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中復堂全集」の検索結果
1件

康輶紀行 上下冊 /清代史料筆記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840
[清]姚瑩 著/欧陽躍峰 点校、中華書局、2018年11月、767p、A5
康輶纪行.全二册(繁体本)--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姚莹 、欧阳跃峰 著 中华书局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康輶紀行》的作者姚瑩,字石甫,號明叔,晚號展和,又號幸翁,生於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24歲考中進士,先後任福建平和、龍溪、臺灣縣知縣,噶瑪蘭廳(今臺灣宜蘭縣)通判,江蘇武進、元和縣知縣,護理兩淮鹽運使,署理臺灣道道員,湖北鹽法道,廣西按察使。為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 鴉片戰爭期間,姚瑩與總兵達洪阿組織臺灣軍民抗敵保臺,斃敵數十名,俘虜180余人。《南京條約》簽訂後被誣入刑部獄,旋以同知銜知州發往四川效用,奉命兩次入藏查處乍雅兩位呼圖克圖相爭之事,前後歷時約一年又五個月,“所至於地方道裏遠近、山川風俗,詳考博證,而於西洋各國情事及諸教源流,尤深致意”,於道光二十六年撰成《康輶紀行》初稿(原名《康衛紀行》)12卷。道光二十八年夏,姚瑩辭官返裏,將該書重新“厘為十六卷”刊行,前15卷為其兩次入藏沿途所見、所聞及所思之劄記,末卷為其搜集與繪制的地圖(共11種)與圖說。《康輶紀行》12卷本初刊於道光末年,16卷本再刊於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收入《中復堂全集》和民國年間的《筆記小說大觀》,手稿現藏安徽省圖書館。 姚瑩自稱《康輶紀行》“大約所紀六端:一乍雅使事始末,二剌麻〔喇嘛〕及諸異教源流,三外夷山川形勢風土,四入藏諸路道裏遠近,五泛論古今學術事實,六沿途感觸雜撰詩文”。事實上,該書不但對西藏的歷史、地理、政治、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作了比較全面的考察,而且對於與西藏毗鄰的印度、廓爾喀(即尼泊爾)、哲孟雄(即錫金)以及英、法、俄、美等國情況都盡可能地作了介紹。 《康輶紀行》一書中最具特色、最能體現時代精神的內容是對西方社會的了解和介紹。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840
[清]姚瑩 著/欧陽躍峰 点校 、中華書局 、2018年11月 、767p 、A5
康輶纪行.全二册(繁体本)--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姚莹 、欧阳跃峰 著 中华书局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康輶紀行》的作者姚瑩,字石甫,號明叔,晚號展和,又號幸翁,生於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24歲考中進士,先後任福建平和、龍溪、臺灣縣知縣,噶瑪蘭廳(今臺灣宜蘭縣)通判,江蘇武進、元和縣知縣,護理兩淮鹽運使,署理臺灣道道員,湖北鹽法道,廣西按察使。為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 鴉片戰爭期間,姚瑩與總兵達洪阿組織臺灣軍民抗敵保臺,斃敵數十名,俘虜180余人。《南京條約》簽訂後被誣入刑部獄,旋以同知銜知州發往四川效用,奉命兩次入藏查處乍雅兩位呼圖克圖相爭之事,前後歷時約一年又五個月,“所至於地方道裏遠近、山川風俗,詳考博證,而於西洋各國情事及諸教源流,尤深致意”,於道光二十六年撰成《康輶紀行》初稿(原名《康衛紀行》)12卷。道光二十八年夏,姚瑩辭官返裏,將該書重新“厘為十六卷”刊行,前15卷為其兩次入藏沿途所見、所聞及所思之劄記,末卷為其搜集與繪制的地圖(共11種)與圖說。《康輶紀行》12卷本初刊於道光末年,16卷本再刊於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收入《中復堂全集》和民國年間的《筆記小說大觀》,手稿現藏安徽省圖書館。 姚瑩自稱《康輶紀行》“大約所紀六端:一乍雅使事始末,二剌麻〔喇嘛〕及諸異教源流,三外夷山川形勢風土,四入藏諸路道裏遠近,五泛論古今學術事實,六沿途感觸雜撰詩文”。事實上,該書不但對西藏的歷史、地理、政治、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作了比較全面的考察,而且對於與西藏毗鄰的印度、廓爾喀(即尼泊爾)、哲孟雄(即錫金)以及英、法、俄、美等國情況都盡可能地作了介紹。 《康輶紀行》一書中最具特色、最能體現時代精神的內容是對西方社會的了解和介紹。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墜落
墜落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