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魏晋玄学研究」の検索結果
2件

湯用彤評伝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980
麻天祥、武漢大学出版社、2007、325p
天にシミ、地に汚れ。
汤用彤评传 麻天祥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汤用彤,哈佛三杰之一,“昌明国故,融会新知”的学衡派中坚,新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学贯中西印的国学大师,尤其以中国佛教史研究饮誉海内外,人称“研究佛教史而卓然成家者,舍汤用彤先生之外,当难再觅第二人”,国外学者高度赞扬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著作为“价值至高的工具与导引”。他不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创造了超越时代的历史价值,他所做的贡献和同时代的伟大人物一样,至今我们还在进行千百次的尝试。《汤用彤评传》出版13年后的今天,我们以文集的形式再版该书,也是对汤用彤先生的缅怀。 《汤用彤评传》谨慎地采用传记文学的色彩,把汤先生的生平、学术。贡献烘染得情色并茂、丝丝入扣;详细考察了汤氏学贯中西思想发展的路向,以及学术系统工程建设对其治学的催化与导引;重点探讨了汤氏在中国佛教史研究方面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全面梳理了其魏晋玄学、印度哲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集中反映了汤用彤先生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伟大贡献。书前有汤一介先生的长序,书后附汤用彤先生学术年表。有学者在《光明日报》上评价其他人著作时曾指出:“麻天祥博士的《汤用彤评传》,就十分大胆地揉进了传记文学的色彩,写的十分优美动人,令人赞叹不已。”
目录
第1章 生平及思想发展的路向
第2章 文化观念的系统工程建设及对其学术思想的催化与导引
第3章 中国佛教史研究(上)
第4章 中国佛教史研究(下)
第5章 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详略得失之比较
第6章 魏晋玄学研究(上)
第7章 魏晋玄学研究(下)
第8章 印度哲学史研究简介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980
麻天祥 、武漢大学出版社 、2007 、325p
天にシミ、地に汚れ。 汤用彤评传 麻天祥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汤用彤,哈佛三杰之一,“昌明国故,融会新知”的学衡派中坚,新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学贯中西印的国学大师,尤其以中国佛教史研究饮誉海内外,人称“研究佛教史而卓然成家者,舍汤用彤先生之外,当难再觅第二人”,国外学者高度赞扬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著作为“价值至高的工具与导引”。他不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创造了超越时代的历史价值,他所做的贡献和同时代的伟大人物一样,至今我们还在进行千百次的尝试。《汤用彤评传》出版13年后的今天,我们以文集的形式再版该书,也是对汤用彤先生的缅怀。 《汤用彤评传》谨慎地采用传记文学的色彩,把汤先生的生平、学术。贡献烘染得情色并茂、丝丝入扣;详细考察了汤氏学贯中西思想发展的路向,以及学术系统工程建设对其治学的催化与导引;重点探讨了汤氏在中国佛教史研究方面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全面梳理了其魏晋玄学、印度哲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集中反映了汤用彤先生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伟大贡献。书前有汤一介先生的长序,书后附汤用彤先生学术年表。有学者在《光明日报》上评价其他人著作时曾指出:“麻天祥博士的《汤用彤评传》,就十分大胆地揉进了传记文学的色彩,写的十分优美动人,令人赞叹不已。” 目录 第1章 生平及思想发展的路向 第2章 文化观念的系统工程建设及对其学术思想的催化与导引 第3章 中国佛教史研究(上) 第4章 中国佛教史研究(下) 第5章 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详略得失之比较 第6章 魏晋玄学研究(上) 第7章 魏晋玄学研究(下) 第8章 印度哲学史研究简介 后记

鑽仰集 湯一介先生研究文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330
湯一介研究会《湯一介先生研究文集》編委会 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p、511p
钻仰集 汤一介先生研究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总论
新哲学的瞩望——重温汤先生的教导
汤一介先生及其学术贡献
汤一介先生的哲学馈赠——让东西方哲学的不对称成为过去
汤一介先生的学术与时代精神
分论
哲学与历史的融合:本体诠释学的本体诠释与中国解释学的历史诠释
聚焦中国诠释学问题
读汤一介先生《<中国儒学史>总序》的几点体会
汤一介哲学思想与易学诠释申述
汤一介与“中国诠释学”——关于建构“中国诠释学”之我见
汤一介先生概念范畴进路的方法论反思
汤一介先生早年的魏晋玄学研究述略
略论汤一介对文化问题的思考
汤一介的宗教观刍议
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汤一介“普遍和谐”观的重要面向
汤一介先生“礼法合治”的思想和儒学的教育教化
汤一介先生的家风和家学传承
返本开新——汤一介先生《论道教的产生和它的特点》述评
汤一介先生的三教关系研究
其他
形而上”与“物而上”两个概念,两种世界观
中西哲学的关系及其原因
天道视域下的魏晋玄学
儒学:本然形态,历史分化与未来走向 ——以“仁”与“礼”为视域
心性论的主要问题与逻辑关系
乡村建设和现代政治习惯的建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探究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330
湯一介研究会《湯一介先生研究文集》編委会 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p 、511p
钻仰集 汤一介先生研究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总论 新哲学的瞩望——重温汤先生的教导 汤一介先生及其学术贡献 汤一介先生的哲学馈赠——让东西方哲学的不对称成为过去 汤一介先生的学术与时代精神 分论 哲学与历史的融合:本体诠释学的本体诠释与中国解释学的历史诠释 聚焦中国诠释学问题 读汤一介先生《<中国儒学史>总序》的几点体会 汤一介哲学思想与易学诠释申述 汤一介与“中国诠释学”——关于建构“中国诠释学”之我见 汤一介先生概念范畴进路的方法论反思 汤一介先生早年的魏晋玄学研究述略 略论汤一介对文化问题的思考 汤一介的宗教观刍议 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汤一介“普遍和谐”观的重要面向 汤一介先生“礼法合治”的思想和儒学的教育教化 汤一介先生的家风和家学传承 返本开新——汤一介先生《论道教的产生和它的特点》述评 汤一介先生的三教关系研究 其他 形而上”与“物而上”两个概念,两种世界观 中西哲学的关系及其原因 天道视域下的魏晋玄学 儒学:本然形态,历史分化与未来走向 ——以“仁”与“礼”为视域 心性论的主要问题与逻辑关系 乡村建设和现代政治习惯的建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探究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沖縄海洋博50年 - 博覧会、海洋、沖縄

沖縄絵本
沖縄絵本
¥1,500
南島覚書
南島覚書
¥2,000
沖縄女性史
沖縄女性史
¥40,630

東京都議選、参院選 - 政治、政党、議会、議員

政治の教室
政治の教室
¥34,700
都知事12年
都知事12年
¥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