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水经注 : 二」の検索結果
8件

水経注図(文本、図本)(中国古代画本文化経典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970
(清)汪士鐸 図 陳橋驛 校釈、山東画報、2003年05月
9787806037102
水經注圖(圖、文本•全二冊)水经注图.图文两册
(北魏)郦道元原著 (清)汪士铎图 陈桥驿校釈 山东画报

中国古代画本文化经典丛书。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全书约计三十万字,记载河流多达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历代研究《水经注》的人士颇多,清代尤甚。清道光年间举人汪士铎专心郦学,用功至深,为《水经注》绘图两卷,于咸丰十一年刊印,后世亦有翻刻。陈桥驿先生为当代治郦专家,为汪本《水经注图》作整理说明,校勘注释,深入浅出,精思密致,经纬厘然。本书极有学术价值,以为当世及后世学者

目录
水经注图一
原书序
1 古大河清河入海图
2 东汉大河漯沁入海图
3 漳水?漯缩本图
4 原武以上今河图
5 回疆河图缩本
6 汾浍涑文原公洞涡晋七水图
7 ?湛瓠子三水图
……
水经注图二
郦学概论(代序)
水经注图
原书序
1 古大河清河入海图
2 东汉大河漯沁入海图
3 漳水?漯缩本图
4 原武以上今河图
5 回疆河图缩本
6 汾浍涑文原公洞?晋七水图
· · · · · ·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970
(清)汪士鐸 図 陳橋驛 校釈 、山東画報 、2003年05月
9787806037102 水經注圖(圖、文本•全二冊)水经注图.图文两册 (北魏)郦道元原著 (清)汪士铎图 陈桥驿校釈 山东画报 中国古代画本文化经典丛书。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全书约计三十万字,记载河流多达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历代研究《水经注》的人士颇多,清代尤甚。清道光年间举人汪士铎专心郦学,用功至深,为《水经注》绘图两卷,于咸丰十一年刊印,后世亦有翻刻。陈桥驿先生为当代治郦专家,为汪本《水经注图》作整理说明,校勘注释,深入浅出,精思密致,经纬厘然。本书极有学术价值,以为当世及后世学者 目录 水经注图一 原书序 1 古大河清河入海图 2 东汉大河漯沁入海图 3 漳水?漯缩本图 4 原武以上今河图 5 回疆河图缩本 6 汾浍涑文原公洞涡晋七水图 7 ?湛瓠子三水图 …… 水经注图二 郦学概论(代序) 水经注图 原书序 1 古大河清河入海图 2 东汉大河漯沁入海图 3 漳水?漯缩本图 4 原武以上今河图 5 回疆河图缩本 6 汾浍涑文原公洞?晋七水图 · · · · · ·

北斉地理志(上下)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530
施和金撰、北京 中華書局、2冊
北齊地理志 上、下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
北齐地理志 全2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书  中华书局

二十四史の《北斉書》は、「地理志」がなかった。本書は、《魏書・地形志》《隋書・地理志》《元和郡県志》《水経注》《読史方輿紀要》《太平寰宇記》及び楊守敬の《隋書地理志考証》などの典籍に依拠し、河北地区・河南地区・淮南地区に分けて、北斉の州郡県地方行政区划の沿革及び対応する現在の地名を記述し、山河や軍事要衝に評論を加え、《北斉書》の不備を補う。《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シリーズの一点。

北齐地理志辑录《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 《元和郡县志》、《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太平寰宇记》及先贤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等古代地志,阐述了北齐州郡县地方行政区划的兴废沿革,并注出今地。书中对山川、军事要地也稍加评论。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530
施和金撰 、北京 中華書局 、2冊
北齊地理志 上、下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 北齐地理志 全2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书  中华书局 二十四史の《北斉書》は、「地理志」がなかった。本書は、《魏書・地形志》《隋書・地理志》《元和郡県志》《水経注》《読史方輿紀要》《太平寰宇記》及び楊守敬の《隋書地理志考証》などの典籍に依拠し、河北地区・河南地区・淮南地区に分けて、北斉の州郡県地方行政区划の沿革及び対応する現在の地名を記述し、山河や軍事要衝に評論を加え、《北斉書》の不備を補う。《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シリーズの一点。 北齐地理志辑录《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 《元和郡县志》、《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太平寰宇记》及先贤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等古代地志,阐述了北齐州郡县地方行政区划的兴废沿革,并注出今地。书中对山川、军事要地也稍加评论。

香草続校書(上・下):学術筆記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650
(清) 于鬯著 ; 張華民點校、2F思想、1982
香草續校書
于鬯,字醴尊,号香草,清江苏南汇人,生于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卒于宣统二年(一九一○年)。登光绪丁酉(一八九七年)拔萃科,未仕。会师事张文虎和锺文蒸。王先谦是他补廪膳生时座師。与兪樾等有往还。着有香草校书六十卷、香草续校书二十二卷、战国策注三十三卷(另序录一卷、年表一卷)、周易续异三卷、尚书读异六卷、仪礼读异二卷等二十多种。于鬯的著作中有香草校书的大部份刋刻过。于氏的女婿张以诚在抗日战争时期保存了于氏的手稿,亚抄校了副本。一九五四年,张以诚等把于氏著作的全部稿本和抄本分别捐献给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香草校收是校勘经部的著作。续校收是校勘子、史部的著作,包括老子至水经注、淮南子十五家。其中列杨,主要从列子辑录有关杨朱的言论,末尾三条辑自庄子、说苑和淮南子,全篇没有著者案语,体例和其它 各篇不同。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650
(清) 于鬯著 ; 張華民點校 、2F思想 、1982
香草續校書 于鬯,字醴尊,号香草,清江苏南汇人,生于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卒于宣统二年(一九一○年)。登光绪丁酉(一八九七年)拔萃科,未仕。会师事张文虎和锺文蒸。王先谦是他补廪膳生时座師。与兪樾等有往还。着有香草校书六十卷、香草续校书二十二卷、战国策注三十三卷(另序录一卷、年表一卷)、周易续异三卷、尚书读异六卷、仪礼读异二卷等二十多种。于鬯的著作中有香草校书的大部份刋刻过。于氏的女婿张以诚在抗日战争时期保存了于氏的手稿,亚抄校了副本。一九五四年,张以诚等把于氏著作的全部稿本和抄本分别捐献给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香草校收是校勘经部的著作。续校收是校勘子、史部的著作,包括老子至水经注、淮南子十五家。其中列杨,主要从列子辑录有关杨朱的言论,末尾三条辑自庄子、说苑和淮南子,全篇没有著者案语,体例和其它 各篇不同。

明鈔本水経注(全8冊)国学基本典籍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0,560
〔北魏〕酈道元 注、国家図書館、2018年06月
明抄本水經注1-8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明钞本水经注(共八册)

『水経注』は中国古代の水道を中心に地域の地理情報を記載する著名な典籍。現存する完備した明代民間鈔本は、陳揆旧蔵本(陳蔵明鈔本)、瞿鏞旧蔵本(瞿蔵明鈔本)、韓応陛旧蔵本(韓蔵明鈔本)、陸心源旧蔵馮舒校鈔本(馮校明鈔本)、朱希祖旧蔵本(朱蔵明鈔本)の5部であり、今回は陳蔵明鈔本を影印出版。

《水经注》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目录
第一册
卷一 河水一
卷二 河水二
卷三 河水三
卷四 河水四
第二册
卷五 河水五 漯水 商河
卷六 汾水 浍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过水 晋水湛水
卷七 济水一
卷八 济水二
第三册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荡水 洹水
卷十 浊漳水 清漳水
卷十一 易水 滱水
卷十二 圣水 巨马水
卷十三湿水
第四册
卷十四 湿余水 沽水 鲍丘水 濡水 辽水 小辽水 浿水
卷十五洛水 伊水 瀍水 涧水
卷十六穀水 甘水 漆水 浐水 沮水
卷十七渭水一
卷十八 渭水二
第五册
卷十九渭水三
卷二十 漾水 丹水
卷二十一 汝水
卷二十二 颍水 洧水 潩水 潧水 渠
卷二十三 阴沟水 汳水 获水
第六册
卷二十四 睢水 瓠子河 汶水
卷二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卷二十六 沭水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潍水 胶水
卷二十七 沔水一
卷二十八 沔水
第七册
卷二十九 沔水三 潜水 湍水 均水 粉水 白水 泚水
卷三十 淮水
卷三十一 滍水 淯水 㶏水 灈水 瀙水 潕水 涢水
卷三十二 漻水 蕲水 决水 泚水 泄水 肥水 施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羗水 涪水梓潼水 涔水
卷三十三 江水一
卷三十四 江水二
卷三十五 江水三
第八册
卷三十六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沅酉水 存水温水
卷三十七 淹水 叶榆水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卷三十八 资水 涟水 湘水 漓水 溱水
卷三十九 汇水 深水 钟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浏水 㵋水 赣水 庐江水
卷四十 渐江水 斤江水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0,560
〔北魏〕酈道元 注 、国家図書館 、2018年06月
明抄本水經注1-8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明钞本水经注(共八册) 『水経注』は中国古代の水道を中心に地域の地理情報を記載する著名な典籍。現存する完備した明代民間鈔本は、陳揆旧蔵本(陳蔵明鈔本)、瞿鏞旧蔵本(瞿蔵明鈔本)、韓応陛旧蔵本(韓蔵明鈔本)、陸心源旧蔵馮舒校鈔本(馮校明鈔本)、朱希祖旧蔵本(朱蔵明鈔本)の5部であり、今回は陳蔵明鈔本を影印出版。 《水经注》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目录 第一册 卷一 河水一 卷二 河水二 卷三 河水三 卷四 河水四 第二册 卷五 河水五 漯水 商河 卷六 汾水 浍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过水 晋水湛水 卷七 济水一 卷八 济水二 第三册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荡水 洹水 卷十 浊漳水 清漳水 卷十一 易水 滱水 卷十二 圣水 巨马水 卷十三湿水 第四册 卷十四 湿余水 沽水 鲍丘水 濡水 辽水 小辽水 浿水 卷十五洛水 伊水 瀍水 涧水 卷十六穀水 甘水 漆水 浐水 沮水 卷十七渭水一 卷十八 渭水二 第五册 卷十九渭水三 卷二十 漾水 丹水 卷二十一 汝水 卷二十二 颍水 洧水 潩水 潧水 渠 卷二十三 阴沟水 汳水 获水 第六册 卷二十四 睢水 瓠子河 汶水 卷二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卷二十六 沭水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潍水 胶水 卷二十七 沔水一 卷二十八 沔水 第七册 卷二十九 沔水三 潜水 湍水 均水 粉水 白水 泚水 卷三十 淮水 卷三十一 滍水 淯水 㶏水 灈水 瀙水 潕水 涢水 卷三十二 漻水 蕲水 决水 泚水 泄水 肥水 施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羗水 涪水梓潼水 涔水 卷三十三 江水一 卷三十四 江水二 卷三十五 江水三 第八册 卷三十六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沅酉水 存水温水 卷三十七 淹水 叶榆水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卷三十八 资水 涟水 湘水 漓水 溱水 卷三十九 汇水 深水 钟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浏水 㵋水 赣水 庐江水 卷四十 渐江水 斤江水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洛陽伽藍記校注 中国古代史学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060
〔北魏〕楊衒之 撰 范祥雍 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03月
中國古代史學叢書 (北魏)杨衒之 撰
洛阳伽蓝记校注 中国古代史学丛书 

『洛陽伽藍記』は洛陽の寺佛をテーマに当時の政治、人物、風俗、地理及び種々伝聞を記述しており、正史の不足を補うものとして比較的高い歴史価値と文学価値を有す。本書は范祥雍が多年を費やして整理した校注本。注釈は詳細で正確、魏晋佛教の研究に極めて役立つ。今回の出版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リニューアル排版で個に標點及び誤字改め二行小字注を単行に改めた。(繁体字縦組)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留传至今的一部名著,与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名。它以记洛阳的佛寺为题,实际记述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种种传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贪得无厌、腐化堕落的面目和生活,可与《魏书》《北史》相证,有些可补正史之不足,不失为一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范祥雍先生费积年之功对其进行整理,成《洛阳伽蓝记校注》一书,注释详实,有助于佛教史、地理史、文学史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本版吸收了近年来读者提供的建议,改正了一些讹误。

目 録

出版説明
洛陽伽藍記校注序
例言
再版例言
漢魏叢書本目録

洛陽伽藍記序

卷一 城内
卷二 城東
卷三 城南
卷四 城西
卷五 城北

附編一 佚文
 楊衒之傳略
附編二 歴代著録及序跋題識
附編三 圖説
附編四 年表

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060
〔北魏〕楊衒之 撰 范祥雍 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4年03月
中國古代史學叢書 (北魏)杨衒之 撰 洛阳伽蓝记校注 中国古代史学丛书  『洛陽伽藍記』は洛陽の寺佛をテーマに当時の政治、人物、風俗、地理及び種々伝聞を記述しており、正史の不足を補うものとして比較的高い歴史価値と文学価値を有す。本書は范祥雍が多年を費やして整理した校注本。注釈は詳細で正確、魏晋佛教の研究に極めて役立つ。今回の出版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リニューアル排版で個に標點及び誤字改め二行小字注を単行に改めた。(繁体字縦組)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留传至今的一部名著,与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名。它以记洛阳的佛寺为题,实际记述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种种传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贪得无厌、腐化堕落的面目和生活,可与《魏书》《北史》相证,有些可补正史之不足,不失为一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范祥雍先生费积年之功对其进行整理,成《洛阳伽蓝记校注》一书,注释详实,有助于佛教史、地理史、文学史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本版吸收了近年来读者提供的建议,改正了一些讹误。 目 録 出版説明 洛陽伽藍記校注序 例言 再版例言 漢魏叢書本目録 洛陽伽藍記序 卷一 城内 卷二 城東 卷三 城南 卷四 城西 卷五 城北 附編一 佚文  楊衒之傳略 附編二 歴代著録及序跋題識 附編三 圖説 附編四 年表 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輿地紀勝 全10冊  宋元地理志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6,400
[宋]王象之 原著 李勇先 校点、四川大学、2005年、6792p、A5精装本
舆地纪胜 全十册 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六卷,分别为:《宋元地理志丛刊》书目、《与地广记》、《大元混一方与腾鉴》、《元和九域志》、《太平寰宇记》、《与地纪胜》。分十册。
《舆地纪胜》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总志著作。此次对《舆地记胜》进行校点整理,以清道光刻惧盈斋本为底本,并参校北图藏清钞本、清咸丰刻粤雅堂本。在校点整理过程中,精校了宋以前正史之《地理志》、《州郡志》 部分,以及《华阳国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志》、《通典·州郡典》、《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临》、库本、粤雅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舆地碑目》、《蜀碑记》、《蜀舆地碑记目》、《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引用《舆地纪胜》渐分。并广泛参校了《纪胜》一书中所涉及到的历代正史、别史、类书、笔记小说、诗文总 集、别集等等,参引书目多达数百种。

《纪胜》一书出现错误的原因非常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王象之所依据的史籍本身就有错误,尤其是所依据当时编纂的地方志和图经错误尤多,王象之在引用时未尝厘正,照旧钞录。二是原本不误,王象之在编纂时节略失当而致误,或内容掺错误系。三是后人在影钞或刊刻时出现了新的错误。在此次校点整理过程中,对于原文有明显字误、前颠倒、内容脱漏之处,不管属于以上何种情况,皆依据他校、本校或理校加以改、乙、补正,并在校记中加以说明。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与研究王象之及其所著《舆地纪胜》,本书由王小红博士辑录了有关研究资料,编为《附录》,其中部分内容采自刘琳、王小波先生整理校点的《全蜀艺文志》及谭其骧先生主编的《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等整理,校点成果。《附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主要参考文献;(二)王象之佚文辑录;(三)《舆地记胜》;研究资料汇编;(四)《舆地记胜》历代著录资料汇编。

本书为竖排繁体字。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6,400
[宋]王象之 原著 李勇先 校点 、四川大学 、2005年 、6792p 、A5精装本
舆地纪胜 全十册 四川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六卷,分别为:《宋元地理志丛刊》书目、《与地广记》、《大元混一方与腾鉴》、《元和九域志》、《太平寰宇记》、《与地纪胜》。分十册。 《舆地纪胜》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总志著作。此次对《舆地记胜》进行校点整理,以清道光刻惧盈斋本为底本,并参校北图藏清钞本、清咸丰刻粤雅堂本。在校点整理过程中,精校了宋以前正史之《地理志》、《州郡志》 部分,以及《华阳国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志》、《通典·州郡典》、《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临》、库本、粤雅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舆地碑目》、《蜀碑记》、《蜀舆地碑记目》、《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引用《舆地纪胜》渐分。并广泛参校了《纪胜》一书中所涉及到的历代正史、别史、类书、笔记小说、诗文总 集、别集等等,参引书目多达数百种。 《纪胜》一书出现错误的原因非常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王象之所依据的史籍本身就有错误,尤其是所依据当时编纂的地方志和图经错误尤多,王象之在引用时未尝厘正,照旧钞录。二是原本不误,王象之在编纂时节略失当而致误,或内容掺错误系。三是后人在影钞或刊刻时出现了新的错误。在此次校点整理过程中,对于原文有明显字误、前颠倒、内容脱漏之处,不管属于以上何种情况,皆依据他校、本校或理校加以改、乙、补正,并在校记中加以说明。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与研究王象之及其所著《舆地纪胜》,本书由王小红博士辑录了有关研究资料,编为《附录》,其中部分内容采自刘琳、王小波先生整理校点的《全蜀艺文志》及谭其骧先生主编的《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等整理,校点成果。《附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主要参考文献;(二)王象之佚文辑录;(三)《舆地记胜》;研究资料汇编;(四)《舆地记胜》历代著录资料汇编。 本书为竖排繁体字。

新編漢魏叢書 全8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0
≪新編漢魏叢書≫編纂組、鷺江出版社、2013年、B5精装本
《新编汉魏丛书》全8册,16开精装,繁体竖排,重达12公斤。《汉魏丛书》是我国首部名副其实的以汉魏人著作为主,间有晋、梁、陈、隋人著作,专收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之类的大型丛书。此版是在学界所推重的明代程荣、明代何允中、清代王谟所辑《汉魏丛书》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研究cheng果整理而cheng,按经翼、别史、子余分类,共收书120余种,包括《西京杂记》、《华阳国志》、《古列女传》、《文心雕龙》、《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四十二章经》等,有很多是初次整理出版。本书不仅较全面的汇编了汉魏时期著作,更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学术、风俗等情况,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简便实用、校勘精良的汉魏著作读本。
《新编汉魏丛书》编纂组,汇集了一批学有成就,踏实刻苦,认真负责的专家学者。《新编汉魏丛书》整理小组在整理过程中,广泛吸收各种研究成果,努力保证整理和校勘的可靠;制定了整理原则和凡例,并严格执行;选择好工作底本,多本互校,以实现来源最优化;在校录过程中,尽量保留古籍面貌,重要的异文出校勘记。努力使之雅俗共赏,尽可能适应多层次读者的需要。整理小组的学术态度和学术准备都是令人放心的,因此,就目前的《新编汉魏丛书》的整理工作而言,是值得信赖的。所有这些工作,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这套大书的学术性和实用性,读者称便。由于涉及文献时间跨度大,文字古奥,多辑佚文献,其整理过程比较艰难。也不同于一般整理那么繁琐,力求简便实用,为读者提供一部可靠的读本。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0
≪新編漢魏叢書≫編纂組 、鷺江出版社 、2013年 、B5精装本
《新编汉魏丛书》全8册,16开精装,繁体竖排,重达12公斤。《汉魏丛书》是我国首部名副其实的以汉魏人著作为主,间有晋、梁、陈、隋人著作,专收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之类的大型丛书。此版是在学界所推重的明代程荣、明代何允中、清代王谟所辑《汉魏丛书》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研究cheng果整理而cheng,按经翼、别史、子余分类,共收书120余种,包括《西京杂记》、《华阳国志》、《古列女传》、《文心雕龙》、《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四十二章经》等,有很多是初次整理出版。本书不仅较全面的汇编了汉魏时期著作,更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学术、风俗等情况,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简便实用、校勘精良的汉魏著作读本。 《新编汉魏丛书》编纂组,汇集了一批学有成就,踏实刻苦,认真负责的专家学者。《新编汉魏丛书》整理小组在整理过程中,广泛吸收各种研究成果,努力保证整理和校勘的可靠;制定了整理原则和凡例,并严格执行;选择好工作底本,多本互校,以实现来源最优化;在校录过程中,尽量保留古籍面貌,重要的异文出校勘记。努力使之雅俗共赏,尽可能适应多层次读者的需要。整理小组的学术态度和学术准备都是令人放心的,因此,就目前的《新编汉魏丛书》的整理工作而言,是值得信赖的。所有这些工作,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这套大书的学术性和实用性,读者称便。由于涉及文献时间跨度大,文字古奥,多辑佚文献,其整理过程比较艰难。也不同于一般整理那么繁琐,力求简便实用,为读者提供一部可靠的读本。

漕渠考古発現与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7,6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編、科学出版社、2024年06月
漕渠考古发现与研究 漕渠考古發現與研究

本書は、漢唐時代の漕渠遺跡に関する主要な考古資料と学者の研究成果を集約しています。これまで異なる著者が各種の定期刊行物や雑誌に発表して散財している考古情報や研究成果を整理し、科学的に編纂した後、歴史学者や考古学者に提供しています。

本書集中收集迄今為止最主要的關於漢唐漕渠遺址的考古資料和學者研究成果。通過整理,將之前不同作者零散發表在各種期刊、雜誌的考古簡訊、研究成果等各種資料進行了集中梳理,科學編排。

目录

岁漕四百万,治水思昔年(代前言)
一、漕渠考古
1.漕渠
西安 汉唐昆明池水系的考古勘探与试掘(2012~20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2)
西安市汉唐昆明池水系遗存 刘瑞(6)
2.漕运
陕西洛河汉代漕运的发现与考察 彭曦(8)
隋唐洛阳城漕渠和新潭遗址调查 石自社 张如意(13)
洛阳汉唐漕运水系考古调查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4)
二、漕渠研究
1.关中航运与漕渠
历史上的渭河水运 黄盛璋(28)
评《水经注选释》 钟凤年(44)
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 马正林(48)
秦汉时期关中几项水利工程 张 骅(60)
秦汉时期的内河航运 王子今(65)
略论秦汉时代的运河和漕运 潘京京(80)
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 史念海(86)
西安水环境的历史变迁及治理对策 李昭淑 徐象平 李继瓒(108)
论关中盆地古代城市选址与渭河水文和河道变迁的关系 殷淑燕 黄春长(118)
灞河中下游河道历史变迁及其环境影响 桑广书 陈 雄(128)
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136)
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153)
试论汉长安城水系统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裴琳娟 林源(173)
关中漕渠与西汉社会 杨婷(179)
论西汉关中平原的水运交通 李令福(187)
浅谈秦汉时期陕西的水利建设 张维慎(201)
西汉漕运工程决策中的数据诱惑 王健(207)
汉漕渠水源自渭河 昌森(213)
· · · · · ·
汉唐长安粮食供应与关中天地人关系 王培华(331)
2.太仓与漕仓
3.漕运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7,6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編 、科学出版社 、2024年06月
漕渠考古发现与研究 漕渠考古發現與研究 本書は、漢唐時代の漕渠遺跡に関する主要な考古資料と学者の研究成果を集約しています。これまで異なる著者が各種の定期刊行物や雑誌に発表して散財している考古情報や研究成果を整理し、科学的に編纂した後、歴史学者や考古学者に提供しています。 本書集中收集迄今為止最主要的關於漢唐漕渠遺址的考古資料和學者研究成果。通過整理,將之前不同作者零散發表在各種期刊、雜誌的考古簡訊、研究成果等各種資料進行了集中梳理,科學編排。 目录 岁漕四百万,治水思昔年(代前言) 一、漕渠考古 1.漕渠 西安 汉唐昆明池水系的考古勘探与试掘(2012~20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2) 西安市汉唐昆明池水系遗存 刘瑞(6) 2.漕运 陕西洛河汉代漕运的发现与考察 彭曦(8) 隋唐洛阳城漕渠和新潭遗址调查 石自社 张如意(13) 洛阳汉唐漕运水系考古调查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4) 二、漕渠研究 1.关中航运与漕渠 历史上的渭河水运 黄盛璋(28) 评《水经注选释》 钟凤年(44) 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 马正林(48) 秦汉时期关中几项水利工程 张 骅(60) 秦汉时期的内河航运 王子今(65) 略论秦汉时代的运河和漕运 潘京京(80) 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 史念海(86) 西安水环境的历史变迁及治理对策 李昭淑 徐象平 李继瓒(108) 论关中盆地古代城市选址与渭河水文和河道变迁的关系 殷淑燕 黄春长(118) 灞河中下游河道历史变迁及其环境影响 桑广书 陈 雄(128) 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136) 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153) 试论汉长安城水系统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裴琳娟 林源(173) 关中漕渠与西汉社会 杨婷(179) 论西汉关中平原的水运交通 李令福(187) 浅谈秦汉时期陕西的水利建设 张维慎(201) 西汉漕运工程决策中的数据诱惑 王健(207) 汉漕渠水源自渭河 昌森(213) · · · · · · 汉唐长安粮食供应与关中天地人关系 王培华(331) 2.太仓与漕仓 3.漕运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新学期、新年度 - 新入生、一年生、新社会人、新たなる門出

遠い崖
遠い崖
¥7,150

NTT・JT発足40年 - 電信電話、煙草、民営化

パイプ
パイプ
¥6,600
煙草記
煙草記
¥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