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趙世瑜」の検索結果
5件

剣橋挿図中国史

通志堂書店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
2,200
〔美〕伊佩震著 趙世瑜等訳、山東画報、2001、293頁、B5平装、1冊
カラー図版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適格請求

剣橋挿図中国史

2,200
〔美〕伊佩震著 趙世瑜等訳 、山東画報 、2001 、293頁 、B5平装 、1冊
カラー図版

皇父摂政王 多爾?―清帝列伝附冊*

鶴本書店 支店
 東京都江東区平野
4,000
周遠廉 趙世瑜/吉林文史出版、中文書、1988、1冊
目次・書影(⇒HP拡大画像click) 中文書 A5 488頁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4,000
周遠廉 趙世瑜/吉林文史出版 、中文書 、1988 、1冊
目次・書影(⇒HP拡大画像click) 中文書 A5 488頁

狂歓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廟会与民間社会(博雅襭英)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
趙世瑜、北京大学、2018年12月、精装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博雅撷英·赵世瑜社会史作品集

本書從中華帝國晚期的民間廟會這一生活空間向外延伸,探索明清社會轉型時期的民眾生活與大眾文化,是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十餘年間關注民間文化與基層社會歷史的初步結果。全書分概說、地域研究、個案研究三個部分,並附有關理論、方法論的探討。內容恰如其名“狂歡與日常”,揭示了廟會這一類遊神祭祀活動的基本特徵,即他們不僅構成了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集中體現了特定時節、特定場合的全民狂歡。這一靜一動,一平常一非常,正是我們的生活節奏。

目录
叙 说
概说之部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寺庙与民间文化
一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与宗教的民间化
二 日常生活中的寺庙的若干分类
三 寺庙与民众生活
四 关于“大众宗教文化”
民间社会中的寺庙:一种文化景观
一 关于景观研究
二 寺庙的分布及其文化意义
三 八蜡庙及刘猛将军庙之例
四 龙神庙及各类水神庙之例
五 土地庙之例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
一 引论
二 庙会狂欢的原始性
三 庙会狂欢的全民性
四 庙会狂欢的反规范性
五 庙会狂欢的良性功能
寺庙宫观与明清中西文化冲突
一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态度
二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进攻
三 中国民间社会的强烈反弹
四 民间文化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角色
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
· · · · · ·
地域研究之部
明清时期的华北庙会
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之比较
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
个案研究之部
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
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鲁班会:清至民国初北京的祭祀组织与行业组织
附 录
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
一 社会史是什么?
二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互惠
三 社会史与社会科学:相互的批评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
一 关于社会史概念的一些疑问
二 作为历史研究范式的社会史
三 作为整体研究的社会史
四 属于历史学而非社会学的社会史
文献工作与田野工作
一 从新史学说起
二 民俗史与民俗学
三 民间文化史研究数例
后 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
趙世瑜 、北京大学 、2018年12月 、精装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博雅撷英·赵世瑜社会史作品集 本書從中華帝國晚期的民間廟會這一生活空間向外延伸,探索明清社會轉型時期的民眾生活與大眾文化,是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十餘年間關注民間文化與基層社會歷史的初步結果。全書分概說、地域研究、個案研究三個部分,並附有關理論、方法論的探討。內容恰如其名“狂歡與日常”,揭示了廟會這一類遊神祭祀活動的基本特徵,即他們不僅構成了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集中體現了特定時節、特定場合的全民狂歡。這一靜一動,一平常一非常,正是我們的生活節奏。 目录 叙 说 概说之部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寺庙与民间文化 一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与宗教的民间化 二 日常生活中的寺庙的若干分类 三 寺庙与民众生活 四 关于“大众宗教文化” 民间社会中的寺庙:一种文化景观 一 关于景观研究 二 寺庙的分布及其文化意义 三 八蜡庙及刘猛将军庙之例 四 龙神庙及各类水神庙之例 五 土地庙之例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 一 引论 二 庙会狂欢的原始性 三 庙会狂欢的全民性 四 庙会狂欢的反规范性 五 庙会狂欢的良性功能 寺庙宫观与明清中西文化冲突 一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态度 二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进攻 三 中国民间社会的强烈反弹 四 民间文化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角色 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 · · · · · · 地域研究之部 明清时期的华北庙会 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之比较 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 个案研究之部 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 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鲁班会:清至民国初北京的祭祀组织与行业组织 附 录 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 一 社会史是什么? 二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互惠 三 社会史与社会科学:相互的批评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 一 关于社会史概念的一些疑问 二 作为历史研究范式的社会史 三 作为整体研究的社会史 四 属于历史学而非社会学的社会史 文献工作与田野工作 一 从新史学说起 二 民俗史与民俗学 三 民间文化史研究数例 后 记

在空間中理解時間:従区域社会史到歴史人類学(博雅襭英)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趙世瑜、北京大学、2017年11月、精装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博雅撷英·赵世瑜社会史作品集

本書系《狂歡與日常》及《小歷史與大歷史》二書的續集,書中的個案從山西的村落、市鎮,到明清時期的整體變化,從北方邊塞到西南邊陲,既尋找區域歷史過程的“歷史性時刻”,也梳理長時程中的連續性。

目录
叙说: 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以明清为基点: 时间上的连续性
从明清史看宋元史 ——倡导一种“连续递进”的思考方法
卫所军户制度与明代中国社会 ——社会史的视角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 ——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多元的时间和空间视域下的19世纪中国社会 ——几个区域社会史的例子
“中心”·“边缘”·全球史: 空间上的连续性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
重观东江: 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
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
连续性与“历史性时刻”: 山西之例 晋祠与熙丰新法的蛛丝马迹
从贤人到水神: 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
——兼论山西金元时期与清中叶这两个“历史性时刻”
圣姑庙: 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社会的多样性
村民与镇民: 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
赤桥村与明清晋祠在乡村网络中的角色
族群、地域及其“历史性时刻”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岭南”的建构及其意义
从草原传统到汉人文化的建构 ——从明初军户的垛籍谈起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 明清国家的形成
身份变化、认同与帝国边疆拓展 ——云南腾冲《董氏族谱》(抄本)札记
图像如何证史: 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384
康熙《滇南盐法图》与山水地图的意义
亦土亦流: 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
民国初年一个京城旗人家庭的礼仪生活 ——一本佚名日记的读后感
观察与思考 西樵山: 近世广东史之景观象征 ——读《南海县志·序》有感
锦屏—清水江文书在重建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意义
旧史料与新解读: 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再反思
河东与河西: 三十年来的新史学
——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启示录
在历史中发现族群,于草野间审视朝廷
——读《帝国之于边缘——现代早期中国的文化、族群性 与边界》
附录从田野中发现历史: 民间文献、传说故事的知识考古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趙世瑜 、北京大学 、2017年11月 、精装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博雅撷英·赵世瑜社会史作品集 本書系《狂歡與日常》及《小歷史與大歷史》二書的續集,書中的個案從山西的村落、市鎮,到明清時期的整體變化,從北方邊塞到西南邊陲,既尋找區域歷史過程的“歷史性時刻”,也梳理長時程中的連續性。 目录 叙说: 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以明清为基点: 时间上的连续性 从明清史看宋元史 ——倡导一种“连续递进”的思考方法 卫所军户制度与明代中国社会 ——社会史的视角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 ——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多元的时间和空间视域下的19世纪中国社会 ——几个区域社会史的例子 “中心”·“边缘”·全球史: 空间上的连续性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 重观东江: 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 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 连续性与“历史性时刻”: 山西之例 晋祠与熙丰新法的蛛丝马迹 从贤人到水神: 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 ——兼论山西金元时期与清中叶这两个“历史性时刻” 圣姑庙: 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社会的多样性 村民与镇民: 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 赤桥村与明清晋祠在乡村网络中的角色 族群、地域及其“历史性时刻”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岭南”的建构及其意义 从草原传统到汉人文化的建构 ——从明初军户的垛籍谈起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 明清国家的形成 身份变化、认同与帝国边疆拓展 ——云南腾冲《董氏族谱》(抄本)札记 图像如何证史: 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384 康熙《滇南盐法图》与山水地图的意义 亦土亦流: 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 民国初年一个京城旗人家庭的礼仪生活 ——一本佚名日记的读后感 观察与思考 西樵山: 近世广东史之景观象征 ——读《南海县志·序》有感 锦屏—清水江文书在重建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意义 旧史料与新解读: 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再反思 河东与河西: 三十年来的新史学 ——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启示录 在历史中发现族群,于草野间审视朝廷 ——读《帝国之于边缘——现代早期中国的文化、族群性 与边界》 附录从田野中发现历史: 民间文献、传说故事的知识考古 后记

北大史学・第25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専号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687
北京大学歴史学系 主弁、社科文献、2023年07月
北大史学(第25辑)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专号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主办 赵世瑜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为《北大史学》第25辑,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专号。本书执行主编为北大历史系陈侃理,包括导语在内,共收文14篇,包括演讲稿1篇、专题论文10篇、学术综述1篇、学术史研究1篇。因本书的组稿人为秦汉史学者,故本书全部文章集中于先秦至隋朝时期,并以秦汉史居多数。作者中有不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自身培养出来的青年学者。如董涛、焦天然、胡鸿、陈侃理等人,本书的整体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本集刊为北大历史系主办,每辑以专号的形式出版,主题比较集中。
目录
特稿
说“王者”:汉儒对皇帝角色的期待与构建 陈苏镇
专题研究
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辨疑 顾江龙
太初改历始末考 郭津嵩
汉初的“南方火德”及其转生 王景创
“更始”思想与汉代政治文化 董涛
西汉边郡基层官吏训育考察
——以肩水金关“为吏”简和居延“《吏》篇”木牍为中心 焦天然
成汉皇位合法性问题的源起与影响 单敏捷
尚书侍郎复置与梁代政治文化 胡鸿
再论梁武帝的素食改革 陈志远
“戎秩”与“虏姓”:西魏—北周的“官族”认定和谱录撰述 陈鹏
“奉法”与“秦法”:《史记》一处校勘的政治文化解读 陈侃理
学术综述
“文以成政: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冯斌涛
学术史研究
新旧嬗变中的青年学者——沈元的史学研究 冯斌涛
Table of Contents and Abstracts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687
北京大学歴史学系 主弁 、社科文献 、2023年07月
北大史学(第25辑)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专号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主办 赵世瑜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为《北大史学》第25辑,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专号。本书执行主编为北大历史系陈侃理,包括导语在内,共收文14篇,包括演讲稿1篇、专题论文10篇、学术综述1篇、学术史研究1篇。因本书的组稿人为秦汉史学者,故本书全部文章集中于先秦至隋朝时期,并以秦汉史居多数。作者中有不少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自身培养出来的青年学者。如董涛、焦天然、胡鸿、陈侃理等人,本书的整体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本集刊为北大历史系主办,每辑以专号的形式出版,主题比较集中。 目录 特稿 说“王者”:汉儒对皇帝角色的期待与构建 陈苏镇 专题研究 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辨疑 顾江龙 太初改历始末考 郭津嵩 汉初的“南方火德”及其转生 王景创 “更始”思想与汉代政治文化 董涛 西汉边郡基层官吏训育考察 ——以肩水金关“为吏”简和居延“《吏》篇”木牍为中心 焦天然 成汉皇位合法性问题的源起与影响 单敏捷 尚书侍郎复置与梁代政治文化 胡鸿 再论梁武帝的素食改革 陈志远 “戎秩”与“虏姓”:西魏—北周的“官族”认定和谱录撰述 陈鹏 “奉法”与“秦法”:《史记》一处校勘的政治文化解读 陈侃理 学术综述 “文以成政: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冯斌涛 学术史研究 新旧嬗变中的青年学者——沈元的史学研究 冯斌涛 Table of Contents and Abstracts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日本国際博覧会開催 - 昭和開催から55年、博覧会の記憶

米マイクロソフト社50年 - IT-情報技術の源流

反省記
反省記
¥1,000
『暗号
『暗号
¥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