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乐器」の検索結果
25件

中国楽器志・気鳴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500
曾遂今著、人民音楽、2010年、精装本
《中国乐器志(气鸣卷)》内容简介:气鸣乐器的科学涵义是,乐器声音的来源是空气柱本身振动发声。本卷分四编:边棱音编、簧振管编、唇振管编和编外乐器部分。前三大编在中国气鸣乐器中占有支配性的地位,拥有的乐器最多并带普遍性。第四类乐器在社会生活中含量极少,但又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故用“其他气鸣”作题。这些乐器的声音激发方式游离于边棱音、簧振、唇振之外,科学的发音鉴定有待于今后工作的展开。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500
曾遂今著 、人民音楽 、2010年 、精装本
《中国乐器志(气鸣卷)》内容简介:气鸣乐器的科学涵义是,乐器声音的来源是空气柱本身振动发声。本卷分四编:边棱音编、簧振管编、唇振管编和编外乐器部分。前三大编在中国气鸣乐器中占有支配性的地位,拥有的乐器最多并带普遍性。第四类乐器在社会生活中含量极少,但又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故用“其他气鸣”作题。这些乐器的声音激发方式游离于边棱音、簧振、唇振之外,科学的发音鉴定有待于今后工作的展开。

中国古代器物大詞典・楽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陸錫興 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乐器》主要内容包括:凡例、前言、音序索引、正文等等。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乐器》由陆锡兴所著。《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乐器》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陸錫興 主編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乐器》主要内容包括:凡例、前言、音序索引、正文等等。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乐器》由陆锡兴所著。《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乐器》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鴻山越墓出土楽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南京博物院、文物出版社、2007年、292p、A4精
鸿山越墓出土乐器
天に汚れシミあ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
南京博物院 、文物出版社 、2007年 、292p 、A4精
鸿山越墓出土乐器 天に汚れシミあり

古今図書集成図典 全1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64,000
〔清〕陳夢雷 等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23年09月
古今图书集成图典(全12册)(清)陈梦雷等 编

《古今图书集成图典》又名《内府全图》,据日本内阁文库著录,疑是清代第一部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初刻之前“试印图版者”,但“彼此出入若干”。原书四十册。分为天文、地理、山川、外国、农桑、乐器、考工、奇器、博古禽虫、草木十一部,共版刻图近两千幅。此次影印每四卷合并为一册,共十册精装,便于读者翻阅利用。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64,000
〔清〕陳夢雷 等編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23年09月
古今图书集成图典(全12册)(清)陈梦雷等 编 《古今图书集成图典》又名《内府全图》,据日本内阁文库著录,疑是清代第一部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初刻之前“试印图版者”,但“彼此出入若干”。原书四十册。分为天文、地理、山川、外国、农桑、乐器、考工、奇器、博古禽虫、草木十一部,共版刻图近两千幅。此次影印每四卷合并为一册,共十册精装,便于读者翻阅利用。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馬王堆漢墓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350
陳建明 主編、岳麓書社、2013年10月
马王堆汉墓研究 陈建明 主编 嶽麓書社岳麓书社

1970年代前期に発見された長沙馬王堆漢墓は、20世紀の中国における最も重要な考古発見の一つである。本書は、湖南省博物館に収蔵されている長沙馬王堆漢墓の関係資料に依拠し、馬王堆漢墓の発掘経過・副葬品・墓葬形制・出土文献などの紹介を通し、馬王堆漢墓と楚文化との内在的な関係を掲示する。

主要內容包括:墓葬形制,墓主與年代,棺槨與喪葬制度,女屍研究與保護,紡織品和服飾,漆器、木俑、樂器,陶器、竹木器、金屬器、印章與封泥及其他文物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墓葬形制、墓主与年代
第一节 墓葬形制
第二节 墓主与年代
第二章 棺椁与丧葬制度
第一节 棺椁制度
第二节 丧葬用鼎制度
第三节 丧葬衣衾制度
第三章 女尸研究与保护
第一节 女尸的解剖与类型
第二节 女尸不朽之谜
第三节 女尸保存关键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章 纺织品和服饰
第一节 织物品种及工艺
第二节 服饰
第五章 漆器、木俑、乐器
第一节 漆器
第二节 木俑
第三节 乐器
第四节 漆器保护与修复
第六章 陶器、竹木器、金属器、印章与封泥及其他文物
第一节 陶器
第二节 竹木器
第三节 金属器
第四节 印章与封泥
第五节 其他文物
第七章 动植物标本
第一节 出土情况
第二节 标本的鉴定及研究
第三节 相关深入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帛画和绘画艺术
第一节 T形帛画及绘画艺术
第二节 其他帛画及绘画艺术
第九章 帛书简牍
第一节 《周易》及其经传、《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
第二节 《老子》甲、乙本及其卷前、卷后古佚书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350
陳建明 主編 、岳麓書社 、2013年10月
马王堆汉墓研究 陈建明 主编 嶽麓書社岳麓书社 1970年代前期に発見された長沙馬王堆漢墓は、20世紀の中国における最も重要な考古発見の一つである。本書は、湖南省博物館に収蔵されている長沙馬王堆漢墓の関係資料に依拠し、馬王堆漢墓の発掘経過・副葬品・墓葬形制・出土文献などの紹介を通し、馬王堆漢墓と楚文化との内在的な関係を掲示する。 主要內容包括:墓葬形制,墓主與年代,棺槨與喪葬制度,女屍研究與保護,紡織品和服飾,漆器、木俑、樂器,陶器、竹木器、金屬器、印章與封泥及其他文物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墓葬形制、墓主与年代 第一节 墓葬形制 第二节 墓主与年代 第二章 棺椁与丧葬制度 第一节 棺椁制度 第二节 丧葬用鼎制度 第三节 丧葬衣衾制度 第三章 女尸研究与保护 第一节 女尸的解剖与类型 第二节 女尸不朽之谜 第三节 女尸保存关键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章 纺织品和服饰 第一节 织物品种及工艺 第二节 服饰 第五章 漆器、木俑、乐器 第一节 漆器 第二节 木俑 第三节 乐器 第四节 漆器保护与修复 第六章 陶器、竹木器、金属器、印章与封泥及其他文物 第一节 陶器 第二节 竹木器 第三节 金属器 第四节 印章与封泥 第五节 其他文物 第七章 动植物标本 第一节 出土情况 第二节 标本的鉴定及研究 第三节 相关深入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帛画和绘画艺术 第一节 T形帛画及绘画艺术 第二节 其他帛画及绘画艺术 第九章 帛书简牍 第一节 《周易》及其经传、《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 第二节 《老子》甲、乙本及其卷前、卷后古佚书

中国音楽文物大系・陝西 天津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6,500
総編輯部、大象出版社、1999年、B4精装本+函、上製1冊
天津陜西巻 中国音楽文物大係
ISBN:9787534720154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卷 天津卷
总编辑部 方建军等 编

中国音乐史学,尤其在中国音乐考古学方面,曾勉附于中国文史界、考古界之骥尾。号称“礼乐之邦”的古代中国,并无系统的音乐史著作,只有历代正史中给予重要地位的“乐志”、“律志”以及若干史料杂集中的相关研究。作为考古学前身的“金石学”中,虽也容纳有相当数量的青铜编钟研究,却难以认为这已是“音乐考古学”的发端。如果说中国的音乐研究,始自“五四”运动以来,那么中国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就是随着音乐史家的开拓,孕育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史学进展,促进于70年代末以来音乐文物深入调查,而至今已在起步阶段了。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音乐史家们对于音乐考古研究的注意,是在文史界的启发与带动下逐渐展开的。王光祈先生关于某些传世音乐文物的研究,也许只算个别事例;杨荫浏先生写作《中国音乐史纲》时,考古学家唐兰先生的《古乐器小记》、刘半农先生等所作的古乐器测音研究工作,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并成为《中国音乐史纲》写作的方法论的参考了。五六十年代,杨荫浏先生在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写作时,指导中国音乐研究所,配合文物界、考古界,从虎纹大石磬到河南信阳楚墓编钟等出土音乐文物所进行的一系列音乐学研究,为此后的音乐文物调查提供了初步经验,并作出了某些学术的、知识的、技术的准备。其问,音乐研究所的李纯一研究员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远古与夏、商部分)和他的有关论文,多专注于音乐考古问题,对于音乐学者从事考古研究甚有贡献。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6,500
総編輯部 、大象出版社 、1999年 、B4精装本+函 、上製1冊
天津陜西巻 中国音楽文物大係 ISBN:9787534720154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卷 天津卷 总编辑部 方建军等 编 中国音乐史学,尤其在中国音乐考古学方面,曾勉附于中国文史界、考古界之骥尾。号称“礼乐之邦”的古代中国,并无系统的音乐史著作,只有历代正史中给予重要地位的“乐志”、“律志”以及若干史料杂集中的相关研究。作为考古学前身的“金石学”中,虽也容纳有相当数量的青铜编钟研究,却难以认为这已是“音乐考古学”的发端。如果说中国的音乐研究,始自“五四”运动以来,那么中国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就是随着音乐史家的开拓,孕育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史学进展,促进于70年代末以来音乐文物深入调查,而至今已在起步阶段了。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音乐史家们对于音乐考古研究的注意,是在文史界的启发与带动下逐渐展开的。王光祈先生关于某些传世音乐文物的研究,也许只算个别事例;杨荫浏先生写作《中国音乐史纲》时,考古学家唐兰先生的《古乐器小记》、刘半农先生等所作的古乐器测音研究工作,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并成为《中国音乐史纲》写作的方法论的参考了。五六十年代,杨荫浏先生在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写作时,指导中国音乐研究所,配合文物界、考古界,从虎纹大石磬到河南信阳楚墓编钟等出土音乐文物所进行的一系列音乐学研究,为此后的音乐文物调查提供了初步经验,并作出了某些学术的、知识的、技术的准备。其问,音乐研究所的李纯一研究员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远古与夏、商部分)和他的有关论文,多专注于音乐考古问题,对于音乐学者从事考古研究甚有贡献。

中国音楽文物大系・湖北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5,400
総編輯部 王子初 主編、大象出版社、1996年、B4精装本+函、上製1冊
ISBN: 9787534719943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湖北卷
王子初 编 大象出版社

大量の考古発見、伝世の各種古代楽器舞具、音楽内容を反映する器皿飾絵・雕磚石刻・紙帛絵画・俑人泥塑・洞窟壁画・書譜経巻などを収録。時代・蔵地・考古資料・形制紋飾・音楽性能・文献要目を記す。

本书是湖北省的分卷,分为乐器和图像两部分。《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选取各地区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我国古代交响乐发展水平的精品,编成各省分卷。
本巻共收録700余件文物,分楽器、図像、曾侯乙墓専集3部分,楽器部分包括陶響器、鈴 鐃、甬鐘、鈕鐘、扁鐘、錚 鐸、磬 圓磬、銅鼓、鑼 鐃[bo2] 木魚、虎座鳥架鼓、 木鼓 鹿鼓、瑟、琴 均鐘、哨 律管 簫 笙等,図像部分包括織錦、画像磚等彩色図版300多幅。
目录
湖北音乐文物综述
第一章 乐器
第一节 陶响器
第二节 铃 铙
第三节 甬钟
第四节 鎛 钮钟
第五节 编钟
第六节 钲 句鑃 铎
第七节 磬 圆磬
第八节 錞于
第九节 铜鼓
第十节 锣 铙钹 木鱼
第十一节 虎座鸟架鼓 木鼓 鹿鼓
第十二节 瑟
第十三节 琴 均钟
第十四节 埙 哨 律管 箫 篪 笙
第二章 图像
第一节 织锦 绘画
第二节 器皿饰绘
第三节 画像砖 石刻
第四节 乐俑
第三章 曾侯乙墓专辑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出土文物
第三节 钟架
第四节 编钟
第五节 挂钟构件及悬钟形式
第六节 钟铭
第七节 编钟的组合及演奏
第八节 编磬
第九节 鼓
第十节 瑟
第十一节 琴(十弦琴)
第十二节 均钟(五弦琴)
第十三节 笙
第十四节 排箫
第十五节 篪
第十六节 乐舞图鸳鸯盒
附录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5,400
総編輯部 王子初 主編 、大象出版社 、1996年 、B4精装本+函 、上製1冊
ISBN: 9787534719943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湖北卷 王子初 编 大象出版社 大量の考古発見、伝世の各種古代楽器舞具、音楽内容を反映する器皿飾絵・雕磚石刻・紙帛絵画・俑人泥塑・洞窟壁画・書譜経巻などを収録。時代・蔵地・考古資料・形制紋飾・音楽性能・文献要目を記す。 本书是湖北省的分卷,分为乐器和图像两部分。《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选取各地区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我国古代交响乐发展水平的精品,编成各省分卷。 本巻共收録700余件文物,分楽器、図像、曾侯乙墓専集3部分,楽器部分包括陶響器、鈴 鐃、甬鐘、鈕鐘、扁鐘、錚 鐸、磬 圓磬、銅鼓、鑼 鐃[bo2] 木魚、虎座鳥架鼓、 木鼓 鹿鼓、瑟、琴 均鐘、哨 律管 簫 笙等,図像部分包括織錦、画像磚等彩色図版300多幅。 目录 湖北音乐文物综述 第一章 乐器 第一节 陶响器 第二节 铃 铙 第三节 甬钟 第四节 鎛 钮钟 第五节 编钟 第六节 钲 句鑃 铎 第七节 磬 圆磬 第八节 錞于 第九节 铜鼓 第十节 锣 铙钹 木鱼 第十一节 虎座鸟架鼓 木鼓 鹿鼓 第十二节 瑟 第十三节 琴 均钟 第十四节 埙 哨 律管 箫 篪 笙 第二章 图像 第一节 织锦 绘画 第二节 器皿饰绘 第三节 画像砖 石刻 第四节 乐俑 第三章 曾侯乙墓专辑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出土文物 第三节 钟架 第四节 编钟 第五节 挂钟构件及悬钟形式 第六节 钟铭 第七节 编钟的组合及演奏 第八节 编磬 第九节 鼓 第十节 瑟 第十一节 琴(十弦琴) 第十二节 均钟(五弦琴) 第十三节 笙 第十四节 排箫 第十五节 篪 第十六节 乐舞图鸳鸯盒 附录 后记

中国青銅器全集(14) 滇 昆明(中国美術分類全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中国青銅器全集編輯委編、文物、1993年、A4精装本
中国青铜器全集 14 滇 昆明

《中国青铜器全集14:滇昆明》介绍了滇、昆明是战国至柬漠初年活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两个重要部族,他们所创造的青铜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滇、昆明青铜器品类繁多,主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装饰品等。其中贮贝器及一些扣饰上雕铸的图像,题材、内容极其丰富,举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生产活动、战争、祭祀等,以及人们藉以生活的自然界,都充分地得以表现。可以说,滇、昆明青铜器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它揭示了我国西南一个神秘地区的历史面貌。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中国青銅器全集編輯委編 、文物 、1993年 、A4精装本
中国青铜器全集 14 滇 昆明 《中国青铜器全集14:滇昆明》介绍了滇、昆明是战国至柬漠初年活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两个重要部族,他们所创造的青铜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滇、昆明青铜器品类繁多,主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装饰品等。其中贮贝器及一些扣饰上雕铸的图像,题材、内容极其丰富,举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生产活动、战争、祭祀等,以及人们藉以生活的自然界,都充分地得以表现。可以说,滇、昆明青铜器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它揭示了我国西南一个神秘地区的历史面貌。

中国楽器大詞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
応有勤、孫克仁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515頁
中国乐器大词典  应有勤 孙克仁 编著
民族樂器,品種繁多,源遠流長;每件樂器,都蘊含着獨特的文化。但是,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比較完整的、具有學術價值的樂器大詞典。《中國樂器大詞典》的完成意味着我國有了第一部檢索闡釋中國千年樂器文化史的工具書。

《中國樂器大詞典》收錄了從石器時代至現代的能收集到的各種樂器史料和樂器圖片,時序跨度可從石器時代(如賈湖骨笛)至現代。設詞條近4千條,插有圖片千余幅,收詞范圍除了傳統的歷代宮廷樂器、古代民間樂器外,還包括現代常規樂器、民間樂器、少數民族樂器,以及近現代改良樂器等。詞典條目內容涉及歷史、人文、宗教、宮廷雅樂、樂器音位、樂器音階、功能、演奏方式等。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
応有勤、孫克仁編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年 、515頁
中国乐器大词典  应有勤 孙克仁 编著 民族樂器,品種繁多,源遠流長;每件樂器,都蘊含着獨特的文化。但是,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比較完整的、具有學術價值的樂器大詞典。《中國樂器大詞典》的完成意味着我國有了第一部檢索闡釋中國千年樂器文化史的工具書。 《中國樂器大詞典》收錄了從石器時代至現代的能收集到的各種樂器史料和樂器圖片,時序跨度可從石器時代(如賈湖骨笛)至現代。設詞條近4千條,插有圖片千余幅,收詞范圍除了傳統的歷代宮廷樂器、古代民間樂器外,還包括現代常規樂器、民間樂器、少數民族樂器,以及近現代改良樂器等。詞典條目內容涉及歷史、人文、宗教、宮廷雅樂、樂器音位、樂器音階、功能、演奏方式等。

考古図 全2冊(奎文萃珍)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宋]呂大臨 撰、文物出版社、2019年08月
考古图(全二册)-奎文萃珍系列 (宋) 吕大临

《考古圖(上下)》於北宋元祐七年(1092)成書。著錄當時宮廷及私家的古代銅器、玉器藏品二百三十四件,按器形分類編排:卷一至卷六為鼎、鬲、簋、爵等商周銅器,收器一百四十三件;卷七為鐘、磬等樂器,收器十五件;卷八為玉器,收器九件;卷九、十為秦漢器,收器六十七件。每器均摹繪器形、款識,並記錄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等,附有銘文考釋;對出土地點、收藏源流也都有記錄。與稍後面世的《宣和博古圖》並稱為北宋時古器物研究的雙璧。

《考古图》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成书。著录当时宫廷及私家的古代铜器、玉器藏品二百三十四件,按器形分类编排:卷一至卷六为鼎、鬲、簋、爵等商周铜器,收器一百四十三件;卷七为钟、磬等乐器,收器十五件;卷八为玉器,收器九件;卷九、十为秦汉器,收器六十七件。每器均摹绘器形、款识,并记录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等,附有铭文考释;对出土地点、收藏源流也都有记录。与稍后面世的《宣和博古图》并称为北宋时古器物研究的双璧。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
[宋]呂大臨 撰 、文物出版社 、2019年08月
考古图(全二册)-奎文萃珍系列 (宋) 吕大临 《考古圖(上下)》於北宋元祐七年(1092)成書。著錄當時宮廷及私家的古代銅器、玉器藏品二百三十四件,按器形分類編排:卷一至卷六為鼎、鬲、簋、爵等商周銅器,收器一百四十三件;卷七為鐘、磬等樂器,收器十五件;卷八為玉器,收器九件;卷九、十為秦漢器,收器六十七件。每器均摹繪器形、款識,並記錄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等,附有銘文考釋;對出土地點、收藏源流也都有記錄。與稍後面世的《宣和博古圖》並稱為北宋時古器物研究的雙璧。 《考古图》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成书。著录当时宫廷及私家的古代铜器、玉器藏品二百三十四件,按器形分类编排:卷一至卷六为鼎、鬲、簋、爵等商周铜器,收器一百四十三件;卷七为钟、磬等乐器,收器十五件;卷八为玉器,收器九件;卷九、十为秦汉器,收器六十七件。每器均摹绘器形、款识,并记录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等,附有铭文考释;对出土地点、收藏源流也都有记录。与稍后面世的《宣和博古图》并称为北宋时古器物研究的双璧。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過日子:中国古人日常生活彩絵図志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侯印国、台海出版社、2022年6月
過日子:中國古人日常生活彩繪圖志 过日子: 中国古人日常生活彩绘图志 侯印国 著 〔清〕佚名 绘

本書集合了多部清朝時期中國廣州一帶畫師所繪的外銷畫冊,結合大量傳世文獻,對這些涵蓋衣、食、住、行、樂的百餘幅手繪圖像畫作,進行深入淺出地剖析解讀。力求在更深廣的背景中,還原古人豐富有趣的日常生活與風俗習慣。在展示當時中國社會生活、自然生態的“全景圖”的同時,本書也側面探尋挖掘了這股席捲西方世界的“中國潮”。以直觀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優秀深厚的中國文化,以及中國文化對西方世界的巨大影響。文字的通俗與趣味性。配合百余幅豐富精美的手繪插圖,生動演繹了中國古人生活的豐富多姿,為讀者帶來一縷綿延百年的自在煙火氣,可以在工作學習的放鬆之餘,收穫一份知識與力量。

目录
衣 服饰二十五图
食 炉灶三十二图
住 家具陈设二十七图
水·船只二十四图
陆·车马三十图
乐 乐器二十一图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侯印国 、台海出版社 、2022年6月
過日子:中國古人日常生活彩繪圖志 过日子: 中国古人日常生活彩绘图志 侯印国 著 〔清〕佚名 绘 本書集合了多部清朝時期中國廣州一帶畫師所繪的外銷畫冊,結合大量傳世文獻,對這些涵蓋衣、食、住、行、樂的百餘幅手繪圖像畫作,進行深入淺出地剖析解讀。力求在更深廣的背景中,還原古人豐富有趣的日常生活與風俗習慣。在展示當時中國社會生活、自然生態的“全景圖”的同時,本書也側面探尋挖掘了這股席捲西方世界的“中國潮”。以直觀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優秀深厚的中國文化,以及中國文化對西方世界的巨大影響。文字的通俗與趣味性。配合百余幅豐富精美的手繪插圖,生動演繹了中國古人生活的豐富多姿,為讀者帶來一縷綿延百年的自在煙火氣,可以在工作學習的放鬆之餘,收穫一份知識與力量。 目录 衣 服饰二十五图 食 炉灶三十二图 住 家具陈设二十七图 水·船只二十四图 陆·车马三十图 乐 乐器二十一图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敦煌楽舞大典 (全2冊) 図録巻、文字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6,300
高徳祥 陳雪静 著、上海音楽出版社、2022年09月
敦煌樂舞大典,圖錄卷、文字卷(全2冊)
敦煌乐舞大典 :文字卷・图录卷(全二册)

本书是我社继2016年出版《敦煌乐舞—经变乐舞》后,即将于“十四五”开局之年推出的一部大型敦煌乐舞艺术工具书,是全国迄今对敦煌石窟中的乐舞进行的最为全面和系统的辑录与研究。本项目共分为“文字卷”和“图录卷”,约17万字、1300幅珍稀图片,涵盖敦煌8大洞窟共371个洞窟有关乐舞的全部图片,考证大量舞姿、舞伎图,以及乐器及乐队形制。其中许多学术观点均无相关参考资料,经作者考量研究后首次提出。本项目的出版,将从敦煌乐舞的视角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佳作,真实地反映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乐舞艺术的交流,及敦煌多元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深入探寻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丰富敦煌乐舞艺术的创作形式,对于“一带一路”文化共建的推动具有现时意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6,300
高徳祥 陳雪静 著 、上海音楽出版社 、2022年09月
敦煌樂舞大典,圖錄卷、文字卷(全2冊) 敦煌乐舞大典 :文字卷・图录卷(全二册) 本书是我社继2016年出版《敦煌乐舞—经变乐舞》后,即将于“十四五”开局之年推出的一部大型敦煌乐舞艺术工具书,是全国迄今对敦煌石窟中的乐舞进行的最为全面和系统的辑录与研究。本项目共分为“文字卷”和“图录卷”,约17万字、1300幅珍稀图片,涵盖敦煌8大洞窟共371个洞窟有关乐舞的全部图片,考证大量舞姿、舞伎图,以及乐器及乐队形制。其中许多学术观点均无相关参考资料,经作者考量研究后首次提出。本项目的出版,将从敦煌乐舞的视角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佳作,真实地反映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乐舞艺术的交流,及敦煌多元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深入探寻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丰富敦煌乐舞艺术的创作形式,对于“一带一路”文化共建的推动具有现时意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音楽文物大系Ⅱ湖南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0
高至喜 熊傳薪主編、大象出版社、2006年、315p、B4
ISBN: 9787534743856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2)湖南卷
高至喜 熊传薪 主编

中国音楽考古学についての初めての大典であり、現在に伝わってきた古代の楽器や舞具及び大量の考古発掘により出土された音楽に関係する器皿飾絵、磚雕石刻、紙帛絵画、踊人泥塑、洞窟壁画、書譜経巻などを一省に一巻の形で収録する。本巻を含む12の巻はすでに刊行されている。 

本巻收湖南地区発現文物約300件,命名原則有:沿用旧名,以器物自銘、器主或墓主命名,以出土地命名,以文物自身的顯著特征命名;編目以“器類法”為一級分類,即将文物分楽器、図像両大類;楽器類文物数量及種類較多時,用“材質法”、“種類法”為二三級分類;図像類視文物構成的実際情況,采用適用的方法作次級分類;条目編排体例為:文物名称、時代、蔵地、考古資料、形制紋飾、音楽性能、文献要目等。插図約300幅。附《図片索引》、《湖南音楽文物分布示意図》。
目  录
湖南音乐文物综述
章 乐器
 节 铙
 第二节 镈
 第三节 甬钟
 第四节 纽钟
 第五节 扁钟
 第六节 钲
 第七节 铎铃
 第八节 镦于
 第九节 木鼓 木编磬
 第十节 铜鼓
 第十一节 锣鼓
 第十二节 琴 瑟 筑 筝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0
高至喜 熊傳薪主編 、大象出版社 、2006年 、315p 、B4
ISBN: 9787534743856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2)湖南卷 高至喜 熊传薪 主编 中国音楽考古学についての初めての大典であり、現在に伝わってきた古代の楽器や舞具及び大量の考古発掘により出土された音楽に関係する器皿飾絵、磚雕石刻、紙帛絵画、踊人泥塑、洞窟壁画、書譜経巻などを一省に一巻の形で収録する。本巻を含む12の巻はすでに刊行されている。  本巻收湖南地区発現文物約300件,命名原則有:沿用旧名,以器物自銘、器主或墓主命名,以出土地命名,以文物自身的顯著特征命名;編目以“器類法”為一級分類,即将文物分楽器、図像両大類;楽器類文物数量及種類較多時,用“材質法”、“種類法”為二三級分類;図像類視文物構成的実際情況,采用適用的方法作次級分類;条目編排体例為:文物名称、時代、蔵地、考古資料、形制紋飾、音楽性能、文献要目等。插図約300幅。附《図片索引》、《湖南音楽文物分布示意図》。 目  录 湖南音乐文物综述 章 乐器  节 铙  第二节 镈  第三节 甬钟  第四节 纽钟  第五节 扁钟  第六节 钲  第七节 铎铃  第八节 镦于  第九节 木鼓 木编磬  第十节 铜鼓  第十一节 锣鼓  第十二节 琴 瑟 筑 筝

考工記名物図解(増訂本) 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
李亜明、中国広播影視出版社、2025、798p
考工记名物图解(增订本) 上、下 李亚明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考工记名物图解》在建构中国最早手工业文化经典《考工记》名物系统的基础之上,继承历代文物图录成就与考古发现成果,用与原典同步对应的方式进行图证,类聚并重构原材料、车辆、旗帜、兵器、容器、乐器、丝织品、色彩、玉器、都城规划与建设、沟洫、农具、度量衡、剂量等名物系统,图文并茂,是对《考工记》的活化解读。增订本秉承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宗旨,进一步回溯中国的青铜时代,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基因,书中增补了近年来最新考古成果和表述方式,更新了资料和表述,突出对古代精细的工艺制造规格等内容的介绍,增补《考工记》文本引文的白话今译,满足读者以二重证据精准理解并活化利用古籍的需求。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
李亜明 、中国広播影視出版社 、2025 、798p
考工记名物图解(增订本) 上、下 李亚明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考工记名物图解》在建构中国最早手工业文化经典《考工记》名物系统的基础之上,继承历代文物图录成就与考古发现成果,用与原典同步对应的方式进行图证,类聚并重构原材料、车辆、旗帜、兵器、容器、乐器、丝织品、色彩、玉器、都城规划与建设、沟洫、农具、度量衡、剂量等名物系统,图文并茂,是对《考工记》的活化解读。增订本秉承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宗旨,进一步回溯中国的青铜时代,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基因,书中增补了近年来最新考古成果和表述方式,更新了资料和表述,突出对古代精细的工艺制造规格等内容的介绍,增补《考工记》文本引文的白话今译,满足读者以二重证据精准理解并活化利用古籍的需求。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榆林窟 壁画楽舞図像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1,780
朱暁峰、文物、2023年06月
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研究
榆林窟壁画乐舞图像及研究
朱晓峰

榆林窟又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县城西南约70公里处的踏实河两岸,是敦煌石窟中规模仅次于莫高窟的石窟群落。榆林窟壁画中保存有丰富的乐舞图像,分布在壁面的经变画、说法图、出行图以及表现世俗场景和装饰性的画面中,内容以乐器、乐伎和舞伎为主,形式主要包括乐器演奏,舞蹈和乐舞组合。本书包括榆林窟壁画乐舞图像的调查和研究两部分。
本書旨在敦煌學和圖像學的交叉研究,擬將“壁畫”和“樂舞”二者並置於榆林窟這一空間中,研究課題“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研究”便由此而生。本課題主要包括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的調查與研究兩個部分。相對而言,對樂舞圖像的全面調查、統計和分類是課題進行的基礎,對樂舞圖像的專題研究則是本課題的重點。
本書分壁畫樂舞圖像內容調查統計和壁畫樂舞圖像專題研究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完成壁畫樂舞圖像調查、分洞窟陳述和分類統計,對榆林窟現存42個洞窟做全面調查,採用音樂考古學方法獲取完備、準確的各類樂舞圖像,對獲取的圖像資料以樂舞圖像類型進行系統歸類。由於歷史或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部分壁畫出現剝落、脫色等現實問題,這將對圖像識別和採集帶來困難,實地調查中要結合現有圖錄資料和研究成果,保證獲取樂舞圖像的全面和翔實,避免疏忽與遺漏。之後,對收集的圖像資料開展識別與統計,採用文字描述和圖表相結合的方式予以呈現。
第二部分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專題研究,以時代分期,以洞窟為單元,按樂舞圖像類別對樂器形制和源流、樂隊規模和編制、伎樂圖像的出現規律、樂舞組合的方式等問題進行詳細探討。綜合文獻記載的研究結果,突出對樂舞圖像功能和意義的考察。對榆林窟之外壁畫中未曾出現或存在差異的樂舞圖像,詳細考證源流和成因;對與莫高窟相同類型和題材的樂舞圖像對比研究,綜合多處石窟樂舞圖像的普遍性和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的特殊性,形成最終的研究結論。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1,780
朱暁峰 、文物 、2023年06月
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研究 榆林窟壁画乐舞图像及研究 朱晓峰 榆林窟又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县城西南约70公里处的踏实河两岸,是敦煌石窟中规模仅次于莫高窟的石窟群落。榆林窟壁画中保存有丰富的乐舞图像,分布在壁面的经变画、说法图、出行图以及表现世俗场景和装饰性的画面中,内容以乐器、乐伎和舞伎为主,形式主要包括乐器演奏,舞蹈和乐舞组合。本书包括榆林窟壁画乐舞图像的调查和研究两部分。 本書旨在敦煌學和圖像學的交叉研究,擬將“壁畫”和“樂舞”二者並置於榆林窟這一空間中,研究課題“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研究”便由此而生。本課題主要包括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的調查與研究兩個部分。相對而言,對樂舞圖像的全面調查、統計和分類是課題進行的基礎,對樂舞圖像的專題研究則是本課題的重點。 本書分壁畫樂舞圖像內容調查統計和壁畫樂舞圖像專題研究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完成壁畫樂舞圖像調查、分洞窟陳述和分類統計,對榆林窟現存42個洞窟做全面調查,採用音樂考古學方法獲取完備、準確的各類樂舞圖像,對獲取的圖像資料以樂舞圖像類型進行系統歸類。由於歷史或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部分壁畫出現剝落、脫色等現實問題,這將對圖像識別和採集帶來困難,實地調查中要結合現有圖錄資料和研究成果,保證獲取樂舞圖像的全面和翔實,避免疏忽與遺漏。之後,對收集的圖像資料開展識別與統計,採用文字描述和圖表相結合的方式予以呈現。 第二部分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專題研究,以時代分期,以洞窟為單元,按樂舞圖像類別對樂器形制和源流、樂隊規模和編制、伎樂圖像的出現規律、樂舞組合的方式等問題進行詳細探討。綜合文獻記載的研究結果,突出對樂舞圖像功能和意義的考察。對榆林窟之外壁畫中未曾出現或存在差異的樂舞圖像,詳細考證源流和成因;對與莫高窟相同類型和題材的樂舞圖像對比研究,綜合多處石窟樂舞圖像的普遍性和榆林窟壁畫樂舞圖像的特殊性,形成最終的研究結論。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李純一全集 全6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4,100
中国芸術研究院音楽研究所、文化芸術出版社、2024年04月
李纯一全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编

李纯一(1920-2021)是我国著名音乐史学家,音乐考古学家,是音乐研究所老一辈学者的杰出代表,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和音乐考古学的开拓研究,治学严谨、成果颇丰,在国内外广受推崇,此次将其著作、论文等整理成册,集中出版。

共分6卷:第1、2两卷为集中反映李纯一先生音乐考古学成就的专著《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卷为先秦音乐史研究专著,由《先秦音乐史》《我国原始时期音乐试探》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三部分构成;第4卷为李纯一先生生前编订出版的《困知选录》论文集,名为《困知选录》(上);第5卷为先生已发表但未收入《困知选录》文集的论文,名为《困知选录》(下);第6卷为李纯一先生手稿整理,包括部分未刊论述和学术书信,另附《李纯一年表》一份。

全书共计180余万字,图片1200余幅,历时三年完成编辑出版,辑集了李纯一先生已发表的专著、论文和未刊发的文论、手稿及学术书信,力求全面展现李纯一先生的学术成就。

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3年度)”。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4,100
中国芸術研究院音楽研究所 、文化芸術出版社 、2024年04月
李纯一全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编 李纯一(1920-2021)是我国著名音乐史学家,音乐考古学家,是音乐研究所老一辈学者的杰出代表,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和音乐考古学的开拓研究,治学严谨、成果颇丰,在国内外广受推崇,此次将其著作、论文等整理成册,集中出版。 共分6卷:第1、2两卷为集中反映李纯一先生音乐考古学成就的专著《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第3卷为先秦音乐史研究专著,由《先秦音乐史》《我国原始时期音乐试探》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三部分构成;第4卷为李纯一先生生前编订出版的《困知选录》论文集,名为《困知选录》(上);第5卷为先生已发表但未收入《困知选录》文集的论文,名为《困知选录》(下);第6卷为李纯一先生手稿整理,包括部分未刊论述和学术书信,另附《李纯一年表》一份。 全书共计180余万字,图片1200余幅,历时三年完成编辑出版,辑集了李纯一先生已发表的专著、论文和未刊发的文论、手稿及学术书信,力求全面展现李纯一先生的学术成就。 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3年度)”。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王国的背影:吐谷渾慕容智墓出土文物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2,000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2022年12月
王國的背影 吐穀渾慕容智墓出土文物
王国的背影 吐谷浑慕容智墓出土文物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本書は吐谷渾慕容智墓の出土文物図録である。当該墓は唐代喜王の墓である。墓葬の保存状況は良好で、副葬品の出土も多く、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の発掘・研究計画は「考古中国」の重大プロジェクトにも認定されている。2022年3月、甘粛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考古は「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発見」及び「2021年中国考古新発見」にも選ばれている。墓葬構造は坂状墓道をもつ単室磚室墓で、墓道・厨子・封印紙・照壁・通路・墓室からなり、墓室西側には棺床が設けられ木棺が安置されている。

吐谷浑慕容智墓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由墓道、壁龛、封门、照墙、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内出土有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包括武士俑、镇墓兽等镇墓神煞俑;骑马俑、风帽俑、文官俑、武官俑等出行仪仗俑群;狗、羊、鸡、猪等家畜家禽俑;漆盘、银匙、磨、叉、笙、排箫等饮食器具及生活用具、乐器模型;陶罐、陶盆、胡床、六曲屏风、大型木质彩绘帷帐等生活实用器及随葬明器;铁甲胄、马鞍及各种鎏金银马具、弓、胡禄等成套武器装备。

本书为吐谷浑慕容智墓出土文物图录,展示了陶器、金属器、漆木器、丝织品类精品文物,力图较全面又不失生动地揭示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近百年的历史,并从中窥见归唐后吐谷浑人思想观念、物质生活、文化认同等历史细节的变迁。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2,000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 、2022年12月
王國的背影 吐穀渾慕容智墓出土文物 王国的背影 吐谷浑慕容智墓出土文物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本書は吐谷渾慕容智墓の出土文物図録である。当該墓は唐代喜王の墓である。墓葬の保存状況は良好で、副葬品の出土も多く、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の発掘・研究計画は「考古中国」の重大プロジェクトにも認定されている。2022年3月、甘粛武威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考古は「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発見」及び「2021年中国考古新発見」にも選ばれている。墓葬構造は坂状墓道をもつ単室磚室墓で、墓道・厨子・封印紙・照壁・通路・墓室からなり、墓室西側には棺床が設けられ木棺が安置されている。 吐谷浑慕容智墓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由墓道、壁龛、封门、照墙、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内出土有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包括武士俑、镇墓兽等镇墓神煞俑;骑马俑、风帽俑、文官俑、武官俑等出行仪仗俑群;狗、羊、鸡、猪等家畜家禽俑;漆盘、银匙、磨、叉、笙、排箫等饮食器具及生活用具、乐器模型;陶罐、陶盆、胡床、六曲屏风、大型木质彩绘帷帐等生活实用器及随葬明器;铁甲胄、马鞍及各种鎏金银马具、弓、胡禄等成套武器装备。 本书为吐谷浑慕容智墓出土文物图录,展示了陶器、金属器、漆木器、丝织品类精品文物,力图较全面又不失生动地揭示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近百年的历史,并从中窥见归唐后吐谷浑人思想观念、物质生活、文化认同等历史细节的变迁。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西周有銘銅器断代研究綜覧(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6,500
黄鶴 編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02月
西周有銘銅器斷代研究綜覽 黄鹤 著
西周有铭铜器断代研究综览(上下 全二册)

众所周知,西周有铭青铜器数量众多、铭文丰富,对于研究西周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充分利用这些材料的首要条件就是断代,正如郭沫若所说:“时代性没有分划清白,铜器本身的进展无从探索,更进一步的作为史料的利用尤其是不可能。”该书全面收录了1911年至2010年一百年间西周有铭青铜器的断代观点,涉及断代论著1400余种,涵盖青铜器5000余件,堪称这一领域的集成性之作,对于西周有铭铜器断代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包括三个部分:
  一、绪论。分三个阶段回顾西周铜器断代研究史,侧重介绍各期的主要断代活动及断代方法,重点介绍了“标准器断代法”、“类型学断代法”的发展过程。
  二、表格。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1911—2010年近百年间的西周有铭铜器的断代状况。共收有乐器和容器26类,包括:钟鎛、铃、鬲、献、匕、鼎、篡、盆、篮、豆、卤、尊、解、肌、爵、斝、觥、盉、壶、罍、方彝、勺、锰、盘、匝、盂,近5000余件器。每件器下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各家的断代观点、观点出处、断代依据等。
  三、附录。梳理了金文谥号断代法在西周铜器断代中的运用和发展,并阐述作者的认识。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6,500
黄鶴 編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年02月
西周有銘銅器斷代研究綜覽 黄鹤 著 西周有铭铜器断代研究综览(上下 全二册) 众所周知,西周有铭青铜器数量众多、铭文丰富,对于研究西周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充分利用这些材料的首要条件就是断代,正如郭沫若所说:“时代性没有分划清白,铜器本身的进展无从探索,更进一步的作为史料的利用尤其是不可能。”该书全面收录了1911年至2010年一百年间西周有铭青铜器的断代观点,涉及断代论著1400余种,涵盖青铜器5000余件,堪称这一领域的集成性之作,对于西周有铭铜器断代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包括三个部分:   一、绪论。分三个阶段回顾西周铜器断代研究史,侧重介绍各期的主要断代活动及断代方法,重点介绍了“标准器断代法”、“类型学断代法”的发展过程。   二、表格。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1911—2010年近百年间的西周有铭铜器的断代状况。共收有乐器和容器26类,包括:钟鎛、铃、鬲、献、匕、鼎、篡、盆、篮、豆、卤、尊、解、肌、爵、斝、觥、盉、壶、罍、方彝、勺、锰、盘、匝、盂,近5000余件器。每件器下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各家的断代观点、观点出处、断代依据等。   三、附录。梳理了金文谥号断代法在西周铜器断代中的运用和发展,并阐述作者的认识。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生命時空 馬王堆漢墓新論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5,950
美国哈仏大学中国芸術実験室 編、上海書画出版社、2025、527p
生命时空--马王堆汉墓新论 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生命时空--马王堆汉墓新论》概述了对马王堆汉墓的全新研究,以揭示其关于时空、阴阳和生命观念的重要性。本书分为三个版块,每个版块聚焦于马王堆汉墓的不同方面。首先,论及时空观念,作者们通过引人入胜的图示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马王堆汉墓中关于时空的独特认知。从六博棋盘到漆奁内置物,再到天文术数,每一项都昭示着古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这些发现不仅展示了汉代人民对宇宙秩序的探索,也揭示了他们对生命、季节和音律等方面的精深认知。其次,讨论了马王堆汉墓中的阴阳观念。通过对棺绘、神兽、机弩和纺织品等的解读,研究者们揭示了当时人们对阴阳平衡和生命气息的追求。这些发现不仅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汉代人的宗教信仰和墓葬习俗,还为研究中国早期文化和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探讨了马王堆汉墓中的生命观念。通过对帛画、动物分类、钟磬乐器和“神祇图”等的剖析,研究者们揭示了古人对生命起源、演化和宇宙律动的理解。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认识,也为今日世界观的探索提供了灵感和启示。《生命时空--马王堆汉墓新论》通过细致入微的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而丰富的汉代文化画卷,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古代人类对时空、阴阳和生命的探索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5,950
美国哈仏大学中国芸術実験室 編 、上海書画出版社 、2025 、527p
生命时空--马王堆汉墓新论 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生命时空--马王堆汉墓新论》概述了对马王堆汉墓的全新研究,以揭示其关于时空、阴阳和生命观念的重要性。本书分为三个版块,每个版块聚焦于马王堆汉墓的不同方面。首先,论及时空观念,作者们通过引人入胜的图示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马王堆汉墓中关于时空的独特认知。从六博棋盘到漆奁内置物,再到天文术数,每一项都昭示着古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这些发现不仅展示了汉代人民对宇宙秩序的探索,也揭示了他们对生命、季节和音律等方面的精深认知。其次,讨论了马王堆汉墓中的阴阳观念。通过对棺绘、神兽、机弩和纺织品等的解读,研究者们揭示了当时人们对阴阳平衡和生命气息的追求。这些发现不仅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汉代人的宗教信仰和墓葬习俗,还为研究中国早期文化和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探讨了马王堆汉墓中的生命观念。通过对帛画、动物分类、钟磬乐器和“神祇图”等的剖析,研究者们揭示了古人对生命起源、演化和宇宙律动的理解。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认识,也为今日世界观的探索提供了灵感和启示。《生命时空--马王堆汉墓新论》通过细致入微的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而丰富的汉代文化画卷,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古代人类对时空、阴阳和生命的探索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大清五朝會典 1-22(全24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56,400
王長林 唐瑩 策劃 易行 責編、線装書局、精装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ISBN/ 9787801065704    线装书局
《大清五朝会典》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个朝代所修会典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活动,提高行政职能。《康熙会典》仿明会典的修订,采取以官统事、以事隶官的编纂体例。它按中央行政机关分卷,每个行政机关下,具体规定该机关的执掌、职官设置、处理事务的程序方法,构成了会典的正文。在正文之下又附有与机关相关的规则,作为正文的补充。《康熙会典》采取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用原则,将典例分别编纂的新体例。《大清五朝会典》详细记述了清代从开国到清末的行政法规和各种事例,反映了封建行政体制的高度完备。《会典》五朝首尾相连,内容详实繁复,体例严谨,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与《清会典》相辅而行的,还有《清会典则例》或《清会典事例》和《清会典图》。《清会典则例》或《清会典事例》具体叙述清历朝官制的沿革损益和递迭嬗变的详细情况;《情会典图》则是对于坛庙、礼器、乐器、仪仗、冠服、武备、天文、舆地、刑具等等的附图说明。全书涉及清朝3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法令、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为我们研究清代的政治制度和典章故事提供了全面地、系统而较详备的资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56,400
王長林 唐瑩 策劃 易行 責編 、線装書局 、精装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ISBN/ 9787801065704    线装书局 《大清五朝会典》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个朝代所修会典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活动,提高行政职能。《康熙会典》仿明会典的修订,采取以官统事、以事隶官的编纂体例。它按中央行政机关分卷,每个行政机关下,具体规定该机关的执掌、职官设置、处理事务的程序方法,构成了会典的正文。在正文之下又附有与机关相关的规则,作为正文的补充。《康熙会典》采取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用原则,将典例分别编纂的新体例。《大清五朝会典》详细记述了清代从开国到清末的行政法规和各种事例,反映了封建行政体制的高度完备。《会典》五朝首尾相连,内容详实繁复,体例严谨,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与《清会典》相辅而行的,还有《清会典则例》或《清会典事例》和《清会典图》。《清会典则例》或《清会典事例》具体叙述清历朝官制的沿革损益和递迭嬗变的详细情况;《情会典图》则是对于坛庙、礼器、乐器、仪仗、冠服、武备、天文、舆地、刑具等等的附图说明。全书涉及清朝3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法令、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为我们研究清代的政治制度和典章故事提供了全面地、系统而较详备的资料

中国音楽考古論綱 上編 上下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0
王子初 著、科学出版社、2022年03月、平装
中國音樂考古論綱
中国音乐考古论纲(上编·上下全2册)

中国音楽考古学の基礎理論を主題とした専著。中国音楽考古学の大綱を提示し、関連する各項目について基礎的概要を述べる。出土された楽器文物と関連する伝世文献史料を対比して解説しており、中国音楽史を学ぶための教材としても有益である。

本书可定位为中国音乐考古学科的基础理论专著,为该学科研究的大纲或总纲。主要内容包括:对构建中国音乐考古学基本学科理体系的深入探讨;对中国重要音乐考古的发现和发掘的研究,以认识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生活的真实面貌,总结得失,探索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本书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视角和研究方法;为今日社会音乐艺术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同时,以音乐考古学研究成果为史料基础,系统地构建了中国音乐断代史和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的主流表现形态谱系。

(上编·上册)
目录:
自序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诸文化
第四章商代考古与音乐史
第五章西周考古与音乐史(上)

ISBN: 9787030713087(上编·下册)
目录:
第六章西周考古与音乐史(下)
第七章春秋战国考古与音乐史(上)
第八章春秋战国考古与音乐史(下)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出土乐器备览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0
王子初 著 、科学出版社 、2022年03月 、平装
中國音樂考古論綱 中国音乐考古论纲(上编·上下全2册) 中国音楽考古学の基礎理論を主題とした専著。中国音楽考古学の大綱を提示し、関連する各項目について基礎的概要を述べる。出土された楽器文物と関連する伝世文献史料を対比して解説しており、中国音楽史を学ぶための教材としても有益である。 本书可定位为中国音乐考古学科的基础理论专著,为该学科研究的大纲或总纲。主要内容包括:对构建中国音乐考古学基本学科理体系的深入探讨;对中国重要音乐考古的发现和发掘的研究,以认识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生活的真实面貌,总结得失,探索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本书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视角和研究方法;为今日社会音乐艺术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同时,以音乐考古学研究成果为史料基础,系统地构建了中国音乐断代史和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的主流表现形态谱系。 (上编·上册) 目录: 自序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诸文化 第四章商代考古与音乐史 第五章西周考古与音乐史(上) ISBN: 9787030713087(上编·下册) 目录: 第六章西周考古与音乐史(下) 第七章春秋战国考古与音乐史(上) 第八章春秋战国考古与音乐史(下)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出土乐器备览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澄衷蒙学堂字課図説 : 検索普及本 全6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
(清)劉樹屏编撰 ; 吴子城繪圖、新星出版社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巻1~4、总目、检索手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全书五册四卷,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第一册为凡例、目录和检字索引,其余四卷各有所专: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卷四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当时,本书以石版印刷流通,随即广为仿效和普及,成为全国各小学学堂通行教材。几十年间,其扩印之多、流布之广、版本之杂,一时无二。本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1915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教科书》(1912年),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竺可桢、茅盾等都是以此书发蒙的。胡适到上海造访澄衷学堂旧识时曾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即本书),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附赠科米先生编写的《检索手册》,分汉字部首检字和汉语拼音检字两部分,简化字和正体字相对照,方便实用,彻底解决了古籍的检索问题,使之成为可以随时亲近的工具书。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
(清)劉樹屏编撰 ; 吴子城繪圖 、新星出版社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 巻1~4、总目、检索手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全书五册四卷,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第一册为凡例、目录和检字索引,其余四卷各有所专: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卷四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当时,本书以石版印刷流通,随即广为仿效和普及,成为全国各小学学堂通行教材。几十年间,其扩印之多、流布之广、版本之杂,一时无二。本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1915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教科书》(1912年),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竺可桢、茅盾等都是以此书发蒙的。胡适到上海造访澄衷学堂旧识时曾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即本书),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附赠科米先生编写的《检索手册》,分汉字部首检字和汉语拼音检字两部分,简化字和正体字相对照,方便实用,彻底解决了古籍的检索问题,使之成为可以随时亲近的工具书。

国家図書館蔵陳介祺蔵古器物拓本全編(普通版)全4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0
曹錦炎 主編、上海書画出版社、2023年12月
國家圖書館藏陳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編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全四卷)普惠版
曹锦炎 主编 上海书画上海書畫出版社

国家図書館古籍館が収蔵する陳介祺蔵の古器物の拓本1200余枚、器物850余点を収録。商周青銅器、両漢銅器、銅鏡、造像、泉範に分類し、食器、酒器、水器、楽器、用器、兵器、雑器50余種を網羅。拓本の時期は殷代から清代に及ぶ。拓本器物の名称、時期、銘文、鈐印などを著録。影印。

原裝40冊,是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金石善本收藏的重品,堪稱金石類“鎮館之寶”之一。陳介祺素有“晚清金石第一人”之稱,本書是目前所見陳氏古器物拓本中門類最全、數量最多、傳拓最精之作,為晚清金石學研究與收藏傳統的系統展現。
現根據原色、原大、原貌整理影印,分訂四冊。全書共收錄拓片1200餘紙,器物850餘件,分為商周青銅器、兩漢銅器、銅鏡、造像、泉範5大類,涵蓋食器、酒器、水器、樂器、用器、兵器、雜器50餘種。所收拓片上迄商代,下起清代,從商周金文、秦漢金文、漢代篆隸、北朝隋唐楷書,完整呈現文字發展全脈絡;多樣豐富的紋飾為考古學、設計學、美學研究提供圖像資料。由著名古文字專家曹錦炎教授主持整理工作,將拓本器物名稱、時期、銘文、鈐印等資訊全著錄。全本紙墨精良、工具完備、拓法得當,完整再現陳介祺精湛傳拓技藝。通過高清圖像採集和特種紙印刷,高度還原拓本墨色層次、鈐印色澤、拓本字口細節、紙張紋理、磨損痕跡。
1. 收录拓片1200余纸,器物850余件,分为商周青铜器、两汉铜器、铜镜、造像、泉范5大类,涵盖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用器、兵器、杂器50余种。
2. 所收拓片上迄商代,下起清代,从商周金文、秦汉金文、汉代篆隶、北朝隋唐楷书,完整呈现文字发展全脉络;多样丰富的纹饰为考古学、设计学、美学研究提供图像资料。
3. 著名古文字专家曹锦炎教授主持整理工作,拓本器物名称、时期、铭文、钤印等信息全著录。
4. 全本纸墨精良、工具完备、拓法得当,完整再现陈介祺精湛传拓技艺。
5. 高清图像采集,特种纸印刷,高度还原拓本墨色层次、钤印色泽、拓本字口细节、纸张纹理、磨损痕迹。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0
曹錦炎 主編 、上海書画出版社 、2023年12月
國家圖書館藏陳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編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全四卷)普惠版 曹锦炎 主编 上海书画上海書畫出版社 国家図書館古籍館が収蔵する陳介祺蔵の古器物の拓本1200余枚、器物850余点を収録。商周青銅器、両漢銅器、銅鏡、造像、泉範に分類し、食器、酒器、水器、楽器、用器、兵器、雑器50余種を網羅。拓本の時期は殷代から清代に及ぶ。拓本器物の名称、時期、銘文、鈐印などを著録。影印。 原裝40冊,是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金石善本收藏的重品,堪稱金石類“鎮館之寶”之一。陳介祺素有“晚清金石第一人”之稱,本書是目前所見陳氏古器物拓本中門類最全、數量最多、傳拓最精之作,為晚清金石學研究與收藏傳統的系統展現。 現根據原色、原大、原貌整理影印,分訂四冊。全書共收錄拓片1200餘紙,器物850餘件,分為商周青銅器、兩漢銅器、銅鏡、造像、泉範5大類,涵蓋食器、酒器、水器、樂器、用器、兵器、雜器50餘種。所收拓片上迄商代,下起清代,從商周金文、秦漢金文、漢代篆隸、北朝隋唐楷書,完整呈現文字發展全脈絡;多樣豐富的紋飾為考古學、設計學、美學研究提供圖像資料。由著名古文字專家曹錦炎教授主持整理工作,將拓本器物名稱、時期、銘文、鈐印等資訊全著錄。全本紙墨精良、工具完備、拓法得當,完整再現陳介祺精湛傳拓技藝。通過高清圖像採集和特種紙印刷,高度還原拓本墨色層次、鈐印色澤、拓本字口細節、紙張紋理、磨損痕跡。 1. 收录拓片1200余纸,器物850余件,分为商周青铜器、两汉铜器、铜镜、造像、泉范5大类,涵盖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用器、兵器、杂器50余种。 2. 所收拓片上迄商代,下起清代,从商周金文、秦汉金文、汉代篆隶、北朝隋唐楷书,完整呈现文字发展全脉络;多样丰富的纹饰为考古学、设计学、美学研究提供图像资料。 3. 著名古文字专家曹锦炎教授主持整理工作,拓本器物名称、时期、铭文、钤印等信息全著录。 4. 全本纸墨精良、工具完备、拓法得当,完整再现陈介祺精湛传拓技艺。 5. 高清图像采集,特种纸印刷,高度还原拓本墨色层次、钤印色泽、拓本字口细节、纸张纹理、磨损痕迹。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国家図書館蔵金文全集(全8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42,000
曹錦炎 主編、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23年12月
國家圖書館藏金文全集 国家图书馆藏金文全集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曹锦炎 主编

国家図書館は金文拓本3000余種を収蔵。このうち殷周金文拓本は青銅器2000余種の15000余枚に上り、現在知られる全ての器型をほぼ網羅する。拓本の内容は現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などの公立機構に収蔵する一部青銅器拓本を含み、多くは清中後期以来の著名な学者、鑑定所蔵家の張廷済、葉志詵、呉式芬、呉雲、陳介祺、潘祖蔭、呉大澄、陸心源、陳宝琛、端方、羅振玉、劉体智らの拓本である。本書は冒頭に熊遠明、曹錦炎、盧芳玉、唐楷之ら専門学者の総述や研究論文4篇を収録。正文は分為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用器及存疑器の7つに分かれ、字数や年代順に銘文、拓本編号、尺寸、鈐印や器物年代などの情報を附す。

本书共分八册,书前包括熊远明、曹锦炎、卢芳玉、唐楷之等专家学者的综述及研究论文四篇,正文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用器及存疑器七大类,每类下以字数为序,辅以年代先后,附铭文、拓片编号、尺寸、钤印以及器物年代等信息,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及文献资料价值。

是对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2500多件传世和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的全面梳理与研究。全集收录的铭文拓片数量十分可观,器类完备、品种丰富。这些拓片基本出自名家、学者和收藏大家收藏,其中不乏重器名品、精良佳拓。该全集以年代序列,释文详细,藏印清晰,体系完整,编排极具特色。

全集拓片采用原大、原色(四色)印刷展示,同时包括权威的释读,是一次极为重要的集中整理与研究。该全集的出版,为研究商周语言文字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完善了由甲骨文到小篆之间的文字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具有极高的史料、文献及书法研究之价值,有效地填补了我国文字书写性起源之空白,在书法的演变、用笔、结构的探源上起到重要作用,在古文字研究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42,000
曹錦炎 主編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23年12月
國家圖書館藏金文全集 国家图书馆藏金文全集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曹锦炎 主编 国家図書館は金文拓本3000余種を収蔵。このうち殷周金文拓本は青銅器2000余種の15000余枚に上り、現在知られる全ての器型をほぼ網羅する。拓本の内容は現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などの公立機構に収蔵する一部青銅器拓本を含み、多くは清中後期以来の著名な学者、鑑定所蔵家の張廷済、葉志詵、呉式芬、呉雲、陳介祺、潘祖蔭、呉大澄、陸心源、陳宝琛、端方、羅振玉、劉体智らの拓本である。本書は冒頭に熊遠明、曹錦炎、盧芳玉、唐楷之ら専門学者の総述や研究論文4篇を収録。正文は分為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用器及存疑器の7つに分かれ、字数や年代順に銘文、拓本編号、尺寸、鈐印や器物年代などの情報を附す。 本书共分八册,书前包括熊远明、曹锦炎、卢芳玉、唐楷之等专家学者的综述及研究论文四篇,正文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用器及存疑器七大类,每类下以字数为序,辅以年代先后,附铭文、拓片编号、尺寸、钤印以及器物年代等信息,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及文献资料价值。 是对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2500多件传世和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的全面梳理与研究。全集收录的铭文拓片数量十分可观,器类完备、品种丰富。这些拓片基本出自名家、学者和收藏大家收藏,其中不乏重器名品、精良佳拓。该全集以年代序列,释文详细,藏印清晰,体系完整,编排极具特色。 全集拓片采用原大、原色(四色)印刷展示,同时包括权威的释读,是一次极为重要的集中整理与研究。该全集的出版,为研究商周语言文字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完善了由甲骨文到小篆之间的文字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具有极高的史料、文献及书法研究之价值,有效地填补了我国文字书写性起源之空白,在书法的演变、用笔、结构的探源上起到重要作用,在古文字研究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何德亮考古文集(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7,820
何德亮編、文物出版社、2025年03月
何德亮考古文集(全2册)海岱考古人文集

本書は、著者が30年以上にわたる考古学研究の中で執筆した、山東地域の新石器時代の考古学的文化に関する研究成果を詳述したものです。特に、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竜山文化の物質文化遺存や、古代文明の起源と形成について深く掘り下げています。

本書分上下冊,收入論文33篇,反映了作者考古生涯30多年來從事山東地區文物考古工作,對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以及海岱地區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周邊原始文化交流等相關課題的研究成果。
這些文章的內容,一是對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等考古學文化進行的深入細緻的研究。根據掌握的最新考古資料,分別就棲霞楊家圈、棗莊建新、滕州西公橋、兗州西吳寺、兗州六裡井、濟甯程子崖、濰坊前埠下等遺址的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的文化面貌與特徵、年代與分期、文化性質、地方類型以及與周圍地區同時期諸考古學文化的相互關係等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二是對大汶口文化的商品交換、彩陶藝術、打擊樂器(陶鼓)、埋葬制度、特殊習俗和文明起源過程,以及山東龍山文化的類型與分期、聚落形態與社會經濟、歷史地位等的全面考察。 三是對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與周圍地區同時期文化的融合與交流進行的梳理,從縱與橫的關係以及時空框架等多方面作了對比分析,理清了各地區不同文化間的源流與發展脈絡。四是對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農業、自然環境、史前玉器、陶塑藝術、早期銅器、宗教祭祀、古代樂器、史前戰爭等的專題研究。五是對原始農業與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關係,家畜飼養業和各種手工業的發展,冶銅術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城市的興起、聚落形態的發展與演變、社會內部分層與分化、遺址群的分佈、金字塔式中心聚落的產生、墓葬制度的演化所進行的綜合論述。

本书收录了何德的考古文章33余篇,包括《后李遗址与后李文化》《兖州六里井大汶口文化遗存分析》《大汶口文化的打击乐器——陶鼓浅析》《山东龙山文化聚落与经济形态之考察》《山东史前玉器初探——重要出土玉器遗址与品类》等,基本反映了作者40多年来,从事文物考古研究过程中,对山东史前文化相关课题的初步认识和研究成果。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7,820
何德亮編 、文物出版社 、2025年03月
何德亮考古文集(全2册)海岱考古人文集 本書は、著者が30年以上にわたる考古学研究の中で執筆した、山東地域の新石器時代の考古学的文化に関する研究成果を詳述したものです。特に、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竜山文化の物質文化遺存や、古代文明の起源と形成について深く掘り下げています。 本書分上下冊,收入論文33篇,反映了作者考古生涯30多年來從事山東地區文物考古工作,對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以及海岱地區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周邊原始文化交流等相關課題的研究成果。 這些文章的內容,一是對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等考古學文化進行的深入細緻的研究。根據掌握的最新考古資料,分別就棲霞楊家圈、棗莊建新、滕州西公橋、兗州西吳寺、兗州六裡井、濟甯程子崖、濰坊前埠下等遺址的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的文化面貌與特徵、年代與分期、文化性質、地方類型以及與周圍地區同時期諸考古學文化的相互關係等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二是對大汶口文化的商品交換、彩陶藝術、打擊樂器(陶鼓)、埋葬制度、特殊習俗和文明起源過程,以及山東龍山文化的類型與分期、聚落形態與社會經濟、歷史地位等的全面考察。 三是對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與周圍地區同時期文化的融合與交流進行的梳理,從縱與橫的關係以及時空框架等多方面作了對比分析,理清了各地區不同文化間的源流與發展脈絡。四是對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農業、自然環境、史前玉器、陶塑藝術、早期銅器、宗教祭祀、古代樂器、史前戰爭等的專題研究。五是對原始農業與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關係,家畜飼養業和各種手工業的發展,冶銅術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城市的興起、聚落形態的發展與演變、社會內部分層與分化、遺址群的分佈、金字塔式中心聚落的產生、墓葬制度的演化所進行的綜合論述。 本书收录了何德的考古文章33余篇,包括《后李遗址与后李文化》《兖州六里井大汶口文化遗存分析》《大汶口文化的打击乐器——陶鼓浅析》《山东龙山文化聚落与经济形态之考察》《山东史前玉器初探——重要出土玉器遗址与品类》等,基本反映了作者40多年来,从事文物考古研究过程中,对山东史前文化相关课题的初步认识和研究成果。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沖縄海洋博50年 - 博覧会、海洋、沖縄

南島覚書
南島覚書
¥2,000
首里城
首里城
¥1,200
沖縄絵本
沖縄絵本
¥1,500

東京都議選、参院選 - 政治、政党、議会、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