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南宋)朱熹 撰」の検索結果
7件

昌黎先生集考異(線装本 全二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南宋)朱熹 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據山西祁県図書館蔵宋刻本影印
焼けあ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昌黎先生集考異(線装本 全二冊)

11,000
(南宋)朱熹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據山西祁県図書館蔵宋刻本影印 焼けあり

小学定本 全6巻2冊

永楽屋
 愛知県尾張旭市吉岡町
3,000
南宋朱熹原撰 中山正俊訓点、温故堂、明治26年、2冊
2冊共に袋をカバーに流用したカバー付裏に購入日記名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小学定本 全6巻2冊

3,000
南宋朱熹原撰 中山正俊訓点 、温故堂 、明治26年 、2冊
2冊共に袋をカバーに流用したカバー付裏に購入日記名

張載《西銘》《東銘》詮評匯纂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030
魏柏麓 編纂、西北大学出版社、2025、381p
张载《西铭》《东铭》诠评汇纂 魏柏麓 编纂 西北大学出版社
张载是北宋大儒,他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南宋朱熹五人被后代学者尊称为儒家宗师。他的《西铭》《东铭》作为学堂的校训,也成为历代后学研究解读的范本,千年来各种形式的诠评汇簒层出不穷。作者基于众多材料的选择,编辑了这本《张载<西铭>.<东铭>诠评汇纂》。该书分为三部分--“上编诠解汇纂”:卷一二《铭》校订、卷二《西铭》诠解、卷三《东铭》诠解;“下编评述汇纂”:卷四二《铭》统论、卷五《西铭》评述、卷六《东铭》诠评;“附录”又收录了:一、本书所涉学人文献概略、二、本书所采文献底本名目、三、1949年以来张载二《铭》研究论文要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030
魏柏麓 編纂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5 、381p
张载《西铭》《东铭》诠评汇纂 魏柏麓 编纂 西北大学出版社 张载是北宋大儒,他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南宋朱熹五人被后代学者尊称为儒家宗师。他的《西铭》《东铭》作为学堂的校训,也成为历代后学研究解读的范本,千年来各种形式的诠评汇簒层出不穷。作者基于众多材料的选择,编辑了这本《张载<西铭>.<东铭>诠评汇纂》。该书分为三部分--“上编诠解汇纂”:卷一二《铭》校订、卷二《西铭》诠解、卷三《东铭》诠解;“下编评述汇纂”:卷四二《铭》统论、卷五《西铭》评述、卷六《东铭》诠评;“附录”又收录了:一、本书所涉学人文献概略、二、本书所采文献底本名目、三、1949年以来张载二《铭》研究论文要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小学集註 《儒蔵》精華編選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630
[南宋]朱熹,劉清之撰 [明]陳選集註 王燕均校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08月
小學集註《儒藏》精華編選刊
小学集注《儒藏》精华编选刊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小学』は学童初学の入門書籍。歴代の注本は100種以上を数える。明代陳選の『小学集注』は明清両朝の政府当局の認可を受け、広く影響を与えた。今回、国家図書館蔵明崇禎八年内府刻本を底本とし、国家図書館蔵明嘉靖三十三年霍冀刻本、明万暦二十六年曹璜刻本、北京大学図書館所蔵明万暦四十六年沈自彰刻本で校勘。『小学』原文に対して元刻早期『小学』版本を対校し、既存の点校研究成果を吸収。(繁体字縦組)

《小学集注》,又称《小学句读》,南宋朱熹、刘清之编撰,明陈选集注。
中国教育从上古就有小、大学之分,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是先秦以来中国儒学教育的基本制度。小学又称蒙学,即启蒙、蒙养之学的意思。上古的小学教育教材本包括大量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正等方面的内容,却因时代的变迁已久失其传。唐以前的小学教育教材以识字字书为主,包含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到了宋代,随着大、小学分级教育及官、私立各类小学的日趋普及,恢复上古以儒家思想伦理为重要特色的小学教育教材体系成为有识者的共识。
朱熹有感于上古小学教育教材“散见于传记,未有成书”,力图恢复古小学之貌,与刘清之一起辑成《小学》一书,实乃古代儒家教育教材体系的复古补阙之作。《小学》既是学童初学的入门书籍,又是成人存心养性的性理修己之书,问世之后广为传播,影响遍及东亚三国,历代注本多达百种以上。其中明代陈选《小学集注》得到明清两朝的官方认可,影响最广。《儒藏》(精华编)本《小学集注》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八年内府刻本为底本,校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三年霍冀刻本、明万历二十六年曹璜刻本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四十六年沈自彰刻本;对《小学》原文,还对校了元刻数种早期《小学》版本,并参考吸收了已有校点研究成果。此次收入《〈儒藏〉精华编选刊》,将更加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本书整理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持。校点者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王燕均研究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630
[南宋]朱熹,劉清之撰 [明]陳選集註 王燕均校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08月
小學集註《儒藏》精華編選刊 小学集注《儒藏》精华编选刊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小学』は学童初学の入門書籍。歴代の注本は100種以上を数える。明代陳選の『小学集注』は明清両朝の政府当局の認可を受け、広く影響を与えた。今回、国家図書館蔵明崇禎八年内府刻本を底本とし、国家図書館蔵明嘉靖三十三年霍冀刻本、明万暦二十六年曹璜刻本、北京大学図書館所蔵明万暦四十六年沈自彰刻本で校勘。『小学』原文に対して元刻早期『小学』版本を対校し、既存の点校研究成果を吸収。(繁体字縦組) 《小学集注》,又称《小学句读》,南宋朱熹、刘清之编撰,明陈选集注。 中国教育从上古就有小、大学之分,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是先秦以来中国儒学教育的基本制度。小学又称蒙学,即启蒙、蒙养之学的意思。上古的小学教育教材本包括大量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正等方面的内容,却因时代的变迁已久失其传。唐以前的小学教育教材以识字字书为主,包含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到了宋代,随着大、小学分级教育及官、私立各类小学的日趋普及,恢复上古以儒家思想伦理为重要特色的小学教育教材体系成为有识者的共识。 朱熹有感于上古小学教育教材“散见于传记,未有成书”,力图恢复古小学之貌,与刘清之一起辑成《小学》一书,实乃古代儒家教育教材体系的复古补阙之作。《小学》既是学童初学的入门书籍,又是成人存心养性的性理修己之书,问世之后广为传播,影响遍及东亚三国,历代注本多达百种以上。其中明代陈选《小学集注》得到明清两朝的官方认可,影响最广。《儒藏》(精华编)本《小学集注》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八年内府刻本为底本,校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三年霍冀刻本、明万历二十六年曹璜刻本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四十六年沈自彰刻本;对《小学》原文,还对校了元刻数种早期《小学》版本,并参考吸收了已有校点研究成果。此次收入《〈儒藏〉精华编选刊》,将更加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本书整理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持。校点者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王燕均研究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近思録集解(第2版)理学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850
〔宋〕葉采 集解 程水龍 校注、中華書局、2025年04月
理學叢書 近思錄集解 近思录集解(第2版) 理学丛书
[南宋]叶采集解 程水龙点校 中华书局 繁体竖排

北宋理学家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の語録計622条を輯録した《近思録》(南宋朱熹、呂祖謙編)の注解本として、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に編纂された《近思録集解》の点校本。台北故宮所蔵の元刊本を底本、《続修四庫全書》に収録された元刻明修本と清康熙年間邵仁泓重訂本を校本、明刊本及び南宋刻楊伯嵒《泳斎近思録衍注》、清嘉慶年間江永《近思録集注》を参校本に点校し、明嘉靖年間賈世祥刻本《近思録》(白文)と《近思録集解》歴代刊鈔本の序跋を附す。

《近思录》是由南宋朱熹和吕祖谦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文章等编辑而成的。全书十四卷,共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个主题,分别是“论性之本源、道之体统”、“总论为学之要”、“论致知”、“论存养”、“论力行”、“论齐家”、“论出处之道”、“论治道”、“论治法”、“论临政处事”、“论教人之道”、“论戒谨之道”、“辨异端”、“论圣贤相传之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传播理学思想起过重要作用,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理学入门要籍,被誉为“圣学之阶梯”。
《近思录》成书后,后世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注释、续编、仿编。其中,朱子再传弟子叶采依据各卷内容拟定篇名和提要,并多引朱子之语予以注释,成《近思录集解》一书,使得原书体例更加明晰完备,理学思想的表达更趋明朗,是《近思录》系列文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
本次整理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刊本为底本,以国图所藏元刻明修本和康熙年间邵仁泓重订本为对校本,同时参校了其他多个版本,对叶采集解本中的疑难字句,参酌历代《近思录》注本予以注释。

目录
点校说明
近思录集解序
集解目录
近思录
近思录前引
近思录后引
进近思录表
卷一 论性之本原、道之体统
卷二 总论为学之要
卷三 论致知
卷四 论存养
卷五 论力行
卷六 论齐家
卷七 论出处之道
卷八 论治道
卷九 论治法
卷十 论临政处事
卷十一 论教人之道
卷十二 论戒谨之道
卷十三 辨异端
卷十四 论圣贤相传之统
附录 历代刊钞近思录集解之序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850
〔宋〕葉采 集解 程水龍 校注 、中華書局 、2025年04月
理學叢書 近思錄集解 近思录集解(第2版) 理学丛书 [南宋]叶采集解 程水龙点校 中华书局 繁体竖排 北宋理学家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の語録計622条を輯録した《近思録》(南宋朱熹、呂祖謙編)の注解本として、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に編纂された《近思録集解》の点校本。台北故宮所蔵の元刊本を底本、《続修四庫全書》に収録された元刻明修本と清康熙年間邵仁泓重訂本を校本、明刊本及び南宋刻楊伯嵒《泳斎近思録衍注》、清嘉慶年間江永《近思録集注》を参校本に点校し、明嘉靖年間賈世祥刻本《近思録》(白文)と《近思録集解》歴代刊鈔本の序跋を附す。 《近思录》是由南宋朱熹和吕祖谦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文章等编辑而成的。全书十四卷,共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个主题,分别是“论性之本源、道之体统”、“总论为学之要”、“论致知”、“论存养”、“论力行”、“论齐家”、“论出处之道”、“论治道”、“论治法”、“论临政处事”、“论教人之道”、“论戒谨之道”、“辨异端”、“论圣贤相传之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传播理学思想起过重要作用,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理学入门要籍,被誉为“圣学之阶梯”。 《近思录》成书后,后世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注释、续编、仿编。其中,朱子再传弟子叶采依据各卷内容拟定篇名和提要,并多引朱子之语予以注释,成《近思录集解》一书,使得原书体例更加明晰完备,理学思想的表达更趋明朗,是《近思录》系列文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 本次整理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刊本为底本,以国图所藏元刻明修本和康熙年间邵仁泓重订本为对校本,同时参校了其他多个版本,对叶采集解本中的疑难字句,参酌历代《近思录》注本予以注释。 目录 点校说明 近思录集解序 集解目录 近思录 近思录前引 近思录后引 进近思录表 卷一 论性之本原、道之体统 卷二 总论为学之要 卷三 论致知 卷四 论存养 卷五 论力行 卷六 论齐家 卷七 论出处之道 卷八 论治道 卷九 论治法 卷十 论临政处事 卷十一 论教人之道 卷十二 论戒谨之道 卷十三 辨异端 卷十四 论圣贤相传之统 附录 历代刊钞近思录集解之序跋

孟子注疏 《儒蔵》精華編選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
[東漢]趙岐 注 (題)[北宋]孫奭 疏 劉豊 校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09月
《儒藏》精華編選刊 孟子注疏 《儒藏》精华编选刊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孟子注疏』は孫奭が趙岐『孟子章句』に付けた疏とされる。今回、影印南宋両浙東路茶塩司刻元明遞修本(八行本)を底本として、嘉慶二十一年阮元校刻『十三経注疏』本で校勘。『続古逸叢書』影印宋槧大字本『孟子』及び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を参校。(繁体字縦組)

《孟子注疏》题名孙奭疏,相传是孙奭为赵岐《孟子章句》所作的疏。其体例大致符合通行之经疏样式,对经文及注文进行疏证,以通俗串讲为主。说解虽有疏误,但大致通达,亦不乏精善之见。后收入《十三经注疏》,在孟学史上有相当的影响。关于此书之作者,南宋朱熹最早提出质疑,认为是邵武士人假作,清代学者赵佑、周广业以及四库馆臣等皆有进一步的考辨。现通常认为该书为伪托孙奭之作。该书现存最早版本是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元明递修本,半页八行,即世称八行本或越州本者。八行本具有重要的版本学价值,本次校点,即以影印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元明递修本为底本,校以嘉庆二十一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并参校了《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椠大字本《孟子》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为首次使用八行本作为底本整理出版《孟子注疏》。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
[東漢]趙岐 注 (題)[北宋]孫奭 疏 劉豊 校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09月
《儒藏》精華編選刊 孟子注疏 《儒藏》精华编选刊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孟子注疏』は孫奭が趙岐『孟子章句』に付けた疏とされる。今回、影印南宋両浙東路茶塩司刻元明遞修本(八行本)を底本として、嘉慶二十一年阮元校刻『十三経注疏』本で校勘。『続古逸叢書』影印宋槧大字本『孟子』及び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を参校。(繁体字縦組) 《孟子注疏》题名孙奭疏,相传是孙奭为赵岐《孟子章句》所作的疏。其体例大致符合通行之经疏样式,对经文及注文进行疏证,以通俗串讲为主。说解虽有疏误,但大致通达,亦不乏精善之见。后收入《十三经注疏》,在孟学史上有相当的影响。关于此书之作者,南宋朱熹最早提出质疑,认为是邵武士人假作,清代学者赵佑、周广业以及四库馆臣等皆有进一步的考辨。现通常认为该书为伪托孙奭之作。该书现存最早版本是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元明递修本,半页八行,即世称八行本或越州本者。八行本具有重要的版本学价值,本次校点,即以影印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元明递修本为底本,校以嘉庆二十一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并参校了《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椠大字本《孟子》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为首次使用八行本作为底本整理出版《孟子注疏》。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宋本孟子集注 全5冊(国学基本典籍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南宋] 朱熹 集注、国家図書館出版社、2016年04月
宋本孟子集注1-5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宋本孟子集注(套装全五册)

本書は「宋淳祐十二年當涂郡齋刻本」を底本とする。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原名書目文獻出版社)成立30多年來,以影印和排印的方式出版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由於這些典籍的出版往往採用叢書的方式或線裝形式,供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典藏使用,普通讀者因價格較高、部頭較大,不易購買使用。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適應我國傳統文化復興的趨勢,現將經、史、子、集、釋、道等國學領域的常用典籍,選擇善本,分輯出版單行本。每書之前均加簡要說明,必要時加編書前目錄或書後索引,總名《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孟子》與《大學》《中庸》《論語》一起稱為《四書》,是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次影印所據底本,為鐵琴銅劍樓原藏(今藏國家圖書館)宋淳祐十二年當塗郡齋刻本《四書章句集注》之《孟子》抽印本,作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供廣大國學愛好者閱讀收藏。

此为铁琴铜剑楼原藏(今藏国家图书馆)宋淳祐十二年当涂郡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之《孟子》抽印本

目錄:
第一冊
 序說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 公孫醜章句上
第二冊
 卷四 公孫醜章句下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第三冊
 卷七 離婁章句上
 卷八 離婁章句下
 卷九 萬章章句上
第四冊
 卷十 萬章章句下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第五冊
 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
 卷十四 盡心章句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南宋] 朱熹 集注 、国家図書館出版社 、2016年04月
宋本孟子集注1-5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宋本孟子集注(套装全五册) 本書は「宋淳祐十二年當涂郡齋刻本」を底本とする。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原名書目文獻出版社)成立30多年來,以影印和排印的方式出版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由於這些典籍的出版往往採用叢書的方式或線裝形式,供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典藏使用,普通讀者因價格較高、部頭較大,不易購買使用。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適應我國傳統文化復興的趨勢,現將經、史、子、集、釋、道等國學領域的常用典籍,選擇善本,分輯出版單行本。每書之前均加簡要說明,必要時加編書前目錄或書後索引,總名《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孟子》與《大學》《中庸》《論語》一起稱為《四書》,是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次影印所據底本,為鐵琴銅劍樓原藏(今藏國家圖書館)宋淳祐十二年當塗郡齋刻本《四書章句集注》之《孟子》抽印本,作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供廣大國學愛好者閱讀收藏。 此为铁琴铜剑楼原藏(今藏国家图书馆)宋淳祐十二年当涂郡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之《孟子》抽印本 目錄: 第一冊  序說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 公孫醜章句上 第二冊  卷四 公孫醜章句下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第三冊  卷七 離婁章句上  卷八 離婁章句下  卷九 萬章章句上 第四冊  卷十 萬章章句下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第五冊  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  卷十四 盡心章句下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