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中国港口」の検索結果
7件

輝煌中国:経略陸海:中国港口(英文)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米金昇 李群 趙妮娜、外文出版社、2021年12月
辉煌中国:经略陆海:中国港口(英文)
Modern China's Ingenuity: China's Ports Doors to the Oceans

本书属于“辉煌中国”系列工程重器分卷,深入讲述了中国港口的建设发展成就。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在回顾中国港口发展历史的同时,主要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港口建设的全产业链优势以及相应的技术实力。从港口的设计选址到码头建设,从航道疏浚到疏浚船舶的设计制造,从港口运行所需港机产品的制造到全自动化码头的升级改造,中国已经具备了靠前的港口建设实力,并拥有了多个重量大港。

《中国港口篇》主要聚焦70多年来中国港口建设的全产业链优势以及相应的技术实力,从港口最初的设计选址到码头建设,到航道疏浚和疏浚船舶的设计制造,再到港口运行所需的港机产品制造和全自动化码头的升级改造,中国已经具备在世界任何地方建港口的能力,并拥有多个重量大型港口,这也对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米金昇 李群 趙妮娜 、外文出版社 、2021年12月
辉煌中国:经略陆海:中国港口(英文) Modern China's Ingenuity: China's Ports Doors to the Oceans 本书属于“辉煌中国”系列工程重器分卷,深入讲述了中国港口的建设发展成就。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在回顾中国港口发展历史的同时,主要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港口建设的全产业链优势以及相应的技术实力。从港口的设计选址到码头建设,从航道疏浚到疏浚船舶的设计制造,从港口运行所需港机产品的制造到全自动化码头的升级改造,中国已经具备了靠前的港口建设实力,并拥有了多个重量大港。 《中国港口篇》主要聚焦70多年来中国港口建设的全产业链优势以及相应的技术实力,从港口最初的设计选址到码头建设,到航道疏浚和疏浚船舶的设计制造,再到港口运行所需的港机产品制造和全自动化码头的升级改造,中国已经具备在世界任何地方建港口的能力,并拥有多个重量大型港口,这也对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港口年鑑 2002版*

鶴本書店 支店
 東京都江東区平野
9,000
中華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管 中国港口年鑑編輯部編/中国港口雑史社、中文書、2002、1冊
目次・書影(⇒HP拡大画像クリック) 中文書  精装 B5 438頁
   厚み3cm重量1kg以内はクリックポスト180円    3cmを超える場合は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600円    厚みが5cmを超えますと佐川急便での発送となり    発送先により金額が変わ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9,000
中華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管 中国港口年鑑編輯部編/中国港口雑史社 、中文書  、2002 、1冊
目次・書影(⇒HP拡大画像クリック) 中文書  精装 B5 438頁

中国港口

通志堂書店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
1,100
張天懐編、対外貿易教育、1986、1
B6平装 200頁 / 在庫№95-7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中国港口

1,100
張天懐編 、対外貿易教育 、1986 、1
B6平装 200頁 / 在庫№95-7

海闊天空:連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動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4,992
深圳博物館 編、文物出版社、2024年04月
海闊天空:聯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動
文物出版社 深圳博物館編
海阔天空:联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动
文物出版社 深圳博物馆

本書是深圳博物館與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海闊天空:聯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動”展覽配套圖錄。此展覽展出了來自深圳博物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及南方科技大學收藏的15至19世紀來自五大洲20余國的265件/套展品,包括海圖、星盤、八分儀等珍貴文物,還原了大航海時代的風貌。本書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揚帆遠航”,介紹了大航海時代東西方幾次著名的大航海活動,開闢了新航路,使世界聯通為一個整體;第二單元“航海利器”,介紹了天文學、數學、航海技術、船舶製造技術等科技方面的發展,極大地助力了大航海活動;第三單元“海上風雲”,介紹了改變格局的海上戰爭;第四單元“異域同天”,介紹了流通的物資貿易和興起的海洋藝術。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4,992
深圳博物館 編 、文物出版社 、2024年04月
海闊天空:聯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動 文物出版社 深圳博物館編 海阔天空:联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动 文物出版社 深圳博物馆 本書是深圳博物館與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海闊天空:聯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動”展覽配套圖錄。此展覽展出了來自深圳博物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及南方科技大學收藏的15至19世紀來自五大洲20余國的265件/套展品,包括海圖、星盤、八分儀等珍貴文物,還原了大航海時代的風貌。本書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揚帆遠航”,介紹了大航海時代東西方幾次著名的大航海活動,開闢了新航路,使世界聯通為一個整體;第二單元“航海利器”,介紹了天文學、數學、航海技術、船舶製造技術等科技方面的發展,極大地助力了大航海活動;第三單元“海上風雲”,介紹了改變格局的海上戰爭;第四單元“異域同天”,介紹了流通的物資貿易和興起的海洋藝術。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新成果・新趨勢・新進展 第二届「水下考古·寧波論壇」文集(寧波文物考古研究叢書:丁種第5号)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3,200
寧波市文化遺産管理研究院、科学出版社、2020年01月
新成果‧新趨勢‧新進展:第二屆“水下考古‧寧波論壇”文集(宁波文物考古研究丛书)新成果·新趋势·新进展: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文集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本書は2018年10月国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寧波基地で行われた第2回「水下考古・寧波フォーラム」の論文選編であり、「寧波文物考古研究叢書」シリーズの5冊目の論文集になっている。近年来中国内外の水中考古の最新成果と発展趨勢・管理体系と業界規範・技術開発と創新応用・水中文化遺産の科学的保護と研究利用・海のシルクロードと伝統的造船工芸研究等の研究論文26篇を収載する。

本書為2018年10月在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寧波基地舉辦的第二屆“水下考古·寧波論壇”論文選編,也是“寧波文物考古研究叢書”系列的第五本論文彙集。書中刊載的27篇文章,內容涉及近年來國內外水下考古的最新成果與發展趨勢、管理體系與行業規範、技術研發與創新應用,以及水下文化遺產的科技保護與研究利用、“海上絲綢之路”與傳統造船工藝研究等方面。

本书为2018年10月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举办的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论文选编,也是“宁波文物考古研究丛书”系列的第五本论文汇集。书中刊载的27篇文章,内容涉及近年来国内外水下考古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管理体系与行业规范、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以及水下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与研究利用、“海上丝绸之路”与传统造船工艺研究等方面。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3,200
寧波市文化遺産管理研究院 、科学出版社 、2020年01月
新成果‧新趨勢‧新進展:第二屆“水下考古‧寧波論壇”文集(宁波文物考古研究丛书)新成果·新趋势·新进展: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文集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本書は2018年10月国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寧波基地で行われた第2回「水下考古・寧波フォーラム」の論文選編であり、「寧波文物考古研究叢書」シリーズの5冊目の論文集になっている。近年来中国内外の水中考古の最新成果と発展趨勢・管理体系と業界規範・技術開発と創新応用・水中文化遺産の科学的保護と研究利用・海のシルクロードと伝統的造船工芸研究等の研究論文26篇を収載する。 本書為2018年10月在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寧波基地舉辦的第二屆“水下考古·寧波論壇”論文選編,也是“寧波文物考古研究叢書”系列的第五本論文彙集。書中刊載的27篇文章,內容涉及近年來國內外水下考古的最新成果與發展趨勢、管理體系與行業規範、技術研發與創新應用,以及水下文化遺產的科技保護與研究利用、“海上絲綢之路”與傳統造船工藝研究等方面。 本书为2018年10月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举办的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论文选编,也是“宁波文物考古研究丛书”系列的第五本论文汇集。书中刊载的27篇文章,内容涉及近年来国内外水下考古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管理体系与行业规范、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以及水下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与研究利用、“海上丝绸之路”与传统造船工艺研究等方面。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黄浦江古今地図集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7,520
牟振宇主編、中華地図学社、2024年07月
黄浦江古今地图集 黃浦江古今地圖集 中華地圖學社

本書系統收錄海內外現存1504年至2020年間以黃浦江為圖名或主題以及相關的各種版本地圖,共計150餘幅,主要包括地方誌地圖、英版海圖、黃浦江上海港地圖、黃浦江航道地圖、黃浦江疏浚工程專題地圖、上海遙感影像地圖等多種,其中有不少是學界首次公開發掘的珍貴地圖,具有極高的史料和學術研究價值。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全方位反映上海港口和黃浦江主航道的時空演變,不僅是我國首部全面聚焦黃浦江的古今地圖集,更是對上海乃至中國港口發展史的深度挖掘與精彩呈現。

本书是我国首部以黄浦江为主题的地图集;由中国地图学社出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编制。

主要以地图形式详细展现了黄浦江的历史沧桑,揭开了上海港口城市发展的神秘面纱。”牟振宇介绍,该书系统收录了自明弘治17年(1504年)至2020年间以黄浦江为主题或与之相关的各类版本地图,共计152幅,主要包括方志地图、英版海图、上海港口地图、黄浦江航道地图、黄浦江疏浚工程专题地图、卫星遥感影像地图等多种类型,旨在全方位反映上海港口和黄浦江主航道的兴衰更迭。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7,520
牟振宇主編 、中華地図学社 、2024年07月
黄浦江古今地图集 黃浦江古今地圖集 中華地圖學社 本書系統收錄海內外現存1504年至2020年間以黃浦江為圖名或主題以及相關的各種版本地圖,共計150餘幅,主要包括地方誌地圖、英版海圖、黃浦江上海港地圖、黃浦江航道地圖、黃浦江疏浚工程專題地圖、上海遙感影像地圖等多種,其中有不少是學界首次公開發掘的珍貴地圖,具有極高的史料和學術研究價值。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全方位反映上海港口和黃浦江主航道的時空演變,不僅是我國首部全面聚焦黃浦江的古今地圖集,更是對上海乃至中國港口發展史的深度挖掘與精彩呈現。 本书是我国首部以黄浦江为主题的地图集;由中国地图学社出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编制。 主要以地图形式详细展现了黄浦江的历史沧桑,揭开了上海港口城市发展的神秘面纱。”牟振宇介绍,该书系统收录了自明弘治17年(1504年)至2020年间以黄浦江为主题或与之相关的各类版本地图,共计152幅,主要包括方志地图、英版海图、上海港口地图、黄浦江航道地图、黄浦江疏浚工程专题地图、卫星遥感影像地图等多种类型,旨在全方位反映上海港口和黄浦江主航道的兴衰更迭。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東来西往:8-13世紀初期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史研究(北京大学海上絲路与区域歴史研究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700
陳燁軒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歴史学分社、2023年11月
東來西往(8-13世紀初期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史研究)北京大學海上絲路與區域歷史研究叢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东来西往 : 8—13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陈烨轩

東西の歴史文献和と考古発見を交え、アラブ商人の遠洋航行の背景、路線、中国の港湾都市での活動状況や、中国商人の遠洋航行の帆船、路線と社会背景を叙述。港湾都市揚州、杭州の歴史発展に関する論文を附録。

本书收录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陈烨轩博士关于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研究。“东来西往”,即阿拉伯商人东来和中国商人西往,这是研究中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命题。基于此,本书提出8至13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发展两阶段论,即阿拉伯商人居于优势地位的第一阶段,和中国、南印度商人等崛起的第二阶段。两阶段时间的节点出现在10世纪中叶,这与海商群体自身的发展、国际局势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本书正文共七章,结合东西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分别叙述阿拉伯商人远航的背景、线路、在中国港口城市的活动情况,以及中国商人远航的帆船、线路和社会背景。附录为作者研究港口城市扬州、杭州历史发展的论文,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海商远航的广阔社会背景。

本书认为,阿拉伯海商在南亚、东南亚乃至中国东南部建立贸易据点,这些贸易据点的彼此联系,构成中世纪阿拉伯商人版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此同时,早在8世纪后期,中国制造的船舶已经能够抵达阿拉伯半岛。中国商人也通过建立贸易据点,形成中国商人版的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泉州到吕宋岛的航线,可视为宋商版的“新航路的开辟”。在集资、经营策略,以及和当地政权的互动关系上,中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本书也找到海上丝绸之路上阿拉伯商人和中国商人的互动,并证明中世纪的远洋贸易不是零和游戏。阿拉伯商人和中国商人的远航影响深远,达·伽马远航印度次大陆时,曾听过中国商人的传说,并据说得到阿拉伯航海家的帮助,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和丰富性。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700
陳燁軒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歴史学分社 、2023年11月
東來西往(8-13世紀初期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史研究)北京大學海上絲路與區域歷史研究叢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东来西往 : 8—13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陈烨轩 東西の歴史文献和と考古発見を交え、アラブ商人の遠洋航行の背景、路線、中国の港湾都市での活動状況や、中国商人の遠洋航行の帆船、路線と社会背景を叙述。港湾都市揚州、杭州の歴史発展に関する論文を附録。 本书收录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陈烨轩博士关于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研究。“东来西往”,即阿拉伯商人东来和中国商人西往,这是研究中古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命题。基于此,本书提出8至13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发展两阶段论,即阿拉伯商人居于优势地位的第一阶段,和中国、南印度商人等崛起的第二阶段。两阶段时间的节点出现在10世纪中叶,这与海商群体自身的发展、国际局势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本书正文共七章,结合东西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分别叙述阿拉伯商人远航的背景、线路、在中国港口城市的活动情况,以及中国商人远航的帆船、线路和社会背景。附录为作者研究港口城市扬州、杭州历史发展的论文,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海商远航的广阔社会背景。 本书认为,阿拉伯海商在南亚、东南亚乃至中国东南部建立贸易据点,这些贸易据点的彼此联系,构成中世纪阿拉伯商人版的海上丝绸之路。与此同时,早在8世纪后期,中国制造的船舶已经能够抵达阿拉伯半岛。中国商人也通过建立贸易据点,形成中国商人版的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泉州到吕宋岛的航线,可视为宋商版的“新航路的开辟”。在集资、经营策略,以及和当地政权的互动关系上,中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本书也找到海上丝绸之路上阿拉伯商人和中国商人的互动,并证明中世纪的远洋贸易不是零和游戏。阿拉伯商人和中国商人的远航影响深远,达·伽马远航印度次大陆时,曾听过中国商人的传说,并据说得到阿拉伯航海家的帮助,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和丰富性。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海軍辞典
海軍辞典
¥3,000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安全学
安全学
¥1,980
航空旅行
航空旅行
¥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