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二十四史(全80冊)(豪華本)(繁)


  • 出版社 中華書局
  • 刊行年 1995年
  • サイズ A4精麻クロス装+函
  • ISBN 7101015018
  • 解説 中華書局刊の点校本「二十四史(史記-明史)」を文字を大きめにし、80冊にした特別装丁限定版。輸送用箱付き
  • 在庫 在庫切れ(中国書店)


こちらの商品はいかがですか?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日本の古本屋」では、書籍ごとの基本情報を「書誌カタログ」にまとめており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は欲しい本のリクエストが可能です。
お探しの本が「日本の古本屋」に追加された場合に自動通知をお送り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中国書店の新着書籍

全唐詩(全8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0
丁方晓、曾德明、杨云辉编、黄鈞等校点、岳麓書社、1998年、A5精装本
新古本。簡体字。

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故称诗者必视唐人为标准,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规矩焉。盖唐当开国之初,即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事于六义之学,以为进身之阶。则习之者,固已专且勤矣。而又堂陛之赓和,友朋之赠处,与夫登临宴赏之即事感怀,劳人迂客之触物寓兴,一举而托之于诗。虽穷达朱途,悲愉异境,而以言乎摅写性情,则其致一也。夫性情所寄,千载同符,安有运会之可区别!而论次唐人之诗者,辄执初、盛、中、晚,岐分疆陌,而抑扬轩轾之过甚,此皆后人强为之名,非通论也。 自昔唐人选唐诗,有殷墦、元结、令狐楚、姚合数家,卷帙末为详备。至宋初,撰辑英华,收录唐篇什极盛。然诗以类从,仍多脱漏,未成一代巨观。朕兹发内府所有全唐诗,命诸词臣,合《唐音统签》诸编,参互校勘,搜补缺遗,略去初、盛、中、晚之名,一依时代分置次第。其人有通籍登朝,岁月可考者,以岁月先后为断;无可考者,则援据诗中所咏之事,与所同时之人系焉。得诗四万八千九百馀首,凡二千二百馀人,厘为九百卷。于是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撷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夫诗盈数万,格调各殊,溯其学问本原,虽悉有师承指授,而其精思独悟,不屑为苟同者,皆能殚其才力所至,沿寻风雅,以卓然自成其家。又其甚者,宁为幽僻奇谲,杂出于变风变雅之外,而绝不致有蹈袭剽窃之弊,是则唐人深造极诣之能事也。学者问途于此,探珠于渊海,选才干邓林,博收约守,而不自失其性情之正,则真能善学唐人者矣。 岂其漫无持择,泛求优孟之形似者,可以语诗也哉! 是用制序卷首,以示刻《全唐诗》嘉与来学之旨。海内诵习者,尚其知朕意焉。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0
丁方晓、曾德明、杨云辉编、黄鈞等校点 、岳麓書社 、1998年 、A5精装本
新古本。簡体字。 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故称诗者必视唐人为标准,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规矩焉。盖唐当开国之初,即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事于六义之学,以为进身之阶。则习之者,固已专且勤矣。而又堂陛之赓和,友朋之赠处,与夫登临宴赏之即事感怀,劳人迂客之触物寓兴,一举而托之于诗。虽穷达朱途,悲愉异境,而以言乎摅写性情,则其致一也。夫性情所寄,千载同符,安有运会之可区别!而论次唐人之诗者,辄执初、盛、中、晚,岐分疆陌,而抑扬轩轾之过甚,此皆后人强为之名,非通论也。 自昔唐人选唐诗,有殷墦、元结、令狐楚、姚合数家,卷帙末为详备。至宋初,撰辑英华,收录唐篇什极盛。然诗以类从,仍多脱漏,未成一代巨观。朕兹发内府所有全唐诗,命诸词臣,合《唐音统签》诸编,参互校勘,搜补缺遗,略去初、盛、中、晚之名,一依时代分置次第。其人有通籍登朝,岁月可考者,以岁月先后为断;无可考者,则援据诗中所咏之事,与所同时之人系焉。得诗四万八千九百馀首,凡二千二百馀人,厘为九百卷。于是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撷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夫诗盈数万,格调各殊,溯其学问本原,虽悉有师承指授,而其精思独悟,不屑为苟同者,皆能殚其才力所至,沿寻风雅,以卓然自成其家。又其甚者,宁为幽僻奇谲,杂出于变风变雅之外,而绝不致有蹈袭剽窃之弊,是则唐人深造极诣之能事也。学者问途于此,探珠于渊海,选才干邓林,博收约守,而不自失其性情之正,则真能善学唐人者矣。 岂其漫无持择,泛求优孟之形似者,可以语诗也哉! 是用制序卷首,以示刻《全唐诗》嘉与来学之旨。海内诵习者,尚其知朕意焉。

波峰与波谷:秦漢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博雅襭英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630
閻歩克、北京大学、2017年4月、精装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2版)
博雅撷英 阎步克 编著

大家小書,關於秦漢魏晉南北朝歷史深入淺出的學術普及。本書採用“制度史觀”,著重從“政治制度”與“政治勢力”兩方面敘述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闡述了戰國至秦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體制的創立,入漢之後的各項制度發展,魏晉以下的政治“變態”,北朝官僚行政的再度振興等等;闡述了此期文吏、儒生、宗王、外戚、宦官、門閥、軍人、寒人、部落貴族等各種勢力的此起彼伏。對“制度”與“勢力”的相互關係亦予提示,如文法吏與律令體制的關係,儒生與復古改制的關係,士族門閥造成的制度變態,鮮卑軍功勢力對官僚體制的振興等。對“政治文化”也給予了充分關注,闡述了法家、儒家、黃老、玄學及北朝的“功績制的政治文化”的政治影響。

目录
第二版前言
序言
一 官僚帝国体制的观察视角
二 波峰与波谷
三 常态、变态与回归
第一章 从王国到帝国
一 从王国到帝国
二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三 皇帝——官僚统治阶级
第二章 官僚行政体制的完善
一 决策权力与执政资格
二 行政组织的进化
三 军政与边防
第三章 文法与文书
一 刀笔吏治天下
二 律令秩序
三 “以文书御天下”
第四章 爵禄与吏禄
一 “庶人之有爵禄”
二 禄秩的渊源和性格
三 从禄秩到官品
第五章 儒·法与儒·吏
一 从法术、道术到儒术
二 “奉天法古”与王莽改制
三 儒法合流与儒吏融合
第六章 官吏的选任
一 吏道与功能
二 任子与内侍
三 察举与四科
四 阳嘉新制和以文取人
第七章 官僚阶级的士族化
一 乡里与豪右
二 官场与官族
三 东汉的士林
四 学门与士族
第八章 动荡时代的皇权与门阀
一 黯淡失色的皇权
二 东晋门阎政治
三 南朝:“主威独运”及其限度
第九章 士族特权及其政治理念
一 门阀的选官特权与品位特权
二 官僚政治的扭曲变态
三 玄学清谈的政治理念
第十章 集权官僚政治的维系和进展
一 空话不空:官僚政治话语
二 冰层下的潜流:官制和法制的进化
三 选官中央化和考试制度的进展
第十一章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一 胡汉杂糅与胡汉分治
二 异族皇权·国人武装——军功贵族
三 胡化、汉化的摇摆波动
第十二章 从北朝到隋唐:帝国复兴与历史出口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630
閻歩克 、北京大学 、2017年4月 、精装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2版) 博雅撷英 阎步克 编著 大家小書,關於秦漢魏晉南北朝歷史深入淺出的學術普及。本書採用“制度史觀”,著重從“政治制度”與“政治勢力”兩方面敘述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闡述了戰國至秦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體制的創立,入漢之後的各項制度發展,魏晉以下的政治“變態”,北朝官僚行政的再度振興等等;闡述了此期文吏、儒生、宗王、外戚、宦官、門閥、軍人、寒人、部落貴族等各種勢力的此起彼伏。對“制度”與“勢力”的相互關係亦予提示,如文法吏與律令體制的關係,儒生與復古改制的關係,士族門閥造成的制度變態,鮮卑軍功勢力對官僚體制的振興等。對“政治文化”也給予了充分關注,闡述了法家、儒家、黃老、玄學及北朝的“功績制的政治文化”的政治影響。 目录 第二版前言 序言 一 官僚帝国体制的观察视角 二 波峰与波谷 三 常态、变态与回归 第一章 从王国到帝国 一 从王国到帝国 二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三 皇帝——官僚统治阶级 第二章 官僚行政体制的完善 一 决策权力与执政资格 二 行政组织的进化 三 军政与边防 第三章 文法与文书 一 刀笔吏治天下 二 律令秩序 三 “以文书御天下” 第四章 爵禄与吏禄 一 “庶人之有爵禄” 二 禄秩的渊源和性格 三 从禄秩到官品 第五章 儒·法与儒·吏 一 从法术、道术到儒术 二 “奉天法古”与王莽改制 三 儒法合流与儒吏融合 第六章 官吏的选任 一 吏道与功能 二 任子与内侍 三 察举与四科 四 阳嘉新制和以文取人 第七章 官僚阶级的士族化 一 乡里与豪右 二 官场与官族 三 东汉的士林 四 学门与士族 第八章 动荡时代的皇权与门阀 一 黯淡失色的皇权 二 东晋门阎政治 三 南朝:“主威独运”及其限度 第九章 士族特权及其政治理念 一 门阀的选官特权与品位特权 二 官僚政治的扭曲变态 三 玄学清谈的政治理念 第十章 集权官僚政治的维系和进展 一 空话不空:官僚政治话语 二 冰层下的潜流:官制和法制的进化 三 选官中央化和考试制度的进展 第十一章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一 胡汉杂糅与胡汉分治 二 异族皇权·国人武装——军功贵族 三 胡化、汉化的摇摆波动 第十二章 从北朝到隋唐:帝国复兴与历史出口

狂歓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廟会与民間社会(博雅襭英)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
趙世瑜、北京大学、2018年12月、精装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博雅撷英·赵世瑜社会史作品集

本書從中華帝國晚期的民間廟會這一生活空間向外延伸,探索明清社會轉型時期的民眾生活與大眾文化,是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十餘年間關注民間文化與基層社會歷史的初步結果。全書分概說、地域研究、個案研究三個部分,並附有關理論、方法論的探討。內容恰如其名“狂歡與日常”,揭示了廟會這一類遊神祭祀活動的基本特徵,即他們不僅構成了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集中體現了特定時節、特定場合的全民狂歡。這一靜一動,一平常一非常,正是我們的生活節奏。

目录
叙 说
概说之部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寺庙与民间文化
一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与宗教的民间化
二 日常生活中的寺庙的若干分类
三 寺庙与民众生活
四 关于“大众宗教文化”
民间社会中的寺庙:一种文化景观
一 关于景观研究
二 寺庙的分布及其文化意义
三 八蜡庙及刘猛将军庙之例
四 龙神庙及各类水神庙之例
五 土地庙之例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
一 引论
二 庙会狂欢的原始性
三 庙会狂欢的全民性
四 庙会狂欢的反规范性
五 庙会狂欢的良性功能
寺庙宫观与明清中西文化冲突
一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态度
二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进攻
三 中国民间社会的强烈反弹
四 民间文化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角色
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
· · · · · ·
地域研究之部
明清时期的华北庙会
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之比较
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
个案研究之部
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
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鲁班会:清至民国初北京的祭祀组织与行业组织
附 录
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
一 社会史是什么?
二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互惠
三 社会史与社会科学:相互的批评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
一 关于社会史概念的一些疑问
二 作为历史研究范式的社会史
三 作为整体研究的社会史
四 属于历史学而非社会学的社会史
文献工作与田野工作
一 从新史学说起
二 民俗史与民俗学
三 民间文化史研究数例
后 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
趙世瑜 、北京大学 、2018年12月 、精装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博雅撷英·赵世瑜社会史作品集 本書從中華帝國晚期的民間廟會這一生活空間向外延伸,探索明清社會轉型時期的民眾生活與大眾文化,是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十餘年間關注民間文化與基層社會歷史的初步結果。全書分概說、地域研究、個案研究三個部分,並附有關理論、方法論的探討。內容恰如其名“狂歡與日常”,揭示了廟會這一類遊神祭祀活動的基本特徵,即他們不僅構成了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集中體現了特定時節、特定場合的全民狂歡。這一靜一動,一平常一非常,正是我們的生活節奏。 目录 叙 说 概说之部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寺庙与民间文化 一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与宗教的民间化 二 日常生活中的寺庙的若干分类 三 寺庙与民众生活 四 关于“大众宗教文化” 民间社会中的寺庙:一种文化景观 一 关于景观研究 二 寺庙的分布及其文化意义 三 八蜡庙及刘猛将军庙之例 四 龙神庙及各类水神庙之例 五 土地庙之例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 一 引论 二 庙会狂欢的原始性 三 庙会狂欢的全民性 四 庙会狂欢的反规范性 五 庙会狂欢的良性功能 寺庙宫观与明清中西文化冲突 一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态度 二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进攻 三 中国民间社会的强烈反弹 四 民间文化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角色 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 · · · · · · 地域研究之部 明清时期的华北庙会 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之比较 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 个案研究之部 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 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鲁班会:清至民国初北京的祭祀组织与行业组织 附 录 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 一 社会史是什么? 二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互惠 三 社会史与社会科学:相互的批评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 一 关于社会史概念的一些疑问 二 作为历史研究范式的社会史 三 作为整体研究的社会史 四 属于历史学而非社会学的社会史 文献工作与田野工作 一 从新史学说起 二 民俗史与民俗学 三 民间文化史研究数例 后 记

在空間中理解時間:従区域社会史到歴史人類学(博雅襭英)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趙世瑜、北京大学、2017年11月、精装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博雅撷英·赵世瑜社会史作品集

本書系《狂歡與日常》及《小歷史與大歷史》二書的續集,書中的個案從山西的村落、市鎮,到明清時期的整體變化,從北方邊塞到西南邊陲,既尋找區域歷史過程的“歷史性時刻”,也梳理長時程中的連續性。

目录
叙说: 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以明清为基点: 时间上的连续性
从明清史看宋元史 ——倡导一种“连续递进”的思考方法
卫所军户制度与明代中国社会 ——社会史的视角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 ——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多元的时间和空间视域下的19世纪中国社会 ——几个区域社会史的例子
“中心”·“边缘”·全球史: 空间上的连续性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
重观东江: 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
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
连续性与“历史性时刻”: 山西之例 晋祠与熙丰新法的蛛丝马迹
从贤人到水神: 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
——兼论山西金元时期与清中叶这两个“历史性时刻”
圣姑庙: 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社会的多样性
村民与镇民: 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
赤桥村与明清晋祠在乡村网络中的角色
族群、地域及其“历史性时刻”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岭南”的建构及其意义
从草原传统到汉人文化的建构 ——从明初军户的垛籍谈起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 明清国家的形成
身份变化、认同与帝国边疆拓展 ——云南腾冲《董氏族谱》(抄本)札记
图像如何证史: 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384
康熙《滇南盐法图》与山水地图的意义
亦土亦流: 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
民国初年一个京城旗人家庭的礼仪生活 ——一本佚名日记的读后感
观察与思考 西樵山: 近世广东史之景观象征 ——读《南海县志·序》有感
锦屏—清水江文书在重建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意义
旧史料与新解读: 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再反思
河东与河西: 三十年来的新史学
——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启示录
在历史中发现族群,于草野间审视朝廷
——读《帝国之于边缘——现代早期中国的文化、族群性 与边界》
附录从田野中发现历史: 民间文献、传说故事的知识考古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趙世瑜 、北京大学 、2017年11月 、精装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博雅撷英·赵世瑜社会史作品集 本書系《狂歡與日常》及《小歷史與大歷史》二書的續集,書中的個案從山西的村落、市鎮,到明清時期的整體變化,從北方邊塞到西南邊陲,既尋找區域歷史過程的“歷史性時刻”,也梳理長時程中的連續性。 目录 叙说: 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以明清为基点: 时间上的连续性 从明清史看宋元史 ——倡导一种“连续递进”的思考方法 卫所军户制度与明代中国社会 ——社会史的视角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 ——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多元的时间和空间视域下的19世纪中国社会 ——几个区域社会史的例子 “中心”·“边缘”·全球史: 空间上的连续性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 重观东江: 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 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 连续性与“历史性时刻”: 山西之例 晋祠与熙丰新法的蛛丝马迹 从贤人到水神: 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 ——兼论山西金元时期与清中叶这两个“历史性时刻” 圣姑庙: 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社会的多样性 村民与镇民: 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 赤桥村与明清晋祠在乡村网络中的角色 族群、地域及其“历史性时刻”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岭南”的建构及其意义 从草原传统到汉人文化的建构 ——从明初军户的垛籍谈起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 明清国家的形成 身份变化、认同与帝国边疆拓展 ——云南腾冲《董氏族谱》(抄本)札记 图像如何证史: 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384 康熙《滇南盐法图》与山水地图的意义 亦土亦流: 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 民国初年一个京城旗人家庭的礼仪生活 ——一本佚名日记的读后感 观察与思考 西樵山: 近世广东史之景观象征 ——读《南海县志·序》有感 锦屏—清水江文书在重建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意义 旧史料与新解读: 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再反思 河东与河西: 三十年来的新史学 ——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启示录 在历史中发现族群,于草野间审视朝廷 ——读《帝国之于边缘——现代早期中国的文化、族群性 与边界》 附录从田野中发现历史: 民间文献、传说故事的知识考古 后记

二十世紀中国文学三人談・漫説文化 増訂本(博雅襭英)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620
銭理群 黄子平 陳平原、北京大学、2019年11月、精装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增订本)博雅撷英
陈平原 黄子平 钱理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合刊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和《漫说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两册“有趣的小书”,是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学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学问、品谈文章的记录。“三人谈”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打通了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格局,扩大了研究领域,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漫说文化》收录各自的回忆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阐明了编者对“散文”的独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首版出版于2004年,而三位学者于2018年10月进行了又一次畅谈,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也有了新的理解和阐释,新版收入这一长篇讨论。

目录:
小引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写在前面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对话
缘起
世界眼光
民族意识
文化角度
艺术思维
方法
附录一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座谈
附录二 关于“表现即艺术”的讨论
附录三 有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种种反响的综述
后记
漫说文化
漫说“漫说文化”(代序)
岁月无情又多情
十年一觉
漫说“漫说……”
“说东道西”的姿态
漫卷诗书喜欲狂
“父父子子”里的文化
兼问苍生与鬼神
“乡风市声”的意味
未知死 焉知生
“世故人情”中的智慧
男男女女的主题
难得浮生半日闲
何必青灯古佛旁
三人谈——落花时节读华章
增订本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620
銭理群 黄子平 陳平原 、北京大学 、2019年11月 、精装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增订本)博雅撷英 陈平原 黄子平 钱理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合刊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和《漫说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两册“有趣的小书”,是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学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学问、品谈文章的记录。“三人谈”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打通了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格局,扩大了研究领域,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漫说文化》收录各自的回忆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阐明了编者对“散文”的独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首版出版于2004年,而三位学者于2018年10月进行了又一次畅谈,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也有了新的理解和阐释,新版收入这一长篇讨论。 目录: 小引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写在前面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对话 缘起 世界眼光 民族意识 文化角度 艺术思维 方法 附录一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座谈 附录二 关于“表现即艺术”的讨论 附录三 有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种种反响的综述 后记 漫说文化 漫说“漫说文化”(代序) 岁月无情又多情 十年一觉 漫说“漫说……” “说东道西”的姿态 漫卷诗书喜欲狂 “父父子子”里的文化 兼问苍生与鬼神 “乡风市声”的意味 未知死 焉知生 “世故人情”中的智慧 男男女女的主题 难得浮生半日闲 何必青灯古佛旁 三人谈——落花时节读华章 增订本后记

大清全書-清代満語文語法古籍集成全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920
〔清〕沈啓亮 輯、遼寧民族、2008年04月
大清全书 清代满语文语法古籍集成全书
(清)沈启亮 辑 辽宁民族出版社

康煕22年(1683年)に上梓された14巻・14冊の《大清全書》は、12,000余の満文の語彙を満文の12の字頭の順に収録する清代初の満漢対照の詞書。各字頭に満文の単語、詞組、漢文の釈義、例語と例句が明記されており、実用性が高い。

本書為清代第一部大型満漢文対照詞書,全書14巻14本,共收詞12000余个,按満文十二字頭順序排列,毎一字頭下分列満文単詞、詞組,下有漢文釈義,間或有満漢文対訳的例語和例句,特別注意満文動詞詞尾変化及其涵義的闡釈,注重対格助詞用法的闡釈,所挙例語或例句注意選用満文公文中用語。今以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京師宛羽斎刻本影印。

所谓少数民族古籍,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指用少数民族文字和民族古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和历史文书,还有一些金石铭刻;二是有关少数民族资料的古代汉文文献;三是各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口头传承资料。少数民族古籍,数量浩大,价值珍贵,堪称中华民族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发掘、整理和利用,为我们提供了新鲜史料,封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积累,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收词18000条,是我国第一部刻版发行的大型满汉语文词典。书前有作者的汉文序言、凡例和总目。正文满文部分,主要是满语词语以及词的形态变化,有些词条后附例句。汉文部分采用对译或对译辅以解释的方法,少量采用音译或解释方法。书中收录了相当数量的早期汉语借词和满语古词。汉文释义较为简单明了,是研究和翻译早期满文文献及满语中汉语借词的重要参考书。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920
〔清〕沈啓亮 輯 、遼寧民族 、2008年04月
大清全书 清代满语文语法古籍集成全书 (清)沈启亮 辑 辽宁民族出版社 康煕22年(1683年)に上梓された14巻・14冊の《大清全書》は、12,000余の満文の語彙を満文の12の字頭の順に収録する清代初の満漢対照の詞書。各字頭に満文の単語、詞組、漢文の釈義、例語と例句が明記されており、実用性が高い。 本書為清代第一部大型満漢文対照詞書,全書14巻14本,共收詞12000余个,按満文十二字頭順序排列,毎一字頭下分列満文単詞、詞組,下有漢文釈義,間或有満漢文対訳的例語和例句,特別注意満文動詞詞尾変化及其涵義的闡釈,注重対格助詞用法的闡釈,所挙例語或例句注意選用満文公文中用語。今以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京師宛羽斎刻本影印。 所谓少数民族古籍,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指用少数民族文字和民族古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和历史文书,还有一些金石铭刻;二是有关少数民族资料的古代汉文文献;三是各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口头传承资料。少数民族古籍,数量浩大,价值珍贵,堪称中华民族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发掘、整理和利用,为我们提供了新鲜史料,封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积累,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收词18000条,是我国第一部刻版发行的大型满汉语文词典。书前有作者的汉文序言、凡例和总目。正文满文部分,主要是满语词语以及词的形态变化,有些词条后附例句。汉文部分采用对译或对译辅以解释的方法,少量采用音译或解释方法。书中收录了相当数量的早期汉语借词和满语古词。汉文释义较为简单明了,是研究和翻译早期满文文献及满语中汉语借词的重要参考书。

語法調査研究手冊 第二版 語言学経典文叢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
劉丹青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650頁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第2版) /语言学经典文丛 精装
刘丹青  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書は、《語言学経典文叢》シリーズの一つ。世界で高い影響力を持つ語法調査研究用アンケート《Lingua版語言描写性研究:問巻》(BernardComrie、NorvalSmith編製)を基に、その内容を「句法」「形態」「音系」「象声詞」「詞彙」の五つの部分に分けて詳しく注釈、例示し、分析を加える。漢語に用いた場合の欠点も評述し、語法調査研究の術語、方法と最新の研究成果を紹介。「主要術語索引」などを付録として収録す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
劉丹青編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年3月 、650頁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第2版) /语言学经典文丛 精装 刘丹青  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書は、《語言学経典文叢》シリーズの一つ。世界で高い影響力を持つ語法調査研究用アンケート《Lingua版語言描写性研究:問巻》(BernardComrie、NorvalSmith編製)を基に、その内容を「句法」「形態」「音系」「象声詞」「詞彙」の五つの部分に分けて詳しく注釈、例示し、分析を加える。漢語に用いた場合の欠点も評述し、語法調査研究の術語、方法と最新の研究成果を紹介。「主要術語索引」などを付録として収録する。

吐魯番俗字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4,300
趙 紅、上海古籍
吐鲁番俗字典  赵红
敦煌吐鲁番文献作为极具学术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备受学界关注,于古代政治、经济、地理、交通、社会等各方面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的首要条件就是认字,敦煌吐鲁番写本中的俗文字是其中的一个难点,继黄征《敦煌俗字典》后,赵红继作《吐鲁番俗字典》将其中的俗文字以字典的形式辑出并加以研究,将给学界带来很大便利。该著对近年来出土的吐鲁番文书,包括高昌、交河故城、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和洋海等地出土文书中的俗字加以收集整理并研究,以现代工具书的形式,辑录出土文献的原字形,摘录字形所在相应文句,并审慎考辨,图文并茂,实用方便。内容主要包括:一、原字形,扫描图版单字切割成图片;二、楷书字头;三、汉语注音;四、例句,摘录字形所在相应文句;五、必要的按语;六、附录,包括字形笔画索引和使用图版索引、参考文献目录。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4,300
趙 紅 、上海古籍
吐鲁番俗字典  赵红 敦煌吐鲁番文献作为极具学术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备受学界关注,于古代政治、经济、地理、交通、社会等各方面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的首要条件就是认字,敦煌吐鲁番写本中的俗文字是其中的一个难点,继黄征《敦煌俗字典》后,赵红继作《吐鲁番俗字典》将其中的俗文字以字典的形式辑出并加以研究,将给学界带来很大便利。该著对近年来出土的吐鲁番文书,包括高昌、交河故城、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和洋海等地出土文书中的俗字加以收集整理并研究,以现代工具书的形式,辑录出土文献的原字形,摘录字形所在相应文句,并审慎考辨,图文并茂,实用方便。内容主要包括:一、原字形,扫描图版单字切割成图片;二、楷书字头;三、汉语注音;四、例句,摘录字形所在相应文句;五、必要的按语;六、附录,包括字形笔画索引和使用图版索引、参考文献目录。
もっと見る

コショタン

「日本の古本屋」内で検索する

キーワードや著者名、出版社で古本を検索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ひらがな、カタカナ、漢字、英字等の表記方法や、絞り込み条件の変更もお試し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