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音韵学研究 2」の検索結果
11件

音韵学研究 2

鶴本書店 支店
 東京都江東区平野
6,000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中華書局、中文書、1986、1冊
22篇 中文書 B5 304頁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音韵学研究 2

6,000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中華書局 、中文書 、1986 、1冊
22篇 中文書 B5 304頁

音韻学研究方法導論(21世紀漢語言専業規劃教材.専題研究教材系列)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970
耿振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音韵学研究方法导论
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题研究教材系列 
耿振生

本书总结了汉语音韵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分为韵脚字归纳法、反切系联法和音注类比法、谐声推演法、异文通假声训集证法、统计法、审音法、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译音对勘法九大类,详细地论述了各种的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条件,及其优势和不足。书中多以前人的重要研究成果作为实例,加以分析,生动具体,便于学习者理解掌握,是研究生学习学术研究方法的重要教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韵脚字归纳法
第二章 反切系联法和音注类比法
第三章 谐声推演法
第四章 异文通假声训集证法
第五章 统计法
第六章 审音法
第七章 历史比较法
第八章 内部拟测法
第九章 译音对勘法
第十章 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几条通例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970
耿振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
音韵学研究方法导论 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题研究教材系列  耿振生 本书总结了汉语音韵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分为韵脚字归纳法、反切系联法和音注类比法、谐声推演法、异文通假声训集证法、统计法、审音法、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译音对勘法九大类,详细地论述了各种的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条件,及其优势和不足。书中多以前人的重要研究成果作为实例,加以分析,生动具体,便于学习者理解掌握,是研究生学习学术研究方法的重要教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韵脚字归纳法 第二章 反切系联法和音注类比法 第三章 谐声推演法 第四章 异文通假声训集证法 第五章 统计法 第六章 审音法 第七章 历史比较法 第八章 内部拟测法 第九章 译音对勘法 第十章 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几条通例

音韻学講義 音韻学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950
曾運乾、中華書局、2011年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音韵学讲义》将以整理我国音韵翠古籍为主要内容,遵循工具性、数据性的原则,力求为音韵学研究提供版本可靠、校勘精良、使用方便、全面系统的文献数据。主要收录:音韵学传世和出土文献及其整理校勘成果,主要包括各个历史阶段出现的韵书、韵图,此外还将适当选收与音韵学关系密切的佛典音义、域外对音等古籍文献,滑代及清代以前学者的音韵翠研究著作及其点校整理本。此外,由于二十世纪以来某些现代学者具有标志性的音韵学研究专著和文集已经成为音韵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人音韵翠丛书也将酌情收入。
目录
曾星笠传(杨树达)前言(郭晋稀)宋元明清之等韵学章 守温三十六字母图第二章 平水韵第三章 等韵谱第四章 借韵转切法第五章 协声归母例第六章 门法中山大学语言文学刊卷第二期所刊载之等韵门法驳议全依本章转绿章 汉魏以来之切语第二章 广韵之沿革附:广韵部目原本陆法言切韵证中山大学语言文学寡刊卷期转载本文第三章 广韵之五声五十一纽一九二八年东北大摹季刊期转载本文第四章 广韵之二百六部第五章 广韵褕谱附:喻母古读考(节录)九二八年东北大毕季刊第二期所载本文,郎依喻母分牙舌蜂转绿唯于篇末增桔雨段,今摘篇末增补之两段,附录于此附:古本音齐韵当分二部说八节录(南大学文哲丛刊卷)所载本,依齐鼠分为两部加以增补,今摘其增补各段,附录于此第六章 广韵之考订附:广韵补谱瞄氏遣稿未绿捕蜡,今依广鼠填出,附录于此古纽及古韵学章 谐声声母第二章 诸家考求古纽之成绩第三章 古声十九纽第四章 诸家考求古韵之成绩第五章 切韵二百六部舆古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950
曾運乾 、中華書局 、2011年
海外在庫につき、入荷までに一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音韵学讲义》将以整理我国音韵翠古籍为主要内容,遵循工具性、数据性的原则,力求为音韵学研究提供版本可靠、校勘精良、使用方便、全面系统的文献数据。主要收录:音韵学传世和出土文献及其整理校勘成果,主要包括各个历史阶段出现的韵书、韵图,此外还将适当选收与音韵学关系密切的佛典音义、域外对音等古籍文献,滑代及清代以前学者的音韵翠研究著作及其点校整理本。此外,由于二十世纪以来某些现代学者具有标志性的音韵学研究专著和文集已经成为音韵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人音韵翠丛书也将酌情收入。 目录 曾星笠传(杨树达)前言(郭晋稀)宋元明清之等韵学章 守温三十六字母图第二章 平水韵第三章 等韵谱第四章 借韵转切法第五章 协声归母例第六章 门法中山大学语言文学刊卷第二期所刊载之等韵门法驳议全依本章转绿章 汉魏以来之切语第二章 广韵之沿革附:广韵部目原本陆法言切韵证中山大学语言文学寡刊卷期转载本文第三章 广韵之五声五十一纽一九二八年东北大摹季刊期转载本文第四章 广韵之二百六部第五章 广韵褕谱附:喻母古读考(节录)九二八年东北大毕季刊第二期所载本文,郎依喻母分牙舌蜂转绿唯于篇末增桔雨段,今摘篇末增补之两段,附录于此附:古本音齐韵当分二部说八节录(南大学文哲丛刊卷)所载本,依齐鼠分为两部加以增补,今摘其增补各段,附录于此第六章 广韵之考订附:广韵补谱瞄氏遣稿未绿捕蜡,今依广鼠填出,附录于此古纽及古韵学章 谐声声母第二章 诸家考求古纽之成绩第三章 古声十九纽第四章 诸家考求古韵之成绩第五章 切韵二百六部舆古

二十世紀漢語音韻学史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庫)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7,600
張玉来 等、科学出版社、2024年01月
二十世纪汉语音韵学史稿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世紀の現代音韻学の材料、方法、学術史観における突破を総括。漢語語音史の各段階の研究成果を整理し、各時期の研究の源流、得失を総括し、将来の研究の考えられる方向性を提示。

本书主要总结了20世纪现代音韵学在材料、方法、学术史观上的突破,主要对汉语语音史的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源流梳理,总结了每一时段研究的源流、得失,并提示了未来研究的可以考虑的方向。
本研究成果由七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五章,另有绪论、附录两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对20世纪汉语音韵学研究的时代特点和学术背景进行了宏观的概括,简述了汉语的演进历程、中国语言学的传统、近代学术转型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等诸问题。第一章:对二十世纪汉语音韵学研究学术成就的概述。第二章:回顾了传统音韵学的上古音研究的概貌,梳理了20世纪汉语上古音研究的发展脉络,将20世纪的汉语上古音研究划分为转型期、探索期、停滞期和新的探索期等四个阶段。第三章:归纳了20世纪汉语中古音研究的概况。第四章:对二十世纪的汉语近代音进行研究。第五章:概述了20世纪以前的等韵学研究,阐述了等韵学的缘起、等韵学研究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发展概况。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17,600
張玉来 等 、科学出版社 、2024年01月
二十世纪汉语音韵学史稿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世紀の現代音韻学の材料、方法、学術史観における突破を総括。漢語語音史の各段階の研究成果を整理し、各時期の研究の源流、得失を総括し、将来の研究の考えられる方向性を提示。 本书主要总结了20世纪现代音韵学在材料、方法、学术史观上的突破,主要对汉语语音史的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源流梳理,总结了每一时段研究的源流、得失,并提示了未来研究的可以考虑的方向。 本研究成果由七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五章,另有绪论、附录两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对20世纪汉语音韵学研究的时代特点和学术背景进行了宏观的概括,简述了汉语的演进历程、中国语言学的传统、近代学术转型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等诸问题。第一章:对二十世纪汉语音韵学研究学术成就的概述。第二章:回顾了传统音韵学的上古音研究的概貌,梳理了20世纪汉语上古音研究的发展脉络,将20世纪的汉语上古音研究划分为转型期、探索期、停滞期和新的探索期等四个阶段。第三章:归纳了20世纪汉语中古音研究的概况。第四章:对二十世纪的汉语近代音进行研究。第五章:概述了20世纪以前的等韵学研究,阐述了等韵学的缘起、等韵学研究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发展概况。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音韻学:第二十届国際学術研討会論文集(西安2018)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600
喬全生 ,胡安順、光明日報、2021年05月
中国音韵学:第二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2018) 乔全生,胡安顺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音韵学研究第二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8月18—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学术活动中心举行,主办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负责人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胡安顺教授。与会正式代表112人,另有文学院教师及工作人员14人、硕博士生20人,总计146人。大会开幕式由胡安顺教授主持,闭幕式由胡安顺、竺家宁教授主持。大会共收到与会论文112篇(两人未与会)。依照前例并经协商,现将其中37篇结集交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集中各文的排序大体以概论、中古音与等韵、诗律与戏曲音韵、上古音、汉语音韵学史、汉语方言、大会致辞与总结报告为次。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600
喬全生 ,胡安順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
中国音韵学:第二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2018) 乔全生,胡安顺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音韵学研究第二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8月18—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学术活动中心举行,主办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负责人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胡安顺教授。与会正式代表112人,另有文学院教师及工作人员14人、硕博士生20人,总计146人。大会开幕式由胡安顺教授主持,闭幕式由胡安顺、竺家宁教授主持。大会共收到与会论文112篇(两人未与会)。依照前例并经协商,现将其中37篇结集交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集中各文的排序大体以概论、中古音与等韵、诗律与戏曲音韵、上古音、汉语音韵学史、汉语方言、大会致辞与总结报告为次。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漢語音韻学:音韻学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850
董同龢 著、中華書局、2014年04月
漢語音韻學 音韻學叢書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丛书
董同和著 董同和

這套《音韻學叢書》將以整理我國音韻學古籍為主要内容,遵循工具性、資料性和權威性的原則,力求為音韻學研究提供版本可靠、校勘精良、使用方便、全面系統的文獻資料。 董同龢的這本《漢語音韻學》是該系列之一,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这是一本学习音韵学的入门书。作者的撰述方式与一般人不同,先从现代音并方言讲起,由此上推至中古音、上古音的语音系统。既有基本知识的介绍,也讲述了研究古音学有哪些材料可用,用什么方法研究等,使读者可以掌握汉语语音古今演变的轨迹。
图书目录
赵元任先生序
原序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国语音系
第三章 现代方音
第四章 早期官话
第五章 《切韵》系的韵书
第六章 等韵图
第七章 中古音系
第八章 中古声韵母的简化
第九章 由中古到现代
第十章 古韵分部
第十一章 上古韵母系统的拟测
第十二章 上古声母
第十三章 上古声调的问题
附录:语音略说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3,850
董同龢 著 、中華書局 、2014年04月
漢語音韻學 音韻學叢書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丛书 董同和著 董同和 這套《音韻學叢書》將以整理我國音韻學古籍為主要内容,遵循工具性、資料性和權威性的原則,力求為音韻學研究提供版本可靠、校勘精良、使用方便、全面系統的文獻資料。 董同龢的這本《漢語音韻學》是該系列之一,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这是一本学习音韵学的入门书。作者的撰述方式与一般人不同,先从现代音并方言讲起,由此上推至中古音、上古音的语音系统。既有基本知识的介绍,也讲述了研究古音学有哪些材料可用,用什么方法研究等,使读者可以掌握汉语语音古今演变的轨迹。 图书目录 赵元任先生序 原序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国语音系 第三章 现代方音 第四章 早期官话 第五章 《切韵》系的韵书 第六章 等韵图 第七章 中古音系 第八章 中古声韵母的简化 第九章 由中古到现代 第十章 古韵分部 第十一章 上古韵母系统的拟测 第十二章 上古声母 第十三章 上古声调的问题 附录:语音略说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中国語言学年鑑(2023)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5,190
張伯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12月
中國語言學年鑒 中国语言学年鉴·2023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 张伯江主编

本書呈現了2022年語言學各學科研究的發展成果,包括15篇學科綜述、全年出版的語言學著作、重要的學術文章、主要學術活動和大事記,介紹了一些有重大成就的科研人員等,力求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2022年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和各分支學科的發展軌跡,為進一步推動學科建設、促進學科發展起到了基礎性作用。全書思路清晰,文字流暢,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和收藏價值,不愧為語言學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

本书立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充分领会新时代新年鉴的任务和要求,对2022年中国语言学界的主要研究进展、学术动态和学科建设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并试图对该年度各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高站位的观察和批判。全书分为学科综述、文章选登、学术论著介绍、学术活动、学者介绍和大事记共六个部分。本卷是创刊以来的第2卷。

目  录
学科综述
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词汇学及辞书学研究
汉语历史词汇研究
汉语语音学研究
汉语音韵学研究
古文字学研究
汉语方言学研究
修辞学研究
篇章语用研究
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及应用
语料库研究与应用
社会语言学研究
语言文字工作
……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5,190
張伯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3年12月
中國語言學年鑒 中国语言学年鉴·2023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 张伯江主编 本書呈現了2022年語言學各學科研究的發展成果,包括15篇學科綜述、全年出版的語言學著作、重要的學術文章、主要學術活動和大事記,介紹了一些有重大成就的科研人員等,力求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2022年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和各分支學科的發展軌跡,為進一步推動學科建設、促進學科發展起到了基礎性作用。全書思路清晰,文字流暢,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和收藏價值,不愧為語言學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 本书立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充分领会新时代新年鉴的任务和要求,对2022年中国语言学界的主要研究进展、学术动态和学科建设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并试图对该年度各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高站位的观察和批判。全书分为学科综述、文章选登、学术论著介绍、学术活动、学者介绍和大事记共六个部分。本卷是创刊以来的第2卷。 目  录 学科综述 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词汇学及辞书学研究 汉语历史词汇研究 汉语语音学研究 汉语音韵学研究 古文字学研究 汉语方言学研究 修辞学研究 篇章语用研究 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及应用 语料库研究与应用 社会语言学研究 语言文字工作 ……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切韻指掌図校注(宋元切韻学文献叢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1,890
李紅 校注、鳳凰出版社、2023年04月、精装
切韻指掌圖校注 切韵指掌图校注(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

【切韻指掌図の代表的な校注整理本】
『切韻指掌図』は宋元代における最も代表的な韻図のひとつである。もともと北宋の司馬光が編輯を始め、その後、初期の韻図に基づいて諸学者の優れた点を取り入れつつ改善あるいは刷新されながら、最終的に南宋の時代に完成した。
本書は、国家図書館蔵宋紹定三年越州読書堂刻本を底本とし、墨海金壺本、厳氏本、等韻五種本を参校本として、「検例」および二十韻図などの主要な内容すべてに、李紅による全面的かつ深く掘り下げた校注と解釈を行っており、『切韻指掌図』について最も体系的な校注整理本となっている。
なお、本書掲載の影印図版には中華書局『古逸叢書三編』を用いている。

《切韵指掌图》是宋元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韵图之一。此书旧题北宋司马光撰,实则成书于南宋,在早期韵图的基础上取各家优点加以改进,并有所创新。《切韵指掌图》为语音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汉语音韵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李红教授的《切韵指掌图校注》对此书的“检例”及二十韵图等主体内容均作了全面而深入的校注与阐释,是第一部对此书进行系统校注整理的著作。正文采用“一图一注”的编排形式,开卷了然,便于读者使用。

目录
《宋元切韻學文獻業刊》序
凡例
《切韻指掌圖叙》
檢例
檢例上
檢例下
音和切
類隔切
辨五音例
辨字母清濁歌
辨字母次第例
辨分韻等第歌
辨内外轉例
辨廣通侗狭例
辨獨韻與開合韻例
辨來日二字母切字例
辨匣喻二字母切字歌
雙聲響韻例
三十六母字圖
類隔二十六字圖
七音與三十六字母相配圖
指掌圖
附:《切韻指掌圖》之『指掌』
二十圖總目
第一圖
第二圖
第三圖
第四圖
第五圖
第六圖
第七圖
第八圖
第九圖
第十圖
第十一圖
第十二圖
第十三圖
第十四圖
第十五圖
第十六圖
第十七圖
第十八圖
第十九圖
第二十圖
董南一序四世從孫跋
《切韻指掌圖》版本情况簡介
參考文獻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1,890
李紅 校注 、鳳凰出版社 、2023年04月 、精装
切韻指掌圖校注 切韵指掌图校注(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 【切韻指掌図の代表的な校注整理本】 『切韻指掌図』は宋元代における最も代表的な韻図のひとつである。もともと北宋の司馬光が編輯を始め、その後、初期の韻図に基づいて諸学者の優れた点を取り入れつつ改善あるいは刷新されながら、最終的に南宋の時代に完成した。 本書は、国家図書館蔵宋紹定三年越州読書堂刻本を底本とし、墨海金壺本、厳氏本、等韻五種本を参校本として、「検例」および二十韻図などの主要な内容すべてに、李紅による全面的かつ深く掘り下げた校注と解釈を行っており、『切韻指掌図』について最も体系的な校注整理本となっている。 なお、本書掲載の影印図版には中華書局『古逸叢書三編』を用いている。 《切韵指掌图》是宋元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韵图之一。此书旧题北宋司马光撰,实则成书于南宋,在早期韵图的基础上取各家优点加以改进,并有所创新。《切韵指掌图》为语音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汉语音韵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李红教授的《切韵指掌图校注》对此书的“检例”及二十韵图等主体内容均作了全面而深入的校注与阐释,是第一部对此书进行系统校注整理的著作。正文采用“一图一注”的编排形式,开卷了然,便于读者使用。 目录 《宋元切韻學文獻業刊》序 凡例 《切韻指掌圖叙》 檢例 檢例上 檢例下 音和切 類隔切 辨五音例 辨字母清濁歌 辨字母次第例 辨分韻等第歌 辨内外轉例 辨廣通侗狭例 辨獨韻與開合韻例 辨來日二字母切字例 辨匣喻二字母切字歌 雙聲響韻例 三十六母字圖 類隔二十六字圖 七音與三十六字母相配圖 指掌圖 附:《切韻指掌圖》之『指掌』 二十圖總目 第一圖 第二圖 第三圖 第四圖 第五圖 第六圖 第七圖 第八圖 第九圖 第十圖 第十一圖 第十二圖 第十三圖 第十四圖 第十五圖 第十六圖 第十七圖 第十八圖 第十九圖 第二十圖 董南一序四世從孫跋 《切韻指掌圖》版本情况簡介 參考文獻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音韻学答問-21世紀漢語言専業規劃教材.専題研究教材系列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420
丁邦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
音韵学答问 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题研究教材系列(音韻學答問 /21世紀漢語言專業規劃教材·專題研究教材系列)

本书是丁邦新先生2004年在北京大学讲学期间对学生的答问内容,是作者对音韵学疑难问题的系统见解。作者在北大讲授音韵学,讲座内容已以《音韵学讲义》为名出版,此答问与讲义内容相配合,分为通论、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现代方言和杂论六个部分,覆盖了音韵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書是丁邦新先生北京大學音韻學講座的實錄,是作者對音韻學疑難問題的深入解答,可作爲研究生的重要參考教材。本書的主要特點是:1、内容全面,覆蓋了音韻學學習和研究的各個方面。2、針對音韻學中的疑難問題,給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切合實用。3、論證充分,邏輯嚴密,體現了作者的治學理念和治學方法,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目录
第一章 通論
一、音韻學入門
二、研究漢語音韻學的目的
三、語音資料的系統性
四、漢語的封閉性
五、文字與語言的關係
六、方言跟語言的界限
七、方言的存古性
八、對轉現象
九、四聲別義

第二章 上古音
一、諧聲問題
二、同源字
三、複聲母
四、喻四的上古音
五、上古音中的 ?
六、上古音中的介音
七、韻母的擬測
八、韻部與聲調

第三章 中古音
一、《切韻》的性質
二、、中古音的擬測
三、開合口
四、聲調問題

第四章 近代音
一、宋代的舌尖音
二、輕重的意義
三、元代的資料
四、明清官話

第五章 現代方言
一、文白異讀
二、方言分區的條件
三、調型與調值
四、北京話中入聲字的演變
五、吳語跟閩語
六、韻尾的問題

第六章 雜論
一、漢語與字音
二、普通話及其他
三、崑曲音韻及音樂問題
四、詩詞錄音帶
五、兒化的問題
六、漢語、台語與質變
七、對北大漢語史專業的期許

參考文獻

附錄 從曆史層次論吳閩關係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420
丁邦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9月
音韵学答问 21世纪汉语言专业规划教材·专题研究教材系列(音韻學答問 /21世紀漢語言專業規劃教材·專題研究教材系列) 本书是丁邦新先生2004年在北京大学讲学期间对学生的答问内容,是作者对音韵学疑难问题的系统见解。作者在北大讲授音韵学,讲座内容已以《音韵学讲义》为名出版,此答问与讲义内容相配合,分为通论、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现代方言和杂论六个部分,覆盖了音韵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書是丁邦新先生北京大學音韻學講座的實錄,是作者對音韻學疑難問題的深入解答,可作爲研究生的重要參考教材。本書的主要特點是:1、内容全面,覆蓋了音韻學學習和研究的各個方面。2、針對音韻學中的疑難問題,給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切合實用。3、論證充分,邏輯嚴密,體現了作者的治學理念和治學方法,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目录 第一章 通論 一、音韻學入門 二、研究漢語音韻學的目的 三、語音資料的系統性 四、漢語的封閉性 五、文字與語言的關係 六、方言跟語言的界限 七、方言的存古性 八、對轉現象 九、四聲別義 第二章 上古音 一、諧聲問題 二、同源字 三、複聲母 四、喻四的上古音 五、上古音中的 ? 六、上古音中的介音 七、韻母的擬測 八、韻部與聲調 第三章 中古音 一、《切韻》的性質 二、、中古音的擬測 三、開合口 四、聲調問題 第四章 近代音 一、宋代的舌尖音 二、輕重的意義 三、元代的資料 四、明清官話 第五章 現代方言 一、文白異讀 二、方言分區的條件 三、調型與調值 四、北京話中入聲字的演變 五、吳語跟閩語 六、韻尾的問題 第六章 雜論 一、漢語與字音 二、普通話及其他 三、崑曲音韻及音樂問題 四、詩詞錄音帶 五、兒化的問題 六、漢語、台語與質變 七、對北大漢語史專業的期許 參考文獻 附錄 從曆史層次論吳閩關係

漢語音韻学講義 21世紀漢語言専業規劃教材・専題研究教材系列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400
孫玉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329p、A5大
漢語音韻學講義
21世紀漢語言專業規劃教材・專題研究教材系列 北京大學出版社
汉语音韵学讲义 孙玉文

《漢語音韻學講義》是北京大學孫玉文教授主講的本科生「音韻學」課程的講義,是作者多年授課和研究成果的結晶。本書首先對古代音韻學術語作了簡明而實用的講解,為初學者理解和學習相關歷史文獻打下基礎。然後圍繞音韻學研究的核心——《切韻》系韻書、韻圖等代表性文獻講解中古音系和等韻學,並在此基礎上討論上古音系的研究。最後講述以《中原音韻》為代表的近古音系。

緒論
第一節 音韻學釋名
第二節 音韻學的功用
第三節 怎樣學習和研究音韻學

第一章 音韻學名詞術語略釋

第二章 中古音系
第一節 早期注音和《切韻》以前的韻書
第二節 《切韻序》試讀及《切韻》音系性質問題
第三節 《切韻》系韻書第四節 《廣韻》的版本
第四節 《廣韻》的版本
第五節 《廣韻》的內容和體例
第六節 《廣韻》音系
第七節 中古的音值構擬

第三章 韻圖和等韻學
第一節 等韻學釋名和等韻學簡史
第二節 影響《韻鏡》每圖內部編排的因素
第三節 《韻鏡》對206韻的編排
第四節 《韻鏡》的編寫原則和體例
第五節 唐人語音分析的點滴材料
第六節 等韻門法

第四章 上古音系
第一節 上古音和上古音研究簡史
第二節 研究上古音的材料
第三節 上古音系概貌
第四節 上古韻部系統、韻母系統
第五節 以歌部為例談上古韻部的系聯
第六節 上古聲調系統第七節 上古聲母系統
第七節 上古聲母系統
第八節 上古音構擬

第五章 近古《中原音韻》音系
第一節 《中原音韻》音系的性質
第二節 《中原音韻》的體例
第三節 研究《中原音韻》的方法和步驟
第四節 構擬音值的材料和方法
第五節 近古中原漢語的聲母系統及其擬音
第六節 近古中原漢語的韻母系統及其擬音
第七節 近古中原漢語的聲調系統

參考文獻舉要
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400
孫玉文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12月 、329p 、A5大
漢語音韻學講義 21世紀漢語言專業規劃教材・專題研究教材系列 北京大學出版社 汉语音韵学讲义 孙玉文 《漢語音韻學講義》是北京大學孫玉文教授主講的本科生「音韻學」課程的講義,是作者多年授課和研究成果的結晶。本書首先對古代音韻學術語作了簡明而實用的講解,為初學者理解和學習相關歷史文獻打下基礎。然後圍繞音韻學研究的核心——《切韻》系韻書、韻圖等代表性文獻講解中古音系和等韻學,並在此基礎上討論上古音系的研究。最後講述以《中原音韻》為代表的近古音系。 緒論 第一節 音韻學釋名 第二節 音韻學的功用 第三節 怎樣學習和研究音韻學 第一章 音韻學名詞術語略釋 第二章 中古音系 第一節 早期注音和《切韻》以前的韻書 第二節 《切韻序》試讀及《切韻》音系性質問題 第三節 《切韻》系韻書第四節 《廣韻》的版本 第四節 《廣韻》的版本 第五節 《廣韻》的內容和體例 第六節 《廣韻》音系 第七節 中古的音值構擬 第三章 韻圖和等韻學 第一節 等韻學釋名和等韻學簡史 第二節 影響《韻鏡》每圖內部編排的因素 第三節 《韻鏡》對206韻的編排 第四節 《韻鏡》的編寫原則和體例 第五節 唐人語音分析的點滴材料 第六節 等韻門法 第四章 上古音系 第一節 上古音和上古音研究簡史 第二節 研究上古音的材料 第三節 上古音系概貌 第四節 上古韻部系統、韻母系統 第五節 以歌部為例談上古韻部的系聯 第六節 上古聲調系統第七節 上古聲母系統 第七節 上古聲母系統 第八節 上古音構擬 第五章 近古《中原音韻》音系 第一節 《中原音韻》音系的性質 第二節 《中原音韻》的體例 第三節 研究《中原音韻》的方法和步驟 第四節 構擬音值的材料和方法 第五節 近古中原漢語的聲母系統及其擬音 第六節 近古中原漢語的韻母系統及其擬音 第七節 近古中原漢語的聲調系統 參考文獻舉要 後記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清代小学輯佚文献集成 全28冊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550,000
陳東輝主編、国家図書館出版社、2024年04月
清代小學輯佚文獻集成 清代小学辑佚文献集成(全二十八册)陈东辉主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清代小学類輯佚文献の影印集成
清代において輯佚学(散佚文献の文章を各種文献から収集して再現する学問)が盛んになるにつれて、輯佚学の専門家やその著作が数多く出現するようになった。そのなかでも、小学類文献の輯佚は突出した成果を挙げている。これらの成果は重要な参照価値を備えてはいるものの、それぞれ散在しているために利用の上で不便であった。
そこで、関係する研究者のために、清代の代表的な小学類輯佚作品を総合的にまとめて影印出版したものが本書である。

清代學者的小學輯佚成果對於漢語史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如隋唐以前之韵書均已亡佚,黄奭依據類書、古注等所引文獻,考求佚文,綴拾補録,輯成《韵集》《音譜》《聲譜》《韵略》,將其收入《漢學堂叢書》(又名《黄氏逸書考》),從而成爲音韵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清代辑佚之学兴盛,涌现出诸多辑佚专家和著作,其中小学类文献的辑佚成就十分突出。这些小学辑佚文献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较为分散,查检不易。为了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便利,我们将马国翰辑的《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尔雅类》和《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小学类》、黄奭辑的《汉学堂丛书·经解小学类》、任大椿辑的《小学钩沈》、顾震福辑的《小学钩沈续编》、锺谦钧等辑的《小学汇函》、汪黎庆辑的《小学丛残》、龙璋辑的《小学搜逸》、郑珍撰的《说文逸字》、茆泮林辑的《何承天纂要文征遗》等辑佚著作加以汇编并影印出版,定名为《清代小学辑佚文献集成》,共计大约28册。《清代小学辑佚文献集成》由长期从事清代学术史、古典文献学、中国语言学史等方面研究的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副主任陈东辉博士主编,并撰写学术性很强的前言。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550,000
陳東輝主編 、国家図書館出版社 、2024年04月
清代小學輯佚文獻集成 清代小学辑佚文献集成(全二十八册)陈东辉主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清代小学類輯佚文献の影印集成 清代において輯佚学(散佚文献の文章を各種文献から収集して再現する学問)が盛んになるにつれて、輯佚学の専門家やその著作が数多く出現するようになった。そのなかでも、小学類文献の輯佚は突出した成果を挙げている。これらの成果は重要な参照価値を備えてはいるものの、それぞれ散在しているために利用の上で不便であった。 そこで、関係する研究者のために、清代の代表的な小学類輯佚作品を総合的にまとめて影印出版したものが本書である。 清代學者的小學輯佚成果對於漢語史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如隋唐以前之韵書均已亡佚,黄奭依據類書、古注等所引文獻,考求佚文,綴拾補録,輯成《韵集》《音譜》《聲譜》《韵略》,將其收入《漢學堂叢書》(又名《黄氏逸書考》),從而成爲音韵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清代辑佚之学兴盛,涌现出诸多辑佚专家和著作,其中小学类文献的辑佚成就十分突出。这些小学辑佚文献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较为分散,查检不易。为了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便利,我们将马国翰辑的《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尔雅类》和《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小学类》、黄奭辑的《汉学堂丛书·经解小学类》、任大椿辑的《小学钩沈》、顾震福辑的《小学钩沈续编》、锺谦钧等辑的《小学汇函》、汪黎庆辑的《小学丛残》、龙璋辑的《小学搜逸》、郑珍撰的《说文逸字》、茆泮林辑的《何承天纂要文征遗》等辑佚著作加以汇编并影印出版,定名为《清代小学辑佚文献集成》,共计大约28册。《清代小学辑佚文献集成》由长期从事清代学术史、古典文献学、中国语言学史等方面研究的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副主任陈东辉博士主编,并撰写学术性很强的前言。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日本国際博覧会開催 - 昭和開催から55年、博覧会の記憶

米マイクロソフト社50年 - IT-情報技術の源流

AI事典
AI事典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