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史学理论」の検索結果
5件

史通通釈(全2冊):中国古代史学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
〔唐〕劉知幾 著 〔清〕浦起龍 通釋 王煦華 整理、上海古籍、2022年08月
史通通釋 上、下 中國古代史學叢書
史通通释(全二册)中国古代史学丛书

優れた『史通』校釈書
唐代史学家劉知幾による中国最古の史学理論著作、内外篇20巻。巻末に陳漢章の《史通補釋》、陽明照の《史通通釋補》、彭仲鐸の《史通增釋》を付す。(繁体字縦組)

《史通》是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作,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分内外篇, 共20卷, 此书尽显刘知几提出的史学家必须兼具的“史学三长”。可以说《史通》的成书对于后世史学理论的发展意义深远, 乃至逐渐形成一门显学--史通学。后世学者注释《史通》者尤多, 而以清人浦起龙的《史通通释》较晚出, 而能更好吸取前人的校释成果。难能可贵的是, 浦起龙在校释《史通》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每篇都有按语, 其后再注明《史通》所引典故出处, 大大提高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此外, 本次出版的《史通通释》后面还附有陈汉章的《史通补释》、彭仲铎的《史通增释》, 更能让治学者在兼采众家之长中有所获。

目  录
前言

别本序三首
史通通释举例
史通通释举要
史通原序
史通通释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附录 新唐书刘知几本传(增注)
附 史通补释
史通通释补
史通增释
浦起龙的生平及其著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
〔唐〕劉知幾 著 〔清〕浦起龍 通釋 王煦華 整理 、上海古籍 、2022年08月
史通通釋 上、下 中國古代史學叢書 史通通释(全二册)中国古代史学丛书 優れた『史通』校釈書 唐代史学家劉知幾による中国最古の史学理論著作、内外篇20巻。巻末に陳漢章の《史通補釋》、陽明照の《史通通釋補》、彭仲鐸の《史通增釋》を付す。(繁体字縦組) 《史通》是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作,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分内外篇, 共20卷, 此书尽显刘知几提出的史学家必须兼具的“史学三长”。可以说《史通》的成书对于后世史学理论的发展意义深远, 乃至逐渐形成一门显学--史通学。后世学者注释《史通》者尤多, 而以清人浦起龙的《史通通释》较晚出, 而能更好吸取前人的校释成果。难能可贵的是, 浦起龙在校释《史通》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每篇都有按语, 其后再注明《史通》所引典故出处, 大大提高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此外, 本次出版的《史通通释》后面还附有陈汉章的《史通补释》、彭仲铎的《史通增释》, 更能让治学者在兼采众家之长中有所获。 目  录 前言 序 别本序三首 史通通释举例 史通通释举要 史通原序 史通通释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附录 新唐书刘知几本传(增注) 附 史通补释 史通通释补 史通增释 浦起龙的生平及其著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歴史三調:作為事件、経歴和神話的義和団(中譯修訂版)(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180
[美]柯文著、杜继东訳、社会科学文献、2014年、382p、平装
历史三调(中译修订版)
副标题: 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译修订版)》荣获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荣获1997年新英格兰历史学会图书奖。书中以义和团为例向人们解说了认识历史的三条不同途径,即历史的三调:事件、经历和神话。《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译修订版)》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讲述义和团的历史,而在于探讨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配角’。”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历史的方法。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180
[美]柯文著、杜继东訳 、社会科学文献 、2014年 、382p 、平装
历史三调(中译修订版) 副标题: 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译修订版)》荣获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荣获1997年新英格兰历史学会图书奖。书中以义和团为例向人们解说了认识历史的三条不同途径,即历史的三调:事件、经历和神话。《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译修订版)》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讲述义和团的历史,而在于探讨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配角’。”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历史的方法。

秦漢社会控制思想史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
李禹階 主编 主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543p
秦汉社会控制思想史 李禹阶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社会学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结合为切入点,主要集中于秦汉时期中国传统封建政权社会控制与政治伦理思想的主题的发展与变迁,和当时期与正统思想相对立和排斥的民间与“异端”关于社会控制的思想及其变迁,对并深度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阶段社会控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址,试图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以王权、国家、社会三者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以及这三者的相互运动、相互渗透来立论,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理论,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种思想形成的土壤,以及这种思想对国家控制社会的推进的有效功用。如一般认为,汉初黄老思想是一种“无为”的统治思想,而实质上黄老思想也是一种特殊时期封建政权所采用的有为的统治思想及其控制策略;又如“谷粱”学派,在西汉时期对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封建宗法礼仪、巩固中央政权起到了指导作用。这有助于我们系统全面了解秦汉时期中国传统封建政权社会控制与政治伦理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
李禹階 主编 主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543p
秦汉社会控制思想史 李禹阶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社会学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结合为切入点,主要集中于秦汉时期中国传统封建政权社会控制与政治伦理思想的主题的发展与变迁,和当时期与正统思想相对立和排斥的民间与“异端”关于社会控制的思想及其变迁,对并深度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阶段社会控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址,试图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以王权、国家、社会三者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以及这三者的相互运动、相互渗透来立论,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理论,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种思想形成的土壤,以及这种思想对国家控制社会的推进的有效功用。如一般认为,汉初黄老思想是一种“无为”的统治思想,而实质上黄老思想也是一种特殊时期封建政权所采用的有为的统治思想及其控制策略;又如“谷粱”学派,在西汉时期对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封建宗法礼仪、巩固中央政权起到了指导作用。这有助于我们系统全面了解秦汉时期中国传统封建政权社会控制与政治伦理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南京国民政府時期公文制度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袁暁川、社会科学文献、2021年08月
政治秩序與行政效能-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公文制度研究 袁曉川
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南京国民时期公文制度研究 史学理论 袁晓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互动的研究视角,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文制度的构建及演变过程进行较为详尽的考察。全书以原始档案、报刊、日记、回忆录等多种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文制度演变过程为研究主线,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的政治□□特点,分析不同社会力量在公文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理,挖掘隐藏于公文制度变革背后的内在因素,从而深刻、全面地展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文制度的演进路径及作用机理。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袁暁川 、社会科学文献 、2021年08月
政治秩序與行政效能-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公文制度研究 袁曉川 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南京国民时期公文制度研究 史学理论 袁晓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互动的研究视角,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文制度的构建及演变过程进行较为详尽的考察。全书以原始档案、报刊、日记、回忆录等多种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文制度演变过程为研究主线,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的政治□□特点,分析不同社会力量在公文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理,挖掘隐藏于公文制度变革背后的内在因素,从而深刻、全面地展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文制度的演进路径及作用机理。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古代史年鑑 2021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年鑒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8,700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2月、精装
中國古代史年鑒 中国古代史年鉴 2021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主编

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十個欄目:一是特稿。二是古代史研究綜述,以學科綜述形式對各斷代史、專門史研究進行綜述,分別為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遼西夏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思想史、文化史、古代社會史、中外關係史、歷史地理、史學史與史學理論等十四個學科綜述。三是學術動態,包括年度會議信息、重要研究計劃、重要的學術交流活動等。四是中國古代史重大學術工程及重大課題。五是年度著作選介,以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歐美、日本等地的中國古代史領域的研究性專著為選介對象。六是論文觀點摘編,對重要的學術論文的觀點進行摘編。七是新出考古材料與文獻整理,介紹本年度重要的考古發現、文獻整理方面的成果。八是學人,紀念當年去世的學者。九是古代史研究所動態,介紹古代史研究所年度工作。十是古代史研究大事記。

本书内容主括以下十个栏目:一是本年度研究热点,围绕本年度研究热点和行组稿。二是代史研究综述,以学科综述形式对各断代史、专门史研行综述,分别为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辽西夏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思想史、文化史、代社会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等十四个学科综述。三是学术动态括年度会议信息、重要研究计划、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四年度著作选介,以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欧美、等地的中国代史领域的研究性专著为选介对象。五是论文观点摘编,对重要的学术论文的观行摘编。六是新出考材料与文献整理,介绍本年度重要的考发现、文献整理方面的成果。七是学人,纪念当年去世的学者。八是国外研究动态,以约稿方式征求、韩国、欧美等地的中国代史研究年度综述。九是代史动态,介绍代史年度工作。十是代史研究大事记。预计字数60万字。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8,700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2年12月 、精装
中國古代史年鑒 中国古代史年鉴 2021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主编 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十個欄目:一是特稿。二是古代史研究綜述,以學科綜述形式對各斷代史、專門史研究進行綜述,分別為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遼西夏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思想史、文化史、古代社會史、中外關係史、歷史地理、史學史與史學理論等十四個學科綜述。三是學術動態,包括年度會議信息、重要研究計劃、重要的學術交流活動等。四是中國古代史重大學術工程及重大課題。五是年度著作選介,以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歐美、日本等地的中國古代史領域的研究性專著為選介對象。六是論文觀點摘編,對重要的學術論文的觀點進行摘編。七是新出考古材料與文獻整理,介紹本年度重要的考古發現、文獻整理方面的成果。八是學人,紀念當年去世的學者。九是古代史研究所動態,介紹古代史研究所年度工作。十是古代史研究大事記。 本书内容主括以下十个栏目:一是本年度研究热点,围绕本年度研究热点和行组稿。二是代史研究综述,以学科综述形式对各断代史、专门史研行综述,分别为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辽西夏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思想史、文化史、代社会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等十四个学科综述。三是学术动态括年度会议信息、重要研究计划、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四年度著作选介,以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欧美、等地的中国代史领域的研究性专著为选介对象。五是论文观点摘编,对重要的学术论文的观行摘编。六是新出考材料与文献整理,介绍本年度重要的考发现、文献整理方面的成果。七是学人,纪念当年去世的学者。八是国外研究动态,以约稿方式征求、韩国、欧美等地的中国代史研究年度综述。九是代史动态,介绍代史年度工作。十是代史研究大事记。预计字数60万字。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豊田商事事件40年 - マスコミ、事件

M資金
M資金
¥1,650
汚職
汚職
¥2,420

家永裁判60年 - 教育、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