多變化,與異國水手接觸日益頻繁,除了西班牙人與荷蘭人以外,漢人移民也愈來愈多。不過,由於聖救主城只有少數士兵、傳教士及一些菲律賓傭兵,西班牙人與本島土著的「邂逅」,可謂與美洲、甚至菲律賓的經驗大不相同。西班牙人並未試圖征服福島,或許是實力不足使然,也可能是西班牙帝國活動晚期開始自我設限之故。   福島的一個小地方因而成為重要的歷史劇場,見證了一種心態的轉變:文藝復興時期的信心憧憬激勵西班牙人前往臺灣,但此番志業卻以一種較為務實但又情緒化、悲觀且矛盾的巴洛克態度告終。本書在每章末尾均清楚陳述這一點。著者在書中論及,這種巴洛克轉變不止影響西班牙人、甚至荷蘭人,也間接影響到土著住民,使他們似乎也開始以一種新的視野看待自己的存在。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海軍辞典
海軍辞典
¥3,000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大空港25時
大空港25時
¥1,000
航空旅行
航空旅行
¥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