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太平天国运动」の検索結果
3件

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国歴史、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材)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
本書編寫組、人民教育出版社、2025年01月、平装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适用25年秋季开学使用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中國歷史國二上冊課本

本专辑精选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新教材内容,涵盖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及甲午中日战争等关键历史事件。配套学案与课件相结合,帮助老师高效教学,助力家长辅导孩子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这本教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依托。在知识获取方面,系统的内容编排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中国近代历史知识体系 。学生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通过一系列革命斗争走向民族独立的历史脉络,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

中国国内の学校教育現場にて実際に使用されている中学2年生相当の教科書です。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1课 五四运动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活动课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
本書編寫組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5年01月 、平装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适用25年秋季开学使用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中國歷史國二上冊課本 本专辑精选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新教材内容,涵盖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及甲午中日战争等关键历史事件。配套学案与课件相结合,帮助老师高效教学,助力家长辅导孩子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这本教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依托。在知识获取方面,系统的内容编排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中国近代历史知识体系 。学生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通过一系列革命斗争走向民族独立的历史脉络,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 中国国内の学校教育現場にて実際に使用されている中学2年生相当の教科書です。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1课 五四运动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活动课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國與中國人(新華史海鏡鑒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850
(美)倪維思、新華出版社、2014年11月
中国与中国人(图文版)新华史海镜鉴丛书
〔美〕倪维思著 张勇译 新华出版社

這是一本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看中國的經典作品。作者以在華的豐厚積澱、以獨特的視角,介紹了他在中國傳教過程中瞭解到的社會多個方面,包括科舉、學校、語言、慈善機構、社會習俗、以及太平天國運動等。
本書涉獵之廣不但包括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制度、法律、教育、宗教、哲學,也包括了中國社會生活和習俗的方方面面:占卜、賭博、和尚、文字、迷信、禮節、娛樂、新年、鴉片、風水、打油詩、婦女的地位、不同時代的風俗習慣、與其他古老民族的異同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中华帝国概貌
第二章、中国及其居民概貌
第三章、孔夫子及儒家思想
第四章、科举及学校
第五章、中国政府的组成
第六章、中国宗教
第七章、佛教
第八章、佛教(续)
第九章、道教
第十章、国家的宗教仪式及信仰
第十一章、中国各宗教体系共存
第十二章、迷信观念与风水、占卜
第十三章、种类繁多的占卜术
第十四章、中国的语言
第十五章、中国的慈善机构
第十六章、中国的善书
第十七章、社会风俗
第十八章、节日、风俗及娱乐
第十九章、对中国人性格及文明的总体评估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与中国的交往
第二十一章、在中国的传教生涯
第二十二章、中国的罗马天主教士
第二十三章、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十四章、中华帝国的现状与展望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850
(美)倪維思 、新華出版社 、2014年11月
中国与中国人(图文版)新华史海镜鉴丛书 〔美〕倪维思著 张勇译 新华出版社 這是一本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看中國的經典作品。作者以在華的豐厚積澱、以獨特的視角,介紹了他在中國傳教過程中瞭解到的社會多個方面,包括科舉、學校、語言、慈善機構、社會習俗、以及太平天國運動等。 本書涉獵之廣不但包括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制度、法律、教育、宗教、哲學,也包括了中國社會生活和習俗的方方面面:占卜、賭博、和尚、文字、迷信、禮節、娛樂、新年、鴉片、風水、打油詩、婦女的地位、不同時代的風俗習慣、與其他古老民族的異同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中华帝国概貌 第二章、中国及其居民概貌 第三章、孔夫子及儒家思想 第四章、科举及学校 第五章、中国政府的组成 第六章、中国宗教 第七章、佛教 第八章、佛教(续) 第九章、道教 第十章、国家的宗教仪式及信仰 第十一章、中国各宗教体系共存 第十二章、迷信观念与风水、占卜 第十三章、种类繁多的占卜术 第十四章、中国的语言 第十五章、中国的慈善机构 第十六章、中国的善书 第十七章、社会风俗 第十八章、节日、风俗及娱乐 第十九章、对中国人性格及文明的总体评估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与中国的交往 第二十一章、在中国的传教生涯 第二十二章、中国的罗马天主教士 第二十三章、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十四章、中华帝国的现状与展望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李鴻章張佩綸往来信札 中国近現代書信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050
姜鳴 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
中國近現代書信叢刊 姜鸣 整理
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中国近现代书信丛刊)

洋務重臣李鴻章と清流名士張佩綸の往来書簡を捜集。期間は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三日から光緒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まで。大部分は張佩綸の後代張志潜・張子美・張恭慶・張恭慈・張怡が保存してきた家蔵書簡で、2003年11月に上海図書館に寄贈された。(簡体字横組)

本书所搜集的李鸿章与张佩纶往来信札,起于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三日,止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前后跨度二十八年。大部分书信是张佩纶后人张志潜、张子美、张恭庆、张恭慈、张怡所保存下来的家藏信札原件,2013年11月由张氏后人捐赠给上海图书馆。经李经璹亲自整理,这批书札按年份和彼此往复顺序装裱成册。此外若干遗阙,从《李鸿章全集》、《涧于集•书信》以及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篑斋函牍稿》中收录的信函补入。为了方便研究者阅读,还将中法战争和庚子议和期间李鸿章与张佩纶的往来电报也作为附件,按年份插入信件之中,使李、张之间的联系沟通呈现出连续性和完整性。本书中还录入部分李鸿章与李经璹的父女通信,以助读者增加对李鸿章晚年生活及张佩纶夫妇家庭生活的了解。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张佩纶,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今河北唐山丰润),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授翰林院侍讲,晚清名臣。早年在京城与李鸿藻、潘祖荫、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等同为“清流”,以弹劾大臣而闻名。李鸿章女婿,堂侄张人骏历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为袁世凯之亲家。孙女为近代才女张爱玲。姜鸣,著名晚清史、海军史专家,著有《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天公不语对枯棋》、《秋风宝剑孤臣泪》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050
姜鳴 整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0月
中國近現代書信叢刊 姜鸣 整理 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中国近现代书信丛刊) 洋務重臣李鴻章と清流名士張佩綸の往来書簡を捜集。期間は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三日から光緒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まで。大部分は張佩綸の後代張志潜・張子美・張恭慶・張恭慈・張怡が保存してきた家蔵書簡で、2003年11月に上海図書館に寄贈された。(簡体字横組) 本书所搜集的李鸿章与张佩纶往来信札,起于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三日,止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前后跨度二十八年。大部分书信是张佩纶后人张志潜、张子美、张恭庆、张恭慈、张怡所保存下来的家藏信札原件,2013年11月由张氏后人捐赠给上海图书馆。经李经璹亲自整理,这批书札按年份和彼此往复顺序装裱成册。此外若干遗阙,从《李鸿章全集》、《涧于集•书信》以及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篑斋函牍稿》中收录的信函补入。为了方便研究者阅读,还将中法战争和庚子议和期间李鸿章与张佩纶的往来电报也作为附件,按年份插入信件之中,使李、张之间的联系沟通呈现出连续性和完整性。本书中还录入部分李鸿章与李经璹的父女通信,以助读者增加对李鸿章晚年生活及张佩纶夫妇家庭生活的了解。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张佩纶,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今河北唐山丰润),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授翰林院侍讲,晚清名臣。早年在京城与李鸿藻、潘祖荫、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等同为“清流”,以弹劾大臣而闻名。李鸿章女婿,堂侄张人骏历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为袁世凯之亲家。孙女为近代才女张爱玲。姜鸣,著名晚清史、海军史专家,著有《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天公不语对枯棋》、《秋风宝剑孤臣泪》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プレイステーション海外発売30年- 3D、高性能、ゲーム機の進化

読書の秋 - 秋の古本まつり全国で開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