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日本的 中国的」の検索結果
30件

日本的 中国的

通志堂書店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
1,100
陳舜臣 徳間書店、昭47、1冊
254頁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日本的 中国的

1,100
陳舜臣 徳間書店 、昭47 、1冊
254頁

日本的中国的ー「中国」とは何んだろう?

古本配達本舗
 山梨県都留市田野倉
16,197 (送料:¥360~)
陳 舜臣、徳間書店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不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6,197 (送料:¥360~)
陳 舜臣 、徳間書店
  •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日本的 中国的 初版帯

花島書店
 北海道札幌市手稲区新発寒
2,200
陳舜臣、徳間書店、1972
「中国」とはなんだろう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日本的 中国的 初版帯

2,200
陳舜臣 、徳間書店 、1972
「中国」とはなんだろう

日本的中国的 「中国」とはなんだろう?

青木書店
 東京都葛飾区堀切
1,200
陳舜臣、徳間書店、昭47 初
カバー角極少スレ 目次少シミ
サイズがA4以内・1kg以内で梱包後の厚さ3cmまでは送料190円 で発送します。 サイズがA4以内・4kg以内で厚さ3cmまではレターパックライト(430円)、3cm以上は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600円)で発送します。 大型書籍や、公費購入品、高額品はレターパックまたはゆうパックで発送します。形状によっては、規格外郵便での発送とな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日本的中国的 「中国」とはなんだろう?

1,200
陳舜臣 、徳間書店 、昭47 初
カバー角極少スレ 目次少シミ

日本的 中国的 「中国」とはなんだろう?

言ノ葉堂
 愛知県名古屋市熱田区神宮
920
陳舜臣、徳間書店、254p
初版 帯ヤケ  カバー経年による瑕疵 各小口に経年による強いヤケシミあり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日本的 中国的 「中国」とはなんだろう?

920
陳舜臣 、徳間書店 、254p
初版 帯ヤケ  カバー経年による瑕疵 各小口に経年による強いヤケシミあり

日本的 中国的

古書 彦書房
 大阪府箕面市箕面
1,520
陳 舜臣、徳間書店、S47、1
「中国」とはなんだろう? エッセイ集 4-6 初版 装幀→和田 豊 254頁 帯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日本的 中国的

1,520
陳 舜臣 、徳間書店 、S47 、1
「中国」とはなんだろう? エッセイ集 4-6 初版 装幀→和田 豊 254頁 帯

日本侵華戦争時期的化学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暦史研究中心文庫)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850
歩平・高暁燕ほか編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05月、749頁、A5平装本、平装
経年劣化によるシミ汚れあ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日歷史研究中心文庫
ISBN: 9787801901224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日本化学战问题不仅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影响中日关系的现实问题。历史上,日本军队曾在中国进行化学战,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现实中,日本遗留在中国的化学炮弹、炸弹毒剂等,仍不时在危害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系统清理日本的化学战问题,不仅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亦有急迫的现实意义。
本书包括:日本军队化学武器的开发;化学武器制造;化学战教育与训练;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化学作战等内容。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850
歩平・高暁燕ほか編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05月 、749頁 、A5平装本 、平装
経年劣化によるシミ汚れあ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日歷史研究中心文庫 ISBN: 9787801901224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日本化学战问题不仅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影响中日关系的现实问题。历史上,日本军队曾在中国进行化学战,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现实中,日本遗留在中国的化学炮弹、炸弹毒剂等,仍不时在危害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系统清理日本的化学战问题,不仅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亦有急迫的现实意义。 本书包括:日本军队化学武器的开发;化学武器制造;化学战教育与训练;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化学作战等内容。

東亜文明互鑑 王陽明《伝習録》在日本的訳介与影響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610
丁青、浙江大学出版社、2025、382p
东亚文明互鉴:王阳明《传习录》在日本的译介与影响研究 丁青 浙江大学出版社
阳明学作为宋明儒学的代表性思想之一,不仅对中国的后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对日本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传习录》作为阳明学的核心内容,其在日本的传播路径、流变过程、思想概念的整理与释义等方面值得更为细致的推敲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传习录》多个日译本的全面详实的整理、校勘和考证,探索阳明学经典文献在日本的传播、流变及发展过程。同时扩大研究范围,从语言文学、历史社会学和儒家哲学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传习录》在东亚地区及西方世界的传播发展情况,对推进阳明学多维度、多地域、多视角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阳明学初传日本
第二章 江户时期——《传习录》评注兴起
第三章 明治时期——《传习录》译介全面发展
第四章 大正时期——《传习录》译介多元发展
第五章 昭和时期——《传习录》译介曲折发展
第六章 平成时期及以后——《传习录》译介稳定发展
第七章 《传习录》日译本的特征研究
第八章 日本阳明学的发展特征及当代价值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传习录》外注本、外译本概览
附录二:《传习录》其他语种译本研究
附录三:《传习录》部分字词英译、日译对照表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610
丁青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5 、382p
东亚文明互鉴:王阳明《传习录》在日本的译介与影响研究 丁青 浙江大学出版社 阳明学作为宋明儒学的代表性思想之一,不仅对中国的后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对日本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传习录》作为阳明学的核心内容,其在日本的传播路径、流变过程、思想概念的整理与释义等方面值得更为细致的推敲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传习录》多个日译本的全面详实的整理、校勘和考证,探索阳明学经典文献在日本的传播、流变及发展过程。同时扩大研究范围,从语言文学、历史社会学和儒家哲学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传习录》在东亚地区及西方世界的传播发展情况,对推进阳明学多维度、多地域、多视角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阳明学初传日本 第二章 江户时期——《传习录》评注兴起 第三章 明治时期——《传习录》译介全面发展 第四章 大正时期——《传习录》译介多元发展 第五章 昭和时期——《传习录》译介曲折发展 第六章 平成时期及以后——《传习录》译介稳定发展 第七章 《传习录》日译本的特征研究 第八章 日本阳明学的发展特征及当代价值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传习录》外注本、外译本概览 附录二:《传习录》其他语种译本研究 附录三:《传习录》部分字词英译、日译对照表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日出づる国と日暮るる処 <中公文庫>

氷川書房
 東京都葛飾区青戸
1,100 (送料:¥220~)
宮崎市定 解説礪波護、中公文庫、1997
初版カバ帯 210頁 状態:良好 カバの背日焼けにより褪色
【水曜日・土曜日定休】 国税庁適格請求書発行事業者番号 T2810722326225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1,100 (送料:¥220~)
宮崎市定 解説礪波護 、中公文庫 、1997
初版カバ帯 210頁 状態:良好 カバの背日焼けにより褪色
  •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建構台灣法學:歐美日中知識的彙整(修訂版)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0,670
王泰升、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5年06月
构建台湾法学 欧美日中知识的汇整 修订版
從台灣人法學的觀點,不管是德國法、美國法、或日本法,適合台灣人民的都是好的法。本書連結法學者、法學論述、政治與社會環境,本於歷史學、法律學、社會學的關懷,敘述台灣如何跨越3個世紀,經歷殖民、威權、民主等政體,彙整來自歐美日中的現代法學知識,建構出當下的法學內涵,並提出應超越歷史束縛的主張。另從東亞視角,描繪法學緒論著述所顯現的「明治日本→民國中國→戰後台灣」的知識傳遞及流變。

目次
修訂版自序
自序
圖表目次
撰述凡例
緒論:探索台灣法學知識的源起及其意義
上篇 法學者及其論述
第一章 從屬於戰前日本的殖民現代性法學(1895-1945)
第一節 日本法律人形塑的舊慣法學(1895-1922)
第二節 作為日本法學的支流(1923-1945)
第二章 匯入民國中國經驗的戰後初期法學(1945-1949)
第一節 戰前中國的法學發展史
第二節 戰後初期日治台灣與民國中國兩源匯合
第三章 威權走向民主下的台灣法學(1949年迄今)
第一節 動員戡亂戒嚴法制下的承襲與創新(1949-1987)
第二節 自由民主法制下的多元與在地化(1987年迄今)
下篇 法學論述的流變
第四章 戰後台灣法學緒論源自日中的知識系譜
第一節 台灣法學知識史觀照下的法學緒論
第二節 作為分析對象的著述及研究方法
第三節 戰前日本的法學通論
第四節 民國時代中國的法學通論
第五節 戰後台灣的法學緒論
第五章 法源及成文法概念的知識傳遞與省思
第一節 明治日本造詞後傳入清末中國
第二節 民國中國以延續舊說為主
第三節 戰後台灣沿襲多於更新
第四節 當今台灣應確立新的用語及概念
第六章 重構台灣版的法解釋適用及法事實論述
第一節 華文法學通論採取明治日本的法解釋適用論
第二節 民國中國法學通論對法解釋適用論的承襲與添加
第三節 戰後台灣法學緒論對法解釋適用論的再承襲與更新
第四節 應增補戰後在地化的德式法釋義學
第五節 應納入英美法系的法解釋適用論
第六節 看不到台灣法事實的台灣法學緒論
結論:外來學識的在地化
附錄:全台法學相關系所暨研究機構專任教研人員性別學歷及專長統計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0,670
王泰升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5年06月
构建台湾法学 欧美日中知识的汇整 修订版 從台灣人法學的觀點,不管是德國法、美國法、或日本法,適合台灣人民的都是好的法。本書連結法學者、法學論述、政治與社會環境,本於歷史學、法律學、社會學的關懷,敘述台灣如何跨越3個世紀,經歷殖民、威權、民主等政體,彙整來自歐美日中的現代法學知識,建構出當下的法學內涵,並提出應超越歷史束縛的主張。另從東亞視角,描繪法學緒論著述所顯現的「明治日本→民國中國→戰後台灣」的知識傳遞及流變。 目次 修訂版自序 自序 圖表目次 撰述凡例 緒論:探索台灣法學知識的源起及其意義 上篇 法學者及其論述 第一章 從屬於戰前日本的殖民現代性法學(1895-1945) 第一節 日本法律人形塑的舊慣法學(1895-1922) 第二節 作為日本法學的支流(1923-1945) 第二章 匯入民國中國經驗的戰後初期法學(1945-1949) 第一節 戰前中國的法學發展史 第二節 戰後初期日治台灣與民國中國兩源匯合 第三章 威權走向民主下的台灣法學(1949年迄今) 第一節 動員戡亂戒嚴法制下的承襲與創新(1949-1987) 第二節 自由民主法制下的多元與在地化(1987年迄今) 下篇 法學論述的流變 第四章 戰後台灣法學緒論源自日中的知識系譜 第一節 台灣法學知識史觀照下的法學緒論 第二節 作為分析對象的著述及研究方法 第三節 戰前日本的法學通論 第四節 民國時代中國的法學通論 第五節 戰後台灣的法學緒論 第五章 法源及成文法概念的知識傳遞與省思 第一節 明治日本造詞後傳入清末中國 第二節 民國中國以延續舊說為主 第三節 戰後台灣沿襲多於更新 第四節 當今台灣應確立新的用語及概念 第六章 重構台灣版的法解釋適用及法事實論述 第一節 華文法學通論採取明治日本的法解釋適用論 第二節 民國中國法學通論對法解釋適用論的承襲與添加 第三節 戰後台灣法學緒論對法解釋適用論的再承襲與更新 第四節 應增補戰後在地化的德式法釋義學 第五節 應納入英美法系的法解釋適用論 第六節 看不到台灣法事實的台灣法學緒論 結論:外來學識的在地化 附錄:全台法學相關系所暨研究機構專任教研人員性別學歷及專長統計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谷崎潤一郎与東方主義 : 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日本中國學文萃)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760
〔日〕西原大輔、中華書局、2005年08月
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 : 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
(日)西原大辅 著 赵怡 译 中华书局

注記
原著 (中央公论社, 2003年刊) の翻訳
主要参考文献: p288-294
附录: 谷崎润一郎中国旅行日程: p281-287

本書は、現代日本の著名な小説家谷崎潤一郎(1886-1965)と中国文化との関係に着目し、氏が幼少時代から受けた中国伝統文化の薫陶、優れた古典漢詩の能力の形成、中国文化への敬慕、二回にわたる中国旅行、中国を題材とした文学作品、中国の文学者との交流、中国への精神的こだわりに含まれた「東方主義」の要素などを論述する。

日本小说家谷崎润一郎于1918年和1926年两次踏上中国大陆,并创作了十几篇带有强烈“支那情趣”的游记、小说和随笔作品。但1926年后,他却完全停止了这一类型的创作。到底少年时代浸淫在“中华料理”中的体验给谷崎润一郎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到底1926年的上海之行使他对中国的印象发生了怎样戏剧性的转变?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西原大辅的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借用了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概念,分析了大正时代的日本作家追求异国情调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由于充分地运用中日两方面的资料,该书显得非常扎实。虽然作者的思想不很深刻,但他展示了一幅相当可信的日本文人倾慕中国文化的图景。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760
〔日〕西原大輔 、中華書局 、2005年08月
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 : 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 (日)西原大辅 著 赵怡 译 中华书局 注記 原著 (中央公论社, 2003年刊) の翻訳 主要参考文献: p288-294 附录: 谷崎润一郎中国旅行日程: p281-287 本書は、現代日本の著名な小説家谷崎潤一郎(1886-1965)と中国文化との関係に着目し、氏が幼少時代から受けた中国伝統文化の薫陶、優れた古典漢詩の能力の形成、中国文化への敬慕、二回にわたる中国旅行、中国を題材とした文学作品、中国の文学者との交流、中国への精神的こだわりに含まれた「東方主義」の要素などを論述する。 日本小说家谷崎润一郎于1918年和1926年两次踏上中国大陆,并创作了十几篇带有强烈“支那情趣”的游记、小说和随笔作品。但1926年后,他却完全停止了这一类型的创作。到底少年时代浸淫在“中华料理”中的体验给谷崎润一郎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到底1926年的上海之行使他对中国的印象发生了怎样戏剧性的转变?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西原大辅的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借用了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概念,分析了大正时代的日本作家追求异国情调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由于充分地运用中日两方面的资料,该书显得非常扎实。虽然作者的思想不很深刻,但他展示了一幅相当可信的日本文人倾慕中国文化的图景。

中国の経済発展と日本的生産システム : テレビ産業における技術移転と形成 <Minerva現代経済学叢書 明治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叢書 24>

BOOKS 青いカバ
 東京都文京区本駒込
1,000
カク燕書 著、ミネルヴァ書房、1999、325p、22cm
初版 カバー 帯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1,000
カク燕書 著 、ミネルヴァ書房 、1999 、325p 、22cm
初版 カバー 帯

知中・12 洋人(知中ZHICHINA)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羅威爾 主編、中信出版社、2018年02月
Zhi China. 12:Issue : The foreigners in China
知中 012 洋人 特集 罗威尔 主编

中国文化を見つめ直すムック本『知中』。第12号のテーマは「洋人(外国人)」。
中国語の「洋人」とはその名前の示す通り、はるばる海をこえてやってきた人を指し、かつて中国に逗留した洋人たちは、閉鎖的な時代において双方の文明をつなぐ橋渡し役であった。
「外国人」(Foreigners)を特集。マルコ・ポーロ、マテオ・リッチ、カスティリオーネら中国の歴史上の外国人を紹介。中国での彼らの足跡と事跡を整理し、当時の中国と世界との関係や、彼らの到来がもたらした文化衝突の中国の多くの領域に対する影響を検討。
中国の文化文明は、単独でなく周辺の各民族や各国との交流の中で発展してきたという視点に立ち、漢代から民国初期までの各時期における交流の形を、「洋人」をキーワードに、豊富な写真資料とともに紹介。さらに衣・食・住・交通の各分野における外国からもたらされた様々な事物に着目したページの他、『紅楼夢』に見いだされる「西洋」、近代における中国人留学生、和製漢語と華製漢語、科学技術など多彩なテーマを取り上げている。

是内容品牌「知中」系列的第十二本书。
目录:
编辑的话
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外大事件
《知中·洋人》特集·言论
采访汉学家包弼德:中国从来都不是孤岛
汉代:丝绸之路
汉代:影响世界的中国
唐代:生活在中国的洋人
唐代:东传日本的汉文化
世界史上的盛唐
宋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宋代:一个意大利人在刺桐城的见闻
马可·波罗眼中的元代世界
蒙古军西征与十字军东征
明代:西学东渐
明代:利玛窦与西方传教士
清代:清政府中的洋人们
清末民初:洋人和他们的东方发现
高罗佩的中国古琴情结
20世纪: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
20世纪的民国洋货
《红楼梦》里的西洋玩意儿
科学:中国人世界观的重塑
改变中国的一群人:从清末到民国的留学生们
食:引入中国的外国食物
衣:民国初年的摩登洋装
住:中道西器的民国建筑风格
行: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民国交通
采访上海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上海老爵士的前世与今生
和制汉语和华制汉语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羅威爾 主編 、中信出版社 、2018年02月
Zhi China. 12:Issue : The foreigners in China 知中 012 洋人 特集 罗威尔 主编 中国文化を見つめ直すムック本『知中』。第12号のテーマは「洋人(外国人)」。 中国語の「洋人」とはその名前の示す通り、はるばる海をこえてやってきた人を指し、かつて中国に逗留した洋人たちは、閉鎖的な時代において双方の文明をつなぐ橋渡し役であった。 「外国人」(Foreigners)を特集。マルコ・ポーロ、マテオ・リッチ、カスティリオーネら中国の歴史上の外国人を紹介。中国での彼らの足跡と事跡を整理し、当時の中国と世界との関係や、彼らの到来がもたらした文化衝突の中国の多くの領域に対する影響を検討。 中国の文化文明は、単独でなく周辺の各民族や各国との交流の中で発展してきたという視点に立ち、漢代から民国初期までの各時期における交流の形を、「洋人」をキーワードに、豊富な写真資料とともに紹介。さらに衣・食・住・交通の各分野における外国からもたらされた様々な事物に着目したページの他、『紅楼夢』に見いだされる「西洋」、近代における中国人留学生、和製漢語と華製漢語、科学技術など多彩なテーマを取り上げている。 是内容品牌「知中」系列的第十二本书。 目录: 编辑的话 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外大事件 《知中·洋人》特集·言论 采访汉学家包弼德:中国从来都不是孤岛 汉代:丝绸之路 汉代:影响世界的中国 唐代:生活在中国的洋人 唐代:东传日本的汉文化 世界史上的盛唐 宋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宋代:一个意大利人在刺桐城的见闻 马可·波罗眼中的元代世界 蒙古军西征与十字军东征 明代:西学东渐 明代:利玛窦与西方传教士 清代:清政府中的洋人们 清末民初:洋人和他们的东方发现 高罗佩的中国古琴情结 20世纪: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 20世纪的民国洋货 《红楼梦》里的西洋玩意儿 科学:中国人世界观的重塑 改变中国的一群人:从清末到民国的留学生们 食:引入中国的外国食物 衣:民国初年的摩登洋装 住:中道西器的民国建筑风格 行: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民国交通 采访上海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上海老爵士的前世与今生 和制汉语和华制汉语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鍼灸医学宝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王启才、中医古籍出版社
本书是在《针医心悟》的基础上修改、充实、加工、整理而成,是作者对针灸医学的心领神会之作。全书共分针灸学史、经络研究、腧穴应用、刺灸心法、治疗经验、教学研讨和附篇等七大篇章。书中许多有代表性、有新意的学术论文曾被国验证、应用和推广;介绍针灸学习方法具体实用、指导性强;新编针灸歌诀形式活泼、朗内外传统医学大会评为优秀论文,有的并纳入国家教材;大量宝贵的针灸治疗经验被国内外同道反复朗上口。可供城乡广大中医、针灸工作者以及高等中医药院师生阅读、参考。
第一篇 针灸学史
一、针灸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二、《黄帝内经》对针灸医学的贡献
三、《难经》对针灸医学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四、战国和汉代注重针灸医学的著名医学家
五、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六、隋、唐时期针灸医学的新进展
七、宋代针灸医学的新成就
八、金、元时期的针灸名家
九、明代针灸医家和著作
十、停滞肖前的清朝针灸医
十一、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的没落
十二、新中国的针灸事业
十三、针灸医学在海外的传播
十四、日本的针灸事业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王启才 、中医古籍出版社
本书是在《针医心悟》的基础上修改、充实、加工、整理而成,是作者对针灸医学的心领神会之作。全书共分针灸学史、经络研究、腧穴应用、刺灸心法、治疗经验、教学研讨和附篇等七大篇章。书中许多有代表性、有新意的学术论文曾被国验证、应用和推广;介绍针灸学习方法具体实用、指导性强;新编针灸歌诀形式活泼、朗内外传统医学大会评为优秀论文,有的并纳入国家教材;大量宝贵的针灸治疗经验被国内外同道反复朗上口。可供城乡广大中医、针灸工作者以及高等中医药院师生阅读、参考。 第一篇 针灸学史 一、针灸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二、《黄帝内经》对针灸医学的贡献 三、《难经》对针灸医学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四、战国和汉代注重针灸医学的著名医学家 五、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六、隋、唐时期针灸医学的新进展 七、宋代针灸医学的新成就 八、金、元时期的针灸名家 九、明代针灸医家和著作 十、停滞肖前的清朝针灸医 十一、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的没落 十二、新中国的针灸事业 十三、针灸医学在海外的传播 十四、日本的针灸事业

近代中日關係研究叢書 第1、2輯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05,600
陳鵬仁 譯著、蘭臺出版社(TW)、2021年05月
江口圭一; 幣原喜重郎; 塩田良平; 影佐禎昭; 岡田啓介; 衛藤瀋吉; 陳鵬仁; 佐藤道夫
台湾兰台出版社 中日历史研究丛书

中日歷史研究叢書第一輯(共10冊)
從行政制度到海外貿易無不探討,還涵蓋政治、經濟、宗教、教育、藝文等綜合研究,以及名人傳記、回憶錄與日記紀實,期望能夠幫助讀者從不同角度理解近代中日外交史、中日關係史。
1.《高橋是清自傳》
2.《昭和天皇回憶錄》
3.《甲午戰爭外交秘錄》
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
5.《昭和之動亂》
6.《中國與日本、國父孫中山在日本合輯》
7.《鐵蹄底下的亡魂、陰謀、暗殺、軍刀合輯》
8.《日本近衛文麿日記》
9.《日本人筆下的九一八事變》
10.《我殺死了張作霖》

ISBN:9786269509195
《近代中日关系研究第二辑》(共十册)
本叢書以中日外交史、中日關係史為主軸,第二輯精選陳教授十部代表譯作,涵蓋政治、經濟、外交、宗教、教育、藝文等綜合研究,還涵蓋了法律議題、經典文學以及名人傳記、回憶錄與日記紀實,期望能夠幫助讀者從不同角度理解日本人對中國的政策及文化觀,對中日外交史、中日關係史的研究是很好的參考文獻。
1 《中日十五年戰爭小史:九一八事變~日本投降》江口圭一著
2 《日本外交五十年》幣原喜重郎編
3 《日本的作家與作品》塩田良平編
4 《汪精衛降日秘檔》影佐禎昭著
5 《岡田啟介回憶錄》岡田啓介著
6 《東亞政治史研究》衛藤瀋吉著
7 《近代日本的作家與作品》陳鵬仁著
8 《紐約‧東京‧臺北》陳鵬仁著
9 《從甲午戰爭到中日戰爭》陳鵬仁著
10《檢察官與社會正義》佐藤道夫著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05,600
陳鵬仁 譯著 、蘭臺出版社(TW) 、2021年05月
江口圭一; 幣原喜重郎; 塩田良平; 影佐禎昭; 岡田啓介; 衛藤瀋吉; 陳鵬仁; 佐藤道夫 台湾兰台出版社 中日历史研究丛书 中日歷史研究叢書第一輯(共10冊) 從行政制度到海外貿易無不探討,還涵蓋政治、經濟、宗教、教育、藝文等綜合研究,以及名人傳記、回憶錄與日記紀實,期望能夠幫助讀者從不同角度理解近代中日外交史、中日關係史。 1.《高橋是清自傳》 2.《昭和天皇回憶錄》 3.《甲午戰爭外交秘錄》 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 5.《昭和之動亂》 6.《中國與日本、國父孫中山在日本合輯》 7.《鐵蹄底下的亡魂、陰謀、暗殺、軍刀合輯》 8.《日本近衛文麿日記》 9.《日本人筆下的九一八事變》 10.《我殺死了張作霖》 ISBN:9786269509195 《近代中日关系研究第二辑》(共十册) 本叢書以中日外交史、中日關係史為主軸,第二輯精選陳教授十部代表譯作,涵蓋政治、經濟、外交、宗教、教育、藝文等綜合研究,還涵蓋了法律議題、經典文學以及名人傳記、回憶錄與日記紀實,期望能夠幫助讀者從不同角度理解日本人對中國的政策及文化觀,對中日外交史、中日關係史的研究是很好的參考文獻。 1 《中日十五年戰爭小史:九一八事變~日本投降》江口圭一著 2 《日本外交五十年》幣原喜重郎編 3 《日本的作家與作品》塩田良平編 4 《汪精衛降日秘檔》影佐禎昭著 5 《岡田啟介回憶錄》岡田啓介著 6 《東亞政治史研究》衛藤瀋吉著 7 《近代日本的作家與作品》陳鵬仁著 8 《紐約‧東京‧臺北》陳鵬仁著 9 《從甲午戰爭到中日戰爭》陳鵬仁著 10《檢察官與社會正義》佐藤道夫著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妖怪説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
張雲 武環靜、北京科学技術、2023年0月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妖怪說  张云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國妖怪文化源遠流長,如同基因一般,自遠古先民的血液中一直流傳至今。有文字記載以來,關於妖怪的記載更是汗牛充棟,《山海經》《神異經》《列仙傳》《搜神記》《酉陽雜俎》《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子不語》……中國的妖怪在幾千年的反覆述說中不斷演變,構建了獨屬於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妖怪的誕生、定義、分類,妖怪出現的場所、時間,妖怪的類型,妖怪的善惡與愛恨……不同的歷史時期,妖怪文化、妖怪與人的關係都存在微妙的變化,只有從源頭釐清妖怪版圖,才能真切地觸摸我們的過去。
中國妖怪學開創者張雲翻閱歷代數百部典籍文獻,經過十余年的深入研究,進一步探尋中國文化根基。溯本清源,旁徵博引,剖析從先秦到明清妖怪與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關係,力圖還原中國妖怪文化發展的全貌,推動5000年中國妖怪文化和妖怪文學的傳承與發展。
目錄
第1章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第2章 日本的妖怪文化
第3章 妖怪面面觀
第4章 中國妖怪的歷史變遷
第5章 中國妖怪的善惡觀
第6章 妖怪的所在
第7章 妖怪出現的時間
第8章 何為物怪
第9章 中國古人的生死觀以及鬼世界
第10章 當妖怪遇到愛情

部分參考文獻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
張雲 武環靜 、北京科学技術 、2023年0月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妖怪說  张云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國妖怪文化源遠流長,如同基因一般,自遠古先民的血液中一直流傳至今。有文字記載以來,關於妖怪的記載更是汗牛充棟,《山海經》《神異經》《列仙傳》《搜神記》《酉陽雜俎》《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子不語》……中國的妖怪在幾千年的反覆述說中不斷演變,構建了獨屬於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妖怪的誕生、定義、分類,妖怪出現的場所、時間,妖怪的類型,妖怪的善惡與愛恨……不同的歷史時期,妖怪文化、妖怪與人的關係都存在微妙的變化,只有從源頭釐清妖怪版圖,才能真切地觸摸我們的過去。 中國妖怪學開創者張雲翻閱歷代數百部典籍文獻,經過十余年的深入研究,進一步探尋中國文化根基。溯本清源,旁徵博引,剖析從先秦到明清妖怪與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關係,力圖還原中國妖怪文化發展的全貌,推動5000年中國妖怪文化和妖怪文學的傳承與發展。 目錄 第1章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第2章 日本的妖怪文化 第3章 妖怪面面觀 第4章 中國妖怪的歷史變遷 第5章 中國妖怪的善惡觀 第6章 妖怪的所在 第7章 妖怪出現的時間 第8章 何為物怪 第9章 中國古人的生死觀以及鬼世界 第10章 當妖怪遇到愛情 跋 部分參考文獻

王育德全集(12):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

フォルモサ書院
 大阪府大阪市北区天神橋3-2-31 小西ビル2階
3,800 (送料:¥220~)
王育德 (著) ; 侯榮邦 (譯)、前衛出版社、2002年
◆中国語(繫体字・台湾書籍)

●本文:経年並(書き込み等見受けられず)
●目次画像

【送料】❶クリックポスト(下記参照)

◆目次-------------------------
總序 黃昭瑩
序 王雪梅
台灣人意識與中國人意識
一個台灣獨立論者的主張
訴諸熱愛自由的台灣國民
台灣獨立運動的思考
台灣獨立的歷史意義與方法論
日本人錯估了台灣問題
寄望日本的台灣政策
日本與中國的競爭宿命-台灣問題由台灣人處理
台灣民族論
台灣是屬於台灣人的
台灣獨立的胎動-風起雲湧的台灣
建設海洋國家
台灣人啊,你要坐以待斃嗎?
台灣共和國的文化政策(草案)
敵人是大中國主義-不要重蹈先人錯誤的覆轍
台灣人覺醒吧!
大中國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戰-蔣介石政權四十年的統治
解開康寧祥的「和平見解」之謎
台籍前日本兵的補償問題(Ⅰ)
台籍前日本兵的補償問題(Ⅱ)-昭和六○年度預算中編列檢討費
「匹夫難奪其志」的戰鬥(遺稿)-台籍前日本兵補償問題二審敗訴後的勝利
【附錄】割裂的民族-是什麽力量使悲痛的民族苦悶轉化成獨立和統一的能量?
【附錄】台灣愁緒-島民的苦惱與獨立運動的未來
【附錄】日本難道沒有民族偏見嗎?-有關中村輝夫事件
【店舗休業日】--------------------- 11月1日~4日 この期間の在庫確認や発送は11月5日となりますので、了承の上、ご注文願います。 ◆インボイス対応なし 【送料】 ❶クリックポスト(+220円)  ❷レターパックライト(+430円) ❸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600円) ❹ゆうパック(適宜・補償有)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3,800 (送料:¥220~)
王育德 (著) ; 侯榮邦 (譯) 、 前衛出版社 、2002年
◆中国語(繫体字・台湾書籍) ●本文:経年並(書き込み等見受けられず) ●目次画像 【送料】❶クリックポスト(下記参照) ◆目次------------------------- 總序 黃昭瑩 序 王雪梅 台灣人意識與中國人意識 一個台灣獨立論者的主張 訴諸熱愛自由的台灣國民 台灣獨立運動的思考 台灣獨立的歷史意義與方法論 日本人錯估了台灣問題 寄望日本的台灣政策 日本與中國的競爭宿命-台灣問題由台灣人處理 台灣民族論 台灣是屬於台灣人的 台灣獨立的胎動-風起雲湧的台灣 建設海洋國家 台灣人啊,你要坐以待斃嗎? 台灣共和國的文化政策(草案) 敵人是大中國主義-不要重蹈先人錯誤的覆轍 台灣人覺醒吧! 大中國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戰-蔣介石政權四十年的統治 解開康寧祥的「和平見解」之謎 台籍前日本兵的補償問題(Ⅰ) 台籍前日本兵的補償問題(Ⅱ)-昭和六○年度預算中編列檢討費 「匹夫難奪其志」的戰鬥(遺稿)-台籍前日本兵補償問題二審敗訴後的勝利 【附錄】割裂的民族-是什麽力量使悲痛的民族苦悶轉化成獨立和統一的能量? 【附錄】台灣愁緒-島民的苦惱與獨立運動的未來 【附錄】日本難道沒有民族偏見嗎?-有關中村輝夫事件
  •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他者之鏡:日本人筆下的清末上海・南京・武漢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楊洪俊、江蘇人民、2022年03月
他者之镜:日本人笔下的清末上海·南京·武汉
杨洪俊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化自覺的當下,在跨文化及比較文學形象學視野下的中國形象研究成為學界持續關注的熱點,尤其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日本的中國形象研究也在逐步展開。在此基礎上以較長時段的日本人遊記為材料開展形象學研究成為可能。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間,進入清末的中國和進入幕末明治時代的日本關聯日益密切。這種關聯來自西力東漸近代潮流的強大推動,《中日修好條規》的簽訂與甲午中日戰爭的發生成為標誌性事件,兩國人員往來日漸頻繁。來到清末中國的日本人出於不同目的,留下了大量遊記。

本书所说“游记”不单指文学意义上的纪行散文,而是扩展到所有行走甚至居留清末中国,以实地考察所获亲身体验为基础撰写的作品。本书确定在清末中国政治、经济、地理空间上占据特殊位置的长江中下游三重镇——上海、南京、武汉的城市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念,从形象的三个构成成分,即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出发,以游记为基本史料,白描呈现幕末明治日本人眼中的清末长江中下游三重镇的城市形象,并分析在日本实用主义华夷观逐步确立的呼应下日本的清末中国形象的建构逻辑。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契机与基本思考
  二、选题的确定与先行研究考察
  三、研究方法
上篇 史料解题
  第一章 幕末日本人上海游记
第二章 明治日本人长江中下游游记
中篇 描述与认识
  第三章 幕末明治游记所见清末上海
第四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南京
第五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武汉
下篇 观念与评价
  第六章 “华夷观”的日本视角
第七章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观
第八章 明治日本人的中国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楊洪俊 、江蘇人民 、2022年03月
他者之镜:日本人笔下的清末上海·南京·武汉 杨洪俊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化自覺的當下,在跨文化及比較文學形象學視野下的中國形象研究成為學界持續關注的熱點,尤其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日本的中國形象研究也在逐步展開。在此基礎上以較長時段的日本人遊記為材料開展形象學研究成為可能。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間,進入清末的中國和進入幕末明治時代的日本關聯日益密切。這種關聯來自西力東漸近代潮流的強大推動,《中日修好條規》的簽訂與甲午中日戰爭的發生成為標誌性事件,兩國人員往來日漸頻繁。來到清末中國的日本人出於不同目的,留下了大量遊記。 本书所说“游记”不单指文学意义上的纪行散文,而是扩展到所有行走甚至居留清末中国,以实地考察所获亲身体验为基础撰写的作品。本书确定在清末中国政治、经济、地理空间上占据特殊位置的长江中下游三重镇——上海、南京、武汉的城市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念,从形象的三个构成成分,即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出发,以游记为基本史料,白描呈现幕末明治日本人眼中的清末长江中下游三重镇的城市形象,并分析在日本实用主义华夷观逐步确立的呼应下日本的清末中国形象的建构逻辑。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契机与基本思考   二、选题的确定与先行研究考察   三、研究方法 上篇 史料解题   第一章 幕末日本人上海游记 第二章 明治日本人长江中下游游记 中篇 描述与认识   第三章 幕末明治游记所见清末上海 第四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南京 第五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武汉 下篇 观念与评价   第六章 “华夷观”的日本视角 第七章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观 第八章 明治日本人的中国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異服新穿 近代中日服飾交流史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220
劉玲芳 著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06月、380p
原作名: 近代日本と中国の装いの交流史:身装文化の相互認識から相互摂取まで
异服新穿 近代中日服饰交流史 启微书系
刘玲芳 著译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近代の東アジアの視点から出発し、新聞雑誌、書籍、写真などの資料を用いて、1870年代から1920年代の日中両国の服飾文化の交流の具体的過程と実際の状況、意識形態から実際の行動に至るまでを検討。

本書主要考察和探討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前期中日兩國服飾文化交流的過程。筆者之所以能挖掘到這個課題,是因為在碩士學位論文《近代日本和服的文化史》的撰寫過程中偶然發現:在近代,日本除了不斷地學習與吸收西洋文化,也曾在一定時期內關注過中國的服裝。後來,筆者在搜集博士課題所需資料的過程中又了解到:清末民初的中國其實不僅僅對西服表現出了興趣,同樣留下了大量有關日本人的服飾文化的史料。於是筆者開始著手搜集這方面的信息資料,並深刻地意識到梳理和明確近代中日兩國間服飾交流的必要性。最後,筆者認識到若能跨越地域界線和國界來研究近代東亞的服飾文化是件很重要且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最終將此定為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課題。因此,本書從近代東亞的視點出發,以服飾為媒介探討中日兩國的交流。同時在服飾文化研究中導入“他者”的視角,這不僅為東亞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視角,而且能推動中日兩國服裝史的研究。

本书从近代东亚的视点出发,以服饰、发型为媒介,借助报纸杂志、书籍、照片等资料,从整体到局部、从意识形态到实际行动,探讨1870年代至1920年代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交流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情况。

目录
序章
第一篇 中日服饰文化的相互认知
第一章 “东游日记”里描绘的日本服饰文化
第二章 1900~1910年代日本对华贸易资料记录的中国服饰文化
第三章 1910~1920年代日本人的中国服饰观
第二篇 中日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男性篇
第四章 日本男性的中国服
第五章 中国留日男学生服饰的变迁
第六章 从日本的“学生服”到中国的“中山装”
第七章 中国女学生服饰文化中的日本影响
第八章 清末民初“东洋髻”的诞生与流行
第九章 日本流行“中国服”现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220
劉玲芳 著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年06月 、380p
原作名: 近代日本と中国の装いの交流史:身装文化の相互認識から相互摂取まで 异服新穿 近代中日服饰交流史 启微书系 刘玲芳 著译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近代の東アジアの視点から出発し、新聞雑誌、書籍、写真などの資料を用いて、1870年代から1920年代の日中両国の服飾文化の交流の具体的過程と実際の状況、意識形態から実際の行動に至るまでを検討。 本書主要考察和探討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前期中日兩國服飾文化交流的過程。筆者之所以能挖掘到這個課題,是因為在碩士學位論文《近代日本和服的文化史》的撰寫過程中偶然發現:在近代,日本除了不斷地學習與吸收西洋文化,也曾在一定時期內關注過中國的服裝。後來,筆者在搜集博士課題所需資料的過程中又了解到:清末民初的中國其實不僅僅對西服表現出了興趣,同樣留下了大量有關日本人的服飾文化的史料。於是筆者開始著手搜集這方面的信息資料,並深刻地意識到梳理和明確近代中日兩國間服飾交流的必要性。最後,筆者認識到若能跨越地域界線和國界來研究近代東亞的服飾文化是件很重要且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最終將此定為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課題。因此,本書從近代東亞的視點出發,以服飾為媒介探討中日兩國的交流。同時在服飾文化研究中導入“他者”的視角,這不僅為東亞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視角,而且能推動中日兩國服裝史的研究。 本书从近代东亚的视点出发,以服饰、发型为媒介,借助报纸杂志、书籍、照片等资料,从整体到局部、从意识形态到实际行动,探讨1870年代至1920年代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交流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情况。 目录 序章 第一篇 中日服饰文化的相互认知 第一章 “东游日记”里描绘的日本服饰文化 第二章 1900~1910年代日本对华贸易资料记录的中国服饰文化 第三章 1910~1920年代日本人的中国服饰观 第二篇 中日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男性篇 第四章 日本男性的中国服 第五章 中国留日男学生服饰的变迁 第六章 从日本的“学生服”到中国的“中山装” 第七章 中国女学生服饰文化中的日本影响 第八章 清末民初“东洋髻”的诞生与流行 第九章 日本流行“中国服”现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合作或衝突:防共問題糾結下的中日關係:1931-1945(民國論叢, 05)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930
蕭李居、民國歴史文化学社 , 開源書局出版、2021年07月
合作或冲突:防共问题纠结下的中日关系(1931-1945)(民国论丛) 萧李居著 民国历史文化学社 台湾开源书局出版

1931年後中日兩國關係發展陷入困境,並日趨惡化,終而導致戰爭的爆發。此段歷史糾葛的本質是「防共」,這是眾所周知,卻概念含糊;不容忽視,但未曾系統性分析的重要議題。日本為了對蘇備戰與防範共產主義滲透,以中國大陸為基地推動防共國防;中國則基於國家統一,國民政府以中共為對象展開武力清剿。雙方雖同為防共,但概念不同、認識亦異,合作防共因此有一番折衝與對立。本書嘗試從中日糾結交錯的防共議題出發,考察兩國關係曲折變化過程,並探討因防共問題引發中日蘇三角錯綜關係,同時注意到由此牽動德、英、美等國和戰動向,擾亂東亞國際局勢,觸發中日戰爭與太平洋戰爭之中日外交戰變遷歷史。

目錄
民國論叢總序/呂芳上
緒論

第一章 日本防共國防與九一八事變
第一節 日本陸軍對總體戰的理解與事變
第二節 中國對事變的認識

第二章 防共議題與中日「調整國交」會談
第一節 中日和談氛圍與防共構想
第二節 華北「防共協定」與日本防共政策的制定
第三節 中日會談下的防共外交

第三章 中蘇日三角關係與互不侵犯條約
第一節 日蘇互不侵犯條約的交涉
第二節 中蘇復交的交涉
第三節 日本對中蘇復交的觀察

第四章 中日戰爭初期雙方的因應
第一節 「瞻俄顧日」下的「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第二節 日本對「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關注
第三節 日本的防共條件與陶德曼調停

第五章 汪政權與日汪共同防共
第一節 汪政權的成立與日本防共駐軍
第二節 汪政權的強化與清鄉活動
第三節 華北防共國防圈與治安強化運動

第六章 戰爭末期中日對防共問題的調整
第一節 日本的南進政策與「日蘇中立條約」
第二節 日本聯蘇構想的推動與共同防共的拋棄
第三節 中國的防共策略與戰後日俘的處置

結論
徵引書目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930
蕭李居 、民國歴史文化学社 , 開源書局出版 、2021年07月
合作或冲突:防共问题纠结下的中日关系(1931-1945)(民国论丛) 萧李居著 民国历史文化学社 台湾开源书局出版 1931年後中日兩國關係發展陷入困境,並日趨惡化,終而導致戰爭的爆發。此段歷史糾葛的本質是「防共」,這是眾所周知,卻概念含糊;不容忽視,但未曾系統性分析的重要議題。日本為了對蘇備戰與防範共產主義滲透,以中國大陸為基地推動防共國防;中國則基於國家統一,國民政府以中共為對象展開武力清剿。雙方雖同為防共,但概念不同、認識亦異,合作防共因此有一番折衝與對立。本書嘗試從中日糾結交錯的防共議題出發,考察兩國關係曲折變化過程,並探討因防共問題引發中日蘇三角錯綜關係,同時注意到由此牽動德、英、美等國和戰動向,擾亂東亞國際局勢,觸發中日戰爭與太平洋戰爭之中日外交戰變遷歷史。 目錄 民國論叢總序/呂芳上 緒論 第一章 日本防共國防與九一八事變 第一節 日本陸軍對總體戰的理解與事變 第二節 中國對事變的認識 第二章 防共議題與中日「調整國交」會談 第一節 中日和談氛圍與防共構想 第二節 華北「防共協定」與日本防共政策的制定 第三節 中日會談下的防共外交 第三章 中蘇日三角關係與互不侵犯條約 第一節 日蘇互不侵犯條約的交涉 第二節 中蘇復交的交涉 第三節 日本對中蘇復交的觀察 第四章 中日戰爭初期雙方的因應 第一節 「瞻俄顧日」下的「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第二節 日本對「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關注 第三節 日本的防共條件與陶德曼調停 第五章 汪政權與日汪共同防共 第一節 汪政權的成立與日本防共駐軍 第二節 汪政權的強化與清鄉活動 第三節 華北防共國防圈與治安強化運動 第六章 戰爭末期中日對防共問題的調整 第一節 日本的南進政策與「日蘇中立條約」 第二節 日本聯蘇構想的推動與共同防共的拋棄 第三節 中國的防共策略與戰後日俘的處置 結論 徵引書目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日美食小事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750
旅游教育出版社
流畅交际·中日文化知识拓展系列
中国美食篇和日本美食篇。其中常见菜品介绍的编排基本上按照餐馆里菜单上的分类顺序,并尽量使日本料理与中国菜对应起来。除菜名翻译外,《中日美食小事典》给中国菜都附上了拼音和日语片假名标音,日本料理都附上平假名读音和罗马字标音,这能使两国的读者在不懂对方语言的情况下也能大致把握菜名发音,加之口味特色的介绍,相信能使读者在点菜时更加得心应手。《中日美食小事典》可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索引部分也很新颖,中国菜按日语五十音图、日本料理按中文译名的拼音排序,既可速查菜品,也可作为外语学习的单词表使用。另外,《中日美食小事典》还从文化视角介绍了中国菜和日本料理的基本特征、基本分类、节日食品和餐桌礼仪等,菜品介绍中又穿插了许多趣味小知识。《中日美食小事典》具有鲜明的知识性,为读者打开一扇体味饮食文化的窗户。“美食”是文化交流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中日美食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又有迥然不同的鲜明特色。想了解更多有关中日美食的妙趣?想与你的异国朋友在美食话题中进一步顺畅交流?想知道如何选择自己喜爱的日本/中国菜点?……那么,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中日美食小事典》。中国美食篇一、中国料理的概说二、中国料理的分类三、中国的行事料理四、中华料理的基本礼仪日本美食篇一、日本料理概述二、日本料理常见菜单三、日本各地的特色菜四、日本的中华料理五、节日民俗菜肴六、日本料理的基本礼仪索引一、中国美食篇索引二、日本美食篇索引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750
、旅游教育出版社
流畅交际·中日文化知识拓展系列 中国美食篇和日本美食篇。其中常见菜品介绍的编排基本上按照餐馆里菜单上的分类顺序,并尽量使日本料理与中国菜对应起来。除菜名翻译外,《中日美食小事典》给中国菜都附上了拼音和日语片假名标音,日本料理都附上平假名读音和罗马字标音,这能使两国的读者在不懂对方语言的情况下也能大致把握菜名发音,加之口味特色的介绍,相信能使读者在点菜时更加得心应手。《中日美食小事典》可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索引部分也很新颖,中国菜按日语五十音图、日本料理按中文译名的拼音排序,既可速查菜品,也可作为外语学习的单词表使用。另外,《中日美食小事典》还从文化视角介绍了中国菜和日本料理的基本特征、基本分类、节日食品和餐桌礼仪等,菜品介绍中又穿插了许多趣味小知识。《中日美食小事典》具有鲜明的知识性,为读者打开一扇体味饮食文化的窗户。“美食”是文化交流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中日美食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又有迥然不同的鲜明特色。想了解更多有关中日美食的妙趣?想与你的异国朋友在美食话题中进一步顺畅交流?想知道如何选择自己喜爱的日本/中国菜点?……那么,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中日美食小事典》。中国美食篇一、中国料理的概说二、中国料理的分类三、中国的行事料理四、中华料理的基本礼仪日本美食篇一、日本料理概述二、日本料理常见菜单三、日本各地的特色菜四、日本的中华料理五、节日民俗菜肴六、日本料理的基本礼仪索引一、中国美食篇索引二、日本美食篇索引

我観中国 : その政治と哲学

瀬戸内アーカムハウス
 岡山県岡山市北区東古松
800
長谷川如是閑 著、東方書局、208p、18cm
昭和22年 初版
表紙、本の天地、小口には経年によるヤケ、シミあり
お客様のご入金が確認でき次第、速やかな発送を心がけてお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我観中国 : その政治と哲学

800
長谷川如是閑 著 、東方書局 、208p 、18cm
昭和22年 初版 表紙、本の天地、小口には経年によるヤケ、シミあり

東亜文化交流与経典詮釈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徐興慶、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02月
東亞文化交流與經典詮釋:東亞叢書

东亚文化交流与经典诠释

本書計收十九篇論文,分別探討二十一世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備受關注的東亞文化交流與經典詮釋二大主題,聚焦於跨國文化互動的脈絡上,闡釋經典與價值理念之變遷及其展望。

在文化交流方面,囊括了從東亞古代冊封體制中的「將軍號」探究東亞世界的政治秩序問題;並析論中國唐船與日本江戶時代「唐話」的傳播、「唐通事」制度的成立始末;日本中世文學隨筆的代表作《徒然草》與老莊思想;明末儒生朱舜水、黃檗僧獨立禪師與德川社會儒教及佛教界的關係;日本漢學家久保天隨與中國學者的交往;明治日本的「興亞論」與漢學;中國的觀音信仰、媽祖信仰東傳日本與「華光信仰」和臺灣道教儀禮文書的比較研究;以及從殖民地統治的意識形態,論述近代日本畫與臺灣膠彩畫等重要課題。

在經典詮釋的領域,則收錄了針對十八世紀中日儒學異同問題的剖析;日本現存最早的分類國語辭書《倭名類聚抄》的相關論述;《性理大全》的底本考證;蘭陵王樂舞與日本雅樂「陵王」的關係;江戶時代僧人廓門貫徹與《註石門文字禪》的校註本;陽明學的思想交流;以及朝鮮對占察法的吸收與發展、十七至十九世紀朝鮮對《大學》的闡釋等研究成果。

本書廣泛涉及中、日、韓的東亞研究,不僅開拓東亞政治史、海洋史、文化史、思想史、文學史、宗教史、社會史研究的新視野,也觸及諸多深具全球化時代新意義的學術課題。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徐興慶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09年02月
東亞文化交流與經典詮釋:東亞叢書 东亚文化交流与经典诠释 本書計收十九篇論文,分別探討二十一世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備受關注的東亞文化交流與經典詮釋二大主題,聚焦於跨國文化互動的脈絡上,闡釋經典與價值理念之變遷及其展望。 在文化交流方面,囊括了從東亞古代冊封體制中的「將軍號」探究東亞世界的政治秩序問題;並析論中國唐船與日本江戶時代「唐話」的傳播、「唐通事」制度的成立始末;日本中世文學隨筆的代表作《徒然草》與老莊思想;明末儒生朱舜水、黃檗僧獨立禪師與德川社會儒教及佛教界的關係;日本漢學家久保天隨與中國學者的交往;明治日本的「興亞論」與漢學;中國的觀音信仰、媽祖信仰東傳日本與「華光信仰」和臺灣道教儀禮文書的比較研究;以及從殖民地統治的意識形態,論述近代日本畫與臺灣膠彩畫等重要課題。 在經典詮釋的領域,則收錄了針對十八世紀中日儒學異同問題的剖析;日本現存最早的分類國語辭書《倭名類聚抄》的相關論述;《性理大全》的底本考證;蘭陵王樂舞與日本雅樂「陵王」的關係;江戶時代僧人廓門貫徹與《註石門文字禪》的校註本;陽明學的思想交流;以及朝鮮對占察法的吸收與發展、十七至十九世紀朝鮮對《大學》的闡釋等研究成果。 本書廣泛涉及中、日、韓的東亞研究,不僅開拓東亞政治史、海洋史、文化史、思想史、文學史、宗教史、社會史研究的新視野,也觸及諸多深具全球化時代新意義的學術課題。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我観中国 : その政治と哲学

不死鳥BOOKS
 岡山県総社市駅前
900 (送料:¥300~)
長谷川如是閑 著、東方書局、208p、18cm
蔵書印あり。強いヤケシミがあります。背、最終ページに破れがあります。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我観中国 : その政治と哲学

900 (送料:¥300~)
長谷川如是閑 著 、東方書局 、208p 、18cm
蔵書印あり。強いヤケシミがあります。背、最終ページに破れがあります。
  •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東亜視域中孔子的形象与思想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820
黄俊傑 主編、商務印書館、2025
东亚视域中孔子的形象与思想 /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文库 黄俊杰 主编 商务印书馆
孔子形象在东亚文化史中的变迁及其意义,一直缺乏全面性探讨的专著。孔子形象之建构与变迁,系东亚各国思想与文化变迁之一种象征,既显示东亚各国历史之转折点,又体现东亚各国儒家知识系统(道统)与政治权力系统(政统)之不可分割性、互为紧张性及其不稳定之平衡性,所以,以“孔子形象”之变迁作为研究主轴,可以深入分析东亚各国思想之升沉与世运之兴衰。本书选取三条研究进路,分别探究孔子形象在《论语》解释史、神话或谶纬文献、现代小说传播媒体中变迁之大致情况,细致梳理东亚学者对《论语》之解释与孔子形象之重塑二者间的关系。
目录
引言
中国篇
1 大儒与至圣——战国至汉初的孔子形象 伍振勋
2 异表——谶纬与汉代的孔子形象建构 徐兴无
3 作为乐道者的孔子——论理学家对孔子形象的建构及其思想史意义 林永胜
4 觉浪道盛与方以智的孔子观 蔡振丰
5 西藏文化中的孔子形象 曾德明林纯瑜
6 “术”与“道”:清王朝儒学接受的变容——以吉林文庙的设立为中心 刘晓东
日本篇
7 德川学者对孔子思想的异解与引申 张崑将
8 朱舜水的孔子形象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徐兴庆
9 关于日本“圣人观”中的孔子地位问题——兼论中国的有关话题 韩东育
10 “宗教”一语的成立与服部宇之吉的孔教论 陈玮芬
朝鲜、越南篇
11 朝鲜时代君臣对话中的孔子与《论语》——论述脉络与政治作用(14-19世纪) 黄俊杰
12 越儒范阮攸《论语愚按》中的孔子形象 林维杰
附 至圣先师与停滞帝国——19世纪英国报章所见孔子形象与中国论述 陈其松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820
黄俊傑 主編 、商務印書館 、2025
东亚视域中孔子的形象与思想 /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文库 黄俊杰 主编 商务印书馆 孔子形象在东亚文化史中的变迁及其意义,一直缺乏全面性探讨的专著。孔子形象之建构与变迁,系东亚各国思想与文化变迁之一种象征,既显示东亚各国历史之转折点,又体现东亚各国儒家知识系统(道统)与政治权力系统(政统)之不可分割性、互为紧张性及其不稳定之平衡性,所以,以“孔子形象”之变迁作为研究主轴,可以深入分析东亚各国思想之升沉与世运之兴衰。本书选取三条研究进路,分别探究孔子形象在《论语》解释史、神话或谶纬文献、现代小说传播媒体中变迁之大致情况,细致梳理东亚学者对《论语》之解释与孔子形象之重塑二者间的关系。 目录 引言 中国篇 1 大儒与至圣——战国至汉初的孔子形象 伍振勋 2 异表——谶纬与汉代的孔子形象建构 徐兴无 3 作为乐道者的孔子——论理学家对孔子形象的建构及其思想史意义 林永胜 4 觉浪道盛与方以智的孔子观 蔡振丰 5 西藏文化中的孔子形象 曾德明林纯瑜 6 “术”与“道”:清王朝儒学接受的变容——以吉林文庙的设立为中心 刘晓东 日本篇 7 德川学者对孔子思想的异解与引申 张崑将 8 朱舜水的孔子形象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徐兴庆 9 关于日本“圣人观”中的孔子地位问题——兼论中国的有关话题 韩东育 10 “宗教”一语的成立与服部宇之吉的孔教论 陈玮芬 朝鲜、越南篇 11 朝鲜时代君臣对话中的孔子与《论语》——论述脉络与政治作用(14-19世纪) 黄俊杰 12 越儒范阮攸《论语愚按》中的孔子形象 林维杰 附 至圣先师与停滞帝国——19世纪英国报章所见孔子形象与中国论述 陈其松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区域与国別之間 北京大学海上絲路与区域歴史研究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7,920
呉小安、科学出版社、2021年03月、精装
區域與國別之間(北京大學海上絲路與區域歷史研究叢書)科學出版社 区域与国别之间 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 吴小安 

作為範式的傳統標簽,殖民研究是歐洲的,區域研究是美國的,地域研究是日本的,區域國別研究則是中國的。在全球學科發展脈絡的大背景下,本書探討了區域與國別的概念、區域研究的譜系,以及“區域與國別之間”的維度。結合東南亞研究與華僑華人研究,本書從學科方法論與個案專題研究兩大層面,系統考察了區域與國別究竟是為什麼暨到底是什麼等當下重大學術關懷的方方面面。本書分上、下兩編,共13章。

本书是区域国别研究、“一带一路”研究、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导论 / 1
上编 学科方法论
01 东南亚研究与东南亚华人研究:田野调查的经验 / 23
02 从“南洋研究”到“东南亚研究”:历史的观察与方法论的思考 / 44
03 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的反思:东南亚历史研究的视角与经验 / 66
04 概念脉络、文化关怀与比较视角:华侨华人研究的再梳理 / 88
05 全球视域下的马新华人研究:学术脉络的回顾与前瞻 / 109
06 福建学与东南亚福建学:个案透视与学术建构 / 124
07 “我在等风”:跨界与比较视野中的本·安德森回忆录 / 149
下编 专题个案研究
08 试论东南亚国家与国家形成:形态、属性和功能 / 167
09 中国与东南亚:长时段的历史考察 / 193
10 日本与东南亚:战后中日关系架构下的透视分析 / 230
11 公平的尺度:试论中华性与华人社会的共赢发展 / 263
12 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与发展动力 / 284
13 地区政治、家族历史与权力关系:以槟城庄氏为个案的研究(1857—1916) / 311
参考文献 / 346
跋 / 380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7,920
呉小安 、科学出版社 、2021年03月 、精装
區域與國別之間(北京大學海上絲路與區域歷史研究叢書)科學出版社 区域与国别之间 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 吴小安  作為範式的傳統標簽,殖民研究是歐洲的,區域研究是美國的,地域研究是日本的,區域國別研究則是中國的。在全球學科發展脈絡的大背景下,本書探討了區域與國別的概念、區域研究的譜系,以及“區域與國別之間”的維度。結合東南亞研究與華僑華人研究,本書從學科方法論與個案專題研究兩大層面,系統考察了區域與國別究竟是為什麼暨到底是什麼等當下重大學術關懷的方方面面。本書分上、下兩編,共13章。 本书是区域国别研究、“一带一路”研究、东南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导论 / 1 上编 学科方法论 01 东南亚研究与东南亚华人研究:田野调查的经验 / 23 02 从“南洋研究”到“东南亚研究”:历史的观察与方法论的思考 / 44 03 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的反思:东南亚历史研究的视角与经验 / 66 04 概念脉络、文化关怀与比较视角:华侨华人研究的再梳理 / 88 05 全球视域下的马新华人研究:学术脉络的回顾与前瞻 / 109 06 福建学与东南亚福建学:个案透视与学术建构 / 124 07 “我在等风”:跨界与比较视野中的本·安德森回忆录 / 149 下编 专题个案研究 08 试论东南亚国家与国家形成:形态、属性和功能 / 167 09 中国与东南亚:长时段的历史考察 / 193 10 日本与东南亚:战后中日关系架构下的透视分析 / 230 11 公平的尺度:试论中华性与华人社会的共赢发展 / 263 12 移民、族群与认同:东南亚华人方言群的历史特征与发展动力 / 284 13 地区政治、家族历史与权力关系:以槟城庄氏为个案的研究(1857—1916) / 311 参考文献 / 346 跋 / 380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従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亜世界1592-1780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300
呉政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05月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1592-1780)
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 吴政纬著

壬辰戦争から清代中期までの朝鮮燕行使の故事を描写し、彼らの観察・考察を基に思想認同を分析し、明清中朝関係の変化と特徴を考察。

1592年,一場波及中日韓三國的大戰,就在朝鮮半島開打!豐臣秀吉揮兵朝鮮,朝鮮國王連夜出逃,使者急向中國求救,當時的大明王朝,救,還是不救?!16世紀的東亞,朝鮮身為明朝藩屬,每年派遣朝天使(後稱“燕行使”)出使中國。這場驚動天下的“壬辰之戰”揭開了本書的序幕,帶出這群罕為人知的“朝鮮使者”的故事。

目录:
推荐序 使节与叛将,宗师与君王——《从汉城到燕京》之前的朝鲜历史故事/陈韦聿
导言
第一章 从义州到北京:络绎于途的求救信
被遗忘的功臣
求救请兵的艺术
1592,北京
壬辰之后,使者络绎不绝
站在请兵陈奏使的背后
第二章 在战争结束后开始:鲁认与姜沆的故事
丁酉再乱
忍耐与等待
天借顺风,便到中华
奇策
在南原的另一个人:姜沆
好事空凭千里梦
巾车返乡
战争少了点什么?
那一年,我们站在一起
第三章 皇明中华的尾声:最后的“朝天使”们
朝天· 朝天官
国防线上
学术话题
最后朝天
线性描述的末世预言
第四章 清朝灭亡的隐喻:一棵等待盛开的枯木
从“朝天”到“燕行”
大明衣冠
在没有中国的地方寻找中国
孝宗北伐
寻根:万历皇帝与思明
从荒凉到繁华
第五章 燕行即世界:18 世纪的“中国袭来”
被遗忘的“使者”
富贵险中求
中国制造
第一壮观
消失的清单
禁纹,禁奢,禁中国货物
北学中国
第六章 朝鲜人的“中国史难题”:中华?朝鲜?
一副眼镜
愿见天下奇士
天涯知己
因友情而起的论战
思明时代
历史知识
朝鲜的历史教育:童蒙读物
朝鲜转向内在
眷眷明朝
结语
同场加映:那些年,东亚其实很热闹……
使者彻夜未眠:申维瀚在日本的文学苦恼
没有共识的共识:藏在外交辞令里的战争
后记
主要登场人物
征引书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300
呉政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05月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1592-1780) 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 吴政纬著 壬辰戦争から清代中期までの朝鮮燕行使の故事を描写し、彼らの観察・考察を基に思想認同を分析し、明清中朝関係の変化と特徴を考察。 1592年,一場波及中日韓三國的大戰,就在朝鮮半島開打!豐臣秀吉揮兵朝鮮,朝鮮國王連夜出逃,使者急向中國求救,當時的大明王朝,救,還是不救?!16世紀的東亞,朝鮮身為明朝藩屬,每年派遣朝天使(後稱“燕行使”)出使中國。這場驚動天下的“壬辰之戰”揭開了本書的序幕,帶出這群罕為人知的“朝鮮使者”的故事。 目录: 推荐序 使节与叛将,宗师与君王——《从汉城到燕京》之前的朝鲜历史故事/陈韦聿 导言 第一章 从义州到北京:络绎于途的求救信 被遗忘的功臣 求救请兵的艺术 1592,北京 壬辰之后,使者络绎不绝 站在请兵陈奏使的背后 第二章 在战争结束后开始:鲁认与姜沆的故事 丁酉再乱 忍耐与等待 天借顺风,便到中华 奇策 在南原的另一个人:姜沆 好事空凭千里梦 巾车返乡 战争少了点什么? 那一年,我们站在一起 第三章 皇明中华的尾声:最后的“朝天使”们 朝天· 朝天官 国防线上 学术话题 最后朝天 线性描述的末世预言 第四章 清朝灭亡的隐喻:一棵等待盛开的枯木 从“朝天”到“燕行” 大明衣冠 在没有中国的地方寻找中国 孝宗北伐 寻根:万历皇帝与思明 从荒凉到繁华 第五章 燕行即世界:18 世纪的“中国袭来” 被遗忘的“使者” 富贵险中求 中国制造 第一壮观 消失的清单 禁纹,禁奢,禁中国货物 北学中国 第六章 朝鲜人的“中国史难题”:中华?朝鲜? 一副眼镜 愿见天下奇士 天涯知己 因友情而起的论战 思明时代 历史知识 朝鲜的历史教育:童蒙读物 朝鲜转向内在 眷眷明朝 结语 同场加映:那些年,东亚其实很热闹…… 使者彻夜未眠:申维瀚在日本的文学苦恼 没有共识的共识:藏在外交辞令里的战争 后记 主要登场人物 征引书目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仏教の根本真理 : 仏教における根本真理の歴史的諸形態

弘南堂書店
 北海道札幌市北区北12条西4丁目
4,400 (送料:¥620~)
宮本正尊 編、三省堂、1972、1228, 34p、22cm、1冊
函付 函にヤケ・汚れ有 本冊小口に薄汚れ/地部に小シミ/裏見返しに貼付痕有 本文は経年状態良好です。
公費でのご購入も承ります。必要書類等ご指示を添えてお申込み下さい。*クロネコゆうパケット180~260円・日本郵便レターパックライト420円/プラス600円・佐川(小型)陸便610円~・ゆうパック/ヤマト宅配便1,300円(東北)~2,000円(九州・沖縄)*「日本の古本屋」サイトを通してお申込みください。それ以外でのご注文は代金引換(手数料200円~660円)でのお送りとなります。*店頭での引取りご希望の場合は前日迄にお申込ください。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仏教の根本真理 : 仏教における根本真理の歴史的諸形態

4,400 (送料:¥620~)
宮本正尊 編 、三省堂 、1972 、1228, 34p 、22cm 、1冊
函付 函にヤケ・汚れ有 本冊小口に薄汚れ/地部に小シミ/裏見返しに貼付痕有 本文は経年状態良好です。
  •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国歴史、七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材)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80
本書編寫組、人民教育出版社、2025年01月、平装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适用25年春季开学使用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中國歷史國一下冊課本

本书是2025年2月至7月学期适用的义务教育阶段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封面为北京天坛祈年殿。特别指出两处错误,第一,本书第2课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的“观”注音有误,应为第一声阴平而非第四声去声;第二,第6课延续了旧版教材的错误即赴印度取经的玄奘(七世纪唐太宗时期)和东渡日本的鉴真(八世纪唐玄宗时期)两位高僧的顺序没有调整过来,与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和高校历史专业教材没有保持一致。本次修订新增了一些知识点如唐朝科技新增天文学家僧一行、医学家孙思邈,思想家新增韩愈、柳宗元;宋元时期新增科技名家沈括、苏颂、郭守敬,元朝新增女纺织家黄道婆,思想新增程朱理学;明朝新增万历三大征的两次抗倭援朝战争(挫败日本丰臣秀吉妄图借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的野心),思想家新增王守仁(阳明先生)、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

中国国内の学校教育現場にて実際に使用されている中学1年生相当の教科書です。

目录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
  第11课 元朝的统一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22课 活动课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80
本書編寫組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5年01月 、平装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适用25年春季开学使用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中國歷史國一下冊課本 本书是2025年2月至7月学期适用的义务教育阶段初级中学历史教科书,封面为北京天坛祈年殿。特别指出两处错误,第一,本书第2课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的“观”注音有误,应为第一声阴平而非第四声去声;第二,第6课延续了旧版教材的错误即赴印度取经的玄奘(七世纪唐太宗时期)和东渡日本的鉴真(八世纪唐玄宗时期)两位高僧的顺序没有调整过来,与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和高校历史专业教材没有保持一致。本次修订新增了一些知识点如唐朝科技新增天文学家僧一行、医学家孙思邈,思想家新增韩愈、柳宗元;宋元时期新增科技名家沈括、苏颂、郭守敬,元朝新增女纺织家黄道婆,思想新增程朱理学;明朝新增万历三大征的两次抗倭援朝战争(挫败日本丰臣秀吉妄图借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的野心),思想家新增王守仁(阳明先生)、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 中国国内の学校教育現場にて実際に使用されている中学1年生相当の教科書です。 目录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唐统一与灭亡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   第11课 元朝的统一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22课 活动课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交通、區位與近代中國經貿發展:第二屆中國近代交通社會史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近代交通社會史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9,790
丁賢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精装
交通、区位与近代中国经贸发展:第二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丛书 丁贤勇 江沛 杨玄博主编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年に開催された「第二回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術研討会」における研究発表の成果となる論文約30篇を、内容により全6章および付録に分類して収録する。中国近代交通体系下の鉄道事業、水上運輸の発展と機能、技術導入時の資本と政治的要素、交通体系と産業構造の関わり、地域経済貿易の発展、旅行業および文化教育事業の変遷など、中国近代交通史と関連のあるテーマについて論じられる。

2011年11月,第二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就近代交通同社会发展的关联,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交通发展变迁的主要内容和时代特征进行考察。

目录
第一章 航运业的竞争、革新与成长
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沿海航线上的争夺 朱荫贵
近代中国的开港城市与东亚 吴松弟 王哲
民国时期浙江嘉兴地区轮船航路网 〔日〕松浦章
木帆与机械:新旧变革中的钱塘江航运(1912~1937) 徐杨
第二章 交通技术引入、资金与政治
近代铁路技术向日本的转移——兼与中国铁路技术引进的比较 祝曙光
论邮传部的借债筑路政策 苏全有
晚清铁路产权争议中的社会、企业与政府——以株昭铁路的筹建和建设为例 朱从兵
国民政府时期浙江公路建设经费初探——兼谈蒋介石与浙江公路建设的关系 方新德 孙丽娜
钱塘江桥兴筑、炸损与修复之探讨(1933~1953) 简笙簧
第三章 铁路体制与区位重构
清末民初铁路国有与产权保护的缺失 尹铁
外部商业圈与郑州区域中心地的形成——基于20世纪上半叶铁路交通的考察 刘晖
国内铁路联运制度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以1913~1933年华北各铁路为中心 熊亚平 安宝
近代江淮地区铁路交通区位研究——以津浦铁路改线为中心 马陵合
第四章 交通与城市化进程
近代交通体系初成与华北城市变动(1881~1937) 江沛
中东铁路(滨洲线)的修建与沿线地区的早期城市化 曲晓范
新式交通与近代宁波城市的发展述评 成梦溪

第五章 交通与市场贸易、区域经济发展
第六章 交通与近代旅游业的兴起
第七章 交通与思潮传播、文教事业发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9,790
丁賢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12月 、精装
交通、区位与近代中国经贸发展:第二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丛书 丁贤勇 江沛 杨玄博主编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年に開催された「第二回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術研討会」における研究発表の成果となる論文約30篇を、内容により全6章および付録に分類して収録する。中国近代交通体系下の鉄道事業、水上運輸の発展と機能、技術導入時の資本と政治的要素、交通体系と産業構造の関わり、地域経済貿易の発展、旅行業および文化教育事業の変遷など、中国近代交通史と関連のあるテーマについて論じられる。 2011年11月,第二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就近代交通同社会发展的关联,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交通发展变迁的主要内容和时代特征进行考察。 目录 第一章 航运业的竞争、革新与成长 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沿海航线上的争夺 朱荫贵 近代中国的开港城市与东亚 吴松弟 王哲 民国时期浙江嘉兴地区轮船航路网 〔日〕松浦章 木帆与机械:新旧变革中的钱塘江航运(1912~1937) 徐杨 第二章 交通技术引入、资金与政治 近代铁路技术向日本的转移——兼与中国铁路技术引进的比较 祝曙光 论邮传部的借债筑路政策 苏全有 晚清铁路产权争议中的社会、企业与政府——以株昭铁路的筹建和建设为例 朱从兵 国民政府时期浙江公路建设经费初探——兼谈蒋介石与浙江公路建设的关系 方新德 孙丽娜 钱塘江桥兴筑、炸损与修复之探讨(1933~1953) 简笙簧 第三章 铁路体制与区位重构 清末民初铁路国有与产权保护的缺失 尹铁 外部商业圈与郑州区域中心地的形成——基于20世纪上半叶铁路交通的考察 刘晖 国内铁路联运制度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以1913~1933年华北各铁路为中心 熊亚平 安宝 近代江淮地区铁路交通区位研究——以津浦铁路改线为中心 马陵合 第四章 交通与城市化进程 近代交通体系初成与华北城市变动(1881~1937) 江沛 中东铁路(滨洲线)的修建与沿线地区的早期城市化 曲晓范 新式交通与近代宁波城市的发展述评 成梦溪 第五章 交通与市场贸易、区域经济发展 第六章 交通与近代旅游业的兴起 第七章 交通与思潮传播、文教事业发展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