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荘子研究」の検索結果
5件

江戸後期以来的荘子研究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200
連清吉、台湾学生書局、1998、328p
見返しに宛名恵存署名あり。
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 連清吉 日本漢學叢刊 臺灣 學生書局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200
連清吉 、台湾学生書局 、1998 、328p
見返しに宛名恵存署名あり。 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 連清吉 日本漢學叢刊 臺灣 學生書局

荘子研究

鶴本書店 支店
 東京都江東区平野
3,500
《復旦学報》編輯部編/復旦大学出版、中文書、1986、1冊
論集40篇 中文書 A5 520頁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荘子研究

3,500
《復旦学報》編輯部編/復旦大学出版 、中文書 、1986 、1冊
論集40篇 中文書 A5 520頁

荘子今註今訳(四版)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8,910
陳鼓応 王雲五、台湾商務、2020
莊子今註今譯(四版) 陳鼓應, 王雲五 臺灣商務
《莊子》,分為內篇、外篇與雜篇,目前所傳三十三篇,應是西晉郭象整理,篇目與漢代亦有不同。內篇可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展縱橫百餘年,參雜黃老、莊子後學形成複雜的體系。
本書註譯者陳鼓應老師乃老莊研究大家,其原文不但參照歷代點校本,若有增補或刪改原文時,都會在「注釋」中說明;「注釋」則匯集各家註疏,並校勘前人之誤,一一解讀莊子之妙;至於「今譯」則依據注釋,參考版本佳的中英文譯本,以活潑生動的語言詮釋。
每篇開頭皆附有陳鼓應老師撰寫的引言,略述本篇的微言大義,並列舉出脫胎自《莊子》的成語。全書豐富多元,是莊子研究的絕佳入門書,更可作為國學延伸輔助教材。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8,910
陳鼓応 王雲五 、台湾商務 、2020
莊子今註今譯(四版) 陳鼓應, 王雲五 臺灣商務 《莊子》,分為內篇、外篇與雜篇,目前所傳三十三篇,應是西晉郭象整理,篇目與漢代亦有不同。內篇可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展縱橫百餘年,參雜黃老、莊子後學形成複雜的體系。 本書註譯者陳鼓應老師乃老莊研究大家,其原文不但參照歷代點校本,若有增補或刪改原文時,都會在「注釋」中說明;「注釋」則匯集各家註疏,並校勘前人之誤,一一解讀莊子之妙;至於「今譯」則依據注釋,參考版本佳的中英文譯本,以活潑生動的語言詮釋。 每篇開頭皆附有陳鼓應老師撰寫的引言,略述本篇的微言大義,並列舉出脫胎自《莊子》的成語。全書豐富多元,是莊子研究的絕佳入門書,更可作為國學延伸輔助教材。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庄子集釈 全2冊(荊楚文庫)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4,300
〔清〕郭慶藩 撰 王孝魚 點校、湖北人民、2021年12月
莊子集釋 庄子集释(上下)荆楚文库
(清)郭庆藩 编 ,王孝魚 点校 湖北人民出版社

郭慶藩、湖南湘陰の人、本名は郭立塤、字は孟純、号は子瀞・岵瞻、清代道光24年(1844)生~光緒22年(1896)没、清末の著名な学者で養知学派の継承者、訓詁考証に頗る明るい。郭氏の『荘子集釈』は『荘子』に代わって注解をまとめた力作。『集釈』は郭象『注』・成玄英『疏』・陸徳明『音義』の全文を収録、王念孫・兪樾・盧文弨等清代の漢学者による訓詁考証や校勘を引用し、郭崇燾や自らの意見も入れた『荘子』研究の重要資料となっている。本書は王孝明氏の点校により完成。

《庄子集释》是中华书局2006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庆藩。本书对道家名著《庄子》进行了全面注疏,在继承前人珠玉的基础上,对庄子一书进行全新阐释,是清朝学术辉煌的一个体现。清末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是关于《庄子》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三书的全文,摘引了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卢文弨的校勘,并有郭嵩焘和郭庆藩自己的意见,是研究《庄子》的重要资料。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4,300
〔清〕郭慶藩 撰 王孝魚 點校 、湖北人民 、2021年12月
莊子集釋 庄子集释(上下)荆楚文库 (清)郭庆藩 编 ,王孝魚 点校 湖北人民出版社 郭慶藩、湖南湘陰の人、本名は郭立塤、字は孟純、号は子瀞・岵瞻、清代道光24年(1844)生~光緒22年(1896)没、清末の著名な学者で養知学派の継承者、訓詁考証に頗る明るい。郭氏の『荘子集釈』は『荘子』に代わって注解をまとめた力作。『集釈』は郭象『注』・成玄英『疏』・陸徳明『音義』の全文を収録、王念孫・兪樾・盧文弨等清代の漢学者による訓詁考証や校勘を引用し、郭崇燾や自らの意見も入れた『荘子』研究の重要資料となっている。本書は王孝明氏の点校により完成。 《庄子集释》是中华书局2006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庆藩。本书对道家名著《庄子》进行了全面注疏,在继承前人珠玉的基础上,对庄子一书进行全新阐释,是清朝学术辉煌的一个体现。清末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是关于《庄子》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三书的全文,摘引了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卢文弨的校勘,并有郭嵩焘和郭庆藩自己的意见,是研究《庄子》的重要资料。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尋找黑暗之光:現代知識分子的挑戰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500
石井剛(Tsuyoshi Ishii)、黃英哲(Huang Ying Che)、Sebastian ・・・
寻找黑暗之光 现代知识分子的挑战 政大出版社

清末的變局促使儒家傳統知識結構的絕對改變;台灣割讓日本以及五十年後的光復都讓台籍人士陷入巨大失落感,肇生「台灣」作為問學對象的衝動;新中國成立後,知識界多次遭到整肅迫害,也造成言禁之下種種扭曲的生態——凡此都讓我們深思危機與知識之間的辯證關係。本書收錄石井剛、黃英哲、魏簡三位教授講稿。三位學者各自學有專長,從晚清到民國、共和國,再到後社會主義當代,對中國學術現代化的譜系,歷史與政治左右知識生產的動因,以及知識分子身處其中的抉擇與後果,鋪陳了極其廣闊的動線,引領我們進入知識分子「考掘學」的不同層面。對「危機時刻的知識分子」的論述,剴切而深入,猶如感同身受。作為關心台灣以及更廣義的中國文明的讀者,掩卷之餘,必有所感。

目次
政大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 / 林遠澤
序 / 王德威
未喪斯文,其如予何?──危機時刻的漢學研究 / 石井剛
前言:「共生」的當代困境
第一章 「文」作為中國文史哲的整合觀念:孔子「文不在茲乎」和武田泰淳的文化反思
第二章 書寫實踐與靈魂的哲學:章太炎對清代漢學的繼承與《莊子》研究
第三章 在天地相接之處:從近年來中國「天下」討論看「文」的意義
第四章 我們的「危機」與「文」的希望:以《莊子‧人間世》為例
結語:文場─靈魂的傳遞與「後死之責」
「盡可能的微力,作些澆花的工作」:許壽裳、楊雲萍與戰後初期台灣研究的繼承與挪用 / 黃英哲
前言:從楊雲萍的「澆花論」談起
第一章 陳儀、許壽裳、楊雲萍
第二章 陳儀的「理想」與「抱負」
第三章 許壽裳、楊雲萍與戰後初期台灣研究的開展
第四章 許壽裳、楊雲萍的挫折與成果
第五章 台灣省編譯館撤廢後台灣研究組工作人員去向
結論
「這個國家非垮不可」:楊基振的困境兼論台灣知識分子的「凱特曼」(Ketman)現象 / 黃英哲
前言
第一章 關於楊基振
第二章 楊基振見證的危機時刻之一:「抗戰」與抗戰勝利後的華北接收
第三章 楊基振見證的危機時刻之二:「抗戰勝利」與「一九四九」
第四章 楊基振見證的危機時刻之三:中美斷交與80年代海外台灣人的「返鄉」
第五章 楊基振的中國之旅
第六章 結語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500
石井剛(Tsuyoshi Ishii)、黃英哲(Huang Ying Che)、Sebastian Veg(魏簡) 、台湾國立政治大學 、2024年12月
寻找黑暗之光 现代知识分子的挑战 政大出版社 清末的變局促使儒家傳統知識結構的絕對改變;台灣割讓日本以及五十年後的光復都讓台籍人士陷入巨大失落感,肇生「台灣」作為問學對象的衝動;新中國成立後,知識界多次遭到整肅迫害,也造成言禁之下種種扭曲的生態——凡此都讓我們深思危機與知識之間的辯證關係。本書收錄石井剛、黃英哲、魏簡三位教授講稿。三位學者各自學有專長,從晚清到民國、共和國,再到後社會主義當代,對中國學術現代化的譜系,歷史與政治左右知識生產的動因,以及知識分子身處其中的抉擇與後果,鋪陳了極其廣闊的動線,引領我們進入知識分子「考掘學」的不同層面。對「危機時刻的知識分子」的論述,剴切而深入,猶如感同身受。作為關心台灣以及更廣義的中國文明的讀者,掩卷之餘,必有所感。 目次 政大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 / 林遠澤 序 / 王德威 未喪斯文,其如予何?──危機時刻的漢學研究 / 石井剛 前言:「共生」的當代困境 第一章 「文」作為中國文史哲的整合觀念:孔子「文不在茲乎」和武田泰淳的文化反思 第二章 書寫實踐與靈魂的哲學:章太炎對清代漢學的繼承與《莊子》研究 第三章 在天地相接之處:從近年來中國「天下」討論看「文」的意義 第四章 我們的「危機」與「文」的希望:以《莊子‧人間世》為例 結語:文場─靈魂的傳遞與「後死之責」 「盡可能的微力,作些澆花的工作」:許壽裳、楊雲萍與戰後初期台灣研究的繼承與挪用 / 黃英哲 前言:從楊雲萍的「澆花論」談起 第一章 陳儀、許壽裳、楊雲萍 第二章 陳儀的「理想」與「抱負」 第三章 許壽裳、楊雲萍與戰後初期台灣研究的開展 第四章 許壽裳、楊雲萍的挫折與成果 第五章 台灣省編譯館撤廢後台灣研究組工作人員去向 結論 「這個國家非垮不可」:楊基振的困境兼論台灣知識分子的「凱特曼」(Ketman)現象 / 黃英哲 前言 第一章 關於楊基振 第二章 楊基振見證的危機時刻之一:「抗戰」與抗戰勝利後的華北接收 第三章 楊基振見證的危機時刻之二:「抗戰勝利」與「一九四九」 第四章 楊基振見證的危機時刻之三:中美斷交與80年代海外台灣人的「返鄉」 第五章 楊基振的中國之旅 第六章 結語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安全学
安全学
¥1,980
大空港25時
大空港25時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