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顾炎武」の検索結果
27件

顧炎武全集 全2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7,000
顧炎武 撰 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 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精装
顧炎武全集 1-22
顾炎武全集 共22册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顾炎武留下了大量著述,后世托名之作也很多。《顾炎武全集》是经专家考订后确定的顾炎武存世全部著作总集,收录了各类著作34种,其中经部9种,史部17种,子部5种,集部3种。
《顾炎武全集》收录的著述经过了专家精审的考订,是可信的文本,对讹传已久的托名之作作了彻底澄清,为学术界研究顾炎武本人及其思想学术奠定了基础。
《全集》中很多著作是首次整理出版,如《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五经同异》、《九经误字》、《熹庙谅阴记事》、《圣安纪事》、《昌平山水记》、《营平二州地名记》、《明季实录》、《建康古今记》、《京东考古录》、《山东考古录》、《石经考》、《求古录》、《官田始末考》《历代宅京记》、《金石文字记》、《谲觚十事》、《亭林杂录》、《惧谋录》等,约占全部品种的百分之九十。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等的整理,学界期待已久。而已经出版过整理本的,如《日知录》、《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此次整理吸取了前人的长处,补充了前人的不足,订正了前人的失误,后出转精。整理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的专家,曾整理过《朱子全书》等巨著。整理《顾炎武全集》,整理者定下了最高标准,精择底本,详加校勘,一丝不苟,花费六年时间精心打造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7,000
顧炎武 撰 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 整理 、上海古籍出版社 、精装
顧炎武全集 1-22 顾炎武全集 共22册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顾炎武留下了大量著述,后世托名之作也很多。《顾炎武全集》是经专家考订后确定的顾炎武存世全部著作总集,收录了各类著作34种,其中经部9种,史部17种,子部5种,集部3种。 《顾炎武全集》收录的著述经过了专家精审的考订,是可信的文本,对讹传已久的托名之作作了彻底澄清,为学术界研究顾炎武本人及其思想学术奠定了基础。 《全集》中很多著作是首次整理出版,如《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五经同异》、《九经误字》、《熹庙谅阴记事》、《圣安纪事》、《昌平山水记》、《营平二州地名记》、《明季实录》、《建康古今记》、《京东考古录》、《山东考古录》、《石经考》、《求古录》、《官田始末考》《历代宅京记》、《金石文字记》、《谲觚十事》、《亭林杂录》、《惧谋录》等,约占全部品种的百分之九十。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等的整理,学界期待已久。而已经出版过整理本的,如《日知录》、《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此次整理吸取了前人的长处,补充了前人的不足,订正了前人的失误,后出转精。整理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的专家,曾整理过《朱子全书》等巨著。整理《顾炎武全集》,整理者定下了最高标准,精择底本,详加校勘,一丝不苟,花费六年时间精心打造下。

日知録集釈(校注本) 1-6 (経籍誌)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0
顧炎武 著 黄汝成 集釈 欒保群 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日知録集釋(校注本全六册)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明〕顧炎武 著 〔清〕黄汝成 集釋 欒保群 校注
《日知录》是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性著作,其内容包含宏富,对于经史的义例、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诗文的评判、名物训诂、风俗地理等都有所涉及。另外,顾炎武著此书,本意并不在于考据,而是借此书来寄托其明道救世的宗旨,是顾炎武经世思想的集中体现。黄汝成在《日知录集释叙》中提到顾炎武的学术时说:“其言经史之微文大义、良法善政,务推礼乐德刑之本,以达质文否泰之迁嬗,错综其理,会通其旨。至于赋税、田亩、职官、选举、钱币、权量、水利、河渠、人材、军旅,凡关家国之制,皆洞悉其所由盛衰利弊,而慨然著其化裁通变之道。”这段文字虽然是从整体上评骘顾炎武的学术状况,但是用了评价器《日知录》一书也是非常恰当的。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0
顧炎武 著 黄汝成 集釈 欒保群 校注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3
日知録集釋(校注本全六册)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明〕顧炎武 著 〔清〕黄汝成 集釋 欒保群 校注 《日知录》是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性著作,其内容包含宏富,对于经史的义例、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诗文的评判、名物训诂、风俗地理等都有所涉及。另外,顾炎武著此书,本意并不在于考据,而是借此书来寄托其明道救世的宗旨,是顾炎武经世思想的集中体现。黄汝成在《日知录集释叙》中提到顾炎武的学术时说:“其言经史之微文大义、良法善政,务推礼乐德刑之本,以达质文否泰之迁嬗,错综其理,会通其旨。至于赋税、田亩、职官、选举、钱币、权量、水利、河渠、人材、军旅,凡关家国之制,皆洞悉其所由盛衰利弊,而慨然著其化裁通变之道。”这段文字虽然是从整体上评骘顾炎武的学术状况,但是用了评价器《日知录》一书也是非常恰当的。

原鈔本顧亭林日知録(全4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0
〔清〕顧炎武、華東師範大学、2022年08月
原鈔本顧亭林《日知録》 1-4 精装
原钞本顾亭林《日知录》(全4册) 
(清)顾炎武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明末清初大学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所著《日知录》,是其本着“明道、救世”的宗旨,经年累月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梁启超推崇《日知录》为“清学之开山”,认为其中之精要实乃“四、五百年来思想界之一大解放也”。《日知录》传世较广的三种版本,即潘耒刻本、《四库全书》本及黄汝成《集释》本均因清廷文字狱的高压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删削,而民国间发现的张继旧藏“顾炎武《日知录》传世最善本”(原称《原钞本顾亭林日知录》)则是最接近稿本的一个版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兹据原钞本高精影印行世,以期为学界提供最接近原貌的《日知录》文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0
〔清〕顧炎武 、華東師範大学 、2022年08月
原鈔本顧亭林《日知録》 1-4 精装 原钞本顾亭林《日知录》(全4册)  (清)顾炎武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明末清初大学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所著《日知录》,是其本着“明道、救世”的宗旨,经年累月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梁启超推崇《日知录》为“清学之开山”,认为其中之精要实乃“四、五百年来思想界之一大解放也”。《日知录》传世较广的三种版本,即潘耒刻本、《四库全书》本及黄汝成《集释》本均因清廷文字狱的高压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删削,而民国间发现的张继旧藏“顾炎武《日知录》传世最善本”(原称《原钞本顾亭林日知录》)则是最接近稿本的一个版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兹据原钞本高精影印行世,以期为学界提供最接近原貌的《日知录》文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顧亭林詩箋釈(全2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700
[清]顧炎武撰 王冀民箋釈、中華書局、2017年10月
顧亭林詩箋釋 上、下(第2版)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顾亭林诗笺释(全二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顾炎武,字宁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学问博大精深,著述极为宏富,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于清兵入关后,在江南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亡命北方,考察山川,访求豪杰,以图恢复,晚年终老于陕西华阴。
顾炎武是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他一生创作了四百多首诗,拟古、咏怀、游览、即景等,大多围绕抒发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的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格调质实坚苍,沉雄悲壮,“不肯作第二流人”。
王冀民先生年甫十六,避寇深山,情境颇与顾炎武奉母避兵相似,即承母训,笺释顾诗,数十年心力之积稿,又不幸惨遭抄毁,花甲之年,重写笺释,尤重考事逆志,抉发顾氏隐衷,实乃用情用心之撰述,顾氏异代之知音,允称后出转精。全书用浅显的文言体撰写,典丽渊雅,有古人之风。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700
[清]顧炎武撰 王冀民箋釈 、中華書局 、2017年10月
顧亭林詩箋釋 上、下(第2版)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顾亭林诗笺释(全二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顾炎武,字宁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学问博大精深,著述极为宏富,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于清兵入关后,在江南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亡命北方,考察山川,访求豪杰,以图恢复,晚年终老于陕西华阴。 顾炎武是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他一生创作了四百多首诗,拟古、咏怀、游览、即景等,大多围绕抒发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的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格调质实坚苍,沉雄悲壮,“不肯作第二流人”。 王冀民先生年甫十六,避寇深山,情境颇与顾炎武奉母避兵相似,即承母训,笺释顾诗,数十年心力之积稿,又不幸惨遭抄毁,花甲之年,重写笺释,尤重考事逆志,抉发顾氏隐衷,实乃用情用心之撰述,顾氏异代之知音,允称后出转精。全书用浅显的文言体撰写,典丽渊雅,有古人之风。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日知録刻本要籍選刊 第1輯 全24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00
張京華 主編、広陵書社、2024年07月、精装
日知錄刻本要籍選刊 张京华主编 广陵书社
日知录刻本要籍选刊第一辑(全24)

古籍影印汇编。《日知录》三十二卷,六十万字,涵括经学、史学、文学、边疆、地理、小学、校勘诸多领域,荟萃顾炎武一生学术精华,开清代考据学先河的重要著作。本书分两辑出版,此为第一辑收录《日知录》的五个重要版本,分别为康熙三十四年遂初堂刊本、乾隆经义斋刻本、乾隆五十八年重刻本、乾隆六十年新刻本、道光十二年锦江书院重刻本。所收刻本此前皆未单独影印出版,此次选择都是牌记清晰、首尾完整的底本,便于版本分析和鉴别,全彩影印,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1、本书收录八种《日知录》刻本,自近代以来迄无影印本出版,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于一九八五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黑白影印,收入《日知录集释(外七种)》,迄今没有高清彩色影印本,学者颇为不便,并且它所收录的是附刻了《刊误》《续刊误》的第三个印本,与本丛刊收录的第二个印本并不相同。

2、本书全部采用高清彩色制版,较之从前只提供黑白单色制版甚至压缩拼版胜出不少。

3、本书除乾隆癸丑重镌本以外,全部采用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中公开的、有来历的藏本,并且保留其馆藏钤印,读者不仅可以缘流溯源,而且便于公众讨论。

4、本书每种刻本都具有完整的牌记,便于版本的分析和鉴别。

5、本书作为顾炎武四百一十周年诞辰纪念献礼,传世典藏。

第一辑总目录

第一册—第四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康熙三十四年潘耒遂初堂刻本

第五册—第九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乾隆经义斋刻本

第十册—第十三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重鎸本

第十四册—第十九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日知录之余四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乾隆六十年乙卯新鎸本

第二十册—第二十四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道光十二年锦江书院重刻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00
張京華 主編 、広陵書社 、2024年07月 、精装
日知錄刻本要籍選刊 张京华主编 广陵书社 日知录刻本要籍选刊第一辑(全24) 古籍影印汇编。《日知录》三十二卷,六十万字,涵括经学、史学、文学、边疆、地理、小学、校勘诸多领域,荟萃顾炎武一生学术精华,开清代考据学先河的重要著作。本书分两辑出版,此为第一辑收录《日知录》的五个重要版本,分别为康熙三十四年遂初堂刊本、乾隆经义斋刻本、乾隆五十八年重刻本、乾隆六十年新刻本、道光十二年锦江书院重刻本。所收刻本此前皆未单独影印出版,此次选择都是牌记清晰、首尾完整的底本,便于版本分析和鉴别,全彩影印,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1、本书收录八种《日知录》刻本,自近代以来迄无影印本出版,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于一九八五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黑白影印,收入《日知录集释(外七种)》,迄今没有高清彩色影印本,学者颇为不便,并且它所收录的是附刻了《刊误》《续刊误》的第三个印本,与本丛刊收录的第二个印本并不相同。 2、本书全部采用高清彩色制版,较之从前只提供黑白单色制版甚至压缩拼版胜出不少。 3、本书除乾隆癸丑重镌本以外,全部采用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中公开的、有来历的藏本,并且保留其馆藏钤印,读者不仅可以缘流溯源,而且便于公众讨论。 4、本书每种刻本都具有完整的牌记,便于版本的分析和鉴别。 5、本书作为顾炎武四百一十周年诞辰纪念献礼,传世典藏。 第一辑总目录 第一册—第四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康熙三十四年潘耒遂初堂刻本 第五册—第九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乾隆经义斋刻本 第十册—第十三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重鎸本 第十四册—第十九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日知录之余四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乾隆六十年乙卯新鎸本 第二十册—第二十四册 日知录 三十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道光十二年锦江书院重刻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日知録校注 全3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900
(清)顧炎武 著 陳垣 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
日知录校注(上中下)
(清)顾炎武 著 陈垣 校

明末清初の思想家顧炎武(1613-1682)の代表作《日知録》は、一見すると随筆を寄せ集めた文集であるが、その論ずるところは多岐にわたり、中でも歴史に関する箇所は明代の政治、経済や社会について鋭い見解を示しており、そのまま現実に対する批判と提議へと繋がっているため、後世の学者たちの極めて高い評価を受けている。現代の著名な歴史学者陳垣(1880-1971)及びその子息と孫が、70年の歳月を費やして校正を加えた《日知録校注》は、「溯本追源」の宗旨を持って、《日知録》の玉石混交したさまざまな集釈文を削除し、多くの《日知録》の刻本、抄本をもとに原文に校正を加えるほか、顧炎武の原文と引文を区分し、顧炎武の学術思想の真価を掲示し、《日知録》を例に挙げ、史学考証の方法を論述する《日知録》の最善の校注本である。

日知绿是顾炎武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自言「平生之志舆业皆在其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是援庵先生学术、教学与思想进一步深化的时期。
在学术上,他对宗教史、元史以及历史文献学的几个分支史讳学、校勘学、年代学的研究.这时都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酝酿着新的研究课题。
图书目录
前言
四库全书日知绿提要
黄汝成日知绿集释叙
原序
顾炎武初刻日知绿自序
顾炎武与人书五通
日知绿目次
日知录校注
日知录校注附录四篇史源学杂文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900
(清)顧炎武 著 陳垣 校注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8年11月
日知录校注(上中下) (清)顾炎武 著 陈垣 校 明末清初の思想家顧炎武(1613-1682)の代表作《日知録》は、一見すると随筆を寄せ集めた文集であるが、その論ずるところは多岐にわたり、中でも歴史に関する箇所は明代の政治、経済や社会について鋭い見解を示しており、そのまま現実に対する批判と提議へと繋がっているため、後世の学者たちの極めて高い評価を受けている。現代の著名な歴史学者陳垣(1880-1971)及びその子息と孫が、70年の歳月を費やして校正を加えた《日知録校注》は、「溯本追源」の宗旨を持って、《日知録》の玉石混交したさまざまな集釈文を削除し、多くの《日知録》の刻本、抄本をもとに原文に校正を加えるほか、顧炎武の原文と引文を区分し、顧炎武の学術思想の真価を掲示し、《日知録》を例に挙げ、史学考証の方法を論述する《日知録》の最善の校注本である。 日知绿是顾炎武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自言「平生之志舆业皆在其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是援庵先生学术、教学与思想进一步深化的时期。 在学术上,他对宗教史、元史以及历史文献学的几个分支史讳学、校勘学、年代学的研究.这时都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酝酿着新的研究课题。 图书目录 前言 四库全书日知绿提要 黄汝成日知绿集释叙 原序 顾炎武初刻日知绿自序 顾炎武与人书五通 日知绿目次 日知录校注 日知录校注附录四篇史源学杂文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亭林先生遺書彙輯 全4巻揃」

古書猛牛堂
 愛媛県松山市岩崎町
50,000
清〕顾炎武、鳳凰出版社、2011年、22センチ、4冊
精装 カバーに切れ、剥がれヶ所やスレキズ痛み 天地小口付近にヤケと茶シミがあります 本文の通読には差し支えありません ※ゆうパックなどでのご送本になります
※公費を除き、前払いにて承ります ※表示価格は税込です 別途、配送料金を申し受けます ※ご注文後、在庫確認の上、送料を含めたお支払い総額をご案内します ※追跡番号のある、ゆうパケット、レターパック、ゆうパック便を使用します ※なるべく、ゆうパケット便(250円~360円)でご送本致しますが、梱包後厚さ3センチ超の書籍は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便(600円)、専用封筒に収まらない場合は、ゆうパック便での配送になります ※ご注文やお問合せ前に、お取引の概要を小店の「お知らせ欄」で、あらかじめご確認下さい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50,000
清〕顾炎武 、鳳凰出版社 、2011年 、22センチ 、4冊
精装 カバーに切れ、剥がれヶ所やスレキズ痛み 天地小口付近にヤケと茶シミがあります 本文の通読には差し支えありません ※ゆうパックなどでのご送本になります

顧亭林詩集匯注(全2冊・平装)中国古典文学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420
(清)顧炎武 著、上海古籍、1983、平装
顧亭林詩集彙注(全二冊)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顾亭林诗集汇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统一书号: 10186-421
(清)顾炎武 / 王蘧常辑注 / 吴丕绩标校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学术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不不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的斗志。不论在经术上和文学上,都成为近三百年来从流景仰的宗师。他的诗歌,继承汉魏以及唐诗优良的传统,上扫明代摹拟萎纤的弱点,下开有清一代的风气;尤其是他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百折不挠的事迹,大都反映在他的诗歌上。《顾亭林诗集》旧有多家注释,惜未能称完善。王蘧常教授治顾诗数十年,在徐嘉注本基础上,加以大量补注,堪称顾诗最完善的注本。1984年是顾氏诞生370年纪念,本书的出版,正好作为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纪念。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420
(清)顧炎武 著 、上海古籍 、1983 、平装
顧亭林詩集彙注(全二冊)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顾亭林诗集汇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统一书号: 10186-421 (清)顾炎武 / 王蘧常辑注 / 吴丕绩标校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学术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不不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的斗志。不论在经术上和文学上,都成为近三百年来从流景仰的宗师。他的诗歌,继承汉魏以及唐诗优良的传统,上扫明代摹拟萎纤的弱点,下开有清一代的风气;尤其是他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百折不挠的事迹,大都反映在他的诗歌上。《顾亭林诗集》旧有多家注释,惜未能称完善。王蘧常教授治顾诗数十年,在徐嘉注本基础上,加以大量补注,堪称顾诗最完善的注本。1984年是顾氏诞生370年纪念,本书的出版,正好作为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纪念。

肇域志(全6冊)中国古代史学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7,300
〔清〕顧炎武 撰 譚其驤 王文楚 等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11月
中國古代史學叢書 肇域志1-6 中国古代史学丛书
[清]顾炎武 撰;谭其骧 王文楚 朱惠荣 校点

顧炎武『肇域志』の点校本
『肇域志』は、清朝考証学の祖の一人とされる顧炎武(1613-1682)が、「天下の広さを感じ、我が人生の無知を恥じる」と言って、約二十年にわたり心血を注いで編纂した地理総志。引用された地理書の多くが孤本や稀覯本で、現代でも価値の高い地理資料となっており、明末清初の地理書籍を理解するにはとても有益である。また、『天下郡国利病書』の姉妹作でもあり、15部の写本として伝わるも、現存するのは11部のみである。
内容は設置・沿革・山河・名勝・水利・税制などに及び、『大明一統志』・二十一史・明歴朝実録・地方志および上奏文・文集を参照したほか、清代初期の資料もわずかに含む。また、『大明一統志』や地方志旧籍の間違いを訂正し、南直隷と雲南貴州部分の校訂はとりわけ詳細を極めている。顧炎武が歴史を研究し、史書を編纂する目的、つまり「昔を鑑みて今をあらためる」「古代を引用して現在の助けにし、我々の経世の助けとする」という学術思想がよくあらわれ、学術的価値の高いものとなっている。

《肇域志》是顾炎武"感四国之多,恥经生之寡术"而费二十年心血纂辑的地理总志。全书征引丰富,参阅的明代和清代地理书达一千余部,有很多是孤本或罕见本,为今人保留下了大量可贵的地理资料,为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地理书籍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肇域志》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写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始纂于崇祯十二年,成书于康熙元年。该书是《天下郡国利病书》姊妹作。本书只有15部抄本流传,今存11部。崇祯十二年,顾炎武开始广泛收集史籍、实录等资料,明亡后,游历全国,一路考察山川、风俗,"先取一统志,后取各省府州县志,后取二十一史,参互书之,几阅志书一千余部。
"顾炎武学识广博,征引丰富,为纂此书而参阅的明代及清初方志达一千多种,这些方志中有不少今天已经失传。内容涉及建置、沿革、山川、名胜、水利、贡赋等。取材于《明统志》、二十一史、明历朝实录、地方志和奏疏、文集,偶有少量清初材料。其所引明方志一千余种和各种专志,大多已佚,赖此书得以窥其一斑。又订正了《明一统志》及方志旧籍中的错误,南直隶、云贵部分收辑考订尤为详尽。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7,300
〔清〕顧炎武 撰 譚其驤 王文楚 等校點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年11月
中國古代史學叢書 肇域志1-6 中国古代史学丛书 [清]顾炎武 撰;谭其骧 王文楚 朱惠荣 校点 顧炎武『肇域志』の点校本 『肇域志』は、清朝考証学の祖の一人とされる顧炎武(1613-1682)が、「天下の広さを感じ、我が人生の無知を恥じる」と言って、約二十年にわたり心血を注いで編纂した地理総志。引用された地理書の多くが孤本や稀覯本で、現代でも価値の高い地理資料となっており、明末清初の地理書籍を理解するにはとても有益である。また、『天下郡国利病書』の姉妹作でもあり、15部の写本として伝わるも、現存するのは11部のみである。 内容は設置・沿革・山河・名勝・水利・税制などに及び、『大明一統志』・二十一史・明歴朝実録・地方志および上奏文・文集を参照したほか、清代初期の資料もわずかに含む。また、『大明一統志』や地方志旧籍の間違いを訂正し、南直隷と雲南貴州部分の校訂はとりわけ詳細を極めている。顧炎武が歴史を研究し、史書を編纂する目的、つまり「昔を鑑みて今をあらためる」「古代を引用して現在の助けにし、我々の経世の助けとする」という学術思想がよくあらわれ、学術的価値の高いものとなっている。 《肇域志》是顾炎武"感四国之多,恥经生之寡术"而费二十年心血纂辑的地理总志。全书征引丰富,参阅的明代和清代地理书达一千余部,有很多是孤本或罕见本,为今人保留下了大量可贵的地理资料,为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地理书籍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肇域志》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写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始纂于崇祯十二年,成书于康熙元年。该书是《天下郡国利病书》姊妹作。本书只有15部抄本流传,今存11部。崇祯十二年,顾炎武开始广泛收集史籍、实录等资料,明亡后,游历全国,一路考察山川、风俗,"先取一统志,后取各省府州县志,后取二十一史,参互书之,几阅志书一千余部。 "顾炎武学识广博,征引丰富,为纂此书而参阅的明代及清初方志达一千多种,这些方志中有不少今天已经失传。内容涉及建置、沿革、山川、名胜、水利、贡赋等。取材于《明统志》、二十一史、明历朝实录、地方志和奏疏、文集,偶有少量清初材料。其所引明方志一千余种和各种专志,大多已佚,赖此书得以窥其一斑。又订正了《明一统志》及方志旧籍中的错误,南直隶、云贵部分收辑考订尤为详尽。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日知録集釈 全3冊 《儒蔵》精華編選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0
〔清〕顧炎武 撰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09月、1548p
《儒藏》精華編選刊 日知錄集釋
《儒藏》精华编选刊 日知录集释
(清) 顾炎武撰 (清) 黄汝成集释 栾保群 校点

《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附《日知录之余》四卷、《谲觚十事》,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撰,道光学者黄汝成作《集释》。《日知录》为顾炎武读书时随记的考辨性劄记,积三十余年而成,凝聚了顾氏一生心血。顾氏自谓平生之志业皆在其中。凡三十二卷,不分门目,有条目一千余条,编次大抵以类相从。内容宏富,涉及经术、治道、博闻等。是书考据精详,《四库总目提要》赞其“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日知录》问世后,对乾嘉学术产生了广泛影响,阎若璩、钱大昕等硕儒大家皆有考订、疏证之作。

顾炎武生前因友人多求抄写,患不能给,于是先刻《日知录》八卷,后附《譎觚十事》。是为该书最早的刻本--康熙九年符山堂刊本。顾氏卒后,其弟子潘耒于康熙三十四年将《日知录》全稿三十二卷刊刻于闽中,此即遂初堂刻本。因迫于文字狱,潘耒对原稿中所谓“违碍”文字做了删改。乾隆六十年,又有重刊本问世,书末附据顾炎武遗稿辑录的《日知录之余》。道光间黄汝成以遂初堂本为底本,博采诸家疏解,撰成《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及《日知录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集释》收录了道光之前九十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萃于一编,洵为《日知录》之功臣。《日知录集释》于道光十四年由黄氏西谿草庐初刻,后黄氏本人又加以修订。道光十八年,西谿草庐据黄氏的修订成果剜改十四年本,是为道光十八年重印本,反映了《集释》的最终面貌。

《日知錄集釋》于道光十四年由黃氏西谿草廬初刻,後黃氏本人又加以修訂。道光十八年,西谿草廬據黃氏的修訂成果剜改十四年本,是為道光十八年重印本,反映了《集釋》的最終面貌。此次整理,即以此重印本為底本,同時吸收了《刊誤》、《續刊誤》、黃侃《日知錄校記》以及陳垣、張京華等先生的校勘成果,力求反映《日知錄》原稿的文字面貌。書末還收錄了《日知錄》符山堂本所附《譎觚十事》及乾隆六十年重刊本所附《日知錄之餘》,加以標點校勘,以資讀者參看。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0
〔清〕顧炎武 撰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09月 、1548p
《儒藏》精華編選刊 日知錄集釋 《儒藏》精华编选刊 日知录集释 (清) 顾炎武撰 (清) 黄汝成集释 栾保群 校点 《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附《日知录之余》四卷、《谲觚十事》,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撰,道光学者黄汝成作《集释》。《日知录》为顾炎武读书时随记的考辨性劄记,积三十余年而成,凝聚了顾氏一生心血。顾氏自谓平生之志业皆在其中。凡三十二卷,不分门目,有条目一千余条,编次大抵以类相从。内容宏富,涉及经术、治道、博闻等。是书考据精详,《四库总目提要》赞其“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日知录》问世后,对乾嘉学术产生了广泛影响,阎若璩、钱大昕等硕儒大家皆有考订、疏证之作。 顾炎武生前因友人多求抄写,患不能给,于是先刻《日知录》八卷,后附《譎觚十事》。是为该书最早的刻本--康熙九年符山堂刊本。顾氏卒后,其弟子潘耒于康熙三十四年将《日知录》全稿三十二卷刊刻于闽中,此即遂初堂刻本。因迫于文字狱,潘耒对原稿中所谓“违碍”文字做了删改。乾隆六十年,又有重刊本问世,书末附据顾炎武遗稿辑录的《日知录之余》。道光间黄汝成以遂初堂本为底本,博采诸家疏解,撰成《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及《日知录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集释》收录了道光之前九十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萃于一编,洵为《日知录》之功臣。《日知录集释》于道光十四年由黄氏西谿草庐初刻,后黄氏本人又加以修订。道光十八年,西谿草庐据黄氏的修订成果剜改十四年本,是为道光十八年重印本,反映了《集释》的最终面貌。 《日知錄集釋》于道光十四年由黃氏西谿草廬初刻,後黃氏本人又加以修訂。道光十八年,西谿草廬據黃氏的修訂成果剜改十四年本,是為道光十八年重印本,反映了《集釋》的最終面貌。此次整理,即以此重印本為底本,同時吸收了《刊誤》、《續刊誤》、黃侃《日知錄校記》以及陳垣、張京華等先生的校勘成果,力求反映《日知錄》原稿的文字面貌。書末還收錄了《日知錄》符山堂本所附《譎觚十事》及乾隆六十年重刊本所附《日知錄之餘》,加以標點校勘,以資讀者參看。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日知録刻本要籍選刊 第2輯 全18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00
張京華 主編、広陵書社、2024年07月、精装
日知錄刻本要籍選刊 张京华主编 广陵书社
日知录刻本要籍选刊第二辑(全18)

古籍影印汇编。《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清黄汝成集释。《集释》遵从《日知录》分卷,不做重新更改,对全部一千多条条目进行注释考辨,是最重要的《日知录》注释版本。本书分两辑出版,此为第二辑,收录《日知录集释》的三个重要版本,分别为道光十四年西谿草庐重刻定本、同治八年述古堂刻本、光绪三年善成堂刻本。所收刻本此前皆未单独影印出版,此次选择都是牌记清晰、首尾完整的底本,便于版本分析和鉴别,全彩影印,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1、本书收录八种《日知录》刻本,自近代以来迄无影印本出版,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于一九八五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黑白影印,收入《日知录集释(外七种)》,迄今没有高清彩色影印本,学者颇为不便,并且它所收录的是附刻了《刊误》《续刊误》的第三个印本,与本丛刊收录的第二个印本并不相同。

2、本书全部采用高清彩色制版,较之从前只提供黑白单色制版甚至压缩拼版胜出不少。

3、本书除乾隆癸丑重镌本以外,全部采用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中公开的、有来历的藏本,并且保留其馆藏钤印,读者不仅可以缘流溯源,而且便于公众讨论。

4、本书每种刻本都具有完整的牌记,便于版本的分析和鉴别。

5、本书作为顾炎武四百一十周年诞辰纪念献礼,传世典藏。

第二辑总目录

第一册—第六册

日知录集释 三十二卷 刊误二卷 续刊误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 黄汝成 集释 清道光十四年黄氏西谿草庐重刊定本

第七册—第十二册

日知录集释 三十二卷 刊误二卷 续刊误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 黄汝成 集释  清同治八年广州述古堂刻本

第十三册—第十八册

日知录集释 三十二卷 刊误二卷 续刊误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 黄汝成 集释 清光绪三年京都善成堂刻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00
張京華 主編 、広陵書社 、2024年07月 、精装
日知錄刻本要籍選刊 张京华主编 广陵书社 日知录刻本要籍选刊第二辑(全18) 古籍影印汇编。《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清黄汝成集释。《集释》遵从《日知录》分卷,不做重新更改,对全部一千多条条目进行注释考辨,是最重要的《日知录》注释版本。本书分两辑出版,此为第二辑,收录《日知录集释》的三个重要版本,分别为道光十四年西谿草庐重刻定本、同治八年述古堂刻本、光绪三年善成堂刻本。所收刻本此前皆未单独影印出版,此次选择都是牌记清晰、首尾完整的底本,便于版本分析和鉴别,全彩影印,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1、本书收录八种《日知录》刻本,自近代以来迄无影印本出版,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于一九八五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黑白影印,收入《日知录集释(外七种)》,迄今没有高清彩色影印本,学者颇为不便,并且它所收录的是附刻了《刊误》《续刊误》的第三个印本,与本丛刊收录的第二个印本并不相同。 2、本书全部采用高清彩色制版,较之从前只提供黑白单色制版甚至压缩拼版胜出不少。 3、本书除乾隆癸丑重镌本以外,全部采用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中公开的、有来历的藏本,并且保留其馆藏钤印,读者不仅可以缘流溯源,而且便于公众讨论。 4、本书每种刻本都具有完整的牌记,便于版本的分析和鉴别。 5、本书作为顾炎武四百一十周年诞辰纪念献礼,传世典藏。 第二辑总目录 第一册—第六册 日知录集释 三十二卷 刊误二卷 续刊误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 黄汝成 集释 清道光十四年黄氏西谿草庐重刊定本 第七册—第十二册 日知录集释 三十二卷 刊误二卷 续刊误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 黄汝成 集释  清同治八年广州述古堂刻本 第十三册—第十八册 日知录集释 三十二卷 刊误二卷 续刊误二卷 清 顾炎武 撰 清 黄汝成 集释 清光绪三年京都善成堂刻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清代七百名人伝(全3冊)(民国文献資料叢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6,500
蔡冠洛編著、北京図書館、2008
《清代七百名人传(套装全3册)》收清代260余年间的政治、军事、实业、学术、艺术等方面的名人传713篇。包括翁同和、容闳、张勋、武训、奕劻、关天培、冯子材、林则徐、顾炎武、詹天佑、严复、洪秀全、邹容、康有为、秋瑾等人。
附录收:
1:清代大事年表
2:清代各朝名人分配表
3:清代名人地域分配表
4:清代名人分类统计表
5:清代名人异名一谥法检查表等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6,500
蔡冠洛編著 、北京図書館 、2008
《清代七百名人传(套装全3册)》收清代260余年间的政治、军事、实业、学术、艺术等方面的名人传713篇。包括翁同和、容闳、张勋、武训、奕劻、关天培、冯子材、林则徐、顾炎武、詹天佑、严复、洪秀全、邹容、康有为、秋瑾等人。 附录收: 1:清代大事年表 2:清代各朝名人分配表 3:清代名人地域分配表 4:清代名人分类统计表 5:清代名人异名一谥法检查表等

詩本音 詩説(中華経解叢書・清経解・詩経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940
顧炎武・恵周惕 劉真倫 等点校、鳳凰出版社、2024、230p
詩本音 詩說 /中華經解叢書:清經解 詩經編(整理本)  (清)顧炎武 著 (清)恵周惕 凤凰出版社
《诗本音》十卷,是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音学五书》之一,他在书中推翻宋人的“叶韵”说,以《诗》三百篇所用之韵,互相考证,并征引他书,探究古今语音之不同。这种实践性的音韵理论和精密的考证方法,对后来《诗经》的音韵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次整理,以观稼楼仿刻本对校。《诗说》三卷,清代经学家惠周惕撰。该书对毛公《诗传》、郑玄《毛诗笺》、朱熹《诗集传》都不专主,多以己意考证。本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对校。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940
顧炎武・恵周惕 劉真倫 等点校 、鳳凰出版社 、2024 、230p
詩本音 詩說 /中華經解叢書:清經解 詩經編(整理本)  (清)顧炎武 著 (清)恵周惕 凤凰出版社 《诗本音》十卷,是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音学五书》之一,他在书中推翻宋人的“叶韵”说,以《诗》三百篇所用之韵,互相考证,并征引他书,探究古今语音之不同。这种实践性的音韵理论和精密的考证方法,对后来《诗经》的音韵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次整理,以观稼楼仿刻本对校。《诗说》三卷,清代经学家惠周惕撰。该书对毛公《诗传》、郑玄《毛诗笺》、朱熹《诗集传》都不专主,多以己意考证。本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对校。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龍蔵寺碑 翰墨瑰寶.上海圖書館藏珍本碑帖叢刊(第1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0
上海圖書館 編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5月、132
龍藏寺碑上海図書館蔵珍本碑帖叢刊第一辑龙藏寺碑 (10周年珍藏版共2册)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

《龍藏寺碑》刻于隋開皇間,述龍藏寺修建之事。書法用筆遒勁多姿,結構中和寬博,意韻悠遠高古,歷來被稱為隋代第一名碑。歐陽修《集古錄》、都穆《金薤琳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等皆有著錄考證。此次影印上海圖書光藏元明間"張公禮未泐本",為傳世最早、存字最多、拓工最精之本,曆黃雲、唐翰題、沈樹鏞等人遞藏,有莫友芝署端,費念慈題簽。

《龙藏寺碑》刻于隋开皇间,述龙藏寺修建之事。书法用笔遒劲多姿,结构中和宽博,意韵悠远高古,历来被称为隋代第yi名碑。欧阳修《集古录》、都穆《金薤琳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等皆有著录考证。此次影印上海图书光藏元明间“张公礼未泐本”,为传世较早、存字较多、拓工较精之本,历黄云、唐翰题、沈树镛等人递藏,有莫友芝署端,费念慈题签。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0
上海圖書館 編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年5月 、132
龍藏寺碑上海図書館蔵珍本碑帖叢刊第一辑龙藏寺碑 (10周年珍藏版共2册)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 《龍藏寺碑》刻于隋開皇間,述龍藏寺修建之事。書法用筆遒勁多姿,結構中和寬博,意韻悠遠高古,歷來被稱為隋代第一名碑。歐陽修《集古錄》、都穆《金薤琳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等皆有著錄考證。此次影印上海圖書光藏元明間"張公禮未泐本",為傳世最早、存字最多、拓工最精之本,曆黃雲、唐翰題、沈樹鏞等人遞藏,有莫友芝署端,費念慈題簽。 《龙藏寺碑》刻于隋开皇间,述龙藏寺修建之事。书法用笔遒劲多姿,结构中和宽博,意韵悠远高古,历来被称为隋代第yi名碑。欧阳修《集古录》、都穆《金薤琳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等皆有著录考证。此次影印上海图书光藏元明间“张公礼未泐本”,为传世较早、存字较多、拓工较精之本,历黄云、唐翰题、沈树镛等人递藏,有莫友芝署端,费念慈题签。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顧亭林詩箋釈(全2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
王冀民撰、中華書局、1998年01月、1046p、A5平装
本体ヤケ、経年劣化。
顧亭林詩箋釋 上、下/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繁體版
顾亭林诗笺释(全二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清] 顾炎武 著 王冀民 笺释 中华书局 1998年1月第1版 1998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顧亭林(炎武),是明清際著名學者、思想家,又是杰出詩人。
本書以中華書局1983年第二版《顧亭林詩文集》為底本,對亭林各詩之字、詞、句、段,特別是整首詩進行注釋、題解。本書之“箋”最見特色,它針對全題或全首的寓意、特點進行評析,及對涉及人事進行考論和索引。從中,讀者可以透過歷史的重霧,體會顧亭林這位志士的心路。
顾亭林(炎武),是明清际著名学者、思想家,又是杰出诗人。本书以中华书局1983年第二版《顾亭林诗文集》为底本,对亭林各诗之字、词、句、段,特别是整首诗进行注释、题解。本书之“笺”最见特色,它针对全题或全首的寓意、特点进行评析,及对涉及人事进行考论和索引。从中,读者可以透过历史的重雾,体会顾亭林这位志士的心路。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
王冀民撰 、中華書局 、1998年01月 、1046p 、A5平装
本体ヤケ、経年劣化。 顧亭林詩箋釋 上、下/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繁體版 顾亭林诗笺释(全二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清] 顾炎武 著 王冀民 笺释 中华书局 1998年1月第1版 1998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顧亭林(炎武),是明清際著名學者、思想家,又是杰出詩人。 本書以中華書局1983年第二版《顧亭林詩文集》為底本,對亭林各詩之字、詞、句、段,特別是整首詩進行注釋、題解。本書之“箋”最見特色,它針對全題或全首的寓意、特點進行評析,及對涉及人事進行考論和索引。從中,讀者可以透過歷史的重霧,體會顧亭林這位志士的心路。 顾亭林(炎武),是明清际著名学者、思想家,又是杰出诗人。本书以中华书局1983年第二版《顾亭林诗文集》为底本,对亭林各诗之字、词、句、段,特别是整首诗进行注释、题解。本书之“笺”最见特色,它针对全题或全首的寓意、特点进行评析,及对涉及人事进行考论和索引。从中,读者可以透过历史的重雾,体会顾亭林这位志士的心路。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 哲学巻(全2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1,780
〔俄羅斯〕季塔連科等主編 夏忠憲 等訳、四川大学出版社、2024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 哲学卷(全2册) 〔俄罗斯〕季塔连科 等主编 夏忠宪 等译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是俄罗斯近些年汉学研究集大成之作,共六卷。其《哲学卷》由甲部概论与乙部词条两大部分构成。甲部对“中国精神文化概念”“精神文化的演变与分期”“新欧亚主义与文化的交响乐”“中国哲学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学派”“儒家的主干作用”“中国哲学的自我界定”“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中国的逻辑学和辩证法”“中国伦理思想”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探讨。乙部词条对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班固、王安石、陆九渊、慧能、王夫之、王阳明、魏源、龚自珍、顾炎武、熊十力、阴阳、修身、太极、无为、无我、和、天理人欲、经学、自然、中庸、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道家、临济宗、天台宗等中国传统哲学领域的重要人物、概念、流派等客观介绍。全书内容平实、客观,反映了当代俄罗斯汉学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观点,对于促进中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1,780
〔俄羅斯〕季塔連科等主編 夏忠憲 等訳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4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 哲学卷(全2册) 〔俄罗斯〕季塔连科 等主编 夏忠宪 等译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是俄罗斯近些年汉学研究集大成之作,共六卷。其《哲学卷》由甲部概论与乙部词条两大部分构成。甲部对“中国精神文化概念”“精神文化的演变与分期”“新欧亚主义与文化的交响乐”“中国哲学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学派”“儒家的主干作用”“中国哲学的自我界定”“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中国的逻辑学和辩证法”“中国伦理思想”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探讨。乙部词条对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班固、王安石、陆九渊、慧能、王夫之、王阳明、魏源、龚自珍、顾炎武、熊十力、阴阳、修身、太极、无为、无我、和、天理人欲、经学、自然、中庸、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道家、临济宗、天台宗等中国传统哲学领域的重要人物、概念、流派等客观介绍。全书内容平实、客观,反映了当代俄罗斯汉学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观点,对于促进中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大礼礼記補注(附校正孔氏大礼礼記補注)  十三経清人注疏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960
(清)孔廣森 撰 王豊先 点校、中華書局、2018年、512p、平装
大戴礼记补注 孔广森补注 王树枏校正 王丰先点校 十三經清人注疏叢書 中华书局
《大戴礼记》,西汉礼学名家、有“大戴”之称的戴德所编,原85篇,现存39篇。北周卢辩最早为之作注,今存39篇中有24篇保存了卢辩旧注。卢注存在词旨简略、大义虽举而微言仍隐的不足,故清代朴学大师孔广森以补卢注未备为职志,撰成《大戴礼记补注》一书。《补注》博稽群书,参会众说,校补经文、注文,疏通文义,极大推进了对《大戴礼记》的研究,是研究《大戴礼记》的权威读本。《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的作者是清代学者王树枏。王氏广泛吸收张尔岐、顾炎武、戴震、钱大昕、王念孙、王引之、阮元等四十余位学术大师的校勘成果,对孔氏《大戴礼记补注》详加勘定,查漏补缺,订正讹误,个别地方附带疏解经义。此次整理,《大戴礼记补注》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嘉庆二十二年《顨轩孔氏所著书》所收本为底本,以咸丰十年《学海堂经解》本及《畿辅丛书》本为校本;《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以光绪九年《陶庐丛刻》本为底本,以《丛书集成初编》本为校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960
(清)孔廣森 撰 王豊先 点校 、中華書局 、2018年 、512p 、平装
大戴礼记补注 孔广森补注 王树枏校正 王丰先点校 十三經清人注疏叢書 中华书局 《大戴礼记》,西汉礼学名家、有“大戴”之称的戴德所编,原85篇,现存39篇。北周卢辩最早为之作注,今存39篇中有24篇保存了卢辩旧注。卢注存在词旨简略、大义虽举而微言仍隐的不足,故清代朴学大师孔广森以补卢注未备为职志,撰成《大戴礼记补注》一书。《补注》博稽群书,参会众说,校补经文、注文,疏通文义,极大推进了对《大戴礼记》的研究,是研究《大戴礼记》的权威读本。《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的作者是清代学者王树枏。王氏广泛吸收张尔岐、顾炎武、戴震、钱大昕、王念孙、王引之、阮元等四十余位学术大师的校勘成果,对孔氏《大戴礼记补注》详加勘定,查漏补缺,订正讹误,个别地方附带疏解经义。此次整理,《大戴礼记补注》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嘉庆二十二年《顨轩孔氏所著书》所收本为底本,以咸丰十年《学海堂经解》本及《畿辅丛书》本为校本;《校正孔氏大戴礼记补注》以光绪九年《陶庐丛刻》本为底本,以《丛书集成初编》本为校本。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顧亭林詩集彙注 全3冊(第2版)(中国古典文学叢書・精装)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0,890
〔清〕顧炎武 著 王蘧常 輯注 呉丕績 標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03月、1480p、精装
顧亭林詩集彙注 上中下(第2版)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清) 顧炎武著; 王蘧常輯注 ; 吳丕績標校
顾亭林诗集汇注 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清】顾炎武 著 王蘧常 辑注 吴丕绩 标校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术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的不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的斗志。无论在经术上还是文学上,都成为近三百年来从流景仰的宗师。他的诗歌,继承汉魏以及唐诗优良的传统,上扫明代摹拟萎纤的弱点,下开有清一代的风气。尤其是他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百折不挠的事迹,大都反映在他的诗歌里。《顾亭林诗集》旧有多家注释,惜未能称完善。王蘧常教授治顾诗数十年,在徐嘉注本基础上,加以大量补注,堪称顾诗注本精品之作。本次出版,重排重校,对版式作了一定优化,并对原书中的个别排印错误有所订正。

【目录】:

卷一
大行皇帝哀诗
千官二首
感事七首
京口即事二首
帝京篇
金陵杂诗五首
千里
秋山二首
表哀诗
闻诏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
上吴侍郎旸
李定自延平归齐至御礼
海上四首
不去三首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
赠顾推官咸正
大汉行
义士行
秦皇行
墟里
塞下曲二首
海上行
哭杨主事廷枢
推官二子执后欲为之经营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二首
淄川行
哭顾推官
哭陈太仆子龙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待郎公墓之左有序
墓后结庐三楹作
精卫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
赋得越鸟巢南枝用枝字
赋得江介多悲风用风字
拟唐入五言八韵六首
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
偶来
浯溪碑歌有序
寄薛开封寀君杨主事同隐邓尉山并被获或曰僧也免之遂归常州
将有远行作时犹全越
京口二首
卷二
元日
石射堋山
春半
怀人
……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诗谱 
附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0,890
〔清〕顧炎武 著 王蘧常 輯注 呉丕績 標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年03月 、1480p 、精装
顧亭林詩集彙注 上中下(第2版)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清) 顧炎武著; 王蘧常輯注 ; 吳丕績標校 顾亭林诗集汇注 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清】顾炎武 著 王蘧常 辑注 吴丕绩 标校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术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的不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的斗志。无论在经术上还是文学上,都成为近三百年来从流景仰的宗师。他的诗歌,继承汉魏以及唐诗优良的传统,上扫明代摹拟萎纤的弱点,下开有清一代的风气。尤其是他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百折不挠的事迹,大都反映在他的诗歌里。《顾亭林诗集》旧有多家注释,惜未能称完善。王蘧常教授治顾诗数十年,在徐嘉注本基础上,加以大量补注,堪称顾诗注本精品之作。本次出版,重排重校,对版式作了一定优化,并对原书中的个别排印错误有所订正。 【目录】: 卷一 大行皇帝哀诗 千官二首 感事七首 京口即事二首 帝京篇 金陵杂诗五首 千里 秋山二首 表哀诗 闻诏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 上吴侍郎旸 李定自延平归齐至御礼 海上四首 不去三首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 赠顾推官咸正 大汉行 义士行 秦皇行 墟里 塞下曲二首 海上行 哭杨主事廷枢 推官二子执后欲为之经营而未得也而二子死矣二首 淄川行 哭顾推官 哭陈太仆子龙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待郎公墓之左有序 墓后结庐三楹作 精卫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 赋得越鸟巢南枝用枝字 赋得江介多悲风用风字 拟唐入五言八韵六首 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 偶来 浯溪碑歌有序 寄薛开封寀君杨主事同隐邓尉山并被获或曰僧也免之遂归常州 将有远行作时犹全越 京口二首 卷二 元日 石射堋山 春半 怀人 ……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诗谱  附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郭曾炘論清詩絶句箋釈 /中国古典文学理論批評専著選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
謝海林 箋釋、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2月、702p、A5
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選輯:郭曾炘論清詩絕句箋釋
人民文學出版社
郭曾炘论清诗绝句笺释(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谢海林笺释

郭曾炘(1855-1928),官至礼部右侍郎,充实录馆副总裁,修《德宗本纪》,为《清史稿》总纂。著有《匏庵诗存》、《读杜札记》等。其百余首论诗绝句,夏孙桐称“综括一代,论断精严”,补史阙,订讹谬,可与《雪桥诗话》“同时媲美,足掩前人”。其系统论诗清代诗人群体,可谓小型的“清诗史”,在清代诗歌史、诗论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进行全面笺释,搜罗丰富的文献资料,予以细致入微地关照,并予以精准的辨析,对于准确、深入理解130首论诗绝句及郭曾炘诗学思想,对于通观清诗发展、名家诗歌特色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前言
卷一 杂题国朝诸名家诗集後
一 王李锺谭变已穷(咏岭南三大家、江左三大家、国初六家)
二 人物相随桑海更(咏张煌言)
三 字字流从肺腑真(咏顾炎武、吴嘉纪为代表的明遣民诗人)
四 北地殷张偶凫孟(咏殷岳、张盖、申涵光、邢防、顾梦游、杜濬、李邺嗣)
五 梨洲苦趣说身经(咏黄宗羲、陈瑚、陆世仪)
六 霜红苦调太槎枒(咏傅山、主夫之)
七 一般谤海坐鸣蛙《咏屈大均)
八 降笺早附忻城伯(咏钱谦益)
九 钜公晚节事羁縻(咏周亮工、龚鼎孳)
一〇 重入修门鬓已斑(咏吴伟业)
一一 残藁谁收四忆堂(咏侯方域)
一二 山史天生共唱酬(咏顾炎武、孙枝蔚)
一三 向郭钱卢拟不伦(咏卢世?)
一四 哦松古寺怀天玉(咏许班、高兆、曾灿垣)
一五 藏簿官庖漫笑讪《咏胡承诺)
一六 罗浮香雪寄吟魂(咏陈恭尹)
一七 琐尾余生痛客儿(咏恽寿平)
一八 孝廉轶事或传讹(咏查继佐)
一九 团扇《宫词》泪暗弹(咏陈之遴)
二〇 朝阳一凤振先鸣(咏季开生、季振宜)
二一 燕许同朝手笔推(咏陈廷敬)
二二 北宋南施抗手难(咏王士禛)
三二 敦厚温柔古性情(咏施闰章)
二四 才名王宋岂齐驱(咏宋荦)
二五 皮毛范陆笑吴侬(咏叶燮)
卷二 续题近代诗家集后
主要征引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
謝海林 箋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12月 、702p 、A5
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選輯:郭曾炘論清詩絕句箋釋 人民文學出版社 郭曾炘论清诗绝句笺释(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谢海林笺释 郭曾炘(1855-1928),官至礼部右侍郎,充实录馆副总裁,修《德宗本纪》,为《清史稿》总纂。著有《匏庵诗存》、《读杜札记》等。其百余首论诗绝句,夏孙桐称“综括一代,论断精严”,补史阙,订讹谬,可与《雪桥诗话》“同时媲美,足掩前人”。其系统论诗清代诗人群体,可谓小型的“清诗史”,在清代诗歌史、诗论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进行全面笺释,搜罗丰富的文献资料,予以细致入微地关照,并予以精准的辨析,对于准确、深入理解130首论诗绝句及郭曾炘诗学思想,对于通观清诗发展、名家诗歌特色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前言 卷一 杂题国朝诸名家诗集後 一 王李锺谭变已穷(咏岭南三大家、江左三大家、国初六家) 二 人物相随桑海更(咏张煌言) 三 字字流从肺腑真(咏顾炎武、吴嘉纪为代表的明遣民诗人) 四 北地殷张偶凫孟(咏殷岳、张盖、申涵光、邢防、顾梦游、杜濬、李邺嗣) 五 梨洲苦趣说身经(咏黄宗羲、陈瑚、陆世仪) 六 霜红苦调太槎枒(咏傅山、主夫之) 七 一般谤海坐鸣蛙《咏屈大均) 八 降笺早附忻城伯(咏钱谦益) 九 钜公晚节事羁縻(咏周亮工、龚鼎孳) 一〇 重入修门鬓已斑(咏吴伟业) 一一 残藁谁收四忆堂(咏侯方域) 一二 山史天生共唱酬(咏顾炎武、孙枝蔚) 一三 向郭钱卢拟不伦(咏卢世?) 一四 哦松古寺怀天玉(咏许班、高兆、曾灿垣) 一五 藏簿官庖漫笑讪《咏胡承诺) 一六 罗浮香雪寄吟魂(咏陈恭尹) 一七 琐尾余生痛客儿(咏恽寿平) 一八 孝廉轶事或传讹(咏查继佐) 一九 团扇《宫词》泪暗弹(咏陈之遴) 二〇 朝阳一凤振先鸣(咏季开生、季振宜) 二一 燕许同朝手笔推(咏陈廷敬) 二二 北宋南施抗手难(咏王士禛) 三二 敦厚温柔古性情(咏施闰章) 二四 才名王宋岂齐驱(咏宋荦) 二五 皮毛范陆笑吴侬(咏叶燮) 卷二 续题近代诗家集后 主要征引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経学史論文選集 上下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1,000
林慶彰 編、文史哲(TW)、1992年10月、精装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経年劣化、天などにシミ汚れあり

ISBN: 9575471741 (一套:精裝)
957-547-175-X (上冊:精裝)
957-547-207-1 (下冊:精裝)林庆彰 编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選錄近八十年間研究中國經學史較具代表性的論文,上冊選錄四十四篇,下冊選錄五十篇。以輔助「中國經學史」課程之教學為目的,台灣一地發表之論文,因各圖書館皆可查到,大多割愛不錄。但為顯示經學史發展之脈絡,而必須收錄者,則酌加選錄。
下冊收錄討論關於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以迄民國之經學史論文,其中包含有<歐陽修對經學上的貢獻>、<宋儒關於《周禮》的爭議>、<王陽明論「經學即心學」>、<顧炎武與清代學風>、<龔自珍與公平三世說>、<康有為重新塑造孔夫子>、<聞一多先生的《詩經》研究>.....等計有48篇論文。

选录近八十年间研究中国经学史较具代表性的论文,上册选录四十四篇,下册选录五十篇。以辅助「中国经学史」课程之教学为目的,台湾一地发表之论文,因各图书馆皆可查到,大多割爱不录。但为显示经学史发展之脉络,而必须收录者,则酌加选录。
下册收录讨论关于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以迄民国之经学史论文,其中包含有<欧阳修对经学上的贡献>、<宋儒关于《周礼》的争议>、<王阳明论「经学即心学」>、<顾炎武与清代学风>、<龚自珍与公平三世说>、<康有为重新塑造孔夫子>、<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等计有48篇论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1,000
林慶彰 編 、文史哲(TW) 、1992年10月 、精装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経年劣化、天などにシミ汚れあり ISBN: 9575471741 (一套:精裝) 957-547-175-X (上冊:精裝) 957-547-207-1 (下冊:精裝)林庆彰 编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選錄近八十年間研究中國經學史較具代表性的論文,上冊選錄四十四篇,下冊選錄五十篇。以輔助「中國經學史」課程之教學為目的,台灣一地發表之論文,因各圖書館皆可查到,大多割愛不錄。但為顯示經學史發展之脈絡,而必須收錄者,則酌加選錄。 下冊收錄討論關於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以迄民國之經學史論文,其中包含有<歐陽修對經學上的貢獻>、<宋儒關於《周禮》的爭議>、<王陽明論「經學即心學」>、<顧炎武與清代學風>、<龔自珍與公平三世說>、<康有為重新塑造孔夫子>、<聞一多先生的《詩經》研究>.....等計有48篇論文。 选录近八十年间研究中国经学史较具代表性的论文,上册选录四十四篇,下册选录五十篇。以辅助「中国经学史」课程之教学为目的,台湾一地发表之论文,因各图书馆皆可查到,大多割爱不录。但为显示经学史发展之脉络,而必须收录者,则酌加选录。 下册收录讨论关于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以迄民国之经学史论文,其中包含有<欧阳修对经学上的贡献>、<宋儒关于《周礼》的争议>、<王阳明论「经学即心学」>、<顾炎武与清代学风>、<龚自珍与公平三世说>、<康有为重新塑造孔夫子>、<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等计有48篇论文。

天下郡国利病書(全6冊)中国古代史学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6,200
[清]顧炎武 撰 黄珅 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11月
天下郡國利病書 1-6 中國古代史學叢書
天下郡国利病书(全六册)中国古代史学丛书

顧炎武『天下郡国利病書』の点校本
『天下郡国利病書』は、明代各地の社会・政治・経済状況を記録した歴史地理書。あらゆる史籍・実録・地方志および上奏文・文集中の国家経済と民衆生活に関係する資料についてひとつひとつ集録し、さらにそこに書かれた山河や要塞、風土や民情について実地考察をして得失を正している。康熙(1662-1722)初年に編纂されたが、何度も増補改訂され、ついに定稿は成らなかった。
本書は、まず国土の総論について、次に南北の直隷(明代新旧首都)、十三の布政使司(省)について記述している。国土の沿革以外にも、賦役・駐屯開拓・水利・水上輸送などの資料が充実しており、なかでも軍事・租税・水利を重点的に集録している。今でも参照に耐える部分が多く、明代の社会・政治・経済を研究する上で重要な史籍である。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记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凡史籍、实录 、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本书一一予以辑录,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约于康熙初年编定成书,后又不断增改,终未定稿。该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次叙南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除记载舆地沿革外,所载赋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资料相当丰富,重点辑录兵防、赋税、水利。《天下郡国利病书》收录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人文地理政治之要,并权其利病以图治,书中许多内容放在今天犹未失时,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

顾炎武代表作之一,明代历史地理名著,华东师范大学黄珅教授等名家点校。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6,200
[清]顧炎武 撰 黄珅 等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年11月
天下郡國利病書 1-6 中國古代史學叢書 天下郡国利病书(全六册)中国古代史学丛书 顧炎武『天下郡国利病書』の点校本 『天下郡国利病書』は、明代各地の社会・政治・経済状況を記録した歴史地理書。あらゆる史籍・実録・地方志および上奏文・文集中の国家経済と民衆生活に関係する資料についてひとつひとつ集録し、さらにそこに書かれた山河や要塞、風土や民情について実地考察をして得失を正している。康熙(1662-1722)初年に編纂されたが、何度も増補改訂され、ついに定稿は成らなかった。 本書は、まず国土の総論について、次に南北の直隷(明代新旧首都)、十三の布政使司(省)について記述している。国土の沿革以外にも、賦役・駐屯開拓・水利・水上輸送などの資料が充実しており、なかでも軍事・租税・水利を重点的に集録している。今でも参照に耐える部分が多く、明代の社会・政治・経済を研究する上で重要な史籍である。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记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凡史籍、实录 、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本书一一予以辑录,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约于康熙初年编定成书,后又不断增改,终未定稿。该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次叙南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除记载舆地沿革外,所载赋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资料相当丰富,重点辑录兵防、赋税、水利。《天下郡国利病书》收录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人文地理政治之要,并权其利病以图治,书中许多内容放在今天犹未失时,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 顾炎武代表作之一,明代历史地理名著,华东师范大学黄珅教授等名家点校。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儀礼鄭注句読(全二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700
[清]張爾岐撰 韓悦点校、中華書局、2025、358p
仪礼郑注句读 (清)张尔岐撰 韩悦点校 中华书局
《仪礼郑注句读》是清代张尔岐所编撰的一部关于《仪礼郑注》的“读本”。张尔岐,字稷若,号蒿庵,山东济阳人。自幼聪颖好学,熟读经史,兼及诸子百家,旁及太乙、奇门之学。《仪礼郑注句读》一书全录《仪礼》郑玄《注》,附以摘取的贾公彦《疏》,并加按断。其按照礼仪节目顺序,将经文分节标目,每一大节又划分诸多小节,每节首段标明起讫,节末概括意旨,使礼仪节目一览无余,实有提纲挈领之功。经文下全录郑注,节录贾疏能说明郑注旨意者,于郑注、贾疏有疑处则参以他说进行考证,案语中又能申明郑注、解说礼制。因此,《郑注句读》一书使《仪礼》明白晓畅,堪称《仪礼》入门必读之书。在整理该书的过程中,张尔岐所校除监本外,还引用了唐开成石经本、元吴澄本及陆德明《音义》、朱子与黄榦所编《经传通解》诸家。对于《仪礼郑注》谬误脱落、衍羡颠例、《经》《注》混淆之处,皆一一订正。因此该书受到清代学人极高的评价。如顾炎武言其“根本先儒,立言简当”,四库馆臣亦称:“盖《仪礼》一经,自韩愈已苦难读,顾习者愈少,传刻之讹愈甚。尔岐兹编,与学者可谓有功矣。”且明末清初之时,学界已认识到王学末流空疏学风的危害,《仪礼郑注句读》对经文和郑注进行训解和考据,对扭转空疏学风亦有重要意义。现代学者林存阳称其“开一代治《仪礼》学之先声”,邓声国亦目其为“礼学复兴的开山之作”。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700
[清]張爾岐撰 韓悦点校 、中華書局 、2025 、358p
仪礼郑注句读 (清)张尔岐撰 韩悦点校 中华书局 《仪礼郑注句读》是清代张尔岐所编撰的一部关于《仪礼郑注》的“读本”。张尔岐,字稷若,号蒿庵,山东济阳人。自幼聪颖好学,熟读经史,兼及诸子百家,旁及太乙、奇门之学。《仪礼郑注句读》一书全录《仪礼》郑玄《注》,附以摘取的贾公彦《疏》,并加按断。其按照礼仪节目顺序,将经文分节标目,每一大节又划分诸多小节,每节首段标明起讫,节末概括意旨,使礼仪节目一览无余,实有提纲挈领之功。经文下全录郑注,节录贾疏能说明郑注旨意者,于郑注、贾疏有疑处则参以他说进行考证,案语中又能申明郑注、解说礼制。因此,《郑注句读》一书使《仪礼》明白晓畅,堪称《仪礼》入门必读之书。在整理该书的过程中,张尔岐所校除监本外,还引用了唐开成石经本、元吴澄本及陆德明《音义》、朱子与黄榦所编《经传通解》诸家。对于《仪礼郑注》谬误脱落、衍羡颠例、《经》《注》混淆之处,皆一一订正。因此该书受到清代学人极高的评价。如顾炎武言其“根本先儒,立言简当”,四库馆臣亦称:“盖《仪礼》一经,自韩愈已苦难读,顾习者愈少,传刻之讹愈甚。尔岐兹编,与学者可谓有功矣。”且明末清初之时,学界已认识到王学末流空疏学风的危害,《仪礼郑注句读》对经文和郑注进行训解和考据,对扭转空疏学风亦有重要意义。现代学者林存阳称其“开一代治《仪礼》学之先声”,邓声国亦目其为“礼学复兴的开山之作”。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音学五書 全4冊(蘇州全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3,900
[清]顧炎武 撰、蘇州大学出版社、2024年06月
音学五书(苏州全书甲编)共4册 苏州大学出版社

《音学五书》是明末清初的音韵著作,作者是顾炎武。大约成书于1667年,全书分为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5个部分。《音论》分上中下3卷,共15篇,论述古音和古音学上的重大问题,集中地阐述了作者对古音学的基本看法,是《音学五书》的总纲。其中重要的有 4篇:《古人韵缓不烦改字》《古诗无叶音》《古人四声一贯》《先儒两声各义之说不尽然》。已知最早版本为康熙六年符山堂刻本,存世数量尚多,之后又有光绪十一年四明观稼楼仿刻本、光绪十一年湘阴郭氏(庆藩)岵瞻堂刊刻本、光绪十六年长沙思贤讲舍刻本等。

《音學五書》是中國古代音韻學著作集。顧炎武撰,約成書于1643年。顧炎武(1613—1682),明清之際思想家、地理學家、語言學家(見「日知錄」)。主要版本有康熙六年(1667)山陽張紹符山堂刊本、光緒十一年(1885)四明觀稼樓仿刻本、民國上海文瑞樓石印本、鴻章書局石印本、1933年嚴式誨輯 《音韻學叢書》本、1982年中華書局影印觀稼樓本等。《音學五書》是顧氏古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書38卷,包括 《音論》3卷、《詩本音》10卷、《易音》3卷、《唐韻正》20卷和 《古音表》2卷,書前有明曹學佺《敘》和顧氏自序。

目錄
《蘇州全書 甲編·音學五書 1》
《蘇州全書 甲編·音學五書 2》
《蘇州全書 甲編·音學五書 3》
《蘇州全書 甲編·音學五書 4》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3,900
[清]顧炎武 撰 、蘇州大学出版社 、2024年06月
音学五书(苏州全书甲编)共4册 苏州大学出版社 《音学五书》是明末清初的音韵著作,作者是顾炎武。大约成书于1667年,全书分为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5个部分。《音论》分上中下3卷,共15篇,论述古音和古音学上的重大问题,集中地阐述了作者对古音学的基本看法,是《音学五书》的总纲。其中重要的有 4篇:《古人韵缓不烦改字》《古诗无叶音》《古人四声一贯》《先儒两声各义之说不尽然》。已知最早版本为康熙六年符山堂刻本,存世数量尚多,之后又有光绪十一年四明观稼楼仿刻本、光绪十一年湘阴郭氏(庆藩)岵瞻堂刊刻本、光绪十六年长沙思贤讲舍刻本等。 《音學五書》是中國古代音韻學著作集。顧炎武撰,約成書于1643年。顧炎武(1613—1682),明清之際思想家、地理學家、語言學家(見「日知錄」)。主要版本有康熙六年(1667)山陽張紹符山堂刊本、光緒十一年(1885)四明觀稼樓仿刻本、民國上海文瑞樓石印本、鴻章書局石印本、1933年嚴式誨輯 《音韻學叢書》本、1982年中華書局影印觀稼樓本等。《音學五書》是顧氏古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書38卷,包括 《音論》3卷、《詩本音》10卷、《易音》3卷、《唐韻正》20卷和 《古音表》2卷,書前有明曹學佺《敘》和顧氏自序。 目錄 《蘇州全書 甲編·音學五書 1》 《蘇州全書 甲編·音學五書 2》 《蘇州全書 甲編·音學五書 3》 《蘇州全書 甲編·音學五書 4》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明清之際江南文化遺民研究(江蘇文庫・研究編)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380
卞敏 主編、江蘇人民、2025年03月
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研究 江苏文库·研究编

本書結合考據史學與理解史學的研究特點,在充分搜集和系統梳理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框架設計,採用點面結合的邏輯結構、史論結合的寫作方法,以宏觀敘事為背景,以人物與論題的個案考察為重點,以明清之際主要生活和活動於江蘇地區的江南(包括江、浙、滬、皖等)文化遺民為研究對象,對這一遺民群體形成的概念內涵、歷史背景、成員構成、類型劃分、生存狀態、民族氣節、政治選擇、思想學術、道德操守、情感寄托、價值追求、人格境界、歷史記憶等進行綜合性的考察。

目录
第一章 研究缘起
一、《柳如是别传》:为明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立传
二、本专题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化遗民”概念辨析
一、“遗民者,天地之元气也”
二、文化遗民:“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三、明清之际的江南文化遗民
第三章 明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明清之际的江南文人结社
二、“天崩地解”的时代
三、南明时期的反清复明运动
第四章 明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群体构成
一、东林党人:吴钟峦、华允诚
二、几社领袖:夏允彝、陈子龙、徐孚远
三、复社名士:杨廷枢、万寿祺、阎尔梅、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归庄
四、儒林传人:刘宗周、黄宗羲、陆世仪、顾炎武、吕留良
五、文学大家:冯梦龙、钱谦益、吴梅村
六、遗民诗人:邢昉、顾梦游、纪映钟、余怀、吴嘉纪
七、隐逸画家:萧云从、龚贤、宋曹、徐枋
八、抗清志士:夏完淳、吴易、堵胤锡、黄毓祺、张肯堂、张名振、张煌言
第五章 明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类型划分
一、投笔从戎型
二、高蹈隐逸型
三、孤忠殉节型
四、幡然醒悟型
第六章 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二、“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三、从保国到保天下:亡国之痛与亡天下之忧
四、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
第七章 以身立德:道德的自我完善
一、“三不朽”:君子追求的永恒价值
二、道统与道德之关系
三、道统担当意识:坚守儒家文化
四、正统维护意识:拒用清朝纪年
五、传统弘道意识:奉行道济天下
第八章 以道立言:学统的自觉承续
第九章 立功:文脉的自然流淌
第十章 遗民情操:人格境界的塑造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380
卞敏 主編 、江蘇人民 、2025年03月
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研究 江苏文库·研究编 本書結合考據史學與理解史學的研究特點,在充分搜集和系統梳理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框架設計,採用點面結合的邏輯結構、史論結合的寫作方法,以宏觀敘事為背景,以人物與論題的個案考察為重點,以明清之際主要生活和活動於江蘇地區的江南(包括江、浙、滬、皖等)文化遺民為研究對象,對這一遺民群體形成的概念內涵、歷史背景、成員構成、類型劃分、生存狀態、民族氣節、政治選擇、思想學術、道德操守、情感寄托、價值追求、人格境界、歷史記憶等進行綜合性的考察。 目录 第一章 研究缘起 一、《柳如是别传》:为明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立传 二、本专题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化遗民”概念辨析 一、“遗民者,天地之元气也” 二、文化遗民:“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三、明清之际的江南文化遗民 第三章 明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明清之际的江南文人结社 二、“天崩地解”的时代 三、南明时期的反清复明运动 第四章 明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群体构成 一、东林党人:吴钟峦、华允诚 二、几社领袖:夏允彝、陈子龙、徐孚远 三、复社名士:杨廷枢、万寿祺、阎尔梅、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归庄 四、儒林传人:刘宗周、黄宗羲、陆世仪、顾炎武、吕留良 五、文学大家:冯梦龙、钱谦益、吴梅村 六、遗民诗人:邢昉、顾梦游、纪映钟、余怀、吴嘉纪 七、隐逸画家:萧云从、龚贤、宋曹、徐枋 八、抗清志士:夏完淳、吴易、堵胤锡、黄毓祺、张肯堂、张名振、张煌言 第五章 明清之际江南文化遗民类型划分 一、投笔从戎型 二、高蹈隐逸型 三、孤忠殉节型 四、幡然醒悟型 第六章 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二、“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三、从保国到保天下:亡国之痛与亡天下之忧 四、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 第七章 以身立德:道德的自我完善 一、“三不朽”:君子追求的永恒价值 二、道统与道德之关系 三、道统担当意识:坚守儒家文化 四、正统维护意识:拒用清朝纪年 五、传统弘道意识:奉行道济天下 第八章 以道立言:学统的自觉承续 第九章 立功:文脉的自然流淌 第十章 遗民情操:人格境界的塑造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元明清 中国礼文学史.第4巻 (岳麓書院国学文庫)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陳戍国 陳冠梅、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中国礼文学史·元明清卷 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中國禮文學史(元明清卷)》凡三章。与前三卷一样,本书注意礼文学与时代政治、社会经济的关系,注意礼文学与相邻学科的沟通,尤其注意以往各卷一直坚持的解说礼文学的原则。
目录
第一章 元代礼文学
第一节 蒙古成吉思汗时期的礼文学
第二节 许衡、郝经、王恽诸人的礼文学创作
第三节 胡祗适、姚燧、戴表元诸人的礼文学作品
第四节 吴澄、刘因的礼文学成就
第五节 赵孟频、邓文原、袁桷诸人的礼文学作品
第六节 虞集、杨载、范柠、揭侯斯的礼文学成就
第七节 黄活、柳贯、萨都剌的礼文学作品
第八节 吴师道、欧阳玄、杨维祯诸人的礼文学成就
第九节 元代散曲中的礼文学
第十节 元杂剧中的礼文学
第十一节 元代南戏中的礼文学
第十二节 元代小说代表作中的礼文学
第十三节 元代佛门礼文学
第十四节 元代道教礼文学
第二章 明代礼文学
第一节 宋濂刘基的礼文学
第二节 明初四杰的礼文学
第三节 刘三吾、陶宗仪、方孝孺的礼文学成就
第四节 台阁体作家“三杨”的礼文学
第五节 “楚人”李东阳的礼文学创作成就
第六节 李梦阳、何景明、边贡等前七子的礼文学
第七节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为代表的明朝后七子的礼文学成就
第八节 明代归有光、茅坤、王慎中为代表的唐宋派的礼文学成就
第九节 明代中叶张居正与李贽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节 公安派三袁与江盈科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一节 锤惺、谭元春代表的竞陵派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二节 《西游记》与明代礼文学
第十三节 《水浒全传》与明代礼文学
第十四节 《金瓶梅》与明代礼文学
第十五节 明代词作家创作的礼文学
第十六节 《全明散曲》与礼文学
第十七节 明戏曲中的礼文学
第十八节 汤显祖创作的诗文以及戏剧中的礼文学
第十九节 《情史》《三言》以及《二拍》中的礼文学
第二十节 杨涟、瞿式耜、陈子龙以及夏完淳的礼文学创作
第二十一节 明代佛道二氏礼文学
第三章 清代礼文学
第一节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礼文学创作
第二节 侯方域、魏禧以及汪琬的礼文学创作
第三节 陈确、张履祥的礼文学作品
第四节 钱谦益与吴伟业的礼文学创作寸
· · · · · ·
第二十一节 清代佛道二氏的礼文学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陳戍国 陳冠梅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
中国礼文学史·元明清卷 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中國禮文學史(元明清卷)》凡三章。与前三卷一样,本书注意礼文学与时代政治、社会经济的关系,注意礼文学与相邻学科的沟通,尤其注意以往各卷一直坚持的解说礼文学的原则。 目录 第一章 元代礼文学 第一节 蒙古成吉思汗时期的礼文学 第二节 许衡、郝经、王恽诸人的礼文学创作 第三节 胡祗适、姚燧、戴表元诸人的礼文学作品 第四节 吴澄、刘因的礼文学成就 第五节 赵孟频、邓文原、袁桷诸人的礼文学作品 第六节 虞集、杨载、范柠、揭侯斯的礼文学成就 第七节 黄活、柳贯、萨都剌的礼文学作品 第八节 吴师道、欧阳玄、杨维祯诸人的礼文学成就 第九节 元代散曲中的礼文学 第十节 元杂剧中的礼文学 第十一节 元代南戏中的礼文学 第十二节 元代小说代表作中的礼文学 第十三节 元代佛门礼文学 第十四节 元代道教礼文学 第二章 明代礼文学 第一节 宋濂刘基的礼文学 第二节 明初四杰的礼文学 第三节 刘三吾、陶宗仪、方孝孺的礼文学成就 第四节 台阁体作家“三杨”的礼文学 第五节 “楚人”李东阳的礼文学创作成就 第六节 李梦阳、何景明、边贡等前七子的礼文学 第七节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为代表的明朝后七子的礼文学成就 第八节 明代归有光、茅坤、王慎中为代表的唐宋派的礼文学成就 第九节 明代中叶张居正与李贽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节 公安派三袁与江盈科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一节 锤惺、谭元春代表的竞陵派的礼文学创作 第十二节 《西游记》与明代礼文学 第十三节 《水浒全传》与明代礼文学 第十四节 《金瓶梅》与明代礼文学 第十五节 明代词作家创作的礼文学 第十六节 《全明散曲》与礼文学 第十七节 明戏曲中的礼文学 第十八节 汤显祖创作的诗文以及戏剧中的礼文学 第十九节 《情史》《三言》以及《二拍》中的礼文学 第二十节 杨涟、瞿式耜、陈子龙以及夏完淳的礼文学创作 第二十一节 明代佛道二氏礼文学 第三章 清代礼文学 第一节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礼文学创作 第二节 侯方域、魏禧以及汪琬的礼文学创作 第三节 陈确、张履祥的礼文学作品 第四节 钱谦益与吴伟业的礼文学创作寸 · · · · · · 第二十一节 清代佛道二氏的礼文学

春秋左氏伝旧注疏証 全4冊 《儒蔵》精華編選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8,700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劉文[シ其] 等撰、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01月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儒藏》精華編選刊 劉文淇等撰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1-4) 《儒藏》精华编选刊

『続修四庫全書』影印謄清稿本を底本、上海図書館蔵原稿本を校本とし、科学出版社整理本の成果を参考にして整理点校。底本では欠けているが原稿にあるものは、原稿に拠り補う。原稿及び謄清稿本は眉批があり、内容を付加、誤りを訂正、経義を補足する。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为清代著名“左氏”学著作。刘文淇 等 撰 李君龙、王振华、班龙门、李晓明 译
刘文淇有感于后世《春秋左传》学杜注独尊,其他旧注淹没不传,“取《左氏》原文,依次排比。先取贾、服、郑君之注,疏通证明。凡杜氏所排击者纠正之,所剿袭者表明之,其袭用韦氏者亦一一疏记。他如《五经异义》所载杜氏说,皆本左氏先师。《说文》所引《左传》,亦是古文家说。《汉书·五行志》所载刘子骏说,皆左氏一家之学。又如《周礼》《礼记》疏所引《左传》注不载姓名而与杜注异者,亦是贾、服旧说。凡若此者,皆以为注,而为之申明。”其所引用清人《左传》学专著,除沈钦韩外,还有顾炎武、惠栋、钱大昕、洪亮吉、焦循之作,其他学者如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臧寿恭等之说,若有可采,“咸与登列,皆显其姓氏,以矫元凯、冲远袭取之失。末下己意,定其从违”。(《青溪旧屋文集》卷三《与沈小宛先生书》)即先列经传原文,后列贾、服注及旧注,注下为疏证,旨在探明经义,正杜注、孔疏之失。
书未竟,即离世。其孙寿曾、贵曾偶有补笔。目前所存《疏证》有两部,一为稿本七册,一为誊清稿本七册。不分卷,各有残缺。稿本缺庄公、闵公、僖公二十二年至三十三年,誊清稿本缺僖公十六年传至二十二年、成公、襄公元年至五年。重合的部分,文字偶有出入之处。
此次校点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誊清稿本为底本,稿本为校本,誊清本缺而稿本存者,以原稿补。此外尽量核查了书中所有引用文字。
校点者为文献学博士后李君龙、王振华、班龙门、李晓明。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8,700
北京大学《儒蔵》編纂与研究中心 編 劉文[シ其] 等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01月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儒藏》精華編選刊 劉文淇等撰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1-4) 《儒藏》精华编选刊 『続修四庫全書』影印謄清稿本を底本、上海図書館蔵原稿本を校本とし、科学出版社整理本の成果を参考にして整理点校。底本では欠けているが原稿にあるものは、原稿に拠り補う。原稿及び謄清稿本は眉批があり、内容を付加、誤りを訂正、経義を補足する。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为清代著名“左氏”学著作。刘文淇 等 撰 李君龙、王振华、班龙门、李晓明 译 刘文淇有感于后世《春秋左传》学杜注独尊,其他旧注淹没不传,“取《左氏》原文,依次排比。先取贾、服、郑君之注,疏通证明。凡杜氏所排击者纠正之,所剿袭者表明之,其袭用韦氏者亦一一疏记。他如《五经异义》所载杜氏说,皆本左氏先师。《说文》所引《左传》,亦是古文家说。《汉书·五行志》所载刘子骏说,皆左氏一家之学。又如《周礼》《礼记》疏所引《左传》注不载姓名而与杜注异者,亦是贾、服旧说。凡若此者,皆以为注,而为之申明。”其所引用清人《左传》学专著,除沈钦韩外,还有顾炎武、惠栋、钱大昕、洪亮吉、焦循之作,其他学者如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臧寿恭等之说,若有可采,“咸与登列,皆显其姓氏,以矫元凯、冲远袭取之失。末下己意,定其从违”。(《青溪旧屋文集》卷三《与沈小宛先生书》)即先列经传原文,后列贾、服注及旧注,注下为疏证,旨在探明经义,正杜注、孔疏之失。 书未竟,即离世。其孙寿曾、贵曾偶有补笔。目前所存《疏证》有两部,一为稿本七册,一为誊清稿本七册。不分卷,各有残缺。稿本缺庄公、闵公、僖公二十二年至三十三年,誊清稿本缺僖公十六年传至二十二年、成公、襄公元年至五年。重合的部分,文字偶有出入之处。 此次校点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誊清稿本为底本,稿本为校本,誊清本缺而稿本存者,以原稿补。此外尽量核查了书中所有引用文字。 校点者为文献学博士后李君龙、王振华、班龙门、李晓明。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重訂荘子集注 上下冊 中華要籍集釈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900
阮毓崧 撰 劉韶軍 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04月
重訂莊子集注 上、下 中華要籍集釋叢書
重订庄子集注 全2册 中华要籍集释丛书

王先謙・馬其昶の集解方式を採用し、前人の注説中から『荘子』の原意に合う解釈や、『荘子』の字音字義に対する清人の考証を採集し、案語を附す。今回、民国二十二年重訂本を底本として整理点校。(繁体字縦組)

阮毓崧的《重订庄子集注》,采用了王先谦、马其昶式的集解方式,从前人注说中采集比较合乎《庄子》原意的解释,以及清人对于《庄子》字音字义的考证,在此基础上附上自己的案语,以贯通《庄子》原文,理解《庄子》原书的本来意旨。阮氏重视唐代以前《庄子》的音义解释和清乾嘉学派的对《庄子》的考证和疏解,宋、明人的解说基本上没有采纳。与前人不同的是,阮氏特别注意《庄子》原书中的用韵情况,他根据宋代吴棫的《韵补》、清代顾炎武的《唐韵正》、江永的《古韵标准》,将《庄子》原文中的押韵之字挑选出来,缕列于页栏上方,自称是从来未有之例,可谓此书的一大特色。阮氏这部《重订庄子集注》,善于总结继承陆德明以来的《庄子》集注集解集释类著作,吸取诸家对于《庄子》注释的合理与可信之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庄子》的整体文意加以融会贯通,而不是只就字句进行孤立的考证,由此形成了对于《庄子》全书义旨的完整解释。

目录
点校前言
庄子集注序
重订庄子集注序
庄子集注重订本序
庄子集注初印本序
庄子集注序
张继煦序
刘佑祺序
史记庄子列传
例言
徵引注家
重订庄子集注卷上
内篇逍遥游第一
内篇齐物论第二
内篇养生主第三
内篇人间世第四
内篇德充符第五
内篇大宗师第六
内篇应帝王第七
重订庄子集注卷中
外篇骈拇第一 外篇马蹄第二
外篇胠箧第三
外篇在宥第四
外篇天地第五
外篇天道第六
外篇天运第七
外篇刻意第八
外篇缮性第九
外篇秋水第十
外篇至乐第十一
外篇达生第十二
外篇山木第十三
外篇田子方第十四
外篇知北游第十五
重订庄子集注卷下
杂篇庚桑楚第一 杂篇徐无鬼第二
杂篇则阳第三
杂篇外物第四
杂篇寓言第五
杂篇让王第六
杂篇盗跖第七
杂篇说剑第八
杂篇渔父第九
杂篇列御寇第十
杂篇天下第十一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900
阮毓崧 撰 劉韶軍 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年04月
重訂莊子集注 上、下 中華要籍集釋叢書 重订庄子集注 全2册 中华要籍集释丛书 王先謙・馬其昶の集解方式を採用し、前人の注説中から『荘子』の原意に合う解釈や、『荘子』の字音字義に対する清人の考証を採集し、案語を附す。今回、民国二十二年重訂本を底本として整理点校。(繁体字縦組) 阮毓崧的《重订庄子集注》,采用了王先谦、马其昶式的集解方式,从前人注说中采集比较合乎《庄子》原意的解释,以及清人对于《庄子》字音字义的考证,在此基础上附上自己的案语,以贯通《庄子》原文,理解《庄子》原书的本来意旨。阮氏重视唐代以前《庄子》的音义解释和清乾嘉学派的对《庄子》的考证和疏解,宋、明人的解说基本上没有采纳。与前人不同的是,阮氏特别注意《庄子》原书中的用韵情况,他根据宋代吴棫的《韵补》、清代顾炎武的《唐韵正》、江永的《古韵标准》,将《庄子》原文中的押韵之字挑选出来,缕列于页栏上方,自称是从来未有之例,可谓此书的一大特色。阮氏这部《重订庄子集注》,善于总结继承陆德明以来的《庄子》集注集解集释类著作,吸取诸家对于《庄子》注释的合理与可信之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庄子》的整体文意加以融会贯通,而不是只就字句进行孤立的考证,由此形成了对于《庄子》全书义旨的完整解释。 目录 点校前言 庄子集注序 重订庄子集注序 庄子集注重订本序 庄子集注初印本序 庄子集注序 张继煦序 刘佑祺序 史记庄子列传 例言 徵引注家 重订庄子集注卷上 内篇逍遥游第一 内篇齐物论第二 内篇养生主第三 内篇人间世第四 内篇德充符第五 内篇大宗师第六 内篇应帝王第七 重订庄子集注卷中 外篇骈拇第一 外篇马蹄第二 外篇胠箧第三 外篇在宥第四 外篇天地第五 外篇天道第六 外篇天运第七 外篇刻意第八 外篇缮性第九 外篇秋水第十 外篇至乐第十一 外篇达生第十二 外篇山木第十三 外篇田子方第十四 外篇知北游第十五 重订庄子集注卷下 杂篇庚桑楚第一 杂篇徐无鬼第二 杂篇则阳第三 杂篇外物第四 杂篇寓言第五 杂篇让王第六 杂篇盗跖第七 杂篇说剑第八 杂篇渔父第九 杂篇列御寇第十 杂篇天下第十一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つま恋50年 - フォークソングの思い出

BANKARA
BANKARA
¥1,500

クアラルンプール事件50年 - ゲリラ、テロ事件、暴力革命の時代

光の雨
光の雨
¥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