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苏轼」の検索結果
54件

施注蘇詩 全8冊 四部要籍選刊・集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1,890
[宋]蘇軾 著 [宋]施元之 注、浙江大学、2019
伝古楼景印 四部要籍选刊:施注苏诗(共8册) 

影印清代宋荦写刻本。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诗集,有南宋施元之注。苏轼诗词文三绝,千年来拥有众多拥趸,施元之的注是保存到现在较早的苏诗注本。清代宋荦写刻本《施注苏诗》,刊刻极为精美,底本保存极好。是刻本时代刊刻最精、学术价值最高的苏轼诗集。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1,890
[宋]蘇軾 著 [宋]施元之 注 、浙江大学 、2019
伝古楼景印 四部要籍选刊:施注苏诗(共8册)  影印清代宋荦写刻本。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诗集,有南宋施元之注。苏轼诗词文三绝,千年来拥有众多拥趸,施元之的注是保存到现在较早的苏诗注本。清代宋荦写刻本《施注苏诗》,刊刻极为精美,底本保存极好。是刻本时代刊刻最精、学术价值最高的苏轼诗集。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蘇軾海外集箋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高智 箋注、巴蜀書社、精装
苏轼《海外集》笺注、巴蜀书社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高智 箋注 、巴蜀書社 、精装
苏轼《海外集》笺注、巴蜀书社

蘇軾詞編年校注(全3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900
鄒同慶,王宗堂著、中華書局、2017、1124p、平装本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苏轼词编年校注(上中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邹同庆,王宗堂 著   中华书局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明・呉訥編《東坡詞》(天一閣蔵旧鈔本)を底本とし、傅《注坡詞》、元刊《東坡楽府》、明刊《東坡二妙集》等諸多善本を参考本として点校をほどこす。(縦組、繁体字)

主要是以明吴讷编《东坡词》为底本,充分利用近人研究成果,对苏轼词做了全面精细的校勘和颇有创见的编年。内容包括:苏轼词编年词二九二首,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花清引,宋神宗熙宁二年己酉等。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900
鄒同慶,王宗堂著 、中華書局 、2017 、1124p 、平装本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苏轼词编年校注(上中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邹同庆,王宗堂 著   中华书局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明・呉訥編《東坡詞》(天一閣蔵旧鈔本)を底本とし、傅《注坡詞》、元刊《東坡楽府》、明刊《東坡二妙集》等諸多善本を参考本として点校をほどこす。(縦組、繁体字) 主要是以明吴讷编《东坡词》为底本,充分利用近人研究成果,对苏轼词做了全面精细的校勘和颇有创见的编年。内容包括:苏轼词编年词二九二首,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花清引,宋神宗熙宁二年己酉等。

李贄全集続編:坡仙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030
〔明〕李贄 編著 史明文 整理 韓喬治 校訂、首都師範大学、2020年12月
李贽全集续编:坡仙集 李贄全集續編
(明)李贽编著 张建业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坡仙集』は李贄(李卓吾)の批選による蘇軾の文集。蘇軾の思想を高く評価した李贄の哲学的観点が全書に反映されており、李贄思想を知るうえで重要な著作となっている。

本书是李贽收集整理并择选苏东坡全集中有代表性的文章若干,汇编成册,予以圈点评论,其中饱含李贽的思想观点。《坡仙集》中评论的文字体现了李贽的哲学观点。该书是研究李贽思想的重要论著之一。此外该书尚未整理出版,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通过李贽的点评,可以看出一代哲人如何看待评论苏轼思想,故而有具有哲学史研究的价值。李贽对于大文豪、大思想家苏轼非常钦佩,从李贽对于苏轼文集的辑录点评可以看出李贽与苏轼两位之间的思想交锋。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030
〔明〕李贄 編著 史明文 整理 韓喬治 校訂 、首都師範大学 、2020年12月
李贽全集续编:坡仙集 李贄全集續編 (明)李贽编著 张建业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坡仙集』は李贄(李卓吾)の批選による蘇軾の文集。蘇軾の思想を高く評価した李贄の哲学的観点が全書に反映されており、李贄思想を知るうえで重要な著作となっている。 本书是李贽收集整理并择选苏东坡全集中有代表性的文章若干,汇编成册,予以圈点评论,其中饱含李贽的思想观点。《坡仙集》中评论的文字体现了李贽的哲学观点。该书是研究李贽思想的重要论著之一。此外该书尚未整理出版,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通过李贽的点评,可以看出一代哲人如何看待评论苏轼思想,故而有具有哲学史研究的价值。李贽对于大文豪、大思想家苏轼非常钦佩,从李贽对于苏轼文集的辑录点评可以看出李贽与苏轼两位之间的思想交锋。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東坡石語 蘇轼与両宋文人石刻蹤跡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5,300
古菲 田振宇 主編 富陽博物館 編、上海書画出版社、2024年11月
东坡石语:苏轼与两宋文人石刻踪迹 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書は、「蘇東坡和他的朋友們——両宋文人書跡拓片展」の図録であり、蘇軾を中心に据え、貴重な碑を通じて6つの要素に分けられています。応似飛鴻踏雪泥——蘇轼宦遊生涯」「吾心安処是吾郷——蘇轼与家人」「如我与君稀——蘇轼的師友交誼」「揀尽寒枝不肯棲——蘇轼与新旧党争」「一時多少豪傑——両宋其他文人書跡」「富春宋韻」です。蘇軾の生涯、家柄、交友関係、そして書道芸術を展示しており、両宋の文人の書跡の風貌や、関連する両宋の重要な文人の遺留書跡を見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読者は、白黒の書跡とまだら模様の石紋を通して、時空を超えた多くの傑出した文人たちの時代を感じ、宋の文人墨客の思想や感情に寄り添い、最も真実味のある宋韻の魅力を体験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収蔵印、題跋、著録の情報が豊富で、蘇東坡を中心とする北宋の士大夫層の交遊、詩文などの文化的内容を新たに加え、全く新しい視点で両宋の文人書跡を改めて数量化しています。

本图录为 2022 年“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两宋文人书迹拓本展”之延续,首次以苏轼行迹和交游为主线,从石刻书法的角度解读苏轼为首的两宋文人交游、政治氛围、审美风尚。由宋代书法研究、收藏第一人方爱龙指导策划,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理事长古菲、善本碑帖领域后起之秀田振宇联合主编。方爱龙研究、收藏宋代书法近三十年,收藏量达千余件,携手十余位藏家,特别选取新见、罕见、经典私藏佳本达 86 件(组)。

苏轼唯一隶书、苏轼新出土碑铭、司马光唯一篆书、晁补之新出土墓志、李格非唯一传世书迹、陈晞新出土篆书墓志、陆九渊仅存书迹等 10 余件新见、稀见拓本书迹皆在图录中高清呈现!苏轼大字榜书、王寿卿篆书墓志、苏唐卿篆书墓志、乔元龙大字草书、张珖大字隶书摩崖,特别收录两宋罕见书风,全面补充对宋代整体书法面貌的认识。新发现杨万里、尤袤、米芾书碑可补文献之缺。

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两宋文人书迹拓本展
目录
前言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石刻踪迹
更结人间未了因——苏轼交游与书迹
一时多少豪杰——两宋其他文人书迹
图版目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5,300
古菲 田振宇 主編 富陽博物館 編 、上海書画出版社 、2024年11月
东坡石语:苏轼与两宋文人石刻踪迹 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書は、「蘇東坡和他的朋友們——両宋文人書跡拓片展」の図録であり、蘇軾を中心に据え、貴重な碑を通じて6つの要素に分けられています。応似飛鴻踏雪泥——蘇轼宦遊生涯」「吾心安処是吾郷——蘇轼与家人」「如我与君稀——蘇轼的師友交誼」「揀尽寒枝不肯棲——蘇轼与新旧党争」「一時多少豪傑——両宋其他文人書跡」「富春宋韻」です。蘇軾の生涯、家柄、交友関係、そして書道芸術を展示しており、両宋の文人の書跡の風貌や、関連する両宋の重要な文人の遺留書跡を見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読者は、白黒の書跡とまだら模様の石紋を通して、時空を超えた多くの傑出した文人たちの時代を感じ、宋の文人墨客の思想や感情に寄り添い、最も真実味のある宋韻の魅力を体験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収蔵印、題跋、著録の情報が豊富で、蘇東坡を中心とする北宋の士大夫層の交遊、詩文などの文化的内容を新たに加え、全く新しい視点で両宋の文人書跡を改めて数量化しています。 本图录为 2022 年“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两宋文人书迹拓本展”之延续,首次以苏轼行迹和交游为主线,从石刻书法的角度解读苏轼为首的两宋文人交游、政治氛围、审美风尚。由宋代书法研究、收藏第一人方爱龙指导策划,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理事长古菲、善本碑帖领域后起之秀田振宇联合主编。方爱龙研究、收藏宋代书法近三十年,收藏量达千余件,携手十余位藏家,特别选取新见、罕见、经典私藏佳本达 86 件(组)。 苏轼唯一隶书、苏轼新出土碑铭、司马光唯一篆书、晁补之新出土墓志、李格非唯一传世书迹、陈晞新出土篆书墓志、陆九渊仅存书迹等 10 余件新见、稀见拓本书迹皆在图录中高清呈现!苏轼大字榜书、王寿卿篆书墓志、苏唐卿篆书墓志、乔元龙大字草书、张珖大字隶书摩崖,特别收录两宋罕见书风,全面补充对宋代整体书法面貌的认识。新发现杨万里、尤袤、米芾书碑可补文献之缺。 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两宋文人书迹拓本展 目录 前言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石刻踪迹 更结人间未了因——苏轼交游与书迹 一时多少豪杰——两宋其他文人书迹 图版目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蘇軾全集校注(全20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65,000
(宋)蘇軾 著 張志烈 校注、河北人民、2010年06月
苏轼全集校注1-20(全二十册)

北宋の詩人・書家で、「唐宋八大家」の一人・蘇軾(1036-1101)の全集。中華書局版の『蘇軾文集』『蘇軾詩集』及び商務印書館の『東坡楽府箋』を底本とし、その詩・詞・文を編年順に排し、全面的な校注を施す。縦組繁体字。

本书是第一部对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集、词集、文集进行全面校勘注释编年辑佚的大型古籍整理著作,代表了当代苏轼诗词文集整理的最高水平。为苏轼研究提供了一个校勘精良、注释完善、编年准确、评论充分的上佳版本,为宋代文化研究呈献出一部资料翔实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本书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担任主编。其耗时二十余年,其规模800余万字,大32开,繁体竖排,精装,全20册,126卷,包括苏轼诗集校注50卷,词集校注3卷,文集校注73卷,另附苏轼文集辑佚6卷。

 一、本編以中華書局出版孔凡禮先生點校之《蘇軾文集》(一九八六年三月第一版、 一九九六年二月北京第四次印刷》為底本,對蘇軾文章進行校勘、注釋、編年、集評、辨偽等文獻整理工作,而以注釋和編年考訂為重點。
二、本編文字分卷與排列次序,全遵底本。個别篇章文體與分類不符,則於陵記與注釋中說明,而不輕作更動。凡他人文字混入本集者,經前賢或我們辨訂考實一則於校記中說明情況,仍保留篇目與文字,注或不注視情況而定。蘇詩、蘇詞序文,凡底本收入本編者,均保留篇目,在詩集、詞集中作注。
三、底本校勘成果卓著。本編承用底本校語處, 一律加以說明。凡於異文判定有取舍不同處,皆出校記。校勘諸本稱謂,凡底本使用者, 一仍其舊。由我們據他書校改處,則徑直說明。文章分段與文字斷句,有異於底本處,不再作說明。取荚唐注家舊例,融校注為一體。校語注文之先後, 一視具體情況而定。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65,000
(宋)蘇軾 著 張志烈 校注 、河北人民 、2010年06月
苏轼全集校注1-20(全二十册) 北宋の詩人・書家で、「唐宋八大家」の一人・蘇軾(1036-1101)の全集。中華書局版の『蘇軾文集』『蘇軾詩集』及び商務印書館の『東坡楽府箋』を底本とし、その詩・詞・文を編年順に排し、全面的な校注を施す。縦組繁体字。 本书是第一部对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集、词集、文集进行全面校勘注释编年辑佚的大型古籍整理著作,代表了当代苏轼诗词文集整理的最高水平。为苏轼研究提供了一个校勘精良、注释完善、编年准确、评论充分的上佳版本,为宋代文化研究呈献出一部资料翔实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本书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担任主编。其耗时二十余年,其规模800余万字,大32开,繁体竖排,精装,全20册,126卷,包括苏轼诗集校注50卷,词集校注3卷,文集校注73卷,另附苏轼文集辑佚6卷。  一、本編以中華書局出版孔凡禮先生點校之《蘇軾文集》(一九八六年三月第一版、 一九九六年二月北京第四次印刷》為底本,對蘇軾文章進行校勘、注釋、編年、集評、辨偽等文獻整理工作,而以注釋和編年考訂為重點。 二、本編文字分卷與排列次序,全遵底本。個别篇章文體與分類不符,則於陵記與注釋中說明,而不輕作更動。凡他人文字混入本集者,經前賢或我們辨訂考實一則於校記中說明情況,仍保留篇目與文字,注或不注視情況而定。蘇詩、蘇詞序文,凡底本收入本編者,均保留篇目,在詩集、詞集中作注。 三、底本校勘成果卓著。本編承用底本校語處, 一律加以說明。凡於異文判定有取舍不同處,皆出校記。校勘諸本稱謂,凡底本使用者, 一仍其舊。由我們據他書校改處,則徑直說明。文章分段與文字斷句,有異於底本處,不再作說明。取荚唐注家舊例,融校注為一體。校語注文之先後, 一視具體情況而定。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張耒集(上下)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
[宋]張耒撰/李逸安等点校、中華書局、1998年07月、平装
張耒集 上、下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1998年7月第1版 1998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张耒集(全两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繁体竖版[宋]张耒 著; 李逸安 校  中华书局

《柯山集》を底本とし《宛丘先生文集》《張右史文集》《張文潜文集》等多種抄本・刻本を参校本として点校をほどこす。これまで最高の詩文2700余首を収録。附:年譜、伝記、序跋資料、編目索引。

张耒是北宋晚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张耒青年时代游学陈州,以文章受知于学官苏辙,因而得从苏轼门下,苏轼称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在苏轼的挹提携下,张耒与黄庭坚、晁補之,泰颧一时并有文名,世称“苏门四学士”,本书是所传张耒各种本子的合集,极具研究收藏价值。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
[宋]張耒撰/李逸安等点校 、中華書局 、1998年07月 、平装
張耒集 上、下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1998年7月第1版 1998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张耒集(全两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繁体竖版[宋]张耒 著; 李逸安 校  中华书局 《柯山集》を底本とし《宛丘先生文集》《張右史文集》《張文潜文集》等多種抄本・刻本を参校本として点校をほどこす。これまで最高の詩文2700余首を収録。附:年譜、伝記、序跋資料、編目索引。 张耒是北宋晚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张耒青年时代游学陈州,以文章受知于学官苏辙,因而得从苏轼门下,苏轼称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在苏轼的挹提携下,张耒与黄庭坚、晁補之,泰颧一时并有文名,世称“苏门四学士”,本书是所传张耒各种本子的合集,极具研究收藏价值。

明成化本東坡七集 全30冊 国学基本典籍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6,400
(宋)蘇軾、国家図書館出版社、2019年06月
明成化本東坡七集1-30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明成化本东坡七集(全三十册)

本書は「首都図書館蔵清光緒三十四年翻刻明成化本」を影印する。

东坡七集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苏轼的诗文集110卷。包括《东坡集》40卷,《东坡后集》20卷,《东坡奏议》15卷,《东坡外制集》3卷附乐语,《东坡内制集》10卷,《东坡应诏集》10卷,《东坡续集》12卷附校记。从文学的角度看,价值较高的在前,后续三集,基本上包括了他的诗,词,散文,书简,序论等。前后两集编定时间较早,比较可靠。今存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清光绪年间,有缪荃孙校刊本·民国年间有《四部备要》本。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6,400
(宋)蘇軾 、国家図書館出版社 、2019年06月
明成化本東坡七集1-30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明成化本东坡七集(全三十册) 本書は「首都図書館蔵清光緒三十四年翻刻明成化本」を影印する。 东坡七集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苏轼的诗文集110卷。包括《东坡集》40卷,《东坡后集》20卷,《东坡奏议》15卷,《东坡外制集》3卷附乐语,《东坡内制集》10卷,《东坡应诏集》10卷,《东坡续集》12卷附校记。从文学的角度看,价值较高的在前,后续三集,基本上包括了他的诗,词,散文,书简,序论等。前后两集编定时间较早,比较可靠。今存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清光绪年间,有缪荃孙校刊本·民国年间有《四部备要》本。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墨荘漫録・過庭録・可書: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歴代史料筆記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430
[宋]張邦基,范公偁,張知甫撰/孔凡礼点校、中華書局、2002年、444p、A5平装本
ISBN: 9787101020304 墨莊漫錄·過庭錄·可書
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唐宋史料笔记)

墨荘漫録は十巻、雑事の考証など。張邦基は宋代12世紀の人。過庭録は一巻、多くの人物を評する。范公偁は宋代12世紀の人。可書は一巻。諸事についての短文をあつめる。張知甫は11世紀から12世紀の人、蘇軾とも交遊があった。

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里有诗词欣赏:着重举出当代人的作品(或完整地举出,或摘句),并概括评论,评论颇具见地。有诗词考释,如谓杜甫玄都坛歌“王母画下云旗翻”之“王母”乃蜀鸟,谓李商隐锦瑟中四乃形容瑟谱四曲,谓苏轼儋耳山“君看道傍石”之“石”当作“者”,或出自个人发明,或祖述他人,往往有独到之处。有文的评论;如谓苏轼、黄庭坚善题跋,属散文;谓孙觌(仲益)、汪藻(彦章)工四六,属韵文,谓张舜民(芸叟)、秦颧(少游)文法干愈(退之),属师承渊源。皆可资参考。有文人轶事,如关于苏轼者,即达二十则,除个别则外,皆不见他书。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430
[宋]張邦基,范公偁,張知甫撰/孔凡礼点校 、中華書局 、2002年 、444p 、A5平装本
ISBN: 9787101020304 墨莊漫錄·過庭錄·可書 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唐宋史料笔记) 墨荘漫録は十巻、雑事の考証など。張邦基は宋代12世紀の人。過庭録は一巻、多くの人物を評する。范公偁は宋代12世紀の人。可書は一巻。諸事についての短文をあつめる。張知甫は11世紀から12世紀の人、蘇軾とも交遊があった。 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里有诗词欣赏:着重举出当代人的作品(或完整地举出,或摘句),并概括评论,评论颇具见地。有诗词考释,如谓杜甫玄都坛歌“王母画下云旗翻”之“王母”乃蜀鸟,谓李商隐锦瑟中四乃形容瑟谱四曲,谓苏轼儋耳山“君看道傍石”之“石”当作“者”,或出自个人发明,或祖述他人,往往有独到之处。有文的评论;如谓苏轼、黄庭坚善题跋,属散文;谓孙觌(仲益)、汪藻(彦章)工四六,属韵文,谓张舜民(芸叟)、秦颧(少游)文法干愈(退之),属师承渊源。皆可资参考。有文人轶事,如关于苏轼者,即达二十则,除个别则外,皆不见他书。

千古風流 不老東坡:蘇軾主題文物展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6,400
海南省博物館 編 蘇啓雅 主編、文物、2024年12月
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

「千古风流不老東坡——蘇軾テーマ文物展」は海南省博物館が主催し、「志存高遠」「身行万里」「居儋功業」の三部構成で、蘇軾に関連する文物332点(セット)を展示しています。そのうち、貴重な文物は154点(セット)を占め、内訳は一級文物15点、二級文物56点、三級文物83点です。本書は、この展覧会の公式図録であり、蘇軾の真跡《新歳展慶帖》《人来得書帖》合巻、《題王詵詩詞帖》をはじめ、黄庭堅の《惟清道人帖》、米芾の《道林帖》、蔡襄の《京居帖》、宋徽宗の行書《蔡行勅巻》、雍正帝・乾隆帝の御筆書法などを収録。また、徐渭、沈度、錢穀、祝枝山、孫克弘、紀暁嵐、鄭板橋、羅大観、張照、劉墉、包世臣、翁方綱、楊守敬、張大千、陳半丁ら歴代の名家による真跡作品も多数掲載し、蘇軾の文化的影響を多角的に紹介しています。

“千古风流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由海南省博物馆主办,分为“志存高远”、“身行万里”、“居儋功业”三个部分,展出苏轼主题文物展品33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54件/套,包括一级文物15件/套,二级文物56件/套,三级文物83件/套。本书为展览配套图录,收录苏轼真迹《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题王诜诗词帖》,黄庭坚真迹《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迹《道林帖》,蔡襄真迹《京居帖》,宋徽宗御笔行书《蔡行敕卷》,雍正皇帝御笔书法,乾隆皇帝御笔书法,以及徐渭、沈度、钱榖、祝枝山、孙克弘、纪晓岚、郑板桥、罗大观、张照、刘墉、包世臣、翁方纲、杨守敬、张大千、陈半丁等众多名家的真迹作品。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6,400
海南省博物館 編 蘇啓雅 主編 、文物 、2024年12月
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 「千古风流不老東坡——蘇軾テーマ文物展」は海南省博物館が主催し、「志存高遠」「身行万里」「居儋功業」の三部構成で、蘇軾に関連する文物332点(セット)を展示しています。そのうち、貴重な文物は154点(セット)を占め、内訳は一級文物15点、二級文物56点、三級文物83点です。本書は、この展覧会の公式図録であり、蘇軾の真跡《新歳展慶帖》《人来得書帖》合巻、《題王詵詩詞帖》をはじめ、黄庭堅の《惟清道人帖》、米芾の《道林帖》、蔡襄の《京居帖》、宋徽宗の行書《蔡行勅巻》、雍正帝・乾隆帝の御筆書法などを収録。また、徐渭、沈度、錢穀、祝枝山、孫克弘、紀暁嵐、鄭板橋、羅大観、張照、劉墉、包世臣、翁方綱、楊守敬、張大千、陳半丁ら歴代の名家による真跡作品も多数掲載し、蘇軾の文化的影響を多角的に紹介しています。 “千古风流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由海南省博物馆主办,分为“志存高远”、“身行万里”、“居儋功业”三个部分,展出苏轼主题文物展品33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54件/套,包括一级文物15件/套,二级文物56件/套,三级文物83件/套。本书为展览配套图录,收录苏轼真迹《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题王诜诗词帖》,黄庭坚真迹《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迹《道林帖》,蔡襄真迹《京居帖》,宋徽宗御笔行书《蔡行敕卷》,雍正皇帝御笔书法,乾隆皇帝御笔书法,以及徐渭、沈度、钱榖、祝枝山、孙克弘、纪晓岚、郑板桥、罗大观、张照、刘墉、包世臣、翁方纲、杨守敬、张大千、陈半丁等众多名家的真迹作品。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苏轼研究专集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 第6輯(中文) <四川大学学報叢刊>

古本あい古屋
 滋賀県大津市比叡平
2,200
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 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42p、26cm・・・
<印・線引・書込はありません><紫煙(=煙草)の匂い等古本の匂い、保存用等の為の本の状態 を少しでも気にされる方へはお勧め出来ません>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不可 海外発送不可

苏轼研究专集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 第6輯(中文) <四川大学学報叢刊>

2,200
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 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142p 、26cm 、1冊
<印・線引・書込はありません><紫煙(=煙草)の匂い等古本の匂い、保存用等の為の本の状態 を少しでも気にされる方へはお勧め出来ません>

元刊東坡楽府(国家図書館蔵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書堂刻本)-高士雅集系列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653
(宋)蘇軾 撰、中国書店、2021年05月
元刊東坡樂府 高士雅集叢書 中国书店
元刊东坡乐府: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

《东坡乐府》为北宋苏轼的词集。今存最早的版本是元代延佑年间括苍人叶曾云间南阜书堂刻本(云间,即今之松江),共收录三百首词作,本书选用底本即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苏轼一生共写了三百多首词。他以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来填词,在柳永发展慢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意境,这样,就把歌者之词变成了诗人之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与他以前的词人相比,苏轼词无论在题材、主题、风格等方面都显得自有特色,这种特色被人们概括地称为豪放。他的词内容完全摆脱了许多词人专力描写儿女私情的狭隘局面。

目录
黄丕烈題識 一
序 三
東坡樂府目録 七
東坡樂府卷上 一一
水龍吟四首 一一
滿庭芳六首 一四
水調歌頭五首 一九
滿江紅五首 二四
念奴嬌 二八
千秋歲 二九
歸朝歡 二九
永遇樂二首 三〇
雨中花 三二
沁園春 三三
泛金船 三三
一叢花 三四
八聲甘州 三五
洞仙歌二首 三五
三部樂 三七
無愁可解 三八
戚氏 三九
醉蓬萊 四〇
賀新郎 四一
哨遍二首 四二
木蘭花令三首 四五
西江月十三首 四七
鷓鴣天三首 五二
少年游二首 五五

。。。。。。。
陽關曲三首 一五六
畫堂春 一五六
天仙子 一五七
翻香令 一五七
桃源憶故人 一五八
調笑令 一五八
荷花媚 一五九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653
(宋)蘇軾 撰 、中国書店 、2021年05月
元刊東坡樂府 高士雅集叢書 中国书店 元刊东坡乐府: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 《东坡乐府》为北宋苏轼的词集。今存最早的版本是元代延佑年间括苍人叶曾云间南阜书堂刻本(云间,即今之松江),共收录三百首词作,本书选用底本即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苏轼一生共写了三百多首词。他以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来填词,在柳永发展慢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意境,这样,就把歌者之词变成了诗人之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与他以前的词人相比,苏轼词无论在题材、主题、风格等方面都显得自有特色,这种特色被人们概括地称为豪放。他的词内容完全摆脱了许多词人专力描写儿女私情的狭隘局面。 目录 黄丕烈題識 一 序 三 東坡樂府目録 七 東坡樂府卷上 一一 水龍吟四首 一一 滿庭芳六首 一四 水調歌頭五首 一九 滿江紅五首 二四 念奴嬌 二八 千秋歲 二九 歸朝歡 二九 永遇樂二首 三〇 雨中花 三二 沁園春 三三 泛金船 三三 一叢花 三四 八聲甘州 三五 洞仙歌二首 三五 三部樂 三七 無愁可解 三八 戚氏 三九 醉蓬萊 四〇 賀新郎 四一 哨遍二首 四二 木蘭花令三首 四五 西江月十三首 四七 鷓鴣天三首 五二 少年游二首 五五 。。。。。。。 陽關曲三首 一五六 畫堂春 一五六 天仙子 一五七 翻香令 一五七 桃源憶故人 一五八 調笑令 一五八 荷花媚 一五九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南華真経循本 中国思想史資料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
(南宋)羅勉道撰 李波点校、中華書局、2016、367p
南华真经循本 罗勉道 中华书局 中國思想史資料叢刊
本书为宋末罗勉道所作,罗氏以"循本"来命名本书,目的在于说明他的研究即在于用心寻绎《庄子》的本旨。本书主要特点是,批评和屏除魏晋以来直至宋末的注家们以清谈、禅理、儒学附会《庄子》的不良倾向,坚决要求按庄子思想的本来面貌来解释《庄子》。罗勉道喜欢引用不尚空谈、以训释字义句意见长的司马彪的注释,在名物典故上突破较多,纠正了前人尤其是宋人的很多偏颇。此外,本书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创见:一是以"化"字寻绎《逍遥游》的义旨,是一次深刻革命;二是在苏轼认定《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四篇为伪作的基础上,罗氏进一步提出《刻意》、《缮性》两篇也是伪作的看法,动摇了苏轼真伪观的地位,为后来的真伪研究带来了新气象。总之,本书是庄学史上一部独具特色的著作,值得深刻探究。本书版本单一,唯有正统道藏本流传,此次整理即以道藏本为底本进行点校。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
(南宋)羅勉道撰 李波点校 、中華書局 、2016 、367p
南华真经循本 罗勉道 中华书局 中國思想史資料叢刊 本书为宋末罗勉道所作,罗氏以"循本"来命名本书,目的在于说明他的研究即在于用心寻绎《庄子》的本旨。本书主要特点是,批评和屏除魏晋以来直至宋末的注家们以清谈、禅理、儒学附会《庄子》的不良倾向,坚决要求按庄子思想的本来面貌来解释《庄子》。罗勉道喜欢引用不尚空谈、以训释字义句意见长的司马彪的注释,在名物典故上突破较多,纠正了前人尤其是宋人的很多偏颇。此外,本书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创见:一是以"化"字寻绎《逍遥游》的义旨,是一次深刻革命;二是在苏轼认定《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四篇为伪作的基础上,罗氏进一步提出《刻意》、《缮性》两篇也是伪作的看法,动摇了苏轼真伪观的地位,为后来的真伪研究带来了新气象。总之,本书是庄学史上一部独具特色的著作,值得深刻探究。本书版本单一,唯有正统道藏本流传,此次整理即以道藏本为底本进行点校。

蘇詩補注(全6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640
(宋)蘇軾撰 (清)査慎行補注 范道済点校、中華書局、2019年03月、A5平装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2019年3月北京第1版 2019年3月北京第1次印刷
苏诗补注(全六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宋)苏轼 撰 (清)查慎行 补注 范道济 点校 中华书局

清査慎行『蘇詩補注』の点校本。蘇詩の注釈において重要な位置を占める『蘇詩補注』は、特に人物、地理の考釈に秀で、前人の著述を大量に引用し、かつその遺漏・誤謬を修訂し、蘇軾自注の保存、時人唱和の輯録、施元之・顧景蕃原注の補録および蘇詩の繋年・補遺・弁偽・校勘などの面でも高く評価されている。今回、乾隆二十六年査開香雨斎刻本を底本、中華書局本『蘇軾詩集』と四庫全書本『蘇詩補注』を参校本に点校し、篇目索引を附す。

五十卷,清查慎行注。慎行字初白,号悔余,海宁人。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查慎行受业黄宗羲,长于文献之学。本书点校以乾隆二十六年查开香雨斋刻本为底本,以中华书局《苏轼诗集》、四库全书本《苏诗补注》为参校本。查慎行校语及原注(公自注)均以小字随文出之,不另列。查慎行注按条列目,置于诗后。查慎行按语以“慎按”置于注后。明显错讹者,径改,不出校。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640
(宋)蘇軾撰 (清)査慎行補注 范道済点校 、中華書局 、2019年03月 、A5平装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2019年3月北京第1版 2019年3月北京第1次印刷 苏诗补注(全六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宋)苏轼 撰 (清)查慎行 补注 范道济 点校 中华书局 清査慎行『蘇詩補注』の点校本。蘇詩の注釈において重要な位置を占める『蘇詩補注』は、特に人物、地理の考釈に秀で、前人の著述を大量に引用し、かつその遺漏・誤謬を修訂し、蘇軾自注の保存、時人唱和の輯録、施元之・顧景蕃原注の補録および蘇詩の繋年・補遺・弁偽・校勘などの面でも高く評価されている。今回、乾隆二十六年査開香雨斎刻本を底本、中華書局本『蘇軾詩集』と四庫全書本『蘇詩補注』を参校本に点校し、篇目索引を附す。 五十卷,清查慎行注。慎行字初白,号悔余,海宁人。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查慎行受业黄宗羲,长于文献之学。本书点校以乾隆二十六年查开香雨斋刻本为底本,以中华书局《苏轼诗集》、四库全书本《苏诗补注》为参校本。查慎行校语及原注(公自注)均以小字随文出之,不另列。查慎行注按条列目,置于诗后。查慎行按语以“慎按”置于注后。明显错讹者,径改,不出校。

秦観詞箋注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090
[宋]秦観 撰 楊世明 箋注、中華書局、2021年6月
秦觀詞箋注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2021年6月北京第1版 2021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秦观词笺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繁体竖排) 杨世明 笺注 中华书局

秦観(1049-1110)は北宋の文人。「蘇門四学士」「蘇門六君子」の1人。本書は『彊村叢書』本『淮海居士長短句』を底本として校勘。集外の詞作を調査判断し、4首を補遺。

三卷,补遗一卷,宋秦观撰,杨世明笺注。秦观(1049-111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被认为是北宋词坛上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其词妙在情韵兼胜,情感真挚,山川景物均熔铸笔端,自抒性灵。语言清丽淡雅,自然平易,音律谐美,和婉醇正,是北宋婉约词大家,评者以为其词的成就在苏轼、黄庭坚之上,对后来的周邦彦和李清照有直接影响。杨世明先生笺注秦观词,注释详细,文辞雅洁,考其背景,表出典故,训释文义,赏析词境,又从诸家词话、笔记辑录相关评论,足资参考。后附秦观年谱。本书以《彊村丛书》本《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为底本,广校众本,又对集外之词作考辨,补遗四首,其他列入“存疑词”,校勘审慎,识断严谨。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090
[宋]秦観 撰 楊世明 箋注 、中華書局 、2021年6月
秦觀詞箋注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2021年6月北京第1版 2021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秦观词笺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繁体竖排) 杨世明 笺注 中华书局 秦観(1049-1110)は北宋の文人。「蘇門四学士」「蘇門六君子」の1人。本書は『彊村叢書』本『淮海居士長短句』を底本として校勘。集外の詞作を調査判断し、4首を補遺。 三卷,补遗一卷,宋秦观撰,杨世明笺注。秦观(1049-111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被认为是北宋词坛上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其词妙在情韵兼胜,情感真挚,山川景物均熔铸笔端,自抒性灵。语言清丽淡雅,自然平易,音律谐美,和婉醇正,是北宋婉约词大家,评者以为其词的成就在苏轼、黄庭坚之上,对后来的周邦彦和李清照有直接影响。杨世明先生笺注秦观词,注释详细,文辞雅洁,考其背景,表出典故,训释文义,赏析词境,又从诸家词话、笔记辑录相关评论,足资参考。后附秦观年谱。本书以《彊村丛书》本《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为底本,广校众本,又对集外之词作考辨,补遗四首,其他列入“存疑词”,校勘审慎,识断严谨。

宋儒微言-多元政治哲學的批判與重建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720
盧國龍、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0月
宋儒微言:多元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观复)

本書根據北宋政治變革的慶曆更新、熙寧變法、元祐更化三階段,將北宋儒學的主流思潮與之對應,即范仲淹、孫復、石介及李覯等人為先導的慶曆學術,王安石為代表的新學派學術,以及分別以蘇氏父子和程氏兄弟為中堅的元祐學術。在此基礎上,進而把北宋儒學復興的實質內涵歸結為多元政治哲學的批判與重建,在理論創新與方法創新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不僅擺脫了意識形態的狹窄視野,建立了「大儒學」的概念,而且凸現了儒學的豐富內涵,促使學界對儒學的認識由內容單薄的心性之學或道德形上學轉而關注其所固有的文化歷史功能。

目录
绪论 政治变革中的北宋儒学复兴
第一章 庆历学术与庆历新政
第一节 庆历学术新气象
第二节 师古与用今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庆历新政的启示及影响
第二章 王安石“由是而之焉”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祖宗不足法”的变革主张
第二节 “由是而之焉”的运思理路
第三节 天道之义涵
第三章 王雱“任理而不任情”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新学派中的《老》《庄》之学
第二节 “穷理”的本体论哲学
第三节 “尽性”的精神哲学
第四节 “任理而不任情”的政治哲学
附录一 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
附录二 陈景元的道家学术
第四章 张载“理一而分殊”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名教可乐”问题
第二节 以《易》《庄》相发明的本体论哲学
第三节 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 程颢程颐“体用一源”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警告危机 呼吁改革
第二节 对熙宁新法的批评
第三节 政治改良的“大中之道”
第四节 孔颜所乐何事
第五节 对佛道教的批判和吸收
第六节 体用一源 显微无间
第六章 苏轼苏辙“推阐理势”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苏轼苏辙的人格
第二节 蜀学之驳杂与一以贯之
第三节 蜀学的思想逻辑
第四节 蜀学与儒道思想
第五节 苏轼《东坡易传》的政治哲学
第六节 苏辙《老子新解》的政治哲学
征引文献
重版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720
盧國龍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年10月
宋儒微言:多元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观复) 本書根據北宋政治變革的慶曆更新、熙寧變法、元祐更化三階段,將北宋儒學的主流思潮與之對應,即范仲淹、孫復、石介及李覯等人為先導的慶曆學術,王安石為代表的新學派學術,以及分別以蘇氏父子和程氏兄弟為中堅的元祐學術。在此基礎上,進而把北宋儒學復興的實質內涵歸結為多元政治哲學的批判與重建,在理論創新與方法創新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不僅擺脫了意識形態的狹窄視野,建立了「大儒學」的概念,而且凸現了儒學的豐富內涵,促使學界對儒學的認識由內容單薄的心性之學或道德形上學轉而關注其所固有的文化歷史功能。 目录 绪论 政治变革中的北宋儒学复兴 第一章 庆历学术与庆历新政 第一节 庆历学术新气象 第二节 师古与用今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庆历新政的启示及影响 第二章 王安石“由是而之焉”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祖宗不足法”的变革主张 第二节 “由是而之焉”的运思理路 第三节 天道之义涵 第三章 王雱“任理而不任情”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新学派中的《老》《庄》之学 第二节 “穷理”的本体论哲学 第三节 “尽性”的精神哲学 第四节 “任理而不任情”的政治哲学 附录一 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 附录二 陈景元的道家学术 第四章 张载“理一而分殊”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名教可乐”问题 第二节 以《易》《庄》相发明的本体论哲学 第三节 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 程颢程颐“体用一源”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警告危机 呼吁改革 第二节 对熙宁新法的批评 第三节 政治改良的“大中之道” 第四节 孔颜所乐何事 第五节 对佛道教的批判和吸收 第六节 体用一源 显微无间 第六章 苏轼苏辙“推阐理势”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苏轼苏辙的人格 第二节 蜀学之驳杂与一以贯之 第三节 蜀学的思想逻辑 第四节 蜀学与儒道思想 第五节 苏轼《东坡易传》的政治哲学 第六节 苏辙《老子新解》的政治哲学 征引文献 重版后记

書伝・書疑・尚書表注 《儒蔵》精華編選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920
(北宋)蘇軾 (南宋)王柏 (宋)金履祥撰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北京大学出版社、20・・・
书传 书疑 尚书表注 《儒藏》精华编选刊 [宋] 苏轼 / [宋] 王柏 / [宋] 金履祥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包括宋代《尚书》学著作三种,可以看出宋代《尚书》学的发展。《书传》十三卷,北宋苏轼撰,始于初贬黄州时期,历惠州和儋州而成。此书究心经世,多不采旧注,重在贯通,甚或引汉唐兴衰事为证,对宋代经学研究有很大影响。有时也失之武断。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学津讨原》本为校本,参校以《四库全书荟要》本。《书疑》九卷,为南宋著名学者王柏的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王柏认为《尚书》今文各篇多错乱,因以己意厘定。有些颇有说服力,如认为《尧典》《舜典》、《益稷》《皋陶谟》分别本为一篇。今以最早的《通志堂经解》本为底本,以同治八年胡凤丹退补斋刻《金华丛书》本为校本,《尚书表注》两卷,为宋末金初金履祥代表作之一。上下卷于古来注经之家别为一体,版框内只有经文(包括书序)白文,标有分段;音释考证一律标于每页栏线之外,故名“表注”。此次整理,底本是清同治十二年重刊《通志堂经解》本,校本另有同治年间胡凤丹退补斋刻《金华丛书》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920
(北宋)蘇軾 (南宋)王柏 (宋)金履祥撰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
书传 书疑 尚书表注 《儒藏》精华编选刊 [宋] 苏轼 / [宋] 王柏 / [宋] 金履祥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包括宋代《尚书》学著作三种,可以看出宋代《尚书》学的发展。《书传》十三卷,北宋苏轼撰,始于初贬黄州时期,历惠州和儋州而成。此书究心经世,多不采旧注,重在贯通,甚或引汉唐兴衰事为证,对宋代经学研究有很大影响。有时也失之武断。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学津讨原》本为校本,参校以《四库全书荟要》本。《书疑》九卷,为南宋著名学者王柏的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王柏认为《尚书》今文各篇多错乱,因以己意厘定。有些颇有说服力,如认为《尧典》《舜典》、《益稷》《皋陶谟》分别本为一篇。今以最早的《通志堂经解》本为底本,以同治八年胡凤丹退补斋刻《金华丛书》本为校本,《尚书表注》两卷,为宋末金初金履祥代表作之一。上下卷于古来注经之家别为一体,版框内只有经文(包括书序)白文,标有分段;音释考证一律标于每页栏线之外,故名“表注”。此次整理,底本是清同治十二年重刊《通志堂经解》本,校本另有同治年间胡凤丹退补斋刻《金华丛书》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三蘇年譜 1-4  年譜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0
孔凡禮 撰、中華書局、3389p  21cm、精装
中华书局
《三苏年谱》六十一卷,二百馀万字,是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合谱。是谱从三苏作品入手,广泛采录宋代史书、笔记、诗话等材料,巨细靡遗,逐一辨析,同时融汇了大量关于三苏行实及作品写作时间的考订成果,旨在全面记述三苏事迹。是谱原由北京古籍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发行,对宋史、三苏及其作品的阅读与研究,均产生重大影响。今在原版基础上重作修订,力求以更精更新的面貌,呈现这一三苏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0
孔凡禮 撰 、中華書局 、3389p  21cm 、精装
中华书局 《三苏年谱》六十一卷,二百馀万字,是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合谱。是谱从三苏作品入手,广泛采录宋代史书、笔记、诗话等材料,巨细靡遗,逐一辨析,同时融汇了大量关于三苏行实及作品写作时间的考订成果,旨在全面记述三苏事迹。是谱原由北京古籍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发行,对宋史、三苏及其作品的阅读与研究,均产生重大影响。今在原版基础上重作修订,力求以更精更新的面貌,呈现这一三苏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宋詩典範与日本五山漢詩(域外漢籍研究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曹逸梅、中華書局、2023年12月
宋詩典範與日本五山漢詩 曹逸梅 著中华书局
宋诗典范与日本五山汉诗(域外汉籍研究丛书第四辑)

日本に現存する蘇軾、黄庭堅の詩集刻本、抄物、選本、図像資料、五山禅僧の漢文著述を取り上げ、詩人2名の詩歌創作と詩学思想の域外での伝播、受容、変異の状況を究明し、宋代の詩学典範の影響が士大夫から宋元禅林に移り、日本の五山詩歌に影響を及ぼす過程を指摘。(繁体字横組)

本书以日本现存的苏轼、黄庭坚诗集刻本、抄物、选本、图像资料和五山禅僧汉文著述为研究对象,以究明这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在域外的传播、接受和变异情况,揭示宋代诗学典范的影响从士大夫转移到宋元禅林进而影响日本五山诗歌的动态过程。本书以日本现存的苏轼、黄庭坚诗集刻本、抄物、选本、图像资料和五山禅僧汉文著述为研究对象,以究明这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在域外的传播、接受和变异情况,揭示宋代诗学典范的影响从士大夫转移到宋元禅林进而影响日本五山诗歌的动态过程。

本書以日本現存的蘇軾、黃庭堅詩集刻本、抄物、選本、圖像資料和五山禪僧漢文著述為研究對象,以究明這兩位詩人的詩歌創作和詩學思想在域外的傳播、接受和變異情況,揭示宋代詩學典範的影響從士大夫轉移到宋元禪林進而影響日本五山詩歌的動態過程。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曹逸梅 、中華書局 、2023年12月
宋詩典範與日本五山漢詩 曹逸梅 著中华书局 宋诗典范与日本五山汉诗(域外汉籍研究丛书第四辑) 日本に現存する蘇軾、黄庭堅の詩集刻本、抄物、選本、図像資料、五山禅僧の漢文著述を取り上げ、詩人2名の詩歌創作と詩学思想の域外での伝播、受容、変異の状況を究明し、宋代の詩学典範の影響が士大夫から宋元禅林に移り、日本の五山詩歌に影響を及ぼす過程を指摘。(繁体字横組) 本书以日本现存的苏轼、黄庭坚诗集刻本、抄物、选本、图像资料和五山禅僧汉文著述为研究对象,以究明这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在域外的传播、接受和变异情况,揭示宋代诗学典范的影响从士大夫转移到宋元禅林进而影响日本五山诗歌的动态过程。本书以日本现存的苏轼、黄庭坚诗集刻本、抄物、选本、图像资料和五山禅僧汉文著述为研究对象,以究明这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在域外的传播、接受和变异情况,揭示宋代诗学典范的影响从士大夫转移到宋元禅林进而影响日本五山诗歌的动态过程。 本書以日本現存的蘇軾、黃庭堅詩集刻本、抄物、選本、圖像資料和五山禪僧漢文著述為研究對象,以究明這兩位詩人的詩歌創作和詩學思想在域外的傳播、接受和變異情況,揭示宋代詩學典範的影響從士大夫轉移到宋元禪林進而影響日本五山詩歌的動態過程。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蘇洵著述全集 全18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00
曽棗荘 呉洪沢 主編、巴蜀書社、2023年06月
苏洵著述全集(全十八册)曾枣庄 吴洪泽 巴蜀书社

蘇洵の著作『嘉祐集』には、十二巻、十三巻、十四巻、十五巻、十六巻、二十巻本などの伝本がある。十二巻本は宋紹熙四年呉炎刻『東莱標注老泉先生文集』。十三巻本は明凌蒙初朱墨套印本『蘇老泉文集』。十四巻本は明刊巾箱本『蘇老泉嘉祐集』。十五巻本は、清無錫孫氏蔵影宋本『嘉祐集』、明弘治本『嘉祐集』、万暦間聶紹昌本『嘉祐集』などである。本書は蘇洵が著述した現存する文献を版本系統と時代を応じて収録。

苏洵著作以《嘉祐集》为最集中而尤显者,今传有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二十卷本等不同传本。十二卷本者,宋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吴炎刻《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新校正老泉先生文集》)。十三卷本者,明凌蒙初朱墨套印本《苏老泉文集》。十四卷者,明刊巾箱本《苏老泉嘉祐集》。十五卷本者,自宋代始,明清通行,有宋刊《嘉祐集》,《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清无锡孙氏藏影宋本《嘉祐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弘治本《嘉祐集》,嘉靖十一年壬辰(一五三二)太原知府张镗翻刻沣南王公家藏《重刊嘉祐集》,万历间聂绍昌本《嘉祐集》;明福建刊《三苏全集》本《重刊嘉祐集》,清康熙间蔡士英修补本。十六卷者,明刊《苏老泉先生全集》本。二十卷本者,皆后人重编,有明崇祯十年(一六三七)仁和黄灿、黄炜贲堂本《重编嘉祐集》二十卷附录一卷,清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邵仁泓安乐居刊《苏老泉先生全集》。本书不避伪托及版本之异,汇苏洵传世著作二十一种而影刊之。

本书按照版本系统与时代先后收录历代苏洵著述的存世文献。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著作浩繁,流传甚广,自其身后,整理刊刻其集者甚夥,自两宋至明清至民国乃至今日,苏集都是文人书商刊刻出版的热门书目,其版本之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本书是对历代苏东坡集版本文献的整理汇刊,以刊刻年代为线索,共收录苏东坡集宋本四种、明本十六种,其余清本及民国版本五种。故本书不仅是对苏轼著作的全面收集,也是研究其版本流传的宝库。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00
曽棗荘 呉洪沢 主編 、巴蜀書社 、2023年06月
苏洵著述全集(全十八册)曾枣庄 吴洪泽 巴蜀书社 蘇洵の著作『嘉祐集』には、十二巻、十三巻、十四巻、十五巻、十六巻、二十巻本などの伝本がある。十二巻本は宋紹熙四年呉炎刻『東莱標注老泉先生文集』。十三巻本は明凌蒙初朱墨套印本『蘇老泉文集』。十四巻本は明刊巾箱本『蘇老泉嘉祐集』。十五巻本は、清無錫孫氏蔵影宋本『嘉祐集』、明弘治本『嘉祐集』、万暦間聶紹昌本『嘉祐集』などである。本書は蘇洵が著述した現存する文献を版本系統と時代を応じて収録。 苏洵著作以《嘉祐集》为最集中而尤显者,今传有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二十卷本等不同传本。十二卷本者,宋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吴炎刻《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新校正老泉先生文集》)。十三卷本者,明凌蒙初朱墨套印本《苏老泉文集》。十四卷者,明刊巾箱本《苏老泉嘉祐集》。十五卷本者,自宋代始,明清通行,有宋刊《嘉祐集》,《古逸丛书》三编影印;清无锡孙氏藏影宋本《嘉祐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弘治本《嘉祐集》,嘉靖十一年壬辰(一五三二)太原知府张镗翻刻沣南王公家藏《重刊嘉祐集》,万历间聂绍昌本《嘉祐集》;明福建刊《三苏全集》本《重刊嘉祐集》,清康熙间蔡士英修补本。十六卷者,明刊《苏老泉先生全集》本。二十卷本者,皆后人重编,有明崇祯十年(一六三七)仁和黄灿、黄炜贲堂本《重编嘉祐集》二十卷附录一卷,清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邵仁泓安乐居刊《苏老泉先生全集》。本书不避伪托及版本之异,汇苏洵传世著作二十一种而影刊之。 本书按照版本系统与时代先后收录历代苏洵著述的存世文献。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著作浩繁,流传甚广,自其身后,整理刊刻其集者甚夥,自两宋至明清至民国乃至今日,苏集都是文人书商刊刻出版的热门书目,其版本之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本书是对历代苏东坡集版本文献的整理汇刊,以刊刻年代为线索,共收录苏东坡集宋本四种、明本十六种,其余清本及民国版本五种。故本书不仅是对苏轼著作的全面收集,也是研究其版本流传的宝库。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分類新編全宋詞(全8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0
呂樹坤等編纂、作家出版社、2013年10月、3894p+647p、大A5精装
分类新编全宋词(1-7)(套装共八册) 吕树坤 编

唐圭璋氏の《全宋詞》を底本とし、宋代以降の様々な典籍を参照し、編纂された本書は、下記の5つの特徴を有する。1、詞調の頭文字の筆画順及び作者の年代順に編集され、宋代の各時期における詞の発展の軌跡を追うことができる。2、各詞牌の源流や意味及び「令」「引」「近」「慢」などの専門用語に説明を加える。3、各作者の略伝を付す。4、《全宋詞輯補》部分で全宋詞の残詞を収載。5、詞牌の筆画順及び作者の年代順により作成された2種類の索引を付し、調べやすい。

本书是在各种版本宋词基础上重新进行编校整理的新版本。它广泛吸收近年来宋词发掘整理和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多种版本参校,纠正错讹,以宋词词牌(包括相近词牌的沿革变迁)为纲,进行编排,按照汉字笔画将宋词归于各个词牌。

目录
一画
一寸金(共8首)
井络天开/柳永
江路/周邦彦
仙李盘根/李弥逊
太母诞辰/曹勋
赠笔工刘衍/吴文英
秋压更长/吴文英
吾爱吾庐/陈允平
楼倚寒城/仇远
一井金(共2首)
绿阴清昼/李鼐
一杯为寿/李鼐
一丛花(共17首)
今年春浅腊侵年/苏轼
谪仙海上驾鲸鱼/晁端礼
年时今夜见师师/秦观
谢济?宗室令郯送酒/晁补之
碧山无意解银鱼/晁补之
再呈十二叔/晁补之
东君密意在花心/晁补之
娟娟微月可庭方/杨无咎
东风吹恨著眉心/袁去华
樽前凝伫漫魂迷/陆游
仙姝天上自无双/陆游
杏花/赵长卿
暮春送别/赵长卿
和张子野/赵长卿
伤春时候一凭阑/程垓
溪堂玩月作/陈亮
次韵斯远/韩?
一丛花令(2首)
伤高怀远几时穷/张先
梨花随月过中庭/李从周
一丝风(1首)
泊松江作/张辑
八画
念奴娇(共452首)
杏花过雨(念奴娇)/沈唐
大江东去(念奴娇)/苏轼
凭高望远(念奴娇)/苏轼
十三画
满江红(共544首)
访雨寻云(满江红)/柳永
万恨千愁(满江红)/柳永
匹马驱驱(满江红)/柳永
飘尽寒梅(满江红)/张先
十九画
鬓云松令(1首)
送傅国华奉使三韩/无名氏
鬓边华(1首)
小梅香细艳浅/无名氏
攀鞍态(1首)
逢迎一笑金难买/贺铸
二十一画
露华(共4首)
次张?云韵/周密
碧桃/王沂孙
晚寒伫立/王沂孙
碧桃/张炎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0
呂樹坤等編纂 、作家出版社 、2013年10月 、3894p+647p 、大A5精装
分类新编全宋词(1-7)(套装共八册) 吕树坤 编 唐圭璋氏の《全宋詞》を底本とし、宋代以降の様々な典籍を参照し、編纂された本書は、下記の5つの特徴を有する。1、詞調の頭文字の筆画順及び作者の年代順に編集され、宋代の各時期における詞の発展の軌跡を追うことができる。2、各詞牌の源流や意味及び「令」「引」「近」「慢」などの専門用語に説明を加える。3、各作者の略伝を付す。4、《全宋詞輯補》部分で全宋詞の残詞を収載。5、詞牌の筆画順及び作者の年代順により作成された2種類の索引を付し、調べやすい。 本书是在各种版本宋词基础上重新进行编校整理的新版本。它广泛吸收近年来宋词发掘整理和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多种版本参校,纠正错讹,以宋词词牌(包括相近词牌的沿革变迁)为纲,进行编排,按照汉字笔画将宋词归于各个词牌。 目录 一画 一寸金(共8首) 井络天开/柳永 江路/周邦彦 仙李盘根/李弥逊 太母诞辰/曹勋 赠笔工刘衍/吴文英 秋压更长/吴文英 吾爱吾庐/陈允平 楼倚寒城/仇远 一井金(共2首) 绿阴清昼/李鼐 一杯为寿/李鼐 一丛花(共17首) 今年春浅腊侵年/苏轼 谪仙海上驾鲸鱼/晁端礼 年时今夜见师师/秦观 谢济?宗室令郯送酒/晁补之 碧山无意解银鱼/晁补之 再呈十二叔/晁补之 东君密意在花心/晁补之 娟娟微月可庭方/杨无咎 东风吹恨著眉心/袁去华 樽前凝伫漫魂迷/陆游 仙姝天上自无双/陆游 杏花/赵长卿 暮春送别/赵长卿 和张子野/赵长卿 伤春时候一凭阑/程垓 溪堂玩月作/陈亮 次韵斯远/韩? 一丛花令(2首) 伤高怀远几时穷/张先 梨花随月过中庭/李从周 一丝风(1首) 泊松江作/张辑 八画 念奴娇(共452首) 杏花过雨(念奴娇)/沈唐 大江东去(念奴娇)/苏轼 凭高望远(念奴娇)/苏轼 十三画 满江红(共544首) 访雨寻云(满江红)/柳永 万恨千愁(满江红)/柳永 匹马驱驱(满江红)/柳永 飘尽寒梅(满江红)/张先 十九画 鬓云松令(1首) 送傅国华奉使三韩/无名氏 鬓边华(1首) 小梅香细艳浅/无名氏 攀鞍态(1首) 逢迎一笑金难买/贺铸 二十一画 露华(共4首) 次张?云韵/周密 碧桃/王沂孙 晚寒伫立/王沂孙 碧桃/张炎

八大山人書画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朱耷、栄宝斎出版社、2024年、精装本
榮寶齋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八大山人书画集 中国现代名家画集 精装2册

《八大山人画集》内容简介:八大山人 (1624~1705),即朱耷,号雪个、个山、人屋、驴屋、八大山人等,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弃姓改名,一度为僧,又当道士,法名传綮,江西南昌人。清初杰出画家,擅山水花卉禽鸟,具有清、奇、狂、冷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极大。书法师承“二王”和颜真卿、苏轼,具有朴茂沉雄的格调兼秀丽灵动的情韵,加之受到王宠的影响,能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极富个性。其书法以简表意,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布局奇险、冷傲、简古,拒人千里却让人心生敬意。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
朱耷 、栄宝斎出版社 、2024年 、精装本
榮寶齋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八大山人书画集 中国现代名家画集 精装2册 《八大山人画集》内容简介:八大山人 (1624~1705),即朱耷,号雪个、个山、人屋、驴屋、八大山人等,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弃姓改名,一度为僧,又当道士,法名传綮,江西南昌人。清初杰出画家,擅山水花卉禽鸟,具有清、奇、狂、冷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极大。书法师承“二王”和颜真卿、苏轼,具有朴茂沉雄的格调兼秀丽灵动的情韵,加之受到王宠的影响,能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极富个性。其书法以简表意,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布局奇险、冷傲、简古,拒人千里却让人心生敬意。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宋学与宋代改革 第三届宋学国際学術研討会論文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
陳義初、華東師範大学、2015年10月
宋学与宋代改革:第三届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陈义初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29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承办的“中华文化(南阳)论坛——第三届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社科界、史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兄弟省市文促会代表等260多人参加了会议。此为该会论文的精华汇编,共63篇,包括朱人求《朱熹书院革新与当代社会》、虞云国《王安石变法动用的“非常相权”与其后的异变》等。

目錄:
序/陈义初
宋代模式的现代思考/罗安鹄
汉宋学的历史嬗变及其论争/孙军红
宋学与汉学的比较与传承/申庆芳
浅议唐宋人心目中的诸葛亮/高二旺张晓刚
从宋太祖、宋太宗驭将策略看宋初社会的转型/晁根池
北宋八大王赵元俨生平新探/仝相卿
寇准的恋阙情怀及其政治得失/惠 冬
“有史以来天地问第一流人物”——范仲淹初探/吴新会
范仲淹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以南宋名臣王十朋为例/杨国宜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北宋名臣贾黯述论/张显运
王安石变法动用的“非常相权”与其后的异变/虞云国
王安石变法的预后思想/郑先兴
程颢与王安石缘何在熙宁变法中渐行渐远/裴高才 魏端任振华
张载与王安石:熙宁变法中的温和派与激进派/卢有才
荆公新学与王安石变法/赵志勋
论宋代荆公学派的文学思想——以王安石为中心/张晓娜 卢 政
两宋之际程门后学对王安石的批判/李敬峰
宋代变法大潮与苏轼个人命运/敖 堃
进士同年、党争与士人关系——立足于苏轼与同年吕惠卿关系的考察/祁
琛云齐丹锋
陈知俭与《干仓渠水利奏立科条》/吴 漫
北宋崇宁四年丕师塔记考/姚军
……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
陳義初 、華東師範大学 、2015年10月
宋学与宋代改革:第三届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陈义初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29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承办的“中华文化(南阳)论坛——第三届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社科界、史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及兄弟省市文促会代表等260多人参加了会议。此为该会论文的精华汇编,共63篇,包括朱人求《朱熹书院革新与当代社会》、虞云国《王安石变法动用的“非常相权”与其后的异变》等。 目錄: 序/陈义初 宋代模式的现代思考/罗安鹄 汉宋学的历史嬗变及其论争/孙军红 宋学与汉学的比较与传承/申庆芳 浅议唐宋人心目中的诸葛亮/高二旺张晓刚 从宋太祖、宋太宗驭将策略看宋初社会的转型/晁根池 北宋八大王赵元俨生平新探/仝相卿 寇准的恋阙情怀及其政治得失/惠 冬 “有史以来天地问第一流人物”——范仲淹初探/吴新会 范仲淹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以南宋名臣王十朋为例/杨国宜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北宋名臣贾黯述论/张显运 王安石变法动用的“非常相权”与其后的异变/虞云国 王安石变法的预后思想/郑先兴 程颢与王安石缘何在熙宁变法中渐行渐远/裴高才 魏端任振华 张载与王安石:熙宁变法中的温和派与激进派/卢有才 荆公新学与王安石变法/赵志勋 论宋代荆公学派的文学思想——以王安石为中心/张晓娜 卢 政 两宋之际程门后学对王安石的批判/李敬峰 宋代变法大潮与苏轼个人命运/敖 堃 进士同年、党争与士人关系——立足于苏轼与同年吕惠卿关系的考察/祁 琛云齐丹锋 陈知俭与《干仓渠水利奏立科条》/吴 漫 北宋崇宁四年丕师塔记考/姚军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精品導讀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900
董寶厚、遼寧美術出版社、2021年01月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精品导读
本书是配合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而出版的导读画册。图书内容与该辽博展览完全一致,包括唐宋八大家的书法、绘画等113件作品。该书通过唐宋八大家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分“文垂千载”“德行笃定”“家国情怀”三部分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本次以导读的形式出版,一次性展示唐宋八大家精品文物之多,级别之高,在国内尚属首次。

目录
唐宋八大家
清佚名韩愈像
清佚名柳宗元像
清佚名欧阳修像
清佚名苏洵像
清佚名苏轼像
清佚名苏辙像
清佚名曾巩像
清佚名王安石像
壹 文垂千载
第一单元 文脉所系
元赵孟頫(传)洪范授受图并楷书尚书洪范
南宋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毛诗唐风图
南宋高宗赵构章草书洛神赋
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元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
明马轼、李在、夏芷归去来兮辞图
第二单元 古文生辉
宋刻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明刻柳宗元唐柳河东集
元刻苏辙东莱标注颍滨先生文集
明刻王安石王荆公文集
第三单元雄唐雅宋
明祝允明草书李白诗赋
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北宋景德镇窑影青瓷刻缠枝花纹执壶
宋钧窑三足炉
贰 德行笃定
第一单元 韩愈——豪健雄放
第二单元 柳宗元——枯澹崔嵬
第三单元 欧阳修——一代文宗
第四单元 苏洵——语不徒发
第五单元 苏轼——触处生春
第六单元 苏辙——汪洋淡泊
第七单元 曾巩——超轶群妍
第八单元 王安石——不世之杰
叁 家国情怀
第一单元 文以明道
第二单元 修身以学
第三单元 孝慈齐家
第四单元 为政以德
第五单元 心忧天下
清拓祁寓藻楷书韩愈平准西碑并序
清拓张照行书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900
董寶厚 、遼寧美術出版社 、2021年01月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精品导读 本书是配合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而出版的导读画册。图书内容与该辽博展览完全一致,包括唐宋八大家的书法、绘画等113件作品。该书通过唐宋八大家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分“文垂千载”“德行笃定”“家国情怀”三部分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本次以导读的形式出版,一次性展示唐宋八大家精品文物之多,级别之高,在国内尚属首次。 目录 唐宋八大家 清佚名韩愈像 清佚名柳宗元像 清佚名欧阳修像 清佚名苏洵像 清佚名苏轼像 清佚名苏辙像 清佚名曾巩像 清佚名王安石像 壹 文垂千载 第一单元 文脉所系 元赵孟頫(传)洪范授受图并楷书尚书洪范 南宋高宗赵构书马和之画毛诗唐风图 南宋高宗赵构章草书洛神赋 北宋佚名摹顾恺之洛神赋图 元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 明马轼、李在、夏芷归去来兮辞图 第二单元 古文生辉 宋刻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明刻柳宗元唐柳河东集 元刻苏辙东莱标注颍滨先生文集 明刻王安石王荆公文集 第三单元雄唐雅宋 明祝允明草书李白诗赋 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 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北宋景德镇窑影青瓷刻缠枝花纹执壶 宋钧窑三足炉 贰 德行笃定 第一单元 韩愈——豪健雄放 第二单元 柳宗元——枯澹崔嵬 第三单元 欧阳修——一代文宗 第四单元 苏洵——语不徒发 第五单元 苏轼——触处生春 第六单元 苏辙——汪洋淡泊 第七单元 曾巩——超轶群妍 第八单元 王安石——不世之杰 叁 家国情怀 第一单元 文以明道 第二单元 修身以学 第三单元 孝慈齐家 第四单元 为政以德 第五单元 心忧天下 清拓祁寓藻楷书韩愈平准西碑并序 清拓张照行书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记

学統(全2冊)(孔子文化大全・史誌類)(影印本)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5,400
[清]熊賜履 脩編、山東友誼、1990、2474p
學統
学统(全二册)孔子文化大全.史志类

清熊赐履撰。赐履字敬修,孝感人,康熙戊戌进士,官至大学士。是书以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周子、二程子、朱子九人为正统,以闵子以下至明罗钦顺二十三人为翼统,以冉伯牛以下至明高攀龙一百七十八人为附统,以荀卿以下至王守仁七人为杂统,以老、庄、杨、墨、告子及二氏之流为异统。夫尚论古人,辨其行事之醇疵,立言之得失,俾后人知所法戒足矣。必锱锱铢铢,较其品第而甲乙之,未免与班固《古今人表》同一悠谬。况薛瑄、胡居仁、罗钦顺俱尊之称字称先生,而伯牛、子路诸贤乃皆卑之而书名,轩轾之间,不知何所确据。又荀况、扬雄、王通、苏轼均以杂统而称子,陆九渊、陈献章、王守仁又以杂统而书字,褒贬之间,亦自乱其例也。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5,400
[清]熊賜履 脩編 、山東友誼 、1990 、2474p
學統 学统(全二册)孔子文化大全.史志类 清熊赐履撰。赐履字敬修,孝感人,康熙戊戌进士,官至大学士。是书以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周子、二程子、朱子九人为正统,以闵子以下至明罗钦顺二十三人为翼统,以冉伯牛以下至明高攀龙一百七十八人为附统,以荀卿以下至王守仁七人为杂统,以老、庄、杨、墨、告子及二氏之流为异统。夫尚论古人,辨其行事之醇疵,立言之得失,俾后人知所法戒足矣。必锱锱铢铢,较其品第而甲乙之,未免与班固《古今人表》同一悠谬。况薛瑄、胡居仁、罗钦顺俱尊之称字称先生,而伯牛、子路诸贤乃皆卑之而书名,轩轾之间,不知何所确据。又荀况、扬雄、王通、苏轼均以杂统而称子,陆九渊、陈献章、王守仁又以杂统而书字,褒贬之间,亦自乱其例也。

蘇軾詩文詞選譯 (修訂版)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200
章培恆主編 曾棗莊 曾弢譯注、鳳凰出版社、2016年04月
苏轼诗文词选译(修订版)》是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之一。选择其诗文词代表作72篇,逐一加以注释与翻译,是一本优秀的普及读物。苏轼是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目录
前言

咏怪石
舟中听大人弹琴
和子由渑池怀旧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
游金山寺
戏子由
都厅题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选一)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中秋月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吴江岸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选一)
初到黄州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不知贵也
东坡八首(选一)
鱼蛮子
洗儿戏作
登州海市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寄蔡子华
感旧诗
荔支叹
椰子冠
过岭二首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南乡子(送述古)
蝶恋花(密州上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望江南(超然台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永遇乐(明月如霜)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洞仙歌(冰肌玉骨)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中秋)
临江仙(夜归临皋)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满庭芳(归去来兮,清溪无底)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
上梅直讲书
教战守策
决壅蔽
留侯论
贾谊论
喜雨亭记
邵茂诚诗集叙
超然台记
日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方山子传
答李方叔书
赤壁赋
后赤壁赋
记承天寺夜游
石钟山记
王安石赠太傅制
《范文正公集》叙
潮州韩文公庙碑
黠鼠赋
答谢民师书
编纂始末
丛书总目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200
章培恆主編 曾棗莊 曾弢譯注 、鳳凰出版社 、2016年04月
苏轼诗文词选译(修订版)》是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之一。选择其诗文词代表作72篇,逐一加以注释与翻译,是一本优秀的普及读物。苏轼是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目录 前言 诗 咏怪石 舟中听大人弹琴 和子由渑池怀旧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 游金山寺 戏子由 都厅题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选一)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中秋月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吴江岸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选一) 初到黄州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不知贵也 东坡八首(选一) 鱼蛮子 洗儿戏作 登州海市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 寄蔡子华 感旧诗 荔支叹 椰子冠 过岭二首 词 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南乡子(送述古) 蝶恋花(密州上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望江南(超然台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永遇乐(明月如霜)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洞仙歌(冰肌玉骨)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中秋) 临江仙(夜归临皋)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满庭芳(归去来兮,清溪无底)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文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 上梅直讲书 教战守策 决壅蔽 留侯论 贾谊论 喜雨亭记 邵茂诚诗集叙 超然台记 日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方山子传 答李方叔书 赤壁赋 后赤壁赋 记承天寺夜游 石钟山记 王安石赠太傅制 《范文正公集》叙 潮州韩文公庙碑 黠鼠赋 答谢民师书 编纂始末 丛书总目

文徴明年譜 上下  年譜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
周道振 张月尊、中华书局
文徵明年谱 上、下 /年谱丛刊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他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仇英、唐寅合称“吴门四家”。文徵明的后裔、门生,也将文徵明书法、绘画艺术发扬光大,对明代的书画艺术影响深远。本书是目前唯一一部文徵明的年谱著作。作者周道振、张月尊研究文氏多年,有《文徵明全集》整理本,本年谱为其研究文氏生平、著作、书画、交游等的成果结晶。本书搜集了大量与文徵明及其家族、交游、门生有关的传记、诗文和书画作品信息,内容极为丰富,是了解和研究文徵明其人及其文学、艺术成就的必读书。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
周道振 张月尊 、中华书局
文徵明年谱 上、下 /年谱丛刊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他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仇英、唐寅合称“吴门四家”。文徵明的后裔、门生,也将文徵明书法、绘画艺术发扬光大,对明代的书画艺术影响深远。本书是目前唯一一部文徵明的年谱著作。作者周道振、张月尊研究文氏多年,有《文徵明全集》整理本,本年谱为其研究文氏生平、著作、书画、交游等的成果结晶。本书搜集了大量与文徵明及其家族、交游、门生有关的传记、诗文和书画作品信息,内容极为丰富,是了解和研究文徵明其人及其文学、艺术成就的必读书。

李贄全集続編:山中一夕話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
[明]李贄 編著 張建業 主編 顔彦 整理、首都師範大学、2023年07月
李贽全集续编 : 山中一夕话 李贄全集續編
(明) 李贽编著 张建业主编 颜彦整理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中一夕话》十四卷,明李贽辑。是书初名《开卷一笑》,后经删改,定名《山中一夕话》。是书凡上下二集,每集各七卷。上集专集词赋传文,所记《麻子赋》《瞎子赋》等专讽人身体貌之短,《惧内经》《娼妓述》主批妒妇娼妓之恶。又如《曲蘖生传》《倾国生传》《孔方生传》《忿戾生传》等特嘲酒色财气。《圊童命书》《破骔帽歌》等则出以方言,与《金陵六院市语》《禁男风晓谕》等篇目合展吴地风俗。再如《十二姬传》《三友传》等寓文人雅趣于修辞行文之间。下集广采历代名人轶事,其卷一专载苏轼笑料,余卷诸说典故毕集,叙鬼神,谈道术,记风俗,呈文采,寄才情于嬉笑怒骂之中,谕劝诫于嘲谑调刺之间,既可为各朝文人儒士生平事迹备考,亦可见历代社会生活之图景。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
[明]李贄 編著 張建業 主編 顔彦 整理 、首都師範大学 、2023年07月
李贽全集续编 : 山中一夕话 李贄全集續編 (明) 李贽编著 张建业主编 颜彦整理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中一夕话》十四卷,明李贽辑。是书初名《开卷一笑》,后经删改,定名《山中一夕话》。是书凡上下二集,每集各七卷。上集专集词赋传文,所记《麻子赋》《瞎子赋》等专讽人身体貌之短,《惧内经》《娼妓述》主批妒妇娼妓之恶。又如《曲蘖生传》《倾国生传》《孔方生传》《忿戾生传》等特嘲酒色财气。《圊童命书》《破骔帽歌》等则出以方言,与《金陵六院市语》《禁男风晓谕》等篇目合展吴地风俗。再如《十二姬传》《三友传》等寓文人雅趣于修辞行文之间。下集广采历代名人轶事,其卷一专载苏轼笑料,余卷诸说典故毕集,叙鬼神,谈道术,记风俗,呈文采,寄才情于嬉笑怒骂之中,谕劝诫于嘲谑调刺之间,既可为各朝文人儒士生平事迹备考,亦可见历代社会生活之图景。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李香岩手批紀評蘇詩 全1函1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2,000
(清)李香岩手批 ; (清)纪昀点评、四川大学出版社
李香巌手批紀評蘇詩  四川大學出版社
该书共12册,全录苏诗,清纪昀点评,清李香岩手批,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是历代研究得最多的文学家。纪昀对苏诗的评点体现了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见识,且能通过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导致准确的评价.其主要优点在于对苏诗与前代诗歌艺术之渊源的揭示、对苏诗艺术特色的评判、对苏诗某些文本的校勘等方面均甚见功力;其缺点在于以其比较保守的诗学观念来批评苏诗的创新之处,故不无谬评.纪批虽然不无偏颇之处,但在总体上瑕不掩瑜,堪称清代苏诗研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几乎尽评苏诗,是一部评论苏诗的专著。李香岩评语是批在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的道光本上的。现已成孤本。这次拟影印出版的李香岩手批纪评苏诗,不仅是第一次面世,也为多年未翻印过的纪评苏诗提供一个新的版本```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李香岩手批紀評蘇詩 全1函12冊

22,000
(清)李香岩手批 ; (清)纪昀点评 、四川大学出版社
李香巌手批紀評蘇詩  四川大學出版社 该书共12册,全录苏诗,清纪昀点评,清李香岩手批,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是历代研究得最多的文学家。纪昀对苏诗的评点体现了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见识,且能通过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导致准确的评价.其主要优点在于对苏诗与前代诗歌艺术之渊源的揭示、对苏诗艺术特色的评判、对苏诗某些文本的校勘等方面均甚见功力;其缺点在于以其比较保守的诗学观念来批评苏诗的创新之处,故不无谬评.纪批虽然不无偏颇之处,但在总体上瑕不掩瑜,堪称清代苏诗研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几乎尽评苏诗,是一部评论苏诗的专著。李香岩评语是批在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的道光本上的。现已成孤本。这次拟影印出版的李香岩手批纪评苏诗,不仅是第一次面世,也为多年未翻印过的纪评苏诗提供一个新的版本```

宋本范文正公文集(全4冊)国学基本典籍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宋)范仲淹、国家図書館、2017年10月
宋本范文正公文集1-4 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宋本范文正公文集(全四册)

本書は「北宋刻本」を底本とする。

北宋刻本《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是现存最早的范集传本。卷端题“范文正公文集”,书口有“集卷一”,有苏轼序。每卷先列出卷内详细篇目,而后正文。卷一为赋, 卷二、三古诗, 四至六律诗, 七义、论、议、易义, 八赞、颂、述、序、记, 九、十书, 十一书、祭文, 十二碑, 十三碑、墓志, 十四墓志, 十五墓志、墓表, 十六墓表、书碑阴、表, 十七、十八表, 十九状, 二十状、札子, 后无序跋。

目錄:
第一册
 序
 卷一 古賦
 卷二 古詩一
 卷三 古詩二
 卷四 律詩一
 卷五 律詩二
 卷六 律詩三

第二册
 卷七 義 論 議
 卷八 讚 頌 述 序 記
 卷九 書一
 卷十 書二

第三册
 卷十一 書三 祭文
 卷十二 碑一
 卷十三 碑二 墓誌一
 卷十四 墓誌二

第四册
 卷十五 墓誌三 墓表一
 卷十六 墓表二 墓碑陰 表一
 卷十七 表二
 卷十八 表三
 卷十九 狀一
 卷二十 狀二 劄子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宋)范仲淹 、国家図書館 、2017年10月
宋本范文正公文集1-4 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宋本范文正公文集(全四册) 本書は「北宋刻本」を底本とする。 北宋刻本《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是现存最早的范集传本。卷端题“范文正公文集”,书口有“集卷一”,有苏轼序。每卷先列出卷内详细篇目,而后正文。卷一为赋, 卷二、三古诗, 四至六律诗, 七义、论、议、易义, 八赞、颂、述、序、记, 九、十书, 十一书、祭文, 十二碑, 十三碑、墓志, 十四墓志, 十五墓志、墓表, 十六墓表、书碑阴、表, 十七、十八表, 十九状, 二十状、札子, 后无序跋。 目錄: 第一册  序  卷一 古賦  卷二 古詩一  卷三 古詩二  卷四 律詩一  卷五 律詩二  卷六 律詩三 第二册  卷七 義 論 議  卷八 讚 頌 述 序 記  卷九 書一  卷十 書二 第三册  卷十一 書三 祭文  卷十二 碑一  卷十三 碑二 墓誌一  卷十四 墓誌二 第四册  卷十五 墓誌三 墓表一  卷十六 墓表二 墓碑陰 表一  卷十七 表二  卷十八 表三  卷十九 狀一  卷二十 狀二 劄子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西台集 貴耳集  古都鄭州文化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970
(宋)毕仲游撰 ; 陈斌校点 . (宋)张端义撰 ; 梁玉玮校点、中州古籍出版社
西台集 . 贵耳集
(古都郑州文化丛书 / 古都郑州文化丛书编委会编 ; 齐岸青主编)
経年劣化、反りあり

《西台集》是一部极有文学价值的作品,毕仲游的文字才华在集中得到尽致展示。其行文议论有据,切情合理,笔锋舒畅,挥洒自如,游刃有馀。《宋史》称:“仲游为文切于事理而有根柢,不为浮夸诡诞戏弄不庄之语。”苏轼的评价略有保留,亦称毕仲游“学贯经史,才通世论,文章精丽,论议有馀”。《四库全书》提要则赞许说:“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馀万万斛之致,于轼文轨辙最近。”其评价几于苏轼等肩。

《西台集》现存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校点者在整理时,采用《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参阅《丛书集成初编》本为互订。从版本来看, 《四库全书》本《西台集》辑录于《永乐大典》而编,应为最完整的版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虽引用了《四库全书》提要,但在编者按语说明其主要采用的是《武英殿聚珍本》, 因此二者又略有差异。校点者现根据《古都郑州文化丛书》编委会的统一体例,仅对原书个别错讹字进行更正,两种版本有相异处,则作校记以注明;集中涉及到与作者交流的重要历史人物,凡史书中有据可考者,也作校记说明。

明清以来,诸多丛书对《贵耳集》多有辑录。《说郛》收录若干篇章,《历代小史》收录一卷,《宝颜堂秘笈》收录二卷,均有删节,直至毛晋辑的《津逮秘书》才将三卷收全。此后清代的《四库全书》、《学津讨原》和民国初年编的《丛书集成初编》均收录为三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编者按语说“《学津》从《津逮》出,故据《津逮》本影印,并附《学津》本提要于后”。实际《丛书集成初编》本在集中同时还选用了《四库全书》本提要。《四库全书》本未注明版本来源,但与《丛书集成初编》本相比较,差别不大。 因此可以推断, 其选用的也是《津逮》本,但又根据某种版本作了校勘,所以又稍稍有别于《津逮》本。尤其是集中涉及到当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四库全书》本编者站在满清统治者的立场,均妄自作了改动,已有悖于张端义的原意。校点者此次选用了《丛书集成初编》所影印的《津逮秘书》本作为底本, 同时又以《四库全书》本作互校。根据《古都郑州文化丛书》编委会的统一体例,仅对书中明显的错讹字进行更正,其馀概从原貌,不作增删。凡两版本不同之处,均以校记以示说明。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970
(宋)毕仲游撰 ; 陈斌校点 . (宋)张端义撰 ; 梁玉玮校点 、 中州古籍出版社
西台集 . 贵耳集 (古都郑州文化丛书 / 古都郑州文化丛书编委会编 ; 齐岸青主编) 経年劣化、反りあり 《西台集》是一部极有文学价值的作品,毕仲游的文字才华在集中得到尽致展示。其行文议论有据,切情合理,笔锋舒畅,挥洒自如,游刃有馀。《宋史》称:“仲游为文切于事理而有根柢,不为浮夸诡诞戏弄不庄之语。”苏轼的评价略有保留,亦称毕仲游“学贯经史,才通世论,文章精丽,论议有馀”。《四库全书》提要则赞许说:“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馀万万斛之致,于轼文轨辙最近。”其评价几于苏轼等肩。 《西台集》现存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校点者在整理时,采用《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参阅《丛书集成初编》本为互订。从版本来看, 《四库全书》本《西台集》辑录于《永乐大典》而编,应为最完整的版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虽引用了《四库全书》提要,但在编者按语说明其主要采用的是《武英殿聚珍本》, 因此二者又略有差异。校点者现根据《古都郑州文化丛书》编委会的统一体例,仅对原书个别错讹字进行更正,两种版本有相异处,则作校记以注明;集中涉及到与作者交流的重要历史人物,凡史书中有据可考者,也作校记说明。 明清以来,诸多丛书对《贵耳集》多有辑录。《说郛》收录若干篇章,《历代小史》收录一卷,《宝颜堂秘笈》收录二卷,均有删节,直至毛晋辑的《津逮秘书》才将三卷收全。此后清代的《四库全书》、《学津讨原》和民国初年编的《丛书集成初编》均收录为三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编者按语说“《学津》从《津逮》出,故据《津逮》本影印,并附《学津》本提要于后”。实际《丛书集成初编》本在集中同时还选用了《四库全书》本提要。《四库全书》本未注明版本来源,但与《丛书集成初编》本相比较,差别不大。 因此可以推断, 其选用的也是《津逮》本,但又根据某种版本作了校勘,所以又稍稍有别于《津逮》本。尤其是集中涉及到当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四库全书》本编者站在满清统治者的立场,均妄自作了改动,已有悖于张端义的原意。校点者此次选用了《丛书集成初编》所影印的《津逮秘书》本作为底本, 同时又以《四库全书》本作互校。根据《古都郑州文化丛书》编委会的统一体例,仅对书中明显的错讹字进行更正,其馀概从原貌,不作增删。凡两版本不同之处,均以校记以示说明。

昭昧詹言(中国古典文学理論批評専著選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050
方東樹著 汪紹楹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544p、平装
表紙汚れ。
昭昧詹言 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 (清)方东树 / 汪绍楹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
《昭昧詹言》是作者论诗之作。正集10卷,写成于道光十九年(1839),专论五言古诗。首卷为通论,以下汉魏、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杜甫、韩愈、黄庭坚各1卷。其后又撰《昭昧詹言续录》2卷,专论七言古诗。前卷为总论,后卷分论从唐代王维、李颀至元代虞集、吴莱等16人。道光二十一年又写成《续昭昧詹言》8卷,专论七言律诗。首卷通论,以下各卷分论初唐诸家、盛唐诸家、杜甫、中唐诸家、李商隐、苏轼与黄庭坚,末卷附论诸家诗话。作为桐城派古文家,他认为古文文法通于诗,“诗与古文一也”(《续昭昧詹言》卷一)。此书即以论古文之法论诗,其大旨皆与作者论文思想相通。作者追求的诗歌标格是既要“义理”蕴蓄深厚,又要“文法”高妙。通过前者使诗歌“合于兴观群怨”,达到作者所期望的社会作用;通过后者攀跻古代名家的高格,他认为为诗必学古人,但不可袭其形貌。更有因有创,做到义理自得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050
方東樹著 汪紹楹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544p 、平装
表紙汚れ。 昭昧詹言 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 (清)方东树 / 汪绍楹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 《昭昧詹言》是作者论诗之作。正集10卷,写成于道光十九年(1839),专论五言古诗。首卷为通论,以下汉魏、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杜甫、韩愈、黄庭坚各1卷。其后又撰《昭昧詹言续录》2卷,专论七言古诗。前卷为总论,后卷分论从唐代王维、李颀至元代虞集、吴莱等16人。道光二十一年又写成《续昭昧詹言》8卷,专论七言律诗。首卷通论,以下各卷分论初唐诸家、盛唐诸家、杜甫、中唐诸家、李商隐、苏轼与黄庭坚,末卷附论诸家诗话。作为桐城派古文家,他认为古文文法通于诗,“诗与古文一也”(《续昭昧詹言》卷一)。此书即以论古文之法论诗,其大旨皆与作者论文思想相通。作者追求的诗歌标格是既要“义理”蕴蓄深厚,又要“文法”高妙。通过前者使诗歌“合于兴观群怨”,达到作者所期望的社会作用;通过后者攀跻古代名家的高格,他认为为诗必学古人,但不可袭其形貌。更有因有创,做到义理自得

王文正公遺事・清虚雑著三編: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080
(宋)王素撰;(宋)王鞏撰;張其凡点校;張叡点校、中華書局、2019年8月
王文正公遺事·清虛雜著三編
唐宋史料笔记:王文正公遗事·清虚杂著三编

本書は、《唐宋史料筆記叢刊》の一つ。北宋真宗時期の名相王旦(957-1017、謚号“文正”)の息子王素が父親の言行を記した《王文正公遺事》及び王旦の孫王鞏が宋朝の故実逸事を記した《聞見近録》《甲申雑記》《随手雑録》の点校集録本。

《王文正公遗事》一卷,宋王素撰,主要记载王旦在真宗朝为相时嘉言懿行。王素为王旦幼子,所述难免为子孙扬诩之词,然与史传相出入,有一定史料价值。

《清虚杂著三编》,包括《闻见近录》一卷、《甲申杂记》一卷、《随手杂录》一卷,宋王巩撰,皆纪东都旧闻,本各自为书,后王巩曾孙王从谨合三书为一编。《闻见近录》所记上起周世宗,下迄宋神宗,而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事为多。《甲申杂记》所记上起仁宗。迄崇宁三年(甲申年)而止。《随手杂录》所记惟周及南唐、吴越各一条,余皆宋事,止于英宗之初。全书虽皆稍涉神怪,而朝廷大事为多。

王巩出身名门,是宋代名相王旦之孙,活跃于北宋后期,与苏轼兄弟过从甚密。因此所记朝廷故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080
(宋)王素撰;(宋)王鞏撰;張其凡点校;張叡点校 、中華書局 、2019年8月
王文正公遺事·清虛雜著三編 唐宋史料笔记:王文正公遗事·清虚杂著三编 本書は、《唐宋史料筆記叢刊》の一つ。北宋真宗時期の名相王旦(957-1017、謚号“文正”)の息子王素が父親の言行を記した《王文正公遺事》及び王旦の孫王鞏が宋朝の故実逸事を記した《聞見近録》《甲申雑記》《随手雑録》の点校集録本。 《王文正公遗事》一卷,宋王素撰,主要记载王旦在真宗朝为相时嘉言懿行。王素为王旦幼子,所述难免为子孙扬诩之词,然与史传相出入,有一定史料价值。 《清虚杂著三编》,包括《闻见近录》一卷、《甲申杂记》一卷、《随手杂录》一卷,宋王巩撰,皆纪东都旧闻,本各自为书,后王巩曾孙王从谨合三书为一编。《闻见近录》所记上起周世宗,下迄宋神宗,而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事为多。《甲申杂记》所记上起仁宗。迄崇宁三年(甲申年)而止。《随手杂录》所记惟周及南唐、吴越各一条,余皆宋事,止于英宗之初。全书虽皆稍涉神怪,而朝廷大事为多。 王巩出身名门,是宋代名相王旦之孙,活跃于北宋后期,与苏轼兄弟过从甚密。因此所记朝廷故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嘉祐集箋注 (中国古典文学叢書・平装)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200
(宋)蘇洵著 曾棗荘・金成禮箋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04月、566p、A5平装本、1冊
ISBN: 9787532501168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嘉祐集笺注(繁体竖排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宋)苏洵 曾枣庄 金成礼 笺注 1993.5(2001.4重印)

苏洵字阴允,人称老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禅符二年(一○○九),卒于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享年五十八岁。洵出身寒微,少喜游荡,年已壮犹不知书,其父苏序亦纵而不问。年二十七始大发愤,然屡试不中。嘉佑初挈二子入京,以雷太简、帐方阵荐,得识欧旸修,为座上客。修称其文有厚之风,并荐陶于朝。修知礼部贡举,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第。自是父子三人名动京师,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苏氏文章辽擅天下。以修举荐,朝廷两次召陶试策论于舍人院,陶辞不就,遂除洵试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礼书,以陶为霸州文安县主簿,舆陈州项城令姚辟阳令眺辟共主修撰。书戍,方奏未报,赍志以殁。
苏洵一生著述甚富,有藩蕴一百卷(舆眺与合修)、谥法三卷、易传十卷(未完稿,后由苏轼续成)、皇佑谧录二十卷(已佚)、文集二十卷。又世所谓苏批孟子一书,章学诚校雠通义斥之为「论文之未流,品藻之下乘」,乃好事者所为托。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200
(宋)蘇洵著 曾棗荘・金成禮箋註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04月 、566p 、A5平装本 、1冊
ISBN: 9787532501168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嘉祐集笺注(繁体竖排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宋)苏洵 曾枣庄 金成礼 笺注 1993.5(2001.4重印) 苏洵字阴允,人称老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禅符二年(一○○九),卒于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享年五十八岁。洵出身寒微,少喜游荡,年已壮犹不知书,其父苏序亦纵而不问。年二十七始大发愤,然屡试不中。嘉佑初挈二子入京,以雷太简、帐方阵荐,得识欧旸修,为座上客。修称其文有厚之风,并荐陶于朝。修知礼部贡举,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第。自是父子三人名动京师,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苏氏文章辽擅天下。以修举荐,朝廷两次召陶试策论于舍人院,陶辞不就,遂除洵试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礼书,以陶为霸州文安县主簿,舆陈州项城令姚辟阳令眺辟共主修撰。书戍,方奏未报,赍志以殁。 苏洵一生著述甚富,有藩蕴一百卷(舆眺与合修)、谥法三卷、易传十卷(未完稿,后由苏轼续成)、皇佑谧录二十卷(已佚)、文集二十卷。又世所谓苏批孟子一书,章学诚校雠通义斥之为「论文之未流,品藻之下乘」,乃好事者所为托。

古文辞類纂箋・三蘇文 全3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0,208
高歩瀛 箋 羅国威 主編、巴蜀書社、2024年12月、844p
古文辭類纂箋‧三蘇文(全3冊) 羅國威(主編)
古文辞类纂笺·三苏文 全3册 高步瀛笺 著 巴蜀书社

本書從高步瀛《古文辭類纂箋》中選取蘇洵、蘇軾、蘇轍的文章,作為《古文辭類纂箋》的單行本,集中展示高氏對三蘇文的箋注。《古文辭類纂箋》是對桐城派大 師姚鼐所編《古文辭類纂》進行匯校、箋疏的集大成之作,被譽為「學問之淵海,考據之門徑」。高氏的箋注不僅對字詞音義進行精確訓釋,而且對各篇文章中之名物制度、學術、政治、地理、職官等等典故皆旁征博引、追本溯源、精心考訂,其精到處被認為可與《日知錄》比肩。高氏對三蘇文章的箋注不僅集前人注釋之大成,而且發前人所未發,在今天仍然具有較大啟發價值。

本书从高步瀛《古文辞类纂笺》中选取苏洵、苏轼、苏辙的文章, 作为《古文辞类纂笺》的单行本, 集中展示高氏对三苏文的笺注。《古文辞类纂笺》是对桐城派大师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进行汇校、笺疏的集大成之作, 被誉为“学问之渊海, 考据之门径”。高氏的笺注不仅对字词音义进行精确训释, 而且对各篇文章中之名物制度、学术、政治、地理、职官等等典故皆旁征博引、追本溯源、精心考订, 其精到处被认为可与《日知录》比肩。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0,208
高歩瀛 箋 羅国威 主編 、巴蜀書社 、2024年12月 、844p
古文辭類纂箋‧三蘇文(全3冊) 羅國威(主編) 古文辞类纂笺·三苏文 全3册 高步瀛笺 著 巴蜀书社 本書從高步瀛《古文辭類纂箋》中選取蘇洵、蘇軾、蘇轍的文章,作為《古文辭類纂箋》的單行本,集中展示高氏對三蘇文的箋注。《古文辭類纂箋》是對桐城派大 師姚鼐所編《古文辭類纂》進行匯校、箋疏的集大成之作,被譽為「學問之淵海,考據之門徑」。高氏的箋注不僅對字詞音義進行精確訓釋,而且對各篇文章中之名物制度、學術、政治、地理、職官等等典故皆旁征博引、追本溯源、精心考訂,其精到處被認為可與《日知錄》比肩。高氏對三蘇文章的箋注不僅集前人注釋之大成,而且發前人所未發,在今天仍然具有較大啟發價值。 本书从高步瀛《古文辞类纂笺》中选取苏洵、苏轼、苏辙的文章, 作为《古文辞类纂笺》的单行本, 集中展示高氏对三苏文的笺注。《古文辞类纂笺》是对桐城派大师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进行汇校、笺疏的集大成之作, 被誉为“学问之渊海, 考据之门径”。高氏的笺注不仅对字词音义进行精确训释, 而且对各篇文章中之名物制度、学术、政治、地理、职官等等典故皆旁征博引、追本溯源、精心考订, 其精到处被认为可与《日知录》比肩。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放翁詞編年箋注.増訂本(中国古典文学叢書・平装)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640
[宋]陸遊著 夏承燾 呉熊和箋注 陶然訂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08月、平装
放翁詞編年箋注(增訂本)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陸游(1125-1210)は、中国文学史上おいて重要な地位を占める宋代詩人であるが、その詞作も「繊麗処似秦観,雄慨処似蘇軾,超爽処似辛棄疾」と高く評価されている。著名な文学理論家夏承燾により編纂された『放翁詞編年箋注』は、陸游のすべての詞作に編年・箋注を加え、各版本の題跋や伝記及び年譜簡編を付した『放翁詞』の最善本である。本重印版は、新しく輯評・総評部分を加えた上で、本文の箋注部分や附録の題跋部分にも増補を行ってい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著名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著作。他的词也很有名,前人称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超爽处似辛弃疾。本书辑录陆游现存全部词作,编年笺注,后附各本题跋、传记及年谱简编。笺注者夏承焘、吴熊和师徒二人都是著名词学家。这次重印,由吴熊和弟子陶然负责订补,新增辑评、总评两个部分,正文笺注和附录题跋亦有增补,从而使本书更趋完备。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640
[宋]陸遊著 夏承燾 呉熊和箋注 陶然訂補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年08月 、平装
放翁詞編年箋注(增訂本)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陸游(1125-1210)は、中国文学史上おいて重要な地位を占める宋代詩人であるが、その詞作も「繊麗処似秦観,雄慨処似蘇軾,超爽処似辛棄疾」と高く評価されている。著名な文学理論家夏承燾により編纂された『放翁詞編年箋注』は、陸游のすべての詞作に編年・箋注を加え、各版本の題跋や伝記及び年譜簡編を付した『放翁詞』の最善本である。本重印版は、新しく輯評・総評部分を加えた上で、本文の箋注部分や附録の題跋部分にも増補を行ってい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著名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著作。他的词也很有名,前人称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超爽处似辛弃疾。本书辑录陆游现存全部词作,编年笺注,后附各本题跋、传记及年谱简编。笺注者夏承焘、吴熊和师徒二人都是著名词学家。这次重印,由吴熊和弟子陶然负责订补,新增辑评、总评两个部分,正文笺注和附录题跋亦有增补,从而使本书更趋完备。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蘇軾謫黄時期之境界發展研究:以舟與松竹之意象為中心(中國文學研究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860
洪麗玫 著、臺灣學生書局、2023年02月
苏轼谪黄时期之境界发展研究:以舟与松竹之意象为中心【POD】港台原版 洪丽玫 台湾学生书局

本書主要探討蘇軾謫黃時期之精神境界,藉田園、竹、松、舟等四種意象之微觀分析,抉發其境界之發展歷程及具體展現。筆者以〈東坡八首〉為討論蘇軾謫黃時期田園詩書寫之主要素材。據本人研究〈東坡八首〉中實有三層重大心靈轉折,分別是:天窮、天不窮、天養,表現他由躬耕田園體悟性命天道之歷程。同時此組詩亦是其它意象竹、松、舟解讀的重要參照。我們由此衍生蘇軾謫黃時期之竹意象書寫(早期畏天盡性之竹、晚期成己成物之竹);松意象書寫(早期修身之松、晚期俟命之松);舟意象書寫(晚期主客相安之舟、虛幻之舟、思義之舟)。本文藉此探究蘇軾精神境界之發展,考察其義理之終極根源是為「出入佛老而歸於儒」。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蘇軾謫黃時期之精神境界──以〈東坡八首〉為論
第三章 蘇軾謫黃州時期之精神境界──以竹之意象為論
第四章 蘇軾謫黃時期之精神境界──以松之意象為論
第五章 蘇軾謫黃時期之精神境界──以舟之意象為論
第六章 結 論
參考書目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860
洪麗玫 著 、臺灣學生書局 、2023年02月
苏轼谪黄时期之境界发展研究:以舟与松竹之意象为中心【POD】港台原版 洪丽玫 台湾学生书局 本書主要探討蘇軾謫黃時期之精神境界,藉田園、竹、松、舟等四種意象之微觀分析,抉發其境界之發展歷程及具體展現。筆者以〈東坡八首〉為討論蘇軾謫黃時期田園詩書寫之主要素材。據本人研究〈東坡八首〉中實有三層重大心靈轉折,分別是:天窮、天不窮、天養,表現他由躬耕田園體悟性命天道之歷程。同時此組詩亦是其它意象竹、松、舟解讀的重要參照。我們由此衍生蘇軾謫黃時期之竹意象書寫(早期畏天盡性之竹、晚期成己成物之竹);松意象書寫(早期修身之松、晚期俟命之松);舟意象書寫(晚期主客相安之舟、虛幻之舟、思義之舟)。本文藉此探究蘇軾精神境界之發展,考察其義理之終極根源是為「出入佛老而歸於儒」。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蘇軾謫黃時期之精神境界──以〈東坡八首〉為論 第三章 蘇軾謫黃州時期之精神境界──以竹之意象為論 第四章 蘇軾謫黃時期之精神境界──以松之意象為論 第五章 蘇軾謫黃時期之精神境界──以舟之意象為論 第六章 結 論 參考書目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且共從容:唐宋詞講稿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960
姚旭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4年12月、平装
且共从容:唐宋词讲稿
唐宋词以其优美的文体和深曲要眇的抒情能力吸引着当代大学生进入词的世界。本讲稿授学生和读者以读词之法,更意在培养爱好者的一颖诗心。本讲稿以史为脉,以名家专讲为体例,每讲围绕一位重要词家,缘词史背景及问题导入,精读其系列作品,从语言修辞、情调意象、章法格律、文化典故、历史环境等多角度打开词境、探入词心,进行洞微察隐而别开生面的解析,既激活美感经验,也照亮理性觉知。十讲力图呈现十位古代文人的个体人生和精神世界,并建立与当下你我的心灵对话。讲稿定名为“且共从容”,即包含两重含义,或谓宋型文化的两种精神: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珍爱;对人生诸般境遇的态度和应对。 本书适合大学生、古典诗词爱好者和普通读者使用。

目录
第一讲 屏风流光:温庭筠和花间风调
第二讲 天上人间:李煜词的“担荷”
第三讲 庭院深深:晏殊词的内宇宙开拓
第四讲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词边人生
第五讲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苏轼词的再开拓和士大夫气象
第六讲 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和婉约“词心”
第七讲 词中清夏:周邦彦词的体物言情
第八讲 独上兰舟: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和性别超越
第九讲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和南渡词坛的雄音
第十讲 暗香疏影:姜夔词的冷韵幽香
参考文献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960
姚旭峯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24年12月 、平装
且共从容:唐宋词讲稿 唐宋词以其优美的文体和深曲要眇的抒情能力吸引着当代大学生进入词的世界。本讲稿授学生和读者以读词之法,更意在培养爱好者的一颖诗心。本讲稿以史为脉,以名家专讲为体例,每讲围绕一位重要词家,缘词史背景及问题导入,精读其系列作品,从语言修辞、情调意象、章法格律、文化典故、历史环境等多角度打开词境、探入词心,进行洞微察隐而别开生面的解析,既激活美感经验,也照亮理性觉知。十讲力图呈现十位古代文人的个体人生和精神世界,并建立与当下你我的心灵对话。讲稿定名为“且共从容”,即包含两重含义,或谓宋型文化的两种精神: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珍爱;对人生诸般境遇的态度和应对。 本书适合大学生、古典诗词爱好者和普通读者使用。 目录 第一讲 屏风流光:温庭筠和花间风调 第二讲 天上人间:李煜词的“担荷” 第三讲 庭院深深:晏殊词的内宇宙开拓 第四讲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词边人生 第五讲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苏轼词的再开拓和士大夫气象 第六讲 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和婉约“词心” 第七讲 词中清夏:周邦彦词的体物言情 第八讲 独上兰舟: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和性别超越 第九讲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和南渡词坛的雄音 第十讲 暗香疏影:姜夔词的冷韵幽香 参考文献

元本稼軒長短句(全2冊)国学基本典籍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
(宋)辛棄疾 撰、国家図書館、2022年01月
元本稼軒長短句1、2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元本稼轩长短句(全二册)

本書は南宋を代表する詞人辛棄疾の詞集「稼軒長短句」の元本を影印する。

本书所选底本为国家图书馆所藏元刻本,全书十二卷,共辑录辛弃疾词573首,传世孤本,卷十二后有“大德己亥中吕月刊毕于广信书院,后学孙粹然、同职张公俊两行。书中钤有袁氏鱼叔、梦鲤、朱之赤鉴赏、黄丕烈印、荛圃、曾藏汪阆源家、宋存书室等印,表明原书在清代由藏书家黄丕烈转归藏书家汪士钟所有,后入藏另一藏书家杨以增海源阁。近代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得于海源阁后,慨然捐中国献国家图书馆。该书还有清黄丕烈、顾广圻跋以及陶梁、瞿中溶、汪鸣銮、王鹏运、许玉瑑等名家题款,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还极具观赏价值。

稼轩长短句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而并称为苏辛,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其词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

目录
第一册
黄丕烈題識
目錄
卷一
哨遍
六州歌頭
蘭陵王
賀新郎
卷二 念
奴嬌 沁
園春
卷三
水調歌頭
玉蝴蝶
卷四
滿江紅
木蘭花
卷五
水龍吟
摸魚兒
……
第二册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
(宋)辛棄疾 撰 、国家図書館 、2022年01月
元本稼軒長短句1、2國學基本典籍叢刊 国家图书馆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元本稼轩长短句(全二册) 本書は南宋を代表する詞人辛棄疾の詞集「稼軒長短句」の元本を影印する。 本书所选底本为国家图书馆所藏元刻本,全书十二卷,共辑录辛弃疾词573首,传世孤本,卷十二后有“大德己亥中吕月刊毕于广信书院,后学孙粹然、同职张公俊两行。书中钤有袁氏鱼叔、梦鲤、朱之赤鉴赏、黄丕烈印、荛圃、曾藏汪阆源家、宋存书室等印,表明原书在清代由藏书家黄丕烈转归藏书家汪士钟所有,后入藏另一藏书家杨以增海源阁。近代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得于海源阁后,慨然捐中国献国家图书馆。该书还有清黄丕烈、顾广圻跋以及陶梁、瞿中溶、汪鸣銮、王鹏运、许玉瑑等名家题款,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还极具观赏价值。 稼轩长短句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而并称为苏辛,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其词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 目录 第一册 黄丕烈題識 目錄 卷一 哨遍 六州歌頭 蘭陵王 賀新郎 卷二 念 奴嬌 沁 園春 卷三 水調歌頭 玉蝴蝶 卷四 滿江紅 木蘭花 卷五 水龍吟 摸魚兒 …… 第二册

蘇轍集(全4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630
陳宏天 高秀芳点校、中華書局、1990年08月、A5平装本
蘇轍集 1-4/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1990年8月第1版 1990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苏辙集(全四册)平装.繁体竖排 中华书局 陈宏天、高秀芳点校

現存する蘇轍の作品をすべて収録。明王執礼校刊本を底本とし、残宋本、明蜀中活字本、《三蘇集》本等を主要校本として、校勘をほどこす。附:篇名索引。(繁体字)1990.8

收入现存苏辙全部的作品,用明王执礼校刊本为底本,用残宋本、明蜀中活字本、三苏集本等为主要校本,纠缪补缺,详加校勘,逐篇撰写校记,并加新式标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用之书。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饱读经史,性情沉静,为人耿介,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数十年的政治生涯,几经沉浮。晚年闲苏辙诗文集是苏辙生前亲手编定的,有《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共九十六卷,此次整理标点,以明万历年间清梦轩刊本为底本,校勘宋明清众本,点校者又据群籍辑为《栾城集补佚》一卷,以及刘尚荣《苏辙佚著辑考》辑录的数十篇佚文,合称为《苏辙集》。并辑录历代序跋、提要,以及宋代孙汝听撰写的《苏颍滨年表》,作为附录,以便研究者参考。卷末编有《苏辙集篇目索引》,以便检索。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630
陳宏天 高秀芳点校 、中華書局 、1990年08月 、A5平装本
蘇轍集 1-4/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1990年8月第1版 1990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苏辙集(全四册)平装.繁体竖排 中华书局 陈宏天、高秀芳点校 現存する蘇轍の作品をすべて収録。明王執礼校刊本を底本とし、残宋本、明蜀中活字本、《三蘇集》本等を主要校本として、校勘をほどこす。附:篇名索引。(繁体字)1990.8 收入现存苏辙全部的作品,用明王执礼校刊本为底本,用残宋本、明蜀中活字本、三苏集本等为主要校本,纠缪补缺,详加校勘,逐篇撰写校记,并加新式标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用之书。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饱读经史,性情沉静,为人耿介,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数十年的政治生涯,几经沉浮。晚年闲苏辙诗文集是苏辙生前亲手编定的,有《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共九十六卷,此次整理标点,以明万历年间清梦轩刊本为底本,校勘宋明清众本,点校者又据群籍辑为《栾城集补佚》一卷,以及刘尚荣《苏辙佚著辑考》辑录的数十篇佚文,合称为《苏辙集》。并辑录历代序跋、提要,以及宋代孙汝听撰写的《苏颍滨年表》,作为附录,以便研究者参考。卷末编有《苏辙集篇目索引》,以便检索。

黄庭堅書法字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徐剣琴、上海辞書出版社、2019年06月
黄庭坚书法字典 徐剑琴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書道と辞書出版老店上海辞書出版社が出版した有名な書法字典シリーズ。掲載した書体は、各大博物館や著名なコレクションからの正確な作品を選び抜かれており、各書体における出典の情報が明記されており、研究や学習において貴重な参考資料となります。そして、拡大と縮小以外、技術的な処理せず、原作品のままの状態で書法作品の本来の魅力を100%再現しているため、書道愛好家や学習者にとって非常に魅力的な教材となっています。

この辞典は索引が付いており、簡単かつ便利に使用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ピンイン(中国語のローマ字表記)や筆画の検索方法で効率的に単語を探すことができます。初心者から上級者まで、幅広いニーズに応えます。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人。受怀素、杨凝式、《瘗鹤铭》影响,形成奇险的书风。传世行书有《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王长者墓志稿》等。本字典将黄庭坚书法作品结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拼音索引、笔画索引,方便检索。入选书迹均采自各大博物馆馆藏标准件作品,因此是真伪甄别、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实用工具书和行草书临摹创作的范本。

目录
凡例
拼音索引
笔画索引
正文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徐剣琴 、上海辞書出版社 、2019年06月
黄庭坚书法字典 徐剑琴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書道と辞書出版老店上海辞書出版社が出版した有名な書法字典シリーズ。掲載した書体は、各大博物館や著名なコレクションからの正確な作品を選び抜かれており、各書体における出典の情報が明記されており、研究や学習において貴重な参考資料となります。そして、拡大と縮小以外、技術的な処理せず、原作品のままの状態で書法作品の本来の魅力を100%再現しているため、書道愛好家や学習者にとって非常に魅力的な教材となっています。 この辞典は索引が付いており、簡単かつ便利に使用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ピンイン(中国語のローマ字表記)や筆画の検索方法で効率的に単語を探すことができます。初心者から上級者まで、幅広いニーズに応えます。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人。受怀素、杨凝式、《瘗鹤铭》影响,形成奇险的书风。传世行书有《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王长者墓志稿》等。本字典将黄庭坚书法作品结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拼音索引、笔画索引,方便检索。入选书迹均采自各大博物馆馆藏标准件作品,因此是真伪甄别、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实用工具书和行草书临摹创作的范本。 目录 凡例 拼音索引 笔画索引 正文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志雅堂雑鈔・雲煙過眼録・澄懐録(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850
[宋]周密撰/鄧子勉点校、中華書局、2018年11月
志雅堂雜鈔·雲煙過眼錄·澄懷錄
志雅堂杂钞·云烟过眼录·澄怀录(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志雅堂雑鈔』は『粤雅堂叢書』本、『雲煙過眼録』は陸氏刻『十万巻楼叢書』本、『澄懐録』は影印した古涿百川子高氏鈔本を底本として整理。今回、2000年初版(遼寧教育出版社)を増補修訂。(繁体字縦組)

周密是宋元之际著名文人,赵翼《陔馀丛考》称赞其书其人:“在宋人说部中最可观,洵能文之士也。”本书即收周密所撰笔记三种:《志雅堂杂钞》、《云烟过眼录》、《澄怀录》。 《志雅堂杂钞》250馀条,记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六七年间事。与《癸辛杂识》《云烟过眼录》等互有出入。部分条目系有明确的年月日,形同日记。全书分为“图画碑帖”、“诸玩”、“宝器”、“人事”、“医药”、“阴阳算术”、“仙佛”、“书史”八类。其中“图画碑帖”“诸玩”“宝器”三类占全书一半以上,体现了周密博雅好古、靡不究心的生活趣味。南宋风流,钱塘掌故,可略得其概。 《云烟过眼录》为作者晚年入元后所撰。周密多蓄法书名画,此书即专录字画古玩,加以品评,与《志雅堂杂钞》关系密切,二种颇有重见者,然互有详略。原名应是《烟云过眼录》,取苏轼“譬之烟云之过眼”之意。 《澄怀录》二卷,周氏晚年寓居杭州,遇胜日好怀,恣游于山水间,与幽人雅士谈谐吟啸。酒酣之余,浩歌咏志。此书采撷唐宋人登临游胜,流连光景的文字70馀条,或只言片语,或长篇纪游,语清隽而意旷达。以达“澄怀观道”之境,以示高山景行之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明人清谈小品实滥觞于此书。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850
[宋]周密撰/鄧子勉点校 、中華書局 、2018年11月
志雅堂雜鈔·雲煙過眼錄·澄懷錄 志雅堂杂钞·云烟过眼录·澄怀录(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志雅堂雑鈔』は『粤雅堂叢書』本、『雲煙過眼録』は陸氏刻『十万巻楼叢書』本、『澄懐録』は影印した古涿百川子高氏鈔本を底本として整理。今回、2000年初版(遼寧教育出版社)を増補修訂。(繁体字縦組) 周密是宋元之际著名文人,赵翼《陔馀丛考》称赞其书其人:“在宋人说部中最可观,洵能文之士也。”本书即收周密所撰笔记三种:《志雅堂杂钞》、《云烟过眼录》、《澄怀录》。 《志雅堂杂钞》250馀条,记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六七年间事。与《癸辛杂识》《云烟过眼录》等互有出入。部分条目系有明确的年月日,形同日记。全书分为“图画碑帖”、“诸玩”、“宝器”、“人事”、“医药”、“阴阳算术”、“仙佛”、“书史”八类。其中“图画碑帖”“诸玩”“宝器”三类占全书一半以上,体现了周密博雅好古、靡不究心的生活趣味。南宋风流,钱塘掌故,可略得其概。 《云烟过眼录》为作者晚年入元后所撰。周密多蓄法书名画,此书即专录字画古玩,加以品评,与《志雅堂杂钞》关系密切,二种颇有重见者,然互有详略。原名应是《烟云过眼录》,取苏轼“譬之烟云之过眼”之意。 《澄怀录》二卷,周氏晚年寓居杭州,遇胜日好怀,恣游于山水间,与幽人雅士谈谐吟啸。酒酣之余,浩歌咏志。此书采撷唐宋人登临游胜,流连光景的文字70馀条,或只言片语,或长篇纪游,语清隽而意旷达。以达“澄怀观道”之境,以示高山景行之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明人清谈小品实滥觞于此书。

蘇東坡辞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620
蒋藍、四川人民出版、2023年08月
蘇東坡辭典(精) 蒋蓝 四川人民出版社
苏东坡辞典(苏轼的多核人生)

何謂“蘇東坡之路”? 蘇東坡從官場事務裡提 純有益的救世思想,從世俗 生活中淬就生活真味,從曆 史的積澱中托舉映照未來的 靈智水光。他一度在人世、 出世、遺世之間悲歎、猶疑 和遊走,在下降升騰與百折 千回的過程裡,他俯身民眾 、紮根大地的秉性,成為他 曲折艱險人生的路標,構成 了一條鮮花與荊棘叢生、榮 耀與失落並存、才氣與膽氣 共釀的“蘇東坡之路”。 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提 取蘇軾的人生大事件,在64 年的人生經歷中點出東坡的 傳奇所在。 成長、文氣、超然、入 世,每一個詞條展現一個別 樣的蘇軾。
本辞典以86个按音序排列的词条,完成对苏东坡重大地缘、事件的工笔式描摹。苏东坡走过全国70多个城市,可能是中国文人中行路最远的人;他为人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在70多座城市留下了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生命智慧、文学书法智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苏东坡辞典》不但是一部诗性人文之书,也是关于对苏东坡另辟蹊径的深刻解读,更是一部凸显自由的东坡文化的精神史。该书是推动四川特色文化,深度开发巴蜀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特色内容的书稿;据人民网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苏东坡名言诗名,其治国思想受苏东坡影响。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考察,强调三苏一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生家风”是传统文化传承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作为出版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苏东坡辞典》正是加强东坡文化研究和传播,让东坡文化走向世界代代相传的重要出版物。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读者体验俱佳,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一定的出版价值和社会效益。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620
蒋藍 、四川人民出版 、2023年08月
蘇東坡辭典(精) 蒋蓝 四川人民出版社 苏东坡辞典(苏轼的多核人生) 何謂“蘇東坡之路”? 蘇東坡從官場事務裡提 純有益的救世思想,從世俗 生活中淬就生活真味,從曆 史的積澱中托舉映照未來的 靈智水光。他一度在人世、 出世、遺世之間悲歎、猶疑 和遊走,在下降升騰與百折 千回的過程裡,他俯身民眾 、紮根大地的秉性,成為他 曲折艱險人生的路標,構成 了一條鮮花與荊棘叢生、榮 耀與失落並存、才氣與膽氣 共釀的“蘇東坡之路”。 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提 取蘇軾的人生大事件,在64 年的人生經歷中點出東坡的 傳奇所在。 成長、文氣、超然、入 世,每一個詞條展現一個別 樣的蘇軾。 本辞典以86个按音序排列的词条,完成对苏东坡重大地缘、事件的工笔式描摹。苏东坡走过全国70多个城市,可能是中国文人中行路最远的人;他为人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在70多座城市留下了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生命智慧、文学书法智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苏东坡辞典》不但是一部诗性人文之书,也是关于对苏东坡另辟蹊径的深刻解读,更是一部凸显自由的东坡文化的精神史。该书是推动四川特色文化,深度开发巴蜀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特色内容的书稿;据人民网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苏东坡名言诗名,其治国思想受苏东坡影响。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考察,强调三苏一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生家风”是传统文化传承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作为出版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苏东坡辞典》正是加强东坡文化研究和传播,让东坡文化走向世界代代相传的重要出版物。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读者体验俱佳,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一定的出版价值和社会效益。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巴蜀珍本叢書集成 第1輯 全8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76,000
李勇先 主編、巴蜀書社、2022年05月
巴蜀珍本丛书集成 第一辑 全八册 巴蜀书社

巴蜀自古有文集汇编的传统,如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辑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花间集》,明杨慎纂辑《全蜀艺文志》等。到了清代,著名学者李调元及其后继者将清乾隆及其以前两百余种巴蜀学人著述编入《函海》和《续函海》之中,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巴蜀文献进行最系统的搜集和整理,也是巴蜀学人所编的第一部丛书。

清代以前,巴蜀学人汇编成果主要体现在将不同作者诗文总集加以汇编。如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辑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花间集》,明杨慎纂辑《全蜀艺文志》,明杜应芳、胡承诏续纂《补续全蜀艺文志》,张沆辑《国朝蜀诗略》、孙桐生辑《国朝全蜀诗钞》等。到了清代,著名学者绵州李调元及其后继者将清乾隆及其以前两百余种巴蜀学人著述编入《函海》和《续函海》之中,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巴蜀文献进行最系统的搜集和整理,也是巴蜀学人所编的第一部丛书。此后,巴蜀学人编纂了一系列丛书,如清道光间鹅溪孙氏撰辑刊刻《古棠书屋丛书》,民国十二年新津胡淦辑刻《壁经堂丛书》,成都大关唐氏刻《怡兰堂丛书》等。另外,自宋代以来,巴蜀学人也非常重视个人著述成果的汇集和整理,如苏轼、苏辙《两苏经解》,蒲江魏了翁《鹤山全书》,新都杨慎《升庵全书》《总纂升庵合集》等。

本集成将清代以来巴蜀学人所编丛书以及宋以来巴蜀学人个人著作集加以整理,共选收巴蜀丛书三十一种,分十二辑影印出版,收入《壁经堂丛书》《巴山七种》《守中正斋丛书》《止园丛书》《古棠书屋丛书》《寿栎庐丛书》《总纂升庵合集》《杨升庵杂著十四种》《问琴阁丛书》《观象庐丛书》《费氏遗书三种》《四益馆经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维摩精舍丛书》《函海》《怀庵遗集》《益雅堂丛书》《代耕堂全集》《怀潞园丛刊》等,为学术界进行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文献资料。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76,000
李勇先 主編 、巴蜀書社 、2022年05月
巴蜀珍本丛书集成 第一辑 全八册 巴蜀书社 巴蜀自古有文集汇编的传统,如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辑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花间集》,明杨慎纂辑《全蜀艺文志》等。到了清代,著名学者李调元及其后继者将清乾隆及其以前两百余种巴蜀学人著述编入《函海》和《续函海》之中,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巴蜀文献进行最系统的搜集和整理,也是巴蜀学人所编的第一部丛书。 清代以前,巴蜀学人汇编成果主要体现在将不同作者诗文总集加以汇编。如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辑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词集《花间集》,明杨慎纂辑《全蜀艺文志》,明杜应芳、胡承诏续纂《补续全蜀艺文志》,张沆辑《国朝蜀诗略》、孙桐生辑《国朝全蜀诗钞》等。到了清代,著名学者绵州李调元及其后继者将清乾隆及其以前两百余种巴蜀学人著述编入《函海》和《续函海》之中,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巴蜀文献进行最系统的搜集和整理,也是巴蜀学人所编的第一部丛书。此后,巴蜀学人编纂了一系列丛书,如清道光间鹅溪孙氏撰辑刊刻《古棠书屋丛书》,民国十二年新津胡淦辑刻《壁经堂丛书》,成都大关唐氏刻《怡兰堂丛书》等。另外,自宋代以来,巴蜀学人也非常重视个人著述成果的汇集和整理,如苏轼、苏辙《两苏经解》,蒲江魏了翁《鹤山全书》,新都杨慎《升庵全书》《总纂升庵合集》等。 本集成将清代以来巴蜀学人所编丛书以及宋以来巴蜀学人个人著作集加以整理,共选收巴蜀丛书三十一种,分十二辑影印出版,收入《壁经堂丛书》《巴山七种》《守中正斋丛书》《止园丛书》《古棠书屋丛书》《寿栎庐丛书》《总纂升庵合集》《杨升庵杂著十四种》《问琴阁丛书》《观象庐丛书》《费氏遗书三种》《四益馆经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维摩精舍丛书》《函海》《怀庵遗集》《益雅堂丛书》《代耕堂全集》《怀潞园丛刊》等,为学术界进行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文献资料。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宋人家風伝承 宋韵文化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580
陳栄高 朱子一、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4年07月
宋人家风传承(宋韵文化丛书)
陈荣高,朱子一 著 胡坚 编

宋代是一个“郁郁乎文哉”的时代,宋代的家风家训家规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除了弘扬传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之外,治生、制用、人道和惩罚也成为这个时期家风家训的要求。以古为鉴,其中仍有新意值得探寻。作者择取10位宋代名人,对其个人和家族进行研究和解读,发现名人家风内核各有侧重,但其中强烈的济世情怀始终如一:家风从来不只是让自家子弟独善其身,更是兼济天下之心法。此外,本书中绝大多数的精神核心,依然在千年后的同一片土地上传承、生长着,依然熠熠生辉。

目录
第一篇 钱镠 祖武是绳,清芬世守
一、“祖武是绳,清芬世守”家风之形成
二、“祖武是绳,清芬世守”家风之传承
三、“祖武是绳,清芬世守”走进现代
第二篇 范仲淹 先忧后乐,济世情怀
一、生于忧患,立志济世
二、进亦忧,退亦忧
三、创范氏义庄,家风泽后人
四、仁人之心,流布千载
第三篇 苏轼 非义不取,卓尔可风
一、非义不取精神的家族传承
二、非义不取精神的现代传承
第四篇 郑义门 一钱尺帛无敢私
一、孝义并举的家国理想之形成
二、以礼治家的礼仪实践
三、郑氏家范的当代影响
第五篇 四明史氏 崇学孝亲,知人善用
一、崇学孝亲家风之源流
二、史浩与崇学孝亲家风之发展
三、崇学孝亲之家族传承
四、崇学孝亲精神之现代表现
第六篇 王十朋 植德积善,廉孝传家
一、廉孝家风的家族起源
二、王十朋廉孝家风的内涵
三、廉乘孝家风的后世影响
第七篇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爱国主义家风的孕育
二、初人仕途,爱国主义家风的形成
三、宦海沉浮,爱国主义家风的成熟
四、临终示儿,爱国主义家风的传承
五、爱国主义家风的影响
第八篇 昌祖谦 直言纳谏,振家兴邦
一、直言纳谏精神的形成
二、吕祖谦直言纳谏的家族影响
三、直言纳谏精神在现代的传承
第九篇 陈亮 君子周而不比
一、“周而不比”家风之肇始卜
二、陈亮“周而不比”之风
三、“周而不比”之于后世了
第十篇 叶适 务实而天地宽,务虚则空无益
一、“务实不务虚”之塑成
二、叶适的“务实不务虚”
三、“务实不务虚”之后世传承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580
陳栄高 朱子一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24年07月
宋人家风传承(宋韵文化丛书) 陈荣高,朱子一 著 胡坚 编 宋代是一个“郁郁乎文哉”的时代,宋代的家风家训家规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除了弘扬传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之外,治生、制用、人道和惩罚也成为这个时期家风家训的要求。以古为鉴,其中仍有新意值得探寻。作者择取10位宋代名人,对其个人和家族进行研究和解读,发现名人家风内核各有侧重,但其中强烈的济世情怀始终如一:家风从来不只是让自家子弟独善其身,更是兼济天下之心法。此外,本书中绝大多数的精神核心,依然在千年后的同一片土地上传承、生长着,依然熠熠生辉。 目录 第一篇 钱镠 祖武是绳,清芬世守 一、“祖武是绳,清芬世守”家风之形成 二、“祖武是绳,清芬世守”家风之传承 三、“祖武是绳,清芬世守”走进现代 第二篇 范仲淹 先忧后乐,济世情怀 一、生于忧患,立志济世 二、进亦忧,退亦忧 三、创范氏义庄,家风泽后人 四、仁人之心,流布千载 第三篇 苏轼 非义不取,卓尔可风 一、非义不取精神的家族传承 二、非义不取精神的现代传承 第四篇 郑义门 一钱尺帛无敢私 一、孝义并举的家国理想之形成 二、以礼治家的礼仪实践 三、郑氏家范的当代影响 第五篇 四明史氏 崇学孝亲,知人善用 一、崇学孝亲家风之源流 二、史浩与崇学孝亲家风之发展 三、崇学孝亲之家族传承 四、崇学孝亲精神之现代表现 第六篇 王十朋 植德积善,廉孝传家 一、廉孝家风的家族起源 二、王十朋廉孝家风的内涵 三、廉乘孝家风的后世影响 第七篇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爱国主义家风的孕育 二、初人仕途,爱国主义家风的形成 三、宦海沉浮,爱国主义家风的成熟 四、临终示儿,爱国主义家风的传承 五、爱国主义家风的影响 第八篇 昌祖谦 直言纳谏,振家兴邦 一、直言纳谏精神的形成 二、吕祖谦直言纳谏的家族影响 三、直言纳谏精神在现代的传承 第九篇 陈亮 君子周而不比 一、“周而不比”家风之肇始卜 二、陈亮“周而不比”之风 三、“周而不比”之于后世了 第十篇 叶适 务实而天地宽,务虚则空无益 一、“务实不务虚”之塑成 二、叶适的“务实不务虚” 三、“务实不务虚”之后世传承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古代文学基礎(第2版)-大学文科基本用書.文学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420
韓伝達 隋慧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09月
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第二版)大學文科基本用書‧文學
韩传达 隋慧娟 著

本書在《中國古代文學基礎》(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增加了若干重要的知識點,比原來更豐富、全面。本書是專為電大、函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編寫的中國古代文學教材。既涵括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現象、文學思潮及流派,也重點分析了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是一本深入淺出的教材。

本书以浅近的语言,全面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思潮、流派,重点分析了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借此,读者既可以领略大量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髓,也能知晓千百年来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变迁。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文学
第一节 我国古代文学之源——远古歌谣和远古神话
第二节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三节 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第三节 伟大诗人屈原和楚辞
第二章 秦汉文学
第一节  秦及汉初文学
第二节 汉代的赋
第三节 司马迁和《史记》
第四节 汉乐府民歌
第五节 汉代的诗歌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
第二节 晋代文学
第三节 南北朝诗歌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骈文、散文和小说
第四章 唐五代文学
第一节 初唐诗
第二节 盛唐诗
第三节 李白
第四节 杜甫
第五节 中唐诗
第六节 唐代古文
第七节 晚唐诗
第八节 唐传奇
第九节 唐五代词
第五章 宋金文学
第一节 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第二节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
第三节 苏轼
第四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五节 北宋后期词
第六节 李清照与南渡之际词人
第七节 陆游与中兴诗人
第八节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第九节 南宋后期文学
第十节 辽金文学
第六章 元代文学
第一节 关汉卿
第二节 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三节 白朴和马致远
第四节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第五节 元代散曲与诗文
第六节 宋元南戏
第七节 宋元话本
第七章 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诗歌和散文
第二节 明代戏曲
第三节 明代短篇小说
第四节 明代长篇小说
第八章 清代文学
第一节 清代诗文词
第二节 清代戏曲
第三节 清代小说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420
韓伝達 隋慧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09月
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第二版)大學文科基本用書‧文學 韩传达 隋慧娟 著 本書在《中國古代文學基礎》(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增加了若干重要的知識點,比原來更豐富、全面。本書是專為電大、函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編寫的中國古代文學教材。既涵括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現象、文學思潮及流派,也重點分析了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是一本深入淺出的教材。 本书以浅近的语言,全面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思潮、流派,重点分析了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借此,读者既可以领略大量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髓,也能知晓千百年来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变迁。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文学 第一节 我国古代文学之源——远古歌谣和远古神话 第二节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三节 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第三节 伟大诗人屈原和楚辞 第二章 秦汉文学 第一节  秦及汉初文学 第二节 汉代的赋 第三节 司马迁和《史记》 第四节 汉乐府民歌 第五节 汉代的诗歌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 第二节 晋代文学 第三节 南北朝诗歌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骈文、散文和小说 第四章 唐五代文学 第一节 初唐诗 第二节 盛唐诗 第三节 李白 第四节 杜甫 第五节 中唐诗 第六节 唐代古文 第七节 晚唐诗 第八节 唐传奇 第九节 唐五代词 第五章 宋金文学 第一节 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第二节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 第三节 苏轼 第四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五节 北宋后期词 第六节 李清照与南渡之际词人 第七节 陆游与中兴诗人 第八节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第九节 南宋后期文学 第十节 辽金文学 第六章 元代文学 第一节 关汉卿 第二节 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三节 白朴和马致远 第四节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第五节 元代散曲与诗文 第六节 宋元南戏 第七节 宋元话本 第七章 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诗歌和散文 第二节 明代戏曲 第三节 明代短篇小说 第四节 明代长篇小说 第八章 清代文学 第一节 清代诗文词 第二节 清代戏曲 第三节 清代小说

君幸食:一場貫穿古今的中餐盛宴(訳文紀実系列)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620
[英] 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上海訳文、2024年04月
君幸食(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Invitation to a Banquet

中餐到底是什么?
从麻婆豆腐、东坡肉、一品锅、醉蟹,到小笼包、刀削面、罗宋汤、慈母菜。
从《礼记》《诗经》《本草纲目》《随园食单》,到晏子、屈 原、苏轼、袁枚。
在扶霞看来,中餐是技法,也是哲学;是治愈身心的良药,也是文明与荒蛮的分界。
中餐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也是人们最不了解的烹饪传统。
三十年来,扶霞在世界各地品尝美食,与当地的食材商、厨师和美食家交流,在典籍和食肆中体味中餐的独韵。无论是稻米与大豆的重要渊源、舶来原料的美味诱惑还是佛教素食的悠久历史,你都能在扶霞的观察中读到中餐传统的独有智慧,回应时代的提问和挑战。
中餐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
如果中餐有世界观,一定是食物在灶火、天地、庖厨和餐桌间往复流转。这一次,扶霞以一如既往的幽默笔触、前所未有的精彩视角,从三十道菜出发来谈论中餐的起源、食材、技法乃至思想,仿若一场宴请、一段旅程、一次告白。

目录
开宴序
似是而非的中国菜:糖醋肉球
灶火:中餐的起源
火与食之歌:蜜汁叉烧
谷粮天赐:白米饭
羹调鱼顺:宋嫂鱼羹
生命在于滋养:苦瓜排骨汤
天地:食材的选择
在田间,在箸间:火焖鞭笋
喜蔬乐菜:姜汁芥蓝
躬耕碧波:莼鲈之思
点豆成金:麻婆豆腐
付“猪”一笑:东坡肉
美食无界:涮羊肉
“曲”尽其妙:醉蟹
万物可入菜:虾籽柚皮
舌齿之乐:土步露脸
珍稀的诱惑:赛熊掌
庖厨:烹饪的技艺
大味无形:一品锅
浓淡相宜:糖醋黄河鲤鱼
毫末刀工:鱼生
“蒸蒸”日上:清蒸鲥鱼
火也候也:清熘大玉
千词万法:锅𤌙豆腐
面团“变形记”:刀削面
点燃我心:小笼包
餐桌:食物与思想
甜而非“品”:鸭母捻
行千里,致广大:辣子鸡
无荤之食:干煸“鳝鱼”
诗意田园:炒红薯尖
洋为中用:罗宋汤
食与心:慈母菜
宴后记
过去与未来:杂碎
简史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译后记

【扶霞美食三部曲】鱼翅与花椒9787532777914+寻味东西9787532789566
跨越东西饮食版图打破舌尖上的偏见中餐饮食文化饮食历史译文纪实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620
[英] 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 、上海訳文 、2024年04月
君幸食(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Invitation to a Banquet 中餐到底是什么? 从麻婆豆腐、东坡肉、一品锅、醉蟹,到小笼包、刀削面、罗宋汤、慈母菜。 从《礼记》《诗经》《本草纲目》《随园食单》,到晏子、屈 原、苏轼、袁枚。 在扶霞看来,中餐是技法,也是哲学;是治愈身心的良药,也是文明与荒蛮的分界。 中餐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也是人们最不了解的烹饪传统。 三十年来,扶霞在世界各地品尝美食,与当地的食材商、厨师和美食家交流,在典籍和食肆中体味中餐的独韵。无论是稻米与大豆的重要渊源、舶来原料的美味诱惑还是佛教素食的悠久历史,你都能在扶霞的观察中读到中餐传统的独有智慧,回应时代的提问和挑战。 中餐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 如果中餐有世界观,一定是食物在灶火、天地、庖厨和餐桌间往复流转。这一次,扶霞以一如既往的幽默笔触、前所未有的精彩视角,从三十道菜出发来谈论中餐的起源、食材、技法乃至思想,仿若一场宴请、一段旅程、一次告白。 目录 开宴序 似是而非的中国菜:糖醋肉球 灶火:中餐的起源 火与食之歌:蜜汁叉烧 谷粮天赐:白米饭 羹调鱼顺:宋嫂鱼羹 生命在于滋养:苦瓜排骨汤 天地:食材的选择 在田间,在箸间:火焖鞭笋 喜蔬乐菜:姜汁芥蓝 躬耕碧波:莼鲈之思 点豆成金:麻婆豆腐 付“猪”一笑:东坡肉 美食无界:涮羊肉 “曲”尽其妙:醉蟹 万物可入菜:虾籽柚皮 舌齿之乐:土步露脸 珍稀的诱惑:赛熊掌 庖厨:烹饪的技艺 大味无形:一品锅 浓淡相宜:糖醋黄河鲤鱼 毫末刀工:鱼生 “蒸蒸”日上:清蒸鲥鱼 火也候也:清熘大玉 千词万法:锅𤌙豆腐 面团“变形记”:刀削面 点燃我心:小笼包 餐桌:食物与思想 甜而非“品”:鸭母捻 行千里,致广大:辣子鸡 无荤之食:干煸“鳝鱼” 诗意田园:炒红薯尖 洋为中用:罗宋汤 食与心:慈母菜 宴后记 过去与未来:杂碎 简史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译后记 【扶霞美食三部曲】鱼翅与花椒9787532777914+寻味东西9787532789566 跨越东西饮食版图打破舌尖上的偏见中餐饮食文化饮食历史译文纪实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李沢厚対話集・浮生論学(精)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750
李沢厚、中華書局、2014年09月
李泽厚对话集·浮生论学 李泽厚 著 中华书局

陳明氏との対談を収録。

这是“小老乡”陈明“勾引”出的李泽厚思想读本。
完全实录,真实现场,
这里有生活中的李泽厚,
这里有真性情的李泽厚,
这是至情人的赤诚语,无关风月只关情。
本书为李泽厚与陈明2001年的对谈录,主要由李本人解读自己的思想及其发展脉络,并谈及哲学、历史、文学等诸多问题,内中颇多新理论观点和对现实文化状态的见解。书中还述及李与学界名人的交往。本书实为李泽厚先生的对话体学术自传。
图书目录

主要毛病:缺乏原创性——巫 西文化强调being,中国文化强调becoming的根源——这几年的稿费收入:60万

少年得志——密歇根跳迪斯科——“这大概是第一次讲,以前从没讲过……”——社群主义在美国有合理性,在中国则要警惕

“想不到你陈明也走不出民族主义的误区”——这20年的思想进程可用四个“热”概括:美学热 文化热 国学热 西学热——学生:最喜欢的 最欣赏的及最不欣赏的——面对批判

五代以前不姓李,是曾国藩给定的——隔壁班上的女孩——A型性格,经常有挫折感——曾经革命:给彭远怀送传单——伤心一醉为表姐

有人说我抄袭薇拉 施瓦茨——恩怨与印象:从刘晓波 朱学勤到顾准 陈寅恪 钱锺书

《原道》与启蒙情怀——耿耿于怀张岱年——由《读书》评奖说起:自由派不宽容 新左派不公正 基督徒不谦卑

用儒家的情本体填充海德格尔的“深渊”——最喜欢的六位西方哲学家休谟居首——中国思想家中还是孔子第一

最喜欢的中国文学家不是杜甫李白也不是屈原苏轼,而是陶渊明——闲话种种287

这10年的得意之作:巫史传统——从旧石器时代说起——不支持你的良好感觉

殊途同归:西体中用与中体西用——我的东西就三句话:心理成本体 历史建理性 经验变先验
十一
儒学四期,就是把中国文化的精神跟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存在主义融合在一起——有了悲剧感对人生的理会更深刻
十二
儒学宗教化的基础:天地国亲师——儒学后马克思主义——带三样东西去荒岛:食品 图书和女人
十三
餐桌碎语:巩俐 陈鲁豫与序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750
李沢厚 、中華書局 、2014年09月
李泽厚对话集·浮生论学 李泽厚 著 中华书局 陳明氏との対談を収録。 这是“小老乡”陈明“勾引”出的李泽厚思想读本。 完全实录,真实现场, 这里有生活中的李泽厚, 这里有真性情的李泽厚, 这是至情人的赤诚语,无关风月只关情。 本书为李泽厚与陈明2001年的对谈录,主要由李本人解读自己的思想及其发展脉络,并谈及哲学、历史、文学等诸多问题,内中颇多新理论观点和对现实文化状态的见解。书中还述及李与学界名人的交往。本书实为李泽厚先生的对话体学术自传。 图书目录 一 主要毛病:缺乏原创性——巫 西文化强调being,中国文化强调becoming的根源——这几年的稿费收入:60万 二 少年得志——密歇根跳迪斯科——“这大概是第一次讲,以前从没讲过……”——社群主义在美国有合理性,在中国则要警惕 三 “想不到你陈明也走不出民族主义的误区”——这20年的思想进程可用四个“热”概括:美学热 文化热 国学热 西学热——学生:最喜欢的 最欣赏的及最不欣赏的——面对批判 四 五代以前不姓李,是曾国藩给定的——隔壁班上的女孩——A型性格,经常有挫折感——曾经革命:给彭远怀送传单——伤心一醉为表姐 五 有人说我抄袭薇拉 施瓦茨——恩怨与印象:从刘晓波 朱学勤到顾准 陈寅恪 钱锺书 六 《原道》与启蒙情怀——耿耿于怀张岱年——由《读书》评奖说起:自由派不宽容 新左派不公正 基督徒不谦卑 七 用儒家的情本体填充海德格尔的“深渊”——最喜欢的六位西方哲学家休谟居首——中国思想家中还是孔子第一 八 最喜欢的中国文学家不是杜甫李白也不是屈原苏轼,而是陶渊明——闲话种种287 九 这10年的得意之作:巫史传统——从旧石器时代说起——不支持你的良好感觉 十 殊途同归:西体中用与中体西用——我的东西就三句话:心理成本体 历史建理性 经验变先验 十一 儒学四期,就是把中国文化的精神跟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存在主义融合在一起——有了悲剧感对人生的理会更深刻 十二 儒学宗教化的基础:天地国亲师——儒学后马克思主义——带三样东西去荒岛:食品 图书和女人 十三 餐桌碎语:巩俐 陈鲁豫与序

宋代文人与党争(北宋篇、南宋篇)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748
沈松勤、浙江文芸、2025年06月、精装
宋代文人与党争(修订本共2册)本书特色鲜明,以党争主体性质为主线,考察党争与学术、文学互动关系,为把握新旧党争特质与文学演变轨迹提供新方向。观点上勇于创新,剖析党争深层原因,有独特视角与新诠释。 全书分北宋、南宋两部分。北宋部分,先介绍党争历史背景与主体精神,涉及统治政策、救弊实践等;再探讨党争理论依据、主体性格、催化剂;接着分析党争特点及对文人和文化命运的影响;最后论述党争与文人分野、文学创作的互动。南宋部分,阐述党争背景与历程、动力与文化性格,以及对文学命运的影响,如文学群体重组、文学在高压政治下的走向等,还附录了南宋党争与“元祐学术”“元祐叙事”相关内容。
目录
北宋部分
导论
第一章 积弊与救弊:北宋党争的历史背景与主体精神
第一节 北宋的统治政策与积贫积弱的窘况
第二节 “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的精神与实践
第三节 熙宁新旧党争的焦点与实质
第二章 君子小人之辨:北宋党争的理论依据与主体性格
第一节 君子小人之辨与朋党论
第二节 君子小人之辨与党同伐异的主体性格
第三节 党同伐异的主体性格与“一二大臣所学不同”
第三章 台谏制度与台谏势力:北宋党争的催化剂
第一节 北宋台谏的新特点与政治品格
第二节 台谏势力在党争中的催化作用
第四章 北宋党争的特点与文人和文化的命运
第一节 兴治文字狱:以“文字”排击异党
第二节 党禁与文禁:因排击异党而禁毁“文字”
第五章 北宋党争与文人的分野
第一节 王安石与新党文人群
第二节 苏轼与“苏门诸子”
第三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人群
第六章 北宋党争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第一节 熙丰政见之争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第二节 元祐意气之争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第三节 “绍述”党锢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附录 “崇宁党禁”下的文学创作趋向
本书主要引用书目
(初版)后记
(初版)重印后记
南宋部分
引论
上编:南宋党争的背景与历程
第一章:从“靖康之乱”到“绍兴更化”
· · · · · ·
第十章:畏祸心理与以理遣情:文学命运的走向之二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748
沈松勤 、浙江文芸 、2025年06月 、 精装
宋代文人与党争(修订本共2册)本书特色鲜明,以党争主体性质为主线,考察党争与学术、文学互动关系,为把握新旧党争特质与文学演变轨迹提供新方向。观点上勇于创新,剖析党争深层原因,有独特视角与新诠释。 全书分北宋、南宋两部分。北宋部分,先介绍党争历史背景与主体精神,涉及统治政策、救弊实践等;再探讨党争理论依据、主体性格、催化剂;接着分析党争特点及对文人和文化命运的影响;最后论述党争与文人分野、文学创作的互动。南宋部分,阐述党争背景与历程、动力与文化性格,以及对文学命运的影响,如文学群体重组、文学在高压政治下的走向等,还附录了南宋党争与“元祐学术”“元祐叙事”相关内容。 目录 北宋部分 导论 第一章 积弊与救弊:北宋党争的历史背景与主体精神 第一节 北宋的统治政策与积贫积弱的窘况 第二节 “世之名士常患法之不变”的精神与实践 第三节 熙宁新旧党争的焦点与实质 第二章 君子小人之辨:北宋党争的理论依据与主体性格 第一节 君子小人之辨与朋党论 第二节 君子小人之辨与党同伐异的主体性格 第三节 党同伐异的主体性格与“一二大臣所学不同” 第三章 台谏制度与台谏势力:北宋党争的催化剂 第一节 北宋台谏的新特点与政治品格 第二节 台谏势力在党争中的催化作用 第四章 北宋党争的特点与文人和文化的命运 第一节 兴治文字狱:以“文字”排击异党 第二节 党禁与文禁:因排击异党而禁毁“文字” 第五章 北宋党争与文人的分野 第一节 王安石与新党文人群 第二节 苏轼与“苏门诸子” 第三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人群 第六章 北宋党争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第一节 熙丰政见之争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第二节 元祐意气之争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第三节 “绍述”党锢与文学创作的互动 附录 “崇宁党禁”下的文学创作趋向 本书主要引用书目 (初版)后记 (初版)重印后记 南宋部分 引论 上编:南宋党争的背景与历程 第一章:从“靖康之乱”到“绍兴更化” · · · · · · 第十章:畏祸心理与以理遣情:文学命运的走向之二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曽布研究 曽鞏文化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180
熊鳴琴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06月
曾巩文化丛书:曾布研究(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

曾布(1036-1107)は、北宋末期の政治家で、曾鞏の異母弟。歴史上評価の分かれる人物で、『宋史』編撰者と政治的に対立していたため「宋史・姦臣伝」にその名を連ねた、悲劇的色彩の強い人物でもある。
本書は「曾布とその家族」「文人としての曾布」「曾布と北宋後期の党争」という3つの側面から、曾布の真実の姿を探求する研究書で、北宋末期の政治概況を背景に、曾布の人物像を立体的に提示する。
曾巩生誕1000年を記念して刊行される『曽鞏文化叢書』シリーズの一点。

以曾布为中心,从曾巩家族与曾布、曾布生平仕宦与熙宁变法、南丰家学与曾布文风、曾布交游和身后是非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曾布与曾巩家族的关系,佐证了曾巩家族作为江西最负盛名的衣冠望族长盛不衰、名家辈出的宗族文化、家风传承的文脉关系。

【目次】
绪论
第一章 曾氏家族与曾布生活的时代
第一节 变革与党争:曾布生活的北宋中后期时代特征
第二节 曾布的家族与姻亲
第二章 初涉党争:曾布生平仕宦与熙宁变法中的起落
第一节 曾布的生平仕宦
第二节 投身新法阵营
第三节 与吕惠卿之争:根究市易务违法案
第三章 策位枢府:赞助“绍述”与曾布章惇蔡卞之争
第一节 “毅然中立”:曾布与哲宗朝的党派之争
第二节 曾布与“绍述”及对外开边事宜
第四章 “龟鹤宰相”:曾布与宋徽宗初立政局
第一节 徽宗策立与建中靖国格局的奠定
第二节 入元祐党籍:建中之政的失败与曾布的政治结局
第五章 书香传家:南丰家学与曾布的文苑风采
第一节 曾布与南丰家学
第二节 曾布的文苑风采
第六章 曾布交游考
第一节 同年之交:曾布与苏轼
第二节 朋僚门人之交
第三节 崇信佛教与曾布的方外之交
第七章 身后是非:子孙后裔与曾布“奸臣论”辨析
第一节 子孙姻亲与曾布的身后是非
第二节 从曾布看北宋后期党争
第三节 所谓的“曾布奸臣论
征引和参考文献
附录一 曾布家族北宋世系表
附录二 曾布简明年表
附录三 《云阳曾氏十四修家乘》之《文肃家传》
附录四 《曾巩诸妹婿名实考辨》
附录五 《〈全宋诗〉曾布诗订补》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180
熊鳴琴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06月
曾巩文化丛书:曾布研究(纪念曾巩诞辰1000周年) 曾布(1036-1107)は、北宋末期の政治家で、曾鞏の異母弟。歴史上評価の分かれる人物で、『宋史』編撰者と政治的に対立していたため「宋史・姦臣伝」にその名を連ねた、悲劇的色彩の強い人物でもある。 本書は「曾布とその家族」「文人としての曾布」「曾布と北宋後期の党争」という3つの側面から、曾布の真実の姿を探求する研究書で、北宋末期の政治概況を背景に、曾布の人物像を立体的に提示する。 曾巩生誕1000年を記念して刊行される『曽鞏文化叢書』シリーズの一点。 以曾布为中心,从曾巩家族与曾布、曾布生平仕宦与熙宁变法、南丰家学与曾布文风、曾布交游和身后是非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曾布与曾巩家族的关系,佐证了曾巩家族作为江西最负盛名的衣冠望族长盛不衰、名家辈出的宗族文化、家风传承的文脉关系。 【目次】 绪论 第一章 曾氏家族与曾布生活的时代 第一节 变革与党争:曾布生活的北宋中后期时代特征 第二节 曾布的家族与姻亲 第二章 初涉党争:曾布生平仕宦与熙宁变法中的起落 第一节 曾布的生平仕宦 第二节 投身新法阵营 第三节 与吕惠卿之争:根究市易务违法案 第三章 策位枢府:赞助“绍述”与曾布章惇蔡卞之争 第一节 “毅然中立”:曾布与哲宗朝的党派之争 第二节 曾布与“绍述”及对外开边事宜 第四章 “龟鹤宰相”:曾布与宋徽宗初立政局 第一节 徽宗策立与建中靖国格局的奠定 第二节 入元祐党籍:建中之政的失败与曾布的政治结局 第五章 书香传家:南丰家学与曾布的文苑风采 第一节 曾布与南丰家学 第二节 曾布的文苑风采 第六章 曾布交游考 第一节 同年之交:曾布与苏轼 第二节 朋僚门人之交 第三节 崇信佛教与曾布的方外之交 第七章 身后是非:子孙后裔与曾布“奸臣论”辨析 第一节 子孙姻亲与曾布的身后是非 第二节 从曾布看北宋后期党争 第三节 所谓的“曾布奸臣论 征引和参考文献 附录一 曾布家族北宋世系表 附录二 曾布简明年表 附录三 《云阳曾氏十四修家乘》之《文肃家传》 附录四 《曾巩诸妹婿名实考辨》 附录五 《〈全宋诗〉曾布诗订补》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1 2 次へ>>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プレイステーション海外発売30年- 3D、高性能、ゲーム機の進化

読書の秋 - 秋の古本まつり全国で開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