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洋务运动」の検索結果
8件

李鴻章張佩綸往来信札 中国近現代書信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050
姜鳴 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
中國近現代書信叢刊 姜鸣 整理
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中国近现代书信丛刊)

洋務重臣李鴻章と清流名士張佩綸の往来書簡を捜集。期間は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三日から光緒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まで。大部分は張佩綸の後代張志潜・張子美・張恭慶・張恭慈・張怡が保存してきた家蔵書簡で、2003年11月に上海図書館に寄贈された。(簡体字横組)

本书所搜集的李鸿章与张佩纶往来信札,起于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三日,止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前后跨度二十八年。大部分书信是张佩纶后人张志潜、张子美、张恭庆、张恭慈、张怡所保存下来的家藏信札原件,2013年11月由张氏后人捐赠给上海图书馆。经李经璹亲自整理,这批书札按年份和彼此往复顺序装裱成册。此外若干遗阙,从《李鸿章全集》、《涧于集•书信》以及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篑斋函牍稿》中收录的信函补入。为了方便研究者阅读,还将中法战争和庚子议和期间李鸿章与张佩纶的往来电报也作为附件,按年份插入信件之中,使李、张之间的联系沟通呈现出连续性和完整性。本书中还录入部分李鸿章与李经璹的父女通信,以助读者增加对李鸿章晚年生活及张佩纶夫妇家庭生活的了解。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张佩纶,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今河北唐山丰润),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授翰林院侍讲,晚清名臣。早年在京城与李鸿藻、潘祖荫、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等同为“清流”,以弹劾大臣而闻名。李鸿章女婿,堂侄张人骏历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为袁世凯之亲家。孙女为近代才女张爱玲。姜鸣,著名晚清史、海军史专家,著有《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天公不语对枯棋》、《秋风宝剑孤臣泪》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050
姜鳴 整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0月
中國近現代書信叢刊 姜鸣 整理 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中国近现代书信丛刊) 洋務重臣李鴻章と清流名士張佩綸の往来書簡を捜集。期間は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三日から光緒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まで。大部分は張佩綸の後代張志潜・張子美・張恭慶・張恭慈・張怡が保存してきた家蔵書簡で、2003年11月に上海図書館に寄贈された。(簡体字横組) 本书所搜集的李鸿章与张佩纶往来信札,起于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三日,止于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前后跨度二十八年。大部分书信是张佩纶后人张志潜、张子美、张恭庆、张恭慈、张怡所保存下来的家藏信札原件,2013年11月由张氏后人捐赠给上海图书馆。经李经璹亲自整理,这批书札按年份和彼此往复顺序装裱成册。此外若干遗阙,从《李鸿章全集》、《涧于集•书信》以及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篑斋函牍稿》中收录的信函补入。为了方便研究者阅读,还将中法战争和庚子议和期间李鸿章与张佩纶的往来电报也作为附件,按年份插入信件之中,使李、张之间的联系沟通呈现出连续性和完整性。本书中还录入部分李鸿章与李经璹的父女通信,以助读者增加对李鸿章晚年生活及张佩纶夫妇家庭生活的了解。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张佩纶,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今河北唐山丰润),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授翰林院侍讲,晚清名臣。早年在京城与李鸿藻、潘祖荫、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等同为“清流”,以弹劾大臣而闻名。李鸿章女婿,堂侄张人骏历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为袁世凯之亲家。孙女为近代才女张爱玲。姜鸣,著名晚清史、海军史专家,著有《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天公不语对枯棋》、《秋风宝剑孤臣泪》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盛宣懐未刊信稿 中国近現代書信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740
北京大学歴史系近代史教研室 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
中國近現代書信叢刊 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 整理
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国近现代书信丛刊)

备受争议的晚清政坛商界风云人物盛宣怀的亲笔信函.著名历史学家邵循正领衔整理.时隔五十年后修订推出.

作为中国近代实业的代表人物,盛宣怀一生遗留下了大量的档案。本书即以上海图书馆所藏部分盛宣怀函稿为底本,选择整理了三百余封他亲自撰写的书信,内容涉及晚清通商银行和铁路总公司的开办、电报局的赎股事宜、汉冶萍公司的招股及后来的中日合办、辛亥革命后盛氏产业的处理,等等,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料集,亦是研究晚清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字杏荪,号愚斋、止叟,清末高官,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在中国近代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洋务运动中,盛宣怀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中国晚清至民国早期工业化及现代化的推动者。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740
北京大学歴史系近代史教研室 整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11月
中國近現代書信叢刊 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 整理 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国近现代书信丛刊) 备受争议的晚清政坛商界风云人物盛宣怀的亲笔信函.著名历史学家邵循正领衔整理.时隔五十年后修订推出. 作为中国近代实业的代表人物,盛宣怀一生遗留下了大量的档案。本书即以上海图书馆所藏部分盛宣怀函稿为底本,选择整理了三百余封他亲自撰写的书信,内容涉及晚清通商银行和铁路总公司的开办、电报局的赎股事宜、汉冶萍公司的招股及后来的中日合办、辛亥革命后盛氏产业的处理,等等,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料集,亦是研究晚清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字杏荪,号愚斋、止叟,清末高官,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在中国近代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洋务运动中,盛宣怀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中国晚清至民国早期工业化及现代化的推动者。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世紀之交的晩清社会:清史研究叢書新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500
李文海、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08月
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19世紀末から20世紀初頭は、長年中国で続いた封建専制主義が崩壊に向かい、一方で帝国主義と封建主義に対する民族独立と社会進歩への希求が高潮した時代であった。新旧の思想・勢力が交錯し、内外の衝突が頻発した清朝末期は、中国社会は大きく変動した。
本書は「社会風習」「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生活」「社会災荒」の五章に分けて、清末社会に生じた変動について考察する。

19、20世纪之交,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分崩离析的世纪之交,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世纪之交。新旧时代交替,中西冲突融合,组成了这个世纪之交多彩斑斓的历史画卷。本书以“社会”为焦点,对这一时期晚清社会的社会风习、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生活、社会灾荒做出了多面的、相当透彻的剖析,为晚清社会史研究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目录
社会风习
太平天国统治区社会风习素描
社会心理
注意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读《曾国藩全集·家书》随想
政治变革与社会心态——戊戌维新时期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分析
社会思潮
戊戌维新派如何看待洋务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封建法制的批判
鲁迅的中西文化观
晚清爱国主义的历史特点
社会生活
甲午战争的历史启示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学会组织
论义和团的纪律
义和团运动中的“假团”问题
封建统治阶级与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与会党
社会灾荒
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生活
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
晚清诗歌中的灾荒描写
甲午战争与灾荒
清末灾荒与辛亥革命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500
李文海 、中国人民大学 、2022年08月
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19世紀末から20世紀初頭は、長年中国で続いた封建専制主義が崩壊に向かい、一方で帝国主義と封建主義に対する民族独立と社会進歩への希求が高潮した時代であった。新旧の思想・勢力が交錯し、内外の衝突が頻発した清朝末期は、中国社会は大きく変動した。 本書は「社会風習」「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生活」「社会災荒」の五章に分けて、清末社会に生じた変動について考察する。 19、20世纪之交,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分崩离析的世纪之交,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世纪之交。新旧时代交替,中西冲突融合,组成了这个世纪之交多彩斑斓的历史画卷。本书以“社会”为焦点,对这一时期晚清社会的社会风习、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生活、社会灾荒做出了多面的、相当透彻的剖析,为晚清社会史研究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目录 社会风习 太平天国统治区社会风习素描 社会心理 注意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读《曾国藩全集·家书》随想 政治变革与社会心态——戊戌维新时期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分析 社会思潮 戊戌维新派如何看待洋务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封建法制的批判 鲁迅的中西文化观 晚清爱国主义的历史特点 社会生活 甲午战争的历史启示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学会组织 论义和团的纪律 义和团运动中的“假团”问题 封建统治阶级与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与会党 社会灾荒 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生活 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 晚清诗歌中的灾荒描写 甲午战争与灾荒 清末灾荒与辛亥革命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晩清文化地図 1840至1911的中国文化人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970
傅軍龍・李柏田・竹天潤 著、団結出版社、2006、354p、平装
ISBN: 9787802140653
晚清文化地图(1840至1911年的中国文化人)
傅军龙,李柏田,竹天润 团结出版社

晚清70年的中國文化思想界色彩紛呈又令人困惑倍生。當古老的東方文明遭遇了“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當日本迅即做出調正、由明治維新開始走上“和魂洋財”的現代化之路時,相比之下,大清帝國卻顯得那般笨拙和躁動……社會內部動盪不已、外部環境又如此險惡……內憂外患下的種種救世主張和“自強”實踐,均一一失敗。“富民強國”,幾近成為中國人的夢魘 …… 作者在大量佔有史料的基礎上,以人物為線索,對1840至1911年的中國思想進行了隨筆式梳理,環人云亦云,力圖客觀、公正、真實地展現由傳統向現代嬗變時期的文化人心態和人生軌跡……

图书目录
晚清文化地图——1840至1911年的中国文化人
经世致用与文化启蒙
引言
晚清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与文化启蒙的先声——鸦片战争之交的文化思想界
一事平生无犄龅,但开风气不为师——开启晚清思想启蒙先河的代表人物
龚自珍(1792—1841)
魏源(1794一1857)
林则徐(1785—1850)
中卷·洋务运动与体用之争
引言
“中兴之治”的背后——甲午战争前的文化思想界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1811一1872)
左宗棠(1812—1885)
郭嵩焘(1818—1891)
李鸿章(1823—1901)
下卷·戊戌变法“不中不西”
引言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魅力——戊戌变法之际的文化思想界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戊戌变法的领袖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谭嗣同(1865—1898)
严复(1854—1921)
章炳麟(1869—1936)
参考资料总目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970
傅軍龍・李柏田・竹天潤 著 、団結出版社 、2006 、354p 、平装
ISBN: 9787802140653 晚清文化地图(1840至1911年的中国文化人) 傅军龙,李柏田,竹天润 团结出版社 晚清70年的中國文化思想界色彩紛呈又令人困惑倍生。當古老的東方文明遭遇了“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當日本迅即做出調正、由明治維新開始走上“和魂洋財”的現代化之路時,相比之下,大清帝國卻顯得那般笨拙和躁動……社會內部動盪不已、外部環境又如此險惡……內憂外患下的種種救世主張和“自強”實踐,均一一失敗。“富民強國”,幾近成為中國人的夢魘 …… 作者在大量佔有史料的基礎上,以人物為線索,對1840至1911年的中國思想進行了隨筆式梳理,環人云亦云,力圖客觀、公正、真實地展現由傳統向現代嬗變時期的文化人心態和人生軌跡…… 图书目录 晚清文化地图——1840至1911年的中国文化人 经世致用与文化启蒙 引言 晚清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与文化启蒙的先声——鸦片战争之交的文化思想界 一事平生无犄龅,但开风气不为师——开启晚清思想启蒙先河的代表人物 龚自珍(1792—1841) 魏源(1794一1857) 林则徐(1785—1850) 中卷·洋务运动与体用之争 引言 “中兴之治”的背后——甲午战争前的文化思想界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1811一1872) 左宗棠(1812—1885) 郭嵩焘(1818—1891) 李鸿章(1823—1901) 下卷·戊戌变法“不中不西” 引言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魅力——戊戌变法之际的文化思想界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戊戌变法的领袖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谭嗣同(1865—1898) 严复(1854—1921) 章炳麟(1869—1936) 参考资料总目 后记

李一氓文  四巻五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8,700
李一氓、中華書局、2024年04月
李一氓文存(套装全五册) 中华书局

李一氓先生是资深的古籍整理出版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他主持古籍小组期间的业绩,在中华书局发展史乃至整个新中国古籍出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本书分为四卷五册,不仅汇集李一氓先生已刊著作如《存在集》《存在集续编》《一氓题跋》《花间集校》、诗集以及京剧剧本《九宫山》等,还将作者关于人文社科、文史研究、古籍整理、传统文化方面未曾结集出版的单篇文章汇编成册,以总结和纪念李一氓先生留下的文化遗产。

目  录
《存在集 存在集续编》
存在集
纪念潘汉年同志
论古籍和古籍整理
再论古籍和古籍整理
读辽史——兼论《四郎探母》
论程砚秋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记马克思论文选译的翻译
跋李硕勋烈士遗书
杨瑞年和她的弟弟读后记
黄山始信峰题石
题玉屏雪月图(张建中作)
明清画家黄山画册序
明清人游黄山记钞序
黄冈景苏园帖序
烈士书法集序
钱君匐刻长跋巨印选序
读髹饰录解说
读国殇今绎
评《屈原九歌今绎》的一章
读词札记
再跋明刊玉洞金(书)
袁兰村饮水词钞跋
关于黄侃的词
明万历本海内奇观(钞配本)书后
一九八一年的文艺成就
后记
存在集续编
试释汉族
孟子见梁惠王及其他
三论古籍和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的几个新问题
毛泽东同志与中国古籍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序
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出版
……
《存在集三编 上册》
《存在集三编 下册》
《题跋·诗联·剧本》
《古籍整理》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8,700
李一氓 、中華書局 、2024年04月
李一氓文存(套装全五册) 中华书局 李一氓先生是资深的古籍整理出版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他主持古籍小组期间的业绩,在中华书局发展史乃至整个新中国古籍出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本书分为四卷五册,不仅汇集李一氓先生已刊著作如《存在集》《存在集续编》《一氓题跋》《花间集校》、诗集以及京剧剧本《九宫山》等,还将作者关于人文社科、文史研究、古籍整理、传统文化方面未曾结集出版的单篇文章汇编成册,以总结和纪念李一氓先生留下的文化遗产。 目  录 《存在集 存在集续编》 存在集 纪念潘汉年同志 论古籍和古籍整理 再论古籍和古籍整理 读辽史——兼论《四郎探母》 论程砚秋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记马克思论文选译的翻译 跋李硕勋烈士遗书 杨瑞年和她的弟弟读后记 黄山始信峰题石 题玉屏雪月图(张建中作) 明清画家黄山画册序 明清人游黄山记钞序 黄冈景苏园帖序 烈士书法集序 钱君匐刻长跋巨印选序 读髹饰录解说 读国殇今绎 评《屈原九歌今绎》的一章 读词札记 再跋明刊玉洞金(书) 袁兰村饮水词钞跋 关于黄侃的词 明万历本海内奇观(钞配本)书后 一九八一年的文艺成就 后记 存在集续编 试释汉族 孟子见梁惠王及其他 三论古籍和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的几个新问题 毛泽东同志与中国古籍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序 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出版 …… 《存在集三编 上册》 《存在集三编 下册》 《题跋·诗联·剧本》 《古籍整理》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歴史 7年級上下、8年級上册中国歴史 : 教師教学用書 7年級下册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970
课程教材研究所, 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7年级上册:7107155598
7年级下册:7107171658
8年级上册:7107149008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下 教师教学用书
7年级下册:7107150456

経年劣化
「中国歴史 : 教師教学用書 7年級下册」シミ汚れあり
「中国歴史 8年級上册」天などにシミ汚れあり

八年级 上
图书目录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目录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活动课二 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活动课三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活动课四 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
第17课 内战烽火 88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活动课五 历史小报——近代社会生活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970
课程教材研究所, 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7年级上册:7107155598 7年级下册:7107171658 8年级上册:7107149008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下 教师教学用书 7年级下册:7107150456 経年劣化 「中国歴史 : 教師教学用書 7年級下册」シミ汚れあり 「中国歴史 8年級上册」天などにシミ汚れあり 八年级 上 图书目录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目录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活动课一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活动课二 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活动课三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活动课四 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 第17课 内战烽火 88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活动课五 历史小报——近代社会生活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

張之洞全集(全1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0
範書義 孫華峰 李秉新主編、河北人民、1998、A5精装本
経年劣化による、シミ汚れ傷あり、カバーに傷みあり
第1冊:裸本
《张之洞全集》由张之洞的奏议、电报、公牍和专著等构成。其中奏议72卷,收录了张之洞从同治十二年十月至宣统元年八月期间上奏朝廷的奏折和谢折。电奏13卷,收录了自光绪十年闰五月至三十三年八月期间的电报奏稿。公牍84卷,收录了从光绪八年的二月至三十三年八月期间的咨札、批牍和谕示。电牍100卷,收录了自光绪十年六月至宣统元年六月期间张之洞致总署、致外省、致本省、致外洋、致亲友朋僚等方面的电报。诗文著述30卷,收录了有《劝学篇》、《辅轩语》、《书目答问》以及古文、读经札记、书札、骈体文、诗集等著述。附录6卷,包括传记资料、著录序跋、张之洞著述编篡与流传及版本等,与正文前后呼应,便于读者知人论世。

总计,全书正文299卷,附录6卷,达790余万字。其内容涉及到张之洞入任前后,尤其是在封疆大吏的位置上,发布的有关文件,上奏朝廷的议稿,大量的电牍,独具特色的专著等,具体而细致地记录了张之洞人生历程中的重要阶段。详尽地记载了张之洞在中法战争、洋务运动、中日战争、戊戍变法、义和团、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主张看法,涉及到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以及对山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苏等省历史变迁的影响。新版《张之洞全集》是目前海内外第一部收录张之洞一生著述详腾而完备的巨著。因此,该书既是张之洞丰富多彩人生历程的写照,又是晚清社会沧桑变迁的缩影;既是河北省极为珍贵的乡邦文献,又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0
範書義 孫華峰 李秉新主編 、河北人民 、1998 、A5精装本
経年劣化による、シミ汚れ傷あり、カバーに傷みあり 第1冊:裸本 《张之洞全集》由张之洞的奏议、电报、公牍和专著等构成。其中奏议72卷,收录了张之洞从同治十二年十月至宣统元年八月期间上奏朝廷的奏折和谢折。电奏13卷,收录了自光绪十年闰五月至三十三年八月期间的电报奏稿。公牍84卷,收录了从光绪八年的二月至三十三年八月期间的咨札、批牍和谕示。电牍100卷,收录了自光绪十年六月至宣统元年六月期间张之洞致总署、致外省、致本省、致外洋、致亲友朋僚等方面的电报。诗文著述30卷,收录了有《劝学篇》、《辅轩语》、《书目答问》以及古文、读经札记、书札、骈体文、诗集等著述。附录6卷,包括传记资料、著录序跋、张之洞著述编篡与流传及版本等,与正文前后呼应,便于读者知人论世。 总计,全书正文299卷,附录6卷,达790余万字。其内容涉及到张之洞入任前后,尤其是在封疆大吏的位置上,发布的有关文件,上奏朝廷的议稿,大量的电牍,独具特色的专著等,具体而细致地记录了张之洞人生历程中的重要阶段。详尽地记载了张之洞在中法战争、洋务运动、中日战争、戊戍变法、义和团、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主张看法,涉及到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以及对山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苏等省历史变迁的影响。新版《张之洞全集》是目前海内外第一部收录张之洞一生著述详腾而完备的巨著。因此,该书既是张之洞丰富多彩人生历程的写照,又是晚清社会沧桑变迁的缩影;既是河北省极为珍贵的乡邦文献,又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浙学未刊稿叢編 第3輯 全16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976,600
浙江図書館 編 徐暁軍 李聖華 主編、国家図書館出版社、2024年04月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三辑(全一百六十二册)
浙江图书馆 编 李圣华 徐晓军 主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浙学未刊稿丛编》主要收录明代以降浙籍人士以及外省人士有关浙学的未刊稿抄本著作。该项目从2013年筹备、启动至今,已经出版了第一、二辑共210册,其中第一辑100册,收入90余人148种;第二辑110册,收入8人460余种。每辑除学者撰写的序言外,各书前撰有简短提要,交代各书著者生平及著述内容、文献价值等,方便读者了解文献情况。

《丛编》称得上是一项富有价值的、值得期待的古籍影印工程。在高水准古籍普查的基础上,从5700多种浙人稿本、1.7万余种抄本中选编130人的413种著作,精心编辑成有特色的文献丛刊。这一丛刊与其他已出版文献丛书比较,绝不重复浪费,且围绕核心“浙学”展开。这些稿抄本的整理出版,既以最理想的形式保存了珍稀古籍,又可大力促进“浙学”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第三辑沿袭此前丛编优秀编选方针,所收稿抄本均为首次影印,且罕见排印整理本。共收入30余人150余种著述,同时更加强化“主题意识”或“文献群组意识”。如王绍兰(1760-1835)、傅以礼(1827-1898)、傅云龙(1840-1901)的著述,就有集合汇编性质,可见各自学问的广博,其中傅以礼的明史研究,尤其是南明史的研究,颇有建树;傅云龙是出使十多国的外交特使,有丰富的出洋游记,又参与洋务运动,而“丛刊”中选编的傅云龙五种著作,可略见其“全汉文”“金石集成”编撰的雄心壮志。这三位人物都是有名的藏书家,与浙江本地、江苏,甚至日本的诸多学者有书籍交流。收录这类重要人物著述,可从中展现一地风气,显现时代发展脉络。

文献编选对“浙江文化”着意强调。如所选《越中文献辑录》《历朝杭郡诗辑》《杭城坊巷志》《武林文献内外编》《天竺续志备稿》《六和塔志》《清杭郡词辑》《西泠印社志》《绍兴风俗志》等等,地方特色十分鲜明。此外,选印吴庆坻的12种著述,孙峻的6种著述,这些著述中多有吴氏、孙氏家族文献,从这两个延续两三百年的文化家族著述系列,可以关联浙江文化发展的多个层面,进而为清代江南文化传承研究提供有力的样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976,600
浙江図書館 編 徐暁軍 李聖華 主編 、国家図書館出版社 、2024年04月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三辑(全一百六十二册) 浙江图书馆 编 李圣华 徐晓军 主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浙学未刊稿丛编》主要收录明代以降浙籍人士以及外省人士有关浙学的未刊稿抄本著作。该项目从2013年筹备、启动至今,已经出版了第一、二辑共210册,其中第一辑100册,收入90余人148种;第二辑110册,收入8人460余种。每辑除学者撰写的序言外,各书前撰有简短提要,交代各书著者生平及著述内容、文献价值等,方便读者了解文献情况。 《丛编》称得上是一项富有价值的、值得期待的古籍影印工程。在高水准古籍普查的基础上,从5700多种浙人稿本、1.7万余种抄本中选编130人的413种著作,精心编辑成有特色的文献丛刊。这一丛刊与其他已出版文献丛书比较,绝不重复浪费,且围绕核心“浙学”展开。这些稿抄本的整理出版,既以最理想的形式保存了珍稀古籍,又可大力促进“浙学”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第三辑沿袭此前丛编优秀编选方针,所收稿抄本均为首次影印,且罕见排印整理本。共收入30余人150余种著述,同时更加强化“主题意识”或“文献群组意识”。如王绍兰(1760-1835)、傅以礼(1827-1898)、傅云龙(1840-1901)的著述,就有集合汇编性质,可见各自学问的广博,其中傅以礼的明史研究,尤其是南明史的研究,颇有建树;傅云龙是出使十多国的外交特使,有丰富的出洋游记,又参与洋务运动,而“丛刊”中选编的傅云龙五种著作,可略见其“全汉文”“金石集成”编撰的雄心壮志。这三位人物都是有名的藏书家,与浙江本地、江苏,甚至日本的诸多学者有书籍交流。收录这类重要人物著述,可从中展现一地风气,显现时代发展脉络。 文献编选对“浙江文化”着意强调。如所选《越中文献辑录》《历朝杭郡诗辑》《杭城坊巷志》《武林文献内外编》《天竺续志备稿》《六和塔志》《清杭郡词辑》《西泠印社志》《绍兴风俗志》等等,地方特色十分鲜明。此外,选印吴庆坻的12种著述,孙峻的6种著述,这些著述中多有吴氏、孙氏家族文献,从这两个延续两三百年的文化家族著述系列,可以关联浙江文化发展的多个层面,进而为清代江南文化传承研究提供有力的样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沖縄海洋博50年 - 博覧会、海洋、沖縄

南島覚書
南島覚書
¥2,000

東京都議選、参院選 - 政治、政党、議会、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