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新石器时代」の検索結果
70件

祁頭山(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時代考古報告之一)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920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文物、2007年、精装
祁头山、天にシミあり、角に傷みあり
《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之1:祁头山》是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之一,这一系列的考古发掘揭示了太湖西北区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发展脉络。《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之1:祁头山》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江阴祁头山遗址从发现到发掘的全过程,把江阴的人文历史推进到了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920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文物 、2007年 、精装
祁头山、天にシミあり、角に傷みあり 《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之1:祁头山》是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之一,这一系列的考古发掘揭示了太湖西北区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发展脉络。《太湖西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之1:祁头山》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江阴祁头山遗址从发现到发掘的全过程,把江阴的人文历史推进到了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高陵東営- 新石器時代遺址発掘報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編、科学、2010年、200p、B5精装本
《高陵东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陕西高陵县东营遗址2001~2002年的发掘资料与成果,对该遗址仰韶和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进行了叙述并对遗址中的动物遗存进行了鉴定和分析。除进行遗址的考古学研究外,对遗址所处的环境背景和先民们的生计方式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高陵东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对渭水流域史前文化发展、聚落考占和环境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高陵东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可供考古、历史、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編 、科学 、2010年 、200p 、B5精装本
《高陵东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陕西高陵县东营遗址2001~2002年的发掘资料与成果,对该遗址仰韶和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进行了叙述并对遗址中的动物遗存进行了鉴定和分析。除进行遗址的考古学研究外,对遗址所处的环境背景和先民们的生计方式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高陵东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对渭水流域史前文化发展、聚落考占和环境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高陵东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可供考古、历史、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朝天嘴与中堡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隊、文物、2001、3
朝天嘴与中堡岛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 编
本书主要内容:为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对坝址所在地的朝天嘴与中堡岛遗址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朝天嘴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中堡岛遗址以新石器时代遗存内涵丰富,也包含了商时期文化遗存及宋代墓葬。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隊 、文物 、2001 、3
朝天嘴与中堡岛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 编 本书主要内容:为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对坝址所在地的朝天嘴与中堡岛遗址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朝天嘴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中堡岛遗址以新石器时代遗存内涵丰富,也包含了商时期文化遗存及宋代墓葬。

巴東李家湾(長江三峡工程文物保護項目報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国家文物局編、科学出版社、2009年、180p
巴东李家湾
《巴东李家湾》系统介绍了湖北省巴东县李家湾遗址2001年发掘的田野资料。李家湾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周代遗存、汉一六朝遗存、唐宋及明清文化遗存等,其中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遗存具有江汉平原典型的屈家岭类型特征,为屈家岭文化分布范围的扩大提供了翔实的证据。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国家文物局編 、科学出版社 、2009年 、180p
巴东李家湾 《巴东李家湾》系统介绍了湖北省巴东县李家湾遗址2001年发掘的田野资料。李家湾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周代遗存、汉一六朝遗存、唐宋及明清文化遗存等,其中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遗存具有江汉平原典型的屈家岭类型特征,为屈家岭文化分布范围的扩大提供了翔实的证据。

舞陽賈湖(上下)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5,200
張居中主編、科学、1999年、1095p、B5精装本
本书详细记述了在河南省舞阳县发掘出土的八千年前贾湖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资料。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系统地阐述了该遗址的文化内容、分期、年代、性质及与周围文化的关系;下卷对其自然环境、人种及人类体质、经济结构、技术工艺、聚落形态、原始宗教、音乐文化等进行了探讨。本书对研究中原地区及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稻作农业起源、音乐起源、原始宗教和卜筮起源、原始契刻及汉字起源、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5,200
張居中主編 、科学 、1999年 、1095p 、B5精装本
本书详细记述了在河南省舞阳县发掘出土的八千年前贾湖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资料。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系统地阐述了该遗址的文化内容、分期、年代、性质及与周围文化的关系;下卷对其自然环境、人种及人类体质、经济结构、技术工艺、聚落形态、原始宗教、音乐文化等进行了探讨。本书对研究中原地区及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稻作农业起源、音乐起源、原始宗教和卜筮起源、原始契刻及汉字起源、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哈民忙哈 新石器時代遺址綜合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900
陳酔 陳全家 張全超 湯卓炜 主編、科学、2022年11月
哈民忙哈 : 新石器时代遗址综合研究
本书是关于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综合研究文集,共计收录研究报告及论文24篇,包括“古环境研究”“人类学研究”“动物考古学研究”“技术与工艺研究”“经济形态与社会文化”“聚落形态及史前灾难考察”“哈民忙哈文化研究”七个专题,内容主要包括对哈民忙哈遗址各类出土遗存的研究、生产生活模式的复原、聚落形态及史前灾难的情境分析,以及考古学文化研究。 本书适合于从事中国东北及东北亚地区考古与历史研究者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900
陳酔 陳全家 張全超 湯卓炜 主編 、科学 、2022年11月
哈民忙哈 : 新石器时代遗址综合研究 本书是关于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综合研究文集,共计收录研究报告及论文24篇,包括“古环境研究”“人类学研究”“动物考古学研究”“技术与工艺研究”“经济形态与社会文化”“聚落形态及史前灾难考察”“哈民忙哈文化研究”七个专题,内容主要包括对哈民忙哈遗址各类出土遗存的研究、生产生活模式的复原、聚落形态及史前灾难的情境分析,以及考古学文化研究。 本书适合于从事中国东北及东北亚地区考古与历史研究者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香港考古論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
商志[香覃]、文物、2000年
香港考古论集 商志馥

本书收录了作者写的《香港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及与珠江三角洲地带的关系》、《环珠江口史前沙丘遗址的特点及有关问题》等十九篇有关香港考古的论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
商志[香覃] 、文物 、2000年
香港考古论集 商志馥 本书收录了作者写的《香港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及与珠江三角洲地带的关系》、《环珠江口史前沙丘遗址的特点及有关问题》等十九篇有关香港考古的论文。

馬城子-太子河上游洞穴遺存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200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渓市博物館 編、文物、1994年、337p、精装
地理环境与洞穴分布、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青铜时代洞穴墓葬、马城子文化有关问题研究。

経年劣化による表紙のカスレなどあ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200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渓市博物館 編 、文物 、1994年 、337p 、精装
地理环境与洞穴分布、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青铜时代洞穴墓葬、马城子文化有关问题研究。 経年劣化による表紙のカスレなどあり。

馬城子-太子河上游洞穴遺存(平装)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200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渓市博物館 編、文物、1994年、337p、平装
地理环境与洞穴分布、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青铜时代洞穴墓葬、马城子文化有关问题研究。

経年劣化による表紙のカスレなどあ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200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渓市博物館 編 、文物 、1994年 、337p 、平装
地理环境与洞穴分布、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青铜时代洞穴墓葬、马城子文化有关问题研究。 経年劣化による表紙のカスレなどあり。

中国东北地区和新石器时代考古论集

弘南堂書店
 北海道札幌市北区北12条西4丁目
1,320
佟柱臣 [著]、文物出版社、1989、4, 283p, 図版16p、26cm、1冊
中文書 本冊・本文とも経年良好です。
公費でのご購入も承ります。必要書類等ご指示を添えてお申込み下さい。*クロネコゆうパケット180~260円・日本郵便レターパックライト420円/プラス600円・佐川(小型)陸便610円~・ゆうパック/ヤマト宅配便1,300円(東北)~2,000円(九州・沖縄)*「日本の古本屋」サイトを通してお申込みください。それ以外でのご注文は代金引換(手数料200円~660円)でのお送りとなります。*店頭での引取りご希望の場合は前日迄にお申込ください。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中国东北地区和新石器时代考古论集

1,320
佟柱臣 [著] 、文物出版社 、1989 、4, 283p, 図版16p 、26cm 、1冊
中文書 本冊・本文とも経年良好です。

竜虬庄-江淮東部新石器時代遺阯発掘報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
張敏主編、科学出版社、1999年、精装本
ISBN: 9787030075093
龍[虫丘]荘-江淮東部新石器時代遺阯発掘報告
龙虬庄 : 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龙虬庄遗址考古队 编著 科學出版社

1993年に発掘された江蘇省高郵市の新石器時代龍虬庄遺跡の発掘報告。

为荣获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报告。其内容涉及考古学、人类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农学等,重点解决了介于海岱地区与太湖地区之间的江淮东部考古学文化的性质、年代、源流、与周边地区原始文化的关系、古环境的变迁及稻作农业在江淮东部的演化与发展等课题,是一部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报告。另外,本报告为日本弥生时代“渡来人”和稻作农业东传的研究增添了重要的新资料。《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可供从事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生物学、农学等诸学科研究的科研、教学人员阅。
目录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地层堆积
第三章 文化遗迹
第四章 文化遗物——生活用品
第五章 文化遗物——随葬用品
第六章 自然遗物——土壤
第七章 自然遗物——人骨
第八章 自然遗物——植物
第九章 自然遗物——动物
第十章 结语
附表
参考资料
后记
英文提要
日文提要
韩文提要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
張敏主編 、科学出版社 、1999年 、精装本
ISBN: 9787030075093 龍[虫丘]荘-江淮東部新石器時代遺阯発掘報告 龙虬庄 : 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龙虬庄遗址考古队 编著 科學出版社 1993年に発掘された江蘇省高郵市の新石器時代龍虬庄遺跡の発掘報告。 为荣获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报告。其内容涉及考古学、人类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农学等,重点解决了介于海岱地区与太湖地区之间的江淮东部考古学文化的性质、年代、源流、与周边地区原始文化的关系、古环境的变迁及稻作农业在江淮东部的演化与发展等课题,是一部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性报告。另外,本报告为日本弥生时代“渡来人”和稻作农业东传的研究增添了重要的新资料。《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可供从事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生物学、农学等诸学科研究的科研、教学人员阅。 目录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地层堆积 第三章 文化遗迹 第四章 文化遗物——生活用品 第五章 文化遗物——随葬用品 第六章 自然遗物——土壤 第七章 自然遗物——人骨 第八章 自然遗物——植物 第九章 自然遗物——动物 第十章 结语 附表 参考资料 后记 英文提要 日文提要 韩文提要

河北陽原姜家梁新石器時代人骨研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学术著作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872
李法軍、科学、2008年、243p、精装
《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的人类骨骼遗存。作者运用人口统计学、骨骼形态学、骨骼测量学、齿学人类学、古病理学、食谱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这批迄今为止河北省内发现被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人类骨骼遗存进行了系统研究。骨骼形态学和骨骼测量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姜家梁新石器时代居民属于先秦时期的古华北类型,并且是一个“同种系多类型的复合体”,反映出该人群在遗传构成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依据目前的信息,作者推断其最为可能的人口构成与庙子沟文化居民和红山文化居民有关。齿学人类学的研究表明,该人群属于“中国型牙”,明显归属于东北亚类群。古病理学的研究表明,其居民罹患疾病的种类较多,某些病理现象(如先天性胫腓骨联合、髌骨软化症和舷骨大结节结核)在国内古病理学研安中尚属首次报道,某些个体存在枕骨人工变形的现象。食谱分析的结果表明,部分个体在摄取食物的方式、种类和数量上可能存在差异,暗示该人群中确实存在食物占有和分配上的或者是某种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872
李法軍 、科学 、2008年 、243p 、精装
《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的人类骨骼遗存。作者运用人口统计学、骨骼形态学、骨骼测量学、齿学人类学、古病理学、食谱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这批迄今为止河北省内发现被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人类骨骼遗存进行了系统研究。骨骼形态学和骨骼测量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姜家梁新石器时代居民属于先秦时期的古华北类型,并且是一个“同种系多类型的复合体”,反映出该人群在遗传构成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依据目前的信息,作者推断其最为可能的人口构成与庙子沟文化居民和红山文化居民有关。齿学人类学的研究表明,该人群属于“中国型牙”,明显归属于东北亚类群。古病理学的研究表明,其居民罹患疾病的种类较多,某些病理现象(如先天性胫腓骨联合、髌骨软化症和舷骨大结节结核)在国内古病理学研安中尚属首次报道,某些个体存在枕骨人工变形的现象。食谱分析的结果表明,部分个体在摄取食物的方式、种类和数量上可能存在差异,暗示该人群中确实存在食物占有和分配上的或者是某种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北陰陽営 −新石器時代及商周時期遺跡発掘報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南京博物院、文物、1993年
北陰陽營 : 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
beiyinyangying
xinshiqi shidai ji shang zhou shiqi yizhi fajue baogao
北陰陽営 : 新石器時代及商周時期遺址発掘報告
Excavations of the Beiyinyangying site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北陰陽営 −新石器時代及商周時期遺跡発掘報告

6,600
南京博物院 、文物 、1993年
北陰陽營 : 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 beiyinyangying xinshiqi shidai ji shang zhou shiqi yizhi fajue baogao 北陰陽営 : 新石器時代及商周時期遺址発掘報告 Excavations of the Beiyinyangying site

無錫市文化遺産保護和考古研究所論文集:早期文明与峡江漢墓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500
無錫市文化遺産局編委会編、文物、2011年、194p、精装本
《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论文集:早期文明与峡江汉墓研究》共收入三篇大作,薛琳的《良渚文化出土玉琮研究》分别从玉琮有关文献记载与研究历史、原料产地推断与类型划分、随葬玉琮墓葬情况与墓主性别研究、玉琮的用途功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了探讨。韩翀飞得《中国早期文明进程中的几个问题》分别讨论了“文明”的概念、文明起源探索的历程、文明起源模式的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形态研究、龙山时代聚落形态研究、新石器时代宗教遗存初探等内容。李一全的《峡江汉墓初步研究》分别梳理交代了峡江地区汉墓发现与研究简史、墓室结构形制、随葬品型式划分、分期与年代、墓葬的文化构成因素及汉墓反映的生死观念。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500
無錫市文化遺産局編委会編 、文物 、2011年 、194p 、精装本
《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论文集:早期文明与峡江汉墓研究》共收入三篇大作,薛琳的《良渚文化出土玉琮研究》分别从玉琮有关文献记载与研究历史、原料产地推断与类型划分、随葬玉琮墓葬情况与墓主性别研究、玉琮的用途功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了探讨。韩翀飞得《中国早期文明进程中的几个问题》分别讨论了“文明”的概念、文明起源探索的历程、文明起源模式的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形态研究、龙山时代聚落形态研究、新石器时代宗教遗存初探等内容。李一全的《峡江汉墓初步研究》分别梳理交代了峡江地区汉墓发现与研究简史、墓室结构形制、随葬品型式划分、分期与年代、墓葬的文化构成因素及汉墓反映的生死观念。

新石器時代澧陽平原与漢東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術叢書, 22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
郭偉民、文物出版社
新石器时代澧阳平原与汉东地区的文化和社会 郭伟民 著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二十二
表紙に汚れあり

论著根据田野考古材料系统考察了长江中游两个重要区域——澧阳平原与汉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社会。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澧阳平原聚落的演进经历了环壕聚落、城壕聚落、城壕聚落群三个阶段。汉东地区的社会具多元开放特征。在长江中游史前社会进程中,重心由澧阳平原逐渐向汉东地区转移,这个转移过程,即是以石家河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历史文化趋势的形成过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
郭偉民 、文物出版社
新石器时代澧阳平原与汉东地区的文化和社会 郭伟民 著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二十二 表紙に汚れあり 论著根据田野考古材料系统考察了长江中游两个重要区域——澧阳平原与汉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社会。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澧阳平原聚落的演进经历了环壕聚落、城壕聚落、城壕聚落群三个阶段。汉东地区的社会具多元开放特征。在长江中游史前社会进程中,重心由澧阳平原逐渐向汉东地区转移,这个转移过程,即是以石家河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历史文化趋势的形成过程。

広西文物考古報告集(1991~2010)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900
広西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科学、2012年、673p、精装本
《广西文物考古报告集(1991-2010)》汇集了《广西考古文集》前四集之外于1991~2010年在中文专业期刊发表的广西文物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及历史时期各段的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内容包括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面。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900
広西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 、科学 、2012年 、673p 、精装本
《广西文物考古报告集(1991-2010)》汇集了《广西考古文集》前四集之外于1991~2010年在中文专业期刊发表的广西文物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及历史时期各段的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内容包括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面。

黄梅塞墩 (中国田野考古報告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編、文物出版社、2010年、349p、A4精装本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八十三号
本书详细刊布了上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对湖北黄梅塞墩遗址的发掘情况和所获资料。其中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黄鳝嘴文化和薛家岗文化的墓葬和各类遗物,对了解这一时期鄂东地区社会文化面貌,有着重要意义。

新古本。彩版36、図版128。
表紙に傷あ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編 、文物出版社 、2010年 、349p 、A4精装本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八十三号 本书详细刊布了上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对湖北黄梅塞墩遗址的发掘情况和所获资料。其中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黄鳝嘴文化和薛家岗文化的墓葬和各类遗物,对了解这一时期鄂东地区社会文化面貌,有着重要意义。 新古本。彩版36、図版128。 表紙に傷あり

中国新石器時代文明の探求 日中共同研究成果報告書2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700
中村慎一 編、六一書房、2023、305p、A4判
「新石器時代文明」という言葉に違和感を覚える読者もいるだろう。伝統的な中国考古学では、「新石器時代」と「文明」は相容れない概念であった。文字あるいは青銅器の存在をメルクマールとするならば、確かに新石器時代の中国に文明は存在しなかったことになる。しかし、civilization の字義に基づくならば、文明とは都市の存在と密接不可分の関係にある。その意味で、新石器時代の中国にすでに文明は存在したのである。
それを代表するのが、現在の浙江省にある良渚遺跡群をセンターとする良渚文明である。そこでは新宗教の創出によってヒトとモノを集めるシステムが作り出された。当時の神の姿である「神人獣面文」を描いた玉器は良渚王から各地の首長に下賜され、各地の首長は良渚王に米やその他の物資を献上した。このシステムはやがて中国各地で模倣され、新石器時代末期の諸地方文明として花開く。
本書は、そうした見通しのもとに進められている日中共同研究プロジェクトの成果の一部を収めたものである。「Ⅰ 遺跡・遺物の考古学的研究」「Ⅱ 動植物遺体の研究」「Ⅲ 遺跡・遺物の考古科学的研究」の3部構成となっているが、これは本プロジェクトの学際的研究スタイルを如実に示している。自然科学との連携によって考古学は新たな局面を迎えようとしている。従来の伝統的考古学ではけっして明らかに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歴史像がいま浮かび上がりつつある。

很多读者可能会对“新石器时代文明”这个词语产生困惑,毕竟传统的中国考古学认为,“新石器时代”与“文明”是不相容的概念。若以文字或青铜器的出现为标志,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确实不存在文明,但从civilization的字义来看,文明与都市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确已存在文明。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现今浙江省的以良渚遗址群为中心的良渚文明。在这里,新宗教的出现使人和物向同一系统集中。描绘有当时神明形象——“神人兽面纹”的玉器被良渚王赠与各地的首长,后者则为良渚王献上稻米及其他贡品。这一系统最终在中国各地被模仿,新石器时代末期各地方文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本书收录有中日共同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力求从上述视角展开探讨。本书由“I 遗址、遗物的考古学研究”、“II 动植物遗存的研究”、“III 遗迹、遗物的科学考古研究”三部分构成,这些副标题如实展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700
中村慎一 編 、六一書房 、2023 、305p 、A4判
「新石器時代文明」という言葉に違和感を覚える読者もいるだろう。伝統的な中国考古学では、「新石器時代」と「文明」は相容れない概念であった。文字あるいは青銅器の存在をメルクマールとするならば、確かに新石器時代の中国に文明は存在しなかったことになる。しかし、civilization の字義に基づくならば、文明とは都市の存在と密接不可分の関係にある。その意味で、新石器時代の中国にすでに文明は存在したのである。 それを代表するのが、現在の浙江省にある良渚遺跡群をセンターとする良渚文明である。そこでは新宗教の創出によってヒトとモノを集めるシステムが作り出された。当時の神の姿である「神人獣面文」を描いた玉器は良渚王から各地の首長に下賜され、各地の首長は良渚王に米やその他の物資を献上した。このシステムはやがて中国各地で模倣され、新石器時代末期の諸地方文明として花開く。 本書は、そうした見通しのもとに進められている日中共同研究プロジェクトの成果の一部を収めたものである。「Ⅰ 遺跡・遺物の考古学的研究」「Ⅱ 動植物遺体の研究」「Ⅲ 遺跡・遺物の考古科学的研究」の3部構成となっているが、これは本プロジェクトの学際的研究スタイルを如実に示している。自然科学との連携によって考古学は新たな局面を迎えようとしている。従来の伝統的考古学ではけっして明らかに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歴史像がいま浮かび上がりつつある。 很多读者可能会对“新石器时代文明”这个词语产生困惑,毕竟传统的中国考古学认为,“新石器时代”与“文明”是不相容的概念。若以文字或青铜器的出现为标志,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确实不存在文明,但从civilization的字义来看,文明与都市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确已存在文明。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现今浙江省的以良渚遗址群为中心的良渚文明。在这里,新宗教的出现使人和物向同一系统集中。描绘有当时神明形象——“神人兽面纹”的玉器被良渚王赠与各地的首长,后者则为良渚王献上稻米及其他贡品。这一系统最终在中国各地被模仿,新石器时代末期各地方文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本书收录有中日共同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力求从上述视角展开探讨。本书由“I 遗址、遗物的考古学研究”、“II 动植物遗存的研究”、“III 遗迹、遗物的科学考古研究”三部分构成,这些副标题如实展现

2024中国重要考古発現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国家文物局 主編、文物出版社、2025年04月
202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本书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年度快报, 此次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项目中,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东北亚地区已发现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对于探讨东北亚史前文化演化与互动、人群扩散与环境适应以及细石叶技术的起源等关键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是近年来东北亚旧石器考古世界级的重要发现。

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包含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个阶段的文化遗存,贯穿新石器时代始终,是我国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实证,为研究区域文化演变和万年稻作农业史提供了连续性的新材料。

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时期的空白。马家窑文化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高水平专业化彩陶生产、交换和贸易为特色,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早期通道,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周原遗址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群的发现,为判断周原遗址为灭商前周人都邑提供了关键证据。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的发现特别是宫城南门与大城东门的发掘,促进了对周原聚落形态与性质的认识,为中国城市发展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是一座大型“甲”字形竖穴土坑墓。结合文献史料、出土文字材料等综合分析,初步判断墓主人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熊元”。该墓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资料。

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2024年度发掘涉及14个遗址点,展现了从瓷土开采、瓷器生产到社会结构乃至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物质遗存,证实了景德镇瓷业发展进程中的经济产业分工,揭示了景德镇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

论坛还发布了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和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入围项目分别为河北阳原县新庙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四川马尔康市孔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藏康马县玛不错新石器时代遗址、北京市琉璃河遗址、广西合浦县草鞋村汉至六朝遗址、河南洛阳市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为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时代上起旧石器时代, 下至明清, 地域遍布大江南北。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国家文物局 主編 、文物出版社 、2025年04月
202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本书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年度快报, 此次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项目中,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东北亚地区已发现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对于探讨东北亚史前文化演化与互动、人群扩散与环境适应以及细石叶技术的起源等关键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是近年来东北亚旧石器考古世界级的重要发现。 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包含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个阶段的文化遗存,贯穿新石器时代始终,是我国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实证,为研究区域文化演变和万年稻作农业史提供了连续性的新材料。 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时期的空白。马家窑文化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高水平专业化彩陶生产、交换和贸易为特色,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早期通道,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周原遗址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群的发现,为判断周原遗址为灭商前周人都邑提供了关键证据。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的发现特别是宫城南门与大城东门的发掘,促进了对周原聚落形态与性质的认识,为中国城市发展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是一座大型“甲”字形竖穴土坑墓。结合文献史料、出土文字材料等综合分析,初步判断墓主人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熊元”。该墓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资料。 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2024年度发掘涉及14个遗址点,展现了从瓷土开采、瓷器生产到社会结构乃至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物质遗存,证实了景德镇瓷业发展进程中的经济产业分工,揭示了景德镇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 论坛还发布了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和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入围项目分别为河北阳原县新庙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四川马尔康市孔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藏康马县玛不错新石器时代遗址、北京市琉璃河遗址、广西合浦县草鞋村汉至六朝遗址、河南洛阳市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为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时代上起旧石器时代, 下至明清, 地域遍布大江南北。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北京歴史地図集(二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侯仁之主編、北京出版社、1997
北京歷史地圖集 北京历史地图集(2集)侯仁之主编

本図集分序図、総図(一、二)、旧石器時代図、新石器時代図5个部分。收行政区劃図、衛星影像図、地貌図、气候図、水系図、土壤植被図、第四紀地質図、三万年来環境演変序列図、旧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図、雪山遺址文化遺存図、環境考古図等彩色図表近100幅。

本图集中首选编绘了现代北京政区以及有关地貌、水系、土壤、植被和气候诸图幅,以便参考。然后是从上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几种必要的连续图幅。至于全集中的核心部分,则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遗址和遗存的分布图。。总之,本图集结合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是从旧石器时代末期开始的。关于旧石器时代的研究,最初由于“北京人”在京西周口店山麓的发现而蜚声寰宇,那么近年来在京东平谷县山前台地上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研究,与京西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研究,先后映辉,从而为既是全国政治中心又是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城,益增光彩。

目录
序图
中国卫星影像
行政区划
卫星影像
地貌图
气候
水系
土壤 植被
总图(一)
石器时代年表
石器时代文化
第四纪地质图
三万年来环境演变植物证据
三万年来环境演变序列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环境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新石器石代
新石器时代文化
镇江营遗址现代环境
镇江营遗址古环境
镇江营遗址文化遗存
平谷盆地一上宅文化摇篮
上宅遗址及周围现代环境
上宅遗址及周围古代环境
上宅遗址地层
上宅遗址文化遗存之一
上宅遗址文化遗存之二
上宅遗址文化遗存之三
北埝头遗址及周围现代环境
北埝头遗址及周围古环境
北埝头遗址文化遗存
雪山遗址及周围现代环境
雪山遗址及周围古环境
雪山遗址文化遗存
总图(二)
北京地区农业萌芽
环境考古图
北京地区和周围地区文化关系示意图
地图集工作考察路线图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
侯仁之主編 、北京出版社 、1997
北京歷史地圖集 北京历史地图集(2集)侯仁之主编 本図集分序図、総図(一、二)、旧石器時代図、新石器時代図5个部分。收行政区劃図、衛星影像図、地貌図、气候図、水系図、土壤植被図、第四紀地質図、三万年来環境演変序列図、旧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図、雪山遺址文化遺存図、環境考古図等彩色図表近100幅。 本图集中首选编绘了现代北京政区以及有关地貌、水系、土壤、植被和气候诸图幅,以便参考。然后是从上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几种必要的连续图幅。至于全集中的核心部分,则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遗址和遗存的分布图。。总之,本图集结合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是从旧石器时代末期开始的。关于旧石器时代的研究,最初由于“北京人”在京西周口店山麓的发现而蜚声寰宇,那么近年来在京东平谷县山前台地上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研究,与京西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研究,先后映辉,从而为既是全国政治中心又是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城,益增光彩。 目录 序图 中国卫星影像 行政区划 卫星影像 地貌图 气候 水系 土壤 植被 总图(一) 石器时代年表 石器时代文化 第四纪地质图 三万年来环境演变植物证据 三万年来环境演变序列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环境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新石器石代 新石器时代文化 镇江营遗址现代环境 镇江营遗址古环境 镇江营遗址文化遗存 平谷盆地一上宅文化摇篮 上宅遗址及周围现代环境 上宅遗址及周围古代环境 上宅遗址地层 上宅遗址文化遗存之一 上宅遗址文化遗存之二 上宅遗址文化遗存之三 北埝头遗址及周围现代环境 北埝头遗址及周围古环境 北埝头遗址文化遗存 雪山遗址及周围现代环境 雪山遗址及周围古环境 雪山遗址文化遗存 总图(二) 北京地区农业萌芽 环境考古图 北京地区和周围地区文化关系示意图 地图集工作考察路线图

動物尋古 在生肖中発現中国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470
袁靖、広西師範大学出版部、2023、410p
カバー、帯あり。角つぶれ。
动物寻古 在生肖中发现中国 袁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二生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经典体现。这十二种生肖动物中,除了龙是虚构的,其余均在考古遗址中有所发现。
本书从动物考古学家的视角,分析各大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以及各种反映动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画像砖石、绘画,再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还原生肖动物的起源、驯化,以及它们在华夏民族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仔细讲述了华夏民族与动物自新石器时代起,同行至今发生的种种有趣故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470
袁靖 、広西師範大学出版部 、2023 、410p
カバー、帯あり。角つぶれ。 动物寻古 在生肖中发现中国 袁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二生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经典体现。这十二种生肖动物中,除了龙是虚构的,其余均在考古遗址中有所发现。 本书从动物考古学家的视角,分析各大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以及各种反映动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画像砖石、绘画,再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还原生肖动物的起源、驯化,以及它们在华夏民族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仔细讲述了华夏民族与动物自新石器时代起,同行至今发生的种种有趣故事。

中国経典紋様図鑑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4,300
黄清穗、人民郵電、2021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  人民邮电出版社
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上至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纹样,下至元、明、清时期及近现代瓷器、织物上的纹样,共80种、近200张中国经典纹样。这些纹样包括兽面纹、花卉纹、动物纹等具象纹样,还包括万字纹、几何纹等抽象纹样。书中对每一种纹样都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讲解了其结构和应用。本书对每一张纹样图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绘制,并拆分了单独纹样,提取了中国传统色谱的色值,以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美术从业者及设计师等阅读和参考。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4,300
黄清穗 、人民郵電 、2021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  人民邮电出版社 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上至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纹样,下至元、明、清时期及近现代瓷器、织物上的纹样,共80种、近200张中国经典纹样。这些纹样包括兽面纹、花卉纹、动物纹等具象纹样,还包括万字纹、几何纹等抽象纹样。书中对每一种纹样都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讲解了其结构和应用。本书对每一张纹样图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绘制,并拆分了单独纹样,提取了中国传统色谱的色值,以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美术从业者及设计师等阅读和参考。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紡織通史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9,700
周啓澄 他、東華大学
中国纺织通史 周启澄, 赵丰, 包铭新主编 東華大學出版社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textile
本书为我国首部全面论述原始手工生产到当代动力机器生产的纺织业发展史书,主要内容分六编:原始手工纺织时期(新石器时代)、手工机器纺织形成、手工机器纺织发展前期(秦汉至隋唐)、手工机器纺织发展后期(五代至明清)、动力机器纺织引进和成长(1840—1949)、动力机器纺织发展(1950-2010)。时间从远古时期到2010年,内容涵盖科技、经济、文化、艺术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材料包括纤维、纱线、织物和服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9,700
周啓澄 他 、東華大学
中国纺织通史 周启澄, 赵丰, 包铭新主编 東華大學出版社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textile 本书为我国首部全面论述原始手工生产到当代动力机器生产的纺织业发展史书,主要内容分六编:原始手工纺织时期(新石器时代)、手工机器纺织形成、手工机器纺织发展前期(秦汉至隋唐)、手工机器纺织发展后期(五代至明清)、动力机器纺织引进和成长(1840—1949)、动力机器纺织发展(1950-2010)。时间从远古时期到2010年,内容涵盖科技、经济、文化、艺术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材料包括纤维、纱线、织物和服饰。

河口与振興-牡丹江蓮花水庫発掘報告(一)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840
黒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編著、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178p、B5精装本、1冊
《河口与振兴:牡丹江莲花水库发掘报告》主要内容简介:河口与振兴是目前黑龙江省境内发掘的文化堆积较为丰富的两个遗址。通过对这两个遗址六种遗存的发掘与研究,初步确立了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至隋唐时期考古学文化相对年代序列,进而为黑龙江东部地区的考古工作提供可资比较的标尺,对黑龙江省考古学文化体系的建立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河口与振兴:牡丹江莲花水库发掘报告》可供文物考古工作者、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840
黒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編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178p 、B5精装本 、1冊
《河口与振兴:牡丹江莲花水库发掘报告》主要内容简介:河口与振兴是目前黑龙江省境内发掘的文化堆积较为丰富的两个遗址。通过对这两个遗址六种遗存的发掘与研究,初步确立了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至隋唐时期考古学文化相对年代序列,进而为黑龙江东部地区的考古工作提供可资比较的标尺,对黑龙江省考古学文化体系的建立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河口与振兴:牡丹江莲花水库发掘报告》可供文物考古工作者、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義烏文物精粹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呉高彬主編、文物、2003年
ISBN/ 9787501014927
义乌市博物馆的藏品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品类较多,珍贵文物如西周墓出土的百余件原始青瓷、汉六朝时期的瓷器、宋代元丰七年(1084年)窖藏出土的金银器、元代龙泉窑百余件青瓷、明嘉靖年间的金丝(髟狄)髻、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义乌县志》、明末清初倪仁吉所作吴氏祖宗画像等,都是义乌市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义乌市博物馆现有国家一级文物18件、二级文物35件、三级文物350件。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呉高彬主編 、文物 、2003年
ISBN/ 9787501014927 义乌市博物馆的藏品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品类较多,珍贵文物如西周墓出土的百余件原始青瓷、汉六朝时期的瓷器、宋代元丰七年(1084年)窖藏出土的金银器、元代龙泉窑百余件青瓷、明嘉靖年间的金丝(髟狄)髻、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义乌县志》、明末清初倪仁吉所作吴氏祖宗画像等,都是义乌市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义乌市博物馆现有国家一级文物18件、二级文物35件、三级文物350件。

重慶庫区考古報告集 2000巻(上下・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4,200
重慶市文物局、科学出版社、2007
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上下)卷
重庆市移民局 编 ; 重庆市文物局
本书共收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2000年度田野考古发掘报告51篇。长江三峡地区不仅山水雄奇,而且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考古发掘表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华民族长江文明的重要舞台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保存着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经历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代文物古迹。 本书作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第四部科学发掘成果的正式报告集,相信对于三峡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可供历史研究、文物考古工作者以及历史文物爱好者阅读。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4,200
重慶市文物局 、科学出版社 、2007
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上下)卷 重庆市移民局 编 ; 重庆市文物局 本书共收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2000年度田野考古发掘报告51篇。长江三峡地区不仅山水雄奇,而且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考古发掘表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华民族长江文明的重要舞台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保存着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经历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代文物古迹。 本书作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第四部科学发掘成果的正式报告集,相信对于三峡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可供历史研究、文物考古工作者以及历史文物爱好者阅读。

中国考古学年鑑 1990

ハナ書房
 大阪府大阪市北区天神橋
1,010
中国考古学会編、文物出版社、1991
目录
Bar
1 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会
3苏秉琦同志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
开幕式上的讲话
7苏秉琦同志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
9 中国考古学会章程
11 中国考古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名单
12 中国考古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名单文为和局可
13 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会名单
考古学研究
14 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
23 新石器时代考古
38 夏商周时期考古语 OVI
56 秦汉考古黄10家
74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古
85 甲骨文研究
91金文研究
101农业考古研究
111 古代陶瓷研究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1,010
中国考古学会編 、文物出版社 、1991
目录 Bar 1 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会 3苏秉琦同志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 开幕式上的讲话 7苏秉琦同志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 升 闭幕式上的讲话 9 中国考古学会章程 11 中国考古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名单 12 中国考古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名单文为和局可 13 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会名单 考古学研究 14 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 23 新石器时代考古 38 夏商周时期考古语 OVI 56 秦汉考古黄10家 74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古 85 甲骨文研究 91金文研究 101农业考古研究 111 古代陶瓷研究

鎖具史図説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380
李文石、上海書店、2007年1月
锁具史图说 上海书店

本書以図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縄結鎖、木鎖、金属鎖、電子鎖。附“中英鎖具詞匯”。
从最原始的绳结之用,到当代最新科技的声光电控等法,全书将古今中外各有其用的种种锁具,依其发明改进的过程,又主要分为木质、金属与电子三大类,广为搜罗,汇为一编;并附图300余幅,以示其造型特征、结构样式、启毕方法及工作原理等,因此既有鉴赏趣味之所在,也有广泛的参考使用价值。

目录
前言
概论
0.1 锁具概念
0.2 锁具发明
0.3 锁具原理
1 绳结锁
1.1 中国绳结锁
1.1.1 历代绳结锁
1.1.2 新石器时代绳攀器
1.1.4 绳子和绳结的发明
1.2.1 觽的概念
1.2.2 旧石器时代的牙筛
1.2.3 新石器时代的人形玉觽
1.2.4 东周龙纹玉觽
1.2.5 春秋战国铜觽
1.3 中国封泥锁
1.3.1 封泥的概念
1.3.2 封泥锁的发明
1.3.3 西汉竹笥封泥锁
1.3.4 汉代封泥筒
1.3.5 东汉封泥木牍
1.4 希腊绳结锁
2 木锁
2.1 中国木锁
2.1 1 树屋木锁
2.1.2 悬屋木锁
2.1.3 门之楗——短木栓锁
2.1.4 门之关——长木栓锁
2.1.5 门之闭——小木锁
2.1 6 门之自命不筲——木钥匙
2.1.7 春秋战国木钥匙和木锁
2.1.8 人之幸——木手铐
2.1.9 秦汉木锁
2.1.10 唐代落销制栓木锁
2.1.11 明代木锁
2.1.12 民国木锁
2.2 外国木锁
2.2.1 古埃及木栓钥匙木栓锁
2.2.2 希伯来木锁
2.2.3 亚述落销制栓木锁
2.2.4 埃及木锁
2.2.5 希腊木锁
2.2.6 中世纪欧洲木栓锁
2.2.7 美国木栓锁
3 金属锁
3.4 世界金属锁具博览
4 电子锁
4.9.4 防盗系统
附录 中英锁具词汇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380
李文石 、上海書店 、2007年1月
锁具史图说 上海书店 本書以図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縄結鎖、木鎖、金属鎖、電子鎖。附“中英鎖具詞匯”。 从最原始的绳结之用,到当代最新科技的声光电控等法,全书将古今中外各有其用的种种锁具,依其发明改进的过程,又主要分为木质、金属与电子三大类,广为搜罗,汇为一编;并附图300余幅,以示其造型特征、结构样式、启毕方法及工作原理等,因此既有鉴赏趣味之所在,也有广泛的参考使用价值。 目录 前言 概论 0.1 锁具概念 0.2 锁具发明 0.3 锁具原理 1 绳结锁 1.1 中国绳结锁 1.1.1 历代绳结锁 1.1.2 新石器时代绳攀器 1.1.4 绳子和绳结的发明 1.2.1 觽的概念 1.2.2 旧石器时代的牙筛 1.2.3 新石器时代的人形玉觽 1.2.4 东周龙纹玉觽 1.2.5 春秋战国铜觽 1.3 中国封泥锁 1.3.1 封泥的概念 1.3.2 封泥锁的发明 1.3.3 西汉竹笥封泥锁 1.3.4 汉代封泥筒 1.3.5 东汉封泥木牍 1.4 希腊绳结锁 2 木锁 2.1 中国木锁 2.1 1 树屋木锁 2.1.2 悬屋木锁 2.1.3 门之楗——短木栓锁 2.1.4 门之关——长木栓锁 2.1.5 门之闭——小木锁 2.1 6 门之自命不筲——木钥匙 2.1.7 春秋战国木钥匙和木锁 2.1.8 人之幸——木手铐 2.1.9 秦汉木锁 2.1.10 唐代落销制栓木锁 2.1.11 明代木锁 2.1.12 民国木锁 2.2 外国木锁 2.2.1 古埃及木栓钥匙木栓锁 2.2.2 希伯来木锁 2.2.3 亚述落销制栓木锁 2.2.4 埃及木锁 2.2.5 希腊木锁 2.2.6 中世纪欧洲木栓锁 2.2.7 美国木栓锁 3 金属锁 3.4 世界金属锁具博览 4 电子锁 4.9.4 防盗系统 附录 中英锁具词汇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堀报告 上下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精装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内容简介:河姆渡遗址曾先后两次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发掘。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0日在1973年夏天试掘的基础上,对遗址的南部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四个叠压的地层,揭露了干栏式建筑和水井等遗迹,土出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夹炭黑陶器皿、骨耜等一批重要遗物,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栽培稻谷的大批量发现为同时期其他遗址所不见。所有这些重大发现,当年曾轰动国内外,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976年4月在杭州召开的“河姆渡遗址第一期考古发掘座谈会”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同意将河姆渡遗址第三、四层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并得到全国考古界的认同。这次发掘成果,由牟永抗、魏正瑾、吴玉贤、梅福根撰写成《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发表于1978年第1期《考古学报》上。

1977年10月8日至1978年1月28日,为一进一步了解河姆渡遗址内涵及干栏式建筑的布局、结构、规模等方面的内容,报请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在距第一次发掘探方二十米的遗址北部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验证了第一次发掘划分的地层是正确的,发现了二十八个灰坑,以及干栏建筑基址等遗迹和二十七座墓葬、二座瓮棺葬,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骨、角、牙器和木器等遗物,为进一步认识河姆渡遗址各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为题发表于1980年第5期《文物》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精装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内容简介:河姆渡遗址曾先后两次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发掘。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0日在1973年夏天试掘的基础上,对遗址的南部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四个叠压的地层,揭露了干栏式建筑和水井等遗迹,土出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夹炭黑陶器皿、骨耜等一批重要遗物,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栽培稻谷的大批量发现为同时期其他遗址所不见。所有这些重大发现,当年曾轰动国内外,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976年4月在杭州召开的“河姆渡遗址第一期考古发掘座谈会”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同意将河姆渡遗址第三、四层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并得到全国考古界的认同。这次发掘成果,由牟永抗、魏正瑾、吴玉贤、梅福根撰写成《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发表于1978年第1期《考古学报》上。 1977年10月8日至1978年1月28日,为一进一步了解河姆渡遗址内涵及干栏式建筑的布局、结构、规模等方面的内容,报请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在距第一次发掘探方二十米的遗址北部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验证了第一次发掘划分的地层是正确的,发现了二十八个灰坑,以及干栏建筑基址等遗迹和二十七座墓葬、二座瓮棺葬,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骨、角、牙器和木器等遗物,为进一步认识河姆渡遗址各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为题发表于1980年第5期《文物》上。

景德鎮陶瓷史(2)‧唐五代宋元卷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鐘健華、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09月
景德镇陶瓷史:唐五代宋元卷

刘嵘、刘永红著的本书为《景德镇陶瓷史》的第二卷,从一个 为全面、综合的视角,阐述了从原始社会至元代各个时期景德镇陶瓷的发展状况,着重介绍唐代到元代这一阶段景德镇陶瓷的原料、工艺、装烧、材质、器型、釉色、装饰与纹样、鉴定要点、科技测试等,力求从陶瓷历史文化、陶瓷生产工艺、陶瓷艺术鉴赏的角度全面总结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史。该书不仅解读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工艺史和陶瓷经济发展史,也全面阐述了景德镇陶瓷生产所演绎的文化、民俗史, 是对景德镇陶瓷生产工艺、文化艺术作了一个历史性的描述和理论总结,是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提升。全书选取了大量出土的实物图片及藏品照片,考据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将丰富深刻的文字表述、珍贵的图片资料、史实叙述结合在一起,力求反映近年来 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成果,以利于学术研究、探讨和学习鉴赏。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陶瓷溯源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陶器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样式
第四节 原始瓷器
第二章 唐代以前的中国陶瓷和唐五代景德镇陶瓷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中国陶瓷
第二节 唐代景德镇陶瓷
第三节 五代景德镇陶瓷
第三章 宋代的景德镇陶瓷
第一节 宋代陶瓷概说
第二节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
第三节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样式
第四节 宋人的生活方式与青白瓷用途
第五节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销售及流传
第六节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价值
第七节 宋代景德镇褐彩瓷、黑釉瓷及其他
第四章 元代的景德镇陶瓷
第一节 元代陶瓷概说
第二节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与釉里红瓷
第三节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与釉里红瓷的样式
第四节 元代景德镇枢府瓷
第五节 元代景德镇青白瓷
第六节 元代景德镇瓷器用途与生活方式
第七节 元代景德镇瓷业的生产与管理体制
第八节 元代陶瓷的销售及流传
第九节 元代景德镇陶瓷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鐘健華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09月
景德镇陶瓷史:唐五代宋元卷 刘嵘、刘永红著的本书为《景德镇陶瓷史》的第二卷,从一个 为全面、综合的视角,阐述了从原始社会至元代各个时期景德镇陶瓷的发展状况,着重介绍唐代到元代这一阶段景德镇陶瓷的原料、工艺、装烧、材质、器型、釉色、装饰与纹样、鉴定要点、科技测试等,力求从陶瓷历史文化、陶瓷生产工艺、陶瓷艺术鉴赏的角度全面总结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史。该书不仅解读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工艺史和陶瓷经济发展史,也全面阐述了景德镇陶瓷生产所演绎的文化、民俗史, 是对景德镇陶瓷生产工艺、文化艺术作了一个历史性的描述和理论总结,是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提升。全书选取了大量出土的实物图片及藏品照片,考据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将丰富深刻的文字表述、珍贵的图片资料、史实叙述结合在一起,力求反映近年来 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成果,以利于学术研究、探讨和学习鉴赏。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陶瓷溯源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陶器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样式 第四节 原始瓷器 第二章 唐代以前的中国陶瓷和唐五代景德镇陶瓷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中国陶瓷 第二节 唐代景德镇陶瓷 第三节 五代景德镇陶瓷 第三章 宋代的景德镇陶瓷 第一节 宋代陶瓷概说 第二节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 第三节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样式 第四节 宋人的生活方式与青白瓷用途 第五节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销售及流传 第六节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价值 第七节 宋代景德镇褐彩瓷、黑釉瓷及其他 第四章 元代的景德镇陶瓷 第一节 元代陶瓷概说 第二节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与釉里红瓷 第三节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与釉里红瓷的样式 第四节 元代景德镇枢府瓷 第五节 元代景德镇青白瓷 第六节 元代景德镇瓷器用途与生活方式 第七节 元代景德镇瓷业的生产与管理体制 第八节 元代陶瓷的销售及流传 第九节 元代景德镇陶瓷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安郷湯家崗 : 新石器時代遺址発掘報告 (上下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2,10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著、科学、2013年、A4精装本
安乡汤家岗 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上下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湯家崗遺跡は湘北洞庭湖地区の重要な新石器時代遺跡。湯家崗文化と大渓文化の遺物を含む。1978年・1990年・2007年に発掘が行われた。本書上冊は第2回・第3回の考古発掘の資料を収録。湯家崗文化遺物(前5000-前4000)の集落の溝、墓地構造、文化内容、文化関係、生態と経済及び白陶遺物などを検討。地層堆積、第1期遺物、第2期遺物、墓葬、討論など全6章で構成。附表8種、附録4種。挿図463枚、挿表51点。下冊は図版。カラー写真60頁、モノクロ図版118頁。

本书介绍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乡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发掘的情况。调查发现包括汤家岗文化及大溪文化时期遗址及墓葬。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介绍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乡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发掘的情况。调查发现包括汤家岗文化及大溪文化时期遗址及墓葬。具有重要的价值。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背景资料及遗址概述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遗址概述
四、遗址保护状况
第二节 工作概述
一、田野工作
二、资料整理
三、报告编写
第二章 地层堆积
第一节 发掘经过
第二节 地层与分期
一、西一区地层堆积
二、西二区地层堆积
三、东区地层堆积
四、北区地层堆积
五、南区地层堆积
六、遗址分期
第三章 第一期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壕沟
二、房址
三、灰坑
第二节 遗物
一、陶器特征
二、器类及型式
三、遗物介绍
第三节 小结
一、分段
二、文化特征
三、年代推测
第四章 第二期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房址
二、灰坑及灰沟
第二节 遗物
一、陶器特征
二、器类及型式
三、遗物介绍
第三节 小结
一、分段
二、文化特征
三、年代推测
第五章 墓葬
第一节 第一期墓葬
一、墓葬概述
二、随葬陶器及型式
三、墓葬介绍
第二节 第二期墓葬
……
第六章 讨论
附表
附录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2,10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著 、科学 、2013年 、A4精装本
安乡汤家岗 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上下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湯家崗遺跡は湘北洞庭湖地区の重要な新石器時代遺跡。湯家崗文化と大渓文化の遺物を含む。1978年・1990年・2007年に発掘が行われた。本書上冊は第2回・第3回の考古発掘の資料を収録。湯家崗文化遺物(前5000-前4000)の集落の溝、墓地構造、文化内容、文化関係、生態と経済及び白陶遺物などを検討。地層堆積、第1期遺物、第2期遺物、墓葬、討論など全6章で構成。附表8種、附録4種。挿図463枚、挿表51点。下冊は図版。カラー写真60頁、モノクロ図版118頁。 本书介绍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乡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发掘的情况。调查发现包括汤家岗文化及大溪文化时期遗址及墓葬。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介绍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乡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发掘的情况。调查发现包括汤家岗文化及大溪文化时期遗址及墓葬。具有重要的价值。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背景资料及遗址概述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遗址概述 四、遗址保护状况 第二节 工作概述 一、田野工作 二、资料整理 三、报告编写 第二章 地层堆积 第一节 发掘经过 第二节 地层与分期 一、西一区地层堆积 二、西二区地层堆积 三、东区地层堆积 四、北区地层堆积 五、南区地层堆积 六、遗址分期 第三章 第一期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壕沟 二、房址 三、灰坑 第二节 遗物 一、陶器特征 二、器类及型式 三、遗物介绍 第三节 小结 一、分段 二、文化特征 三、年代推测 第四章 第二期遗存 第一节 遗迹 一、房址 二、灰坑及灰沟 第二节 遗物 一、陶器特征 二、器类及型式 三、遗物介绍 第三节 小结 一、分段 二、文化特征 三、年代推测 第五章 墓葬 第一节 第一期墓葬 一、墓葬概述 二、随葬陶器及型式 三、墓葬介绍 第二节 第二期墓葬 …… 第六章 讨论 附表 附录 后记

石家河発現与研究-中華文明探源研究.長江流域文明進程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4,200
方勤、鄧千武、向其芳主編、科学出版社、2021年08月
石家河发现与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之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研究(石家河遗址群研)
方勤,邓千武,向其芳主编 科学出版社

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重要开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开展调查发掘工作的六十多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田野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聚落考古与文明探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便于查阅相关发现与研究成果,《石家河发现与研究》主要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调查发掘报道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参与石家河遗址发掘的相关学者的代表性论著40多篇。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4,200
方勤、鄧千武、向其芳主編 、科学出版社 、2021年08月
石家河发现与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之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研究(石家河遗址群研) 方勤,邓千武,向其芳主编 科学出版社 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重要开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开展调查发掘工作的六十多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田野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谱系、聚落考古与文明探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便于查阅相关发现与研究成果,《石家河发现与研究》主要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调查发掘报道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参与石家河遗址发掘的相关学者的代表性论著40多篇。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調査報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0
甘粛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編、文物、2011年、491p、精装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主要内容简介:1986年9-12月,北京大学考古系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甘肃河西走廊(阿克塞县自治县除外)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史前考古调查,发现古遗址40余处。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也有部分铁器时代、甚至个别晚至汉晋时期的遗址。涉及考古学文化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文化、“过渡类型”遗存、董家台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骟马文化、沙井文化和辛店文化。《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就是对此次考古调查的后期整理总结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0
甘粛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編 、文物 、2011年 、491p 、精装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主要内容简介:1986年9-12月,北京大学考古系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甘肃河西走廊(阿克塞县自治县除外)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史前考古调查,发现古遗址40余处。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也有部分铁器时代、甚至个别晚至汉晋时期的遗址。涉及考古学文化包括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文化、“过渡类型”遗存、董家台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骟马文化、沙井文化和辛店文化。《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就是对此次考古调查的后期整理总结

海洋遺産与考古 第2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900
呉春明主編;厦門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編、科学、2015年、495p、A4平装本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0年度重大项目“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中期成果汇编,涉及聚落、港市与经济,多元文化史迹,海防与海疆,舟船与航技,族群与民俗,涵盖不同时空的调查研究,代表了我国海洋文化遗产多学科探索的**进展。
目录:
中华海洋文化遗产的阶段性、多样性与多元性
史前遗产与海洋文化
先秦时期胶东与辽东海上文化交流综论
胶东半岛史前海洋聚落生业经济初步研究——北阡遗址的个案分析
我国东南沿海史前居民的贝类捕食工具
福建昙石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人骨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与海洋性聚落的食物结构
珠江三角洲史前聚落的海洋适应性

表紙角に傷みあ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900
呉春明主編;厦門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編 、科学 、2015年 、495p 、A4平装本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0年度重大项目“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中期成果汇编,涉及聚落、港市与经济,多元文化史迹,海防与海疆,舟船与航技,族群与民俗,涵盖不同时空的调查研究,代表了我国海洋文化遗产多学科探索的**进展。 目录: 中华海洋文化遗产的阶段性、多样性与多元性 史前遗产与海洋文化 先秦时期胶东与辽东海上文化交流综论 胶东半岛史前海洋聚落生业经济初步研究——北阡遗址的个案分析 我国东南沿海史前居民的贝类捕食工具 福建昙石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人骨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与海洋性聚落的食物结构 珠江三角洲史前聚落的海洋适应性 他 表紙角に傷みあり

広西考古文集(第三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広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12年、610p、精装本
广西考古文集(第三辑)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本輯は、近年、広西文物研究所が行った考古発掘報告や学術研究についての論文34篇を収録する。発掘報告 16篇 論文19編

内容分综述、报告和论文三部分。综述部分系统地总结了70年来广西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先秦两汉以及岩洞葬、崖壁画、铜鼓、古玻璃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报告部分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近年来部分科研课题的调查报告和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部分考古发掘报告,内容涵盖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个阶段:论文部分涉及广西地区的一些大学术课题。可供考古、历史、民族等方面的研究员阅读、参考。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広西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2012年 、610p 、精装本
广西考古文集(第三辑)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本輯は、近年、広西文物研究所が行った考古発掘報告や学術研究についての論文34篇を収録する。発掘報告 16篇 論文19編 内容分综述、报告和论文三部分。综述部分系统地总结了70年来广西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先秦两汉以及岩洞葬、崖壁画、铜鼓、古玻璃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报告部分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近年来部分科研课题的调查报告和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部分考古发掘报告,内容涵盖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个阶段:论文部分涉及广西地区的一些大学术课题。可供考古、历史、民族等方面的研究员阅读、参考。

中国考古学年鑑 2015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中国考古学会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674頁、B5
中国考古学年鉴 2015
カバー破れあり
第一篇 考古学研究
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学研究杜水生(3)
新石器时代考古李新伟(12)
夏商周时期考古张国硕 缪小荣 汤浩昊(19)
秦汉时期考古刘振东(36)
三国至明清时期考古朱岩石 汪 盈(50)
甲骨文、金文研究综述徐义华(68)
第二篇 考古文物新发现
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81)
北京市(81)
延庆县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81)
海淀区玉渊潭农工商总公司明清墓葬(83)
大兴区清代德寿寺遗址(83)
大兴区清代团河行宫遗址(83)
圆明园汇芳书院遗址(84)
天津市(86)
宁河县田庄坨战国遗址(86)
蓟县小毛庄东汉列侯家族墓(86)
静海县明清文庙遗址(87)
天津大沽口II号沉船重点调查(87)
河北省(89)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专题调查(89)
ほ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
中国考古学会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674頁 、B5
中国考古学年鉴 2015 カバー破れあり 第一篇 考古学研究 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学研究杜水生(3) 新石器时代考古李新伟(12) 夏商周时期考古张国硕 缪小荣 汤浩昊(19) 秦汉时期考古刘振东(36) 三国至明清时期考古朱岩石 汪 盈(50) 甲骨文、金文研究综述徐义华(68) 第二篇 考古文物新发现 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81) 北京市(81) 延庆县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81) 海淀区玉渊潭农工商总公司明清墓葬(83) 大兴区清代德寿寺遗址(83) 大兴区清代团河行宫遗址(83) 圆明园汇芳书院遗址(84) 天津市(86) 宁河县田庄坨战国遗址(86) 蓟县小毛庄东汉列侯家族墓(86) 静海县明清文庙遗址(87) 天津大沽口II号沉船重点调查(87) 河北省(89)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专题调查(89) ほか

中国西北彩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朱勇年、上海古籍、2007


《中国西北彩陶》主要从收藏者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西北地区出土的彩陶以及如何鉴定彩陶作了一个详细的论述和总结。彩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进化到真正意义上的智人,火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陶器的出现,无疑又是这种人类进化史中最重要的篇章。至于出现在古陶上的纹饰和图案更是文字的雏形和起源。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一种彩绘的陶器,是早期人类智慧的象征。《中国西北彩陶》正是关于研究“中国西北彩陶”的专著,笔者以西北彩陶为契入点,通过对其图案、形制等内容进行比对研究,结合古代文献资料记载,初步解析了其中蕴含的奥秘。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朱勇年 、上海古籍 、2007
《中国西北彩陶》主要从收藏者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西北地区出土的彩陶以及如何鉴定彩陶作了一个详细的论述和总结。彩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进化到真正意义上的智人,火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陶器的出现,无疑又是这种人类进化史中最重要的篇章。至于出现在古陶上的纹饰和图案更是文字的雏形和起源。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一种彩绘的陶器,是早期人类智慧的象征。《中国西北彩陶》正是关于研究“中国西北彩陶”的专著,笔者以西北彩陶为契入点,通过对其图案、形制等内容进行比对研究,结合古代文献资料记载,初步解析了其中蕴含的奥秘。

中国玉器全集(普及版)全3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0
楊伯達 主編、河北美術、2024年09月
中国玉器全集(普及版)全三册 杨伯达主编 河北美术出版

本書共分三冊,分別是:《原始社會—春秋·戰國》《秦·漢—明·清》《中國玉器全集專論》。該套書是在六卷本《中國玉器全集》的基礎上精選、簡化的玉器研究普及類圖書。書中所錄藏品集中,器物品類豐富,文字描述簡潔。有助於古玉研究者、愛好者在研究的過程中做好橫向的比較與總結,以更為整體的系統性認識來學習、鑒賞古玉。是古玉研究者、愛好者的必備工具書。

目录
原始社会—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玉器概述
第一卷 原始社会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二卷 商周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三卷 春秋战国 (图版及图版说明)
秦汉—明清
第四卷 秦汉—南北朝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五卷 隋唐—明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六卷 清(图版及图版说明)
论文集
中国史前艺术的瑰宝——新石器时代玉器巡礼
夏商玉器综述
西周玉器简说
春秋战国时代玉器综探
秦汉—南北朝玉器述要
隋唐—明代玉器叙略(581—1644)
清代琢玉工艺概论
图版索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0
楊伯達 主編 、河北美術 、2024年09月
中国玉器全集(普及版)全三册 杨伯达主编 河北美术出版 本書共分三冊,分別是:《原始社會—春秋·戰國》《秦·漢—明·清》《中國玉器全集專論》。該套書是在六卷本《中國玉器全集》的基礎上精選、簡化的玉器研究普及類圖書。書中所錄藏品集中,器物品類豐富,文字描述簡潔。有助於古玉研究者、愛好者在研究的過程中做好橫向的比較與總結,以更為整體的系統性認識來學習、鑒賞古玉。是古玉研究者、愛好者的必備工具書。 目录 原始社会—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玉器概述 第一卷 原始社会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二卷 商周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三卷 春秋战国 (图版及图版说明) 秦汉—明清 第四卷 秦汉—南北朝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五卷 隋唐—明 (图版及图版说明) 第六卷 清(图版及图版说明) 论文集 中国史前艺术的瑰宝——新石器时代玉器巡礼 夏商玉器综述 西周玉器简说 春秋战国时代玉器综探 秦汉—南北朝玉器述要 隋唐—明代玉器叙略(581—1644) 清代琢玉工艺概论 图版索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西安米家崖 2010~2011年Ⅰ区考古発掘報告 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7,400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陝西師範大学歴史文化学院、科学出版社、2024年06月
西安米家崖:2010~2011年Ⅰ区考古发掘报告
(上、下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

本書は、西安米家崖遺跡2010~2011年I区の考古発掘資料と初歩的な研究成果をまとめた報告書です。上巻では、新石器時代の仰韶後期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および客省荘文化の3つの遺跡段階と遺物資料が体系的に公開しています。下巻では、遺跡の文化的性質、出土した土器、石器、骨器などの製作技術、石器と土器の残留物、人骨材料などについて、学際的な総合研究を行っています。

本书是西安米家崖遗址2010~2011年Ⅰ区考古发掘资料和初步研究成果。上册是对发掘所获新石器时代仰韶晚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文化三个阶段的遗迹、遗物资料的全面和系统公布。下册是对遗址文化性质,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制作工艺,石器与陶器残留物以及人骨材料等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7,400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陝西師範大学歴史文化学院 、科学出版社 、2024年06月
西安米家崖:2010~2011年Ⅰ区考古发掘报告 (上、下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编 本書は、西安米家崖遺跡2010~2011年I区の考古発掘資料と初歩的な研究成果をまとめた報告書です。上巻では、新石器時代の仰韶後期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および客省荘文化の3つの遺跡段階と遺物資料が体系的に公開しています。下巻では、遺跡の文化的性質、出土した土器、石器、骨器などの製作技術、石器と土器の残留物、人骨材料などについて、学際的な総合研究を行っています。 本书是西安米家崖遗址2010~2011年Ⅰ区考古发掘资料和初步研究成果。上册是对发掘所获新石器时代仰韶晚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文化三个阶段的遗迹、遗物资料的全面和系统公布。下册是对遗址文化性质,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制作工艺,石器与陶器残留物以及人骨材料等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浙北嵩沢文化考古報告集(1996-2014 精)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文物、2014年、506p、A4精装本
《浙北崧泽文化考古报告集(1996-2014)》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目次

安吉安乐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
安吉安乐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
安吉安乐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的阶段性收获
安吉芝里遗址的马家浜、崧泽文化遗存
长兴江家山遗址崧泽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长兴红卫桥遗址发掘简报
湖州塔地遗址的崧泽文化遗存
浙江湖州市章家埭遗址试掘简报
桐乡普安桥遗址早期墓葬及崧泽风格玉器
海盐仙坛庙遗址的早中期遗存
海宁小兜里遗址第一一三期发掘的崧泽文化遗存
海宁小兜里遗址第四期(东区)发掘收获
海宁酒地上遗址2013年度发掘的崧泽文化遗存
海宁九虎庙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海宁瑞寺桥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附录:海宁瑞寺桥遗址出土人骨鉴定报告
海宁皇坟头遗址的崧泽文化墓葬
桐庐方家洲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造场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良渚石马兜遗址发掘简报
良渚官井头遗址崧泽文化遗存
崧泽文化考古目录索引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 、文物 、2014年 、506p 、A4精装本
《浙北崧泽文化考古报告集(1996-2014)》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目次 安吉安乐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 安吉安乐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 安吉安乐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的阶段性收获 安吉芝里遗址的马家浜、崧泽文化遗存 长兴江家山遗址崧泽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长兴红卫桥遗址发掘简报 湖州塔地遗址的崧泽文化遗存 浙江湖州市章家埭遗址试掘简报 桐乡普安桥遗址早期墓葬及崧泽风格玉器 海盐仙坛庙遗址的早中期遗存 海宁小兜里遗址第一一三期发掘的崧泽文化遗存 海宁小兜里遗址第四期(东区)发掘收获 海宁酒地上遗址2013年度发掘的崧泽文化遗存 海宁九虎庙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海宁瑞寺桥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附录:海宁瑞寺桥遗址出土人骨鉴定报告 海宁皇坟头遗址的崧泽文化墓葬 桐庐方家洲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造场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良渚石马兜遗址发掘简报 良渚官井头遗址崧泽文化遗存 崧泽文化考古目录索引 后记

玉壺冰心:館藏玉器與鼻煙壺精品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7,400
本書編委會 編著、遠方出版社、2018年11月
玉壶冰心:馆藏玉器与鼻烟壶精品 远方出版社

通遼市博物館所蔵の各時代の玉器120点、鼻煙壺83点の図録。年代・出所のほか、その歴史文化的意義や最新学術成果も併せて詳細に紹介する。

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文物图录。本书精选通辽市博物馆藏各时代玉器120件、鼻烟壶83件。除交代每件文物的年代、出处外,还详细介绍其历史文化蕴涵,同时着重反映目前学术界对该文物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  录
器部分
一、新石器时代
青玉环
玛瑙块
玉决
勾云玉饰
玉斧
勾形玉佩
玉蝉
二、辽金时代
玉坐龙
玉带饰
青龙白虎透雕玉饰
玉蹀躞带
三、元代
透雕白玉牡丹孔雀纹带扣饰
透雕莲鹅纹铜托带钩
透雕蟠螭纹镶铜玉带扣
卧马玉带钩
透雕春水玉饰
银镶玉蟠螭纹带扣
玉龙头杖首
透雕鱼龙纹玉牌饰
四、明清时代
螭龙纹玉带扣
葵耳玉盅、岁寒三友纹玉盏托
玛瑙犀牛角盖炉
翡翠香炉
玉雕何仙姑
福寿纹翠碗
玉卧牛
翠灯碗
螭龙透雕白玉带钩
穿花螭龙纹玉带扣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7,400
本書編委會 編著 、遠方出版社 、2018年11月
玉壶冰心:馆藏玉器与鼻烟壶精品 远方出版社 通遼市博物館所蔵の各時代の玉器120点、鼻煙壺83点の図録。年代・出所のほか、その歴史文化的意義や最新学術成果も併せて詳細に紹介する。 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文物图录。本书精选通辽市博物馆藏各时代玉器120件、鼻烟壶83件。除交代每件文物的年代、出处外,还详细介绍其历史文化蕴涵,同时着重反映目前学术界对该文物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  录 器部分 一、新石器时代 青玉环 玛瑙块 玉决 勾云玉饰 玉斧 勾形玉佩 玉蝉 二、辽金时代 玉坐龙 玉带饰 青龙白虎透雕玉饰 玉蹀躞带 三、元代 透雕白玉牡丹孔雀纹带扣饰 透雕莲鹅纹铜托带钩 透雕蟠螭纹镶铜玉带扣 卧马玉带钩 透雕春水玉饰 银镶玉蟠螭纹带扣 玉龙头杖首 透雕鱼龙纹玉牌饰 四、明清时代 螭龙纹玉带扣 葵耳玉盅、岁寒三友纹玉盏托 玛瑙犀牛角盖炉 翡翠香炉 玉雕何仙姑 福寿纹翠碗 玉卧牛 翠灯碗 螭龙透雕白玉带钩 穿花螭龙纹玉带扣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工芸美術全集 浙江巻 1 概覧篇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7,300
童力新 編著、人民美術出版社、2024年03月
中國工藝美術全集 浙江卷 1 概覽篇
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浙江卷1 概览篇

「経緯交織」の原則に従い、工芸美術の歴史的変遷を主軸として、地域社会との因果関係を織り交ぜながら、工芸美術文化と経済的属性に含まれる文化と経済・材料と技芸・科技と道具・芸術と生活・実用と審美・生産力と生産関係等関連内容を展開する。「非物質文化と物質文化両方の尊重」の原則に従い、当代工芸美術の歴史時期に重点が置かれているという原則と完全性原則に従っている。浙江工芸各種の歴史的沿革・文化芸術特徴・特色技芸を整理し、浙江の人的資源と歴史遺存に頼って広範に大量の文献論著を参考にして、各品種ごとに整理・記述・闡釈、重点を際立たせながら浙江工芸美術の総体的特色を明らかにし、各地域ごとの様々な風格を反映させている。浙江工芸美術類全体を展開する集大成といえる出来になっている。

此书的编写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出浙江工艺各门类各品种的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特征和特色技艺,依托浙江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遗存,广泛参阅借鉴大量的文献论著,分别对各品种构成,进行了有序地梳理、记叙和阐述,力求达到章、节、目结构紧凑、要素明晰、重点突出,既彰显浙江工艺美术的总体特色,也反映出各地区品种的不同风格。将是浙江工艺美术类图文并茂全景式展现的集大成之书。

目  录
第一章工艺美术历史沿革(新石器时代一2010年)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

一、上山文化

二、跨湖桥文化

三、河姆渡文化

四、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

五、良渚文化

第二节夏商至战国

一、青铜器、铁器

二、几何印纹陶

三、原始瓷器

第三节秦至南北朝

一、越窑

二、瓯窑

三、婺州窑

四、德清窑

五、佛像雕刻

六、铜镜

七、画像石

八、绫绢等其他工艺品

……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7,300
童力新 編著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24年03月
中國工藝美術全集 浙江卷 1 概覽篇 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浙江卷1 概览篇 「経緯交織」の原則に従い、工芸美術の歴史的変遷を主軸として、地域社会との因果関係を織り交ぜながら、工芸美術文化と経済的属性に含まれる文化と経済・材料と技芸・科技と道具・芸術と生活・実用と審美・生産力と生産関係等関連内容を展開する。「非物質文化と物質文化両方の尊重」の原則に従い、当代工芸美術の歴史時期に重点が置かれているという原則と完全性原則に従っている。浙江工芸各種の歴史的沿革・文化芸術特徴・特色技芸を整理し、浙江の人的資源と歴史遺存に頼って広範に大量の文献論著を参考にして、各品種ごとに整理・記述・闡釈、重点を際立たせながら浙江工芸美術の総体的特色を明らかにし、各地域ごとの様々な風格を反映させている。浙江工芸美術類全体を展開する集大成といえる出来になっている。 此书的编写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出浙江工艺各门类各品种的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特征和特色技艺,依托浙江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遗存,广泛参阅借鉴大量的文献论著,分别对各品种构成,进行了有序地梳理、记叙和阐述,力求达到章、节、目结构紧凑、要素明晰、重点突出,既彰显浙江工艺美术的总体特色,也反映出各地区品种的不同风格。将是浙江工艺美术类图文并茂全景式展现的集大成之书。 目  录 第一章工艺美术历史沿革(新石器时代一2010年)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 一、上山文化 二、跨湖桥文化 三、河姆渡文化 四、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 五、良渚文化 第二节夏商至战国 一、青铜器、铁器 二、几何印纹陶 三、原始瓷器 第三节秦至南北朝 一、越窑 二、瓯窑 三、婺州窑 四、德清窑 五、佛像雕刻 六、铜镜 七、画像石 八、绫绢等其他工艺品 ……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内蒙古通史(1)先史時代―隋唐時期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740
肖瑞玲 李海叶 張文生 曹永年主編、内蒙古大学、2007年9月、精装
内蒙古通史:第一卷 Inner Mongolia General History 1

現在の内蒙古の歴史は、五・六十万年前の大窰文化に遡ることができる。秦漢時代、匈奴が内蒙古地区で建国した単于国は、秦漢史及び中国古代史上において無視できない存在であった。本書は、先史時代―隋唐時期、遼金夏―明代、清代、民国の4巻に分けて、政治・経済・軍事・文化・教育・環境・社会などの面から1949年までの内蒙古の歴史を記述する。

本书是第一部内蒙古地方的通史,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勾画了从五六十万年前的大窑文化以来,特别是自秦统一和匈奴在内蒙古建立单于国以来,内蒙古历史发展的轮廓。

本书的作者致力于阐明,两千年以来,生息于内蒙古大地上的各民族之间,内蒙古与中原地区,与中原王朝之间,虽然有过隔阂,有过矛盾,甚至有过流血冲突,但是在历史长河中,这都是暂时的、局部的,是支流。民族之间、地区指尖的和平、友好、相互交往、相互渗透融合,共同发展,才是主流。阐明今天内蒙古地区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团结、社会繁荣,是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录
绪论
内蒙古的自然环境
第一章 远古到战国时期的内蒙古
第一节 石器时代的内蒙古
一、内蒙古人类历史的曙光——旧石器时代远古文化
二、丰富多彩的内蒙古新石器时代文化
三、新石器时代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萌芽和社会组织的进步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内蒙古的青铜文明
一、内蒙古的青铜文化
二、内蒙古游牧区域文化的逐渐形成
三、夏商周时期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向阶级社会的过渡与地方性政治统一体的出现
五、内蒙古青铜时代的文化艺术
第三节 先秦内蒙古各部族与中原的关系
一、先秦内蒙古各部族及其与中原各国的政治联系
二、中原华夏族向北扩展和开边设郡
三、先秦内蒙古各部族与中原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内蒙古
第一节 秦对内蒙古地区的统治
一、秦对匈奴的战争及在内蒙古南部扩边置郡
二、秦北接河套直道的修建及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开发
第二节 我国北方草原第一个游牧政权——匈奴单于国统治下的内蒙古
一、匈奴单于国在内蒙古建立
二、匈奴的政权机构和统治制度
第三节 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及其对内蒙古统治的扩大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蒙古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内蒙古
引用书目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740
肖瑞玲 李海叶 張文生 曹永年主編 、内蒙古大学 、2007年9月 、精装
内蒙古通史:第一卷 Inner Mongolia General History 1 現在の内蒙古の歴史は、五・六十万年前の大窰文化に遡ることができる。秦漢時代、匈奴が内蒙古地区で建国した単于国は、秦漢史及び中国古代史上において無視できない存在であった。本書は、先史時代―隋唐時期、遼金夏―明代、清代、民国の4巻に分けて、政治・経済・軍事・文化・教育・環境・社会などの面から1949年までの内蒙古の歴史を記述する。 本书是第一部内蒙古地方的通史,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勾画了从五六十万年前的大窑文化以来,特别是自秦统一和匈奴在内蒙古建立单于国以来,内蒙古历史发展的轮廓。 本书的作者致力于阐明,两千年以来,生息于内蒙古大地上的各民族之间,内蒙古与中原地区,与中原王朝之间,虽然有过隔阂,有过矛盾,甚至有过流血冲突,但是在历史长河中,这都是暂时的、局部的,是支流。民族之间、地区指尖的和平、友好、相互交往、相互渗透融合,共同发展,才是主流。阐明今天内蒙古地区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团结、社会繁荣,是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录 绪论 内蒙古的自然环境 第一章 远古到战国时期的内蒙古 第一节 石器时代的内蒙古 一、内蒙古人类历史的曙光——旧石器时代远古文化 二、丰富多彩的内蒙古新石器时代文化 三、新石器时代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萌芽和社会组织的进步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内蒙古的青铜文明 一、内蒙古的青铜文化 二、内蒙古游牧区域文化的逐渐形成 三、夏商周时期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向阶级社会的过渡与地方性政治统一体的出现 五、内蒙古青铜时代的文化艺术 第三节 先秦内蒙古各部族与中原的关系 一、先秦内蒙古各部族及其与中原各国的政治联系 二、中原华夏族向北扩展和开边设郡 三、先秦内蒙古各部族与中原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内蒙古 第一节 秦对内蒙古地区的统治 一、秦对匈奴的战争及在内蒙古南部扩边置郡 二、秦北接河套直道的修建及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开发 第二节 我国北方草原第一个游牧政权——匈奴单于国统治下的内蒙古 一、匈奴单于国在内蒙古建立 二、匈奴的政权机构和统治制度 第三节 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及其对内蒙古统治的扩大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蒙古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内蒙古 引用书目

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与博物館学文集 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0
烏蘭察布市博物館 編、広西師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09月
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與博物館學文集(上下冊)
乌兰察布市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学文集(全二册)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 编 李树国 张涛 主编

考古発掘報告、考古発掘簡報、考古調査報告、考古作業総述、古生物研究、歴史研究、文物鑑定と鑑賞、博物館学研究、展覧設計などの論文や、短報、文物調査報告など89篇を収録。写真約600枚を掲載。史前考古部分の旧石器時代考古は大窯文化を含み、烏蘭察布市の旧石器時代遺物の発見状況を紹介。新石器時代考古は裕民文化、石虎山文化、王墓山文化、廟子溝文化、老虎山文化などの烏蘭察布市地区の考古学文化の誕生と発生の時間を手がかりに、考古学文化の遺跡地点、発掘年限、面積、研究状況などを紹介。青銅時代考古部分は烏蘭察布市境内の朱開

烏蘭察布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烏蘭察布市境內活動和居住過很多民族。漢族、北狄、林胡、樓煩、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等。從戰國至中華民國時期,歷朝歷代都在烏蘭察布市境內建郡設治,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文化遺存、遺跡和遺物,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留下了豐富的實物材料。
本書旨在全面系統反映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和博物館學領域的工作成果,收錄考古發掘報告、考古發掘簡報、考古調查報告、考古工作綜述,古生物研究、歷史研究、文物鑒定與鑒賞、博物館學研究、展覽設計等論文,以及簡訊、文物普查報告等,共89篇。
配以图片近600幅。其中,关于文物考古的内容包含史前考古、青铜时代考古、历史时代考古发现及研究等内容。
史前考古部分包含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部分包含大窑文化,主要介绍乌兰察布市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情况。新石器时代考古部分主要以裕民文化、石虎山文化、王墓山文化、庙子沟文化、老虎山文化等乌兰察布市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诞生和发生时间为线索,着重介绍其考古学文化的遗址地点、发掘年限、面积和研究情况等。青铜时代考古部分从乌兰察布市境内朱开沟文化遗存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情况开始,重点介绍了毛庆沟文化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概况。历史时代考古部分包含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金、蒙元、明清等时期的内容。文物和博物馆学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展览策划和设计、文物保护、文物鉴定、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0
烏蘭察布市博物館 編 、広西師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09月
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與博物館學文集(上下冊) 乌兰察布市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学文集(全二册)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 编 李树国 张涛 主编 考古発掘報告、考古発掘簡報、考古調査報告、考古作業総述、古生物研究、歴史研究、文物鑑定と鑑賞、博物館学研究、展覧設計などの論文や、短報、文物調査報告など89篇を収録。写真約600枚を掲載。史前考古部分の旧石器時代考古は大窯文化を含み、烏蘭察布市の旧石器時代遺物の発見状況を紹介。新石器時代考古は裕民文化、石虎山文化、王墓山文化、廟子溝文化、老虎山文化などの烏蘭察布市地区の考古学文化の誕生と発生の時間を手がかりに、考古学文化の遺跡地点、発掘年限、面積、研究状況などを紹介。青銅時代考古部分は烏蘭察布市境内の朱開 烏蘭察布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烏蘭察布市境內活動和居住過很多民族。漢族、北狄、林胡、樓煩、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等。從戰國至中華民國時期,歷朝歷代都在烏蘭察布市境內建郡設治,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文化遺存、遺跡和遺物,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留下了豐富的實物材料。 本書旨在全面系統反映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和博物館學領域的工作成果,收錄考古發掘報告、考古發掘簡報、考古調查報告、考古工作綜述,古生物研究、歷史研究、文物鑒定與鑒賞、博物館學研究、展覽設計等論文,以及簡訊、文物普查報告等,共89篇。 配以图片近600幅。其中,关于文物考古的内容包含史前考古、青铜时代考古、历史时代考古发现及研究等内容。 史前考古部分包含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部分包含大窑文化,主要介绍乌兰察布市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情况。新石器时代考古部分主要以裕民文化、石虎山文化、王墓山文化、庙子沟文化、老虎山文化等乌兰察布市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诞生和发生时间为线索,着重介绍其考古学文化的遗址地点、发掘年限、面积和研究情况等。青铜时代考古部分从乌兰察布市境内朱开沟文化遗存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情况开始,重点介绍了毛庆沟文化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概况。历史时代考古部分包含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金、蒙元、明清等时期的内容。文物和博物馆学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展览策划和设计、文物保护、文物鉴定、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音楽考古論綱 上編 上下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0
王子初 著、科学出版社、2022年03月、平装
中國音樂考古論綱
中国音乐考古论纲(上编·上下全2册)

中国音楽考古学の基礎理論を主題とした専著。中国音楽考古学の大綱を提示し、関連する各項目について基礎的概要を述べる。出土された楽器文物と関連する伝世文献史料を対比して解説しており、中国音楽史を学ぶための教材としても有益である。

本书可定位为中国音乐考古学科的基础理论专著,为该学科研究的大纲或总纲。主要内容包括:对构建中国音乐考古学基本学科理体系的深入探讨;对中国重要音乐考古的发现和发掘的研究,以认识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生活的真实面貌,总结得失,探索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本书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视角和研究方法;为今日社会音乐艺术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同时,以音乐考古学研究成果为史料基础,系统地构建了中国音乐断代史和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的主流表现形态谱系。

(上编·上册)
目录:
自序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诸文化
第四章商代考古与音乐史
第五章西周考古与音乐史(上)

ISBN: 9787030713087(上编·下册)
目录:
第六章西周考古与音乐史(下)
第七章春秋战国考古与音乐史(上)
第八章春秋战国考古与音乐史(下)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出土乐器备览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0
王子初 著 、科学出版社 、2022年03月 、平装
中國音樂考古論綱 中国音乐考古论纲(上编·上下全2册) 中国音楽考古学の基礎理論を主題とした専著。中国音楽考古学の大綱を提示し、関連する各項目について基礎的概要を述べる。出土された楽器文物と関連する伝世文献史料を対比して解説しており、中国音楽史を学ぶための教材としても有益である。 本书可定位为中国音乐考古学科的基础理论专著,为该学科研究的大纲或总纲。主要内容包括:对构建中国音乐考古学基本学科理体系的深入探讨;对中国重要音乐考古的发现和发掘的研究,以认识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生活的真实面貌,总结得失,探索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本书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视角和研究方法;为今日社会音乐艺术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同时,以音乐考古学研究成果为史料基础,系统地构建了中国音乐断代史和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的主流表现形态谱系。 (上编·上册) 目录: 自序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诸文化 第四章商代考古与音乐史 第五章西周考古与音乐史(上) ISBN: 9787030713087(上编·下册) 目录: 第六章西周考古与音乐史(下) 第七章春秋战国考古与音乐史(上) 第八章春秋战国考古与音乐史(下)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出土乐器备览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華容車軲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全3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編、文物出版社、2023年06月
华容车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中下 全三册)

華容縣位於湖南省東北邊陲,隸屬岳陽市,地處長江中游的腹心地區,屬洞庭湖平原與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西與澧陽平原一衣帶水,東為江右的幕阜、九嶺阻斷。車軲山遺址位於華容縣東部,是洞庭湖北部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車軲山遺址已經進行三次發掘。第一次試掘是岳陽地區文物工作隊於1982年冬配合華洪運河排灌站擴建工程進行的,該工程在遺址南部布開4個探方,面積為100平方米,主要收穫為清理了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嶺文化及石家河文化墓葬129座;第二次發掘是在次年冬天由何介鈞率領的湖南省博物館主持的,這一時期的工作主要在遺址南部開了16個探方,面積為400平方米,主要收穫為共清理墓葬254座,年代序列與第一次發掘相同;第三次發掘是在2016年冬至2017年春,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郭偉民領隊,共開8個探方,面積為200平方米,發掘各類遺跡共223處,主要收穫是發現了一批後石家河文化時期的墓葬以及形制規整的陶窯。
結合三次發掘的情況分析,車軲山遺址其文化遺存涵蓋了五個時期六種文化類別,從早到晚分別為:堆子嶺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在原先認定的大溪文化遺物中分析出屬於堆子嶺文化的因素,而原城頭山遺存分期中的大溪文化第四期和屈家嶺文化第一期實際上屬於油子嶺文化類型的遺存,原先所謂長江中游龍山文化後定名為石家河文化,後又將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單獨劃出,最初名為後石家河文化,現定名為肖家屋脊文化。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編 、文物出版社 、2023年06月
华容车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中下 全三册) 華容縣位於湖南省東北邊陲,隸屬岳陽市,地處長江中游的腹心地區,屬洞庭湖平原與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西與澧陽平原一衣帶水,東為江右的幕阜、九嶺阻斷。車軲山遺址位於華容縣東部,是洞庭湖北部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車軲山遺址已經進行三次發掘。第一次試掘是岳陽地區文物工作隊於1982年冬配合華洪運河排灌站擴建工程進行的,該工程在遺址南部布開4個探方,面積為100平方米,主要收穫為清理了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嶺文化及石家河文化墓葬129座;第二次發掘是在次年冬天由何介鈞率領的湖南省博物館主持的,這一時期的工作主要在遺址南部開了16個探方,面積為400平方米,主要收穫為共清理墓葬254座,年代序列與第一次發掘相同;第三次發掘是在2016年冬至2017年春,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郭偉民領隊,共開8個探方,面積為200平方米,發掘各類遺跡共223處,主要收穫是發現了一批後石家河文化時期的墓葬以及形制規整的陶窯。 結合三次發掘的情況分析,車軲山遺址其文化遺存涵蓋了五個時期六種文化類別,從早到晚分別為:堆子嶺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文化。在原先認定的大溪文化遺物中分析出屬於堆子嶺文化的因素,而原城頭山遺存分期中的大溪文化第四期和屈家嶺文化第一期實際上屬於油子嶺文化類型的遺存,原先所謂長江中游龍山文化後定名為石家河文化,後又將石家河文化晚期遺存單獨劃出,最初名為後石家河文化,現定名為肖家屋脊文化。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龍紋図鑑(精装)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黄清穗 著 紋藏 絵、中信出版社、2024、282p
中国龙纹图鉴 黄清穗 中信出版社
玉器、青铜、陶瓷、织物、建筑、琉璃、珐琅…… 精选海内外馆藏珍宝,重描千年前雕刻的线条 10个篇章,100余幅精美大图 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元明清朝 线条勾出东方瑞兽的韵致,符号重解东方美学的秘钥 将绵延8000年的图腾印入世代流转的民族记忆 在神话中,龙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东方瑞兽。 曹植在《洛神赋》里写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摹出龙所承载的东方幻想。 千古神州,龙乃神兽之首。它是祖先对自然界认知有限时,用想象力创造的精神图腾,承载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祥瑞的期盼。蛟龙腾腾,从寥寥数笔到繁复庄重,或蜿蜒盘桓、气魄激昂,或刚柔并存、优雅飘逸,终幻化为民族的符号。 穿越文字,凝望千年前的狩猎间隙,人们就完成了对龙的勾画。C形玉龙龙身弯曲,古朴简约,也象征文明的伊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刻在青铜之上,描摹于画卷之中,雕琢在天花与砖瓦之间,形态万千,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演变出万千姿态,寓意无殃,终成为独特的符号。 《四神云气图》中巨龙蜿蜒盘桓、气韵生动,代表了汉代浪漫瑰丽、自由洒脱的美学特征。鎏金铁芯铜龙通体鎏金,有御风腾飞之势,折射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盛世。明代龙纹造型百变,华丽多彩:龙纹琉璃素丽似春水,华彩似霓虹;铜胎掐丝珐琅龙纹大盘釉质如宝石,珍奇且华丽。 一宝一物、一砖一瓦,千载龙纹流转的背后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渊源,交织着历史的情感、思绪与衰荣,诉说着中华民族的美学哲思与创造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
黄清穗 著 紋藏 絵 、中信出版社 、2024 、282p
中国龙纹图鉴 黄清穗 中信出版社 玉器、青铜、陶瓷、织物、建筑、琉璃、珐琅…… 精选海内外馆藏珍宝,重描千年前雕刻的线条 10个篇章,100余幅精美大图 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元明清朝 线条勾出东方瑞兽的韵致,符号重解东方美学的秘钥 将绵延8000年的图腾印入世代流转的民族记忆 在神话中,龙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东方瑞兽。 曹植在《洛神赋》里写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摹出龙所承载的东方幻想。 千古神州,龙乃神兽之首。它是祖先对自然界认知有限时,用想象力创造的精神图腾,承载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祥瑞的期盼。蛟龙腾腾,从寥寥数笔到繁复庄重,或蜿蜒盘桓、气魄激昂,或刚柔并存、优雅飘逸,终幻化为民族的符号。 穿越文字,凝望千年前的狩猎间隙,人们就完成了对龙的勾画。C形玉龙龙身弯曲,古朴简约,也象征文明的伊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刻在青铜之上,描摹于画卷之中,雕琢在天花与砖瓦之间,形态万千,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演变出万千姿态,寓意无殃,终成为独特的符号。 《四神云气图》中巨龙蜿蜒盘桓、气韵生动,代表了汉代浪漫瑰丽、自由洒脱的美学特征。鎏金铁芯铜龙通体鎏金,有御风腾飞之势,折射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盛世。明代龙纹造型百变,华丽多彩:龙纹琉璃素丽似春水,华彩似霓虹;铜胎掐丝珐琅龙纹大盘釉质如宝石,珍奇且华丽。 一宝一物、一砖一瓦,千载龙纹流转的背后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渊源,交织着历史的情感、思绪与衰荣,诉说着中华民族的美学哲思与创造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雲山珠水間 考古発現的広州 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9,700
広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漢二陵博物館 編著、文物出版社、2024年05月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上下全二册)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编著

本書は、南漢二陵博物館の基本陳列「雲山珠水間――考古発見の広州」展覧の図録であり、南漢二陵博物館叢書の2冊目です。 上下二冊に分かれており、時間を手がかりに、「曙光肇啓(先秦時代)」、「番禺都会(秦漢時代)」、「広州名城(三国-明清時代)」、「近代滄桑(近現代)」の四つのユニットに各種の文字資料と写真を収め、陶器、石器、銅器、磁器など各種の出土文物約1000点を精選し、広州1000年の歴史文化を全面的に展示しています。

本书为南汉二陵博物馆基本陈列“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展览的配套图录,是南汉二陵博物馆丛书的第二本。

全书分上、下两册,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曙光肇启(先秦时期)”“番禺都会(秦汉时期)”“广州名城(三国—明清时期)”“近代沧桑(近现代)”四个单元,收录各种文字资料和图片,精选陶器、石器、铜器、 瓷器等各类出土文物近千件(套),全方位展示广州千年历史文化。

目录
001前 言
003第一部分 曙光肇启(先泰时期)
008 第一单元,先民足迹(新石器时代-商)
044 第二单元,越人聚居(西周-战国)
085第二部分 番禺都会(秦汉时期)
086第一单元,番禺初建(泰-西汉南越国)
145 第二单元,岭南首府(西汉中晚期-东汉)
255第三部分 广州名城(三国-明清时期)
256第一单元 康宁乐土(三回晋南朝)
310第二单元 商业大港(隋唐)
360第三单元 东方港市(宋元)
408 第四单元,天子南库(明清)
467第四部分 近代沧桑(近现代)
475结语
476编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9,700
広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漢二陵博物館 編著 、文物出版社 、2024年05月
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上下全二册)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编著 本書は、南漢二陵博物館の基本陳列「雲山珠水間――考古発見の広州」展覧の図録であり、南漢二陵博物館叢書の2冊目です。 上下二冊に分かれており、時間を手がかりに、「曙光肇啓(先秦時代)」、「番禺都会(秦漢時代)」、「広州名城(三国-明清時代)」、「近代滄桑(近現代)」の四つのユニットに各種の文字資料と写真を収め、陶器、石器、銅器、磁器など各種の出土文物約1000点を精選し、広州1000年の歴史文化を全面的に展示しています。 本书为南汉二陵博物馆基本陈列“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展览的配套图录,是南汉二陵博物馆丛书的第二本。 全书分上、下两册,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曙光肇启(先秦时期)”“番禺都会(秦汉时期)”“广州名城(三国—明清时期)”“近代沧桑(近现代)”四个单元,收录各种文字资料和图片,精选陶器、石器、铜器、 瓷器等各类出土文物近千件(套),全方位展示广州千年历史文化。 目录 001前 言 003第一部分 曙光肇启(先泰时期) 008 第一单元,先民足迹(新石器时代-商) 044 第二单元,越人聚居(西周-战国) 085第二部分 番禺都会(秦汉时期) 086第一单元,番禺初建(泰-西汉南越国) 145 第二单元,岭南首府(西汉中晚期-东汉) 255第三部分 广州名城(三国-明清时期) 256第一单元 康宁乐土(三回晋南朝) 310第二单元 商业大港(隋唐) 360第三单元 东方港市(宋元) 408 第四单元,天子南库(明清) 467第四部分 近代沧桑(近现代) 475结语 476编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河洛通覧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徐金星、中州古籍、2008
河洛史話

《河洛通览》讲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海内外华人华裔心目中,她是一条圣河。黄河与其主要支流洛河相交汇的这片广大地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渊薮和发祥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圣地。早在数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里,洛阳市伊川县穆店村发现的旧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1978年在洛阳市凯旋路东段发现的旧石器遗存,距今大约5万年;近些年在洛阳市北窑发现并发掘的旧石器遗址,距今约3~10万年。

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的一种文化,距今大约8 000年。早在1959年,就在洛阳市偃师马涧沟发现了属于裴李岚文化遗存的石磨盘一套。以后,裴李岗文化遗址陆续在古洛阳范围内的巩县、登封、偃师等地发现,后来又在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峡谷与三门峡峡谷分界处的黄河南岸发现,说明河洛地区是裴李岗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到了距今五六千年前,河洛地区分布着许许多多母系氏族聚落,著名的仰韶文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仰韶文化以首先发现于洛阳城西大约70公里的仰韶村而得名,截至目前,在洛阳辖境内发现的这类文化遗址已经有100多处,证明当时这一带已经是生产相当进步、人烟相当稠密的地区。随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中华大地上,这一带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放射出文明社会的第一线曙光。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徐金星 、中州古籍 、2008
河洛史話 《河洛通览》讲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海内外华人华裔心目中,她是一条圣河。黄河与其主要支流洛河相交汇的这片广大地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渊薮和发祥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圣地。早在数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里,洛阳市伊川县穆店村发现的旧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1978年在洛阳市凯旋路东段发现的旧石器遗存,距今大约5万年;近些年在洛阳市北窑发现并发掘的旧石器遗址,距今约3~10万年。 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的一种文化,距今大约8 000年。早在1959年,就在洛阳市偃师马涧沟发现了属于裴李岚文化遗存的石磨盘一套。以后,裴李岗文化遗址陆续在古洛阳范围内的巩县、登封、偃师等地发现,后来又在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峡谷与三门峡峡谷分界处的黄河南岸发现,说明河洛地区是裴李岗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到了距今五六千年前,河洛地区分布着许许多多母系氏族聚落,著名的仰韶文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仰韶文化以首先发现于洛阳城西大约70公里的仰韶村而得名,截至目前,在洛阳辖境内发现的这类文化遗址已经有100多处,证明当时这一带已经是生产相当进步、人烟相当稠密的地区。随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在中华大地上,这一带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放射出文明社会的第一线曙光。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全15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81,500
古方、科学出版社、2005年09月、精装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全十五卷)中国出土大系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4,000余幅のカラー写真を使い、出土した新石器時代から清代までの古代玉器を紹介する。

本书是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出土文物大系”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共15卷,是迄今国内唯一一部展现中国出土玉器较全面、较权威的图书,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较权威的图典,是鉴定中国古代玉器较权威的标准,是考古文博界和艺术收藏界研究、鉴赏中国古代玉器的必备工具书。
本书共收录全国各省市区考古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玉器资料4000余件,全面展示了中国玉器考古80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丰硕成果。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考古所、文博机构以及高等院校文博专业的二百多多个部门的上千名专家学者参与了中国出土玉器的调查、整理、鉴析和编撰工作,“全集”编辑阵容空前强大。编辑团队历时四年整理、编撰,十余次统筹协调和推进会议,2005年10月,最终由科学出版社权威出版。
本书上市后,社会反响强烈,在考古文博界、文化艺术界、玉器收藏界受到了高度赞誉,为传播中国玉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该书也先后获得了“科学出版社最佳图书奖”“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奖”“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优秀奖”等奖项。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Jades Unearthed in China (15 Vols)
目录
第1卷 北京、天津、河北卷
第2卷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卷
第3卷 山西卷
第4卷 山东卷
第5卷 河南卷
第6卷 安徽卷
第7卷 江苏、上海卷
第8卷 浙江卷
第9卷 江西卷
第10卷 湖北、湖南卷
第11卷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台湾卷
第12卷 云南、贵州、西藏卷
第13卷 四川、重庆卷
第14卷 陕西卷
第15卷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卷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81,500
古方 、科学出版社 、2005年09月 、精装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全十五卷)中国出土大系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4,000余幅のカラー写真を使い、出土した新石器時代から清代までの古代玉器を紹介する。 本书是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出土文物大系”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共15卷,是迄今国内唯一一部展现中国出土玉器较全面、较权威的图书,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较权威的图典,是鉴定中国古代玉器较权威的标准,是考古文博界和艺术收藏界研究、鉴赏中国古代玉器的必备工具书。 本书共收录全国各省市区考古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玉器资料4000余件,全面展示了中国玉器考古80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丰硕成果。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考古所、文博机构以及高等院校文博专业的二百多多个部门的上千名专家学者参与了中国出土玉器的调查、整理、鉴析和编撰工作,“全集”编辑阵容空前强大。编辑团队历时四年整理、编撰,十余次统筹协调和推进会议,2005年10月,最终由科学出版社权威出版。 本书上市后,社会反响强烈,在考古文博界、文化艺术界、玉器收藏界受到了高度赞誉,为传播中国玉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该书也先后获得了“科学出版社最佳图书奖”“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奖”“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优秀奖”等奖项。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Jades Unearthed in China (15 Vols) 目录 第1卷 北京、天津、河北卷 第2卷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卷 第3卷 山西卷 第4卷 山东卷 第5卷 河南卷 第6卷 安徽卷 第7卷 江苏、上海卷 第8卷 浙江卷 第9卷 江西卷 第10卷 湖北、湖南卷 第11卷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台湾卷 第12卷 云南、贵州、西藏卷 第13卷 四川、重庆卷 第14卷 陕西卷 第15卷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卷

1 2 次へ>>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沖縄海洋博50年 - 博覧会、海洋、沖縄

南島覚書
南島覚書
¥2,000
沖縄風物
沖縄風物
¥100,000
琉球談
琉球談
¥77,000

東京都議選、参院選 - 政治、政党、議会、議員

政治の教室
政治の教室
¥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