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サイズ

  • 小
  • 中
  • 大

古書を探す

「代价 /」の検索結果
4件

正史·通鑑·続通鑑仏教文献輯録(全2巻)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17,380
杜斗城 姜涛 整理・点校、蘭州大学出版社、2024
正史·通鉴·续通鉴佛教文献辑录 全2卷 杜斗城 姜涛 整理/点校 兰州大学出版社
《正史·通鉴·续通鉴佛教文献辑录》打破了《正史佛教资料类编》分类辑录的形式,以学界广泛使用的中华书局本为底本,按照“二十五史”( “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的顺序,将其中的佛教资料依次辑出,每条均注明出处、页码,并保留了原文的标点与注释。这一成果将是目前学界所见对传统史籍梳理后,辑出的最系统、最完整的佛教文献资料汇编,填补了该领域基础资料整理汇编的空白,不仅能够为学界提供学术研究的便利,而且对构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格局、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本书是兰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的书目之一。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正史·通鑑·続通鑑仏教文献輯録(全2巻)

17,380
杜斗城 姜涛 整理・点校 、蘭州大学出版社 、2024
正史·通鉴·续通鉴佛教文献辑录 全2卷 杜斗城 姜涛 整理/点校 兰州大学出版社 《正史·通鉴·续通鉴佛教文献辑录》打破了《正史佛教资料类编》分类辑录的形式,以学界广泛使用的中华书局本为底本,按照“二十五史”( “二十四史”、《清史稿》)、《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的顺序,将其中的佛教资料依次辑出,每条均注明出处、页码,并保留了原文的标点与注释。这一成果将是目前学界所见对传统史籍梳理后,辑出的最系统、最完整的佛教文献资料汇编,填补了该领域基础资料整理汇编的空白,不仅能够为学界提供学术研究的便利,而且对构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格局、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本书是兰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的书目之一。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儒家「天理」観念研究(観念史研究叢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3,740
李涛、斉魯書社、2024
儒家“天理”观念研究 /观念史研究丛书 李涛 齐鲁书社
天理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尤其是在儒学发展的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天理既是宇宙生成万物的本源,亦是人之道德价值产生的本源,具有宇宙本体和道德本体的双重涵义。宋明儒学中的天理,蕴含着一个深层次的秩序观,天理不是同人之现实世界隔离的形上本体,而是贯注于生命伦常和社会生活日用之间的作用之性。社会运行所展现的家庭秩序和国家秩序,都是天理下贯于社会生活的落实与展现。现实社会的各种规则、制度需要遵循天理,才能使社会秩序形成良性循环以实现和谐。
目录
《观念史研究丛书》序言
绪论
第一章 儒家天理观念的演变
第二章 以理制欲——朱子之克己工夫
第三章 由静而敬——朱子之持敬工夫
第四章 知行相须——朱子之知行工夫
第五章 儒家天理观的现代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儒家「天理」観念研究(観念史研究叢書)

3,740
李涛 、斉魯書社 、2024
儒家“天理”观念研究 /观念史研究丛书 李涛 齐鲁书社 天理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尤其是在儒学发展的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天理既是宇宙生成万物的本源,亦是人之道德价值产生的本源,具有宇宙本体和道德本体的双重涵义。宋明儒学中的天理,蕴含着一个深层次的秩序观,天理不是同人之现实世界隔离的形上本体,而是贯注于生命伦常和社会生活日用之间的作用之性。社会运行所展现的家庭秩序和国家秩序,都是天理下贯于社会生活的落实与展现。现实社会的各种规则、制度需要遵循天理,才能使社会秩序形成良性循环以实现和谐。 目录 《观念史研究丛书》序言 绪论 第一章 儒家天理观念的演变 第二章 以理制欲——朱子之克己工夫 第三章 由静而敬——朱子之持敬工夫 第四章 知行相须——朱子之知行工夫 第五章 儒家天理观的现代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読書雑誌派”民族主義思想研究(1931-1945)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6,270
霍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5、341p
“读书杂志派”民族主义思想研究(1931-1945) 霍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读书杂志派”以《读书杂志》为主阵地,组织和推动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和中国社会史论战,通过学理上的思想论辩,达成对中国出路的共识。尽管该派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但他们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处于不断的碰壁之中。本书以“读书杂志派”为主要研究对象,共分为六个章节,以该派的社会活动及思想进路为研究主线,采用个案、跨学科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考察了《读书杂志》筹办和发行的历史背景、办刊宗旨和社会影响,以及“读书杂志派”知识分子群体的出身、教育程度、成长经历、聚到一起的原因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弥补了在“读书杂志派”研究领域的空白。
目录
序言/申晓云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读书杂志派”思想透视
第三章 抗日救亡思潮下“读书杂志派”的应对策略
第四章 “读书杂志派”对中国社会发展路径的理论探讨
第五章 “福建事变”与“读书杂志派”的民族主义诉求
第六章 “读书杂志派”的抗战建国思想
第七章 “读书杂志派”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6,270
霍賀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5 、341p
“读书杂志派”民族主义思想研究(1931-1945) 霍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读书杂志派”以《读书杂志》为主阵地,组织和推动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和中国社会史论战,通过学理上的思想论辩,达成对中国出路的共识。尽管该派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但他们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处于不断的碰壁之中。本书以“读书杂志派”为主要研究对象,共分为六个章节,以该派的社会活动及思想进路为研究主线,采用个案、跨学科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考察了《读书杂志》筹办和发行的历史背景、办刊宗旨和社会影响,以及“读书杂志派”知识分子群体的出身、教育程度、成长经历、聚到一起的原因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弥补了在“读书杂志派”研究领域的空白。 目录 序言/申晓云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读书杂志派”思想透视 第三章 抗日救亡思潮下“读书杂志派”的应对策略 第四章 “读书杂志派”对中国社会发展路径的理论探讨 第五章 “福建事变”与“读书杂志派”的民族主义诉求 第六章 “读书杂志派”的抗战建国思想 第七章 “读书杂志派”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南宋樓璹耕織圖/南宋叢書/南宋全書

中国書店
 福岡県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
4,840
臧軍、研究出版社、2024年01月
中国画作品集:南宋楼璹耕织图 臧军著

南宋樓璹《耕織圖》以 其圖文並茂的獨特形式,系 統完整地記錄了江南地區的 水稻耕作和蠶桑絲織生產技 術。本書以“《耕織圖》何 以誕生在江南於潛”為切入 點,對《耕織圖》創作的曆 史背景、突出貢獻、多種摹 本及文化影響等進行了深入 的探討。

書中不僅對南宋吳皇后 《蠶織圖》、元代程棨《耕 織圖》等重要摹本進行了細 致解讀和比較分析,更從農 業史、科技史、藝術史等多 個學科視角,揭示《耕織圖 》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信 息,闡釋《耕織圖》作為文 化符號在東亞乃至歐洲的傳 播與影響,彰顯了中國古代 文明的卓越成就和世界貢獻 。

本书以“《耕织图》何以诞生在江南於潜”为切入点,对《耕织图》创作的历史背景、突出贡献、多种摹本及文化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目录
引言 江南宋韵——男耕女织入画来
第一章 中国古耕织图像溯源
最古老的男耕女织国度
最久远的“劝农”政策
古风悠远的农桑图像
源远流长的农事诗歌
第二章 《耕织图》破土而出的天然契机
於潜耕织发达提供的沃土
吴越国缔造了富庶的江南
人口南迁催生了繁荣的江南
宋代劝农举措的“引导”效应
第三章 楼璹绘制《耕织图》的家族背景
“四明楼氏”显赫一方
从书香世家走来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路走来的重要足迹
第四章 楼璹《耕织图》的突出贡献
再现了南宋社会的多彩生活
记载了南宋农耕的珍贵史料
创造了耕织文化的空前纪录
开启了农桑发展的崭新时代
第五章 楼璹《耕织图》及南宋摹本
楼璹《耕织图》原始本
宋高宗吴皇后《蚕织图》摹本
楼氏家族《耕织图》摹本
刘松年、梁楷及其他摹本
第六章 楼璹《耕织图》的文化影响
《耕织图》在中国
《耕织图》在东亚
《耕织图》在欧美
《耕织图》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かごに入れる
気になる本に追加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使用可 銀行振込可 代引き不可 公費可 海外発送不可 適格請求
4,840
臧軍 、研究出版社 、2024年01月
中国画作品集:南宋楼璹耕织图 臧军著 南宋樓璹《耕織圖》以 其圖文並茂的獨特形式,系 統完整地記錄了江南地區的 水稻耕作和蠶桑絲織生產技 術。本書以“《耕織圖》何 以誕生在江南於潛”為切入 點,對《耕織圖》創作的曆 史背景、突出貢獻、多種摹 本及文化影響等進行了深入 的探討。 書中不僅對南宋吳皇后 《蠶織圖》、元代程棨《耕 織圖》等重要摹本進行了細 致解讀和比較分析,更從農 業史、科技史、藝術史等多 個學科視角,揭示《耕織圖 》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信 息,闡釋《耕織圖》作為文 化符號在東亞乃至歐洲的傳 播與影響,彰顯了中國古代 文明的卓越成就和世界貢獻 。 本书以“《耕织图》何以诞生在江南於潜”为切入点,对《耕织图》创作的历史背景、突出贡献、多种摹本及文化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目录 引言 江南宋韵——男耕女织入画来 第一章 中国古耕织图像溯源 最古老的男耕女织国度 最久远的“劝农”政策 古风悠远的农桑图像 源远流长的农事诗歌 第二章 《耕织图》破土而出的天然契机 於潜耕织发达提供的沃土 吴越国缔造了富庶的江南 人口南迁催生了繁荣的江南 宋代劝农举措的“引导”效应 第三章 楼璹绘制《耕织图》的家族背景 “四明楼氏”显赫一方 从书香世家走来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路走来的重要足迹 第四章 楼璹《耕织图》的突出贡献 再现了南宋社会的多彩生活 记载了南宋农耕的珍贵史料 创造了耕织文化的空前纪录 开启了农桑发展的崭新时代 第五章 楼璹《耕织图》及南宋摹本 楼璹《耕织图》原始本 宋高宗吴皇后《蚕织图》摹本 楼氏家族《耕织图》摹本 刘松年、梁楷及其他摹本 第六章 楼璹《耕织图》的文化影响 《耕织图》在中国 《耕织图》在东亚 《耕织图》在欧美 《耕织图》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在庫につき、納入までに1ヶ月ほどかかり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は見つかりましたか?

在庫検索から見つからなかった場合は、書誌(カタログ)からも検索できます。
お探しの古書が登録されていれば、在庫が無い本や条件に合わない本についても、こちらからリクエストを行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書誌(カタログ)から探す

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40年 - ファミコンの時代

ポーツマス条約120年 - 戦争の記憶