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世说新语」の検索結果
12件

《世説新語》倫理思想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960
徐雪野、人民出版社、2024年01月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研究

『世説新語』の倫理主題、『世説新語』の人倫観、『世説新語』の倫理精神、影響や現代の省思から着手し、『世説新語』の倫理主題“名教と自然”の関係の表現形式を証明。描かれる魏晋時期の特殊な人倫関係や規範を総括し、体現される倫理精神―魏晋気風の文化の根本と倫理価値を検討し、魏晋士人の自由の追求、人生の思考、生命の尊重を整理。

本书以文献为基础,立足《世说新语》及相关研究著作,以历史为验证,先把此书放在它所处的文化情境中进行解读,再将其置于中国哲学史和伦理学史流变大背景下,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对比的方式,找到《世说新语》与魏晋伦理思想的主要关联,再以这些关联为依据进行剖析,阐释它对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从《世说新语》的伦理主题、《世说新语》的人伦观、《世说新语》的伦理精神、影响及现代省思着手,确证《世说新语》伦理主题“名教与自然”关系的表现形式,总结书中描绘的魏晋时期特殊人伦关系及规范,探讨书中集中体现的伦理精神——魏晋风度的文化底蕴和伦理价值,梳理魏晋士人对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尊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世说新语》文本述要
第一节 《世说新语》的编撰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研究
第二章 《世说新语》:魏晋的时代缩影
第一节 王朝更迭,政荒民弊
第二节 皇权衰微,门阀林立
第三节 民族迁徙,文化融合
第四节 儒学式微,玄学兴起
第三章 名教与自然之辨:《世说新语》的伦理主题
第一节 名教与自然概念释义
第二节 名教自然论何以成为伦理主题
第三节 《世说新语》中的名教与自然之辨
第四章 传统的延续与嬗变:《世说新语》中的人伦观
第一节 父子之伦与“孝”
第二节 君臣之伦与“忠”
第三节 夫妇之伦与“贤”
第五章 魏晋风度:《世说新语》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一节 自我与规范的纠结
第二节 有情与无情之间
第三节 重压之下的生命觉醒
第四节 多故之世的生存智慧
第六章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的影响及现代省思
第一节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的现代省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960
徐雪野 、人民出版社 、2024年01月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研究 『世説新語』の倫理主題、『世説新語』の人倫観、『世説新語』の倫理精神、影響や現代の省思から着手し、『世説新語』の倫理主題“名教と自然”の関係の表現形式を証明。描かれる魏晋時期の特殊な人倫関係や規範を総括し、体現される倫理精神―魏晋気風の文化の根本と倫理価値を検討し、魏晋士人の自由の追求、人生の思考、生命の尊重を整理。 本书以文献为基础,立足《世说新语》及相关研究著作,以历史为验证,先把此书放在它所处的文化情境中进行解读,再将其置于中国哲学史和伦理学史流变大背景下,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对比的方式,找到《世说新语》与魏晋伦理思想的主要关联,再以这些关联为依据进行剖析,阐释它对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从《世说新语》的伦理主题、《世说新语》的人伦观、《世说新语》的伦理精神、影响及现代省思着手,确证《世说新语》伦理主题“名教与自然”关系的表现形式,总结书中描绘的魏晋时期特殊人伦关系及规范,探讨书中集中体现的伦理精神——魏晋风度的文化底蕴和伦理价值,梳理魏晋士人对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尊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世说新语》文本述要 第一节 《世说新语》的编撰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研究 第二章 《世说新语》:魏晋的时代缩影 第一节 王朝更迭,政荒民弊 第二节 皇权衰微,门阀林立 第三节 民族迁徙,文化融合 第四节 儒学式微,玄学兴起 第三章 名教与自然之辨:《世说新语》的伦理主题 第一节 名教与自然概念释义 第二节 名教自然论何以成为伦理主题 第三节 《世说新语》中的名教与自然之辨 第四章 传统的延续与嬗变:《世说新语》中的人伦观 第一节 父子之伦与“孝” 第二节 君臣之伦与“忠” 第三节 夫妇之伦与“贤” 第五章 魏晋风度:《世说新语》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一节 自我与规范的纠结 第二节 有情与无情之间 第三节 重压之下的生命觉醒 第四节 多故之世的生存智慧 第六章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的影响及现代省思 第一节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的现代省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魏晋南北朝漢語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
程湘清 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
経年劣化によるシミ焼け傷みあり、印あり
一、《世说新语》复音词研究——程湘清
二、从《史记》和《世说新语》的比较看《世说新语》的语法特点【何乐士】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某些语法问题探究【冯春田】
四、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书看魏晋时期动词“来”“去”语义表达和语法功能的特点【杨克定】
五、《世说新语》并列结构的字序【张鸿魁】
六、魏晋时期的“类隔”反切研究——根据“词汇扩散理论”论证“类隔”切的性质【冯蒸】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
程湘清 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 経年劣化によるシミ焼け傷みあり、印あり 一、《世说新语》复音词研究——程湘清 二、从《史记》和《世说新语》的比较看《世说新语》的语法特点【何乐士】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某些语法问题探究【冯春田】 四、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书看魏晋时期动词“来”“去”语义表达和语法功能的特点【杨克定】 五、《世说新语》并列结构的字序【张鸿魁】 六、魏晋时期的“类隔”反切研究——根据“词汇扩散理论”论证“类隔”切的性质【冯蒸】

世説新語校箋(上下)

燎原書店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
3,120
[南朝・宋]劉義慶撰;徐震堮校箋、中華書局、2011年、590、A5、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叢書 繁体字縦組 新古書 1984年第一版:《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著,分为德行、言语等36篇,记载东汉至魏晋时人的言谈与事迹,是一部在文学及史学上均有重要价值且影响深远的著作,对于了解当时人的思想与社会风尚亦提供了大量绝佳的材料。其书有梁刘孝标注。杨勇先生的校笺,是在旧注基础上,旁通八代之籍,搜罗诸本之长而成,后又反复修订,在资料和学术见解上均有独到价值。书前有饶宗颐、柳存仁二位先生作序,书后附有汪藻《世说新语人名谱校笺》以及《世说新语人名异称表》《世说新语人名索引》等,为读者的阅读使用提供了极大方便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世説新語校箋(上下)

3,120
[南朝・宋]劉義慶撰;徐震堮校箋 、中華書局 、2011年 、590 、A5 、1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叢書 繁体字縦組 新古書 1984年第一版:《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著,分为德行、言语等36篇,记载东汉至魏晋时人的言谈与事迹,是一部在文学及史学上均有重要价值且影响深远的著作,对于了解当时人的思想与社会风尚亦提供了大量绝佳的材料。其书有梁刘孝标注。杨勇先生的校笺,是在旧注基础上,旁通八代之籍,搜罗诸本之长而成,后又反复修订,在资料和学术见解上均有独到价值。书前有饶宗颐、柳存仁二位先生作序,书后附有汪藻《世说新语人名谱校笺》以及《世说新语人名异称表》《世说新语人名索引》等,为读者的阅读使用提供了极大方便

世説新語校釈(上中下)(中国古典文学叢書)

燎原書店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
7,623
(南朝宋)劉義慶撰 (南朝梁)劉孝標註龔斌校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880p、A5
新古書:繁体字横組:《世说新语校释》采撷魏晋清谈余韵,描述雅士容仪,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精确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习尚仪制,文化精神。《世说新语校释》校释者集前贤精华。补苴罅漏,特别是能从政治、文学、美学、宗教、风俗、语言等多角度对文本作出阐释,引书之多,突破闪人,实在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世説新語校釈(上中下)(中国古典文学叢書)

7,623
(南朝宋)劉義慶撰 (南朝梁)劉孝標註龔斌校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 、1880p 、A5
新古書:繁体字横組:《世说新语校释》采撷魏晋清谈余韵,描述雅士容仪,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精确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习尚仪制,文化精神。《世说新语校释》校释者集前贤精华。补苴罅漏,特别是能从政治、文学、美学、宗教、风俗、语言等多角度对文本作出阐释,引书之多,突破闪人,实在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大唐新語: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歴代史料筆記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唐)劉肅 撰 許德楠 李鼎霞 點校、中華書局、2010年12月
大唐新语(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唐宋史料笔记)

唐代の歴史人物の言行、故事を世説新語の体裁をとって収める。稗海本を底本とし明嘉靖潘玄度刻本、四庫全書本等をもって校訂する。

唐刘肃撰。新唐书艺文志称刘肃为“元和中江都主簿”。而本书今本有元和丁亥公元八○七年)作者自序,结衔题“登仕郎前守江州潯阳县主簿”。全唐文卷六九五一云“肃元和中历江都县、潯阳县主簿”,大约是兼此二者而言。他无可考。本书记载唐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起自唐初,下迄大曆(公元七六六七七九年),多取材于唐代国史旧闻。模仿世说新语的体例,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等三十个门类,十三卷,主要收有关政治和道德教化内容的史料。书后有“总论”一篇,表明作者的意图:要用前事作为鉴戒。本书始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宋史艺文志列入别史类,作“唐新语。”明人刻本改题“大唐世说新语”或“唐世说新语”。四库全书据新唐书艺文志恢复原名,并列入小说家类。
目录
原序
卷一
匡赞(三)规谏(三)
卷二
极谏(一八)刚正(二九)
卷三
公直(四○)清廉(四八)
卷四
持法(五四)政能(六三)
卷五
忠烈(七一)节义(七六)孝行(七八)
卷六
友悌(八四)举贤(八六)
卷七
识量(一○○)容恕(一 ○五)知微(二○)
卷八
聪 敏(二七)文章(三二)
卷九
著述(三三三)从善(一三七)谀侫(一四○)
卷十
釐革(一四八)隐逸(一五五)
卷十一
褒锡(一六二)懲戒(一六七)
卷十二
劝励(一七六)酷忍(一七九)
总论
辑佚
附录
卷十三
谐谑(一八八)记異(一九二)郊禅(一九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唐)劉肅 撰 許德楠 李鼎霞 點校 、中華書局 、2010年12月
大唐新语(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唐宋史料笔记) 唐代の歴史人物の言行、故事を世説新語の体裁をとって収める。稗海本を底本とし明嘉靖潘玄度刻本、四庫全書本等をもって校訂する。 唐刘肃撰。新唐书艺文志称刘肃为“元和中江都主簿”。而本书今本有元和丁亥公元八○七年)作者自序,结衔题“登仕郎前守江州潯阳县主簿”。全唐文卷六九五一云“肃元和中历江都县、潯阳县主簿”,大约是兼此二者而言。他无可考。本书记载唐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起自唐初,下迄大曆(公元七六六七七九年),多取材于唐代国史旧闻。模仿世说新语的体例,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等三十个门类,十三卷,主要收有关政治和道德教化内容的史料。书后有“总论”一篇,表明作者的意图:要用前事作为鉴戒。本书始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宋史艺文志列入别史类,作“唐新语。”明人刻本改题“大唐世说新语”或“唐世说新语”。四库全书据新唐书艺文志恢复原名,并列入小说家类。 目录 原序 卷一 匡赞(三)规谏(三) 卷二 极谏(一八)刚正(二九) 卷三 公直(四○)清廉(四八) 卷四 持法(五四)政能(六三) 卷五 忠烈(七一)节义(七六)孝行(七八) 卷六 友悌(八四)举贤(八六) 卷七 识量(一○○)容恕(一 ○五)知微(二○) 卷八 聪 敏(二七)文章(三二) 卷九 著述(三三三)从善(一三七)谀侫(一四○) 卷十 釐革(一四八)隐逸(一五五) 卷十一 褒锡(一六二)懲戒(一六七) 卷十二 劝励(一七六)酷忍(一七九) 总论 辑佚 附录 卷十三 谐谑(一八八)记異(一九二)郊禅(一九立)

唐語林 全2冊(中華経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訳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920
王興芬 訳注、中華書局、2025年01月
唐语林(上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唐語林』は、北宋の文人である王諒が編纂したもので、唐代の逸話、雑説、典章制度、民情風俗などを記録した文言筆記小説です。全八巻から成り立ちます。本書は『世説新語』および『続世説』の形式を模倣し、内容ごとに分類して記録され、規模はさらに拡大しています。『世説新語』にあった既存の分類項目を五十二項目にまで拡大しました。書中の素材は、唐代の筆記小説から集録され、資料は集中しており、内容が豊富です。唐代の政治史実、宮廷の雑事、士大夫の言行、文学家の逸話、風俗・民情、名物制度、典故の考証などが幅広く記載されており、唐代の歴史、政治、文学の研究において参考価値を持つものです。『唐語林』は『世説新語』に倣いつつも、「記載される典章や具体的な事実、美しい言葉や立派な行いの多くは正史とも相補的であり、劉義慶の清談を特に重視した内容とは異なる。また引用された諸書の多くは現存しておらず、それらを集めた功績は特に評価されるべきである」とされています。

『唐語林』には、唐代のさまざまな時代における人物の言行逸話や宮廷の雑事が多岐にわたり記録されています。中でも最も多いのは、帝王や大臣の言行逸話であり、多くの唐代帝王を中心に関連する事件や人物がつながって記録されています。これによって、唐王朝の興起、繁栄、衰退、そして滅亡に至るまでの全過程を描き出しています。また、『唐語林』における唐代の典章制度、民情風俗、名物や故実の記述や考証は、唐代社会の政治、文化、民俗、文学芸術を研究する上で非常に重要な価値を持っています。

《唐语林》为宋代王谠所撰文言轶事小说。共八卷。该书仿《世说新语》体例,按内容分门记事,并将《世说新语》原有的门类扩大为52门。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是书虽仿《世说新语》,“而所纪典章故实,嘉言懿行,多与正史相发明,与刘义庆之专尚清谈者不同。且所采诸书,存者亦少,其裒集之功,尤不可没”。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920
王興芬 訳注 、中華書局 、2025年01月
唐语林(上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唐語林』は、北宋の文人である王諒が編纂したもので、唐代の逸話、雑説、典章制度、民情風俗などを記録した文言筆記小説です。全八巻から成り立ちます。本書は『世説新語』および『続世説』の形式を模倣し、内容ごとに分類して記録され、規模はさらに拡大しています。『世説新語』にあった既存の分類項目を五十二項目にまで拡大しました。書中の素材は、唐代の筆記小説から集録され、資料は集中しており、内容が豊富です。唐代の政治史実、宮廷の雑事、士大夫の言行、文学家の逸話、風俗・民情、名物制度、典故の考証などが幅広く記載されており、唐代の歴史、政治、文学の研究において参考価値を持つものです。『唐語林』は『世説新語』に倣いつつも、「記載される典章や具体的な事実、美しい言葉や立派な行いの多くは正史とも相補的であり、劉義慶の清談を特に重視した内容とは異なる。また引用された諸書の多くは現存しておらず、それらを集めた功績は特に評価されるべきである」とされています。 『唐語林』には、唐代のさまざまな時代における人物の言行逸話や宮廷の雑事が多岐にわたり記録されています。中でも最も多いのは、帝王や大臣の言行逸話であり、多くの唐代帝王を中心に関連する事件や人物がつながって記録されています。これによって、唐王朝の興起、繁栄、衰退、そして滅亡に至るまでの全過程を描き出しています。また、『唐語林』における唐代の典章制度、民情風俗、名物や故実の記述や考証は、唐代社会の政治、文化、民俗、文学芸術を研究する上で非常に重要な価値を持っています。 《唐语林》为宋代王谠所撰文言轶事小说。共八卷。该书仿《世说新语》体例,按内容分门记事,并将《世说新语》原有的门类扩大为52门。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是书虽仿《世说新语》,“而所纪典章故实,嘉言懿行,多与正史相发明,与刘义庆之专尚清谈者不同。且所采诸书,存者亦少,其裒集之功,尤不可没”。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宋本世説新語 全5冊 国学基本典籍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南朝宋)劉義慶 撰 (南朝梁)劉孝 標注、国家図書館、2017年06月
宋本世說新語1-5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世说新语(全5册) 

1962年中華書局影印日本尊経閣蔵宋刻三巻本《世説新語》を底本とする影印本。高士名流のエピソードを中心に計1,200余則の逸話を「徳行」「言語」「政事」「文学」などの36篇に分けて輯録した《世説新語》は、魏晋時期の“筆記小説”の代表作と評された名著。日本尊経閣所蔵のこの宋紹興八年董弅厳州刻本(一説には紹興末期翻刻董弅本)は現存唯一の宋刻本とされ、上(4篇)、中(9篇)、下(23篇)の三巻によるなり、宋人汪藻撰《世説叙録》も付されている。

《世说新语》又称《世语》《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目录
第一册
卷上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第二册
卷中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第三册
卷下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隟第三十六
第四册
世说叙录 一
考异 七
琅邪临沂王氏谱
太原晋阳王氏谱
陈国阳夏谢氏谱
泰山南城羊氏谱
颍川鄢陵庾氏谱
颍川颖阴荀氏谱
第五册
陈郡阳夏袁氏谱
河南阳翟褚氏谱
河东闻喜裴氏谱
陈郡长平殷氏谱
会稽山阴孔氏谱
陈留圉江氏谱
吴郡陆氏谱
弘农华阴杨氏谱
陈留考城蔡氏谱
谯国龙亢桓氏谱
南乡舞阴范氏谱
庐江何氏谱
颍川许昌陈氏谱
太原中都孙氏谱
河东安邑卫氏谱
会稽山阴贺氏谱
高平金乡郗氏谱
北地傅氏谱
吴国吴郡顾氏谱
陈留尉氏阮氏谱
无谱者二十六族
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南朝宋)劉義慶 撰 (南朝梁)劉孝 標注 、国家図書館 、2017年06月
宋本世說新語1-5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世说新语(全5册)  1962年中華書局影印日本尊経閣蔵宋刻三巻本《世説新語》を底本とする影印本。高士名流のエピソードを中心に計1,200余則の逸話を「徳行」「言語」「政事」「文学」などの36篇に分けて輯録した《世説新語》は、魏晋時期の“筆記小説”の代表作と評された名著。日本尊経閣所蔵のこの宋紹興八年董弅厳州刻本(一説には紹興末期翻刻董弅本)は現存唯一の宋刻本とされ、上(4篇)、中(9篇)、下(23篇)の三巻によるなり、宋人汪藻撰《世説叙録》も付されている。 《世说新语》又称《世语》《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目录 第一册 卷上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第二册 卷中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第三册 卷下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隟第三十六 第四册 世说叙录 一 考异 七 琅邪临沂王氏谱 太原晋阳王氏谱 陈国阳夏谢氏谱 泰山南城羊氏谱 颍川鄢陵庾氏谱 颍川颖阴荀氏谱 第五册 陈郡阳夏袁氏谱 河南阳翟褚氏谱 河东闻喜裴氏谱 陈郡长平殷氏谱 会稽山阴孔氏谱 陈留圉江氏谱 吴郡陆氏谱 弘农华阴杨氏谱 陈留考城蔡氏谱 谯国龙亢桓氏谱 南乡舞阴范氏谱 庐江何氏谱 颍川许昌陈氏谱 太原中都孙氏谱 河东安邑卫氏谱 会稽山阴贺氏谱 高平金乡郗氏谱 北地傅氏谱 吴国吴郡顾氏谱 陈留尉氏阮氏谱 无谱者二十六族 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続世説:子海精華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356
〔宋〕孔平仲 撰 李輝 校注 等、山東人民出版、2018年09月
續世說(子海精華編)子海精华编:续世说 山东人民
[宋]孔平仲 著;聂济冬 编;王承略、李辉 校

《續世說》十二卷,北宋孔平仲撰。《續世說》是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之後較有代表性的“世說體”著作。體例上“分門隸事、以類相從”,內容上“依人而述,品第褒貶”,在敘事方法上,篇幅短小,用簡短的語言記錄士人的軼聞趣事,故事來源大都是對某些朝代的政治、社會、典章、故實、風土人情的記錄與考釋,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此書為“子海精華編”之一,“子海精華編”是全國哲學社科規劃辦委託山東大學實施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子海》整理與研究”的重大階段性成果。其對中國古籍的整理與傳播,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乃至對我國文化強國的建設,都具有良好的效益價值。

《续世说》十二卷,北宋孔平仲撰。《续世说》是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之后较有代表性的“世说体”著作。体例上“分门隶事、以类相从”,内容上“依人而述,品第褒贬”,在叙事方法上,篇幅短小,用简短的语言记录士人的轶闻趣事,故事来源大都是对某些朝代的政治、社会、典章、故实、风土人情的记录与考释,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此书为“子海精华编”之一,“子海精华编”是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委托山东大学实施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其对中国古籍的整理与传播,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乃至对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都具有良好的效益价值。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356
〔宋〕孔平仲 撰 李輝 校注 等 、山東人民出版 、2018年09月
續世說(子海精華編)子海精华编:续世说 山东人民 [宋]孔平仲 著;聂济冬 编;王承略、李辉 校 《續世說》十二卷,北宋孔平仲撰。《續世說》是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之後較有代表性的“世說體”著作。體例上“分門隸事、以類相從”,內容上“依人而述,品第褒貶”,在敘事方法上,篇幅短小,用簡短的語言記錄士人的軼聞趣事,故事來源大都是對某些朝代的政治、社會、典章、故實、風土人情的記錄與考釋,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此書為“子海精華編”之一,“子海精華編”是全國哲學社科規劃辦委託山東大學實施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子海》整理與研究”的重大階段性成果。其對中國古籍的整理與傳播,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乃至對我國文化強國的建設,都具有良好的效益價值。 《续世说》十二卷,北宋孔平仲撰。《续世说》是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之后较有代表性的“世说体”著作。体例上“分门隶事、以类相从”,内容上“依人而述,品第褒贬”,在叙事方法上,篇幅短小,用简短的语言记录士人的轶闻趣事,故事来源大都是对某些朝代的政治、社会、典章、故实、风土人情的记录与考释,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此书为“子海精华编”之一,“子海精华编”是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委托山东大学实施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其对中国古籍的整理与传播,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乃至对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都具有良好的效益价值。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諸子集成新編 全10冊 <中華諸子寶藏>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0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華諸子寶藏編纂委員會 編、四川人民出版社、精装
《论语》二十卷 (魏)何晏 注解
《论语义疏》十卷 (梁)皇侃 义疏
《论语正义》二十四卷 (清)刘宝楠 正义
《明明子论语集解义疏》二十卷 (清)胡夤 义疏
《孟子》十四卷 (汉)赵岐 注
《孟子正义》十四卷 (清)焦循 正义
《荀子》二十卷附一卷 (唐)杨倞 注
《荀子集解》二十卷 (清)王先谦 集解
《老子道德经》一卷 (汉)河上公 注
《道德真经》四卷 (魏)王弼 注
《道德真经口义》四卷 (宋)林希逸 口义
《道德真经集注》十八卷 (宋)彭耜 集注
《老子翼》六卷 (明)焦竑 注
《南华真经注疏》三十五卷 (晋)郭象 注
《南华真经口义》三十二卷 (宋)林希逸 口义
《庄子翼》八卷 (明)焦竑 注
《庄子集解》八卷 (清)王先谦 集解
〈冲虚至德真经》八卷 (晋)张湛 注
《冲虚至德真经口义》八卷 (宋)林希逸 口义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二十卷 (金)高守元 辑
《墨子间诂》十五卷 (清)孙诒让 注
《十一家注孙子》三卷 (魏)曹操等 注
《晏子春秋》七卷 (清)孙星衍 校
《管子》二十四卷 (唐)尹知章 注
《商子》五卷 (清)钱熙祚 辑
《慎子》二卷 (清)缪荃孙 辑校
《韩非子》二十卷 无名氏 注
《韩非子集解》二十卷 (清)王先谦 集解
《吴子讲义》五卷 (宋)施子美 讲义
《尹文子》一卷 (周)尹文 撰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清)毕沅 校正
《新语校注》二卷 (民国)唐晏 注
《淮南子》二十一卷 (汉)许慎 注
《盐铁论》十二卷 (明)张之象 注
《扬子法言》十三卷 (晋)李轨 注
《论衡》三十卷 (汉)王充 撰
《潜夫论》十卷 (汉)王符 撰
《申鉴》五卷 (明)黄省曾 注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 (晋)葛洪 撰
《世说新语》三卷 (梁)刘校标 注
《颜氏家训》七卷 (清)赵曦明/卢文弨 校补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0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華諸子寶藏編纂委員會 編 、四川人民出版社 、精装
《论语》二十卷 (魏)何晏 注解 《论语义疏》十卷 (梁)皇侃 义疏 《论语正义》二十四卷 (清)刘宝楠 正义 《明明子论语集解义疏》二十卷 (清)胡夤 义疏 《孟子》十四卷 (汉)赵岐 注 《孟子正义》十四卷 (清)焦循 正义 《荀子》二十卷附一卷 (唐)杨倞 注 《荀子集解》二十卷 (清)王先谦 集解 《老子道德经》一卷 (汉)河上公 注 《道德真经》四卷 (魏)王弼 注 《道德真经口义》四卷 (宋)林希逸 口义 《道德真经集注》十八卷 (宋)彭耜 集注 《老子翼》六卷 (明)焦竑 注 《南华真经注疏》三十五卷 (晋)郭象 注 《南华真经口义》三十二卷 (宋)林希逸 口义 《庄子翼》八卷 (明)焦竑 注 《庄子集解》八卷 (清)王先谦 集解 〈冲虚至德真经》八卷 (晋)张湛 注 《冲虚至德真经口义》八卷 (宋)林希逸 口义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二十卷 (金)高守元 辑 《墨子间诂》十五卷 (清)孙诒让 注 《十一家注孙子》三卷 (魏)曹操等 注 《晏子春秋》七卷 (清)孙星衍 校 《管子》二十四卷 (唐)尹知章 注 《商子》五卷 (清)钱熙祚 辑 《慎子》二卷 (清)缪荃孙 辑校 《韩非子》二十卷 无名氏 注 《韩非子集解》二十卷 (清)王先谦 集解 《吴子讲义》五卷 (宋)施子美 讲义 《尹文子》一卷 (周)尹文 撰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清)毕沅 校正 《新语校注》二卷 (民国)唐晏 注 《淮南子》二十一卷 (汉)许慎 注 《盐铁论》十二卷 (明)张之象 注 《扬子法言》十三卷 (晋)李轨 注 《论衡》三十卷 (汉)王充 撰 《潜夫论》十卷 (汉)王符 撰 《申鉴》五卷 (明)黄省曾 注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 (晋)葛洪 撰 《世说新语》三卷 (梁)刘校标 注 《颜氏家训》七卷 (清)赵曦明/卢文弨 校补

王季重集 浙江文叢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900
〔明〕王季重 著 任遠 點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04月
浙江文丛:王季重集(精装竖版)

2010年に同じ浙江古籍から出た校点本『王季重十種』(任遠校点)をもとに、『王季重雑著』(台湾偉文図書出版社影印本)に収録されているが、『王季重十種』には収録されていない「時文叙」58篇を補ったもので、最も完全な王季重の詩文集といえる。

本次整理,以三十年代中國文學基本叢書中的《王季重十種》爲底本,并參校了明萬曆間刻《王季重集》八卷本、崇禎間刻《王季重集》十五卷本、明刻《王季重先生文集》十三卷本、《謔菴文飯小品》《乾坤正氣集》等多種版本。又收入了臺灣偉文圖書出版社影印《王季重雜著》中的《時文叙》,使全书内容更加完备。

目  录
杂序
江汉文章图序
世说新语序
苎萝山稿序
均役全书序
墨苑序
李贺诗解序
淇园序
茵花馆诗序
纪修苍浦园序
落花诗序
作求录序
昊隐君药园图序
闲居百咏序
萍吟草序
啜墨阁近稿序
游唤序
名园咏序
屠田叔笑词序
澹宁斋诗序
吕恒吉诗序
倪翼元宦游诗序
杨泠然秀野堂集序
朱文懿公文集序
何韦长读史机略序
黄评事阁斋吟稿序
齐群玉去越吟叙
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
五一庵志叔
徐文长逸稿叙
颂节录序
江深父五一草序
朱宗远定寻堂稿序
雪照堂四子抚序
撵园诗稿序
南明纪游序
张退如膺荐奖序
重修三槐家谱序
地理玄珠序
蓓园近草序
雪香庵诗集序
贾太傅新书序
醉吟近草序
盛灵飞源往集序
徐伯腐天日游诗纪序
颜茂齐集序
惹云小集序
曾氏世乘序
李大生诗集序
李太虚大椿堂集序
冒伯唐诗序
三春九夏社咏序
郑逸少诗文序
梁山人梅花诗序
方澹斋诗序
心月轩稿序
云霞馆游草序
……
游唤
历游记
游卢记
杂记
尔尔集
避园拟存
律陶
卢游杂咏
弈律
时文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900
〔明〕王季重 著 任遠 點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年04月
浙江文丛:王季重集(精装竖版) 2010年に同じ浙江古籍から出た校点本『王季重十種』(任遠校点)をもとに、『王季重雑著』(台湾偉文図書出版社影印本)に収録されているが、『王季重十種』には収録されていない「時文叙」58篇を補ったもので、最も完全な王季重の詩文集といえる。 本次整理,以三十年代中國文學基本叢書中的《王季重十種》爲底本,并參校了明萬曆間刻《王季重集》八卷本、崇禎間刻《王季重集》十五卷本、明刻《王季重先生文集》十三卷本、《謔菴文飯小品》《乾坤正氣集》等多種版本。又收入了臺灣偉文圖書出版社影印《王季重雜著》中的《時文叙》,使全书内容更加完备。 目  录 杂序 江汉文章图序 世说新语序 苎萝山稿序 均役全书序 墨苑序 李贺诗解序 淇园序 茵花馆诗序 纪修苍浦园序 落花诗序 作求录序 昊隐君药园图序 闲居百咏序 萍吟草序 啜墨阁近稿序 游唤序 名园咏序 屠田叔笑词序 澹宁斋诗序 吕恒吉诗序 倪翼元宦游诗序 杨泠然秀野堂集序 朱文懿公文集序 何韦长读史机略序 黄评事阁斋吟稿序 齐群玉去越吟叙 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 五一庵志叔 徐文长逸稿叙 颂节录序 江深父五一草序 朱宗远定寻堂稿序 雪照堂四子抚序 撵园诗稿序 南明纪游序 张退如膺荐奖序 重修三槐家谱序 地理玄珠序 蓓园近草序 雪香庵诗集序 贾太傅新书序 醉吟近草序 盛灵飞源往集序 徐伯腐天日游诗纪序 颜茂齐集序 惹云小集序 曾氏世乘序 李大生诗集序 李太虚大椿堂集序 冒伯唐诗序 三春九夏社咏序 郑逸少诗文序 梁山人梅花诗序 方澹斋诗序 心月轩稿序 云霞馆游草序 …… 游唤 历游记 游卢记 杂记 尔尔集 避园拟存 律陶 卢游杂咏 弈律 时文叙

弇山堂別集(全4冊)王世貞全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6,400
[明]王世貞 許建平、上海古籍、2017年10月、精装
弇山堂别集 1-4 /王世贞全集  
許建平 等主編 呂浩 校點 鄭利華 審訂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明代文壇の大物王世貞が編纂した史学著作。内容は、朝廷典制・兵刑銭穀・詔疏文冊・宗室世系・職官履歴・奇聞逸事など多方面に及ぶ。今回、万暦十八年翁氏刻本を底本、万暦庚寅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広雅書局刻本などを校本として整理。(繁体字縦組)

本书记载明时史料典故,是一本私人撰录的实录。全书共一百卷,记载明朝典制沿革、稗史异闻、史乘考误。以万历十八年金陵(陈文烛序)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广雅书局刻本为校本,以《凤洲笔记》、《弇州史料》、《嘉靖以来首辅传》以及《明史》、《四部稿》、《续稿》(其中的相关内容)为参校本。
王世贞,(1526~1590)明文学家、戏曲理论家、藏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1547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万历中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后起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书。好为古诗文,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纶等“嘉靖七子”。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家藏书甚富。自称平生所购《周易》、《礼经》、《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之类,过3000余卷,均为宋本精椠。家有别墅“弇州园”,于园后建“小酉馆”,贮书达3万余卷。另将经学之书专藏于“藏经楼”中。对宋椠元刊之书,作“尔雅楼”贮之,又于“九友斋”中,藏宋本两汉书,为斋中第一宝。此书后归于“天禄琳琅”。与唐顺之结为莫逆之交,二人皆以文学、藏书而知名。著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王氏书苑》、《凤洲笔记》、《世说新语补》、《全唐诗论》、《弇洲稿选》、《画苑》、《弇洲山人四部稿》、《续稿》等多种。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6,400
[明]王世貞 許建平 、上海古籍 、2017年10月 、精装
弇山堂别集 1-4 /王世贞全集   許建平 等主編 呂浩 校點 鄭利華 審訂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明代文壇の大物王世貞が編纂した史学著作。内容は、朝廷典制・兵刑銭穀・詔疏文冊・宗室世系・職官履歴・奇聞逸事など多方面に及ぶ。今回、万暦十八年翁氏刻本を底本、万暦庚寅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広雅書局刻本などを校本として整理。(繁体字縦組) 本书记载明时史料典故,是一本私人撰录的实录。全书共一百卷,记载明朝典制沿革、稗史异闻、史乘考误。以万历十八年金陵(陈文烛序)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广雅书局刻本为校本,以《凤洲笔记》、《弇州史料》、《嘉靖以来首辅传》以及《明史》、《四部稿》、《续稿》(其中的相关内容)为参校本。 王世贞,(1526~1590)明文学家、戏曲理论家、藏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1547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万历中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后起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书。好为古诗文,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纶等“嘉靖七子”。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家藏书甚富。自称平生所购《周易》、《礼经》、《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之类,过3000余卷,均为宋本精椠。家有别墅“弇州园”,于园后建“小酉馆”,贮书达3万余卷。另将经学之书专藏于“藏经楼”中。对宋椠元刊之书,作“尔雅楼”贮之,又于“九友斋”中,藏宋本两汉书,为斋中第一宝。此书后归于“天禄琳琅”。与唐顺之结为莫逆之交,二人皆以文学、藏书而知名。著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王氏书苑》、《凤洲笔记》、《世说新语补》、《全唐诗论》、《弇洲稿选》、《画苑》、《弇洲山人四部稿》、《续稿》等多种。

文訊月刊 全編(全6冊)民国文献資料叢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87,000
王永倫 管新福 劉可文 整理、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4年12月
《文讯月刊》全编(全6册)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民國文獻資料叢編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文訊月刊》是抗戰大後方極具影響力的文化刊物,由貴陽文通書局編輯出版,1941年創刊,共出版9卷55期。該刊的主編為謝六逸、顧頡剛、白壽彝等名家,撰稿人包括唐弢、李健吾、艾蕪、碧野等文化名人,主要發表學術論著、文藝作品、名著提要、文化動態等,同時兼顧文學、歷史、科技、哲學、藝術、工業等方面,為抗戰文化、大後方文學等方面的研究保存了參考史料。本書對《文訊月刊》進行系統輯錄,為首次完整影印出版,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

《文訊月刊》是貴陽文通書局編輯所編輯出版的一本綜合性文化刊物。“那時貴陽文通書局剛成立了編輯所,感到作者、讀者和出版者間應有一個聯繫的東西,便創辦了本刊。原意也許衹想辦一個像《出版週刊》一樣的東西,所以擬議的原名是叫作《文通書局通訊》。但等到發刊的時候,本刊的目的卻變成了‘刊載學術論著、文藝作品、名著提要、文化動態以及其他與出版事業有關的文字’(發刊詞)。於是《文訊》這個名稱,實際上並不是《文通書局通訊》的簡稱,而應是《文化通訊》的簡稱了。

《文讯》月刊1941年10月10日创刊于贵阳,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出版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在全面抗战时期产生过重要影响。载有张世禄的《论语言之演变与训诂》、罗登义的《营养学在农业化学中的地位和进步》、李详遗著《世说新语笺释》、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等。该刊内容注重学理性的介绍和研究,为我国近代社会人文、风物地理等的研究保存了参考史料,有助于人类学、社会学、史地学、文化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刊中不乏近代文坛作家的侧面描写,为相关人物研究提供了资料,同时也有助于抗战文学的研究。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87,000
王永倫 管新福 劉可文 整理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24年12月
《文讯月刊》全编(全6册)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民國文獻資料叢編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文訊月刊》是抗戰大後方極具影響力的文化刊物,由貴陽文通書局編輯出版,1941年創刊,共出版9卷55期。該刊的主編為謝六逸、顧頡剛、白壽彝等名家,撰稿人包括唐弢、李健吾、艾蕪、碧野等文化名人,主要發表學術論著、文藝作品、名著提要、文化動態等,同時兼顧文學、歷史、科技、哲學、藝術、工業等方面,為抗戰文化、大後方文學等方面的研究保存了參考史料。本書對《文訊月刊》進行系統輯錄,為首次完整影印出版,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 《文訊月刊》是貴陽文通書局編輯所編輯出版的一本綜合性文化刊物。“那時貴陽文通書局剛成立了編輯所,感到作者、讀者和出版者間應有一個聯繫的東西,便創辦了本刊。原意也許衹想辦一個像《出版週刊》一樣的東西,所以擬議的原名是叫作《文通書局通訊》。但等到發刊的時候,本刊的目的卻變成了‘刊載學術論著、文藝作品、名著提要、文化動態以及其他與出版事業有關的文字’(發刊詞)。於是《文訊》這個名稱,實際上並不是《文通書局通訊》的簡稱,而應是《文化通訊》的簡稱了。 《文讯》月刊1941年10月10日创刊于贵阳,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出版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在全面抗战时期产生过重要影响。载有张世禄的《论语言之演变与训诂》、罗登义的《营养学在农业化学中的地位和进步》、李详遗著《世说新语笺释》、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等。该刊内容注重学理性的介绍和研究,为我国近代社会人文、风物地理等的研究保存了参考史料,有助于人类学、社会学、史地学、文化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刊中不乏近代文坛作家的侧面描写,为相关人物研究提供了资料,同时也有助于抗战文学的研究。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日本国際博覧会開催 - 昭和開催から55年、博覧会の記憶

米マイクロソフト社50年 - IT-情報技術の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