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说文解字注」の検索結果
4件

説文解字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清〕段玉裁 撰、中華書局、2013年07月、959p、B5精装
說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系列)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书。研究《说文解字》,必须参照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注》阐明了《说文解字》的体例、注明各字的形音义、并提出新的看法而修订前说。为方便读者使用,我们还编制了音序和笔画索引。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
〔清〕段玉裁 撰 、中華書局 、2013年07月 、959p 、B5精装
說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系列)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书。研究《说文解字》,必须参照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注》阐明了《说文解字》的体例、注明各字的形音义、并提出新的看法而修订前说。为方便读者使用,我们还编制了音序和笔画索引。

段玉裁《説文解字注》古今字研究(古今字学術史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
劉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04月
“古今字”學術史叢書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今字”研究: “古今字”学术史丛书

『説文解字注』の古今字1089組を整理。字用系統の角度から各組古今字の字際関係を分析。学術史の面から段玉裁の古今字に関する学術観点を整理し、古今字の理論研究を促進。訓詁学の面から文献中の字際関係の理論を推進。(繫体字横組)

本书对《說文解字注》古今字材料进行了全面梳理。段玉裁所谓的古今字就是记录同一个义项的不同时代的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不同用字。古今字之间的字形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构成古今字的核心是古字和今字的共同义项。古今字与古今字体、古今语、正俗字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书共整理统计出1089组古今字,并从字用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每一组古今字的字际关系。从学术史方面,本书对段玉裁有关古今字的学术观点进行系统梳理,促进了古今字的理论研究。从训诂学方面,推进了文献中的字际关系理论。从材料方面,首次汇集了段玉裁训注的全部古今字字组,确定古字今字的字形、词项、读音和字际关系,建立《<说文解字注>古今字表》,为学界的各项研究提供了搜检统计之便利。此外,本书对于促进古汉语教学中的古今字教学,准确解读文献中的字词含义,现代字典辞书的编撰和修订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清代以后古今字的研究述评
第二节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的研究概况
第一章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材料的概况与界定
第一节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材料的概况
第二节 本书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对《说文解字注》中古今字材料的分析
第一节 古今字的字形分析
第二节 古今字与古今字体
第三节 古今字与古今语
第四节 古今字与正俗字
第五节 古今字与假借字
第三章 段玉裁的古今字观念
第一节 段玉裁对古今字的理论认识
第二节 段玉裁对古今字的训注与其理论认识的比较
第四章 字用理论视角下的古今字研究
第一节 汉字使用系统的汉字关系理论
第二节 字用理论视角下的古今字的字际关系
第五章 《说文解字注》中古今字的行废关系
第一节 《说文解字注》中古今字注明行废的材料概况
第二节 《说文解字注》中古今字行废的规律性现象和原因
结语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表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
劉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年04月
“古今字”學術史叢書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今字”研究: “古今字”学术史丛书 『説文解字注』の古今字1089組を整理。字用系統の角度から各組古今字の字際関係を分析。学術史の面から段玉裁の古今字に関する学術観点を整理し、古今字の理論研究を促進。訓詁学の面から文献中の字際関係の理論を推進。(繫体字横組) 本书对《說文解字注》古今字材料进行了全面梳理。段玉裁所谓的古今字就是记录同一个义项的不同时代的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不同用字。古今字之间的字形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构成古今字的核心是古字和今字的共同义项。古今字与古今字体、古今语、正俗字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书共整理统计出1089组古今字,并从字用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每一组古今字的字际关系。从学术史方面,本书对段玉裁有关古今字的学术观点进行系统梳理,促进了古今字的理论研究。从训诂学方面,推进了文献中的字际关系理论。从材料方面,首次汇集了段玉裁训注的全部古今字字组,确定古字今字的字形、词项、读音和字际关系,建立《<说文解字注>古今字表》,为学界的各项研究提供了搜检统计之便利。此外,本书对于促进古汉语教学中的古今字教学,准确解读文献中的字词含义,现代字典辞书的编撰和修订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清代以后古今字的研究述评 第二节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的研究概况 第一章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材料的概况与界定 第一节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材料的概况 第二节 本书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对《说文解字注》中古今字材料的分析 第一节 古今字的字形分析 第二节 古今字与古今字体 第三节 古今字与古今语 第四节 古今字与正俗字 第五节 古今字与假借字 第三章 段玉裁的古今字观念 第一节 段玉裁对古今字的理论认识 第二节 段玉裁对古今字的训注与其理论认识的比较 第四章 字用理论视角下的古今字研究 第一节 汉字使用系统的汉字关系理论 第二节 字用理论视角下的古今字的字际关系 第五章 《说文解字注》中古今字的行废关系 第一节 《说文解字注》中古今字注明行废的材料概况 第二节 《说文解字注》中古今字行废的规律性现象和原因 结语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表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毛詩故訓伝(中華経叢書・清経解・整理本・詩経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
〔清〕段玉裁 訂 岳珍 點校、鳳凰出版社、2024年07月、279p
毛诗故训传(中华经解丛书:清经解(整理本)·诗经编)
毛詩故訓傳 中華經解叢書·清經解(整理本)·詩經編

《毛詩故訓傳》三十卷、《毛傳》の訛誤又は衍文を訂正。《毛傳》体例の恢復、《毛傳》文字訂正のほか、段玉裁個人の関連文字についての辨析考證も収録する。その後の《毛傳》研究者の基礎としてその価値と影響に見るべきものがある。本書は嘉慶21年段氏七葉衍祥堂刻本を以って点校した整理本。本書は《皇清経解》咸豊10年(庚申)補刊本を底本に分類整理、点校を加えた“清経解(整理本)” 詩経編の一冊。作者簡介、該書主要内容及び経解本の原書に対する刪減情況、該書版本及び校本源流情況を内容とする点校説明を付す。(繁体字縦組)

段玉裁(1735-1815),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举人。段玉裁曾问学于戴震,长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同时也精于校勘,代表作有《说文解字注》等。
目录
點校說明
卷一 國風 周南關雎故訓傳第一
卷二 國風 召南鵲巢故訓傳第二
卷三 國風 邶柏舟故訓傳第三
卷四 國風 鄘柏舟故訓傳第四
卷五 國風 衛淇奥故訓傳第五
卷六 國風 王黍離故訓傳第六
卷七 國風 鄭緇衣故訓傳第七
卷八 國風 齊雞嗚故訓傳第八
卷九 國風 魏葛屨故訓傳第九
卷一〇 國風 唐蟋蟀故訓傳第十
卷一一 國風 秦車鄰故訓傳第十一
卷一二 國風 陳宛丘故訓傳第十二
卷一三 國風 檜羔裘故訓傳第十三
卷一四 國風 曹蜉蝣故訓傳第十四
卷一五 國風 豳七月故訓傳第十五
卷二八 小雅 鹿嗚之什故訓傳第十六
卷一七 小雅 南有嘉魚之什故訓傳第十七
卷一八 小雅 鸿雁之什故訓傳第十八
卷一九 小雅 節南山之什故訓傳第十九
卷二〇 小雅 谷風之什故訓傳第二十
卷二一 小雅 甫田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一
卷三一 小雅 魚藻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二
卷三二 大雅 文王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三
卷二四 大雅 生民之什故訓傳第二十四
卷二五 大雅 蕩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五
卷二六 周頌 清廟之什故訓傳第二十六
卷二七 周頌 臣工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七
卷二八 周頌 閔予小子之什故訓傳第二十八
卷二九 魯頌 駟故訓傳第二十九
卷三〇 商頌 那故訓傳第三十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
〔清〕段玉裁 訂 岳珍 點校 、鳳凰出版社 、2024年07月 、279p
毛诗故训传(中华经解丛书:清经解(整理本)·诗经编) 毛詩故訓傳 中華經解叢書·清經解(整理本)·詩經編 《毛詩故訓傳》三十卷、《毛傳》の訛誤又は衍文を訂正。《毛傳》体例の恢復、《毛傳》文字訂正のほか、段玉裁個人の関連文字についての辨析考證も収録する。その後の《毛傳》研究者の基礎としてその価値と影響に見るべきものがある。本書は嘉慶21年段氏七葉衍祥堂刻本を以って点校した整理本。本書は《皇清経解》咸豊10年(庚申)補刊本を底本に分類整理、点校を加えた“清経解(整理本)” 詩経編の一冊。作者簡介、該書主要内容及び経解本の原書に対する刪減情況、該書版本及び校本源流情況を内容とする点校説明を付す。(繁体字縦組) 段玉裁(1735-1815),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五年举人。段玉裁曾问学于戴震,长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同时也精于校勘,代表作有《说文解字注》等。 目录 點校說明 卷一 國風 周南關雎故訓傳第一 卷二 國風 召南鵲巢故訓傳第二 卷三 國風 邶柏舟故訓傳第三 卷四 國風 鄘柏舟故訓傳第四 卷五 國風 衛淇奥故訓傳第五 卷六 國風 王黍離故訓傳第六 卷七 國風 鄭緇衣故訓傳第七 卷八 國風 齊雞嗚故訓傳第八 卷九 國風 魏葛屨故訓傳第九 卷一〇 國風 唐蟋蟀故訓傳第十 卷一一 國風 秦車鄰故訓傳第十一 卷一二 國風 陳宛丘故訓傳第十二 卷一三 國風 檜羔裘故訓傳第十三 卷一四 國風 曹蜉蝣故訓傳第十四 卷一五 國風 豳七月故訓傳第十五 卷二八 小雅 鹿嗚之什故訓傳第十六 卷一七 小雅 南有嘉魚之什故訓傳第十七 卷一八 小雅 鸿雁之什故訓傳第十八 卷一九 小雅 節南山之什故訓傳第十九 卷二〇 小雅 谷風之什故訓傳第二十 卷二一 小雅 甫田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一 卷三一 小雅 魚藻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二 卷三二 大雅 文王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三 卷二四 大雅 生民之什故訓傳第二十四 卷二五 大雅 蕩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五 卷二六 周頌 清廟之什故訓傳第二十六 卷二七 周頌 臣工之什故訓傳第二十七 卷二八 周頌 閔予小子之什故訓傳第二十八 卷二九 魯頌 駟故訓傳第二十九 卷三〇 商頌 那故訓傳第三十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古文尚書撰異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680
〔清〕段玉裁 撰 李吉東 点校、斉魯書社、2023年12月
古文尚书撰异 (清)段玉裁撰,李吉东点校  齐鲁书社
清段玉裁の『尚書』研究の重要著作。伏生以下の欧陽氏、夏侯氏、司馬遷、董仲舒、王褒、劉向らの今文系統、孔安国以下の劉歆、衛宏、賈逵、馬融、鄭康成、許慎らの古文系統に基づき、古文31篇及び書序を参照し、異同を調査。(繁体字横組)

本书乃清段玉裁研究《尚书》之重要专著。段玉裁以音韵训诂、小学为基本方法,立足于古文、今文相异,认为古文所遭厄运最多,遂根据伏生以下欧阳氏、夏侯氏、司马迁、董仲舒、王褒、刘向等人之今文系统,自孔安国以下刘歆、卫宏、贾逵、马融、郑康成、许慎等人之古文系统,对三十一篇古文暨书序进行参照,钩考异同,略于经义,详于文字,以求“正晋唐之妄改,存周汉之驳文”,取贾逵传之话名书。因段氏广搜博证,足备参启,故该书不失为一有价值的经书注疏之作。
将今文《尚书》二十八篇析为三十一篇(《盘庚》分上中下;又析出《康王之诰》),加上《书序》,篇各一卷;以句为条目,共分一千一百五十八条。其用音韵训诂之法,立足于古文、今文相异,厘清《尚书》流传之脉络。同时,据伏生以下欧阳氏、夏侯氏、司马迁、董仲舒、王褒、刘向等人之今文系统,自孔安国以下刘歆、卫宏、贾逵、马融、郑康成、许慎等人之古文系统,参照汉代今文《尚书》析成《古文尚书》之三十一篇及《书序》,钩考异同,略于经义,详于文字。考述中多有切当之处,然亦间有疏谬之辞,如谓司马迁《史记》全用今文《尚书》,今文必皆不如古文,梅赜所传之古文三十一篇字字为孔安国真本等。李慈铭曾批评是书有“俱近于任臆而谈,意过其通,反为蔽也”之失(《越缦堂读书记》经部·书类“《古文尚书撰异》”条),即指此类疏误而言。同时,段氏引《史记》《汉书》《尔雅》《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等二百二十一种典籍,旁征博引,校释《尚书》,可谓借《尚书》而遍校群籍。其一字一句严密考据,精理要义层出不穷。《古文尚书撰异》中涉及《说文》之条目凡一百九十四条,占全书总条目之六分之一,可谓为段氏《说文解字注》提供资料。因此,《古文尚书撰异》虽为治《尚书》而作,但其成就绝不仅仅在《尚书》学本身。
该书现存版本有清嘉庆江苏刻本、乾隆道光间段氏刻《经韵楼丛书》本、《皇清经解》本等。此外,还有不分卷的稿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680
〔清〕段玉裁 撰 李吉東 点校 、斉魯書社 、2023年12月
古文尚书撰异 (清)段玉裁撰,李吉东点校  齐鲁书社 清段玉裁の『尚書』研究の重要著作。伏生以下の欧陽氏、夏侯氏、司馬遷、董仲舒、王褒、劉向らの今文系統、孔安国以下の劉歆、衛宏、賈逵、馬融、鄭康成、許慎らの古文系統に基づき、古文31篇及び書序を参照し、異同を調査。(繁体字横組) 本书乃清段玉裁研究《尚书》之重要专著。段玉裁以音韵训诂、小学为基本方法,立足于古文、今文相异,认为古文所遭厄运最多,遂根据伏生以下欧阳氏、夏侯氏、司马迁、董仲舒、王褒、刘向等人之今文系统,自孔安国以下刘歆、卫宏、贾逵、马融、郑康成、许慎等人之古文系统,对三十一篇古文暨书序进行参照,钩考异同,略于经义,详于文字,以求“正晋唐之妄改,存周汉之驳文”,取贾逵传之话名书。因段氏广搜博证,足备参启,故该书不失为一有价值的经书注疏之作。 将今文《尚书》二十八篇析为三十一篇(《盘庚》分上中下;又析出《康王之诰》),加上《书序》,篇各一卷;以句为条目,共分一千一百五十八条。其用音韵训诂之法,立足于古文、今文相异,厘清《尚书》流传之脉络。同时,据伏生以下欧阳氏、夏侯氏、司马迁、董仲舒、王褒、刘向等人之今文系统,自孔安国以下刘歆、卫宏、贾逵、马融、郑康成、许慎等人之古文系统,参照汉代今文《尚书》析成《古文尚书》之三十一篇及《书序》,钩考异同,略于经义,详于文字。考述中多有切当之处,然亦间有疏谬之辞,如谓司马迁《史记》全用今文《尚书》,今文必皆不如古文,梅赜所传之古文三十一篇字字为孔安国真本等。李慈铭曾批评是书有“俱近于任臆而谈,意过其通,反为蔽也”之失(《越缦堂读书记》经部·书类“《古文尚书撰异》”条),即指此类疏误而言。同时,段氏引《史记》《汉书》《尔雅》《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等二百二十一种典籍,旁征博引,校释《尚书》,可谓借《尚书》而遍校群籍。其一字一句严密考据,精理要义层出不穷。《古文尚书撰异》中涉及《说文》之条目凡一百九十四条,占全书总条目之六分之一,可谓为段氏《说文解字注》提供资料。因此,《古文尚书撰异》虽为治《尚书》而作,但其成就绝不仅仅在《尚书》学本身。 该书现存版本有清嘉庆江苏刻本、乾隆道光间段氏刻《经韵楼丛书》本、《皇清经解》本等。此外,还有不分卷的稿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