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秦汉魏晋南北朝」の検索結果
22件

先秦漢魏晋南北朝詩篇目及作者索引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易小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38p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目及作者索引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篇目及作者索引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目前辑录先唐诗歌最全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但该书没有篇目和作者索引,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利于深入研究这部总集,也不利于研究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有鉴于此,本书特为其编写篇目及作者索引。这部工具书体例严谨,不仅能充分体现原书的成就,而且对原书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目录: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目
先秦诗
汉诗
魏诗
晋诗
宋诗
齐诗
梁诗
北魏诗
北齐诗
北周诗
陈诗
隋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作者索引
后记

納入までに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易小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238p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目及作者索引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篇目及作者索引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目前辑录先唐诗歌最全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但该书没有篇目和作者索引,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利于深入研究这部总集,也不利于研究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有鉴于此,本书特为其编写篇目及作者索引。这部工具书体例严谨,不仅能充分体现原书的成就,而且对原书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目录: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篇目 先秦诗 汉诗 魏诗 晋诗 宋诗 齐诗 梁诗 北魏诗 北齐诗 北周诗 陈诗 隋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作者索引 后记 納入までに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審美文化中史 秦漢魏晋南北朝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120
儀平策 著、山東画報出版社、2000、461p、平装
表紙に傷。
中国审美文化中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仪平策 山东画报出版社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120
儀平策 著 、山東画報出版社 、2000 、461p 、平装
表紙に傷。 中国审美文化中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仪平策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先秦漢魏晋南北朝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510
曹道衡 沈玉成 編撰、中華書局、1996年、551p、A5精装本
カバーあり。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周祖譔主编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收录时限上起先秦,下迄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按照时代先后依次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卷》、《时代卷》、《清代卷》、《近代卷》,共七卷,约计千万字。各卷独立成书,一俟七卷全部编成出齐,则可成为有关中国文学家传记资料与著述资料的集大成之作。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510
曹道衡 沈玉成 編撰 、中華書局 、1996年 、551p 、A5精装本
カバーあり。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周祖譔主编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收录时限上起先秦,下迄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按照时代先后依次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卷》、《时代卷》、《清代卷》、《近代卷》,共七卷,约计千万字。各卷独立成书,一俟七卷全部编成出齐,则可成为有关中国文学家传记资料与著述资料的集大成之作。

中国歴代詩歌別裁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5,400
[清]沈徳潜等編選、山東文芸、1995年
ISBN: 9787532912285
中國曆代詩歌別裁集 中国历代诗歌别裁集.与诗选学
(清)沈德潜[等]选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诗歌别裁集(古诗源)、唐诗别裁、宋诗别裁、元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的合集。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5,400
[清]沈徳潜等編選 、山東文芸 、1995年
ISBN: 9787532912285 中國曆代詩歌別裁集 中国历代诗歌别裁集.与诗选学 (清)沈德潜[等]选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诗歌别裁集(古诗源)、唐诗别裁、宋诗别裁、元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的合集。

中国科学技術史 農学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董[小豈]忱 範楚玉主編、科学出版社、2000年、B5精装本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SBN: 9787030078872
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
董恺忱 范楚玉 主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

先秦代から明清時期に至る中国農学の発展過程を、系統的・全面的に論述する。(全4篇24章、図5、表48)附:索引。2000.6 印数2000冊

本卷主要内容有先秦时代的农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隋唐宋元时期的农学;明清时期的农学。每一时期包括历史背景、农书、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
图书目录:
总序 卢嘉锡

目录
导言
第一篇 先秦时代的农学
第二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
第三篇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学
第四篇 明清时期的农学
结束语:中国传统农学的若干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总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董[小豈]忱 範楚玉主編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B5精装本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SBN: 9787030078872 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 董恺忱 范楚玉 主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 先秦代から明清時期に至る中国農学の発展過程を、系統的・全面的に論述する。(全4篇24章、図5、表48)附:索引。2000.6 印数2000冊 本卷主要内容有先秦时代的农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隋唐宋元时期的农学;明清时期的农学。每一时期包括历史背景、农书、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 图书目录: 总序 卢嘉锡 序 目录 导言 第一篇 先秦时代的农学 第二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 第三篇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学 第四篇 明清时期的农学 结束语:中国传统农学的若干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总跋

燕趙優秀傳統科技文化典籍萃編,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全4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40,800
呂變庭 姜錫東 王曉龍 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4年06月
燕赵优秀传统科技文化典籍萃编,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全4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本萃编是整理祖国科技文献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最新成果,也可以算作“格致全书”之一部。本项目计划首先出版第一辑先秦卷,后续出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清卷等。本卷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收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献,涉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家崔寔、董仲舒、张丘建、张华等人的相关著作。本书为专题书目,汇总同一专题文献出版,便于本学科研究者的使用。本书作者吕变庭为河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迄今已发表论文40余篇。

本萃編的編撰是我國科技文獻遺產整理工作的的一項重要成果。本項目已出版先秦卷、宋元卷等。本卷為兩漢魏晉南北朝卷,收錄有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文獻史料七種,如《四民月令》《政論》《博物志》《張丘建算經》等。

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其中傳統科技成就舉世矚目,科技文獻遺産是我們藉以認知先人神奇創造的基礎資料,同時也是世界認識理解中華民族傑出智慧的重要途徑。然而一直以來,我國科技典籍的整理狀況與擁有的燦爛科技文化很不相稱。已出版的《中國古籍總目》摸清了我國古籍的家底,現存1912年以前出版的古籍約20萬種,50萬個版本。

我們按圖索驥,對其中與科技相關的典籍數量做了粗略估算,這些典籍主要分佈於如下幾個類屬: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444種)、政書類考工之屬(81種)以及水利之屬(314種),子部兵家類(約230種)、農家類(467種)、譜録類花木鳥獸之屬(339種)、醫家類(6684種)、天算類(1656種)、術數類(約140種)、新學類(884種),合計約11239種。西學東漸典籍除此處“新學類”外,又據《近代漢譯西學書目提要(明末至1919)》估算,合計1678種,其中心理學25種、地理272種、自然科學1381種。

當然,“漢譯西學”和“新學類”有部分重合,由此估計現今留存古代科技典籍數量在12000種以上,約占古籍總量的6%左右。科技典籍中醫學類典籍因爲涉及應用,整理數量最多,估計超過存世數量的10%,農學次之,其他科技典籍整理十分有限,估計不超過2%,所以科技典籍的整理還是亟待解決的研究瓶頸問題。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40,800
呂變庭 姜錫東 王曉龍 編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24年06月
燕赵优秀传统科技文化典籍萃编,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全4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本萃编是整理祖国科技文献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最新成果,也可以算作“格致全书”之一部。本项目计划首先出版第一辑先秦卷,后续出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清卷等。本卷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收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献,涉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家崔寔、董仲舒、张丘建、张华等人的相关著作。本书为专题书目,汇总同一专题文献出版,便于本学科研究者的使用。本书作者吕变庭为河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迄今已发表论文40余篇。 本萃編的編撰是我國科技文獻遺產整理工作的的一項重要成果。本項目已出版先秦卷、宋元卷等。本卷為兩漢魏晉南北朝卷,收錄有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文獻史料七種,如《四民月令》《政論》《博物志》《張丘建算經》等。 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其中傳統科技成就舉世矚目,科技文獻遺産是我們藉以認知先人神奇創造的基礎資料,同時也是世界認識理解中華民族傑出智慧的重要途徑。然而一直以來,我國科技典籍的整理狀況與擁有的燦爛科技文化很不相稱。已出版的《中國古籍總目》摸清了我國古籍的家底,現存1912年以前出版的古籍約20萬種,50萬個版本。 我們按圖索驥,對其中與科技相關的典籍數量做了粗略估算,這些典籍主要分佈於如下幾個類屬: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444種)、政書類考工之屬(81種)以及水利之屬(314種),子部兵家類(約230種)、農家類(467種)、譜録類花木鳥獸之屬(339種)、醫家類(6684種)、天算類(1656種)、術數類(約140種)、新學類(884種),合計約11239種。西學東漸典籍除此處“新學類”外,又據《近代漢譯西學書目提要(明末至1919)》估算,合計1678種,其中心理學25種、地理272種、自然科學1381種。 當然,“漢譯西學”和“新學類”有部分重合,由此估計現今留存古代科技典籍數量在12000種以上,約占古籍總量的6%左右。科技典籍中醫學類典籍因爲涉及應用,整理數量最多,估計超過存世數量的10%,農學次之,其他科技典籍整理十分有限,估計不超過2%,所以科技典籍的整理還是亟待解決的研究瓶頸問題。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経済史大辞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7,600
趙徳馨 編著、崇文書局、2022
中國經濟史大辭典
中国经济史大辞典

《中国经济史大辞典》选收有关中国经济史的词目万余条,共300余万字。收词对象主体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旁及影响经济发展的财经政策、制度、机构、人物、思想、论著等。古代、近现代卷收词上起远古时代,下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代卷收词上起1949年,下迄2015年。辞典的编排,除总类外,按时序排列,分为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明、清代前期、近代、现代、当代等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当时经济的具体情况,各分为若干类。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7,600
趙徳馨 編著 、崇文書局 、2022
中國經濟史大辭典 中国经济史大辞典 《中国经济史大辞典》选收有关中国经济史的词目万余条,共300余万字。收词对象主体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旁及影响经济发展的财经政策、制度、机构、人物、思想、论著等。古代、近现代卷收词上起远古时代,下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代卷收词上起1949年,下迄2015年。辞典的编排,除总类外,按时序排列,分为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明、清代前期、近代、现代、当代等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当时经济的具体情况,各分为若干类。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庾信詩全集:中国古典詩詞校注評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630
陳志平 編著、崇文書局、2017年01月
中國古典詩詞校注評叢書 匯校匯注匯評

庾信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庾信は南北朝時期の著名な文学者。本書は庾信の詩歌(楽府・五言・七言や郊廟歌辞进を含む)を全面的に整理。題解、注釈、彙評で構成。(簡体字横組)

本书所收作品依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庾信诗》编次,不分卷,仅分乐府、五言诗、七言诗、郊庙歌辞。个别作者有疑之作则移入附录“疑诗”中,予以说明,且不作校注。判断作品作者,除有特别证据外,一般以最全最早著录的典籍署名为依据,即以本书所依底本为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630
陳志平 編著 、崇文書局 、2017年01月
中國古典詩詞校注評叢書 匯校匯注匯評 庾信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庾信は南北朝時期の著名な文学者。本書は庾信の詩歌(楽府・五言・七言や郊廟歌辞进を含む)を全面的に整理。題解、注釈、彙評で構成。(簡体字横組) 本书所收作品依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庾信诗》编次,不分卷,仅分乐府、五言诗、七言诗、郊庙歌辞。个别作者有疑之作则移入附录“疑诗”中,予以说明,且不作校注。判断作品作者,除有特别证据外,一般以最全最早著录的典籍署名为依据,即以本书所依底本为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科学技術史・生物学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993
盧嘉錫 総主編、科学出版社、2005年、精装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SBN: 9787030128416
中国科学技术史 : 生物学卷
卢嘉锡 总主编 罗桂环 汪子春 主编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点研究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

本书分六章,主要论述了从远古时代到近代西方生物学传入前后不久的中国古代生物学发展的历程,顺带也介绍了现代生物学早期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中国古代生物学的萌芽
第三章 描述性生物学体系的奠定(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生物学)
第四章 古代生物学的全面发展(隋唐宋元时期生物学)
第五章 古代生物学发展的高峰(明清时期生物学)
第六章 近代生物学的传入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993
盧嘉錫 総主編 、科学出版社 、2005年 、精装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SBN: 9787030128416 中国科学技术史 : 生物学卷 卢嘉锡 总主编 罗桂环 汪子春 主编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点研究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 本书分六章,主要论述了从远古时代到近代西方生物学传入前后不久的中国古代生物学发展的历程,顺带也介绍了现代生物学早期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中国古代生物学的萌芽 第三章 描述性生物学体系的奠定(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生物学) 第四章 古代生物学的全面发展(隋唐宋元时期生物学) 第五章 古代生物学发展的高峰(明清时期生物学) 第六章 近代生物学的传入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中国古代服飾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館展覧系列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6,620
王春法 主編、北京時代華文、2021年07月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系列丛书: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本书以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从中国古代服饰的制作工艺、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全面讲述了中国古代服饰复杂的演变过程,华夏衣冠与少数民族服饰互相吸收,礼教与时尚并存,含蓄与奔放交织。 除大量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图外,书中还绘制了大量线图,并有特别制作的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图,力求完整呈现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充分展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6,620
王春法 主編 、北京時代華文 、2021年07月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系列丛书: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本书以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从中国古代服饰的制作工艺、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全面讲述了中国古代服饰复杂的演变过程,华夏衣冠与少数民族服饰互相吸收,礼教与时尚并存,含蓄与奔放交织。 除大量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图外,书中还绘制了大量线图,并有特别制作的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图,力求完整呈现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充分展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儒学通志・魏晋南北朝巻・学案篇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057
苗潤田 馮建国 主編 呂玉霞 著、浙江大学、2024年01月、精装
中国儒学通志·魏晋南北朝卷·学案篇
苗润田 冯建国 主编 吕玉霞 著

此为中国儒学通志魏晋南北朝卷的学案,内容主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重要人物及其著作。《中国儒学通志》拟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纪年篇、纪事篇和学案篇。结合《20世纪儒学通志》,基本覆盖先秦至20世纪末的整个儒学历史,为中国儒学的演进、发展理清脉络。该书以历代大儒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传统文献为依托,从较高的高度俯瞰整个儒学发展脉络,体系完备,方法科学,可望著成新时期儒学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中國儒學通志(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儒学通志 明代卷 纪年篇》《中国儒学通志 隋唐五代卷 学案篇》《中国儒学通志 隋唐五代卷 纪年篇》《中国儒学通志 魏晋南北朝卷 纪事篇》《中国儒学通志》 等 。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中国儒学通志・魏晋南北朝巻・学案篇

2,057
苗潤田 馮建国 主編 呂玉霞 著 、浙江大学 、2024年01月 、 精装
中国儒学通志·魏晋南北朝卷·学案篇 苗润田 冯建国 主编 吕玉霞 著 此为中国儒学通志魏晋南北朝卷的学案,内容主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重要人物及其著作。《中国儒学通志》拟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纪年篇、纪事篇和学案篇。结合《20世纪儒学通志》,基本覆盖先秦至20世纪末的整个儒学历史,为中国儒学的演进、发展理清脉络。该书以历代大儒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传统文献为依托,从较高的高度俯瞰整个儒学发展脉络,体系完备,方法科学,可望著成新时期儒学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中國儒學通志(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儒学通志 明代卷 纪年篇》《中国儒学通志 隋唐五代卷 学案篇》《中国儒学通志 隋唐五代卷 纪年篇》《中国儒学通志 魏晋南北朝卷 纪事篇》《中国儒学通志》 等 。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宋朝武官制度研究(全2冊)南宋及南宋都城臨安研究系列叢書・博士文庫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0
史冷歌、上海古籍、2022年12月
宋朝武官制度研究 上、下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南宋及南宋群域临安研究系列丛书·博士文库

『宋史』『宋会要輯稿』『建炎以来朝野雑記』『続資治通鑑長編』『三朝北盟会編』『朝野類要』『全宋筆記』などの実例を用いて、宋朝の武官制度を研究。

书稿首先叙述了中国武官的起源,接着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武官做了概述。第三章至第九章从宋朝武官的起源和分类、出身、铨选管理、军事差遣、非军事差遣、升转、致仕等方面,对宋朝武官制度进行细致而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本書以伝統史学方法為基礎,利用《宋史》《宋会要輯稿》《建炎以来朝野雑記》《続資治通鑑長編》《三朝北盟会編》《朝野類要》《全宋筆記》等伝統史料中的実例進行研究。全書内容分為:中国武官起源和秦漢魏晋南北朝武官概述;隋唐五代武官概述;宋朝武官的起源和分類;宋朝武官的出身;宋朝武官的銓選管理;宋朝武官的軍事差遣;宋朝武官的非軍事差遣;宋朝武官昇転、降黜与致仕;宋朝武官的俸禄、換官和致仕;終論等十章。横排簡体字。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0
史冷歌 、上海古籍 、2022年12月
宋朝武官制度研究 上、下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南宋及南宋群域临安研究系列丛书·博士文库 『宋史』『宋会要輯稿』『建炎以来朝野雑記』『続資治通鑑長編』『三朝北盟会編』『朝野類要』『全宋筆記』などの実例を用いて、宋朝の武官制度を研究。 书稿首先叙述了中国武官的起源,接着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武官做了概述。第三章至第九章从宋朝武官的起源和分类、出身、铨选管理、军事差遣、非军事差遣、升转、致仕等方面,对宋朝武官制度进行细致而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本書以伝統史学方法為基礎,利用《宋史》《宋会要輯稿》《建炎以来朝野雑記》《続資治通鑑長編》《三朝北盟会編》《朝野類要》《全宋筆記》等伝統史料中的実例進行研究。全書内容分為:中国武官起源和秦漢魏晋南北朝武官概述;隋唐五代武官概述;宋朝武官的起源和分類;宋朝武官的出身;宋朝武官的銓選管理;宋朝武官的軍事差遣;宋朝武官的非軍事差遣;宋朝武官昇転、降黜与致仕;宋朝武官的俸禄、換官和致仕;終論等十章。横排簡体字。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唐律疏議譯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
〔唐〕長孫無忌 等撰 曹漫之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09月、精装
唐律疏議訳注 唐律疏议译注
[长孙无忌等奉勅撰] ; 曹漫之主编
『唐律疏議』は唐の高宗の永徽3年(652年)に編纂された唐律の注釈書である。12編502条の各条にわたって字句の解釈をほどこすとともに,疑義の生じそうな条には適用に関する問答を付していて,唐代のみならず,中国刑法史の研究上もっとも重要な書である。

长孙无忌的《唐律疏议》按照唐律十二篇的顺序,对五0二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了注解,并以问答的形式,辨异析疑。编撰者还根据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以来的封建法律理论,对于律文的内容叙述其源流,对其含义加以发挥,对不完备的地方加以补充,使唐律的内容详实丰富。因为本书是官方编写又由皇帝命令颁行全国,所以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此后唐代官吏审理案件均以它作为标准。因此,本书的实践结果远远超过了原来的编撰目的,它不仅仅是唐律的注释书,还是与律并行的唐代国家法典之一。因为本书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作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根据,所以其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本书对其作了译注。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
〔唐〕長孫無忌 等撰 曹漫之主編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年09月 、精装
唐律疏議訳注 唐律疏议译注 [长孙无忌等奉勅撰] ; 曹漫之主编 『唐律疏議』は唐の高宗の永徽3年(652年)に編纂された唐律の注釈書である。12編502条の各条にわたって字句の解釈をほどこすとともに,疑義の生じそうな条には適用に関する問答を付していて,唐代のみならず,中国刑法史の研究上もっとも重要な書である。 长孙无忌的《唐律疏议》按照唐律十二篇的顺序,对五0二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了注解,并以问答的形式,辨异析疑。编撰者还根据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以来的封建法律理论,对于律文的内容叙述其源流,对其含义加以发挥,对不完备的地方加以补充,使唐律的内容详实丰富。因为本书是官方编写又由皇帝命令颁行全国,所以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此后唐代官吏审理案件均以它作为标准。因此,本书的实践结果远远超过了原来的编撰目的,它不仅仅是唐律的注释书,还是与律并行的唐代国家法典之一。因为本书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作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根据,所以其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本书对其作了译注。

燕趙碑刻 先秦秦漢魏晋南北朝巻 上下 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5,000
詹文宏 李保平 等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03月
燕赵碑刻·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全二册)
詹文宏 李保平 邓子平 主编

本書は河北省に残る歴代の碑刻文物を整理し、集大成することをめざして編纂される。「先秦秦漢魏晋南北朝巻」は、該当する時期に属する、河北省内で発見された碑刻547点(一部未公開)を収録し、一点ごとに碑刻の題目、拓本、簡介、録文の4項目を整理する。碑刻の内容により、「刻石」「碑碣」「造像記」「墓誌」「石柱」「摩崖刻経」の6篇に分類、収録されている。各篇は碑刻が彫られた時期順に収録される。繁体字縦組み。

人类跨入文明时代之后,作为文字载体之一的碑刻亦应运而生。其最早的诞生之地虽然不在中国,但中国却是世界上碑刻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相关文献记载和近现代考古发现,我国的碑刻滥觞于商朝后期,发展于周秦西汉,鼎盛于东汉南北朝及隋唐,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这些历史悠久、质地坚实、形制多样、文字形态各异、内容包罗万象的碑刻,与我国古代的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一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它既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5,000
詹文宏 李保平 等主編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年03月
燕赵碑刻·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全二册) 詹文宏 李保平 邓子平 主编 本書は河北省に残る歴代の碑刻文物を整理し、集大成することをめざして編纂される。「先秦秦漢魏晋南北朝巻」は、該当する時期に属する、河北省内で発見された碑刻547点(一部未公開)を収録し、一点ごとに碑刻の題目、拓本、簡介、録文の4項目を整理する。碑刻の内容により、「刻石」「碑碣」「造像記」「墓誌」「石柱」「摩崖刻経」の6篇に分類、収録されている。各篇は碑刻が彫られた時期順に収録される。繁体字縦組み。 人类跨入文明时代之后,作为文字载体之一的碑刻亦应运而生。其最早的诞生之地虽然不在中国,但中国却是世界上碑刻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相关文献记载和近现代考古发现,我国的碑刻滥觞于商朝后期,发展于周秦西汉,鼎盛于东汉南北朝及隋唐,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这些历史悠久、质地坚实、形制多样、文字形态各异、内容包罗万象的碑刻,与我国古代的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一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它既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碑帖鑑定概論(増訂本)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4,300
仲威 著、上海古籍、2023年04月
碑帖鑒定概論(增訂版)
碑帖鉴定概论(增订版)

此书是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仲威先生关于碑帖鉴定方法论的总结,是作者三十多年来碑帖鉴定实战的经验所得,是碑帖鉴定领域内首部概论性、综合类的研究专著。此书的写作,得益于上海图书馆的海量碑帖收藏和众多善本精品,非寻常图书馆、博物馆研究人员所能胜任。此次出版,除了订正旧版之讹误或不明确之处,补充近十年来的新发现、新领悟之外,还添加大量精美图版,采用高清全彩印制,让本书内容更加严谨、丰富,图版更加精彩,故称“增订版”。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碑帖鉴定总论”,第二章“碑帖拓本的形式与内容”,第三章“碑帖拓本的称谓”,第四章“碑帖鉴定的参照点”,前四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介绍了碑帖鉴定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碑帖作伪手段与防范策略”,详细揭露各类碑帖造假和作伪手段;第六章“碑帖名品的鉴定案例”,名碑依时代排列,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篇,名帖则依类型,分为丛帖与单贴,一一介绍各碑帖的刻拓时代、原碑状态、版本流变、递藏情况、书法艺术、鉴定要点及掌故等;附录部分收录了碑帖拓片的国家鉴定标准、关于古今碑帖收藏风气变化的采访稿,以及本书配图细目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4,300
仲威 著 、上海古籍 、2023年04月
碑帖鑒定概論(增訂版) 碑帖鉴定概论(增订版) 此书是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仲威先生关于碑帖鉴定方法论的总结,是作者三十多年来碑帖鉴定实战的经验所得,是碑帖鉴定领域内首部概论性、综合类的研究专著。此书的写作,得益于上海图书馆的海量碑帖收藏和众多善本精品,非寻常图书馆、博物馆研究人员所能胜任。此次出版,除了订正旧版之讹误或不明确之处,补充近十年来的新发现、新领悟之外,还添加大量精美图版,采用高清全彩印制,让本书内容更加严谨、丰富,图版更加精彩,故称“增订版”。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碑帖鉴定总论”,第二章“碑帖拓本的形式与内容”,第三章“碑帖拓本的称谓”,第四章“碑帖鉴定的参照点”,前四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介绍了碑帖鉴定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碑帖作伪手段与防范策略”,详细揭露各类碑帖造假和作伪手段;第六章“碑帖名品的鉴定案例”,名碑依时代排列,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篇,名帖则依类型,分为丛帖与单贴,一一介绍各碑帖的刻拓时代、原碑状态、版本流变、递藏情况、书法艺术、鉴定要点及掌故等;附录部分收录了碑帖拓片的国家鉴定标准、关于古今碑帖收藏风气变化的采访稿,以及本书配图细目等。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先秦漢魏晋南北朝詩 附作者篇目索引 全4册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0
逯欽立 輯校、中華書局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百三十五卷,是中国先秦至隋代的诗歌总集,逯钦立先生编辑校勘。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①取材广博。隋代以前的作品,除《诗经》、《楚辞》外,凡歌诗谣谚,悉数编入。
②出处详明。每诗必注明见于何书何卷,无一例外。
③异文翔实。各书的异文,或一书不同版本的异文,乃至前人的校勘成果,凡足资参考者统予记录。
④考订精审。书中按断多有独到见解。
⑤编次得当。依据作者生卒先后分卷编次。

本书以其搜罗之完备、校勘之严谨、考订之精审,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此次新版,附录常振国、绛云二位先生所编的“作者篇目索引”,有音序、四角号码两种;并对诗篇作者歧互、辑校者加案语注明者,以及作者的字号爵谥等,均编入索引,将逯钦立先生的学术匠心,用索引的方式体现出来,极便查阅。

索引之用,不止查检应急之便,并可获得一种全新的进入文本的阅读方式,丰富和提升了我们的阅读体验。比如古人多同题诗,通过“篇目索引”,同题之作突显纸上,如《喜雨诗》有曹植、谢惠连、谢庄、鲍照、魏收五人之作,像是一场异代同席的雅集盛会,争奇斗艳,应接不暇。

本书封面恢复了1983年一版一印时的风格,布脊纸面,雅致可喜。内文用黄胶纸印刷,温润悦目。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0
逯欽立 輯校 、中華書局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百三十五卷,是中国先秦至隋代的诗歌总集,逯钦立先生编辑校勘。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①取材广博。隋代以前的作品,除《诗经》、《楚辞》外,凡歌诗谣谚,悉数编入。 ②出处详明。每诗必注明见于何书何卷,无一例外。 ③异文翔实。各书的异文,或一书不同版本的异文,乃至前人的校勘成果,凡足资参考者统予记录。 ④考订精审。书中按断多有独到见解。 ⑤编次得当。依据作者生卒先后分卷编次。 本书以其搜罗之完备、校勘之严谨、考订之精审,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此次新版,附录常振国、绛云二位先生所编的“作者篇目索引”,有音序、四角号码两种;并对诗篇作者歧互、辑校者加案语注明者,以及作者的字号爵谥等,均编入索引,将逯钦立先生的学术匠心,用索引的方式体现出来,极便查阅。 索引之用,不止查检应急之便,并可获得一种全新的进入文本的阅读方式,丰富和提升了我们的阅读体验。比如古人多同题诗,通过“篇目索引”,同题之作突显纸上,如《喜雨诗》有曹植、谢惠连、谢庄、鲍照、魏收五人之作,像是一场异代同席的雅集盛会,争奇斗艳,应接不暇。 本书封面恢复了1983年一版一印时的风格,布脊纸面,雅致可喜。内文用黄胶纸印刷,温润悦目。

中国歴史大辞典(音序本)全3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3,100
鄭天挺等主編、上海辞書出版社
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上、中、下 (中国文史哲大辞典)中國歷史大辭典 郑天挺 等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先秦史巻・秦漢史巻・魏晋南北朝史巻・隋唐五代史巻・宋史巻・遼夏金元史巻・明史巻・清史巻(上・下)・民族史巻・歴史地理巻・思想史巻・史学史巻・科技史巻の14巻本(1983-2000年)、上下2巻本(2000年)に続き、今回は拼音順に配列する音序本3冊本として出版。伝説中の太古の時代から1911年辛亥革命までの詞目67154条を収録。筆画索引。2007.8初版。2018.3第5次印刷。

本辞典收词上起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分卷本依据历史朝代和专门领域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上、下)和民族史、历史地理、思想史、史学史、科技史等十四卷。各卷聘请主编和编辑委员,依据统一体例,分头进行编纂,自1984年起开始陆续出版。1994年,在各分卷编纂工作全部完成之后,由编委会责成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处组成汇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汇编本的编纂工作。首先由各分卷主编负责对分卷内容进行修订,同时由汇编工作小组组织撰写典章制度类的通贯条目。在此基础上,再由汇编工作小组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对各分卷交叉、重复条目进行整理合并,共同完成汇编本的编纂工作。整个工作历时三年。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3,100
鄭天挺等主編 、上海辞書出版社
中国历史大辞典(音序本)上、中、下 (中国文史哲大辞典)中國歷史大辭典 郑天挺 等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先秦史巻・秦漢史巻・魏晋南北朝史巻・隋唐五代史巻・宋史巻・遼夏金元史巻・明史巻・清史巻(上・下)・民族史巻・歴史地理巻・思想史巻・史学史巻・科技史巻の14巻本(1983-2000年)、上下2巻本(2000年)に続き、今回は拼音順に配列する音序本3冊本として出版。伝説中の太古の時代から1911年辛亥革命までの詞目67154条を収録。筆画索引。2007.8初版。2018.3第5次印刷。 本辞典收词上起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分卷本依据历史朝代和专门领域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上、下)和民族史、历史地理、思想史、史学史、科技史等十四卷。各卷聘请主编和编辑委员,依据统一体例,分头进行编纂,自1984年起开始陆续出版。1994年,在各分卷编纂工作全部完成之后,由编委会责成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处组成汇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汇编本的编纂工作。首先由各分卷主编负责对分卷内容进行修订,同时由汇编工作小组组织撰写典章制度类的通贯条目。在此基础上,再由汇编工作小组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对各分卷交叉、重复条目进行整理合并,共同完成汇编本的编纂工作。整个工作历时三年。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従古到今的中国服飾文明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0
卞向陽、崔栄栄、張競瓊、徐静、薛雁、張孟常、駱崇騏、汪芳、李芽、馮盈之編著、東華大学、2017年、6・・・
《从古到今的中国服饰文明》以“从古到今”的中国服饰文明演进为主线,站在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高度,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再现灿烂辉煌的中国服饰文化传奇。项目涵盖了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和近现代的中华服饰精华,解析了形象生动的中国故事。
第一编 走进中华服饰文明长廊
第一章 中国服饰文化概述
第二章 服饰的起源与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
第三章 夏代服饰(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7世纪初)
第四章 商代服饰(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公元前11世纪)
第五章 西周服饰——服饰制度的完备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中国服饰史上次服饰变革(约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第七章 秦代服饰(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第八章 汉代服饰(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中国服饰史上第二次服饰变革(220-581年)
第十章 隋唐五代服饰(581-960年)
第十一章 宋代服饰(960-1279年)
第十二章 辽金元服饰(916-1368年)
第十三章 明代服饰(1368-1644年)
第十四章 清代服饰——中国服饰史上第四次服饰变革(1616-1911年)
第十五章 民国服饰——中国服饰史上第五次服饰变革(1912-1949年)
第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服饰
ほ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0
卞向陽、崔栄栄、張競瓊、徐静、薛雁、張孟常、駱崇騏、汪芳、李芽、馮盈之編著 、東華大学 、2017年 、627p 、A4精装本
《从古到今的中国服饰文明》以“从古到今”的中国服饰文明演进为主线,站在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高度,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再现灿烂辉煌的中国服饰文化传奇。项目涵盖了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和近现代的中华服饰精华,解析了形象生动的中国故事。 第一编 走进中华服饰文明长廊 第一章 中国服饰文化概述 第二章 服饰的起源与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 第三章 夏代服饰(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7世纪初) 第四章 商代服饰(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公元前11世纪) 第五章 西周服饰——服饰制度的完备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中国服饰史上次服饰变革(约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第七章 秦代服饰(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第八章 汉代服饰(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中国服饰史上第二次服饰变革(220-581年) 第十章 隋唐五代服饰(581-960年) 第十一章 宋代服饰(960-1279年) 第十二章 辽金元服饰(916-1368年) 第十三章 明代服饰(1368-1644年) 第十四章 清代服饰——中国服饰史上第四次服饰变革(1616-1911年) 第十五章 民国服饰——中国服饰史上第五次服饰变革(1912-1949年) 第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服饰 ほか

尺籍短書:秦漢魏晋史論集(中国人民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500
韓樹峰、上海古籍、2022年12月
尺籍短書:秦漢魏晉史論集
中國人民大學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叢書
尺籍短书 : 秦汉魏晋史论集 韩树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は、中国古代史研究者である著者による近年の論考11篇を収録。主要テーマは秦代から晋代にかけての戸籍制度と法令で、里耶秦簡、走馬樓呉簡などの出土資料と、伝世文献とを照らし合わせ、関連する諸問題について考察をおこなう。特に、晋代の黄籍(戸籍台帳)、秦漢の懲役制度、孫呉における「給吏」と「給戸」など、近年学界で論争となった問題について、長期的視点に基づいた独自の見解を呈している。横組繁体字。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秦汉魏晋制度的结集,共收录十一篇文章,结合出土文献简牍所载资料与传世文献,着重探讨秦汉魏晋时期的户籍、法律制度等问题。如通过“户籍”“户主”等概念与实体的关系考察,分析其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及其与政治、社会变动的密切联系。本书注重史实层面的考证,尽力挖掘史实背后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以期为进一步思考和认识秦汉魏晋南北朝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价值。
目录
名籍、名數、民數與户籍
里耶秦户籍簡二題
松柏漢墓53號木牘考 ——以成年男女性别比例失調爲中心
秦漢時期的“老”
從走馬樓竹簡論孫吴的户人
走馬樓吴簡所見的真吏與給吏
走馬樓吴簡師佐籍考
許迪割米案中的兩個法律問題
中古時期的姪與兄子、弟子
漢晋無親親相隱之制論
漢晋法律的清約化之路
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500
韓樹峰 、上海古籍 、2022年12月
尺籍短書:秦漢魏晉史論集 中國人民大學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叢書 尺籍短书 : 秦汉魏晋史论集 韩树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は、中国古代史研究者である著者による近年の論考11篇を収録。主要テーマは秦代から晋代にかけての戸籍制度と法令で、里耶秦簡、走馬樓呉簡などの出土資料と、伝世文献とを照らし合わせ、関連する諸問題について考察をおこなう。特に、晋代の黄籍(戸籍台帳)、秦漢の懲役制度、孫呉における「給吏」と「給戸」など、近年学界で論争となった問題について、長期的視点に基づいた独自の見解を呈している。横組繁体字。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秦汉魏晋制度的结集,共收录十一篇文章,结合出土文献简牍所载资料与传世文献,着重探讨秦汉魏晋时期的户籍、法律制度等问题。如通过“户籍”“户主”等概念与实体的关系考察,分析其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及其与政治、社会变动的密切联系。本书注重史实层面的考证,尽力挖掘史实背后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以期为进一步思考和认识秦汉魏晋南北朝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价值。 目录 名籍、名數、民數與户籍 里耶秦户籍簡二題 松柏漢墓53號木牘考 ——以成年男女性别比例失調爲中心 秦漢時期的“老” 從走馬樓竹簡論孫吴的户人 走馬樓吴簡所見的真吏與給吏 走馬樓吴簡師佐籍考 許迪割米案中的兩個法律問題 中古時期的姪與兄子、弟子 漢晋無親親相隱之制論 漢晋法律的清約化之路 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賦学文献考 上下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5,400
蹤凡、斉魯書社出版社、2020年06月、精装
中國賦學文獻考 中国赋学文献考(全2册)
踪凡著 山东齐鲁书社

歴代賦学文献約千種(一部散佚・残欠文献を含む)を考察・評価。歴代賦学文献を戦国秦漢・魏晋南北朝・唐宋(遼金を含む)・元明・清代に区分。各歴史時期の賦学文献は文献の類型を基に賦総集・賦別集・賦評・賦注に分類。各種文献は編者(作者)と注釈者(評点者)の生涯、歴代著録状況、現存版本及び館蔵地、編写経過、基本内容、体例特徴、文献・文学価値、研究状況などを紹介。(繁体字横組)

本书荣获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2020年)一等奖,第二十三届(2020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本书以时代为纲,以类别为目,全面考察、评介历代赋学文献近千种(含有部分亡佚或残缺文献)。首先将历代赋学文献划分为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含辽金)、元明、清代凡五个历史时期。每一历史时期的赋学文献,又根 据文献类型划分为赋总集、赋别集、赋评、赋注凡四大类。对于每种文献, 皆试图介绍其编者(作者)和注释者(评点者)生平、历代著录情况、现存版本及馆藏地、编写经过、基本内容、体例特点、文献与文学价值、研究状况等基本信息。

目 録
緒言
凡例
第一卷 戰國秦漢賦學文獻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史書)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詩文別集)
第五章 賦評外編
第六章 賦注正編、外編(詩文別集)
第二卷 魏晉南北朝賦學文獻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七集、對問集、詩文總集)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
第五章 賦評外編
第六章 賦注正編、外編
第三卷 唐宋賦學文獻(含遼金)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
第五章 賦評正編、外編
第六章 賦注正編、外編
第四卷 元明賦學文獻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詩文總集)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
第五章 賦評正外編
第六章 賦注正外編
第五卷 清代賦學文獻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評正外編
第五章 賦注正外編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5,400
蹤凡 、斉魯書社出版社 、2020年06月 、精装
中國賦學文獻考 中国赋学文献考(全2册) 踪凡著 山东齐鲁书社 歴代賦学文献約千種(一部散佚・残欠文献を含む)を考察・評価。歴代賦学文献を戦国秦漢・魏晋南北朝・唐宋(遼金を含む)・元明・清代に区分。各歴史時期の賦学文献は文献の類型を基に賦総集・賦別集・賦評・賦注に分類。各種文献は編者(作者)と注釈者(評点者)の生涯、歴代著録状況、現存版本及び館蔵地、編写経過、基本内容、体例特徴、文献・文学価値、研究状況などを紹介。(繁体字横組) 本书荣获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2020年)一等奖,第二十三届(2020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本书以时代为纲,以类别为目,全面考察、评介历代赋学文献近千种(含有部分亡佚或残缺文献)。首先将历代赋学文献划分为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含辽金)、元明、清代凡五个历史时期。每一历史时期的赋学文献,又根 据文献类型划分为赋总集、赋别集、赋评、赋注凡四大类。对于每种文献, 皆试图介绍其编者(作者)和注释者(评点者)生平、历代著录情况、现存版本及馆藏地、编写经过、基本内容、体例特点、文献与文学价值、研究状况等基本信息。 目 録 緒言 凡例 第一卷 戰國秦漢賦學文獻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史書)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詩文別集) 第五章 賦評外編 第六章 賦注正編、外編(詩文別集) 第二卷 魏晉南北朝賦學文獻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七集、對問集、詩文總集)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 第五章 賦評外編 第六章 賦注正編、外編 第三卷 唐宋賦學文獻(含遼金)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 第五章 賦評正編、外編 第六章 賦注正編、外編 第四卷 元明賦學文獻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詩文總集)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別集外編 第五章 賦評正外編 第六章 賦注正外編 第五卷 清代賦學文獻 第一章 賦總集正編 第二章 賦總集外編 第三章 賦別集正編 第四章 賦評正外編 第五章 賦注正外編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波峰与波谷:秦漢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博雅襭英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630
閻歩克、北京大学、2017年4月、精装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2版)
博雅撷英 阎步克 编著

大家小書,關於秦漢魏晉南北朝歷史深入淺出的學術普及。本書採用“制度史觀”,著重從“政治制度”與“政治勢力”兩方面敘述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闡述了戰國至秦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體制的創立,入漢之後的各項制度發展,魏晉以下的政治“變態”,北朝官僚行政的再度振興等等;闡述了此期文吏、儒生、宗王、外戚、宦官、門閥、軍人、寒人、部落貴族等各種勢力的此起彼伏。對“制度”與“勢力”的相互關係亦予提示,如文法吏與律令體制的關係,儒生與復古改制的關係,士族門閥造成的制度變態,鮮卑軍功勢力對官僚體制的振興等。對“政治文化”也給予了充分關注,闡述了法家、儒家、黃老、玄學及北朝的“功績制的政治文化”的政治影響。

目录
第二版前言
序言
一 官僚帝国体制的观察视角
二 波峰与波谷
三 常态、变态与回归
第一章 从王国到帝国
一 从王国到帝国
二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三 皇帝——官僚统治阶级
第二章 官僚行政体制的完善
一 决策权力与执政资格
二 行政组织的进化
三 军政与边防
第三章 文法与文书
一 刀笔吏治天下
二 律令秩序
三 “以文书御天下”
第四章 爵禄与吏禄
一 “庶人之有爵禄”
二 禄秩的渊源和性格
三 从禄秩到官品
第五章 儒·法与儒·吏
一 从法术、道术到儒术
二 “奉天法古”与王莽改制
三 儒法合流与儒吏融合
第六章 官吏的选任
一 吏道与功能
二 任子与内侍
三 察举与四科
四 阳嘉新制和以文取人
第七章 官僚阶级的士族化
一 乡里与豪右
二 官场与官族
三 东汉的士林
四 学门与士族
第八章 动荡时代的皇权与门阀
一 黯淡失色的皇权
二 东晋门阎政治
三 南朝:“主威独运”及其限度
第九章 士族特权及其政治理念
一 门阀的选官特权与品位特权
二 官僚政治的扭曲变态
三 玄学清谈的政治理念
第十章 集权官僚政治的维系和进展
一 空话不空:官僚政治话语
二 冰层下的潜流:官制和法制的进化
三 选官中央化和考试制度的进展
第十一章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一 胡汉杂糅与胡汉分治
二 异族皇权·国人武装——军功贵族
三 胡化、汉化的摇摆波动
第十二章 从北朝到隋唐:帝国复兴与历史出口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630
閻歩克 、北京大学 、2017年4月 、精装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2版) 博雅撷英 阎步克 编著 大家小書,關於秦漢魏晉南北朝歷史深入淺出的學術普及。本書採用“制度史觀”,著重從“政治制度”與“政治勢力”兩方面敘述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闡述了戰國至秦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體制的創立,入漢之後的各項制度發展,魏晉以下的政治“變態”,北朝官僚行政的再度振興等等;闡述了此期文吏、儒生、宗王、外戚、宦官、門閥、軍人、寒人、部落貴族等各種勢力的此起彼伏。對“制度”與“勢力”的相互關係亦予提示,如文法吏與律令體制的關係,儒生與復古改制的關係,士族門閥造成的制度變態,鮮卑軍功勢力對官僚體制的振興等。對“政治文化”也給予了充分關注,闡述了法家、儒家、黃老、玄學及北朝的“功績制的政治文化”的政治影響。 目录 第二版前言 序言 一 官僚帝国体制的观察视角 二 波峰与波谷 三 常态、变态与回归 第一章 从王国到帝国 一 从王国到帝国 二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三 皇帝——官僚统治阶级 第二章 官僚行政体制的完善 一 决策权力与执政资格 二 行政组织的进化 三 军政与边防 第三章 文法与文书 一 刀笔吏治天下 二 律令秩序 三 “以文书御天下” 第四章 爵禄与吏禄 一 “庶人之有爵禄” 二 禄秩的渊源和性格 三 从禄秩到官品 第五章 儒·法与儒·吏 一 从法术、道术到儒术 二 “奉天法古”与王莽改制 三 儒法合流与儒吏融合 第六章 官吏的选任 一 吏道与功能 二 任子与内侍 三 察举与四科 四 阳嘉新制和以文取人 第七章 官僚阶级的士族化 一 乡里与豪右 二 官场与官族 三 东汉的士林 四 学门与士族 第八章 动荡时代的皇权与门阀 一 黯淡失色的皇权 二 东晋门阎政治 三 南朝:“主威独运”及其限度 第九章 士族特权及其政治理念 一 门阀的选官特权与品位特权 二 官僚政治的扭曲变态 三 玄学清谈的政治理念 第十章 集权官僚政治的维系和进展 一 空话不空:官僚政治话语 二 冰层下的潜流:官制和法制的进化 三 选官中央化和考试制度的进展 第十一章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一 胡汉杂糅与胡汉分治 二 异族皇权·国人武装——军功贵族 三 胡化、汉化的摇摆波动 第十二章 从北朝到隋唐:帝国复兴与历史出口

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与博物館学文集 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0
烏蘭察布市博物館 編、広西師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09月
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與博物館學文集(上下冊)
乌兰察布市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学文集(全二册)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 编 李树国 张涛 主编

考古発掘報告、考古発掘簡報、考古調査報告、考古作業総述、古生物研究、歴史研究、文物鑑定と鑑賞、博物館学研究、展覧設計などの論文や、短報、文物調査報告など89篇を収録。写真約600枚を掲載。史前考古部分の旧石器時代考古は大窯文化を含み、烏蘭察布市の旧石器時代遺物の発見状況を紹介。新石器時代考古は裕民文化、石虎山文化、王墓山文化、廟子溝文化、老虎山文化などの烏蘭察布市地区の考古学文化の誕生と発生の時間を手がかりに、考古学文化の遺跡地点、発掘年限、面積、研究状況などを紹介。青銅時代考古部分は烏蘭察布市境内の朱開

烏蘭察布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烏蘭察布市境內活動和居住過很多民族。漢族、北狄、林胡、樓煩、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等。從戰國至中華民國時期,歷朝歷代都在烏蘭察布市境內建郡設治,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文化遺存、遺跡和遺物,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留下了豐富的實物材料。
本書旨在全面系統反映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和博物館學領域的工作成果,收錄考古發掘報告、考古發掘簡報、考古調查報告、考古工作綜述,古生物研究、歷史研究、文物鑒定與鑒賞、博物館學研究、展覽設計等論文,以及簡訊、文物普查報告等,共89篇。
配以图片近600幅。其中,关于文物考古的内容包含史前考古、青铜时代考古、历史时代考古发现及研究等内容。
史前考古部分包含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部分包含大窑文化,主要介绍乌兰察布市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情况。新石器时代考古部分主要以裕民文化、石虎山文化、王墓山文化、庙子沟文化、老虎山文化等乌兰察布市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诞生和发生时间为线索,着重介绍其考古学文化的遗址地点、发掘年限、面积和研究情况等。青铜时代考古部分从乌兰察布市境内朱开沟文化遗存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情况开始,重点介绍了毛庆沟文化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概况。历史时代考古部分包含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金、蒙元、明清等时期的内容。文物和博物馆学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展览策划和设计、文物保护、文物鉴定、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0
烏蘭察布市博物館 編 、広西師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09月
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與博物館學文集(上下冊) 乌兰察布市文物考古与博物馆学文集(全二册)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 编 李树国 张涛 主编 考古発掘報告、考古発掘簡報、考古調査報告、考古作業総述、古生物研究、歴史研究、文物鑑定と鑑賞、博物館学研究、展覧設計などの論文や、短報、文物調査報告など89篇を収録。写真約600枚を掲載。史前考古部分の旧石器時代考古は大窯文化を含み、烏蘭察布市の旧石器時代遺物の発見状況を紹介。新石器時代考古は裕民文化、石虎山文化、王墓山文化、廟子溝文化、老虎山文化などの烏蘭察布市地区の考古学文化の誕生と発生の時間を手がかりに、考古学文化の遺跡地点、発掘年限、面積、研究状況などを紹介。青銅時代考古部分は烏蘭察布市境内の朱開 烏蘭察布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烏蘭察布市境內活動和居住過很多民族。漢族、北狄、林胡、樓煩、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等。從戰國至中華民國時期,歷朝歷代都在烏蘭察布市境內建郡設治,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文化遺存、遺跡和遺物,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留下了豐富的實物材料。 本書旨在全面系統反映烏蘭察布市文物考古和博物館學領域的工作成果,收錄考古發掘報告、考古發掘簡報、考古調查報告、考古工作綜述,古生物研究、歷史研究、文物鑒定與鑒賞、博物館學研究、展覽設計等論文,以及簡訊、文物普查報告等,共89篇。 配以图片近600幅。其中,关于文物考古的内容包含史前考古、青铜时代考古、历史时代考古发现及研究等内容。 史前考古部分包含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部分包含大窑文化,主要介绍乌兰察布市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情况。新石器时代考古部分主要以裕民文化、石虎山文化、王墓山文化、庙子沟文化、老虎山文化等乌兰察布市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诞生和发生时间为线索,着重介绍其考古学文化的遗址地点、发掘年限、面积和研究情况等。青铜时代考古部分从乌兰察布市境内朱开沟文化遗存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情况开始,重点介绍了毛庆沟文化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概况。历史时代考古部分包含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金、蒙元、明清等时期的内容。文物和博物馆学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展览策划和设计、文物保护、文物鉴定、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海軍砲術史
海軍砲術史
¥16,500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墜落
墜落
¥500
安全学
安全学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