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经学历史」の検索結果
5件

儒家文化研究 第2輯 儒家法家思想与現代経学研究専号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580
郭斉勇 主編、生活·読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473p、平装
表紙傷み、天に汚れ。
儒家文化研究(第二辑) 儒家政法思想与现代经学研究专号 郭齐勇 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目录
弁言
儒家政治法律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论公私与正义
简论20世纪公德探讨中的几个误区
私与公:自治与法治--兼论儒家“齐家”与“治国”之分际
《唐律》中“容隐”观念的制度化
六法体系形成中的容隐制问题--以礼法的合流与分离为线索
现代经学之研究舆整理
并非“经学历史”的《经学历史》--对皮锡瑞《经学历史》的文本解读
廖平与经学的终结
在知识与信仰之间:论叶德辉的经学思想
刘师培的经学史与易学研究
刘师培的《左传》凡例研究
蒙文通先生经学研究之贡献
刘鉴泉先生经学思想概述
制度的焦虑与儒生的关怀--晚清三大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580
郭斉勇 主編 、生活·読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8 、473p 、平装
表紙傷み、天に汚れ。 儒家文化研究(第二辑) 儒家政法思想与现代经学研究专号 郭齐勇 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目录 弁言 儒家政治法律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论公私与正义 简论20世纪公德探讨中的几个误区 私与公:自治与法治--兼论儒家“齐家”与“治国”之分际 《唐律》中“容隐”观念的制度化 六法体系形成中的容隐制问题--以礼法的合流与分离为线索 现代经学之研究舆整理 并非“经学历史”的《经学历史》--对皮锡瑞《经学历史》的文本解读 廖平与经学的终结 在知识与信仰之间:论叶德辉的经学思想 刘师培的经学史与易学研究 刘师培的《左传》凡例研究 蒙文通先生经学研究之贡献 刘鉴泉先生经学思想概述 制度的焦虑与儒生的关怀--晚清三大今

中国経学(第33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808
彭林 主編、広西師範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263p
中國經學(第三十三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国经学 第33辑
彭林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学》第三十三辑,在“经学名家”“春秋学专题”“礼学与出土文献”“经学历史”等栏目下,汇集了包括沈文倬《〈儀禮〉新疏尚待完善》、沈葹《菿闇公经学思想并治礼方法论初探》、赵生群《〈左传〉疑义续证》、许超杰《重构〈穀梁〉时月日例:许桂林〈穀梁释例〉研究》、贾海生《礼学背景下对伯或父鼎铭文的释读》、邓国军《殷人“左祖右社”礼俗再发覆》在内的15篇专门研究中国经学的论文,从经学文献、出土文献等原点研究出发,对儒家传统文献进行有深度的解读论析,体现出当代经学研究的最新样貌和发展方向。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808
彭林 主編 、広西師範大学出版社 、2023年12月 、263p
中國經學(第三十三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国经学 第33辑 彭林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学》第三十三辑,在“经学名家”“春秋学专题”“礼学与出土文献”“经学历史”等栏目下,汇集了包括沈文倬《〈儀禮〉新疏尚待完善》、沈葹《菿闇公经学思想并治礼方法论初探》、赵生群《〈左传〉疑义续证》、许超杰《重构〈穀梁〉时月日例:许桂林〈穀梁释例〉研究》、贾海生《礼学背景下对伯或父鼎铭文的释读》、邓国军《殷人“左祖右社”礼俗再发覆》在内的15篇专门研究中国经学的论文,从经学文献、出土文献等原点研究出发,对儒家传统文献进行有深度的解读论析,体现出当代经学研究的最新样貌和发展方向。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経学歴史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170
皮錫瑞、中華書局、2024、366p、平装
经学历史 [清] 皮锡瑞 中华书局
中国经学起自西汉初年,绵延二千多年。本书对经学及其发展史作了简要、清楚的介绍与评价,内容涉及经学史中的重要典籍、各种流派和代表人物。现代经学史家周予同对此书作了详细、精当的注释,举凡典籍、人物、典章制度、生词僻义,均一一引征文献,详加阐发。本书是一部经学入门书。
目录
序言
凡例
一 经学开辟时代
二 经学流传时代
三 经学昌明时代
四 经学极盛时代
五 经学中衰时代
六 经学分立时代
七 经学统一时代
八 经学变古时代
九 经学积衰时代
十 经学复盛时代
附录一 皮鹿门先生传略
附录二 本书引用清代人名出处表
重印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170
皮錫瑞 、中華書局 、2024 、366p 、平装
经学历史 [清] 皮锡瑞 中华书局 中国经学起自西汉初年,绵延二千多年。本书对经学及其发展史作了简要、清楚的介绍与评价,内容涉及经学史中的重要典籍、各种流派和代表人物。现代经学史家周予同对此书作了详细、精当的注释,举凡典籍、人物、典章制度、生词僻义,均一一引征文献,详加阐发。本书是一部经学入门书。 目录 序言 凡例 一 经学开辟时代 二 经学流传时代 三 经学昌明时代 四 经学极盛时代 五 经学中衰时代 六 经学分立时代 七 经学统一时代 八 经学变古时代 九 经学积衰时代 十 经学复盛时代 附录一 皮鹿门先生传略 附录二 本书引用清代人名出处表 重印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経学 35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808
彭林 主編、広西師大、2024年11月
中國經學(第三十五輯) 中国经学(第35辑)

本书在“经学义理”“经学历史”“经学人物”“经学文献”等栏目下,汇集了陈徽《“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公羊学的天人关系说》、曾海龙《从奉天法古到以夷变夏--近世今文学对公羊学改制说的继承与潜易》、马楠《试论汉代三家〈诗〉师法家法的稳定性》、徐道彬《清儒金輔之先生年譜》等10篇专门研究中国经学的论文,从经学文献、出土文献等原始文献出发,参考借鉴老一辈经学家的研究理路,对儒家经典文献做了行有深度的解读论析,展现了当代经学研究的最新样貌和发展方向。

目录
經學義理:天人與古今
“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公羊學的天人關係説 陳徽
從奉天法古到以夷變夏——近世今文學對公羊學改制説的繼承與潛易 曾海龍
經學歷史:流裔與復古
試論漢代三家《詩》師法家法的穩定性 馬楠
鄭玄箋《詩》所用文王年表考辨 余越
“《冬官》不亡”論的演進與尾聲 袁晶靖
經學人物:金榜
清儒金輔之先生年譜 徐道彬
經學文獻:辨析與統合
“七經”“七緯”與東漢官定圖讖的文獻構成 王志遠
執例詮經:劉文淇《春秋五十凡例》稿本考述——兼論儀徵劉氏義例學的經解嘗試 陸駿元
唐文治《尚書讀本》今古並存要義初探歐 陽艷華
札記·書訊
《吴派與清代的今文經學》序 鄧秉元
《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此其目言之何”辨誤 王澤春
黄燕强《原儒與回歸原典——經子關係的視域》出版
編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808
彭林 主編 、広西師大 、2024年11月
中國經學(第三十五輯) 中国经学(第35辑) 本书在“经学义理”“经学历史”“经学人物”“经学文献”等栏目下,汇集了陈徽《“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公羊学的天人关系说》、曾海龙《从奉天法古到以夷变夏--近世今文学对公羊学改制说的继承与潜易》、马楠《试论汉代三家〈诗〉师法家法的稳定性》、徐道彬《清儒金輔之先生年譜》等10篇专门研究中国经学的论文,从经学文献、出土文献等原始文献出发,参考借鉴老一辈经学家的研究理路,对儒家经典文献做了行有深度的解读论析,展现了当代经学研究的最新样貌和发展方向。 目录 經學義理:天人與古今 “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公羊學的天人關係説 陳徽 從奉天法古到以夷變夏——近世今文學對公羊學改制説的繼承與潛易 曾海龍 經學歷史:流裔與復古 試論漢代三家《詩》師法家法的穩定性 馬楠 鄭玄箋《詩》所用文王年表考辨 余越 “《冬官》不亡”論的演進與尾聲 袁晶靖 經學人物:金榜 清儒金輔之先生年譜 徐道彬 經學文獻:辨析與統合 “七經”“七緯”與東漢官定圖讖的文獻構成 王志遠 執例詮經:劉文淇《春秋五十凡例》稿本考述——兼論儀徵劉氏義例學的經解嘗試 陸駿元 唐文治《尚書讀本》今古並存要義初探歐 陽艷華 札記·書訊 《吴派與清代的今文經學》序 鄧秉元 《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此其目言之何”辨誤 王澤春 黄燕强《原儒與回歸原典——經子關係的視域》出版 編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経学通論箋注(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310
〔清〕皮錫瑞 撰 楊世文 張行 等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2月
經學通論箋注上、下
经学通论笺注(全二册)
(清)皮锡瑞撰;杨世文,张行,吴龙灿,汪舒旋笺注

清朝晩期の学者・皮錫瑞の晩年の集大成的著作『経学通論』の箋注本。『経学通論』は易、書、詩、三礼、春秋などの経書から重要な問題を取り上げ、議論を整理している。『経学歴史』の姉妹編とされる。
光緒33年思賢書局刻本《經學通論》を底本とし、華夏出版社周春健校注本、中華書局呉仰湘點校本の校勘成果を参考に校勘、人名、書名、經学概念及び典故等に箋注を施す。(繁体字横組)

经学是中国古代社会学术及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与中枢,两千年来各种著作汗牛充栋,但一直缺乏严整、系统的通论性、总结性著作,直到晚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与《经学历史》,才对两千余年经学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论述。《经学通论》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对儒家经典的撰著流传、内容要义及历代考订注疏的得失、读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作了扼要的阐述,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内容较为驳杂,多用专门术语,不易理解。笺注者以原段落分章笺注其中人名、书名、经学概念及典故等,使原书可以更易理解与普及。
目 録
皮錫瑞的經學成就及特色(代前言)
箋注説明
自 序
易經通論箋注
書經通論箋注
詩經通論箋注
三禮通論箋注
春秋通論箋注
參考文獻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310
〔清〕皮錫瑞 撰 楊世文 張行 等箋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年12月
經學通論箋注上、下 经学通论笺注(全二册) (清)皮锡瑞撰;杨世文,张行,吴龙灿,汪舒旋笺注 清朝晩期の学者・皮錫瑞の晩年の集大成的著作『経学通論』の箋注本。『経学通論』は易、書、詩、三礼、春秋などの経書から重要な問題を取り上げ、議論を整理している。『経学歴史』の姉妹編とされる。 光緒33年思賢書局刻本《經學通論》を底本とし、華夏出版社周春健校注本、中華書局呉仰湘點校本の校勘成果を参考に校勘、人名、書名、經学概念及び典故等に箋注を施す。(繁体字横組) 经学是中国古代社会学术及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与中枢,两千年来各种著作汗牛充栋,但一直缺乏严整、系统的通论性、总结性著作,直到晚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与《经学历史》,才对两千余年经学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论述。《经学通论》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对儒家经典的撰著流传、内容要义及历代考订注疏的得失、读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作了扼要的阐述,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内容较为驳杂,多用专门术语,不易理解。笺注者以原段落分章笺注其中人名、书名、经学概念及典故等,使原书可以更易理解与普及。 目 録 皮錫瑞的經學成就及特色(代前言) 箋注説明 自 序 易經通論箋注 書經通論箋注 詩經通論箋注 三禮通論箋注 春秋通論箋注 參考文獻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