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交锋」の検索結果
9件

古史考(全9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0
呉鋭等編、海南、2003年、B5平装本
《古史考》九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中国古典学的专题论文集,旨在展示1949年初至2003年底54年间中国古典学的重大进展和前沿成果。“古史考”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三国时期谯周曾著《古史考》,现在之所以还采用这一普通的名字,是希望有较强的包容性。读者可以发现《古史考》各卷都有不用观点的激烈交锋。列宁称赞马克思“凡人类思想所建树出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底"价值全在于这个理论‘根本上就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始人郭沫若先生将他研究诸子百家的专著取名《十批判书》,还提倡自我批判,显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批判精神。我们现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中国古典学作批判性的研究、结账式的整理,此《古史考》之所以兴也。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0
呉鋭等編 、海南 、2003年 、B5平装本
《古史考》九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中国古典学的专题论文集,旨在展示1949年初至2003年底54年间中国古典学的重大进展和前沿成果。“古史考”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三国时期谯周曾著《古史考》,现在之所以还采用这一普通的名字,是希望有较强的包容性。读者可以发现《古史考》各卷都有不用观点的激烈交锋。列宁称赞马克思“凡人类思想所建树出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底"价值全在于这个理论‘根本上就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始人郭沫若先生将他研究诸子百家的专著取名《十批判书》,还提倡自我批判,显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批判精神。我们现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中国古典学作批判性的研究、结账式的整理,此《古史考》之所以兴也。

審問与明弁:晩清民国的“国学”論争(全2冊)(清華国学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630
劉東 文韜著、北京大学、2012年、1105p、A5平装本
审问与明辨


“国学热”正持续升温,可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学”?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同时代的论述也千差万别。从晚清、民国直逼当下,有关“国学”的学术话语,一再地成为论争焦点,而互不相让的交锋,看来还将延伸下去。

但无论社会上多么热闹,学界本身都应虚一而静,从学理层面推进既有的研究。缘此,围绕“国学”的性质、内涵、范围、取向、方法等根本问题,本书务求全面地搜集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代表文章,希望读者对之的悉心“审问”,能成为获得“明辨”的文献基础。

为明晰地展示此一话语,本书不辞繁难,也不敢懈怠,对于各篇选文的背景与要点,均尽量给予钩沉、提要、注解,并准此写成了长篇大论的导言,冀能对延续至今的“国学”讨论,给予理论性的凝聚与提升,以作为百年讨论的扎实总结,更作为未来研究的更高起点。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630
劉東 文韜著 、北京大学 、2012年 、1105p 、A5平装本
审问与明辨 “国学热”正持续升温,可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学”?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同时代的论述也千差万别。从晚清、民国直逼当下,有关“国学”的学术话语,一再地成为论争焦点,而互不相让的交锋,看来还将延伸下去。 但无论社会上多么热闹,学界本身都应虚一而静,从学理层面推进既有的研究。缘此,围绕“国学”的性质、内涵、范围、取向、方法等根本问题,本书务求全面地搜集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代表文章,希望读者对之的悉心“审问”,能成为获得“明辨”的文献基础。 为明晰地展示此一话语,本书不辞繁难,也不敢懈怠,对于各篇选文的背景与要点,均尽量给予钩沉、提要、注解,并准此写成了长篇大论的导言,冀能对延续至今的“国学”讨论,给予理论性的凝聚与提升,以作为百年讨论的扎实总结,更作为未来研究的更高起点。

李贄全集続編:坡仙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030
〔明〕李贄 編著 史明文 整理 韓喬治 校訂、首都師範大学、2020年12月
李贽全集续编:坡仙集 李贄全集續編
(明)李贽编著 张建业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坡仙集』は李贄(李卓吾)の批選による蘇軾の文集。蘇軾の思想を高く評価した李贄の哲学的観点が全書に反映されており、李贄思想を知るうえで重要な著作となっている。

本书是李贽收集整理并择选苏东坡全集中有代表性的文章若干,汇编成册,予以圈点评论,其中饱含李贽的思想观点。《坡仙集》中评论的文字体现了李贽的哲学观点。该书是研究李贽思想的重要论著之一。此外该书尚未整理出版,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通过李贽的点评,可以看出一代哲人如何看待评论苏轼思想,故而有具有哲学史研究的价值。李贽对于大文豪、大思想家苏轼非常钦佩,从李贽对于苏轼文集的辑录点评可以看出李贽与苏轼两位之间的思想交锋。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030
〔明〕李贄 編著 史明文 整理 韓喬治 校訂 、首都師範大学 、2020年12月
李贽全集续编:坡仙集 李贄全集續編 (明)李贽编著 张建业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坡仙集』は李贄(李卓吾)の批選による蘇軾の文集。蘇軾の思想を高く評価した李贄の哲学的観点が全書に反映されており、李贄思想を知るうえで重要な著作となっている。 本书是李贽收集整理并择选苏东坡全集中有代表性的文章若干,汇编成册,予以圈点评论,其中饱含李贽的思想观点。《坡仙集》中评论的文字体现了李贽的哲学观点。该书是研究李贽思想的重要论著之一。此外该书尚未整理出版,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通过李贽的点评,可以看出一代哲人如何看待评论苏轼思想,故而有具有哲学史研究的价值。李贽对于大文豪、大思想家苏轼非常钦佩,从李贽对于苏轼文集的辑录点评可以看出李贽与苏轼两位之间的思想交锋。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基督宗教史(635-1949) 一种跨文化視野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260
陶飛亜 〔美〕魏克利 主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456p
中国基督宗教史 635-1949 : 一种跨文化视野 陶飞亚 / [美] 魏克利(Philip Lauri Wickeri)主编
本书是中西学者共同合作撰写中国基督教史的一次尝试,旨在借鉴并融合过去30年所涌现之中西研究方式及成果。通过编年史和专题史两个部分,力图呈现一部可读性、准确性、跨学科性兼备的中国基督教史读本,帮助我们更好地体认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现象。21世纪的今天,当人们在一种跨文化的视野下回顾基督教自西徂东的历史时,会发现其在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调适过程,其间既有文化的碰撞与激荡,亦有挫败与不适;既有思想的交锋与对立,亦有理解与认同。尽管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有限,但却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范例。基督教中国化证明了中国不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即使基督教与本土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亦能被吸收并演变为中国的基督教,从而成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260
陶飛亜 〔美〕魏克利 主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 、456p
中国基督宗教史 635-1949 : 一种跨文化视野 陶飞亚 / [美] 魏克利(Philip Lauri Wickeri)主编 本书是中西学者共同合作撰写中国基督教史的一次尝试,旨在借鉴并融合过去30年所涌现之中西研究方式及成果。通过编年史和专题史两个部分,力图呈现一部可读性、准确性、跨学科性兼备的中国基督教史读本,帮助我们更好地体认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现象。21世纪的今天,当人们在一种跨文化的视野下回顾基督教自西徂东的历史时,会发现其在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调适过程,其间既有文化的碰撞与激荡,亦有挫败与不适;既有思想的交锋与对立,亦有理解与认同。尽管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有限,但却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范例。基督教中国化证明了中国不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即使基督教与本土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亦能被吸收并演变为中国的基督教,从而成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0
首都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 編、文物出版社、2019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文物出版社 首都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 編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文物出版社 首都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 著

16开精装

秦汉时期,青铜时代的青海主人——羌人卷入中原王朝与匈奴的角逐,中原势力随之进入河湟。魏晋以降,中原板荡,逐鹿之燹延及青海,来自辽东的鲜卑族吐谷浑部在群羌故地建国。立国三百余年的吐谷浑,在隋、唐与吐蕃接踵发力下灭国,青海又成了唐蕃交锋的前沿。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控制青海百余年。11世纪初,吐蕃之余绪建立了青唐政权,后亡于北宋。此后历代政权日益加强在青海地区的经营与统治。
数千年的风云变幻,一方面,反映了青海因山川之利而扼守冲要。另一方面,此间多民族汇聚和融合,连接周边,开辟通往域外的交通干道,成为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昔日的山、水、路,是演绎青海厚重历史的舞台。
2019年2月至6月,“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特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来自青海13家文博单位的440(件)套文物和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借展2(件)套文物,一级文物达110(件)套。展览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序,分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视频影片六个单元,客观地展示了青海的历史文化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地位。本书为展览同名图录,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图录两大部分。
目 录
学术论文 001
丝绸之路青海道商贸功能探析 /李健胜
试析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纹饰的渊源 /肖永明
追踪湖源——丝路文明闪耀青海 /柳春诚
前言 024
第一部分 源远流长 027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交流伊始
第二部分 汉风羌道 125
河湟初开
西海安定
羌中道
第三部分 吐谷浑国 155
鲜卑分蘖
河谷割据
吐谷浑道
第四部分 吐蕃东进 181
唐蕃和战
都兰墓群
唐蕃古道
第五部分 海纳百川 237
青唐政权
多元一统
宗教文化
茶马古道
结语 323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ヵ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0
首都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社 、2019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文物出版社 首都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 編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文物出版社 首都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 著 16开精装 秦汉时期,青铜时代的青海主人——羌人卷入中原王朝与匈奴的角逐,中原势力随之进入河湟。魏晋以降,中原板荡,逐鹿之燹延及青海,来自辽东的鲜卑族吐谷浑部在群羌故地建国。立国三百余年的吐谷浑,在隋、唐与吐蕃接踵发力下灭国,青海又成了唐蕃交锋的前沿。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控制青海百余年。11世纪初,吐蕃之余绪建立了青唐政权,后亡于北宋。此后历代政权日益加强在青海地区的经营与统治。 数千年的风云变幻,一方面,反映了青海因山川之利而扼守冲要。另一方面,此间多民族汇聚和融合,连接周边,开辟通往域外的交通干道,成为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昔日的山、水、路,是演绎青海厚重历史的舞台。 2019年2月至6月,“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特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来自青海13家文博单位的440(件)套文物和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借展2(件)套文物,一级文物达110(件)套。展览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序,分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视频影片六个单元,客观地展示了青海的历史文化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地位。本书为展览同名图录,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图录两大部分。 目 录 学术论文 001 丝绸之路青海道商贸功能探析 /李健胜 试析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纹饰的渊源 /肖永明 追踪湖源——丝路文明闪耀青海 /柳春诚 前言 024 第一部分 源远流长 027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交流伊始 第二部分 汉风羌道 125 河湟初开 西海安定 羌中道 第三部分 吐谷浑国 155 鲜卑分蘖 河谷割据 吐谷浑道 第四部分 吐蕃东进 181 唐蕃和战 都兰墓群 唐蕃古道 第五部分 海纳百川 237 青唐政权 多元一统 宗教文化 茶马古道 结语 323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ヵ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共産党重要文献匯編 全1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0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館 編、人民出版社、2022年08月
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1-12卷(首批十二卷)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央档案馆编

一套学习研究党的历史的权威文献资料集。这次出版的首批文献集主要包括1921年至1927年期间党的重要文献,共12卷,430余万字,建党以前形成的部分重要文献以“附编”收入第1卷中。第一卷(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二月),附编为一九一八年七月至一九二一年六月。

首批出版的这些重要文献,全面系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选择科学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脉络;反映了早期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创造性探索,以及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英勇斗争。这些重要文献,清晰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筹建和创立的艰辛路程,记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与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的尖锐交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初心、担当使命的光辉历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壮阔历史,同时也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并坚定践行的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1921—1927),共十二卷,由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编辑,收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1927年12月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文献(将1921年7月以前的文献作为附编),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重要会议的文件,中共中央的重要决议、决定、宣言、通知、通告、指示,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电报等,共1059篇、430余万字,其中248篇(档案文献163篇,早期报刊文献85篇)为新公布的文献。这些重要文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0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館 編 、人民出版社 、2022年08月
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1-12卷(首批十二卷)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央档案馆编 一套学习研究党的历史的权威文献资料集。这次出版的首批文献集主要包括1921年至1927年期间党的重要文献,共12卷,430余万字,建党以前形成的部分重要文献以“附编”收入第1卷中。第一卷(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二月),附编为一九一八年七月至一九二一年六月。 首批出版的这些重要文献,全面系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选择科学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脉络;反映了早期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创造性探索,以及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英勇斗争。这些重要文献,清晰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筹建和创立的艰辛路程,记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与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的尖锐交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初心、担当使命的光辉历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壮阔历史,同时也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并坚定践行的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1921—1927),共十二卷,由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编辑,收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1927年12月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文献(将1921年7月以前的文献作为附编),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重要会议的文件,中共中央的重要决议、决定、宣言、通知、通告、指示,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电报等,共1059篇、430余万字,其中248篇(档案文献163篇,早期报刊文献85篇)为新公布的文献。这些重要文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高中歷史教學設計:文化交流與傳播(高中歴史教学設計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
李廣元、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11月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文化交流与传播
李广元,赵剑锋,黄秋瑾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書是“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丛书”中的一冊。“高中歷史教學設計叢書”(共7冊)是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基於教育部統編歷史教材而編寫的高中歷史教學設計參考用書。
本叢書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遵循從“單元教學設計”到“課時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兼顧各單元間的邏輯聯繫;大多採用同課異構的方式,編寫了適應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要求的兩套教學設計;以史學閱讀為前提,注重將史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效資源。
本叢書可與“歷史課標解析與史料研習叢書”(共7冊)配套使用,初中或中職的歷史教學均可參考。

目录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设计1 邓通

教学设计2 谢传永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1 邓通

教学设计2 柯志强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教学设计1 柯志强

教学设计2 盛刚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教学设计1 吕增根

教学设计2 谭玲玲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教学设计1 魏云凤

教学设计2 黄秋瑾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教学设计1 苏艳

教学设计2 黄秋瑾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教学设计1 李广元

教学设计2 苏艳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学设计1 魏云凤

教学设计2 周庆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教学设计 吕增根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
李廣元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21年11月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文化交流与传播 李广元,赵剑锋,黄秋瑾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書是“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丛书”中的一冊。“高中歷史教學設計叢書”(共7冊)是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基於教育部統編歷史教材而編寫的高中歷史教學設計參考用書。 本叢書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遵循從“單元教學設計”到“課時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兼顧各單元間的邏輯聯繫;大多採用同課異構的方式,編寫了適應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要求的兩套教學設計;以史學閱讀為前提,注重將史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效資源。 本叢書可與“歷史課標解析與史料研習叢書”(共7冊)配套使用,初中或中職的歷史教學均可參考。 目录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设计1 邓通 教学设计2 谢传永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1 邓通 教学设计2 柯志强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教学设计1 柯志强 教学设计2 盛刚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教学设计1 吕增根 教学设计2 谭玲玲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教学设计1 魏云凤 教学设计2 黄秋瑾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教学设计1 苏艳 教学设计2 黄秋瑾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教学设计1 李广元 教学设计2 苏艳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学设计1 魏云凤 教学设计2 周庆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活动课 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教学设计 吕增根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東漢皇権的崩解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張向栄、上海人民出版、2024年06月
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文景·未央

本书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接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本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进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目录
引子:一颗头颅的旅行
正午 汉章帝建初四年
一、太后和民妇
暮夏宁静 碧落黄泉
二、六大家族
往事并不如烟 太后吉祥 诸马贵盛 华丽家族
三、太尉的葬礼
牟融之死 尚书台“三剑客” 洛阳的格局 庭院深深深几许
四、汉章帝之志
以夷制夷 白虎观 “小王莽”们和“地方祥瑞” 汉章帝的怕与爱
午后 梁冀时代
一、五湖四海
尚书台 阳嘉新制 天文台 东京之士,于兹盛焉 宦官的继承者们 中常侍曹腾
二、梁冀的崛起
梁商的哀歌 李固的决裂 儒家皇帝的终结 梁妠的苦心 空缺十九天的帝位 跋扈将军 弑君
三、党人之议自此始
杀死“大李杜” “清河”已成“敏感词” 梁妠之死 政治恐怖主义 密谋 除梁冀
黄昏 延熹皇帝的十年
一、复归武宣的皇帝
汉家的新秩序 秋霜白露 李杜案 连环案
二、礼教的圣化
李膺和陈蕃 登龙门 郡吏之道 豪族的福祸 抚与剿
三、交锋
四、第一次党锢之祸
入夜 第二次党锢之祸
一、大败局
二、刘宏的青春期
三、放·逐
深夜 汉灵帝退国为家
一、后党锢时代
二、黄巾始末
三、鹿与鼎
黎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后汉年号简表
世系表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与致谢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張向栄 、上海人民出版 、2024年06月
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文景·未央 本书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接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本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进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目录 引子:一颗头颅的旅行 正午 汉章帝建初四年 一、太后和民妇 暮夏宁静 碧落黄泉 二、六大家族 往事并不如烟 太后吉祥 诸马贵盛 华丽家族 三、太尉的葬礼 牟融之死 尚书台“三剑客” 洛阳的格局 庭院深深深几许 四、汉章帝之志 以夷制夷 白虎观 “小王莽”们和“地方祥瑞” 汉章帝的怕与爱 午后 梁冀时代 一、五湖四海 尚书台 阳嘉新制 天文台 东京之士,于兹盛焉 宦官的继承者们 中常侍曹腾 二、梁冀的崛起 梁商的哀歌 李固的决裂 儒家皇帝的终结 梁妠的苦心 空缺十九天的帝位 跋扈将军 弑君 三、党人之议自此始 杀死“大李杜” “清河”已成“敏感词” 梁妠之死 政治恐怖主义 密谋 除梁冀 黄昏 延熹皇帝的十年 一、复归武宣的皇帝 汉家的新秩序 秋霜白露 李杜案 连环案 二、礼教的圣化 李膺和陈蕃 登龙门 郡吏之道 豪族的福祸 抚与剿 三、交锋 四、第一次党锢之祸 入夜 第二次党锢之祸 一、大败局 二、刘宏的青春期 三、放·逐 深夜 汉灵帝退国为家 一、后党锢时代 二、黄巾始末 三、鹿与鼎 黎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后汉年号简表 世系表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与致谢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漫画/ 火鳳燎原 第一輯(全五冊) 第二輯(全五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4,200
陳某、貴州人民出版社、2023年09月
火凤燎原(第1辑+第2辑,珍藏版,全10册)
陈某著绘 贵州人民出版社

香港の漫画家、陳某の三国志漫画!
シンガポール、韓国、日本、タイ、ベトナムなど多くの国でも出版されている人気作品。
2001年から、20年以上連載されている、三国志を題材にしたものとしては世界最長の漫画(現在も続刊中)。
2023年にアニメ化、bilibiliで配信されている。

《火凤燎原》是2001年开始出版的漫画作品,也是作者陈某继《不是人》之后,再度呈现一个纵横幻想与史实的三国时代漫画。其剧情发展以机略、谋算、智斗而为人所称道,单行本推出过的语言版本。书名共有两解:①“火”指的是暗杀组织残兵之首燎原火,“凤”则是沐浴战火而生的不死鸟司马懿。并以这两位主角为线索,于乱世中牵引各路豪杰,由此展现出群英纷争、燃烧中原的大势。②以“火凤”指代司马懿,而“燎原”对应燎原火。本书连载至2017年5月出版单行本60卷480回,已超越日本横山光辉的漫画《三国志》(单行本60卷439回),成为现今世界上篇幅最长的三国漫画,且仍在连载中。

ISBN: 9787221177049
火凤燎原 珍藏版 第一辑 1-5卷
故事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三国时代,作品以历史为经,演义为纬,加以现代观点进行叙述。故事以少年司马懿的一个梦为开端,向读者展示了燎原火和司马懿两位主角的最终结局,之后以司马懿及其手下残兵组织的视角为切入点,从董卓入主洛阳,关东诸侯群起讨伐开始叙述,穿插整个三国时代的乱世,铺陈出一场群雄逐鹿的残酷盛景,也展开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 本套装故事由董卓挟天子迁城长安并火烧洛阳开始,讲述到吕布密谋夺权,成功刺杀董卓。

ISBN: 9787221180490
火凤燎原 珍藏版 第二辑 6-10卷
本套装故事紧接上一册,曹操势力不断壮大,同吕布势力的交锋也进入到白热化,并与濮阳击败吕布。董卓政权瓦解后,长安在余党李傕、郭汜的互相攻伐下变得乱不成城。李傕的部下杨奉趁乱带着汉帝刘协出走,途中遭李傕与郭汜的追击,杨奉部下徐晃竭力护驾,大放异彩。此时曹操带兵到华阴救驾,成功吸收董卓的余部势力,并奉迎天子回许都。另一方面,刘备收留居无定所的吕布,而吕布此时亦另有所图……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4,200
陳某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23年09月
火凤燎原(第1辑+第2辑,珍藏版,全10册) 陈某著绘 贵州人民出版社 香港の漫画家、陳某の三国志漫画! シンガポール、韓国、日本、タイ、ベトナムなど多くの国でも出版されている人気作品。 2001年から、20年以上連載されている、三国志を題材にしたものとしては世界最長の漫画(現在も続刊中)。 2023年にアニメ化、bilibiliで配信されている。 《火凤燎原》是2001年开始出版的漫画作品,也是作者陈某继《不是人》之后,再度呈现一个纵横幻想与史实的三国时代漫画。其剧情发展以机略、谋算、智斗而为人所称道,单行本推出过的语言版本。书名共有两解:①“火”指的是暗杀组织残兵之首燎原火,“凤”则是沐浴战火而生的不死鸟司马懿。并以这两位主角为线索,于乱世中牵引各路豪杰,由此展现出群英纷争、燃烧中原的大势。②以“火凤”指代司马懿,而“燎原”对应燎原火。本书连载至2017年5月出版单行本60卷480回,已超越日本横山光辉的漫画《三国志》(单行本60卷439回),成为现今世界上篇幅最长的三国漫画,且仍在连载中。 ISBN: 9787221177049 火凤燎原 珍藏版 第一辑 1-5卷 故事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三国时代,作品以历史为经,演义为纬,加以现代观点进行叙述。故事以少年司马懿的一个梦为开端,向读者展示了燎原火和司马懿两位主角的最终结局,之后以司马懿及其手下残兵组织的视角为切入点,从董卓入主洛阳,关东诸侯群起讨伐开始叙述,穿插整个三国时代的乱世,铺陈出一场群雄逐鹿的残酷盛景,也展开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 本套装故事由董卓挟天子迁城长安并火烧洛阳开始,讲述到吕布密谋夺权,成功刺杀董卓。 ISBN: 9787221180490 火凤燎原 珍藏版 第二辑 6-10卷 本套装故事紧接上一册,曹操势力不断壮大,同吕布势力的交锋也进入到白热化,并与濮阳击败吕布。董卓政权瓦解后,长安在余党李傕、郭汜的互相攻伐下变得乱不成城。李傕的部下杨奉趁乱带着汉帝刘协出走,途中遭李傕与郭汜的追击,杨奉部下徐晃竭力护驾,大放异彩。此时曹操带兵到华阴救驾,成功吸收董卓的余部势力,并奉迎天子回许都。另一方面,刘备收留居无定所的吕布,而吕布此时亦另有所图……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