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丁仁傑」の検索結果
2件

社会分化與宗教制度変遷 中文

(株)山星書店
 愛知県名古屋市中区千代田
2,500
丁仁傑、聯経、平16、1冊
菊判 カバー付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社会分化與宗教制度変遷 中文

2,500
丁仁傑 、聯経 、平16 、1冊
菊判 カバー付

當代漢人民衆宗教研究

フォルモサ書院
 大阪府大阪市北区天神橋3-2-31 小西ビル2階
3,300 (送料:¥600~)
丁仁傑、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中国語(繫体字・台湾書籍)

●本体:経年並(書き込み等見受けられず)

【送料】❸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下記参照)厚さ3㎝超えのため

第一章、導論
一、關於本書的書名
二、做為一種權力形式的宗教實踐
三、「意識型態 / 規範性」權力的創造與施為:比較西方社會與漢人社會
四、討論兩個不同層次的「意識型態╱規範性」權力的生產
五、傳統社會村落裡的宗教實踐
六、「民眾宗教」:不限於地域性範圍的一個討論漢人宗教的概念範疇
七、社會變遷中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等面向上的變化:
 1.規範性論述
 2.認同歸屬
 3.社會再生產
八、關於佛教與民間教派發展的歷史背景的補充:
 1.佛教
 2.民間教派
九、本章摘要與本書各章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民間信仰的當代適應與重整:會靈山現象的例子
一、前言:地域化、去地域化、再連結,與民間信仰變遷
二、會靈山現象:定義、形式、教義、與實踐
 1.定義
 2.形式
 3.具體的表現形態
 4.在善書文本中所顯現出來的有關教義
 5.會靈的具體步驟
 6.與會靈山活動密切相關的幾個宗教團體
 7.一貫道
 8.慈惠堂
 9.私人宮壇的角色:並以屏東南州忠德堂為例說明會靈山與私人宮壇間的關係
三、會靈與傳統進香活動之間的差異
四、對於會靈山現象的一個社會學的分析:以民間信仰的轉化與再連結為焦點
五、公眾意識仍是個體性信仰背後最主要的元素:一個嘗試性的說法
 1.會靈山中的公眾性的層面
 2.漢人信仰中象徵性的理想公共空間的建構
六、討論與結論
 1.民間信仰在傳統社會中的位置
 2.去地域化對於民間信仰所帶來的衝擊:危機與轉機
 3.系統的擴張還是生活世界的復興?
 4.「去地域化」情境中「再連結」的性質

第三章、公眾宗教---佛教的由社區到社會的擴張:以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社會實踐模式為焦點
一、前言
二、慈濟的發展及知識份子對於慈濟的期待
三、市民社會、公共領域與公共宗教

四、傳統華人社會的公概念以及其與佛教的接軌

五、對於慈濟有關論述的進一步檢視
六、關於社會治理的類型學分析
七、進一步的討論:與張維安和楊弘任兩人的論點進行比較
 
 
【店舗休業日】--------------------- 10月6日~13日の間、イベント開催中のため店舗休業いたしますので、在庫確認、発送が遅れる場合があります。ご了承の上、ご注文願います。 ◆インボイス対応なし 【送料】 ❶クリックポスト(+220円)  ❷レターパックライト(+430円) ❸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600円) ❹ゆうパック(適宜・補償有)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3,300 (送料:¥600~)
丁仁傑 、聯經出版公司 、2009年
◆中国語(繫体字・台湾書籍) ●本体:経年並(書き込み等見受けられず) 【送料】❸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下記参照)厚さ3㎝超えのため 第一章、導論 一、關於本書的書名 二、做為一種權力形式的宗教實踐 三、「意識型態 / 規範性」權力的創造與施為:比較西方社會與漢人社會 四、討論兩個不同層次的「意識型態╱規範性」權力的生產 五、傳統社會村落裡的宗教實踐 六、「民眾宗教」:不限於地域性範圍的一個討論漢人宗教的概念範疇 七、社會變遷中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等面向上的變化:  1.規範性論述  2.認同歸屬  3.社會再生產 八、關於佛教與民間教派發展的歷史背景的補充:  1.佛教  2.民間教派 九、本章摘要與本書各章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民間信仰的當代適應與重整:會靈山現象的例子 一、前言:地域化、去地域化、再連結,與民間信仰變遷 二、會靈山現象:定義、形式、教義、與實踐  1.定義  2.形式  3.具體的表現形態  4.在善書文本中所顯現出來的有關教義  5.會靈的具體步驟  6.與會靈山活動密切相關的幾個宗教團體  7.一貫道  8.慈惠堂  9.私人宮壇的角色:並以屏東南州忠德堂為例說明會靈山與私人宮壇間的關係 三、會靈與傳統進香活動之間的差異 四、對於會靈山現象的一個社會學的分析:以民間信仰的轉化與再連結為焦點 五、公眾意識仍是個體性信仰背後最主要的元素:一個嘗試性的說法  1.會靈山中的公眾性的層面  2.漢人信仰中象徵性的理想公共空間的建構 六、討論與結論  1.民間信仰在傳統社會中的位置  2.去地域化對於民間信仰所帶來的衝擊:危機與轉機  3.系統的擴張還是生活世界的復興?  4.「去地域化」情境中「再連結」的性質 第三章、公眾宗教---佛教的由社區到社會的擴張:以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社會實踐模式為焦點 一、前言 二、慈濟的發展及知識份子對於慈濟的期待 三、市民社會、公共領域與公共宗教 四、傳統華人社會的公概念以及其與佛教的接軌 五、對於慈濟有關論述的進一步檢視 六、關於社會治理的類型學分析 七、進一步的討論:與張維安和楊弘任兩人的論點進行比較    
  •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安全学
安全学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