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 蕭阿勤」の検索結果
4件

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

フォルモサ書院
 大阪府大阪市北区天神橋3-2-31 小西ビル2階
3,300 (送料:¥600~)
台灣研究基金會 他、遠足文化、2017年
◆中国語(繫体字・台湾書籍)

●本体:経年並(書き込み等見受けられず)
●三方:うっすら経年ヤケ

【送料】❸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下記参照)厚さ3㎝超えのため



▍先覺者的黃金十年:蔣渭水世代

黃煌雄〈蔣渭水的歷史遺產〉
黃富三〈林獻堂的內心世界探微──變色龍嗎?〉
吳密察〈「內地延長主義」與殖民地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啟動〉
蔡石山〈一九二○年代全球社會主義的興起與臺灣的農民運動〉
吳文星〈平等、自主、普及──一九二○年代臺灣先賢的教育要求〉

▍臺灣的悲愴年代:李登輝世代

導論:黃煌雄〈臺灣的悲愴年代──從皇民化到二二八〉
邱士杰〈「轉向」之後──試論一九三○-四○年代的臺灣島內左翼史〉
陳佳宏〈二戰結束前後「半山」權力角色之分析〉
林瓊華〈戰後臺灣左翼者進入中國前夕的政治理想與失落──以創刊香港的《新臺灣叢刊》為析例〉
劉士永〈一九三○-一九七○年代間從社會參與遁入臨床的臺灣醫界菁英〉
許雪姬〈楊雲萍、陳逸松、呂赫若這三個文化人與他們的時代〉
謝國興〈雙元繼承與合軌──從產業經營看一九三○-一九五○年代的臺灣經濟〉

▍爭取民主的年代:黨外世代

薛化元〈一九五○年代臺灣的政治改革主張──以《自由中國》為例〉
蕭阿勤〈「去流亡」的文化政治──一九七○年代臺灣的回歸現實世代、文學、與歷史〉
吳乃德〈美麗島的資產〉
許維德〈國族主義運動中的民主訴求──以解嚴前美國臺獨運動之相關論述為中心〉
總結:黃煌雄〈論焚而不燬的黨外精神〉
【店舗休業日】--------------------- 10月18日19日 この期間はイベント出店のため、在庫確認、発送は20日となりますので、了承の上、ご注文願います。 ◆インボイス対応なし 【送料】 ❶クリックポスト(+220円)  ❷レターパックライト(+430円) ❸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600円) ❹ゆうパック(適宜・補償有)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3,300 (送料:¥600~)
台灣研究基金會 他 、遠足文化 、2017年
◆中国語(繫体字・台湾書籍) ●本体:経年並(書き込み等見受けられず) ●三方:うっすら経年ヤケ 【送料】❸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下記参照)厚さ3㎝超えのため ▍先覺者的黃金十年:蔣渭水世代 黃煌雄〈蔣渭水的歷史遺產〉 黃富三〈林獻堂的內心世界探微──變色龍嗎?〉 吳密察〈「內地延長主義」與殖民地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啟動〉 蔡石山〈一九二○年代全球社會主義的興起與臺灣的農民運動〉 吳文星〈平等、自主、普及──一九二○年代臺灣先賢的教育要求〉 ▍臺灣的悲愴年代:李登輝世代 導論:黃煌雄〈臺灣的悲愴年代──從皇民化到二二八〉 邱士杰〈「轉向」之後──試論一九三○-四○年代的臺灣島內左翼史〉 陳佳宏〈二戰結束前後「半山」權力角色之分析〉 林瓊華〈戰後臺灣左翼者進入中國前夕的政治理想與失落──以創刊香港的《新臺灣叢刊》為析例〉 劉士永〈一九三○-一九七○年代間從社會參與遁入臨床的臺灣醫界菁英〉 許雪姬〈楊雲萍、陳逸松、呂赫若這三個文化人與他們的時代〉 謝國興〈雙元繼承與合軌──從產業經營看一九三○-一九五○年代的臺灣經濟〉 ▍爭取民主的年代:黨外世代 薛化元〈一九五○年代臺灣的政治改革主張──以《自由中國》為例〉 蕭阿勤〈「去流亡」的文化政治──一九七○年代臺灣的回歸現實世代、文學、與歷史〉 吳乃德〈美麗島的資產〉 許維德〈國族主義運動中的民主訴求──以解嚴前美國臺獨運動之相關論述為中心〉 總結:黃煌雄〈論焚而不燬的黨外精神〉
  •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中国21 Vol.39 特集 ナショナリズムと歴史認識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2,200
愛知大学現代中国学会編、東方書店、2014、241p
新古本。

●構成
ナショナリズムを語る基盤がない東アジア
【対談】
日韓朝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ブライアン・マイヤース×河辺一郎)
【論説】
倒錯した幻想と日中の民際対立(田島英一)
日米保守派の歴史認識(河辺一郎)
「暴力幻想」と悪循環――安倍、イデオロギーそして日中関係の将来(マシュー・ペニー)
国民を渇望する――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年代台湾民族主義の文化政治(蕭阿勤)

*特別寄稿
莫言『酒国』を読む――中国の「いま」を描くデモーニック・リアリズム(張旭東)

*一般論説
光復後初期の台湾における文化再建――楊逵の作品改訂を例として(豊田周子)
紅衛兵世代における読書動向について
 ──文化大革命以前を中心に(中津俊樹)

*研究ノート
中国の「無形文化遺産法」(周超)
一九六〇年代前半の中国のアフリカ関与と台湾の反応
 ――周恩来のアフリカ訪問とフランスの中国承認を中心に(村上享二)

*書評
柴田哲雄著『中国の民主化・民族運動の現在――海外諸団体の動向』(上野稔弘)
収束点へと拡散する思考――『侯孝賢の詩学と時間のプリズム』書評(好並晶)
赤松美和子著 『台湾文学と文学キャンプ――読者と作者の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創造空間』(小笠原淳)
菊池一隆著 『東アジア歴史教科書問題の構図――日本・中国・台湾・韓国、および在日朝鮮人学校』(楊韜)

*書訊
戸張東夫著『中国のお笑い――伝統話芸“相声”の魅力』(樋泉克夫)
藤井誠二著『中国的名言を4コマ漫画にしてみた』(樋泉克夫)

*天南地北
国会の「結界」(野崎哲)
ウラーンフー――書き終えて、好きになった男(楊海英)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2,200
愛知大学現代中国学会編 、東方書店 、2014 、241p
新古本。 ●構成 ナショナリズムを語る基盤がない東アジア 【対談】 日韓朝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ブライアン・マイヤース×河辺一郎) 【論説】 倒錯した幻想と日中の民際対立(田島英一) 日米保守派の歴史認識(河辺一郎) 「暴力幻想」と悪循環――安倍、イデオロギーそして日中関係の将来(マシュー・ペニー) 国民を渇望する――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年代台湾民族主義の文化政治(蕭阿勤) *特別寄稿 莫言『酒国』を読む――中国の「いま」を描くデモーニック・リアリズム(張旭東) *一般論説 光復後初期の台湾における文化再建――楊逵の作品改訂を例として(豊田周子) 紅衛兵世代における読書動向について  ──文化大革命以前を中心に(中津俊樹) *研究ノート 中国の「無形文化遺産法」(周超) 一九六〇年代前半の中国のアフリカ関与と台湾の反応  ――周恩来のアフリカ訪問とフランスの中国承認を中心に(村上享二) *書評 柴田哲雄著『中国の民主化・民族運動の現在――海外諸団体の動向』(上野稔弘) 収束点へと拡散する思考――『侯孝賢の詩学と時間のプリズム』書評(好並晶) 赤松美和子著 『台湾文学と文学キャンプ――読者と作者の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創造空間』(小笠原淳) 菊池一隆著 『東アジア歴史教科書問題の構図――日本・中国・台湾・韓国、および在日朝鮮人学校』(楊韜) *書訊 戸張東夫著『中国のお笑い――伝統話芸“相声”の魅力』(樋泉克夫) 藤井誠二著『中国的名言を4コマ漫画にしてみた』(樋泉克夫) *天南地北 国会の「結界」(野崎哲) ウラーンフー――書き終えて、好きになった男(楊海英)

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フォルモサ書院
 大阪府大阪市北区天神橋3-2-31 小西ビル2階
1,800 (送料:¥220~)
蕭阿勤、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
◆中国語(繫体字・台湾書籍)

●本体:経年並(書き込み等見受けられず)

【送料】❶クリックポス(下記参照)簡易包

第一章 導言
一、概述:台灣的人民、語言與歷史
二、當代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研究
三、被宰制的族群、民族主義與人文知識分子
四、文化民族主義與政治民族主義
五、文化特殊性的政治
六、現代化意識形態與文化民族主義
七、散布的管道
八、本書章節安排

第二章 日本殖民統治與文學、語言問題
一、1920年代的日本殖民統治與台灣人反抗運動
1. 改良主義的反殖民運動
2. 激進的反殖民運動
二、日本殖民的語言同化
三、殖民地台灣的文學和語言改革
1. 1920年代:白話文學和中國國語
2. 1930年代:鄉土文學和台灣話文
3. 殖民統治與台灣文化特殊性
4. 漢民族文化認同的延續
四、結論

第三章 戰後語言問題與文學發展
一、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初期互動和語言問題
二、國民黨統治初期與二二八事件
三、1947-1949年的文學辯論
1. 國民黨統治初期台灣作家的處境
2. 文學辯論:殖民統治與台灣語言文化的獨特性
四、1950與1960年代國民黨的統治
五、五○、六○年代的戰鬥文藝、國民黨意識形態與現代主義文學
六、鄉土文學論戰
1. 1970年代初的政治變化與「回歸鄉土」文化潮流
2. 鄉土文學與論戰:反帝、左傾與地方色彩
七、結論

第四章 確立民族文學
一、1950年代的本省籍文學作家
二、早期的《台灣文藝》與《笠》
1. 吳濁流、《台灣文藝》與中國文化
2. 《笠》詩人與中國現代詩創作
3. 《笠》、《台灣文藝》與鄉土文學
4. 《笠》、鄉土精神與中國現代詩
三、1970年代國民黨的統治與台灣政治反對運動
1. 外省人的政治宰制與本省人的政治權力上升
2. 黨外的興起
3. 美麗島事件與反對運動激進化
四、台灣意識論戰與鄉土文學
1. 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
2. 鄉土文學與台灣意識
五、陳映真、葉石濤與鄉土文學:中國史觀與台灣史觀
1. 葉石濤:台灣鄉土認同與中國國族認同的平衡
2. 陳映真:中國民族主義與「在台灣的中國文學」
六、1980年代前半葉「去中國化」的台灣文學


以下省略
【店舗休業日】--------------------- 10月18日19日 この期間はイベント出店のため、在庫確認、発送は20日となりますので、了承の上、ご注文願います。 ◆インボイス対応なし 【送料】 ❶クリックポスト(+220円)  ❷レターパックライト(+430円) ❸レターパックプラス(+600円) ❹ゆうパック(適宜・補償有)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可
1,800 (送料:¥220~)
蕭阿勤 、聯經出版公司 、2016年
◆中国語(繫体字・台湾書籍) ●本体:経年並(書き込み等見受けられず) 【送料】❶クリックポス(下記参照)簡易包 第一章 導言 一、概述:台灣的人民、語言與歷史 二、當代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研究 三、被宰制的族群、民族主義與人文知識分子 四、文化民族主義與政治民族主義 五、文化特殊性的政治 六、現代化意識形態與文化民族主義 七、散布的管道 八、本書章節安排 第二章 日本殖民統治與文學、語言問題 一、1920年代的日本殖民統治與台灣人反抗運動 1. 改良主義的反殖民運動 2. 激進的反殖民運動 二、日本殖民的語言同化 三、殖民地台灣的文學和語言改革 1. 1920年代:白話文學和中國國語 2. 1930年代:鄉土文學和台灣話文 3. 殖民統治與台灣文化特殊性 4. 漢民族文化認同的延續 四、結論 第三章 戰後語言問題與文學發展 一、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初期互動和語言問題 二、國民黨統治初期與二二八事件 三、1947-1949年的文學辯論 1. 國民黨統治初期台灣作家的處境 2. 文學辯論:殖民統治與台灣語言文化的獨特性 四、1950與1960年代國民黨的統治 五、五○、六○年代的戰鬥文藝、國民黨意識形態與現代主義文學 六、鄉土文學論戰 1. 1970年代初的政治變化與「回歸鄉土」文化潮流 2. 鄉土文學與論戰:反帝、左傾與地方色彩 七、結論 第四章 確立民族文學 一、1950年代的本省籍文學作家 二、早期的《台灣文藝》與《笠》 1. 吳濁流、《台灣文藝》與中國文化 2. 《笠》詩人與中國現代詩創作 3. 《笠》、《台灣文藝》與鄉土文學 4. 《笠》、鄉土精神與中國現代詩 三、1970年代國民黨的統治與台灣政治反對運動 1. 外省人的政治宰制與本省人的政治權力上升 2. 黨外的興起 3. 美麗島事件與反對運動激進化 四、台灣意識論戰與鄉土文學 1. 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 2. 鄉土文學與台灣意識 五、陳映真、葉石濤與鄉土文學:中國史觀與台灣史觀 1. 葉石濤:台灣鄉土認同與中國國族認同的平衡 2. 陳映真:中國民族主義與「在台灣的中國文學」 六、1980年代前半葉「去中國化」的台灣文學 以下省略
  • 単品スピード注文

春山文藝李登輝100年專輯(春山文藝Literati)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620
春山出版編輯部、春山(TW)、2023年04月
《春山文艺李登辉100年专辑》二○二○年過世的李登輝,他將近百歲的一生幾乎就是臺灣百年史。一九八八年蔣經國過世,他成為結束蔣家政權的新一代本省籍總統,臺灣從此邁入下一個政治階段。然而李登輝在民主化、政黨、兩岸、經貿、統獨與臺灣認同等面向上,有一定的複雜性,如何定義李登輝與臺灣的關係,那是一個怎樣的轉變時代?值得在李登輝二○二三年百年冥誕的時刻,以新的角度來檢視。本次封面故事邀請一九八八年曾為《遠東經濟評論》駐臺的韓籍記者沈在薰(Shim Jae Hoon),從外媒的角度寫下他對李登輝與臺灣民主轉型期的回憶。而被稱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從已公開的檔案來看,身為總統的他,剛上任沒幾年如何面對一九九一年發生的獨台會案?此外,李登輝時期開放新銀行設立、實施健保與教改、對中國從開放走向戒急用忍,在經濟與社會分配上都深深影響臺灣,《未竟的奇蹟》主編林宗弘分析李登輝如何在多重政治風險下實行矛盾的經濟政策,形塑影響後續每一任總統的李登輝難題。同時,我們也將探討李登輝為何以農經為志業,跟日治時代知識分子養成有何關係,以及深度解讀他的早期農經論文呈現的批判思想。期待從這些文章,給予多面向的李登輝肖像。

目錄
■春山編輯室
因為孟德爾頌,才有後來的事
■李登輝100年專輯
李登輝,臺灣意外的英雄──一名記者對臺灣民主轉型的回憶 Shim Jae Hoon沈在薰
李登輝與獨台會案 吳俊瑩
從農學報國到臺灣人總統──以農業發展視角理解李登輝 江昺崙
學者李登輝一九七○年代初期的英語著作──用數據重探臺灣經濟發展 鄭紹鈺
臺灣經濟政策中的「李登輝難題」(Lee’s Dilemmas)林宗弘
李登輝100年大事記
■烏克蘭與香港特別企畫
一定要他輸 Éric Faye艾力克.菲耶
小說先行,坦克隨後──
當代俄羅斯軍事小說(2009-2022)與烏克蘭戰爭文學(2015-2022) Mariia Shuvalova瑪莉雅.舒瓦洛娃
孤寂香港的最緩板 李智良
■「面對幽暗歷史」的多元路徑:記憶書寫、歷史現場與時代轉折下的「人類境況」
座談會紀要
黃丞儀、鄭毓瑜、單德興、戴麗娟、詹素娟、蕭阿勤
■當代文學評論
哈金的眼神 鍾永豐
關於奧地利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葉利尼克的問答 蔡慶樺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620
春山出版編輯部 、春山(TW) 、2023年04月
《春山文艺李登辉100年专辑》二○二○年過世的李登輝,他將近百歲的一生幾乎就是臺灣百年史。一九八八年蔣經國過世,他成為結束蔣家政權的新一代本省籍總統,臺灣從此邁入下一個政治階段。然而李登輝在民主化、政黨、兩岸、經貿、統獨與臺灣認同等面向上,有一定的複雜性,如何定義李登輝與臺灣的關係,那是一個怎樣的轉變時代?值得在李登輝二○二三年百年冥誕的時刻,以新的角度來檢視。本次封面故事邀請一九八八年曾為《遠東經濟評論》駐臺的韓籍記者沈在薰(Shim Jae Hoon),從外媒的角度寫下他對李登輝與臺灣民主轉型期的回憶。而被稱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從已公開的檔案來看,身為總統的他,剛上任沒幾年如何面對一九九一年發生的獨台會案?此外,李登輝時期開放新銀行設立、實施健保與教改、對中國從開放走向戒急用忍,在經濟與社會分配上都深深影響臺灣,《未竟的奇蹟》主編林宗弘分析李登輝如何在多重政治風險下實行矛盾的經濟政策,形塑影響後續每一任總統的李登輝難題。同時,我們也將探討李登輝為何以農經為志業,跟日治時代知識分子養成有何關係,以及深度解讀他的早期農經論文呈現的批判思想。期待從這些文章,給予多面向的李登輝肖像。 目錄 ■春山編輯室 因為孟德爾頌,才有後來的事 ■李登輝100年專輯 李登輝,臺灣意外的英雄──一名記者對臺灣民主轉型的回憶 Shim Jae Hoon沈在薰 李登輝與獨台會案 吳俊瑩 從農學報國到臺灣人總統──以農業發展視角理解李登輝 江昺崙 學者李登輝一九七○年代初期的英語著作──用數據重探臺灣經濟發展 鄭紹鈺 臺灣經濟政策中的「李登輝難題」(Lee’s Dilemmas)林宗弘 李登輝100年大事記 ■烏克蘭與香港特別企畫 一定要他輸 Éric Faye艾力克.菲耶 小說先行,坦克隨後── 當代俄羅斯軍事小說(2009-2022)與烏克蘭戰爭文學(2015-2022) Mariia Shuvalova瑪莉雅.舒瓦洛娃 孤寂香港的最緩板 李智良 ■「面對幽暗歷史」的多元路徑:記憶書寫、歷史現場與時代轉折下的「人類境況」 座談會紀要 黃丞儀、鄭毓瑜、單德興、戴麗娟、詹素娟、蕭阿勤 ■當代文學評論 哈金的眼神 鍾永豐 關於奧地利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葉利尼克的問答 蔡慶樺 台湾海外在庫につき、納期は3週間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太平洋戦争終戦80年 - 戦後80年

日航ジャンボ機事故40年 - 航空機、事故、安全

安全学
安全学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