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卷轴画」の検索結果
4件

浙江大学芸術与考古研究 第5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750
浙江大学芸術与考古研究中心 編、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第五辑)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 著

本書は浙江大学芸術と考古研究センターが2014年から発行している芸術史と考古研究を主要内容とする刊行物で、芸術史・考古・物質文化研究等の論文を載せて芸術史の分野模式の更新促進を目的としている。ロバート・バグり―や白謙慎等11人からなる編集委員会が主編。巻軸画・初期青銅器・漢代画像石・墓葬等芸術という視点から歴史を解析、芸術史発展をを推進するという重要な意味を具えている。論文4篇、書評3篇。(横組み、、繁体字)

收录论文4篇、书评6篇。论文主题涵盖周代仿陶青铜礼器、董其昌《烟江叠嶂图》真伪鉴别、广东珐琅与彩瓷之生产关系、清代广东金属胎画珐琅产销,书评内容涉及佛教艺术、云冈石窟、瘗鹤铭、失蜡法、中国遗失文物、康熙帝与避暑山庄等。
本书所收录之学术文章,立足艺术史界之研究成果,面向全球艺术史学者征稿,文章议题广泛而深入,如卷轴画、早期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及墓葬等等,试图以艺术的眼光来解析历史,本书推动艺术史的发展具重要意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750
浙江大学芸術与考古研究中心 編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年6月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第五辑)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 著 本書は浙江大学芸術と考古研究センターが2014年から発行している芸術史と考古研究を主要内容とする刊行物で、芸術史・考古・物質文化研究等の論文を載せて芸術史の分野模式の更新促進を目的としている。ロバート・バグり―や白謙慎等11人からなる編集委員会が主編。巻軸画・初期青銅器・漢代画像石・墓葬等芸術という視点から歴史を解析、芸術史発展をを推進するという重要な意味を具えている。論文4篇、書評3篇。(横組み、、繁体字) 收录论文4篇、书评6篇。论文主题涵盖周代仿陶青铜礼器、董其昌《烟江叠嶂图》真伪鉴别、广东珐琅与彩瓷之生产关系、清代广东金属胎画珐琅产销,书评内容涉及佛教艺术、云冈石窟、瘗鹤铭、失蜡法、中国遗失文物、康熙帝与避暑山庄等。 本书所收录之学术文章,立足艺术史界之研究成果,面向全球艺术史学者征稿,文章议题广泛而深入,如卷轴画、早期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及墓葬等等,试图以艺术的眼光来解析历史,本书推动艺术史的发展具重要意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絵画:五代至南宋(巫鴻作品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480
[美]巫鴻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06月
中國繪畫 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 文景·巫鸿作品集

五代から南宋(10世紀~13世紀晚期)の中国絵画の発展を観察紹介。多くが画家、巻軸画を中心とする絵画史とは異なり、論述の基点を“画家”から“作品”に移し、絵画作品を視覚的に分析。改めて“絵画”の概念を理解する。

五代至南宋這近四百年時間,是《韓熙載夜宴圖》《溪山行旅圖》《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等傳世名作涌現的時期,也是中國繪畫史上一個特殊而關鍵的階段:

越來越多的畫家脫離了寺廟和宮室壁畫的集體創作,壁畫與卷軸畫形成新的互動關係;掛軸的產生以及對手卷形式的探索,催生出影響深遠的構圖樣式和觀看方式;日臻細化的繪畫分科隱含著繪畫實踐的進一步專業化;中央及各地方政權的深度參與導致繪畫創作的行政化和機構化,進而形成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綜合性宮廷繪畫系統;孕育中的文人繪畫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其美學觀念影響了宮廷趣味和宗教繪畫的風格,為其終成為中國繪畫主流開啟了先河。

本書是著名美術史家巫鴻的全新力作,延續《中國繪畫:遠古至唐》的寫作思路,吸納考古美術的新近研究成果,聚焦五代至南宋時期各種類型的繪畫作品及其媒材特徵,關注多元背景下的繪畫實踐與跨地域交流,力圖勾勒更加全面、立體的中國繪畫發展脈絡,多維度講述中國繪畫的新故事。

目录
总论
10世纪:巨变的百年
绘画媒材和图式的革新
画科的内部发展
北宋:宫廷与文人
宋初的国家绘画项目
“大山堂堂”图式
宫廷与皇家绘事
扩展中的士人影响
南宋:融合与流变
多维的南宋宫廷绘画
文人趣味的普及
人物画题材的扩展与风俗画
绘画媒材的小型化
跨地域和跨时间的联结
11世纪至13世纪的宗教和墓葬壁画
宗教壁画
墓葬壁画
结语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480
[美]巫鴻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06月
中國繪畫 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 文景·巫鸿作品集 五代から南宋(10世紀~13世紀晚期)の中国絵画の発展を観察紹介。多くが画家、巻軸画を中心とする絵画史とは異なり、論述の基点を“画家”から“作品”に移し、絵画作品を視覚的に分析。改めて“絵画”の概念を理解する。 五代至南宋這近四百年時間,是《韓熙載夜宴圖》《溪山行旅圖》《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等傳世名作涌現的時期,也是中國繪畫史上一個特殊而關鍵的階段: 越來越多的畫家脫離了寺廟和宮室壁畫的集體創作,壁畫與卷軸畫形成新的互動關係;掛軸的產生以及對手卷形式的探索,催生出影響深遠的構圖樣式和觀看方式;日臻細化的繪畫分科隱含著繪畫實踐的進一步專業化;中央及各地方政權的深度參與導致繪畫創作的行政化和機構化,進而形成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綜合性宮廷繪畫系統;孕育中的文人繪畫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其美學觀念影響了宮廷趣味和宗教繪畫的風格,為其終成為中國繪畫主流開啟了先河。 本書是著名美術史家巫鴻的全新力作,延續《中國繪畫:遠古至唐》的寫作思路,吸納考古美術的新近研究成果,聚焦五代至南宋時期各種類型的繪畫作品及其媒材特徵,關注多元背景下的繪畫實踐與跨地域交流,力圖勾勒更加全面、立體的中國繪畫發展脈絡,多維度講述中國繪畫的新故事。 目录 总论 10世纪:巨变的百年 绘画媒材和图式的革新 画科的内部发展 北宋:宫廷与文人 宋初的国家绘画项目 “大山堂堂”图式 宫廷与皇家绘事 扩展中的士人影响 南宋:融合与流变 多维的南宋宫廷绘画 文人趣味的普及 人物画题材的扩展与风俗画 绘画媒材的小型化 跨地域和跨时间的联结 11世纪至13世纪的宗教和墓葬壁画 宗教壁画 墓葬壁画 结语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西蔵唐卡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西蔵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員会 編、文物出版社、200
西蔵唐卡 = Bod kyi Thaṅ ga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 = Bod-raṅ-skyoṅ-ljoṅs-rig-dṅos-do-dam-u-yon-lhan-khaṅ gis bsgriṭa
Rig-dṅos-skun-khaṅ=文物出版社

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藏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又是藏族文化中有名的一种宗教艺术。 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著、黄逖编辑的《西藏唐卡(精)》带你领略浓郁的西藏民族风情。

目录
斯巴霍
四大洲及风火水土图
须弥山图
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
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
香巴拉图
西藏人的起源图
松赞干布画传
松赞干布画传
松赞干布画传
金城公主进藏图
赤松德赞画传
赤松德赞画传
赤松德赞画传
三代法王像
拉龙白多行刺朗达玛图
大昭寺
桑耶寺
温乡石头宫殿
桑噶古托
十二镇魔寺
布达拉宫及大昭寺
扎什伦布寺
无量光佛像
三世佛像
三世佛像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加牟尼神变图
释迦牟尼神变图
七佛之一释迦牟尼像
十六罗汉像
巴怙拉罗汉像
罗睺罗罗汉像
罗汉像
罗汉渡水图
六庄严二胜者像
堪洛却松三尊像
堪洛却松三尊像
觉俄仲松三尊像
仲敦巴像
马尔巴译师像
米拉日巴像
米拉日巴画传
塔布拉杰像
噶玛巴·都松钦巴像
玛吉拉准像
萨迦贡噶宁布像
萨迦贡噶坚参像
贡塘喇嘛向像
布顿·仁钦主像
上师奉图
……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西蔵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員会 編 、文物出版社 、200
西蔵唐卡 = Bod kyi Thaṅ ga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 = Bod-raṅ-skyoṅ-ljoṅs-rig-dṅos-do-dam-u-yon-lhan-khaṅ gis bsgriṭa Rig-dṅos-skun-khaṅ=文物出版社 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藏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又是藏族文化中有名的一种宗教艺术。 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著、黄逖编辑的《西藏唐卡(精)》带你领略浓郁的西藏民族风情。 目录 斯巴霍 四大洲及风火水土图 须弥山图 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 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 香巴拉图 西藏人的起源图 松赞干布画传 松赞干布画传 松赞干布画传 金城公主进藏图 赤松德赞画传 赤松德赞画传 赤松德赞画传 三代法王像 拉龙白多行刺朗达玛图 大昭寺 桑耶寺 温乡石头宫殿 桑噶古托 十二镇魔寺 布达拉宫及大昭寺 扎什伦布寺 无量光佛像 三世佛像 三世佛像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迦牟尼画传 释加牟尼神变图 释迦牟尼神变图 七佛之一释迦牟尼像 十六罗汉像 巴怙拉罗汉像 罗睺罗罗汉像 罗汉像 罗汉渡水图 六庄严二胜者像 堪洛却松三尊像 堪洛却松三尊像 觉俄仲松三尊像 仲敦巴像 马尔巴译师像 米拉日巴像 米拉日巴画传 塔布拉杰像 噶玛巴·都松钦巴像 玛吉拉准像 萨迦贡噶宁布像 萨迦贡噶坚参像 贡塘喇嘛向像 布顿·仁钦主像 上师奉图 ……

典蔵山西・高平 開化寺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8,400
楊平 主編  陳俊吉 撰稿、三晋出版社、2022年09月、337p
典藏山西 高平开化寺
杨平 三晋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開化寺位於山西晉城高平市區東北17公里舍利山山腰。創建于五代後唐同光年間(西元923年-926年),初名清涼寺。北宋熙寧六年(西元1073年)建造了大雄寶殿以後,改名為“開化禪院”,所以後來一直稱其為開化寺。
寺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大雄寶殿居中,為典型的宋代建築,結構嚴謹、古意莊嚴。大殿東西兩牆及北簷牆東西兩次間內壁均繪有重彩佛教壁畫。

殿內壁畫以說法圖為中心,四周輔以經變故事。東壁繪製四幅華嚴經變說法圖,依次為“七處九會”(釋迦牟尼佛在七處地方共九次說法)中的兜率天宮會、普光法堂會、重會普光法堂會、三重會普光法堂會。西壁北壁首尾銜接,為報恩經變相。北壁東側所繪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法會等,西側為說法圖、鹿女因緣和提婆達多因緣。畫面整體佈局謹嚴、人物眾多、設色淡雅,連續貫通,如一幅依壁徐徐展開的卷軸畫。

本書從為讀者講解開化寺宋代壁畫的角度,以生動的文字娓娓講述大雄寶殿東、西、北三面壁畫的講經說法圖和佛本生故事,一幅一幅地詳細描述故事中人物的細微動作、衣著、相關故事情節等,並配以精美的細節圖,圖文並茂,全面展示開化寺巧奪天工的珍貴北宋壁畫,具有極高的藝術鑒賞價值,對展示山西文物大省的形象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开化寺从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动工重修,到绍圣三年(1096)请画匠绘制壁画,再到大观四年(1110)将撰写的重修大殿过程的碑文镌刻于石上,前后经历37年。碑刻详细描述了当年寺主倡导绘制壁画的初衷:“非特为美观也,是亦教化耳!”

描绘这堂壁画的画匠对人物造型和内心世界的把握能力极强,画面布局和故事氛围的营造亦属一流。最引人入胜的是,壁画的题材虽然是佛教经变故事,但实际上画中涉及的人物除却佛、菩萨、弟子等佛教形象之外,还包括宫廷帝王、贵族、官吏、贩夫走卒、农夫、织女、强盗等,画中涉及的建筑包括城楼、宫阙、亭阁、楼台、茅屋、竹舍等,向我们展示了北宋时期宫廷生活、城市商业、乡村农耕、军队作战、海洋船渡、司法审判与行刑、屠夫贩卖、渔夫捕捞等场景,是北宋社会各阶层人物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内容之丰富,人物之众多,超乎想象。开化寺壁画可以说是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习俗、民间风情、宫廷政治、刑法制度等方面最直观、最有价值的资料之一。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8,400
楊平 主編  陳俊吉 撰稿 、三晋出版社 、2022年09月 、337p
典藏山西 高平开化寺 杨平 三晋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開化寺位於山西晉城高平市區東北17公里舍利山山腰。創建于五代後唐同光年間(西元923年-926年),初名清涼寺。北宋熙寧六年(西元1073年)建造了大雄寶殿以後,改名為“開化禪院”,所以後來一直稱其為開化寺。 寺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大雄寶殿居中,為典型的宋代建築,結構嚴謹、古意莊嚴。大殿東西兩牆及北簷牆東西兩次間內壁均繪有重彩佛教壁畫。 殿內壁畫以說法圖為中心,四周輔以經變故事。東壁繪製四幅華嚴經變說法圖,依次為“七處九會”(釋迦牟尼佛在七處地方共九次說法)中的兜率天宮會、普光法堂會、重會普光法堂會、三重會普光法堂會。西壁北壁首尾銜接,為報恩經變相。北壁東側所繪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法會等,西側為說法圖、鹿女因緣和提婆達多因緣。畫面整體佈局謹嚴、人物眾多、設色淡雅,連續貫通,如一幅依壁徐徐展開的卷軸畫。 本書從為讀者講解開化寺宋代壁畫的角度,以生動的文字娓娓講述大雄寶殿東、西、北三面壁畫的講經說法圖和佛本生故事,一幅一幅地詳細描述故事中人物的細微動作、衣著、相關故事情節等,並配以精美的細節圖,圖文並茂,全面展示開化寺巧奪天工的珍貴北宋壁畫,具有極高的藝術鑒賞價值,對展示山西文物大省的形象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开化寺从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动工重修,到绍圣三年(1096)请画匠绘制壁画,再到大观四年(1110)将撰写的重修大殿过程的碑文镌刻于石上,前后经历37年。碑刻详细描述了当年寺主倡导绘制壁画的初衷:“非特为美观也,是亦教化耳!” 描绘这堂壁画的画匠对人物造型和内心世界的把握能力极强,画面布局和故事氛围的营造亦属一流。最引人入胜的是,壁画的题材虽然是佛教经变故事,但实际上画中涉及的人物除却佛、菩萨、弟子等佛教形象之外,还包括宫廷帝王、贵族、官吏、贩夫走卒、农夫、织女、强盗等,画中涉及的建筑包括城楼、宫阙、亭阁、楼台、茅屋、竹舍等,向我们展示了北宋时期宫廷生活、城市商业、乡村农耕、军队作战、海洋船渡、司法审判与行刑、屠夫贩卖、渔夫捕捞等场景,是北宋社会各阶层人物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内容之丰富,人物之众多,超乎想象。开化寺壁画可以说是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习俗、民间风情、宫廷政治、刑法制度等方面最直观、最有价值的资料之一。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プレイステーション海外発売30年- 3D、高性能、ゲーム機の進化

読書の秋 - 秋の古本まつり全国で開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